请欣赏艺术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艺术的散文1:美丽的剪纸
文/黄琪
瞧!一幅幅艺术的瑰宝——剪纸映入眼帘。色彩缤纷,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剪纸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大开眼界。
看着一幅剪纸,我的思绪慢慢地飞向想象的王国。这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夏天,一个小女孩渴望地看着远处的学堂,她是多么想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呀!可家中实在太穷了。她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干活,盼望着有一天跨入学堂之门。一有空闲时间,她就会给她家附近的花草浇水。别人让她去帮忙,她不管手中有多大的事,都会马上过去帮忙。大家都非常喜欢她,有人想帮助她实现梦想,但她都拒绝了。她不但美丽而且有着正直、高尚的品质。
有一天,她的父母对她说:“孩子,我们对不住你呀,今年收成不好,我们只有……”“只有什么呀?”她其实明白,心房湿润了。父母最终没有开口。从此以后,她更努力地帮父母干活,这一切“天神”都看在眼里,“天神”为她而感动,决定帮助她。于是在这个收获的秋季,她们的稻田一片金黄,高粱地一片火红,这些颜色染在她那笑眯眯的脸上。父母让她步入学堂,当一本本崭新的课本捧在手中,她已经抵挡不住心中的喜悦,一下子高兴得流下了快乐的泪水。她天天放学后在稻田中,继续求索着……
瞧!多么漂亮的剪纸啊!
艺术的散文2:月与海,与生命战斗的艺术
文/超级无敌紊落
生与生之交织,生是易坏的,正是,交响出生命艺术,绽放生命之浓稠色泽与清香。
风的亲信,风来的地方。我是顽皮罪人,谁都不可以责罚我,生命亦是我的玩具。我从未来树上窃取稚幼的灵魂,将他出卖于死神。我讨厌夜的静,他总会让我停下来,我无奈的愤怒将灵魂掷于大海。
在漫长的夜,总不忘伴月光海吟,我来自五湖四海。看过我的人不会忘却我的伟大。我接纳所有从山川坠落的呼啸,我不挑剔,我是海,拥有海的胸襟。我并不受神的禁锢,在怅怅的黑夜,偶拾得一遗弃玩具,我用它解救心中另一个我,我玩弄脆弱不幸灵魂,为他吟赏月夜,在清凉的夜温,我将它拥入怀沉在心底,以示我之胸襟,是崇高的敬意--纵然它是不有的生存方式。卑微的。
无边的海境,尘岩缝间。我是温和的鱼,用眼瞰看世界,与世无争,我生活于宽广的神域,伟大的胸襟。我目睹海的雄伟海纳,啊!在昏暗的海底,冷凝似霜的底。伟大的海,我如何能够附予您一寸彩,只得一味生存于您的伟碧,却何也无所作为,我明日一定为您改变世界。连根拔起的水草是我的决心。深海,今日无成之夜亦祥和,回家吧。
随初生太阳温度于世界升降,我随热情再生。我依然桀骜不驯,在天高气爽与阳光明媚的日子,我重拾海上玩具,随世界桥梁俯瞰,随灵感飞扬,万物味我的羽袛。我如斯强悍,我是成功的。面对落入巨石隙的玩具我亦无力,我走了。
我跟随石岩呼啸!坚韧峰岩教我刚毅!残风撕扯我水草丑态!我以初生的、含幼灵的种子向狰狞的过去嚎叫,我随初起形成的岩块,用坚毅与时间筑就世界最高的山峰。一起成长,尽管风雪,尽管最高、更高,把牙根咬断,在大浪中,是种子也要扎根整座石山,与高度永垂不朽。用躯体换取的刚毅,用未成熟灵魂换取的历练,当不成飘香的桂花,当不成平凡的浮藻,当不成与世无争的水草,是命运使我扎根,让我于石的教导与月的折影下再次出芽,那就是新时代的大浪!
艺术的散文3:浅谈科学活动中艺术审美的渗透
文/侯敏
幼儿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趣味的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如何使科学教育内容与艺术教育内容整合得更加自然合理,生动有效,而不是简单的“拼盘”?对此,我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思考,现将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主题内容挖掘美。科学中处处折射着美。幼儿能通过混合颜色,感受色彩变化的美;通过观察不同建筑的造型,感受建筑的美;通过对动植物生长及习性的理解,感受自然界的美……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各个主题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机会,将艺术元素和科学主题一起完整地呈现给幼儿,发掘幼儿爱美的天性,满足幼儿审美的需要。
活动氛围追求美。在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活动中,教师除了充分利用幼儿园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教育幼儿外,还应注意主动创设幼儿科学活动的美好氛围,这是不断变化更新的动态环境,渗透了教师的教育意图,可随教育需要设计或改变。
探索操作有序美。科学活动离不开探究和操作,一次科学的、严谨的、精准的操作呈现出的是一种和谐的、稳定的、流畅的科学之美。主要在两个方面加以注意。第一,教师示范清晰流畅。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每一个示范操作必须做到精准流畅,提供的示意图清晰美观,构图明了。其次,幼儿操作有条不紊。良好的操作习惯是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教师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同时,就应该指导幼儿如何使用操作材料,幼儿只有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操作,才能对操作材料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让操作活动有条不紊,呈现一种有序的规则美。
视听结合渲染美。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的融合是全方位的,必然引起相关事物的共同发展变化,形成新的统一的整体。一次成功的,令人难忘的科学活动,不仅是双手、头脑的发展,更应是全身心的,由各种感官体验带动的心智发展旅程,从触觉到视觉到听觉甚至嗅觉,营造出一个符合活动需要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美好的生态体验场。艺术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观察、欣赏能力,形成对周围世界进行积极探索的态度,为幼儿对科学知识、经验更好的理解、接受、消化提供了可能性,从而激发幼儿产生创造的愿望。
作品呈现凸显美。科学与艺术相统一,按照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及不同年龄段特点,设计相应的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内容开展活动,使幼儿不但了解科学知识,而且通过创作制作的作品,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幼儿的“作品”,体现了每个幼儿对美的感受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幼儿享受到了创作过程中的美。在此基础上,教师如能进一步巧妙构思,帮助幼儿将作品美化提升,就会起到以美引善,以美育人的作用,陶冶幼儿的心灵,健全幼儿完美的人格。
艺术的散文4:沏茶的艺术
文/冯宵瑶
一张方桌,一把木椅,待水开,清风至,拂袖煮茗茶。
——题记
茶,在我的生活中,宛如一位智者,闲来无事或食足饭饱,它便踱步而来,和我一起坐一会儿,好好谈谈心。时间久了,便发现些沏茶的艺术。
提起水壶,滚烫的开水距离茶壶口不到一寸,水柱不经过任何“磨难”,一滴不漏,完美地倾入茶壶。水花想要自由、想要逃脱,但都宛如一只只无知的小鸟,晕头晕脑地撞在茶壶内壁,又泄气地滑下。茶叶微微被水托起,镇静地打了两个滚,波澜不惊地浮上水面,隐隐让人觉得这茶叶似是陈年烂叶,亳无生气。侧耳倾听,水声沉闷稳重,单调无趣。提鼻轻闻,空气中似有若无的茶香,缓慢地在空气中蔓延,不禁令人心生郁闷。爷爷颇喜欢此种沏茶之法,说这样沏出的茶沉稳平静,做人就要平凡平安。
又提起水壶,滚烫的开水距离茶壶口足有七八,倾泻而下的水像脱缰的野马,四散飞溅的水花没了任何束缚,放肆地逃了出去。较为安分的水从茶壶口跳下,茶叶像是被枪击中般猛地跳起,翻滚咆哮着,上下打滚,好不容易才到了水面,可看上去似是精疲力竭。侧耳倾听,水声高越激昂,却浮躁异常。提鼻轻闻,茶香浓重,但多得有些腻人。哥哥说他喜欢这样,年轻人就要折腾,“No Do No Die”。我虽不善此法,但总想找机会试一试。
再提起水壶,滚烫的开水离茶壶口不远也不近,水奔流而下,不急也不缓,不沉也不躁。茶叶迅速地翻滚着,沉着的浮上水面,就算晃一下茶壶,水也不会流桌上。提鼻轻闻,满室氤氲着清淡的茶香,沁人心脾。侧耳倾听,声音快慢适中,清脆悦耳,水珠滴答,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爸爸说,徐疾适度,才是真正的沏茶之法。
坐在椅上,细细瞧着茶叶缓缓舒展开来,满心的平静安详。
独坐室中,小憩片刻,品一品美味香茗,学一学沏茶艺术,思一思人生境界,岂不美哉?
——后记
艺术的散文5:艺术在空气中弥漫
文/兰草ygl
在佛罗伦萨街头漫步,感觉有一种从远古散溢出来的寂穆典雅别具特色的艺术氛围在空气中轻轻的弥漫。
佛罗伦萨历史悠久,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摇篮。资本主义最先在这里萌芽,因而作为中世纪向近代资本主义过度时期的新文化、新思想的文艺复兴的曙光也自然最先在这里升起。文艺复兴为佛罗伦萨培养了一批杰出的艺术人才,留下了价值连成的艺术遗产。
整个城市似乎就是一座装满艺术珍品的宝库。不必说大教堂、宫殿那些早知其名未见其真的传世精品,也不必说博物馆、美术馆那些目不暇接巧夺造化鬼斧神工般的不朽佳作,肃穆古朴坎坷曲折的历史与漫步广场小巷走马观花星星点点的新鲜感受早已令人迷失。漫步街头,教堂、广场、公园,十步一景,百步一殿,只要你有一颗真诚的艺术之心,随时随处都可以闻到艺术的芬芳。
佛罗伦萨到处是艺术,抚历史而流连,瞻宫殿而迷痴,知道佛罗伦萨者多矣,而能亲临其境者又有几矣?挤在肤色各异、语言驳杂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驻足观看,微笑拍照,忘记了是在异国他乡的街头,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浓浓的如诗如梦般的艺术氛围之中,无形中对佛罗伦萨的历史和文化滋生出一种如行时间逆行隧道般的亲切感。
建筑艺术是佛罗伦萨城市文化艺术的一道风景。罗马建筑师维楚维司有句名言,美好的建筑有三大条件:坚固、实用与愉悦。我理解,前两个条件与建筑艺术脚踏实地有关,第三个条件则属于美感的范畴。建筑艺术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出生到成长以至死亡,可能都在建筑中进行,因此,走在佛罗伦萨的街头,我在希望寻找出它起源的轨迹时,常常不免有几分臆测的成份在里面,也就是说,设计者在探寻表现形式时会不会有意或无意受到当时某种历史、政治、宗教甚至社会的影响呢?
从杜奥莫大教堂往南行不远,就是一座城堡式方石砌成的高耸的塔楼建筑。文艺复兴时期是佛罗伦萨最富有的美第奇家族的私人住宅,现是市政厅所在地。由此看来,建筑的故事永远不可能结束,每一座建筑的出现都会改变当前的景象,同时也会改变历史的形貌。
街头艺术是佛罗伦萨城市文化艺术的点缀。街头艺术使人目不暇接,那种深遂的透明的自由的文化艺术氛围,如空气如阳光无所修饰。那些暂时还不得意的艺术家,或许他们身上还流淌着这个城市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先贤们的血液,承继着他们的艺术细胞和探索创造精神。在和熙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下,他们手持画夹耳夹铅笔端坐在那里,在这里相互切磋技艺,也为游人画像并展示出售自己的作品,有人物也有风景,有写实的也有抽象的,有临摩肖像的也有伟人漫画,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无形中构成了一个小小的艺术街市。
这支古老而又常新的队伍,来自世界各地,蓝眼睛、黄眼睛、黑眼睛,无一不透着一种对艺术的追求和生活的渴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游人潮水般从眼前涌过,丝毫没有动摇他们对艺术的信仰,这不禁使我这个来自异域的游者对艺术一词的外延和内蕴瞬间扩大了充实了。不要以为街头画艺是走投无路之辈赖以生存的雕虫小技,这着实是一种人文背景、艺术环境的产物,或者说是艺术在特殊领域里的一种延伸和泛化。在这样简陋的场合,画家们直接忙碌于艺术与金钱的交易,足见佛罗伦萨艺术普及和斑斓和绘画人才之众多。
街头演出寻常可见。广场和街头的空地,就是他们的舞台。在翡萃画廊的台阶上,有三位脸部和衣服上都涂着金泊的艺人,若不是造型不断变幻,我还真以为是一组雕像。他们手中的道具是那么精致,化装是那么逼真,造型的动作是那么优雅,是表演某个名着片段还是即什么兴演出我看不出来,却为他们那种执着认真的表演精神所打动。不少游人驻足观看,不时有人发出喝彩,也有人往他们眼前的盘子里投钱。
不远处还有一位棕色皮肤的青年人站在街头,翘着一条腿在拉小提琴,曲调委婉,指法娴熟。看他那神态轻盈活泼,充溢着灵巧和快活的样子,使你忘记了自己是在街头。
类似这样带有一丝苦楚的街头艺术在佛罗伦萨司空见惯。于是我想,盘子里聚拢的硬币是否能足以维持他们以此与这个世界的期待和联系,生活还宽裕吗?
对于艺术家在街头卖艺,开始我觉得迹近乞讨,有辱斯文。但外国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艺术家在街头表演,靠自己的本事挣钱,游人按质论价自愿赞助,这是件很快活的事情,是艺术家与公众心灵的一种沟通方式,也是对艺术的一种资格认同。当然谁也不否认,最正规最有质量的演出特别是高层次的演出,是在剧院而不是在街头。
佛罗伦萨是艺术的圣地,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为了共同的神圣的梦纷纷来这里寻找意境和灵感,但能圆此梦者又有多少?也许每个人都有着一部辛酸的奋斗史,也许街头卖艺是通往艺术殿堂的一条路,旦愿他们当中有幸运者、成功者。
这些浪漫的艺术风情在佛罗伦萨随处都能观察和体验到,但佛罗伦萨的伟大之处更在于这个城市蕴涵的以但丁为代表的不屈精神。青年时期的但丁曾被选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因反对罗马教皇对佛罗伦萨的干涉,被伙同法国军队支持黑党的教皇击败并加以清洗。但丁被没收全部家产,判处终身流放期间,他完成了开启文艺复兴之门的忧国忧民的巨作《神曲》。时至今日,人们仍会从中领悟但丁作品中那种人格的力量和深刻的思想。走在碎石铺就的狭窄街路上,浏览街路边随处可见的雕塑和庄重大气的古老建筑,你就会发现,以但丁为代表的佛罗伦萨人的不屈精神是深入骨髓之中的,而这种不屈精神正是艺术创造的血肉作灵魂!
艺术的散文6:沙画,秀艺术之美
文/周岭
以沙为墨,以手为笔,用流动“秀”艺术,这就是沙画。沙画是一门神奇的艺术,最早来自匈牙利,它是指在白色背景板上现场用沙子作画,然后用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通过控制沙子的厚薄,产生独特的光影效果。近两年,随着沙画艺术表演的兴起和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我们也开始将这种新兴的方式引入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沙画艺术活动。
那么在开展沙画艺术系列活动中,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沙画的美,并将自己美的感受表现出来呢?这是我们一直讨论的话题。首先,要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孩子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意愿,我们就是要培养孩子欣赏沙画的兴趣,从而为他们学习沙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有效的引导,诱发孩子欣赏沙画的情趣。在沙画大师的完美演绎下,将普通的沙子瞬间变换成风景、人物、故事,勾画出许多绚丽多姿的奇妙画面。艺术家们这些随性的表演、高超的技艺、创造出的画面,让孩子发出了一次次的惊叹和欢呼,他们热烈地讨论着,甚至双手不自觉地学着艺术家的动作而挥舞着……欣赏情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
最后,萌发孩子创作的欲望。通过欣赏,孩子的创作欲望早已按耐不住,一盘沙,一张台,个个都想要去试一试,人人都想要去创作,孩子们乐在其中。沙画的美,在他们的激情创作中尽情释放。
艺术的散文7:清华建筑和艺术
文/项顼
——读曾昭奋《从北京到南通》
《读书》杂志在2006年第2、4、5、6期用四期连载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曾昭奋先生撰写的文章《从北京到南通》。曾昭奋先生,潮安县人,早年在广东金山中学读书,后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1960年秋到清华大学执教至退休,曾任《世界建筑》主编十余年,曾昭奋先生所著的《清华园随笔》近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曾先生近年创作的杂文随笔集,围绕与清华有关的人、事、物展开,款款道来,韵味深长,尤其是将建筑和艺术相融,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曾先生《清华园随笔》没有机会读到。我一开始在《读书》2006年第2期读到曾先生的《从北京到南通》(一)时,并没太多的在意,总以为是在讲一些建筑方面的事,更没想到建筑和艺术这个话语,及到后来,一篇一篇的读完曾先生的文章,却被文章里所叙之人和事所震撼。掩卷之际,内心久久难也平静,建筑竟是这样和艺术想融合,建筑的话语和艺术的话语竟是这样相通,有共同的语境。
曾先生的文章中的建筑人物大多是建筑学家和中国现代建筑学的泰斗,人物的主线是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以吴先生对建筑的研究和贡献引出了众多的建筑界大师,让我在阅读之时,感受到了建筑大师的建筑学识和艺术修养,更感受到了大师们的人格风采。曾先生的文章的另一条主线是以北京到南通这两个名城,以及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为主线,勾勒一幅中国城市建筑的图画,作为行外人,对于建筑,对于城市规划是没有一丝的话语权,即使是从艺术的角度,对于建筑和建筑的艺术也是知之甚少。只能从读书的角度,谈一点读后感。
吴良镛先生是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四十年代,吴先生从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一九四六年到清华大学梁思成先生创建的建筑系做梁先生的助手。建系之初,梁思成先生在美讲学,只有林徽因教授与吴良镛二人执教。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是在当时已经是中国建筑学杰出人物。吴良镛先生后经先生推荐到美国师从驰名世界的建筑和规划学家沙里宁。四九年获硕士学位,五〇年回清华,为中国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人居环境学做出杰出贡献。吴先生作为中国城市规划学的一代宗师,负责指导一九九九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筹备工作,并主持《北京宪章》的起草,在大会上做主题报告,在曾先生看来,这不仅是中国建筑师的光荣,更是中国的光荣。
吴先生是继梁思成先生、陈占祥先生之后,最关注北京的旧城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建筑学家。曾先生在文章中说:“二十多年来,吴先生在其发表的大量文章中,在面对高级官员和志业干部的多次讲演中,为北京城的规划设计和旧城保护,直至人居环境问题,提出了那么多的建议,发出了那么多的警告,苦口婆心,奔走呼号,然而并未能感动上帝。北京,没有从吴先生的理论和建议中获益。”解放以来,北京掀起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可是北京的城市建设,除了坚持围绕旧城为中心的,南北轴向为核心的同心圆模式,几十年来,不仅旧城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城市却被二环、三环、四环乃至五环或更多的环包围,这样城市的功能渐弱,为了疏解湧堵的交通和拥挤的城市,只好将大片大片的旧城和胡同拆除,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旧貌只能在留在历史中叹息。
曾先生于一九六0 年到清华大学建筑系当助教,正好是分配城市规划教研组,梁思成先生是建筑系主任,吴先生是建筑系副主任。文革中,城市规划教研组被砸烂,曾先生就再以没有从事城市规划的教学和研究,转做建筑杂志的编辑,和吴先生的交往,大多是请吴先生写稿。曾行生在文章中写道:最后一次,我对吴先生说,“如果我来写你的规划、评述的城市,可以写一百个。如果我来写你与学生的交往和情谊,可以写一百位……’吴先生轻轻一笑:城市就不止一百个了……”。这是曾先生在今年八月三次拜访吴先生,最后一次谈话的内容。后来,曾先生做了粗略统计,吴先生在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五年间所写的三十四论文中,提及学者近三百人,城市二百三十余座,从北京到南通,从北方到南方。
吴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对北京区域规划建设进行研究。他作为《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推动者和制定者,把他对北京区域规划建设研究的主要成果,如:完善中轴线和长安街:“两轴”,强化“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的“两带”,以构筑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多中心”空间格局等。一改过去北京以旧城为中心的同心圆发展模式。
吴先生是国内“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开创人,他认为,当今科学的发展需要“大科学”,人居环境包括建筑、城镇、区域等,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吴先生说,他毕生的目标就是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一个建筑师的追求和情怀。大师对建筑的追求不单只是简单的居所形式,而更多的是自然和人文关怀。
吴先生同时也是画家和书法家,吴先生自小就喜欢绘画和书法。他在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就读时,吴先生有幸聆听当时也在该校的艺术系执教的徐悲鸿、吴作人、傅抱石等著名绘画大师的演讲,欣赏他们的画展,深受其艺术熏陶。毕业后的几年里,徒步行走于重庆、贵州、云南一带,边走边画,曾有很多优秀的画作问世。吴先生的书法多以行草见长,有很多作品应是当代书法精品。吴先生的画作于二00二年由三联书店结集出版,一本水彩,一本速写,曾先生建议吴先生尽已然将行书精品出一本集子,让更多喜欢吴先生书画的人可以更多感受先生的文化精神。
吴良镛先生的气质和风度,似乎文人的气质、艺术家的气质更浓于建筑大师的气质。从而造就了集建筑和文化一身的大师形象。曾先生在文中提到,一九八0年,他因妻子大病,请吴先生向学校说情,始得住上有厨房和厕所的单元楼。可见吴先生对同事的关爱。
据前天新京报报道:“由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主持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完成,并正式向外发布。此次报告中提出了京津冀地区为“首都地区”和新畿辅的概念。报告同时表示,备受关注的首都第二机场,应当选址天津武清太子务地区。二期报告发布会上,吴良镛教授表示,此次的报告是对一期报告的一种延续,涉及的问题更广,也更具体和深化。报告还改变过去关于“大北京地区”的概念,改为“首都地区与新畿辅观”。
曾先生《从北京到南通》文中提到的清华人物里,让我最感慨的莫过于程应铨先生,程应铨先生是吴良镛先生在中央大学建筑系的同班同学,大学时他和吴先生同是高材生。
吴先生大学毕业后在重庆工作,程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缅甸为盟军做翻译官,抗战胜利后和吴先生一道受梁思成先生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程先生到清华的目的之一是想从清华到美国留学,可是这一愿望终未能实现。五十年代中期,程先生到了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考察。曾先生在文章中说到:“后来陷入逆境的程先生,对于这段经历,仍然十分的怀念。”程先生通过自己学,大量翻译了俄文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方面的书。程先生在五十年代推出的译著,是新中国最早的有关城市规划方面的学术文献。
一九五七年,程先生因两个莫须有的罪名被打为右派,一是和北京的旧城保护和城市规划问题上,与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同志的观点不合;另一个罪名是在教学中鼓吹伦敦哈罗新城所采用的“邻里单位”理论和模式。程先生被打成了右派后,经常受到批判,妻子林洙和他离婚后,带走了子女。 林洙在《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一书中写道——1957年整风运动中程应铨犯了“错误”,对他的批判帮助是在民盟小组会上进行的,领导让我也参加。我感到这是一个极大的耻辱,每次都缩在一个角落里。我不知道他到底犯了些什么错误,同志们的批判我也听不大懂,回到家里我想帮助他,希望他的检查能深刻些。我不认为他从根本上反对共产党,但是人总是有私心的,也许他对某些工作上的安排不满意,因而对组织或领导产生了抵触情绪。我建议他从这方面找找根源,他拒绝了。可以想象此时的程先生的处境之艰难。
曾先生在文章里提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因北京人有喜食芝麻酱的习俗,政府每个家庭每月供应二两芝麻酱。可是程先生没有家,也就没有了这二两的芝麻酱。一个大学教师,一个清华大学的青年才俊,过到连二两芝麻酱都没有吃的可怜地步。程先生出身于江西一个旧官僚家庭,也是书香门第,自是不会去为二两芝麻酱弯腰。好在有曾先生的关心,曾先生和夫人都不吃芝麻酱,就把它送给了程先生。那个年代,最讲究划清界线,曾先生能如此不顾自己的安危,视程先生为同事朋友,要多大的胸襟。
程先生在“文革”中一度被隔离审查,在清华大学充满“红色恐怖”的日子里。曾先生文章中说:“他怕被揪斗,他不敢回宿舍睡觉,不止一次躺校园西南的干河沟里过夜。”在程先生自尽之前,我想他是无法理解,也无法看透那种时代,每天在恐慌、惊惧和绝望中生活。隔离审查期间,曾先生在程先生白天在同一个“学习班”,每天由工人和解放军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也称“工宣队”,由一位解放军战士和两位工人分别找隔离审查的人谈话。我小的时候,在“文革”期间,我的父亲也被隔离审查,还要被批斗,我父亲很晚才回来,我母亲提心掉胆的一直不敢睡觉,直等到我父亲回来,才放下心来,有时我们在母亲的催促下睡觉,有时困了就睡着,有时在被子睁着里不肯睡,只见父亲回来,才放心的睡。
曾先生在文章中回忆到,程先生自沉是在晚上。当天,记不得是上午或下午,工宣队的那位老工人找程先生谈话,当时曾先生在场,老工人是个老实人,不知道程先生的身世,还是老一套,什么你要为自己的家庭着想,为老婆、孩子着想等等。程先生听了后满脸的惊异、愕然、痛苦的表情。早已妻离子散的程先生,听到这番话,肯定已经伤心至极、万念俱灰,于当晚自沉于校园西湖的游泳池。程先生在清华游泳池中自杀,程先生自尽时很安静,当晚并没有人知道。第二天,在校园巡逻的人发现了水上的尸体,才知道程先生已经自尽。程先生不仅会游泳,在湘江边上长大的它,还有很好的水性,所以可以想象得出,他要有多强的愿望和毅力才让自己死在游泳池里。
我后来就读的中学,有一个长梯形的跳马用的体育器材,是木制的,据一位老师讲,曾经有一位右派老师,也是某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被错划成右派后,分到我们这个边远贫穷的小县城教书,文革期间,受到非人的折磨,不堪受侮辱,投校园的水井自尽,打捞出来后,就装在跳马的木箱里,老师身材高大,装不下,工宣队和红卫兵就将这位老师遗体的腿打折弯曲后装进去。是多么残忍。
程先生死后,清华大学给了一个结论,就他“畏罪自杀”。程先生平时就十分注意外表,自沉之前,他换上访问苏联和东欧国家时所穿过的那套崭新的西服。程先生和妻子林洙离婚后,没有再婚。梁思成先生的夫人林徽因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抗争之后,与世长辞。林洙后来和梁思成先生结婚,历史有时真就象故意和人开玩笑一样,据曾先生听说,程先生和林洙结婚时,梁先生是他们的主婚人。结婚后,原来挂在梁先生客厅里,画家李宗律先生为林徽因先生画的油画像被取下,梁先生和林徽因的女儿为此非常愤怒。在文革中梁先生被批斗,是林洙无微不至的照顾,才使得梁先生脆弱的生命延续到一九七二年,享年七十一岁。
程先生作为一个建筑学家,城市规划学家,他的贡献很多,除了译著颇丰外,他对“邻里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对后来的城市建设有很深的影响。后来我国从前苏联照搬照套来的“小区”理论,是苏联从英国学来的。现在城市规划里的“小区”已经成为一种居住模式。程先生是业余爱好是摄影,有很多的摄影作品,《沈从文全集》和曾先生记叙水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先生的《长河孤旅》中都有程先生拍摄的人物照片,可见程先生在摄影艺术方面的造诣。曾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他在南洋的家人和朋友寄来一架英国产的望远镜,没有用过,程先生听说后,向曾先生要来送给侄女。后来,程先生专门买了一架旧的德国名牌相机回赠曾先生。程先生的侄女在回忆先生时说到:“我和弟弟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叔叔要在南京路、汉口路的照相器材店停留很久。”同样能说明程先生对于摄影艺术的热爱。
就是这么一个热爱摄影、热爱建筑、热爱生活的人,却因了政治和家庭的原因而早早的离开人世。这是我们国家建筑学界的损失,也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摄影家。程先生的早逝,对于程先生的子女来说,更是永远难以抚平的伤痛。
曾昭奋先生在文章中写到一些城市,在这众多的城市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南通,这也可以从曾先生的这篇文章的标题中得到这样的信息,那就是南通的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是很我代表性的。
关于南通的所有印象,对于我个人来说,则是基于这样的三个因素:一是我曾经在很多书本和媒体中了解到南通,并且知道南通近代史上一个杰出的人物——张謇,他应该是近代以来南通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为现代南通的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我在天涯博客里认识的博友、文友、一个小朋友,她就是江南才女苏枕书,之所以说枕书是小朋友,完全是缘于她今年只有十八岁,可她却博览群书,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戏曲、诗词等均有很深的造诣,我想象不出来,她这小小年纪,又要上学,竟是读了那么多的书籍。枕书的文章笔峰凝练,简洁、婉约、干净,一如她本人秀美和温柔;三是张圣均,一位南通通州市杨港镇的中学校长,圣均无论是从教时,还是担任学校领导期间,为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在任上不幸身患白血病。在他决定不拖累社会和家庭,自愿放弃治疗后,他的主治医生,一位姓肖的女大夫,引导给他写博客,我是在蔡猜的博客里结识圣均的。
他在众多单位、朋友、网友,特别是圣均的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下,原本预计最多有三个多月生命的圣均,通过输血目前他的生命得以延续,后来我才得知,圣均是枕书中学时的校长。人生说来也真的很奇怪,我这个边塞之人,从来不曾到过江南,江南到如今于我还是一个梦境,却无意中和南通有了这么多的缘识。
曾先生在文中写到南通的时候,用很长的一段文字来写张謇,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世代耕读传家。兄弟五人,排行第四。幼年聪慧好学,3岁启蒙,4岁入塾,5岁时“命背诵千文,竟无伪。1885年,他赴京参加顺天乡试,高中第二名。1894年,又考中状元。他在南通先后创办了大生纺织公司、垦牧公司、通州师范学院、南通博物苑等工业、教育、文化、科普事业。他利用海滨盐荒、兴办盐垦公司,推广植棉,是全国的首创。南通师范学校、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等,开全国风气之先。他提出的:“师道贵严,中外同轨。非是则无所为教,无所为学。……凡教之道,以严为轨。凡学之道,以静为轨,有害群者去之,无姑息焉。”
胡适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但在曾先生眼里,张謇先生在城市建设中的成就和思想,都证明他是一个胜利者。近百年后吴良镛院士在城市规划中,大力宣传张謇的理论和思想,张扬其政绩,于他来,确是一种幸运。
如今的南通已经是江南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近来,由吴良镛先生和他的学生,建筑大师何玉如先生合作设计的南通博物馆落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增添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现代化色彩。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张謇先生为实现其“建设一新新世界雏形”的救国理想和区域现代化宏伟蓝图,对南通城市进行全方位苦心经营。在他的推动下,南通开辟了新工业区和港区,进行近代教育、文化、市政设施建设,建立功能分布比较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城镇体系。从城市建设的主体来看,南通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用先进规划理念设计并实施建设的具有现代意蕴的城市。
南通的夜晚濠河灯火辉煌。濠河,是原有的古护城河,它位于市区中心,曲水回环,绕城而流,景观丰富,林木葱郁。亭台桥榭掩映其间,画舫游艇荡漾水中。南通城之美,当得益于濠河。
曾先生文章的主角是吴良镛先生,他说,吴先生选择的是致用之学,历今坚持六十年。而面对一个城市,一个议题,却往往是左右为难,一边是学者,一边是官员和开发商。这就是中国现在所以政体致命的硬伤,学者凭的是知识和良心,而官员和商人图的是利。难免最终还是由官员来决定,这样的决定,终究还是开发商得利,而损害城市。
学者在官员和商人的眼里无非是个技师或是艺人。这让我联想起了“齐二药”事件,近十年,随医药体制改革,市场化是实现了,可是据我所知,目前我国的药业体系,研究药物的受药商控制,生产、经营和监管都缺乏药物学知识,一切均有官员和药商操持,所以药害不断。
曾先生写到北京,谈到北京几大建筑选择前卫,其中“三鸟”一是鸟蛋即在建的国家大剧院;二是鸟巢即奥林匹克体育场;三是独脚鸟(又称独脚鸡,中央电视台新楼)。除了前卫以外,它在投资上所造成的巨大浪费,还得由纳税人承担。曾先生毫不客气地批评,这是一种失职和无知。
曾先生的文章标题是从北京到南通,我冒昧地断章取义,从南通又回到北京,两相迳庭,其实并无意将两个城市作为比较。曾先生的文章里还提到很多的清华人物,他们或从政,或从事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术研究,还是从事建筑设计,无疑正是这些学者,建筑艺术大师,为我们的城市,为了民众的安居,为创建一个科学、自然、美丽的居往环境默默地奉献。
艺术的散文8:小说的残缺美
文/闫顺利
艺术有残缺美。有人想给维纳斯接上手,接上就感到很不舒服。小说也同样,写得规规整整,有始有终,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儿。书法与绘画,其艺术也在留白上。你整张纸都写黑不如去买张黑纸,那个还省事儿。
小说中的残美可以有头无尾。比如有个男的走出家门,发现墙角有堆撕碎的相片,他有兴趣把它拼起来看。如果是张整幅的相片,也许看一眼就过去了。小说就要留出让读者感兴趣的,乐意去拼的留白。
男的把相片拼着,发现是邻居家的漂亮姑娘,感到没意思,突然发现姑娘的肩上有只男人手,好像是楼着的姿式。男人想,据说这姑娘没谈男朋友啊,这男的是谁。他感兴趣了,又开始拼,结果,另外的那半相片找不齐了。
把同样两张相片,一张撕成几瓣扔到桌上,一张就摆在桌上,大家对那张撕碎的相片更感兴趣。其实在这里说的碎,是说留给读者加工的那部分,也可以说留出缺憾来。
小说不是影视剧,影视剧如果没有相对完美的结局,观众不太满意。小说还是需要留出让读者自己完成的那部分的。这种残缺美并不只是残在结尾,在行文中也可以残。
艺术的散文9:茶与画的相遇
文/朱晓剑
茶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那不是普通的茶艺所能涵盖的,而是茶与艺术的融合。在读叶梓先生的《茶痕》时,忽然就明白了茶与艺术的关系或许更为多样化,单单是从绘画的角度来研究不同的茶风和茶俗,以及由此演绎的茶文化,也有了更多的趣味。
中国是饮茶最早的国家,留下的茶诗茶文茶赋可谓是数不胜数,在绘画方面,也有不少的记录。如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赵孟頫《斗茶图》、金农《玉川先生煎茶图》等等,都各有风姿。如“最早的茶画《萧翼赚兰亭图》的左下侧,有一茶床,就是陆羽在《茶经·四之器》里提及的具列,专门用以摆放茶具。具体的茶具,有茶碾、茶盏托及盖碗各一。自此以后,凡有茶画,则必有茶具”,且“几乎在所有以茶具为题的画作里,都配之以梅,或者菊”,可从饮茶的场景来看,在不同的时代,饮茶人的着装、姿态、环境也有差异,但就内容而言,是与当时的背景吻合的。因此,从这些细节着眼,或许就能读懂茶史的更多内容。
这些,是叶梓观察的独到之处,他将饮茶的种种场景与绘画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全新的解读。但他不是纯粹从历史或民俗的角度去观察,也并非着眼于学术研究,而是强调通过茶与画和古人的心气相通,如倪瓒的《安处斋图卷》里,仅为水滨土坡,两间陋屋,一隐一现,旁植矮树数株,远山淡然,水波不兴,清雅的格调与疏林坡岸、浅水遥岑极为契合,清远萧疏,简朴安逸。”这真让人有几分发幽古之情。
茶之于日常生活,不只是闲情逸致,也还有更多的茶俗在其中,如文徵明有不少茶画,名气最大的莫过于《惠山茶会图》。这说明,早在明代,惠山就已进入文人的视野,常常三五相邀,在那里临山凭水,娱目养心。这虽是文人雅士于惠山一角竹炉煮茗茅亭小憩的片断,却与当下的茶风有所不同。试想,你坐在茶楼里,喧闹可能遮挡了自然山水的清音。现代社会的便捷所带来的和失去之间做比较的话,或许失去的更多一些了。
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回头再看这些茶画,再回头读一读那些小品散章,都觉得古人的情趣和性情,是浪漫的,奔放的,或含蓄而又富有情味。所谓怀古就是怀念那一段逝去的美好时光。今天我们固然也在喝茶,哪怕是在长亭外,古道边,岂又能体验出了那情怀呢?对着《茶痕》,我倒真觉得活在当下,看上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却是太粗糙了,境界啦哲学啦,都似乎是远去的事物,以至于在读画时,都会有些忧伤涌现出来。
以散文地笔调再现喝茶的场景,同时打通艺术的界限与隔阂,从不同的时代出发,不管是斗茶,还是煮茶,还是茶与琴的联合,都在传承着茶的精神:有无穷之味。这正是《茶痕》带给我们的启示。
叶梓先生在后记里说,“所谓人生,也就大抵如此了:一杯茶,几个朋友,读书、写字、闲逛,一晃,人生的暮年就来了”,这种感慨是读画的结果,也是茶与画相遇所产生的美好所致。当我们平静地喝一杯茶,不去思想万物,不去看那些茶中的艺术,可能就不会生发出这种感慨。但这却在提醒我们,应该珍惜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也有美好也有忧愁。只是我们少了关注,才对生活的浮夸,多了些欣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