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子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父子的文章(精选3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父子的文章1:父子“酒”情

文/于成杰

父亲退休了。起初,他还是保持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清晨早早起床,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晚上早早上床,读书看报,和母亲聊聊一天的事情。但没过多久,我就从父亲的脸上看出了一丝落寞。他退休了,每天起那么早还有必要吗?以前天天都拎在手里的公文包还会再派上用场吗?渐渐地,父亲的笑容越来越少。

作为儿子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劝父亲多到外面走走。可时间一久,父亲就没了兴趣。我又劝父亲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但父亲不甚“感冒”。父亲变得有些慵懒,白天躺在床上琢磨事情,夜里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后来又发展成为不思茶饭,与退休前比判若两人。怎么办?我请父亲喝酒。爷俩坐到一起,喝的是茅台,说的是家长里短。一杯杯酒喝下去,父亲开心地笑着,可以看出,父亲喝得很开心,对父子无障碍交流很满足。

不久,我的儿子来到这个世上。妻子出院后,母亲和岳母轮流负责照顾。父亲虽然暂时搬回老家,心里却一直记挂孩子。妻子休完产假上班后,父亲母亲就过来与我们同住照看孩子。孩子的衣服、尿布换起来很频繁,洗起来也很辛苦,但父亲总是抢着干。喝周岁酒时,父亲点名喝茅台,说茅台喝着有劲,心情好,还非让孩子舔一点,美其名曰“沾沾福气”。

在照看孙子的同时,父亲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读书看报、勤动脑筋的好习惯。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得知一位同事退休后搞起了文学创作。这勾起了父亲年轻时的爱好,他又拿起了那支尘封已久的钢笔。

父亲从那些老人老事开始,从他的青春岁月开始,把自己的亲身经历都倾泻到稿纸上。看着父亲写稿时投入的神情,我深切感受到,父亲又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很快,他的文学作品在地方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媒体还主动向他约稿。得了稿费,父亲请我喝酒,喝的还是茅台。父亲动情地说:上次你请我喝酒,我刚退休,心里不适应,这回我请你喝酒,你又让我重新找回忙碌的感觉,找回曾经的自己。咱爷俩好好喝一顿。

其实,对每个子女而言,都面临着如何让父母安度晚年生活的问题。做好物质上的保障自不必说,加强精神上的交流也是至关重要。敬老不仅要陪老,更要知老,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所需所求。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父亲在意的或许不是满盘满碗的“豪华自助餐”,而是有茅台作陪的父子精神交流。

关于父子的文章2:微信里的父子情

文/杨力

父亲耄耋之年学会了玩微信,玩玩也就罢了,可父亲很认真,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他都会一一过目。自己关心也就罢了,可他非要事无巨细分享给儿女看,这下麻烦了,很多我们眼里的垃圾信息被父亲如数家珍传来,无动于衷不近人情,你若来劲父亲更带劲,我们反倒有些惶惶惑惑、无所适从。

说起来,我们和父亲分隔两地,要见一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平常对他的关心,主要是通过电话或短信。只言片语想来父亲是不满足的,所以他慢慢学会了用微信,而且对微信的功能了如指掌。

有一次,我正在和朋友小聚,一时高兴,就发了朋友圈。不一会儿,父亲从微信上发来文字,一是叮嘱我少喝酒,二是要注意形象。我忽然明白父亲一生工作谨严,生怕儿子处事不慎,叮嘱我,应该。

有一阵,因为特别忙,就去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宣泄一下内心的情绪。不巧又被父亲看到了,很快,我就被他发来的信息包围了,不外乎“鸡汤”类的忠告、“保健”类的介绍。我顿时有一种被盯梢的感觉,似乎稍有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千里外父亲那双眼睛。

去年,我被肾结石和肩周炎所扰,去医院反复折腾了几次,不知为什么,仍然被父亲看出了端倪,不久,父亲寄来打成粉的鸡内金和分心木,让我天天冲服化结石,又寄来一种叫空竹的运动工具,让我时时锻炼肩关节。父亲说,在朋友圈看见你清瘦了,要爱惜身体。

其实这期间,我也尝试着去了解父亲,在他的朋友圈,却看不到任何关于他自己的东西。想来父亲还是想把更多欢乐的东西带给我们,他有严重气管炎,但他不说。他有轻微老年痴呆,记忆力不如以往,他也不说。父亲力图在我们面前保持的,是过去那个青春勃发、积极阳光的形象。

后来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要父亲在微信里,像对我们小时候那样,每周给我们讲个故事,父亲乐呵呵地答应了。我并不指望父亲真能讲出什么精彩的故事,只希望这样做锻炼父亲的大脑,父亲不能老。

今天,我们父子之间依然通过微信时时关注、关心着对方,父亲依然发来很多没有营养的“鸡汤”,很多毫无裨益的“保健良方”,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微信串起的爱的纽带,让父子情跨越时空和距离,时时触摸于心。

关于父子的文章3:做有趣的人

文/周珂银

那日,在地铁上遇见一对父子,那种出自同一个模型般的相像,让人不得不感叹基因的神奇。从五官至轮廓,父亲的模样几乎就是儿子的成人版。但细看之下还是有所不同,那便是神情了,男孩眼神明亮、嘴角上扬,左顾右盼,周边的一切仿佛都变得生动起来。而父亲则一脸漠然,加之眉宇之间若有所思的表情,愈发显得几分沉重。于是又不得不感慨于岁月神偷,多么希望儿子脸上的明亮灵动,父亲还有。

朋友有一女,貌美且性情温和,刚进大学,就被男孩子热追。有一次,女儿对妈妈说,有两个男孩同时追她,有时买东西时她与摊主还价,一男孩就说,这东西不贵何必还价?然后就抢着付钱。而另一个却帮着她一起与人讨价还价,而后由她自己掏钱买下。你说哪一个好呢?女儿让妈妈参谋。朋友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大大方方愿为你花银子的好,而另一个就是屌丝的做派。可女儿偏偏认为,陪着她一起讨价还价的那个还蛮有情趣,这是一个共同争取的过程,况且又是自己买单,这样的交往反倒心里踏实。朋友与我说起这事,哭笑不得,直呼女儿傻呀不谙世事。其实朋友也是性情中人,想必已忘了少女时代的心境,女孩之所以可爱,不正是有这么一份傻傻的浪漫情怀吗?

扯上这些所见所闻,起因是前不久在一家童鞋企业饶有兴趣地看到正在进行的一项课题研究,竟让我不由自主联想起孩子与成人之间那种不可逆转的心理差异。

这是该企业与一所高等院校的合作项目,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脚形变化、骨骼生长发育情况,融入合理的结构来设计鞋楦开发产品。其立意是做好各个年龄段的童鞋产品,尤其是提高大童鞋的品位,何为大童鞋?乃10至16周岁年龄段的童鞋。处在这个阶段的少年儿童,不少人的鞋码已经赶上了成人,但终究还是孩子,如何表现出这部分产品的童趣,而不是简单地将小童鞋放放大的原理,确实值得研究。我曾接触过多家童鞋厂,一双双小童鞋憨态可掬,煞是可爱,然同样的款式做成大童鞋却有不伦不类木钝钝的感觉。追根溯源,盖是楦型的问题吧,就像有着同样身高的大人和孩子,其骨骼和体型是不同的。

一位童鞋设计师说,童鞋的特征在于小,小的东西一般都比较讨巧,所以童鞋厂在制作小童鞋时很容易便做到童趣效应,即便是一双成人鞋的款式,只要将其样板缩小也会有“小老茄”的可爱,但是要将大童鞋的趣味琢磨出来就不容易了。这家企业的老板在行业里是出了名的好折腾,他的一番话让我颇有感触,他说,一个童鞋品牌,若能将大童鞋做成功,才意味着整个产品体系的成功,才能够在市场上走下去,这就好比做人,一个人若能将他的浪漫、孩子气持续到老,那他一定也是一个成功有趣的人。

是呀,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就在于诸多事情难于持续。据说西方人对一个人的好评不在于金钱或地位,而在于你是不是一个有趣的人,一个有着浪漫童真的人必定是受欢迎的人。从这点上来说,做人和做产品还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