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文章

请欣赏酷爱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酷爱文章1:小女孩

文/林倩如

人们酷爱小女孩,蓝天白云绿草萍。还有小小鸟在鸣叫。眼睛清彻透明还带蓝。特爱撒娇耍耍小性子。哭鼻子,也惹人爱。只要有张好看的脸。笑得更象一朵绽放的花,谁不爱?中看!

我就是小女孩。你说可爱不可爱?我不哭。特爱笑,长着两个小酒窝。穿上白纱裙。就象小公主。其实就是芭比娃,比她更好看。

二十岁有一,早成大姑娘,还一蹦一跳象个小鹿在欢唱。常竖耳倾听人说好话:多清纯,多漂亮,多聪慧!白里透着红。就象玫瑰花。还是正宗大学生。谁不爱?是傻瓜!

偏偏草萍边上也有一个小女孩。躲在树后噙眼泪,还竭力紧咬颤颤的嘴。只因她的脸蛋没人看,有点丒。反衬我,更可爱!众人皆都围我转,都说我大了更可爱!只有她,抱着大树捂住脸,没人朝她望一眼。其实她也是小女孩。

我突然跑去找女孩。"为啥你要抹眼泪?"她惨惨抬起头。"老天给我长丑脸,没人爱瞧上我几眼。你是一朵花,我是一颗草。求爱就象乞丐拿个破饭碗。还得说行行好!说罢捂脸泪花从手指间流出来。我赶忙掏出手纸替她心酸抹眼泪。她轻轻哽咽说:"谢谢你。去吧。好姐姐,那儿还有好多人想瞧你!"我突然傻傻被钉在那里。穿越自己变成她,会咋样?

" 去吧,去吧。好姐姐。"她用沾满泪水的手轻轻推我。"我不哭,好姐姐。"

我走走停停,一望一回头。瞧她抱着老树慢慢坐下来。把脸贴在树上半晌不露脸。

我是小女孩。人们正在呼唤:小纸妹,快过来。都说我太可爱。百看也不厌。众人看着我,还眯着痴眼细瞧我。边看边议论我。说白纱裙飘飘要昏倒,说取回这样的女孩做老婆该多好!好漂亮的一朵花。插在花瓶里每天看看也很好。

花瓶。我是个花瓶?我突然想起树后那让人心酸的可怜妹。听这议论让人想吐。看哪贼眼真想喷血。"我不是花瓶,摆着让人瞧。我是秋瑾会思考。花瓶会碎你们还会瞧?我就是一颗草!"说罢拿起泥巴抹个大花脸,转身找我妺妹问个好!那帮人还叫:"妹纸妹纸你别跑"。恶心又好笑。肤浅又无耻。"妹妹你别哭,再丒再美我们都是人,都是可爱小女孩。心灵真诚最重要。蓝天白云是我心,绿草萍是你我生长的地方。生命就是要坚强,春天一来就发芽。是草就更好。春风吹又生,满眼是绿草。

你我都是小女孩。都是一朵心灵最美的花!我们相觑而笑:好姐姐!好妹妹!

酷爱文章2:根雕

文/张福龙

朋友酷爱根雕,在他的书房里,摆有许多亲手制作的根艺精品。每次前去,我总会被那些意象纷呈的树根感动。于是,就想跟朋友学一手。朋友说学根雕很难,单是“寻根”之难,就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想找一些好的根料,得一次次攀爬贫瘠的山岭,得耐得艰辛,耐得寂寞和荒凉。最适宜用来进行根艺创作的树根,往往来自生在深山石缝里的硬质灌木。

平川的树根是不能做根雕的,因为平川的土壤太肥沃,树根生长得太自在,受的挫折少,肌肤就分外光滑,少有褶皱,身躯也没有大的曲折,只是呈现出笔直的态势。用这样的树根创作是很难达意的,因为它调动不起人的艺术想象,把它打磨光亮放在那里,谁看后都觉得它像剥了皮的树根,而不会想象成别的。荒山僻岭上的那些灌木根就不同了,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它们不得不拼命在薄土中汲取养分,在乱石罅隙中一点点寻找生存空间,苦难造就了它们百折千弯的畸形躯体,和那瘤痂累累的粗糙皮肤。这样的树根也许是丑陋的,但它们丑得不俗,木质坚硬傲骨铮铮;丑得个性鲜明,千姿百态绝不雷同。这些丑到极致也美到极致的树根,才是根雕创作的最好材料。艺术贵在曲折,这一点与人生极其相似,太顺利的人生往往是平庸的,只有那些经过大磨难,受过大挫折而又自强不息的人,才有可能奏出生命真正的强音。

难怪好的根雕作品能动人心弦催人奋发。根雕展示的不仅是形式的美,更是生命经历苦难后的绚烂舞蹈。

酷爱文章3:借书买书读书乐

文/春江水

生平酷爱围炉读书。寒冷的冬季,一个人坐在火炉边,一本书往手中一捧,便形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身外的绿肥红瘦全然不知,待到“酒足饭饱”,走出“黄金屋”,已时过境迁,抬头方知另重天。记不清我对书的纸醉“字”迷缘于何时。到了部队,屡听“一天不摸枪我手指就发痒”的歌词,窃想,如果以“书”换“枪”,岂不唱出了我的心声?

冬季围炉读书得有充足的“书源”,讲起来,该分借、租、买三种形式。人们常说:买书不如租书读,租书不如借书读。借书只是举手之劳,不损金耗银却“无本万利”,自然被大多数人接受,难怪有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而我,很少租书,也很少借书,买书却多,自认为围炉诗书买为先。不是对台搭戏唱反调,我有我的感受。

冬季围炉借书读的时候,常有这样的情形:正当你酣嚼于精彩情节,遨游于奇妙界地,却有不速之客吵醒美梦,书的主人要“回收”或另借他人。面临被“驱逐出境”,不乏苦口请求“放宽政策”,如果好话堆了一箩筐仍慈心感动不了铁菩萨,只好望书兴叹,遐想联翩,郁结心头,难消难解。一介凡夫的我没有过目不忘的记性,看过一遍是不可能都储蓄进“大脑银行”,待到记忆模糊需查找书中某字某句急用而书又不在案头时,总扼腕叹息道:还是自己有书好!况且,好书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要品其甘甜,领略其要旨,须多次精读细读,借来的书岂能容你“慢行军”?有时,一不小心若将别人的书损坏了,怎么也不好交代,还有的时候提心吊胆别人会有场“暴风骤雨”,那场面,好比做错事的小学生站在老师面前等待“发落”。更有甚者,如碰着葛朗台式的书主,你借书,他不照顾情绪,只能换取“千唤万唤不出来”的结局罢了。

看来,冬季围炉读书光靠“引进外资”是不行的,得买。因此发了工资,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看中的好书就买。大肆挥霍一番后,钱物所剩无几,出现“财政赤字”才幡然醒悟:这个月的家庭开支还无着落。管他呢,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再说。看自己的书,全然没有那种被人追赶日夜兼程的感觉。夜阑时分,坐在火炉边,拧亮台灯,或一目十行,或字斟句酌,全凭自己掌握,走在路上,躺在床上,甚至上厕所看一会也无妨。看自己的书,可以任意勾勒、记录,要么眉批,要么旁注,写多写少,谁也不会对你说“咋这么不珍惜书”之类的话。读自己的书,不受时空限制,无拘无束,可以在高空中作鸟飞,也可以在海阔中作鱼跃。其乐融融,美哉无比,缘于我与书有“血缘关系”。虽然书成了我的生命中的一部分,但如果有人向我借书,慷慨从之,因“书是传播文明的使者”,只要他人精神能丰富,思想能升华,干吗固守自己那份“私有财产”?

酷爱文章4:鱼趣

文/赵志虎

偶然一次去一个同学家玩,她和老公酷爱养鱼,在家里只要有个闲暇的地方,就要摆上个瓶子,放上一两条小鱼。卧室阳台、客厅、甚至餐桌下面也被巧妙地植入了一个鱼缸,几条锦鲤悠然地在灯光下游来游去,情景交融,无形之中增添了许多雅趣。不由地感慨,养鱼竟然有这么多好处。于是从朋友那里带回了一个小鱼缸,外加8条斗鱼,把窗台收拾干净,正式开始养鱼了。

我家阳台上大概有30多盆花,我爱养花,红红绿绿的。鱼缸放置在阳台与客厅之间的平台上,背景是绿的草、红的花,透过鱼缸看阳台一片生机,波光粼粼,好像小鱼徜徉在花草之间,煞是好看,两者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种美丽向上的意境。养了鱼才知道,自来水不能直接养鱼的。水是需要养的,要把水提前晾在阳台上一天,让自来水中的氯气散尽,水温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了,才能加入鱼缸。每次换水是不能全部换成新水的,要换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等。

没事了喜欢坐在鱼缸前看,看鱼儿游来游去,看小鱼儿玩耍嬉戏,喜欢投点鱼食看它们争抢,往往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有时候也想自己变成一条鱼融入它们。每天下班回来看看大鱼、再看看小鱼,喂喂食、换换水、清理清理鱼缸,成了我们必备的功课,也是一种乐趣。特别是给大鱼缸换水时,分工明确,闺女抽水,我来倒换下来的水和更换新水,爱人负责将换下来的水浇花,避免浪费,无形之中促进了家庭的和谐。

养鱼不单单是为了观赏,养鱼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的过程,一种播种和收获的过程。通过养鱼使我的心避免了浮躁,归属了宁静;通过养鱼,全家都得到了放松,享受到了愉悦;多了一份责任和牵挂。如果一件事情,把它当成一件趣事去做,会发现真的其乐无穷。

酷爱文章5:钓胜于鱼

文/向远军

一同事酷爱钓鱼,每次出钓,总是春风满面,并很有情调地说:“出去潇洒潇洒。”他是把钓鱼当作一种休闲,一种享受。苏辙说:“盖世间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显然,他是以钓鱼为适意。然而,他并不在乎鱼,每次满载而归后,总是大方地将战果与众人分享,留给自己的,屈指可数。奇怪的是,他对鱼无所谓,却偏偏独得老天垂爱,每次垂钓,总是收获很多,常常让同去的钓友艳羡甚至嫉妒。

专注于垂钓过程,不在乎结果如何,这是一种境界。能上升到如此境界的,多为高人,其收获多,是功到自然成。

有一篇初中课文《钓胜于鱼》,讲述的是在哥伦比亚教书的老教授,每天扁舟垂钓,竟日方归,最多能钓两条二三英寸长的小鱼,而他却觉得其乐无穷。老教授说,自己是“是为钓,不是为鱼”。他登上小船,带着钓具与几本书,也不开马达,只是用双桨轻轻划破水面,悠然远去。那种姿态,令人钦佩。

为钓不为鱼,老教授如此悠闲淡定,纵使一“鱼”无获,也会“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能够在娱情青山绿水之间寻得快乐和幸福,自然乐此不疲。

当年姜太公垂钓碧溪上,直钩无饵,很是怪异。但是,姜尚气定神闲,不急不躁,他的理念很简单:愿者上钩。令人惊羡的是,鱼儿争先恐后上钩,纷纷被收入篓中,成就了一段太公神钓的佳话。更让人钦佩的是,他居然钓起了一条“大鱼”——周文王,助贤君伐纣,建成大业,功垂青史。

有实力才有魅力。过程最能展示才华,做,远胜于说。一切顺其自然,不强求结果,做好该做的,金子终会发光。

世事难料,有心栽花可能花不开,无意插柳可能柳成荫。很多时候,那些笃诚于生命本义,没有过高期望者,很可能获得高回报,实现自身价值;而那些过于看重结果、刻意追求、急功近利者往往事与愿违,竹篮打水一场空。功利心如一张尘网,让很多人不能自拔,忽略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在追求结果中输得彻底,以致陷入痛苦的深渊。淡定一点,从容一点,简单一点,顺势而为,享受过程,你便少了得失之患,反而能收获惊喜,譬如快乐,譬如风景,譬如成功。

钓,其实比鱼更重要!

酷爱文章6:我当了回“神枪手”

文/杨致远

我酷爱射击是受我外公的影响。外公年轻时在部队是一个神枪手。二百五十米远的机枪靶、四百米远的半身靶在一般人眼里只有小手指甲和火柴棒那么大,而且是间隔十秒的隐现目标,规定射手可使用六发子弹,可外公只用了三发子弹就消灭了目标。小时候,他经常给我讲射击原理和瞄准的动作要领,我们经常玩射击游戏,互相比赛。

春节期间,我们全家去杭州旅游,在杭州烂苹果乐园有射击游戏,我立马去拿了支枪,瞄准了靶子的中心射击,却打在了靶子右下方。第二发我细心地瞄准,缺口、准心、靶子三点一线,然后轻轻扣动扳机,没想到还是打在了靶子右下方。我突然想到这支枪可能根本就没有经过校正,如果弹着点偏右下方,那么我只要瞄准靶子左上方应该就可以命中靶心了。我照着想的做了,“砰”的一声,十环!我打中了十环!我继续瞄准靶子的左上角,又打了一个十环。我兴奋极了,把扳机拨到连发的位置,瞄准目标,屏住呼吸,轻搂扳机。“哒哒哒……”随着一阵清脆的枪声,剩下十发子弹都被我射了出去,连中七发。连发是射击中最难的,我成功了,我激动得跳了起来。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只有蹩脚的射手,没有打不中的枪,一个好射手应该学会修正瞄准点。在杭州烂苹果乐园,我体验了一把“神枪手”的兴奋和自豪。

酷爱文章7:上当记

文/曹译文

我酷爱收集小东西,比如mm饰品、限量的卡片、精美的装饰纸……当然还有奇形怪状的古币和五彩缤纷的邮票。每逢节假日,我都要去街上“淘”一点儿,有时候收获颇多,满载而归。即使什么也没淘到,但饱饱眼福也蛮开心的。

那天,我又出来逛街,迎面走来一位老人。他手里托着一块布,上面放着几枚锈迹斑斑的古币和几枚好看的邮票,还有几本小书。他走到我跟前问:“要点什么小东西吗?”那些古币和邮票一下子就把我俘虏了,我细细地观赏着,把玩着,真有点爱不释手了。直到那老人问“你要不要?”时,我才惊醒。这时,我突然从那些古币中发现了一个漂亮的身影:我曾经在一本书中看见过,这样的古币现在值好多钱呢!我急忙问:“这个多少钱?”那老汉神秘兮兮地说:“这是俺好不容易挖到的,至少也要值100块钱。”我装着很内行地说:“不值,不值,最多30块钱。”“不好,那太少了,90吧。”看来他也是个外行呀。我装作漫不经心地说:“50吧,不然我走了。”“好好好,给你算了!唉,今天可亏大了!”我强压着内心的喜悦,接过古币,又挑了一个十元的邮票。付了钱后,我一溜烟跑回了家。

后来,妈妈带我来到了一个会鉴定古币的朋友家里,请他帮忙鉴定。那人只看了看,便说:“肯定是假的!”那么,邮票也可能是假的了!我赶紧回家拿来了邮票,果然不出我所料。我一下子傻了眼,最后垂头丧气地回了家。唉,原以为占了大便宜,谁知最吃亏的人是我啊!

酷爱文章8:沉默的爱

酷爱向日葵,酷爱那份灿烂的金黄。而真正让我为之动情的还是那位用金色谱写人生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梵高。

向日葵的花语是沉默的爱。难以相信:那么灿烂辉煌的向日葵,那么耀眼靓丽的色彩,却给了一个那么含蓄温婉的意义。

关于向日葵,曾有一个凄美的希腊神话传说。克吕提厄是一位海洋女神。她曾是太阳神赫利俄斯的情人,但后来赫利俄斯又爱上波斯公主琉科托厄。妒火中烧的克吕提厄向波斯王俄耳卡摩斯告发了琉科托厄与赫利俄斯的关系。俄耳卡摩斯下令将不贞的女儿活埋。赫利俄斯得知此事后,彻底断绝了与克吕提厄的来往。痴情的克吕提厄一连数天不吃不喝,凝望着赫利俄斯驾驶太阳车东升西落,日渐憔悴,最终化为一株向阳花(向日葵)。 我爱向日葵,缘于那位伟大不朽的画家-梵高。从刚刚开始学画时,就被梵高的画所深深吸引,并迷恋。梵·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向日葵》。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他曾说过:“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精神情感。 梵高作画时,怀着极狂热的冲动,追逐着猛烈的即兴而作,他的流芳百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梵高对向日葵的爱不是沉默的,而是灿烂炽烈的。我爱向日葵,更多的是因为对梵高的爱,因为,在那灿烂的颜色里,寄予了无限的生命,让之鲜活,让之慨叹!

酷爱文章9:文学的诱惑

文/王斐然

我自幼酷爱文学,究其原因应该源于爸爸的一本文学“作品集”。爸爸从小就喜欢写作,到现在已有300多篇各类文章发表。也许因为对爸爸的崇拜,我也慢慢地喜欢上了文学,而且特别钟情于爸爸的那本文学“作品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进入了学堂,开始了与文学的正式接触。并暗自希望将来也能像爸爸一样发表文章。所以我非常喜欢读书。记得读的第一本书是《红楼梦》,时年9岁。当时识字不多,读起来自然费力,竟懵懵懂懂地知道“大观园”里有身挂“通灵宝玉”的贾宝玉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小学六年级那年我迷上了托尔斯泰的《复活》。那晚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停电了,我只好将蜡烛放在蚊帐里,津津有味地看《复活》。朦胧中看见聂赫留朵夫和玛丝路娃携手走进熊熊的篝火里,凤凰涅盘般走完人生的历程。“斐然,快醒醒!着火了!”我睡眼惺忪地滚下床,爸爸赤着脚拿着脸盆。原来我睡着后蜡烛烧到蚊帐,那本《复活》也被烧得面目全非。我心有余悸地说:“爸爸,多亏你救了我,不然我就无法‘复活’了!”

爱读书自然爱买书,新华书店,街头的旧书摊,我都是那儿的常客,虽然零花钱不多,但每每都会痛下决心抱回一大摞书。书读多了,渐渐地迷上了写作,常常把自己人生旅途中的点滴感悟形诸文字。

2010年9月20日是个平常的日子,而对我来说却是不寻常的一天。那天放学后,爸爸接我回家,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王斐然,你的文章发表了。”“怎么可能?”我诧异地问道。于是爸爸从车上拿出一份《张家港日报》递给我:“自己看看吧。”接过报纸,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校园内外》专版上刊登着一篇《世博之行》的文章。这不正是我几天前写的作文吗?当时我的手几乎在颤抖,心跳也在加快,一口气读完了整篇文章,激动之情无法言表。从一个崇拜爸爸的人、一个自小酷爱读书的人到一名今天的写作人,这是一个艰难而又辉煌的跨越,需要付出许多心血和汗水。这一切都是源于文学的诱惑。

孔子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我虽然没有颜回那种对名利的淡泊如水,但爱书,读书,写作都是我今生今世无怨无悔的执着追求。

酷爱文章10:让自己变成风景

文/付秀宏

有这样一个人,酷爱行走。他从20岁开始,在没有赞助、没有同伴、没有利益、没有承认、没有前途的情况下,游历神州大地30余年,中国19个省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全都留下他的足迹。他遭遇过很多绝境,但他一直在继续。直到54岁的时候,一场大病才使他的脚步停下来。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把路上的风景都用笔详细记下来,集结成一部60多万字的游记。这个人,就是徐霞客。

把人生的风景,留在路上,已成今人共识。几乎半数以上的人都懂得——人生至多100年,而路上的风景已逾千百年。如果把人缩小十几倍,你一生没有远距离的行走,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当然,行走未必就会变成智者,但行走可使人变得豁达和谦逊。因为彼时彼地,你曾经站在新的疆域。这样,你才不遗憾——来世间一回,是自己见得太少了。

无论多么美好的风景,它的内涵都源自丰富的内心情感。结伴而行的夫妻,为让自己的情爱天长地久,不辞辛苦爬上名山高峰,把象征爱情的同心锁——锁牢在山顶锁链上。然后,虔诚地将钥匙抛入山崖。在黄山,无论是情人谷,还是悬崖边的铁链上,到处都挂着两个相爱人的同心锁。在峨眉山,到金顶前,有一处“同心锁”栈道。在台阶的扶手栏杆上,有密密麻麻镌刻了无数情侣名字的同心锁。

旅游,不光有软语誓言、欢愉快乐,还有水土不服、疲惫辛劳。就像人生的道路,有风光无数,也有不少苦痛一样。但旅游上的难处,是可用休憩和适应来消解的。消解之后,又会走进另一座名山、另一处大川。无边的风景,永远让人们生出憧憬和向往,精神和信念于是不断累加。

旅游地走多了,有时会涌出这样的感喟:脚下的路不只是路,也是人生;山水不只是山水,也是心景;心景也不只是心景,更包含着飘扬的哲思。风景经历了千百年依然在,旅游者就像圣徒一样去参拜。每个人都是路上的行者,旅游就是用行走验证自己的内心。

在旅途中见到奇异的风景,学会停下来细细品味和观赏,此时的精神收益远胜于相卷收获。风景地一旦有故事,其人文价值又变得弥足珍贵。在旅行的过程中,因是异地,完全可把自己沉浸在故事细节中,跳篝火、对情歌、喝青稞,那是一种融为一体的独妙风情。

风景就在路上,心影时时欢动,惊叹不断驻进眼眸。譬如,走入深林,眼见古树下的蘑菇,远离众生,尽情茂盛;草蘑黑黑,紫坛蘑憨厚,恒光蘑菇放光芒,你几乎要落泪。又譬如,住进水主题酒店,仿佛置身于武林高手藏身之地,你顿生无限好奇与感恩。

旅游是一种挚爱,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有位朋友说,他主张看景要“趁早”。其“趁早论”是指——到风景地,要趁清早人少,与景点来个“深情拥抱”。当清晨之时,他曾在吴哥窟巴戎寺第一个看晨曦照菩提,心最为丰盈饱满。

细想下去,无数风景是为欣赏风景的人而存在的;有了期待和念想,千种风情便不会衰老。多少风景在路上,多少情感动心弦。因步履,人变得从容有度;因相会,风景变得妩媚多姿。当和千百年的风景在一起的时候,你就变成了风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