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散文

请欣赏家风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家风散文1:细节无声润家风

文/肖大庆

父亲是一名医生,他的口碑极好,等他看病的人常常排着长队。少不更事的我,怀疑父亲是不是施了魔法,要不为何这么多人都来找他看病。等我上了小学,同学的家长知道了我是谁家的孩子,立马对我格外亲热起来,还一个劲地在我面前夸父亲的好,说他看病怎么怎么仔细,检查如何如何认真,开的药既不贵又管用。我这才明白,是父亲认真细致的品性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

其实,父亲的细心不单体现在工作上,八小时之外的他同样处处注重细节。孩时的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某晚,我在家做作业,父亲坐一旁陪我,顺便翻阅我的《自然》课本。倏忽,父亲示意我停下。他指着课本,问我:“这个读什么字?”“蝇,苍蝇的蝇。”我答。“你看清楚。”父亲说。我这才发现,原来课本上把“苍蝇”错写成了“苍绳”。父亲又问,老师给你们指出来了吗?我摇摇头。这时父亲要我继续做作业,他则拿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了起来。等我做完作业,父亲将写了大半页的纸折叠好,放进我的书包,说:“这封信你明天交给老师。蝇和绳,区别大着呢。”

父亲注重细节的认真劲儿,我自小耳濡目染,并让我终身受益。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站,是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我的同事个个抓耳挠腮,为找不到对象而发愁。此时,桃花运却幸运地降临到我的头上——学校一位中年教师主动把他的侄女介绍给我认识,是我的敬业精神感动了他。当这位秀气的女孩第一次踏进我的宿舍门时,我发现她眼睛一亮——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房间,尤其是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被褥,把她的眼球给吸引了过去。原来这个女孩也是个爱整齐、心很细的人。女孩顺理成章地做了我的妻子。后来,我调到党政部门工作,注重细节的家风更是让我如鱼得水。就说去年,我被抽派下乡挂村驻点,一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却又久拖未决的事项,经我脚踏实地、注重细节、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圆满得到解决。受惠群众为此联名写来感谢信,送到我的单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只有重视一个个细节,做好一件件小事,方能成就大事。平时我对儿子的影响,沿用了父亲的风格,身教重于言教。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珠三角一家贸易公司做销售。前不久,他邀我过去玩,公司老板对我说:“小肖不错,工作时间不长,业绩却比一些老员工棒。”我问儿子:“你有什么秘诀?”儿子笑道:“不是你传授给我的吗?”顿了顿,揭秘:“注重细节,诚信待人。”对啊,这正是我的家风。

家风散文2:家风赋

文/刘慧敏

夫民为国之所本也,家为民之所出也,民风乃国事之所托,家风乃民情之所成,民风正则国运振,家风正则民情淳,故欲兴国事先化民心,欲化民心必重家风。欲建功立业,先修身齐家。士之处世,首重人品欲察其人品,先观其家风,人品之所造,家教居其首,古之圣贤,莫不身教言传,常存防微杜渐之心,朝乾夕惕,不懈励精图治之志,孟母迁居,岳母刺字诚有以也,孔融让梨,陆绩怀橘,岂无由哉,仲尼传道,唯恕与忠,孔明诫子,只淡及静,道德传家,诗书继世,士可百为,戒奢与惰,丈夫行事,贵俭与勤,陶侃日运百砖,终为社稷之臣,石崇珊瑚七尺,遂作刀下之鬼,羊续悬鱼,包拯抛砚,非己之物,虽丝毫而莫取,杨震拒金,博州灭烛,不当之利,任巨细均不沾,颜子之训,其辞切切,曾公之训,其意殷殷,先贤遗范,光耀后昆,今逢郅治,四海归心,实现中国梦,铸造民族魂,宏扬传统之美徳,树立时代之新风,扶植弟子,实师长之天职,培养儿女,乃父母之重任,以身作则,谨言慎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莫轻耳濡目染之效,积羽沉舟,集掖成裘,当知日渐月浸之工,宜塑之于未形,毋临渴而掘井,传播正能瑾,掌握真本领,五讲四美,八荣八耻,铭之于心,见之以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是观之,家风之谊,其大矣哉!

家风散文3:一枚党徽成家风

文/郭华悦

父亲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枚党徽。

小时候,常看到父亲从抽屉里拿出党徽,细细地看,充满感情地抚摸着。孩子们好奇,每次都想拿过来玩,但屡屡遭到父亲的训斥。父亲对这枚党徽,视若珍宝。而一说起和党徽有关的故事,更是如数家珍。

这枚党徽,是父亲入党时发的。当时,父亲是大队的书记,领导着村民们,热火朝天地奔小康。父亲不怕苦,不怕累,有脏活累活,总是一马当先。每天,父亲第一个出工,最后一个回来,堪称是村里的劳模。

后来,村里有了一个入党的名额。经过讨论和民主决策,最终父亲得到了这个入党名额。那一年的“七一”,父亲在台上宣誓,接过党徽和党员证,眼里噙满了泪花。

至今,谈起入党时的情景,父亲仍感慨万分。对于父亲来说,入党不仅意味着对自己的肯定,也不仅意味着身份的不同,更多的,是让父亲有了身为天下先的责任,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如今,上了年纪的父亲,对于劳动的热爱依旧不减当年。父亲常说,身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更应发挥带头作用。每次说这话,父亲的眼光,总会下意识地看着抽屉的方向。我知道,父亲一定是想起了抽屉里的那枚党徽。

后来,我成家立业,也有了个儿子。儿子懂事后,问起那枚党徽的故事,于是,我将父亲曾讲给我们听的故事,又讲给了儿子听。儿子似懂非懂,但我知道,在父亲和我们一代代的熏陶下,儿子总有一天能领会这枚党徽里所凝结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这是父亲教会我们的,也是党徽里蕴含的意义。就让这枚党徽及其代表的精神,成为我家代代相传的家风。

家风散文4:粽香传家风

文/马亚伟

父亲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是:“远亲不如近邻”。在父亲看来,左邻右舍就是自家的亲戚,要和他们亲如一家。

每年端午节,母亲都会包很多粽子。母亲包的粽子特别好吃,东邻的孙爷爷、孙奶奶很爱吃。孙爷爷老两口无儿无女,孙奶奶上了年纪以后,身体不好,行动不方便,端午节就不包粽子了。父亲得知后,每年都会派我给孙爷爷老两口送粽子吃。父亲还会嘱咐母亲,给孙爷爷他们要包个儿小的粽子,老人年纪大了,一次吃不了大个儿的粽子。粽子煮出来,父亲拣出其中样子小巧好看而且不漏一粒米的,他说:“送给别人,一定要送最好的!”

我把粽子送过去,两位老人非常高兴。孙爷爷为孙奶奶剥开一只粽子,孙奶奶咬一口,笑眯眯地说:“好吃!还是那个味儿!”没多久,孙爷爷院子里的桃子熟了,那是一种叫做“五月鲜”的桃子,鲜美多汁。孙爷爷提上一篮子,给我家送来。父亲说,孙爷爷是个好人,年轻时特别能干,以前帮过我们不少忙。小小的桃子和粽子,传递着一份浓情。多年里,我们两家互相照应,亲如一家。

那年开春的时候,母亲和西邻的李婶家因为浇地的小事发生了几句口角,两人从此互不理睬。快要过端午节了,父亲去外地采了很多新鲜的苇叶回来。我问:“爸,怎么采了这么多,我们家包粽子用得了这么多吗?”父亲照例是把其中最好的拣出来,扎成捆儿。他说:“去,给你李婶送去。”我把嘴一噘说:“我不去,李婶跟个母老虎似的,那么厉害。”父亲嗔道:“不许胡说!邻里邻居,难免有个小矛盾,互相让一步就没事了。”

我把苇叶送给李婶,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真是谢谢了!我正要去买苇叶呢,买的可不如这新鲜!”就这样,我们两家人和好如初。李婶包了蜜枣粽,还给我家送来,她笑呵呵地说:“这蜜枣比大枣甜,尝尝吧!”那是我第一次吃蜜枣粽,母亲包粽子都是用自家枣树上打下来的枣子。蜜枣粽果然甜极了,就像两家人的感情一样。

如今,父亲在老家生活,和四邻关系和谐融洽。如果父母来我这儿小住,老邻居们就会常打电话来,说想他们了。我在城里虽然住楼房,但从来不会“只扫自家门前雪”。谁家有事,我会主动去帮忙,还会把从老家带来的新鲜蔬菜、水果给邻居们送去尝鲜。邻里关系好了,大家住在一起心里都舒心。父亲用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邻里和睦的意义,这是家风,也是美德。

家风散文5:家风民风度春风

文/戴健

新年新月新气象,家风民风度春风。莫道春归无觅处,雪影寒梅春意浓。

立春那天,合肥迎来久违的好天气。一觉醒来,推窗极目远眺,天蔚蓝蔚蓝,水碧青碧青,周边楼宇轮廓棱角分明,眼前梅花盛开粉白有致。好天气带来好心情,于是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句:“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变幻莫测:一会儿满天重雾,转眼间又出现鲜明美丽的太阳!”

难得有闲暇陪儿子看电视,恰此时央视新闻频道正在播出新春各路记者采访有关“家风”的新闻。已是初中生的10岁儿子问,奶奶常教导我们的“要学真本事”,是不是我们家的家风?我说是,儿子高兴了,“我们也在传承家风耶!”

我的母亲一辈子苦没少吃,童少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抗战初期“跑鬼子反”,小学尚未毕业的她随外公外婆,一家人自芜湖“抢渡长江”,过裕溪口、巢县、合肥、六安、立煌……在麻埠和古碑冲深山里“蜗居”的那段时光,她这个合肥城内的姑娘居然学会了开荒,种菜种粮。这点“手艺”在三年困难时期派上了大用场,她起早贪黑在派河边整地培墒,收获的山芋南瓜玉米等极有效地填充了孩子们干瘪的肚皮,使我们安然度过了那场大饥荒。

古人说:传家两字耕与读,兴家两字俭与勤。凭着“家学”的那点底子,新中国成立前夕母亲参加革命直到离休,都在好好干工作而且一直鼓励我们兄妹几个“要学真本事,好好干工作”。她从生火做饭引出“火要空心,人要忠心”和“福从口入,祸从口出”;待人接物她讲“叫人不蚀本,只要舌头打个滚”和“千差万差,来人不差”;持家过日子她又说“学会照搭兑,一生不受罪”和“青菜豆腐保平安”。父母言,大智慧。于是,上小学的我拓土坯一分钱一块、妹妹摇纺车纺线绞手套头一分钱一双,挣得了学费。16岁起我又自学裁剪为全家做衣裳,弟弟则给全家理发,我们这丁点毫末技艺,至今还派上用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始终坚信意外财与我们家无缘,从不幻想中奖,这也是我不买股票彩票的原因,惟愿脚踏实地,从知识中汲取力量,在勤奋中增长才干。“下过乡、吃过糠”的我辈如今小有所成,下一代也在健康快乐成长。儿子已在12家媒体或出过图像,或发过文章,或介绍报道,或接受专访。这个寒假,他主动找出我的自传抄写以练习楷书隶书,或许也是想从中领悟家风吧。我对他的发展取“无为而治”,从不逼迫,让他在玩中学,一切凭自己的兴趣,不参加任何补习班。只盼他在行千里路、读千卷书、写千篇文的过程中提高。

家风者,家庭风气、风格和风尚集大成也。我家的家风是合肥民风的缩影,而合肥的民风则在民谣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父子相会,夫妻团圆”;“莫与人家比过年,要与人家赛种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等等——体现的是“舆情”。旅美社会活动家吴世珊给我寄来题词:“身在海外,心系故园”;旅台歌视明星吴静娴在暌违40年后返乡,挥笔写下“山美水美人更美”——体现的是“乡情”。杨振宁记得他小时候合肥家中的春联每年都是“诗书继世,忠厚传家”;他的父亲杨武之少时一度迷上赌博,某夜晚归,其叔杨邦瑞独守客堂,只轻轻问了句“天已不早,汝身上冷否?”已然响鼓轻捶,杨武之自此终身不赌,卓然而成大数学家——杨家体现的是“亲情”。合肥民风在杨振宁身上发扬光大,他给长子取名“光诺”,他获诺贝尔奖后杨武之手书“有生应感国恩宏”,胡适引荀子《天论》赠字:“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行文至此,月逢上弦。我流连于梅园,浮想联翩,好一个雪后初晴的暄宵!“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新年新月新气象,家风民风度春风。莫道春归无觅处,雪影寒梅春意浓。

家风散文6:舌尖上的家风

文/刘卫星

我的家乡在黄海之滨的苏北,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落。我的家族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据家谱记载,我们家的家训是“重祠宇,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训子孙,务本业,禁词讼,诫酗赌,诫不端,崇节俭”,这十句家训,言简意赅,一直是我们处世立身的根本。大学毕业后,我来到陕西工作,家族中的其他兄弟姐妹也都在全国各地安家立业,祖辈传下的家训也时常萦绕在心头。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家族舌尖上的家风,因为这小小的舌尖家风与家族的家训一脉相承,于细微处时刻为我亮起人生路上的灯塔。

舌尖上的家风是讲规矩、懂礼仪。在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特别严厉的,家里吃饭有很多规矩得遵守,比如不能把筷子竖插在碗中,这个禁忌似乎在很多地方都有的,因为人去世的时候才会把筷子竖插在装满米饭的碗中;夹菜的时候不能拿筷子满盘子地翻,挑挑拣拣,要夹自己跟前的菜,不能夹别人面前的菜;还有夹菜的时候筷子要拿稳,不要让菜掉到桌子上,要是掉在桌上了,还得夹起来吃下,不能浪费……这些规矩,我们自然是要遵守的。但我印象最深的规矩还是开饭的时候要等家里的老人入座动筷了,我们这些晚辈才能动筷子。记得小时候吃饭我常常调皮,不遵守规矩,每当这时父亲就会脸一冷,把筷子往桌上一拄,然后用筷子的另一头在我脑袋上敲一下,教训道:“要懂规矩讲礼数,吃要有吃相,爷爷奶奶年长,是咱家的宝,我们要尊敬,得让长辈先动筷……”

舌尖上的家风是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在我们的家族里吃饭从来都是不能剩饭的,特别是到别人家做客更不能剩饭,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要“光盘”。我的祖辈都是庄稼汉,整个家族的老老少少都靠着家里的田地生活。小时候,我经常和家人下地干农活,一粒粮食从选种、播种到收获,实在是一个漫长的精细活,需要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此,无论是在自家吃饭还是去别人家做客,不剩饭既是为了珍惜劳动果实,更是勤俭持家的风尚。我们从祖辈那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勤俭持家的家风,更懂得要乐善好施。儿时常听父母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因自然灾害全国人民都吃不饱,村里讨饭的人也特别多,那时一亩地也打不了多少粮食,但是只要有可怜的人来家里讨饭,爷爷奶奶一定会精打细算,从家里人的口粮里匀出一些给他们,宁愿家里人少吃些,挨下饿,都一定要帮助那些讨饭的人渡过难关。

舌尖上的家风是孝道亲情,家人团聚。在村里,我家跟五叔家是紧挨着的,爷爷奶奶和五叔一家人住一起,平时两家要是炒了什么好吃的菜,总会互相端一盘过去,这不正是现代城市里崇尚的“一碗汤”的距离嘛。这些年,我们家族里的年轻人都四散到全国各地工作了,平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很少。但家里一直保持着一个传统,就是每年春节,我们小辈兄弟十几个人分别出点钱,大年初一这天,请厨师到家里做上五六桌菜,我们这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围坐在一起,欢聚一堂。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喝着小酒,小辈们向家里的老人磕头问候,祝福老人健康长寿;长辈们听一听孩子们这一年在外面的工作与生活;而兄弟姐妹间就更有积攒了一年的聊不完的见闻与话题,真是好不热闹。每当这时,一年在外的烦恼忧愁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心里总是暖暖的,回家的感觉真好。

舌尖上的家风很小,但却时时提醒我要铭记“重祠宇,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训子孙,务本业,禁词讼,诫酗赌,诫不端,崇节俭”的百年家训,更让我懂得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讲规矩懂礼数;无论贫富都应该勤俭持家、乐于助人;无论身在何方,都要记得家的方向。

家风散文7:礼仪家风代代传

文/卢建斌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遇上好邻家,披红又插花,”可见邻里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曾清楚地记得在爷爷那辈,他就非常重视邻里之间的友好相处,并将礼仪相处,友好相待,互相帮助,宽容相济作为家风家规来要求家人。为此,大到邻居过事帮忙,小到洒扫门街无不言传身教,为子孙树立楷模。爷爷教导我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忍忍忍,饶饶饶,忍字更比饶字高”,日常生活中,只有学会了忍让和宽容,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处好邻里关系,过好平安和谐生活。在今天想来,爷爷的话语真的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爷爷如果活到现在,就超过百岁了。他曾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难处,要学会体贴人,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事想事做事,并尽量去帮助人。他的一次亲身经历令我至今不曾忘记。那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闹饥荒,用关中农村的话就是遭年馑,饥饿困扰着每一个人,晚上经常有偷粮食的事发生。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爷爷突然听到家里有响动,急忙披衣下床,只见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正在揭开麦缸的盖子,准备往口袋里灌麦,爷爷并不生气,他说:“娃呀,慢慢灌,别跌了”。小伙儿不由得内心震惊,感觉就好像是在自己家灌麦一样,羞愧地低下了头转身要跑。爷爷还是拦住他,硬让他灌了一些麦子带走。用爷爷的话说,小伙能那样做可能是实在没办法了,能救人处且救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咱也不缺那一点。

在爷爷的熏陶和感染下,我的父亲更是继承了和众乡邻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好传统。父亲是名教师,喜爱写毛笔字,村民无论谁家过事都让父亲写对联,父亲写对联都是根据乡邻的不同家境去拟联,然后去写,因而很实际,深得乡邻喜爱。记得那年,父亲任教的村中“耍社火”,父亲提前通知了乡邻,让乡邻们都赶去看热闹,感受十里乡俗的民风民俗。父亲去世多年,乡邻们始终念念不忘,路上碰见我总是提起父亲的好,让我很愧疚,总觉得自己跟不上父亲的脚步。

礼仪家风一辈辈传下来,我更是体会出日常生活中和乡邻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美好和悦。邻里、同事见面多问好,有事相帮忙,这是多么和谐啊!不仅如此,我更是用实际行动感化家人,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乡亲们的和气。人与人相处,万事和为贵,你敬我一尺,咱还人一丈。这样人人彼此礼让相待,家风村风乡风岂不其乐融融?

家风散文8:家风润物细无声

文/李敬

最近,“家风”一词“忽如一夜春风来”般的进入大家的视野,顺着这股春风,我也审视自己的家风,发现我们家里没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家训,也没有成文成条的家规,只有一辈辈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后人。

爷爷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乍一听是告诫我要站得端、做得正,细想起来就是教育我要行的正、立旳直,也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爷爷还常说“面子多大祸多大”,这是告诫我要有自知之明,莫贪图虚名死要面子。奶奶常说“人勤地不懒”“春天刨一镢,秋天煮一锅”,这是教育我要勤劳;“吃了不疼瞎了疼”,这是教育我不要浪费。“人要吐口唾沫砸个坑”是我爸爸常说的一句话,这就是教育我要说话算话。我妈妈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教育我要勤俭节约;“莫饮过量之酒,莫贪不义之财”,“交上皇粮不怕官,孝敬老人不怕天”,这是教育我要遵纪守法,孝顺老人;“能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这是教育我要谦虚谨慎;“亲戚朋友脸换脸,邻里百家碗换碗”,这是提醒我与人相处之道。

这些通俗的话语就是我们的家训,我们的家风就是在这些朴素的话语中形成并一代代相传的。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禾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啊!好家风伴我成长,它给了我勇气,给了我自信,给了我独立……

家风散文9:孝心

文/冯兆龙

家风是一种传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前,父母从未告诉过我们家风是什么,但他们却用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家风。

我小时候,不喜欢爷爷。因为他,我们家才成了地主家庭,“小地主”的绰号一直伴随着我童年的时光。我不喜欢爷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特别爱管我,逼我背古诗,写字练书法,更不许我撒谎、偷懒、惹事。他要我见人要问候,给大人端饭要双手递上。总之,他的要求,规矩太多了,那时的我特别烦爷爷。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讨我喜欢的老人,却受到父母的特别孝敬。

父亲是文革前的大学生,毕业后就留在省城教书,一年只有寒暑假回老家看父母。每次回来,他除了给我们买些糖果外,就是给爷爷买许多茶叶香烟和甜点,给奶奶则是一些布料、鞋袜等物品。那时的父亲一个月只有60元钱,全家8口人的生活全靠他那一点点微薄的工资来养活。即便如此,每次当他离家回省城的时候,他总是要背着母亲给爷爷奶奶一些零用钱。有一次母亲知道了,就说:“给爸妈钱时,不要背着我,你孝敬父母我也一样。”这时的父亲总是尴尬地笑一下。

记得爷爷奶奶才50多岁时,母亲就让爷爷奶奶享受到了老人的待遇。那时生活艰苦,一年四季除了过年能吃上白馍(麦子做的馍)外,平时只能吃窝窝头(玉米做的馍)。每次蒸馍的时候,母亲总会蒸一些白馍出来,白馍是给爷爷奶奶吃的。而嘴馋的我,每次看见盆里的白馍和窝窝头放在一起的时候,以为母亲没数,总会自作聪明地偷吃一个白馍,但是,每次都会被母亲发现,免不了一顿训诉。

1978年以后,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家地主的帽子被摘掉了。没过几年,我们全家便随父亲农转非来到了西安城。

十几年来,每次放寒暑假,父母铁定先回乡下看望爷爷奶奶,有时还把爷爷奶奶接到城里来小住一段时间。1993年冬天,爷爷得了一场大病,父母便把他接到西安来治疗,在爷爷住院的那段时间里,母亲每天都在家里做一些可口的饭菜,然后骑上自行车给爷爷送去。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天天如此。当时,我刚当兵复员回家等待分配,正好也一起照顾爷爷,母亲对爷爷的关心和照顾便久久地印在了我心里。

一晃又是十几年过去了。2012年的一天,母亲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你爸身体不太舒服,让我快回家看看。当时,兄妹几个都有事,我也正在上班,便让妻子快回家看看。妻子赶紧回家,了解了父亲的身体情况后,便执意让父亲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是急发性脑梗,必须住院。妻子跑前忙后办理住院手续。住院期间,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争着轮流陪护父亲,母亲看到孝心在子女中默默传承,很是欣慰。

再过一个月就是母亲的生日了。前两天,我发现15岁的女儿在QQ群里发起了一个倡议,号召她的哥哥、姐姐、妹妹们给奶奶写封信,要求每个人要写出自己对奶奶的爱,然后在奶奶生日那天念给奶奶听。知道了女儿的想法后,我对她说:“我们大人能参加吗?”女儿说:“可以。”我想,那我就写一篇《让孝心成为我们的家风》送给母亲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