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莲花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莲花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莲花的文章1:莲花呀莲花

文/张光明

莲花,一种多么美丽诗意的名字,一提起来,仿佛就进入了一种空灵,庄重、圣洁的意境和境界,哦,莲花是一种在浩淼的烟波上翩翩舞蹈出下凡仙子般曼妙仙姿的特别花朵,在天地辽阔中演绎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画朵,哦,岂止是阳光映照得莲花分外红润,其实莲花反过来映衬得大地更加葱茏苍翠、广袤开阔;映衬得天空更加明净而朴素、辽阔而旷远;映衬得,白云更加悠悠飘移洁白,阳光更加闪闪亮亮的芬芳,大地更加葱茏而广阔。莲呵,让天地为之动容。

感觉莲花,总是有一种翩翩然的端庄的诗意美,美丽而不娇艳,惹目而不招摇,妩媚而不轻浮,随风舞蹈而不露半分放浪,全身无处不在的是散发出来的那种洁身自好,不容亵渎的端庄圣洁美。走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里,看多了浓艳繁华、贪恋富贵的女子、那样地在各种膨胀的欲望中沦落,甚至自我作贱,如果世间的女子都如莲花般高贵庄、重地绽放,我们还会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社会混乱吗?因此,总不免对乡村浩淼烟波上的莲花心驰神往,总想去池塘边、湖泊边,静静地伫立,静静地观赏莲花。

在那样的天高地阔中,烟波在阳光的闪闪亮亮中浩淼着,一层层的阔达碧绿的荷叶,漫无边际地铺展开去,仿佛只有把这样别有灵性灵动的绿意渲染到极致,沉吟感叹般地弹奏出绿的韵律,绿的抒情旋律,才能唤来,迎来一朵朵莲花,并伴奏它们的翩翩起舞。也唯有那样的荷叶之绿,才能映衬出莲花的高贵、庄重、圣洁之美。站在一望无际的荷花前,自己也仿佛化入了阳光,化入了天空的空灵空阔空茫无边中,生命如蓝天大地一样博大无边了,焕发出一种蔑视世间丑态丑恶的大气。

莲花呵,高贵、庄重、圣洁,却绝不冷艳,更不冷漠,反而有一种本色朴素的亲和感,让人去与之心心相印地亲近,喃喃低语地亲昵。其实,世上很少有花能如莲花般直入心灵,给人以心灵的抚摸擦拭,抚慰在尘世挣扎中的累累伤痕,擦拭掉心灵中的种种污浊的欲望和一团乱麻的纠结,让疲倦的灵魂轻轻地舒展如莲。难怪佛家中的佛、菩萨、罗汉、都坐在莲花座上,莲花才代表了高贵、庄严、圣洁的极致,难怪母亲小时候对我们说观音菩萨比世上的任何女子都美丽,观音菩萨也是站在或坐在莲花座上呀!那满塘满湖的莲花哟,想是那些一代代一世世在尘世中走过一遭,不忍再来世上受一点点轻薄作贱的女子而纷纷投胎转变为莲的么?

难怪有诗人说:“生当如莲花般高贵、庄重、圣洁之静美”。绽放到了极致,才能如此令佛、菩萨都神往敬重,才能在污浊的世间传经布道般唤醒芸芸众生的慧根,形成了莲花那美仑美奂,无法言说的超凡脱俗的气质、神韵、韵味,让人欲语还休,只能久久地、静静地伫立天地间,临水而望,永不厌倦,进入至乐至美至空至灵的境界。

关于莲花的文章2:莲花台畔莲花落

文/朱砂

她的一生,只为他而来。

然而,她是他的窅娘,他却不是她的从嘉。

当年,她的外祖父随着清幽的驼铃从遥远的西亚大漠来到中原,他们经商,与当地人通婚,于是便有了双目深凹、形似异族的她。

窅娘的名字由此得来。

她出身卑微,本是个采莲女,蛰居乡村,与母亲相依为命。16岁,她被选入宫中,因会歌舞且长相与众不同而被皇帝临幸。

丰乳、皓腕、纤腰、曲臀,她的身上拥有一个优秀的舞蹈艺人所应该具备的所有客观条件,尤其是那一双细嫩小巧的足,能将《霓裳舞衣曲》跳得如绮霞轻散,妖娆婆娑。

第一次在宫中跳舞,她在看到那个叫李煜的皇帝的一刹那,便被他眼底的忧郁虏获,从此,芳心暗许。

然而,那个男人的身边有他宠爱的周后娥皇,她只是个舞女,他对她,只有欣赏,没有爱。然而,固执如她,依旧将与那个男人双宿双飞当成了一生的渴望。

她深知,寂寞深宫,三千佳丽,想得到那个男人的心谈何容易,于是,她研究莲花舞步,将采莲舞跳得如凌波踏浪,似天外飞仙,想借以打动皇帝。

果然,后主为她的舞步吸引,他惊讶于她那跳得如梦如幻的莲花舞,于是,他下令工部,专门为她打造了一方高六米的莲台,纯金铸就的莲花瓣,再以青铜柱支撑,造型如一朵栩栩如生的金莲。

于是,从那时起,她便在高高的金莲台上忘情的舞蹈,为他而舞,而且,只为他舞。

一次次的,他拥着他的大小周后在莲台下饮酒做乐,她看到了他的眼底满蓄了温柔,而那温柔却没有一丝属于自己。卑微如她,甚至连嫉妒的资格都没有,此时的她,唯有尽情的歌,尽情的舞。

多少个朝来夕去的日子里,她就那样独自一个人在风中旋转,裙裾飘扬,心灵深处的悲哀渐渐变成无声的低诉,融入到每一个舞步里,无数次,于不知不觉中,眼泪随着动作划出一道道弧线……

如果可以,她宁肯就这样一直舞下去,只为他舞,哪怕自己从不在他心里,只要他快乐,她便是幸福和满足的啊。

然而,战争的残酷不是她一个小女子的愿望所能左右的。南唐兵败,金陵失守,他成了阶下之囚。他被要求离开皇宫,赶赴汴京。

她知道,此一去,再无归途。

她只是一个舞女,山河破碎之际,没有人要求她去承担什么,她留下,可以活命,去汴京,生死难卜,他要她留下,她不肯。她白衣纱帽,随着他的驿车,逶迤而行。

她要亲眼看着他,哪怕他被人置于刀俎之上,她也要随他同往,他是她世界里唯一的男人。就算他的命运从此陷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哀伤,她也要守在他的身旁。

国破,家亡,他被宋太祖软禁在汴京。所有人都嘲笑他,嘲笑他在自食“性骄侈,好声色,不恤政事”种下的恶果。然而,她却笑不出来,她懂他,她知道,他原本是个擅长抚弄风月、吟诗做赋的才子,却做了个德轻志懦、不恤政事的荒唐君主,一切,不过是命运和他开的一个玩笑,他与这个玩笑赴约,实属身不由已呵。

被囚禁的日子,他所有的一切权威都已不复存在。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小周后被诏进宫中,成为他人的裘中之欢。他不忍,不舍,却无能为力——连他自己都是别人刀俎之下挣扎的鱼,又拿什么去保护他的女人?

夜静更深,月光如水,椅窗远望,沦落的故国再难归去,无恨怅惘中,他的苦,他的悲,唯有付诸那滔滔东去的一江春水。

他的伤,她感同身受,却无能为力。她只能远远的看着他,连安慰都不可以,因为,他虽落难,却依旧是个皇帝,而她,只是个卑微的舞女。

国破家亡,生命都无法保障,又何以谈得上尊严?他宫中曾经拥有过的三千佳丽,死的死,逃的逃,唯有她,固执的守在他的身边,寸步不离。然而,她的人生亦非她自己所能左右的,试想,连皇后都已成为他人的掌中物,一个舞女的命运,又何尝不是飘零如风中的草?

淫荡无耻的宋太宗,将邪恶的目光一次次的投向了清净如荷的窅娘。他命她进宫,为自己舞蹈。她去了,脚尖轻点,裙裾飘飞,只几个旋转,便赢得了众人惊诧的叫好声。

宋太宗要她为自己跳金莲舞,她推说没有金莲台,找不到感觉。事实上,只有她知道,那个舞,今生,她只跳给自己的心上人。

她天真的以为,汴京的工匠造不出金莲台,却不知,那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男人竟然千里迢迢的将澄心堂里他为她造的金莲台运抵了过来,直直地矗立在了新修的莲池旁。

面对那个溢满了自己痴心与伤心的舞台,她不再拒绝,只要求将跳舞的日子定在七夕——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亦是天下情人相聚的日子,织女会牛郎。

日光飞逝如过隙之马,很快,七夕已至。

秋风起,萧瑟满场。

她站在高高的金莲台上,素帛裹足,一袭盛妆。

起步,踢腿,旋转,擦地,下腰,淡舒云袖,轻盈的舞步如风拂弱柳,燕飞翩跹,仙子下凡,踏浪凌波。

她忘情的舞着,几近疯狂的舞步里,她仿佛看到了那张让她梦系魂牵的脸,他那忧郁的双眸中,满是国破家亡的凄楚,那是一个男人对没有能保护好自己的臣民发自内心的愧疚与哀伤。

金莲台下,宋太宗目不转睛的追随着窅娘移动的身影,如醉如痴。

乐曲声中,朝着东南方向,窅娘边舞,边在心中默念着:“吾王,今日是您四十一岁的大寿,就让窅娘用生命为您舞这最后一曲,金莲祝寿福安康。”

窅娘不停地舞着,背朝御座,面向东南,那,是那个男人所在的方向。她看不到他,可是,她知道他在那儿,她亦知道,此刻,身陷囹圄的他亦在关注着七夕的这场金莲舞。

宋太宗见她总是背对着自己,心中不悦,下令窅娘转过脸上,面朝自己而舞。

窅娘置若罔闻,沉静裣衽,拜了又拜。

如潮的掌声里,窅娘仿佛着了魔般疯狂的舞着,她感觉不到莲花台,感觉不到台下如醉如痴的看客,她甚至,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她拼命旋转着,她的身体在升腾,升腾……

台下的人们正看得入神,突然,旋转着的窅娘腾空而起,纵身跳下了高高的莲台,轻盈的身影如一只高洁的海鸥,跃入那清碧的莲池里,瞬间惊起圈圈涟漪。

人群惊呆了,大家做梦也不会想到,一个舞女,竟然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扞卫了自己卑微的尊严,在国破家亡的乱世里,用生命,固守了一份只属于自己的清白爱情。

箫音幽咽,江河悲鸣,花好月圆的七夕之夜,一个清丽的声音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君切记,君莫忘,妾今生,只为君舞,为君唱……”

关于莲花的文章3:尘世浮生中的一朵莲花

人生天地间,难免会遇到各种繁芜丛杂、盘根错节的矛盾,你就像颠簸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任你使出浑身解数,也逃脱不出造化所形成的这张密不透风的罗网。这让我不仅想起了那位“生而皓首”骑青牛扬长而去的老子。

对老子的初识是在中学的一次语文课上,我的那位身材瘦削、学问渊博的老师讲课之余随口就引用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语句,不讲出处,不作解读,铃声一响,夹起书本,开门就走。我正是刨根问底的年龄,自然找了他好多次,然而,老师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上得大学,钻进图书馆,苦心研读,做笔记,制卡片,总算对老子的东方智慧有所知晓,至于更深的要义,还是有些懵懵懂懂。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老子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神秘人物。就连他为什么被称为“老子”,也成了他令人望而生畏的一部分。司马迁说他活了160岁或者更为久远的200岁,这不是“老”子,又是什么?学者葛玄不知从哪里得出他“生而皓首”的说法,这难道还不 “老”吗?到了后人张守节注释《史记》时更为叫绝,干脆说老子的母亲怀胎81载而生子,自然更是“老子”。传说终归是传说,对于圣人的敷粉,自古而然,不过,这倒更让我们对这位哲学巨人生出无限的景仰之意。

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子是在两年多年前的一个午后走出守藏室的,他抬起智囊般硕大的头颅,看到太阳正在一步一步地朝西边深不可测的高远的天空游移。他笑了笑,额际间密密的皱纹竟舒而不展。他就那么伫立着,如一截枯干的木头。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或者没有想什么。

其实,我们都错了,他正在思考周室的安危。作为守藏室之史,他怀着虔敬的心情读完了周代所有的藏书。先民的战争与杀伐、流泪与欣喜、悲愁与安乐,他了如指掌。读透了历史,自然能预知未来。山河将崩,九州幅裂,就连他的守藏室也将随历史的烟尘消逝得无影无踪,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惧和孤独逼上心头。已是夕阳在山,残阳如血般洒落在毫无生机的大地上,他黯然转过身,悄悄又回到屋内。

解燃眉于倒悬,还是弃绝尘世,飘然而去?我们的这位智者陷入了深思。周室礼崩乐坏,诸侯纷争,争疆裂土,那些打着救民于水火幌子的王霸者何时才能满足他们的私欲?与尔为武,蝇营狗苟,又岂是我辈所心甘情愿!走吧,离开这喧扰的俗世,去找一个理想的乐土,那里才是我诗意的栖居的地方。

说实话,写到这里,我心里着实有些凄冷。伟大的先民们啊,你们到底做了些什么,竟然把这位伟大的哲人逼得走投无路,最后只得骑着青牛弃我们而去?如果我没有说错,老子那时的心境比我还要凄凉,是浸透骨子里的那种。他知道,他将要抛在身后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他更知道,从此,要么千古流芳,要么落个世代骂名。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就顺遂自然吧。老子摇摇头,又点点头,终于决定明天骑青牛而去。

正当老子要远离尘世、迷失于茫茫流沙之中时,在一条崎岖蜿蜒的小路上,冉有正驾着车马缓缓而行,车上坐着的正是那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干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用。”这是当年孔子去东周洛阳拜见老子见面所说的第一段话,个中甘苦,孔子自知。然而,老子的苦口婆心的劝说,并没有打消孔子执着救世的念头,他就是要力挽狂澜,就是要让这个社会归于“仁”,归于“道”。

两位哲人,同出乱世,一道一儒,成就了中国哲学的两大流派。据司马迁说,老子出生于楚苦县厉乡曲仁里,这样说来,以老子为代表的楚地道家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齐鲁儒家文化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三晋法家文化岂不正是中华文化三足鼎立的雏形吗?

那天一大早,老子就让学生庚桑楚把青牛喂得肚饱腰圆,随后就心情沮丧地骑上它,踽踽独行于洛阳尘土飞扬的大道上。冰冷的晨风吹得他的脸有些疼痛,他已全然不顾。看看出了城,回望洛阳,心潮翻滚,思绪飘飞,从此,他将遁迹荒野,心随风雨,回归自然。

是函谷关的关尹帮了我们的大忙,如果没有他,五千言的《道德经》将不会存世,司马迁很难再找出史料来为老子立传。那位胖胖的关尹很可爱,可爱得让我们心生嫉妒。他告诉老子,你要么不出关,要么出关但必须把你的学问留下。老子原来出关主意已定,自然无牵无挂,他愤然挥笔,洋洋洒洒写下千古绝唱《道德经》,然后,掷笔于地,骑上那头已等得心烦气躁的青牛,飘然而去,前方,正是流沙茫茫,荒野古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每每读到这些散发着生命活力的金句,我都会立即对老子产生出无限的神往和敬仰之情。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产物,有精华,自然也会有局限。对老子这位哲学巨人,我们难道还会再苛责他呢?

人生天地间,难免会遇到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要想幸福地活在当下,我们不妨想一想老子和他的哲学,他就像尘世浮生间的一朵莲花,会让我们的灵魂变得纯洁,会让我们的境界得以升华。

关于莲花的文章4:莲花池岸静落一地相思

文/侯彦龙

朵朵莲花,步步舞姿,琵琶声谈轻欲语。唐教坊,我一身墨香,飘逸着黄花风古韵。江南莲池,如梦如幻,卧在青莲之上,匍匐于烟雨之中,踩着红瓣,且歌且行。我爱莲,爱那芙蓉出水的圣洁,爱那淤泥不染的品质。沏一壶香茗,坐于荷花池岸,琵琶声起,任心情摇曳于风中,琵琶声落,摇叹一段故事在秋叶中凋零。

与你相遇在烟雨时节,你也如一朵玉莲一样绽放在我的莲池,我颤抖的心灵,好似一圈圈的涟漪扩散在眉角,扩散在着湿润的空气中。可是,我只是幽居在天地间的一个精灵,我生于荷塘,长于荷塘,我的浓浓情思该如何倾诉,人妖殊途,这注定是一场不伦之恋。可是我不甘心,于是我选择了用自己的内丹,将自己化身成一个女子。

终于有一天你再次来到了这里,你惊异这片山水天然去雕饰的美,你赞叹,折服在这幅画卷中。湖水,迎着鲜嫩的枝叶,梅花,散入白云的空灵。你不愿意走了,你陶醉于这里的美景,隐居于此。隐居在你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地方。那时候我知道,你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摩诘。那时候我明白了一种人,叫做隐士。

每天看你读书,便是我最幸福的事情,看你作画,听你瑶琴,仿佛我生命的绽放就只是为了聆听你的存在。可是我不敢出现在你的身边,我怕我的的妖媚,沾染了你洁身自好的品格。所以我只能够默默的,关注着,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看着你,我的脸上也会泛起欣喜,或是忧愁。隽永透骨,天馨袭人,是你赋予这片山水以真情,还是这片山水影响了你的思想。总之,感觉我只要不出这片林山,你时刻与我同在,我在花朵,在露珠,在小溪或者石缝里,都可以看到你的影子,嗅到你的名字。

唯一一次出现在你的世界里,那是一个夏天,那时候我可以短暂的化身成人,那时候我浣纱江边,水秀山青,我终于忍不住卷起裤卷,丢开衣服,在清灵的水中嬉戏,余晖落日,我收拾衣物回去。这时候你从旁边经过,这时候我与你相遇,这时候我远远地听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诗句。我到底是出现在你的文字中了,虽然只是短暂幻化成人型的我,可是我知道,我和你的诗句放在了一起,就不再平凡。

原以为我们真的可以走的很近,原以为我们可以谈一场不分人妖的恋爱,原以为我们的命运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可是有一天有一个女子找你,她是那样的貌美,那样的娴静,回头一笑,连山头的梅花也会舒袖舞霓裳,含情飞红蝶。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人们叫她刘氏。你们站在一起,一个是玉莲池前鼓锦瑟,一个是落梅风种起红舞。站在远处梅林的我,一边惊羡,一边嫉妒,眼中竟然氤氲了一串串的晶莹。原本精灵是没有眼泪的,可是我却流泪了,爱情总是将那些至真至纯的故事幻化成眼角的珍珠。只是我不知道这些珍珠到底见证了什么呢?

好几天我都不曾出来,实在忍不住的时候便会悄悄的浮上荷叶,或者隐匿于莲花。你的墨香不断,就像我的相思一样,丝丝密密,让人无法释怀。特别是读你那首《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此刻的我是最相思的吧,我的相思比红豆还红,可是你却感受不到。人生最无奈的事情大抵如此了吧!为什么本非人类的我,却这样的像人类一样的肝肠寸断,或者说我的伤心比人类更甚。

"最不肯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我的相思,我的痴迷,该是你不屑一顾的吧?"君生人来我生妖,下辈转世亦如何?"如果来生可以与君偕老,我愿此刻魂飞魄散。可是下辈子的事情谁又说得请呢?我是一个精灵,一个爱着文字也同样爱着你的精灵,可是因为我对文字的热爱,终成我命运的悲剧,画壁之后你可曾看到我的心事?

冬去春来,寒暑易节,你们总以为是你们两个人的世界,可是与我,则是三个人的故事,姑且用我的悲伤来来反衬你们的幸福吧,让自己喜欢的人快乐,我已经知足,我开始学着淡出你们的世界。总以为我可以忘记,或者让这段故事结束,可是这时候,刘氏却离你而去,永远的辞别于你的山水。

世事总是这样无常,我似乎有些庆幸,却又说不出的难过,毕竟是鲜活的生命突然间陨落,而且还是自己挚爱的人的最爱。就在那座眉山,那座你经常赏梅观梅的地方,她失足落下,你甚至没有找到她的尸体。你长歌当哭,不飨衣食,从此你尘世决断,不惹世尘,形体也慢慢地消瘦。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多么的让人心疼,虽然,那个伊人却不是我,

终于,我千年莲藕结成,这就是我的内丹,也是莲花精灵炼神成仙的必须之物。可是,我放弃了成仙,折下莲藕,组成一个女子的身体,然后将自己的魂魄附身与它。这时候,我以莲藕之身,成了一个平凡的女孩。当我去找你的时候,你却不再爱了,闭门谢客,潜心向佛。并非我貌不倾城,也非我不够爱你,只是你对刘氏的爱太深。虽然我很想去安慰你,去爱你,赞美你,可是我毕竟代替不了她。

只因为你是我心中千年梦萦等待。我不可能忘记,只因为你的心已经死了,没有人可以占据你心中故人的样子,我无法靠近。最后,我还是投身在你院前的荷塘,重新生生一株嫩芽,虽然失去了一千年的功力,不过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也好。

后记:很想写一篇关于暗恋的文章,因为我觉得爱到极致,还懂得成全的爱才真正的感人,可是我不会写小说,暂且让我用叙述体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吧。其实,单相思没有什么不好,从《诗经》的首篇《关雎》开始,或许更早,人类就在用文字表达着爱慕,在我辗转反侧的同时,你会知道曾经有一个人默默的爱着你,默默的为你付出过吗?

关于莲花的文章5:心为莲动

文/乌兰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诗中的水莲花与诗人心中的女子一样温柔而娇羞令人不舍,这里水莲花即女子,女子即水莲花。我为这样的莲花心动。

一株株水莲在水中含羞绽放,是那样的小心翼翼,又是那般安静轻柔。水莲花颜色多种,但都高洁雅致,令人赏心悦目。没有大红般的烂炫,也没有大紫般的华贵,只现出一种干净清爽的美,确像少女娇羞的脸,淡雅又不失风情,没有丝毫的张扬,非常的内敛。看到水莲花时我突然明白了,内敛其实就是心灵的丰盈和与世无争,尽自己当尽的本分。

我所住的小区,有几方池搪,正值水莲花开,她们是我眼里的娇羞,略略低着头,美丽中带着含蓄,有的一朵独放;有的是几朵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有的是一池绽放,颜色不一,她们成了夏日最美的点缀,常常有人驻足观赏拍照。粉莲、紫莲、红莲、橙色莲并不是单一的,其中都间有白色,且有深浅层次之分,尤为喜人。

水莲花美,莲叶也美,一张张划着弧线的圆形叶子自带风情,世上圆形叶子本不很多,特别吸引人的目光。她们平铺水面中,托起一朵朵娇羞的莲,似护花使者,衬得水莲更加清新脱俗。无风之时,花与莲叶静守一方池塘;风动之时,花动、叶动却是另一番风景,无论动与静,水莲花都美得不可方物,直击我的心灵。

水莲花是静美,水中的鱼儿则是动态的美。它们三三两两,或三五成群穿梭在水莲花中,有红宝石般的鱼、有如阳光般金色的鱼、有牛奶般白色的鱼,还有黑色的鱼,带斑点的鱼,它们都喜欢与水莲嬉戏,忽左忽右,行踪不定,更增添了许多乐趣。

下午散步之时,每个方池塘我都要走走,只为那娇羞的、令我心动不已的莲。

关于莲花的文章6:老家的荷花

文/林黛

莲花盛开的时节,我回到盐城西乡的老家。

老家叫林庄,现在和车庄合并,已叫车林村了。家乡没有工业,也没有商贸业,只有传统的种植业。近年来,有人在331省道沿线的庄子南头,种植了数百亩的荷花。这些本色的荷花,远看红艳艳的一大片,蔚为壮观,煞是好看。

夏日的一天早上,我顶着炎炎烈日来到荷塘。塘里红彤彤的荷花开得正酣,如火如荼。但见得莲叶何田田,荷花微微笑,只是还没有鱼戏莲叶间。不过,这景致已十分不错,让人有点感觉了。一望无际的碧绿芙渠,这不是传说,也不是梦中的桃花源,确确实实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少女般清新脱俗的雅致景象。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的纯真年代,有我的自由,有我的自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真的是碧波无垠,翠绿婆娑,亭亭荷叶在丝丝微风中挤眉弄眼,像是对游人招手致意,额手相庆。莲花盛开的时候,我心荡漾,神清气爽,兴高采烈,一如令箭荷花含苞待放,孕育生命的张力。信步走在荷塘的田埂上,娉婷袅娜的少女们擦肩而过,艳阳洒在她们红扑扑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和甜蜜,还有青春,是的,如阳光灿烂的青春。我分明觉得时光在倒流,那些葳蕤的莲叶挤挤挨挨,是我青春的伴郎,数点荷朵羞涩地含笑传情,藏不住蕊中的欢欣,像是情意绵绵地对我说:家乡的游子,请你留下来,留下来!

能不踯躅流连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片风情哪,叙说着杨万里的诗行,也传承了周敦颐的心灵独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感动着,沉浸在莲的心事里。抬眼望去,百亩荷塘泱泱汤汤,绿波浩淼。遗憾的是,这里尚未打造成旅游景区,许多功能性的设施还没修建,但已在规划中。到来年,这里将是荷亭独立,凉风习习,一派诗情画意,木栈道九曲相连,蜿蜒伸展,是荷塘清晰的脉络哦。

正思忖着,有人摘了荷叶为冠,倒也十分的清凉遮日。流淌的汗水掩饰不了人们的激情,摄影爱好者们“咔嚓咔嚓”取景,用相机镜头把满塘的景色带回家,珍藏在自已的心底。没有人畏葸这难当酷暑,都是捧着一颗朝觐的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以,荷塘笑了,荷塘里的荷花笑了,笑得咧开了嘴。那是莲蓬啊,玉立的莲蓬露出翡翠般的牙齿在笑,颈上的粉刺贲张得如小伙的青春痘。这一刻,就是荷塘的青春期。蓝天白云下,绿的是叶,红的是花,叶绿花红,分外妖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徜徉在荷花起伏的碧海中,似彻似悟。一颗凡心,全身磊落,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和喧嚣,也洗净了心灵的尘埃和污垢,就是佛前的一朵青莲。老家的荷塘,忽如天上一不小心掉下的碧玉,让红尘中的人心灵皈依,挣脱桎梏。从此,轻轻松松,平平淡淡,收获一生美好的时光。

老家的荷花,安于西乡一隅,正蓬勃盛开。荷风送来馥郁的香气,过滤了浮躁的心灵,也让人平添了几分不常有的感动!

关于莲花的文章7:莲花落

文/耿艳菊

我是从一本介绍古京都人物的书上看到的这三个字,印在一幅浅黄古意画的左上角。七八个穿长衫留大辫子的清人怀抱着各种乐器,似乎在很陶醉很忘我的表演。右上角还有两个字:道情。

当时这并没有给我太多的触动和印象。我甚至不明白这幅旧画想说什么,“莲花落”和画里的情景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可是,我却记住了“莲花落”这三个字,又诗意又让人忍不住遐想。待书看完,我一页一页翻,又翻到了那幅画上,不为看画,只在笔记本上抄下了“莲花落”。

莲花落,莲花落。我在心里默念着,脑海里立时映现出李老十的一幅画——十万残荷。那是怎样阔大无边的萧瑟和落寂呀!而画家李老十却一直迷恋着这样的题材。

——他说:我画的残荷半是目中所见,半是心中所想。有人问我为什么画得这么苦,让我如何回答呢?比如一朵美丽的花败落了,有人会伤感,甚至还要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可有人根本注意不到,也有人会淡淡地说:“明年还会开呢。”这也许是人生观的不同吧。

我倒是希望人们见到这许多被风雨摧折的枯枝残叶能生出些同情的心来,反而去加倍地爱惜那易逝的花朵。更希望自己能参透人生的真相,再从中获得倔强和快乐,那种快乐恐怕会更真实些。

这是李老十为他笔下的残荷所作的最好的诠释吧。其实,李商隐的那句经典“留得残荷听雨声”也是此境地,有人觉得苦寂,有人悟出禅意,也有人听出趣味来。

一段时日后,我依旧对“莲花落”这三个字念念不忘。于是打开百度搜索栏,输入它们,然后惊住。

——莲花落原来是一种民间艺术啊!它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流行于京、津、河北等地。也作莲花乐,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间,清代后期最兴盛。后渐渐式微,北方的“二人转”流行,酷似莲花落。

民间的传说为莲花落是乞丐要钱时所唱的歌曲,宋朝时就有了。《五灯会元》里记载:一日,闻丐者唱莲花乐,大悟。莲花乐即莲花落。

莲花落在民间多为盲人、乞丐谋求生活的方式。人生无论多么困窘,却可以在这落魄凄凉里说唱逗人欢乐,无怪乎会大悟。

没想到莲花落隔了那么山长水远的时空,却能与李老十的残荷不谋而合。像李老十说的那样,要渗透人生的真相,再从中获得倔犟和快乐。人生的真相是什么呢?说到底还是痛苦的。

莲是美的,善的,洁净的,出于淤泥而不染,从苦痛的淤泥里伸展出美好净纯的莲花。

人生的真相其实就是一池淤泥,而快乐恰似淤泥里绽放的莲花。都是短暂的。

世间的道理很多都是相通的。莲花落,不管它是作为一种曲艺,还是诗人画家笔下的残荷,都在警醒我们,要爱惜,要莲花乐。

关于莲花的文章8:莲花漫天,一轮明月

文/性淡如菊

莲花漫天,佛光照耀一切,大地一片光明。我心澄净,任佛光穿透胸膛,穿透躯体,穿透每一个细胞,直至化成光,化成透明的虚空,终于消逝了影踪。

一轮明月,挂在初冬夜空,清冷的光照彻了万物,天地一片宁静。那忘忧河上一叶舟,来来往往,渡不尽深陷红尘的芸芸众生。花落花飞花满天,人间几度沉浮,是非恩怨终成空。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一场空。哭着来,笑着走,红尘看破不执着。落叶飘舞,岁月无声。冷月寒潭照鹤影,残荷枯苇睡鸳鸯,断桥残壁,寒风吹过秋千去,萧瑟满院虫鸣声。

独步幽径,独享这一片寂静,独享这静谧的凄美。稀疏的树木静默在清冷的空气里,听得见月光的声音,静静在树叶间徘徊。那是来自净土的声音,静美,清凉。每一片树叶,都发出美妙的梵唱。我知道,每一片叶上,都有一尊佛,每尊佛,都有一颗菩提心。佛祖慈悲的情怀,温馨,弥漫,无所不在。佛曰: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即遗憾,人生就有遗憾。是啊,人生在世,孰能无憾!沧海桑田转眼间,百岁老翁有叹息:儿时穿着开裆裤,光着屁股满地爬,犹如在昨天!

恩爱夫妻不白头,中年丧子空断肠,老来缠绵病榻上,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人世就是一片海,彻头彻尾都是苦。早上出门中午死,睡在床上被车撞,生命就在无常里,生时两手拼命抓,两眼一闭手松了,原来一切都成空。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痴情人儿枉断肠。人生是什么?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情天恨海幻情身,恩怨纠缠乱如麻,还未明白人老了,糊里糊涂度此生,来时啼哭去时泣,锣鼓一响西去了。苦不苦,当然苦;悲不悲,自是悲。

说不尽人生苦,道不尽尘世悲。多情总被无情恼,任凭西风凋碧树,一声哀怨一声叹,多少离恨多少愁,寒虫犹自奏悲声。断桥犹在,人已非。河汉相隔,儿女分。三生石上刻前盟,转眼又把卿来负,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底何处是故乡。今日强壮明日衰,壮时笑人,衰被笑,世态炎凉君知否?当面笑,背后唾,笑里藏刀绵里针,落井下石又是谁?

人心难测,世事难料,糊里糊涂世上挨,聪明反被聪明误。今天算了你,明天又算谁?算来算去算自己,反送了卿卿性命。君不见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君不见千间故宫朱颜新,日落只有鬼唱歌。亿万富翁成乞丐,开国元勋牢里坐。争,一场空。不争,一场空。

抬眼望天空,莲花漫天,一轮明月。我佛如明月,光明照世间。

顶礼阿弥陀佛,顶礼观世音菩萨,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诸菩萨。

关于莲花的文章9:濯清涟而不妖

文/项顼

知道有《莲花》这部小说,是在夏雨菡《两个人的车站》博客里,她为《莲花》写了一段书评。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读小说,《莲花》是近年来读到唯一的一部小说。雨菡在书评中这样写到:“看《莲花》需要内心有阳光。我们必须能够抵御这样的阴郁气息,将自己的内心封闭,并且置身事外,游离着阅读,这样就能够抵御内心的痛苦。”这句话吸引住我,使我不住地想。《莲花》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书?需要内心有阳光,且又要将内心封闭,况书中还透出阴郁的气息。由此想见,它当是一部离奇怪异之作。于是便不断给自己提前作预防,省得到时抵御不了内心的痛苦。

不曾想,没过几天,去到县城那间唯一有点规模的新华书店,竟然发现书架上赫然陈列几本《莲花》。正是这本小说,它的作者——安妮宝贝。翻开后发现此书是2006年3月始第一版。想不到刚6月末,离该书出版仅3个月就这么快就到了我们这边远的小城。可见,现代物流还真快捷。

读完后,产生想写几句文字的念头。可是一直不知该怎样写?于是就把书放在枕下,闲时又不断地翻看。其时,我已经被带进小说情景之中,被小说中描述的情节和人物命运所感动,使我在短时很难调整自己的情绪。这种按捺不住的躁动已经很多年不曾有过,我把这种躁动小心翼翼地藏匿在心里,让它慢慢的流动,直到浑身的血液里都充满了这种异样。因为这种异样离开我的身体已经二十多年了,是《莲花》帮我找回来。从阅读到现在已经过去近八个月,我想是应该是释放这种不自然的心绪的时候。于是,写下这段文字作个了结。

《莲花》这部小说,有一种充满神秘的背景色彩。这种神秘来自小说中的伴随人物活动的地点——西藏的拉萨和墨脱。传说西藏的某个地方,生长一种洁白的莲花,她是藏民心中最圣洁、最神圣的宝物。墨脱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圣的“莲花宝地”。这种神秘还来自于书中的三个人物。拉萨一个叫日玛的小旅馆里养病的女子庆昭,质朴的纪善生,透着精灵般的苏内河。 

很久就知道墨脱,并且知道墨脱是目前为止全国唯一还不通公路的县。墨脱位于藏东南边陲,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怀抱中。墨脱藏语之意是“鲜花盛开的坝子”,又为白马岗,意为“隐秘的莲花”。它所处之地山高谷深,交通极为不便。藏传佛教中称“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

内河是纪善生读初中时插班的同学。他们的相识注定会是一个悲剧,一个没有结局的悲剧故事。这是缘自两个人不同的性格使成。内河是那种言行怪异、举止非常的女孩;而善生则是性格孤僻、内向的男孩。也许是彼此性格上的特殊性,才不自然地产生一种内在的引力。这种引力同样透着怪异,超过了普通意义上少男少女的那种异性般的情感。仿佛是上天故意制造的某种相惜!因为我就有过这样的情感。说不上是爱,也说不上不是爱。若即若离。或许说这是一种自恋,这样的恋来自于她(他)人,产生于自心。这样的结果往往酿制爱情的悲剧。

内河纯真。她所有的怪异,来自于自己纯真和善良的心地。正因为这种毫不加以掩饰的纯真和善良,还有对人世的悲悯,才使得她与这个世界不协调。因为尘世没有她理想中的那般善良与美好。除了善生,她的一生几乎找不到纯真的感情依附。所以她的归属就只能在墨脱,在这片世界唯一净土的“莲花之地”。她才有可能完成自己最后的人生体验和情感终结。

善生在对待内河的情感上始终有二股力量在较量,内心非常地喜欢内河,而表象又不断在抵御着内河。这就是他人生的悲剧和爱情失落的所在。“来。来。善生。跟着我来。她在暗中对他的轻声呼唤。她靠近他,明确地识别他。”内河的存在对于年少懵懂善生,内心里留下少女的柔弱温馨的情愫。这样一种纯情,一直伴随他以后所有的人生岁月。内河在高中时遇到的美术老师,彻底地改变这一切。改变了她和善生两个人未来的命运。当然没有美术老师的出现,他们将来也不一定会结合。可是,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令善生茫然。内河则是完全的投入到这段无端的感情里,可她终究是被骗。那个男人在得到她之后,迫于自私的心理,加之懦弱的性格所致,在内河刚刚体验到爱情巨大的魔幻力时,放弃了她。可是她还是痴情地爱着这个中年男人,以至于她从来不后悔这段义无反顾的爱恋。她对这个男人的爱,也许是缘自于从小失去父爱的心理使然。从这点上,可以看到这个追求纯真感情的少女心理强烈的自卑感。她内心爱善生,但她又从骨子里不愿产生和善生的爱。她宁可用爱那个男人的行为,来表现自己的怪异。

善生后来成了家,有自己的妻子和一对双胞儿女。然而,这一切都没有给善生带来过幸福。在他的心里,内河始终是他最爱的人。如果没有得到内河,他今生就不会有真正的爱情。她和荷年的婚姻,对双方来说,从来都没有过爱情。对于善生来说,除了内河,他和谁结婚都一样,再也不会产生那种缘自内心深处的爱恋。善生用一生来承载自己人生的爱情悲剧,注定永远不能迈出感情的泥沼。小说中他们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他说,你有爱过别人吗。她说,我能爱上任何一个男子。因为我觉得到最后,任何一个恋爱,其实是在与自己恋爱。”  

墨脱是内河人生的最后一站。经过尘世的风雨,她选择这个“莲花”的世界,在这里她得到心灵的依托。她唯一的朋友就是善生,这个在她生命里如影随行的男孩。善生虽然有过两次婚姻,可是他的心仍然在内河的身体里。她身体的气息,想都不用想,就会出现在他的呼吸里。 读完《莲花》,那怕时间已经过去许久,可是我仍然随着善生行走在墨脱的路上。很多次我在梦中随着善生行走在去墨脱的路上,那样的艰难和困苦是我想要的生活。梦醒时分泪雨湿枕,我想得到那路的艰难和险峻。到墨脱至今仍然没有公路,需要徒步行走。途中要经过八一、派乡、多雄拉山口、汗密、背崩,才到达墨脱,全靠步行。如果运气好一点的话,可以和当地的背夫同行。那是一条艰难又真实的路。

放下《莲花》,而“莲花”却仍然存在我的在心底里,她是那样的美丽和清纯。我不愿意过早地写下这些文字,就在于内心在强烈地反抗。因为《莲花》里的文字牢牢地控制着我半封半闭的心灵。这部小说,陪伴了我半年多,我一半为书中的那对男女悯惜,一半为自己内心世界而惶恐。我的心里不完全都是阳光,很多时候甚至充满了阴郁,所以我无法正常抵御《莲花》带给我的痛苦。

《莲花》是一本好书,好就好在它深刻地揭示人最初、最原始的本性。我们甚至会用一生去追求爱情,可是什么才会是真正的爱情?除了身体以外,更多的是来自于一种内心的感受。也许这种内心的感受带来的痛苦,才使得真正的爱情变得神秘和不可测。

如今,墨脱已经通公路,再不用像小说所描写的哪样靠脚步走进墨脱,寻找心中的莲花。其实,每个人心中的莲花不一定是在像墨脱这样远的地方,它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甚至在自己的身上。

关于莲花的文章10:读莲

文/吴文茹

我对莲花情有独钟。莲花是圣洁的,这自然与其出污泥而不染的气质是分不开的。但在我眼中,莲花的品质还远不止于此。

读周敦颐《爱莲说》,其文辞抑扬顿挫,舒缓晴和,仿佛卷中馥郁生香。虽值寒冬,却觉暖风徐来,绿云缥缈,仿佛看到江南水乡的凌波仙子,映日临风,冉冉亭亭,香远益清,空灵淡雅,令人心旷神怡。

想象着,莲在微风中,绿裙扬起成水声,如一尾红鲤的搅动,使人内心荡起了涟漪。爱莲者溺入她的叶下,成为淤泥,护着她洁白的藕,慢慢渗入她的体内,慢慢地和她融合,一起在娑婆世界开出圣洁的花。

想象着,有莲花般高洁的君子,于水边写莲,聊以缱绻抒怀:朱宣绿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静态极妍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爱莲写莲,书法中传递着“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的艺术追求。

天天瑜伽畅心门,日日冥想莲座盆。连天碧叶花如洗,唯有粉红载根魂。多情周子赋得名,出水佛身诗无痕。白藕淤泥孕中空,莲花开合醒人昏。一朵静雅,就是可以栖居的心岸,在莲花的摇曳中绽放。

喜欢瑜伽,喜欢双盘坐。无论是佛教中的跏趺坐禅定,还是瑜伽中的全莲花坐冥想,都会让我联想到荷与佛。

读佛典,随处可见莲花。《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

世上松高寒,梅贞洁,兰幽高,菊孤傲,桐清爽,竹有节,佛为何独钟情于莲?读《维摩经•佛国品》有悟。经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空寂行”。更有唐释道世《诸经要解》说得明白:“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

莲贵在虚空,出淤泥而不染。虽超脱尘俗,却不离世间法,善哉莲花。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其香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一片苦心如佛心,教人往生清凉净土。

佛是人,人人也是佛。自性如古莲子,千年之后,仍旧生叶开花,香馥如故。无量佛如莲,无边佛法如莲,人亦当如莲。

倘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吃饭穿衣,喝茶洗钵,则安详自如,步步生莲。

读余光中《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忽然你走来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朦胧梦幻的美好诗歌,在爱情之外,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古典诗词的皈依,既是美学上的,也是文化上的。

等你,在雨中,红艳古典的莲步,翩翩起舞的裙裾,走过苏堤,走进诗情画意的旧巷。当蜻蜓无声地飞临,江南画卷,水墨一样洇开,你依然瘦瘦地开放,我是一幅写意画里的空白。情绪落成雨丝,我扣住雨弦,弹一首北方民谣,再弹一曲南方小调。等你,在雨中,闻莲香,书流年。这城市中的池塘,静静地守着一方清凉,朝霞倒映在水面,波平如镜,闪着七彩的光芒。

轻轻地在水边驻足,生怕惊扰到这份安详。看着微风掠过涟漪成行,轻轻地吟唱那空灵的梵音,愉悦写在脸上,像出水的新荷青春荡漾,无尘,无欲,宁静幽远。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秘奥。单是那光一闪花一朵——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宛转它飘随命运的波涌,等候那阵阵风向远处推送。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这首写于民国二十一年七月半香山的诗就是林徽因的《莲灯》,是茫茫黑夜中对莲花最真实的写照。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如梦的仙境。她就是莲花仙子,莲花与她合为一体了。

读《莲灯》时,我在一杯香茗的熏陶下,进入了莲花的画境。中国的菩萨是在莲花的宝座上的。在莲花的环绕下,菩萨在莲心正襟而坐,这是否隐喻菩萨就是莲花的精灵,在茫茫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在人间的漫漫长夜中,莲花的品格,照耀着人类灵魂。

每一颗心,都是一朵莲花。在生命之上,闪念之中,会看到人间熠熠生辉的灵魂——千万颗灵魂汇起生命之光,把人间照亮。

在万花丛中,莲花是最朴素的。没有坚硬的梗依托、庇护,没有鲜艳的色妆点、衬托。通常只是朴素的洁白,或是淡淡的粉。一岁一枯荣,生长在污泥之中,无深深的根,这不正是人间的你和我?莲花在最污浊的环境中,把生命之精灵,高高地托起。以草根贱质,昭示生命的崇高。莲花深陷千年污秽之臭,却以洁白的藕,缔结生命之香甜。这一点上,远胜于你和我。

读莲,仿佛看到漫天飞升的莲花向我飘来,向我们飘来。莲花的清香,莲花的精灵,弥漫在人间。莲花天生丽质,自香透骨,让躁动的魂灵沾染莲开的香韵,让我们从沉迷中醒来,安静的行走,淡泊从容。

荷香盈袖复经年,皓月浮沉绿水间。静坐空明聆妙法,禅心一瓣自清闲。翔云黄鹤度千山,荷年荷月归荷处。荷年荷月荷花开,芙蓉荷塘又見蓮。 其实人生需要的不是一梦繁华,而是一份静谧之美。似一把琴弦弹月光,缘来缘去,云淡风轻。

手中的一瓣莲花,攥了很久,仿佛是缘中注定。只是梦里的粼粼波光,飘着行云,荡着月影,那一瓣总开不成完美。细细端详,每根脉络都像要说什么,很关情但却是语言无法描绘的仙境。于是再次乘着想象的翅膀,像莲花绽放的节奏,一种柔美、松静的旋律,层层穿透与人的内在神性相遇,融合,安逸。一曲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