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的文章

请欣赏芦苇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芦苇的文章1:琐忆:故乡的芦苇

文/青石印

老家的屋后,屋后的河边,依水而生的芦苇成了随处可见的风景。

芦苇属于多年生禾草植物,生命力极其旺盛,只要有水的地方,你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少则三两株,临风而立,卓尔不群;多则千千万,密密匝匝,蔚为壮观。

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芦苇也像其它小草一样,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嫩绿的尖牙渐渐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呼吸着春天的空气。因为芦苇根味甜,儿时不经事的我们,经常三五成群,拿着铲刀,在泥土中挖根,洗干净后吃。芦苇生命力是顽强的,尽管我们恣意践踏,它们还是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生长,二、三个月后,就能蹿到一人高以上,一株株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秀丽端庄。

盛夏季节,微风吹过,水里的芦苇随风荡漾。这个季节,偶尔有几只野鸭会冲天而起,“咯咯咯”叫着在空中盘旋几周后又俯冲下去,消失在芦苇荡深处。乘着小木船穿梭在荡子里,偶尔也会在芦苇丛中发现野鸭的巢窝,里面躺着几枚褐色的野鸭蛋。夏日傍晚,空气中弥漫着蒲公英和一些野花的混合气味。我和伙伴们时常赶着自家的小鸭小鹅来到河边,小鸭小鹅是最喜欢水的,河水深且清澈,晚风吹过,芦苇随风摇曳,偶尔,你还会在茂密的芦苇丛中发现一株野百合,小巧而娇嫩,洁白而无瑕,在夕阳照射下更显妩媚,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野花的清香。

每当端午节来临之际,我都要随姐姐在苇丛中精选宽大的苇叶,放进竹篮,回家后,将苇叶洗刷干净,妈妈拿两片叶子窝成圆锥形,再把洗好的的糯米和红豆放入其中,裹成四角尖尖的形状,用上等的稻草系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等粽子全部包好后,母亲把它们放进大锅中加水煮沸,不一会,一缕缕粽叶的清香飘入我们的鼻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这些嘴馋的孩子早已迫不及待,吃粽子,便成为我们能美美享受的一顿饕餮大餐。

秋天,芦苇花开,放眼望去,犹如蓝天上漂浮的成片白云,加上被阳光照射成万顷碧波的河面,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呈现眼前。时而有一两只白色的水鸟从苇层中飞出,如一朵流云,追着落日,滑向天际。深秋了,河边的芦苇也逐渐洗去了铅华,越发显出了雍容端庄,周身透出一股成熟的魅力。这时候芦苇由青转黄,芦花也变得异常洁白柔软,望去恰如连绵的白雪。

冬闲时分,便是收割芦苇的时候了。村中男女老幼一齐出动,挥舞着镰刀,去收割属于自家的那片芦苇。收割的场面热闹非凡,为寒冷的冬季平添了一些暖意。他们将芦苇仔细地割下、捆好、运到家里,将芦苇晒干以后堆放在场院中。然后,精选出粗且直的芦苇杆,用尼龙绳编成宽大的帘子。这芦苇帘子平时可用板凳搁起,晾晒衣物及腌制的瓜干,到了夏天更可以挂在门上挡住蚊虫。更有那心灵手巧的阿婶,将芦苇杆拿在手中,用小巧的篾刀熟练的剖开、压平,然后将它们编成席子,手艺突出的还能在席上编出精美的图案。这芦苇编成的凉席确实是夏季纳凉物件中的上品,比起现在各式各样的竹席、麻将席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价廉物美了。

芦苇的一生是无私的,给了我们清新的空气、美的享受和物质财富,却从不向我们索取什么。

不知何时起,天空灰蒙了,不再有先前的湛蓝;河水浑浊了,少了往日的清澈。芦苇的面积也逐年萎缩,现在回家看时,只剩下了稀疏的一小片、一小片。

但愿,天蓝水清之时,家乡那美丽壮阔的芦苇能再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只是,我们能等到那一天么?

芦苇的文章2:心中的芦苇

文/章铜胜

对于芦苇,我是极其熟悉的。在一直以来的耳濡目染中,我心中的芦苇已经沉淀了自己的品格,不是对《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唯美诗境的仰望,而是有一种属于乡村朴实的平视。我喜欢芦苇,喜欢它生长在湖畔水泽的状态,有着可爱的本意,喜欢它们在我的记忆深处兀自摇曳成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

老家村庄的东面是一片湖区,圩埂串起一个个不大的圩口,圩圩相连,如乡村的日子,应着季节的环环相扣,可爱、朴拙。“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家乡的村庄远离江湖,也没有高士,甚至没有可供高士隐于斯的,和唐人王贞白《芦苇》诗中相同的只是有一大片广田漠漠的闲湖,那些闲空的地方被广植芦苇,成了一片芦苇荡,芦苇荡的每一条圩埂上都栽满了芦苇。站在村东,远远地,就可以清晰地看见那些挺立风中的芦苇,那是在我眼中生长的风景,和熟悉的乡村不一样,它绵延在乡村的四季,彼时,这些芦苇曾点缀了少年贫乏的想像。

初春的芦苇,举一柄绿剑,要刺破苍穹的样子,擎起一种坚决昂扬的姿态。才柚出来的苇剑,深紫浓绿的鞘叶包裹着脆生生的芽茎,挺立春风中,不惧料峭的春寒,不像桃红柳绿的柔弱,有一种坚韧挺拔的品格,有着乡村庄稼汉子肩担重任的铮铮铁骨,像我们的父辈,能蹚过生活的艰辛,能担起日子的穷困。

端午临近,芦苇初长成,玉立亭亭,我们相约去摘芦苇的叶子。嬉笑声里,碧绿宽展的芦苇叶子被摘下来,回家放在水里煮一遍,去掉涩涩的青蒿气,然后一片一片地洗净,交给母亲。母亲用这些青绿的叶子包粽子,也包裹着乡村生活的一缕温馨和满足,那一缕粽子的清香钻入村庄的毛孔里,存蓄着乡村节日的浓情。

芦苇吐絮,如满湖银花漫天开。乡村无暇欣赏那芦花摇曳的景致,更喜欢芦苇的实用。芦苇成材,人们纷纷拿起镰刀去收割,收获的芦苇中有芦和荻。芦被剖开,碾平,编成席子,盖房用。我家第一次盖起瓦房的时候,梁上就盖着一层芦苇编的席子,比以前在檩条上直接盖瓦要好多了。彼时,新房上的新芦席黄灿灿的,仿佛刚刚摆脱贫穷的农家日子,映射着金碧辉煌的希望。刚性更好的荻,被编成晒席,摊晾上乡村丰收的果实,是沉甸甸的富足。

乌桕深红的时候,寒风里,乡村的芦花,绽放成乡村母亲的茫茫白发,以迎风飘扬的姿态,以皑如白雪的纯粹,点亮了游子思归的乡情,温暖了乡村岁月的闲静。

乡村的芦苇,在我的心中,是一杆旗。一杆风中的猎旗,迎风招展,也是一杆沙场秋点兵的战旗,向原野的蛮荒呐喊。乡村的芦苇,在我的心中,也是那茫茫如雪的芦花,飘扬着乡村美丽的诗意。

芦苇的文章3:秋天 那一片彼岸的芦苇花

文/心城

你可以 什么都带走

却带不走 我一生的怀念

------- 题记

浅浅的风,从远处吹过来。

不忍离去的夕阳,落下了山。

却把它心里的那碗红墨,浓厚的泼洒出来,在秋天的生命上,留下火热的一抹。

此刻,若是一个人走在雪花河的岸上。就会,不由自主的停下来。

或许,是应该给予温暖了一天的太阳,一次最为深情的目送。

定了雨水的季节,天山的云都是白的。

许是,这个时候的风,懂得温柔。

那些,天真的像是小女孩的云彩,开始,尽情展示内心里的喜事。

一会儿,默立成温顺的羔羊;一会儿,盛开成素雅的花开。

我,一直仰望着九月的天空。

许是,个眨眼,一切美好就不复存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纯洁。

彼岸,该是芦苇花开的时候了。

许是,熬过了一个世纪的等待,心里,已经沧海。

只是,我还在。

在这个秋天的渡口,执念着,那一份归来。

一个人,站立的久了。

风,也是凉的。

不由得,抱紧了自己的肩膀。告诉自己,只要,再等会儿;只要,再等会儿。

人,就来了。

花,就开了。

脚下的雪花河,是没有芦苇的。

彼岸那里才有。在一眼千里的秋水里孤独。

我想,鸟儿有鸟儿的归途;心灵也有心灵的归宿。

这样的季节,我从心城远道而来。

不只是,为了目送,我们初遇时候的那抹,抹不去的夕阳。

有一种爱,是属于灵魂的。

在不能穿越的时空里,彼此温暖,多好。

是因为,你的不够明白,还是,因为我的不够懂得。

或许,在爱与被爱的天平上,我们都有自己不能丢弃的筹码。

亲爱的,不知什么时候,天,已经黑了。

月,此刻还在东边的山里。

梳理着,自己应该的行走;整理着,自己欠缺的温柔。

爱上黑夜的萤火虫,已经,在路上了。

在,微凉的风里,提着,心灵的灯。

这样的季节,这样的秋夜。

都应该,是美好的。

我喜欢,那一片如墨泼的夕阳;我喜欢,如画的云彩;我更喜欢,那一刻,因了思念而美丽起来的世界。

亲爱的……

爱,真的是最大的孤独。

你可以,什么都带走。

却带不走,我一生的怀念……

芦苇的文章4:家乡的芦苇

文/香山红叶

偶尔看到这幅芦苇图,显得是那样的亲切、温暖。想起,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他用苇絮温暖了我的童年、少年,他曾是我童年的伴,少年的友,直到现在我也深深爱着他,想着他。我从早就有一个想法,只是迟迟懒的动笔,也担心自己写不好芦苇的美丽,怕逊了芦苇的色。想归想,说归说,哎!不管这么多了,简单的记录一下家乡的芦苇,算我对芦苇略表一点心意,也给自己留下一个纪念!等到年老的时候,翻翻看看,享受那温馨美好的回忆。

静下心来,仔细欣赏这幅随风飘动的芦苇图,使我想起小时候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现在离开家乡好多年了,也不知家乡的芦苇怎么样了?一到冬天,家家屋前院后,都堆满了很多的芦苇,一捆一捆的码放的很整齐,苇絮也随风飘落,洋洋洒洒。小的时候,我们那里生长着很多的芦苇,春天一到,紫红色的芦苇芽像箭头一样穿过泥土和水面,不几天的功夫,便给空旷的湖面,河边增添一片新绿,芦苇是春的使者,给春天带来了那一抹浓重的色彩。

每到春天,很多小伙伴,在芦苇地里,聚在一起,玩游戏,先拔下长长地苇心,去掉其中的细芯后便可吹奏出琴瑟般的音韵,用几许苇叶子卷成号角可以吹出嘹亮的“嘟嘟声”。夏天,我们用那苇叶子叠出一只只小船,有平仓的,有带帆的,然后连成长长的船队放入河中,小船追波逐浪渐渐远去,他载着我们童年的梦想,载着少年的希望,飘向大海,漂向远方……

秋天到,芦花放,每株芦苇都举起一面紫色的小旗,又可与菊花比美,洁白如雪的芦花,经秋风一吹,涌动如潮,像千军万马齐奔腾,给大自然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秋冬之交,芦苇成材了,人们张开臂膀,把那一拢拢芦苇揽入怀中,在尽情的“拥抱”中芦苇一片一片地“醉”倒,又在“拥抱”中一捆一捆的起立……

然后,把捆好的芦苇运到家里,码放在家前院后,等芦苇干了,人们忙着织箔、打席、盖房、作燃料等。芦苇除了以上的贡献以外,他还有紧密的团结和顽强的抗风暴精神,别看芦苇身体纤细,却是一条条在风暴面前宁折不弯腰的好汉,所以人们爱他、赞美他!我更爱家乡的芦苇!

芦苇的文章5:乡村的芦苇

文/樊树岗

记忆中,芦苇是乡村最平常的植物了。村庄内外,只要有水或者地势低洼的地方,到处能看到一片片芦苇。

在乡村,春天的芦苇刚刚发芽,根根挺立,锥子一样指向天空。新生的苇锥,上白下粉,鲜鲜亮亮,一根根、一簇簇、一片片布满村庄的角角落落。阳春三月,柳条长长,细雨飘飘,芦苇片片,整个芦苇地就像一幅水墨画。芦苇们都在一节节的长高,鲜嫩嫩地苇叶爆发出蓄积的生机,阳光在苇叶上划过,闪耀着鲜艳的光芒。密密的芦苇中,阵阵微风吹出瑟瑟声响,有时,一只麻雀倏然斜飞出来,在风中闪过,稍纵即逝。

夏天,流阳似火,芦苇们次第成熟。片片芦苇,葱葱郁郁,蓬蓬勃勃,随风摇曳,倩影婆娑。柔韧轻盈的芊芊芦苇,一片浓郁,蕴藏着无限神秘和生气。根根芦苇,叶子拥挤着叶子,翠绿衔接着翠绿,芊芊芦苇曾经挑着我们童年的欢乐。放学后,我们扔下书包就不约而同奔向一片芦苇,藏在芦苇里,戏水玩耍,摸鱼捉虾,风吹日晒,我们个个像黑泥鳅,在水中钻出钻进。玩乏了,就折一根芦苇,左缠右绕,三下两下就折成一把“手枪”,也感受一次英雄本色!累了,就随地一躺,聆听树上蝉鸣、小虫唱合,喧嚣中亦有宁静祥和,那是一种心境,一首挥之不去的往事的歌!

丰收的秋天姗然而至,芦苇茎秆 成熟,叶子变黄,芦花如絮,漫天飞舞。秋天的芦苇塘很宁静,满目芦花与天上白云彼此衔接,融为一体,绵延到遥远的天边,让人展开美妙遐想。人们用镰刀收割了芦苇,盖房时用于铺房顶,铺房檐,剩余的还用苇子编成席子。一根根柔韧的苇子,坚强的支撑了那个年代!

大雪纷飞的冬天,银装素裹,一片白茫茫,芦苇已销声匿迹,寂静的芦苇塘里空空荡荡,泛着星星点点的阳光。挨着芦苇塘的水池,厚厚的冰上,是孩子们的天堂,打陀螺的大人小孩,欢声笑语,神采飞扬。

远去了,芦苇塘。现在的乡村,再也看不到大片芦苇了,甚至找不到有水池的地方。那一根根柔韧的芦苇,永远摇曳在我心上……

芦苇的文章6:追月亮

文/刘庆宝

芦苇远处已逐渐变得昏暗,黄亮亮的,带着点点阴影的月亮则露了出来。颜二扔下酒杯,像弹簧“嘣”地跳起来,双脚一前一后,“咯吱咯吱”操起双棹,身子向前一倾,小船窜出芦苇间的河漕,滑进了一望无垠的大纵湖。

颜二操的小船头平艄翘,中舱油布一拉就是“卧室”。太阳树梢高时,没了行船路过,风平浪静,他在河槽里布下挂钩。挂钩是捕鱼的一种工具:在一根钢绳上,间隔20厘米系一20厘米长的棕色麻线,麻线末端扣着钢鱼钩,钩长七厘米,宽三厘米,钩尖有倒须。纲绳横跨河槽,悬挂水中,撞钩捕捉的大多是青鱼。青鱼撞钩,两端的铜铃就“叮铃铃”炸响。这活刚干完,月亮就“现身”了。

月光下的湖面光滑如镜,偶尔,鱼儿跃出水面,打碎这面镜子,像在水面上洒了一层碎银,晶莹闪亮。颜二无心观赏这令人陶醉的夜景,只顾划船追赶船前水中的那一轮明月。突然,岸边柳树下的水面上“啪”的一声响,激起一圈圈的波浪。随着一声“不好,有人跳水……”他扔掉双棹,像一条青鱼,身子蹿进了水里,一个猛子钻出水面,骂了一句“活见鬼!”从水里爬上船,浑身湿湿的。“卧室”里的女人“咯咯咯”地笑了起来:“是水獭猫吧?”他抓起酒瓶,仰头“咕咕”灌了两口:“没人叫你哑巴!”一会儿,又响起了“咯吱咯吱”的操棹声。

许多年前,颜二和秋月读初中坐一条凳子,两人是班上的“尖子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秋月是跟着父母从城里“发配”来的,活泼开朗,常逗弄他开心。不叫他名字,叫他“獭猫子”。“獭猫子”是水中捕鱼的动物,传说,大纵湖打鱼的人是水獭猫的后代,骂打鱼人“獭猫子”如同挖人家祖坟。他跳起来就追打,可他人胖腿短,根本不是她的对手。她在前面“咯咯咯”地笑,嘴里还喊“追我呀,追我呀。”有时追到偏僻处,她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拿出两块牛奶糖,笑嘻嘻地塞给他,她的一双眼眸秋波流转,满含笑意、令人动容。他在那一刹那陷进她的眼睛、她的笑容里……

那个夏天,颜二和几个同伴在村边浅水滩上把水搅浑捉鱼,她在水边看热闹。有人把一条大鲫鱼扔给她,她跟着鱼儿滚下了水,其他伙伴们吓得爬上岸逃走了,他一个猛子钻下去,从水底把她驮上岸。她跟父母回城时,留下一句话:“等我”。他子承父业,下湖打鱼。一个夏天,她找上门来,发现他年过而立之年,仍孤身一人,问他咋不成家,他苦苦一笑,她知道他这笑的内容,没说什么。那天下午,她一个人划船游湖,暴风骤雨突然而至,她消失在风雨中。他发了疯似的划船找,划呀,找呀,水中的月亮在船前跑,他像着了魔似的追……那天,小船行到湖边小树林,只听到“扑通”一声响,一个黑影从小树林里冲出来,跳下了湖。他说声“不好”,一个鲤鱼打挺,跃入水中,一个猛子过去,从水底托出一个年轻的女人,这个女人与秋月相仿的年龄,长相也像秋月。他抬头凝视着天空的月亮。

后来,从城里传来消息,人家秋月并没落水身亡,而是患了不治之症。还有人说,人家秋月去了国外留学了,獭猫子想吃天鹅肉!

颜二听了微微一笑,却痴心不改,在湖上一追就追了几十年。他沐浴在温柔的月光之中,儿时无拘无束的时光漫上心头,在月色中潮起潮落,轻轻冲刷着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他的痴心果真得到了回报,他从湖中捞起了几个“秋月”。乡亲们似乎从中悟到了什么,一通“啧啧”声又不说出道道来。

就说睡在舱里的女人吧。男人原先是个穷光蛋,连老婆也找不着,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嫁给了男人。虽然穷,却相亲相爱,小日子倒也有滋有味。后来,男人当上建筑小工头,口袋里有了几个钱就暄了起来,在外找小三,还闹离婚。她跳湖了断,偏偏被颜二救起,并把她收留在船上,好言相劝。不知咋的,这个女人赖着不走,要给他烧饭洗衣。他淡淡一笑,说“我有。”她不信。他手指天空的月亮,在那。这个女人哭了。

没过几天,她的老公找来,皱着眉头说,你什么好人不跟,跟个胡子拉碴的。女人说没这个福分。男人挺奇怪:“他真没碰你?”女人收拾好自己的衣服离船走了,男人在后边追。

颜二操起双棹,在月光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在广阔的湖面上飘荡……

芦苇的文章7:苇叶的思念

文/欢喜岭知青记忆

芦苇叶是一种普通的叶子,

叶子窄而长,

叶片长线形披针形,

叶柄蜷缩成筒状,

酷似一把镰刀。

我知青的地方,

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

盛夏时节,

苇叶青青葱葱,

片片挺立,

组成了难得一见的苇叶林。

在我的记忆中,

我当苇塘管理员时,

常在苇叶林中穿梭往来,

与它擦肩而过。

久而久之,

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天工作时走进苇荡,

把苇叶编成帽子遮挡烈曰。

你们还记得吗?

夜晚我们在一起吹牛时?

你想起端午节,

你说***妈包的粽子,

比蜜枣还甜,

你说你娘包的粽子,

是新鲜苇叶包的粽子,

味道又美又清甜!

欢喜岭的芦苇叶,

是我梦里的水乡,

是我思念情感聚集的港湾。

相同的岁月,

她依然葱绿,

依然平凡。

她是陪伴我一生的朋友,

是他知道世间,

有一个傻傻的我,

他知道我在痴痴的想念着她,

思念着他。

芦苇的文章8:家乡的芦苇

文/张才富

古云梦泽的江汉平原,地势低下,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古时候到处都是湿地、沼泽。地处江汉平原湿地的家乡——仙桃,平畴沃野的土地与浩瀚的长江、汉江相连,东荆河穿境而过、缓缓流淌。随着人类足迹的日渐增多,云梦泽也逐渐萎缩与消失,绝大多数地方都变成稻浪滚滚的良田。

在我家乡的湖区,无论是河旁渠边,还是湖滩池塘,随处可见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林。

芦苇喜欢湿地,有水源的地方会长得分外茂盛,根系扎得很深,密密麻麻的芦苇在阳光下恣意地生长着。每到五月里,远处看,芦苇浓稠茂密,简直成了绿色的海洋;近处看,微风中抖动的苇叶如无数条碧绿的绸带,那绰约的风姿有如下凡的仙女。

春暖花开,万物竞发,芦苇也破土而出,形如春笋,露出尖尖的翠芽。几场春雨后,片片的苇叶青翠欲滴。牧童找一节粗细适中的芦杆,用小刀削出了茬,开出小口,安上芦叶,一支芦哨就做成了。放在嘴上一吹,“嘟--”,那哨音清脆悠扬。和着苇林的伴奏,引来芦苇鸟的鸣唱。

端午节来临前,青青芦苇的枝干细而挺拔,苇叶长而宽互生。人们用打来的苇叶包粽子,把苇叶洗干净浸泡,包成小巧玲珑的棕子,味道美极了,咬一口满嘴生香。过端午节的日子里,按家乡的风俗姑娘是要回娘家看父母、走亲戚的,篮子里一串串棕子,头上的栀子花、背里的小娃娃,走在弯弯的河堤,芦苇林顺河而下,夕阳的余晖……好一幅淳朴水乡特有的风情。

家乡的芦苇林是鸟栖息的天堂。夏季来临,湖泊如镜,天空湛蓝,郁郁葱葱,苇影婆娑。芦苇鸟把巢穴搭建在较高的芦苇当中,那些鸟儿一旦发现有人来掏蛋,就“扑啦啦”飞向天空,发起疯狂进攻,啄人们的头。家乡的芦苇鸟中有野鸡、野鸭等,素有“九雁十八鸭”之称。

芦苇花开在深秋,绛白色的,此时芦苇的叶子也蓬发出最后的一些淡绿。金灿灿的的苇杆上,摇曳着一团团芦花,苇絮飘飘,白茫茫一片。风惹得花絮漫天飞舞,落下去又飘起来。飘到房屋,飘到田野,飘到它该到的地方……你如果站在旁边,一定会是花落满身啊!花絮钻进鼻孔里,痒痒的。芦花飘处,下一个春天将又是一片生命的绿。人们采来团团芦花,装枕头、垫鞋里,软软的、暖暖的。

芦苇可以造纸,也是编织各种生活用品必不可少的材料。秋天,人们把割来的芦苇,捆成一扎一扎的,闲时剔成帘子、编成芦席、盖成保暖房屋。

家乡的芦苇,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人类,对人无所求。它把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春天来了,它又长了出来,具有顽强生命力!

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了,在我心中久久吟诵的,也只有《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也只有家乡那一片片芦苇,才那么地让我魂牵梦绕!

芦苇的文章9:凝望芦苇

文/心舟如梦

春天,阳光的香气沁人心房,风的暖意让生命美好的期待开始拔节。

那些感情丰富的沼泽和内涵深刻的雨露,使破泥而出的芦苇,总是以精美绝伦的思想,擦亮了一大片天空。

我知道,初春的阳光,不失时机地在少女般秀挺柔美的芦芽上悠闲地滑翔,空阔的沼泽渐渐变得生动而肥腴。

河洲嫩嫩的芦芽呀,你纤纤的素手,捞走了谁的一颗自破沼泽的心?

梦里是伊,梦外是伊。睢鸠和鸣,暗送着那年的秋波,总让拥抱诠释思念,让爱情抚慰心灵。

从此,有许多黯然的眼情,突然获得了暖人心窝的光明;有许多失措的手掌,重新拥有了握紧梦想的力量。

芦水相依,仿佛如大隐于市的那一对神雕侠侣,在红尘的磨难中幸福的相守,使我懂得了爱是生命与心灵交叠产生灵与肉的碰撞,是生命深入精神而跨越人性的闪烁。

谁在那些洒满阳光的季节走向爱情?,

绿色芦苇起伏的微笑,与挚爱的憧憬相聚,与素不相识的人们心心相印。

凝望芦苇,太阳、月亮、雨水、鸟鸣、风声都因爱而存在。

从而,有一种情感浓烈得让人欲罢不能,让人感悟了思想的高度。

虽然生命包含了太多的含义。但从一切我所接触过的植物身上,我更加懂得真诚和音乐对我来说都很重要。

伊人,请赐予我圣洁的灵魂吧,允许我发芽;允许我认识的每一丛春风吹又生的芦苇,深深弯腰,并脱口喊出恋人的名字……

从古诗词出发的芦苇,千年的情愫翠绿一个夏天的期待。

在我们曾经静坐过的芦丛里,不经意的凝望包含了多少惊魂的沧桑。至今,还有些衣襟临风而舞;还有些心情次第舒绽。

伊人呵,是谁在那个流星如雨的时分,让你在我的窗前,亭立出一种娇媚的姿态?

爱犹如长在心灵深处那片纤纤芦苇,遮住了文字的描写。

我也不忍心说出芦苇的秘密,像你不忍心惊动芦下快乐的小鱼……

芦苇有自己的性格,丛生,却不孤单,是野鸭和水鸟的婚床。

鸟飞鱼游,争着向芦苇倾诉昨夜难眠的故事。

而在沼泽中永远恪守情操的芦苇啊,就这样永远在所有世人的贪婪目光之外高洁,澄明自己,独善自身……

大自然动情的一切美感,梦一样含蓄。

我想念一些不朽的植物,比如芦苇,它们的存在像天上的恒星,拥有永远的光明。

伊人,是否每种植物,都隐藏起自己的思想,品味人世间的千般滋味?是否,蒹葭飞舞在江南芦花中的诗行,被河流载远?

现在,想你的时候,多想把你的名字,珍藏在靠心最近的地方。每一次心灵的跳动,都是对你的呼唤。

梦,要开成花么?你曾说,开花或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曾有一丛芦苇,将春天的心事染绿后,让我们的梦蕴集成一腔翠绿的情怀。

秋阳抚着淡淡的霜意,你在远方,芦苇一样舞蹈。

远方的伊人呵,你看到我心动的痕迹了吗?那是我为你倾情而歌后,心的湿地上留下的一纤纤温情脉脉的芦影。

我的歌唱和赞美使你亭亭如立,纤尘不染。

芦花开了,就是人间仙境。

风雨淋不湿芦花的圣洁,尘埃也无法玷污它纯洁透明的羽翼。

伊人,那飘飞的,是你千年的梦翼吗?

凝望芦苇,芦花的眼睛温馨而亲近,涵量很深,藏着风花雪月的情韵,蕴着冷雨寒霜的苍凉。

伊人,芦花是水袖飘拂的蝴蝶,把缤纷的色彩穿在身上,在爱情的舞台上,辗转飘舞,翻飞如梦……

至今,我所有的想象,便是从这片纯白的芦花地里,放出一万只风筝。

但我心中那只风筝呀,总让我亲切地凝望,绕着不肯离去。

凝视芦苇,一遍一遍回忆你并不多留的微笑,似乎这些轻淡的表情能成恒古的知音。

风笛响起,最温馨的落在心头,是爱?是痛?在醉心的灯盏前,为什么让我看见你答谢的目光?

原来,是你灵魂的音乐飘逸成纤纤芦苇,一浪紧似一浪地覆盖了我。

你不知道,我远远嗅你的姿态已斜成芦笛,我吹响我自己。

然后,我醉成丹顶鹤,永远卧在你清新的歌吟里。

与雪争辉,芦花虽不如雪一样洁白,但心絮却同雪一样的纯洁,心灵比任何一朵雪花或阳光都要温暖。

伊人,我低诵你的小名,我感到我沉滞的生命已被这清纯的芦焰重新燃起。你那温馨的明眸,时时把我照耀。

以花为帚,在超然中从凡尘的污秽一步一步逼近现实的圣洁,让我的心事不再郁结;让我的情感不再愁苦;让我扫净那曾经相约的小路。

我知道,你早晚都要从这里走过。

以秸造纸,让阳光从笔梢升起,照亮生命的真实;让雨露从笔端滴落,溅湿曾经的相思;让我们把爱涂满神圣的象形文字,如帆飘摇,将无尽头的波浪照亮,向一个未来的岸,渐渐抵达……

以絮为枕,在夜里轻拈芦芯,把挚爱和梦想放在枕边,去寻找一只飞鸟自在的吟唱;寻找一片波光干净的向往;寻找一座山永世不移的坚贞。

冬天已经来临,沙渚的苇丛疏落了。

雪覆盖了我们苇垛一样的躯体。但泥土下面,苇根,像情人一样相依而立,和我们一起呼吸。

春天像痴情的女子固守着的爱情,默默地去滋育那些破土而出的一簇簇新芽,等待每枝芦花舒放优秀的爱情,生动四季的默契。

让春天再次忆起时,我们会像诗歌一样,回归心灵,抵达幸福的乐园。

来年,我只想化为一个平凡的音符,长眠在芦笛管里,在笃守的音乐里,敲开一扇扇翅膀,悄悄地把身子探进过往的轮回,倾听芦苇的心律,数尽生活的坎坷和人生的美好。

伊人,你身披芦花的倩影,美在远汀!

而此时,我已心乘白马,只愿做你的王子。

芦苇的文章10:端午粽情浓

文/汪志

端午来临,芦苇飘香。作为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期间,各项传统活动精彩纷呈,如赛龙舟、划龙船、包粽子、祭屈原、佩灵符、簪榴花……这其中每年必须进行的就是“包粽子”“吃粽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全国各地的各种粽子也五花八门,足有几十种做法,如腊肉粽、烧肉粽、竹筒粽、奶皮子粽、蜂蜜凉粽、黄米红枣粽、兴义白粽粑、遂昌乌米粽……

西安的蜂蜜凉粽:蜂蜜凉粽始于唐朝,它是从当时著名的“赐绯含香粽”演变而来的,这个绕口的名字有个好听的解释叫“蜜淋”,顾名思义就是把蜂蜜浇在粽子上。蜂蜜凉粽形似菱角,吃的时候用丝线或竹刀切成小块,放入碟子里,在上面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凉粽本就软糯,再添上糖浆,更是甜蜜,芳香可口,别有风味。蜂蜜凉粽既不包仁也不裹馅,凉甜爽口,是陕西人最爱的夏令小食。

黄山的豆沙灰汁粽:“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裹粽是安徽黄山地区的传统民间小吃,祖传下来的手艺。因为是用烧好的草木灰包粽子,因此也叫豆沙灰汁粽。其做法是先用秸秆烧成的灰汁浸泡糯米,约莫半小时之后,将炒好的豆沙包入糯米中。当地人解释说,用草木灰浸泡过的糯米会更软、更香、更柔,口感更好。粽子煮熟之时,灰汁粽变成诱人的黄粽,而味道也比一般的粽子清香。

温州永嘉的灰汤粽:浙南粽子的独特之处就是对生米的处理。古法用稻草烧灰,再将草木灰盛入篮子里用水浇淋,淋下来的水再浸泡糯米。比起直接用草木灰水浸泡糯米,倒多了一份诗意的过滤。吃的时候,解开粽箬,金黄的粽子呈现在眼前,一股独特的清香随之散发出来。不需要蜜枣,也不需要鲜肉,灰汤粽凭这原原本本的粽香美味,已然成为江南水乡人家端午时节里最有滋味的记忆。

嘉兴的鲜肉粽: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嘉兴美食的时候,有一句经典的配文:“以江南精致细腻生活方式著称的嘉兴人,踏实放心的一天,却是从一个热腾腾的肉粽子开始的。”鲜肉粽是粽子中的经典,而嘉兴鲜肉粽以其肥而不腻、糯而不糊、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被誉为“粽子之王”。饱满的糯米包裹着鲜嫩多油脂的大块鲜肉,再裹挟着粽叶的清香,肉香而不腻,回味无穷。

湘西怀化的碱水粽:“怀柔归化”,怀化之名得于此,而怀化的碱水粽因食材中含有碱水而得此名。糯米在碱水中浸泡一晚后,呈微黄色,沥干水便可直接包裹。碱水粽是紧致的、细腻的,有弹性的。碱水浸泡之后的糯米有独特的香味。

泉州的烧肉粽:泉州肉粽不仅个头大,一个能顶两个,而且内容丰富,糯米、猪肉、鸡肉、鸭肉、鲍鱼等都有,再配上香菇、虾米、芋头、栗子等。泉州肉粽有独特的吃法,肉粽配上花生酱或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一起吃,酱料赋予了肉粽更多重的味道,咸香、微辣、酸甜。

江门的台山粽:台山粽子,属于广府白粽的一种,粽白而馅黄,粽叶一拆便让人有了食欲。丰富的馅料被粽叶包裹得严严实实,紧得连粽子角都是扭的,十分可爱。台山粽里的半肥猪肉是“灵魂”,里面放了一种用盐腌过的“红榄”香草中草药,据说有清肺止咳、散淤止血的功效,还可以消除肉和糯米的腻感。

肇庆的裹蒸粽:肇庆裹蒸粽和其他地方的粽子不同,一般的粽子是用竹叶或苇叶包的,而肇庆裹蒸粽是用当地的冬叶包,冬叶具有特殊香味,能让包进的各种馅料清香解腻。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肇庆裹蒸粽品种越来越丰富,有瑶柱、冬菇、虾仁等。但是不管怎么变化,都少不了绿豆的相伴,因为肇庆湿热而绿豆排毒解暑,为热粽平添“凉意”。

当然,各地的特色粽子不止上述诸种,如在笔者工作生活的千年古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一带,当地有端午节吃蒅糕的习俗,其制作方法跟包粽子有异曲同工之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