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文章

请欣赏春节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春节的文章1:在旧金山过春节

文/古滕客

去年春节,在旧金山闯荡了二十多年的表叔,让我趁放年假,到他那里玩上几天。回来后,我发觉旧金山——这个着名的华人聚居地,那里过春节,和国内相比,飘洒着中国味道的同时,也掺入了不少的异国情调。

我到旧金山的时候,已近年关,一公里长的唐人街,多了写春联的摊档。临近春节的周末,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涌来办年货,交通堵塞,巴士停开。桃花摊档趁机大甩卖,大家买了桃花,怕被碰落花瓣,都把桃枝高高举在头上,顿时,整整一条街,成了花的大本营,绛红如霞,喷薄着。

更让我大饱眼福的,是唐人街的街会。那里有舞狮、武术、美术、民间舞蹈和木偶剧表演。表叔的小孙子,则特别喜爱儿童区的宠物乐园和各种游戏,玩得是不亦乐乎。如此热闹的街会,在国内都少有,海外年的氛围,在这里似乎比国内都要热闹。

为了让我更进一步感受旧金山的年味,除夕那天一早,表叔就派给了我任务,让我跟着他去买祀神用的烧猪肉。这红彤彤的供品,要排长队才买得到。这烧猪肉,表叔原先想以水煮肉代替,后觉不妥,春节乃一年中最紧要的祭祀,神明和祖先早已吃惯了溜脆的烧猪肉,偷工减料被怪罪怎么办?

表叔和我跑到烧腊店前,倒抽一口冷气,队伍已初具规模,前面已有二十位上下,背后很快添了十多个人。要命的是移动缓慢,为什么?每个人不买则已,一买就甩出老长的单子,每磅价钱不少于八美元的烧鸭、烧猪仿佛是白送的。

眼前,一个刚买完东西的男子,两手各提五个白色外卖盒,出门时有点踉跄,太重了!倘若在国内,这等人物可能是黄牛党;在旧金山,表叔说可以肯定是代亲朋购物的义工。

“为了节省时间,请大家把要买什么告诉我。”店内走出一位手拿一沓纸条的女店员。此举无疑是英明的,她一一询问排队者,代其填好购物单,顾客轮到后,自行交给师傅,免去“沟通”这层手续。

广东来的师傅,刀工娴熟,但未必能对付带全中国各地口音的普通话,更不必说这里的官方用语英语了。“三只烧鸭,五磅烧肉,要瘦的,三磅半叉烧……”表叔边听边惊呼:“我的天,哪一家子今晚吃得下这么多!”女店员走近我和表叔,表叔婉拒:“只买一样,不必写。”

到我们走近柜台,抬眼看墙壁上的钟,已耗时一小时十分钟。我们买下一块烧猪肉,兴冲冲地回到表叔家,衣服湿得差不多了。但烧猪肉的皮还是溜脆的,我相信。

我还发现,海外的中国人过春节,恪守传统的只是像表叔这样的新移民群体,隆重其事,也有所变通。表叔家大年夜的团圆饭,就没有一家子聚齐,因为孩子们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也不怎么在乎。守岁更难实行,因为旧金山好像春节就不放假,还要早起上班上学。移民的第二代及第三代,对这个节日不大重视。毕竟,圣诞节才是西方社会最重要的节日。

然而,旧金山的年味,还是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为这里不仅有繁华的商业市容,更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元素。旧金山的春节,还真让人刮目相看!

春节的文章2:回忆我的初三语文老师

文/莫梅霞

在春节期间,我的舅舅们替88岁高龄的外婆张罗了一个大聚会,到聚会的全是外婆的儿女和媒仔媒女及其所有的家属,我在与一位客人闲聊时,不经意间聊到了我读初三时教我语文的王茂平老师,因为这位客人和王茂平老师是一大屋人。他说:“王茂平老师已退休三年了,他发表了不少文章,其中有一篇散文佳作《池上莲花》入选由中国散文学会编纂的《中国散文大系·景物卷》。他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茂名市教育作家协会特聘客座教授。退休后在那务中学做语文顾问。还时有电视台记者采访他。"

我一直知道王茂平老师出色,因为我曾从《茂名日报》中看到过他发表的文章,但不知他如此出名色。

我外婆在播扬镇正江佩村,王茂平老师是江佩的水蓊根人,是我外婆邻村的,我小时候未读书时常住外婆家,因为我孩时格外调皮,外婆家周围的村庄我都会摸爬打滚游个遍,所以对那个地方特别熟悉,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很闭塞的地方。

王茂平老师不但是我外婆邻村的,还是我老妈子的同学,于是乎套着这些关系,我当时对这位老师感觉特别的亲切。

刚读初三时,那天气还很炎热,上课铃响了,王茂平老师匆匆地走进教室,同学们看见他的身影都忍不住底下头抿着嘴窃笑,且看:他身材顺高顺大,有点强壮,穿着一件白中有点泛黄的背心,背心的背后烂了三个大小不一也不规则的小洞,长裤的裤脚一边挽得老高,一边挽得老低,一条旧陋的皮带很随意的有点歪斜的在腰间束着,一双满是泥尘的皮鞋装着两只大脚,这装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是刚刚洗手上田就踏着皮鞋进教室的那种农民式教师。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么土气的一个人肚子里会装多少墨水?当我们还没有回过神来时,王茂平老师已经来到了中间行第三桌的位置,左手撑着腰,昂着头,右手拿着书,书拿得老高,俨然是李白把酒问清天的气势。开始上课了,他声音浑厚圆润,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课上得十分精彩而投入,同学们都忘记了他的土气,十分爱听他的课。特别是上起古文来,每一篇他都上得精彩绝妙,用典型的化州白念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别有一番风味,我们当时觉得,读古文一定要用白话才能读得津津有味,才能把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初三的每一篇古文,我当时都能倒背如流,那种喜爱,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能遇到王茂平这样的好老师真是我的福气。认识他的人,了解他的根,再读起他的作品来就更容易理解领悟,这比起读徐志摩的诗来得现实。于是我不惜那已严重超额的流量,上网去搜索他的作品,从《瓦屋听雨》开始,到《池上莲花》、《竹乡觅韵》、《我爱故乡的山稔》、《校园那棵凤凰树》……我像寻到了一个桃花源,读得如痴如醉,一连三天,有空都沉醉其中,他的作品有着农民嗅泥土般的馨香,有着诗人情怀般的浪漫,有着教书育人洗刷心灵的熏陶,有着对现实状况的赞美和抨击,文风朴实,严谨而又活泼,是现实与浪漫的结合,读他的作品,仿佛人在诗中走,心在画中游,真切体会到文学的震撼美。

我会继续寻找他的作品,也希望他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创出更多的佳作。

春节的文章3:怀念母亲

文/杨文花

春节快到了,而我的心却越来越沉重。我知道,我是想母亲了。3年前的腊月母亲不幸离世。母亲啊!您在那里还好吗?天冷了,您的老寒腿还疼吗?串串泪珠化作女儿对您无尽的思念,句句言语化作女儿对您无尽的缅怀。听见别人喊母亲,而我只能在心里默默无声地喊。母亲在,我就有娘家,母亲没了,我就像无根的浮萍四处飘零……

小的时候,只有饿了,困了,才知道回家,未进家门就会喊:母亲,我饿了!然而叫了40多年的母亲突然有一天撒手人寰了,母亲走了。

母亲一辈子勤俭持家,为我操碎了心;她把我抚养大,送我上学,然后参加工作,结婚成家,而我平时忙于工作和小家庭,没能在她老人家生病时好好尽尽孝心。

俗话说:鸭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而我现在却是子欲孝而亲不在了。那高高的凤凰山仿佛听到了我心碎的声音。没了母亲我就没了爱的港湾,就没了最后的驿站,没了娘家了啊!母亲,您知道吗?我多想紧紧拉住您的手说说知心的话呀!母亲啊,知道女儿在想您吗,您能看到女儿的泪水吗?您能感受到女儿无尽的思念吗?母亲,你不知道,你走了之后我就把大山当作自己的娘家!我每天都遥望北方,那是通往你的方向。

母亲,如果真有下辈子,我还愿做您的女儿,我们再续前缘好吗?

春节的文章4:春节传说之三

文/夏荷听雨

年的起源

岁时节日由来已久,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简单地说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排定了节气令。

与二十四节同时并行的节日,在我国主要表现在各季各月朔望之间。确定节日的标准之一是以“月”的朔望圆缺为记。所谓“朔日”,是各月之初一,又称“元日”,正月的朔日,谓元旦,旧历新年之始。元旦为一岁最早的节日。一年之始的正月元旦是古俗中大庆大祭的节日延续至今,虽改称春节,但民间仍然习惯称新年。

年,既是时间概念,也是记时单位。年节无凝起源于计时单位的年。人类在漫长的蒙昧时代,没有时间的概念,过着“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的生活,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逐渐从天象和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了一套测定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我们的祖先早在以采集和渔业为生的旧石器时代,就对寒暑来往的变化,月亮的圆缺,万物生长和成熟的季节,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到了新石器时代,中国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人们为了掌握耕作时节、不误农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星象循环的规律,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这对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结束了人们盲目度日的状况,开始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

“年”的名称出现较晚。根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曰“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称“招”,周代才称之为“年”(后来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也曾改“年”为“载”,唐肃宗三载<公元758年>,又改为“年”)。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发达而著称于世界的国度,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从他们的远祖弃的时候起,既“好种树麻菽”,弃被人民推崇为农业的始祖,号称“后稷”。到公刘之时,仍然“务耕种,行地宜”,所以,周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农业的民族。因此,“年”的时间概念最初就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循环而逐步认识的。在《说文解字》中,最早对“年”解释是“谷熟也!”《谷梁传》记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这里所谓“有年”指的是农业大丰收。在“大有年”的时候,人们一定要“庆丰收”。据记载,早在西周初年,人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庆丰收活动。

在先秦时期,各地各代的历法不一。西周时行周正,即以建子为岁首,(周历的正月相当夏历的十一月)。同时在豳国又行豳历,豳历的岁终是十月,即周历的十二月;豳历的岁首为一之日,即周历的正月,夏历的十一月。在《诗纪·豳风·七月》中,就记载了西周时期新旧岁交替时的风俗活动。一般庶民结束田间的农业劳动基本上已到了十月,进入冬季了。冬季室内是人的主要活动场所,人们常把向北的窗户堵上,在室内生火,用烟熏鼠,准备过年。所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人们收得枣子,酿制美酒,庆丰收,敬老人。“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脐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美酒牺牲,欢庆新年,成为一项隆重的庆祝活动。与这种人的欢庆活动相对的是对神的敬献。在丰收之后,人们为感谢神的保佑而举行酬神赛会。酬谢神明的保佑,祭祀列祖列宗,用新米做的饭、新谷酿的酒,求神降福,求列祖列宗保佑来年再获得丰收。在《诗纪·周颂》中保留着一首秋收后祭祀祖先时唱的乐歌——《丰年》:今年粮食收获多么多呀!粮仓是那么高大,用丰收的五谷酿成酒和醴来祭祀祖先妣和神灵,让神灵的恩泽遍施人间。

周代的这种欢庆丰年和祭祀活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日子,因此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节日,但由于每年都有收获后的庆祝以及冬季的来临,这种天定日的祝丰活动基本上是一年一度,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规律作为年节的雏形,为以后年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年节的真正形成开始于汉代,经过了春秋战国以后的秦统一,到了汉代初年,由于“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社会生产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日趋繁荣,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日益丰富,于是,形成年节风俗活动的历史条件成熟了,于是形成固定年节风俗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历法酌定型。我国古代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然而年的时间概念,却因时代的不同而异。每一次改朝换代,帝王易姓,天子为了表示“受命于天”,就要“改正朔,易眼色。”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历代改历法后将每年的第一个月称“正月”,一年十二个月依次变化。夏代的历法建寅以孟春之月(即现在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商代建丑,以季年之首(即现在阴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代建于,以仲年之月(即现在的阴历十一月)为岁首;秦代改用颛顼历,以今之九月为一年之终,因而汉初的除夕之夜就是今天的阴历九月二十九日,元旦则是十月一日。如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适逢新年,朝内文武大臣首次行朝岁之礼,就是十月一日进行的。

汉武帝时,由于以前的屡次改历,历法很不准确,出现“朔晦月见,弦满望高”(《汉书·律历治》)的错乱现象,武帝命司马迁、邓平等人改《颛顼历》而另作《太初历》,仍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所以至今民间把阴历称为“夏历”),并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代对历法虽然作过多次修订,但是基本都是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从此以后(除王莽新朝和魏明帝曾一度改用殷正,武则天和唐肃宗时曾一度改用周正,为时都是很短暂),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末。随着年历的确定,每年的年节风俗活动也就随着一年一度的固定日子沿袭下来。

秦汉时代,“阴阳五行”、“五德终始”说广泛流行,方术之士遍天下,时讲灾异,时讲祥瑞,巫术风行。这种浓重的迷信色彩必然渗透到帝王宫庭和人们生活方式中去。许多风俗活动本来就起源于迷信,而维系新旧两年更替的年节,也必然染上迷信色彩。于是,本来在周代就产生的年终庆丰收和祭祀祖宗的习俗,又同趋妖降怪的巫术联系起来,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风俗活动。尽管汉代年节处于初创期,但是汉代的年节在时间性顺序上已和现代差不多,从除夕到元旦,围绕着这两天形成了一系列饶有风趣的活动。

春节的文章5:绿色的畅想

文/李若东

春节期间,妹妹一家从北京回老家过年,给带回来满满一麻袋蔬菜。妹妹很郑重的说,这是我们在京郊承包的大棚收获的纯天然无污染有机蔬菜,不是市场上卖的蔬菜,别看我们的菜品相不大好,但是绝对纯天然。我们是花大价钱承包的这个大棚,为的就是解决自己的家人能吃到放心菜问题。平时花钱雇当地的农民给打理,我们提供种子,提供肥料,肥料是国家直供肉食养殖场的动物粪肥,绝不上化学肥料,在管理期间,也决不打药,生了虫子人工捉,实在不行了就拔掉重新再种,每个星期日我们都到自己的大棚中劳动和收获,也充分体会了劳动的艰辛和享受了健康的快乐!

听了妹妹的话,不仅让我想起前几年有这么一个事例,说一个青年非常不着调,经营养殖场的父亲年纪大了,让他来接管养猪场,他突发奇想,把养猪场改造成了一个有跑道和坑塘的竞技比赛场,平时他把猪往夹着篱笆的跑道上撵,让猪举行越野赛跑,周围的人仿佛看笑话一样评论着他,结果把父亲先前养得膘肥体壮猪很快瘦了下来,父亲听说了后气的差点背过气去。不过他的猪在当地出名了,出栏时比普通猪的价格高几倍还供不应求,这时候人们才明白,这家伙并不是胡闹,而是他明白了当前人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健康。

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也是每到年关亲朋好友拜年的热词。其实小到每个人大到国家都一样,只有肌体健康才能更好地生存、生活、发展。从一定的层面上讲,当前的国家何尝不是在努力追求国体的健康,从“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到拍苍蝇打老虎,再到深入“四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无不是从解决国家肌体健康深层次出发。所以加强自律,求真务实,崇尚健康,追求高尚,共享风清气正的和谐环境才是终极目标啊!

春节的文章6:让牛过幸福的春节

文/王兴全

春节将至,父亲开始给牛洗澡、备料、打扫牛栏。

父亲爱牛,总是给牛吃最鲜嫩的草,喝最甘甜的水,每天将牛身打理得油光锃亮,把牛栏整理得洁净通透,仿佛一间温馨的卧室。他时常对我们说,牛是农民的恩人,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来自于牛的馈赠,我们怎能不对它好点呢。

父亲小时候放牛,吃了被毒蛇虫蚁染指过的马桑泡,中毒晕倒在遮天蔽日的森林里。天色渐晚,那头黄牛竟然飞奔回家,带着爷爷救回了我的父亲。牛不仅忠厚老实,而且颇通人性,懂得感恩,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父亲一年要给牛准备两次丰盛的饭菜。每年的开春,父亲都要煮上一盆香喷喷的大米饭,让牛吃得饱饱的,方才让牛下田干活。最为隆重的是除夕那天。

父亲推磨打豆腐,炸酥肉,蒸扣碗,我则拿出佛纸,用毛笔在每张佛纸上写上逝去亲人的名字,然后包上冥币,写上“封”字。待父亲饭菜煮熟后,就点燃香烛和菜油灯,各式各样的菜肴舀一份,放在桌子上,桌首供奉着写着逝去长辈名字的佛纸。父亲倒了半碗白酒,双手高高举起,大声喊道:“上敬天地,下敬长辈,请苍天和长辈保佑我善良的子民世世代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说完,将白酒一一泼洒。

敬过苍天和长辈后,父亲舀一大盆子米饭,扣碗、炒菜、豆腐、酥肉……各式各样的菜肴各舀一份,然后来到牛舍。牛儿大口大口地吃着美味佳肴,父亲则在一旁轻轻地梳理着牛发,眼中流淌着水一样的柔波,仿佛面对的是他娇俏的女儿。

待这一切忙过之后,父亲方才带着家人一起吃除夕团圆饭。几十年来,天地、长辈、耕牛永远是父亲心中的敬畏。

父亲老了身体不好,实在不能干农活,忍痛将那头老黄牛卖了。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那头牛竟然跋涉十多里路,回到了它生活了十多年之久的牛圈。它仰头哞哞地叫着,好像在深情呼唤亲人,眼中热泪长流。父亲也浊泪横流,拥抱着老牛,脸紧紧地贴在一起。他们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互相依偎着。

父亲将牛送还给买主后,那牛仍然三番五次地挣脱缰绳,回到家里。父亲又掏钱将牛赎了回来,说要让牛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敬畏天地,眷恋故主,感恩万物,是父亲和牛给我们留下的最大财富。让父亲和牛过一个美好的春节,度一个幸福的晚年,是我们每一个后辈的心愿。

春节的文章7:期待一个团圆年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可自从父亲去世后,我们姐弟三人,还有我们的母亲,不知多少年没有真正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年了。

父亲在世的时候,父母和我同在一个城市,父母的家就是我的家,是姐姐弟弟的家。弟弟虽然离得远些,但每到周末,我们和姐姐都会带着丈夫孩子来到父母家。一家人说说笑笑、忙忙碌碌,吃什么都是香甜的,做什么都是畅快的。

后来姐姐调去上海工作,父母身边只剩下我一个。虽有些孤单,但更多的仍是幸福,“三人宠爱集于一身”,我可以随时随地赖在父母家,独享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忙了累了,那里是我歇脚的地方;痛了烦了,那里是我倾诉的地方,懒了不想做饭了,那里永远有可口的饭菜等着我。因了这份“专宠”,我曾窃喜:如此真好!

尽管我们姐弟天各一方,平时不能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彼此间的牵挂与惦念也只能寄托于一个电话、一封家书,但一家人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几个就像是父母手里的风筝,只要春风一吹,春节一到,就会迫不及待地飞回来,回到他们身边。父亲母亲、姐姐弟弟,还有我,一家人一个都不少;年夜饭、压岁钱、春晚,样样都齐备;喜庆祥和幸福团圆的欢乐氛围依旧没有变。

可是不久,姐姐一家去了美国,当年春节便没能回来。过年少了一个人,这在我家还是第一次。其实何止是少了一个,见不到最疼爱的外孙女,母亲准备好的压岁钱都没人领了。一时间,一家人很难适应,很是失落,年夜饭少了滋味,春晚也无法提起一家人的兴致。

姐姐走后的第二年,父亲因病去世了。随后,母亲搬到了弟弟家。从此,这个城市里再也找不到我的家人。没有了依靠,没有了父母的呵护,没有了那个可以随时为我遮风挡雨、供我栖身疗伤的地方。我曾一度以为,我们这个家散了,我从小热爱并依恋着的幸福港湾不见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也许我的想法过于悲观,但父母的家的确没有了。

弟弟的家虽然也是家,但空间的距离和诸多的不便将我和母亲拉开了。我再也不能随时陪伴在母亲左右,只能在节假日抽空去看看她。即便是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慢慢地,每年春节给母亲拜年,似乎只剩下形式,与对别人没多大不同。每次大包小包地上门,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饭顾不上多吃几口,话来不及多说几句,就到了该再见的时候了。

这几年,母亲似乎想开了,也看淡了,每次春节还未到,她就提前打电话来,说好不容易放几天假,就别来回跑了,自家人,拜不拜年没关系。母亲越是这么说,我心里越不是滋味。我知道,她是对这种千篇一律的形式厌倦了。一家人不能踏踏实实地在一起,一切形式都失去了意义。

去年国庆节前夕,五年没见面的姐姐突然说要回来,母亲高兴坏了。从得到消息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忙里忙外,准备这准备那,并且给我下死命令,不管多忙,都得赶过去。姐姐回来的那几天,母亲每天在厨房坐镇指挥,每顿饭都无比丰盛,都像是年夜饭。她脚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每天还领着我们走亲访友、大话家常。家里也是人来人往,空前的热闹。连刚懂事的小侄女都说,大姑回来真好,天天像过年。是啊,母亲恨不得把那短短的几天当做几年用,她是将一家人团聚的日子看得比过年还珍贵、还重要啊!

又一个春节到了,我们一家人仍是各自为阵、各据一方。和往年一样,第一时间我们便听到了彼此的声音,收到了彼此的祝福。通过网络视频,我还看到了母亲沧桑的笑脸和小侄女新画的小猴子,看到了外甥女将红红的剪纸贴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看到了姐姐一家人在大洋彼岸吃着中国传统年夜饭的情景。欢乐和谐,健康平安。一切都很美好,一切都是我希望的样子。可是,为什么在我对母亲说过年好的时候,声音有些哽咽?为什么在我向姐姐送上节日祝福的时候,眼睛有些湿润?原来这么多年,在我的心底,一直都有一个遗憾,一个无论多么华丽的语言、多么真心的祝福都不能抹去的遗憾。那就是——团圆节不能团圆!

我能够感受到,姐姐跟弟弟,也都和我一样,都在用心努力着,默默期待着,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母亲的有生之年,我们一家人能够在一起过一个真正的团圆年!

春节的文章8:每到春节想起姥姥

文/蔡连霞

姥姥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二年了。每到过年的时候,我总是愈加地想念她。

姥姥的一生是伴随着苦难的一生。听母亲说,姥姥不到二十岁就嫁到姥爷家。姥爷脾气不好,直到一大把年纪了,还经常冲姥姥吹胡子瞪眼,这我是亲历过的,更别说年轻时了。姥姥生养了四个儿女,姥爷几乎什么都没管过,是姥姥把妈妈姐弟四人一手带大,期间的含辛茹苦自是不必说的。

母亲说,姥姥的牙齿不好,才三十几岁就掉光了。那个时候,村里也没有听说过镶牙这回事,所以从我记事起,姥姥就是瘪着嘴的,嘴里没有一颗牙齿。她活到八十岁,也就是说,姥姥的一生中有五十年的岁月享受不到用牙齿吃东西的快乐。我记得她常常将炒熟的花生米压成粉末来吃,想想就心痛。

母亲他们姐弟四人都一一成家后,姥姥就又忙着帮他们带孩子了。母亲针线活不好,所以小时候,我们的棉衣都是姥姥给做。三个孩子母亲管不过来,因此我小时候是常住姥姥家的。在姥姥家,她细心地照顾我,还教我唱许多儿歌,至今我还记得“月亮奶奶,爱吃韭菜……”等我渐渐长大,上学了,学校在姥姥村里,就更加名正言顺地住在那,不肯回家。

姥姥从来没有闲下来过。她踮着小脚走到场院去帮舅舅翻晒麦子,她到地里帮舅妈采摘开得白花花的棉花,她领着抱着自己的小孙子,给他们喂饭,教他们学走路,她在家里洗洗涮涮,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姥姥手巧,做的衣服又漂亮又合身;还会做各种各样的饭食,经她的手做出来的饭,再简单也是美味,我们都特别爱吃姥姥煎的酥饼,烙的火烧。她还会用秫秸穿盖帘儿,钉锅盖儿,针脚细密,实用又好看。可是她偏偏不会扎小辫,给我扎的辫子常常没精打采地歪在一边。只有这些,是快乐的回忆。

让我不堪回首的是姥姥的晚年。人老了,干活干不动了,又没什么积蓄,舅舅和舅妈都不懂事,不愿意照顾上了年纪的姥姥和姥爷。于是伺候老人的担子就落在了母亲和姨妈身上,大到家里用的各种工具,小到油盐酱醋,一应都是我们打理。有时,姥姥或姥爷生病了,就更是跑前跑后,忙得焦头烂额。那时我已经长大了,再加上我跟姥姥感情深,所以每逢寒暑假,照顾他们这活我就承包了下来。我每天跑去姥姥家,给她和姥爷送点吃的,为他们做饭,提水,生炉子,打扫卫生,甚至伺候他们睡下……

我永远忘不了那天发生的一幕,妈说好长时间没给姥姥买点肉吃了,于是就买了点肉,做熟了,盛在一个装罐头的玻璃瓶里,差我给姥姥送去。我到姥姥家时,姥爷正歪在炕头上休息,那时的姥爷已是重病缠身了。姥姥接过瓶子,喊醒姥爷,说:“老头子,闺女送肉来了,你吃不?”说着就从瓶子里倒出几块肉,放到姥爷伸出的颤抖的双手中。然后她和姥爷各自拿着几块肉往嘴里送。看着这一切,我的眼泪一下子盈满眼眶……

再后来,姥爷去世了,姥姥就更显孤单。她时常拎着小马扎坐在胡同口,用得了白内障的双眼朝我们来的方向望啊望。几乎每次去姥姥家总会看见她坐在胡同口,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她如一尊塑像,风吹乱了她的头发,也毫不觉得,我的心就莫名的酸痛。可是后来,我结婚了,又要照顾自己的小家,还要上班,离家也比较远,去姥姥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2003年的冬天,我因为怀孕,好长时间没回家,当然也没去姥姥家。春节到了,大年初三,我回家拜年,这一天正是姥姥的生日,在路上我盘算着要买一个大大的蛋糕,好好给姥姥庆祝一下。姥姥一定想我了,我结婚后,没要孩子,她见了面就劝我趁年轻赶快要个孩子,现在孩子快要出世了,让她老人家也高兴高兴。

到家后,看见沉默的爸爸,感觉气氛不同寻常。我问:“妈呢?”爸却说姥姥去世了,我妈奔丧去了。我呆在那里,眼泪霎时像决了堤的河水……

姥姥就这样突然地走了。因为我有孕在身,所以按习俗不能为姥姥送葬,这成了我一生的痛!我也不知道自己哭了几天,甚至直到现在,我在电脑前打下这篇文章纪念姥姥,眼里还盈满泪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