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思想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思想的散文1:让思想在读书中丰盈
文/若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致使许多人产生了焦虑、咆烦的情绪。读书则是一种能有效调节心态、缓解压力的方式。读书常能使人舒心愉悦,犹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养成长期读书习惯,不仅能修身养性,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懂生活、有情趣、善思考的人。常言:什么样的人,就会读什么样的书,反之,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近读了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感触良多。它是一本关于阅读和哲学的书籍,也是一本有关一些文学巨匠八卦的有趣之书。作者用他特有的风格撰著了许多社会风趣韵事及人生经验,让人耳目一新,余味萦绕。明治大学斋藤孝教授的《深阅读》从根本上阐述了“读书”的意义、“读书”的力量。
任何一种阅读都可成为陶冶情操、构筑思想、丰富灵魂的良好方式。唐代孟郊的《劝学》中“人学始知道 ,不学非自然” 深刻的阐述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学习知识和实践同样重要,既要好好学习知识,也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有些知识是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一个人只有学习才能懂得“道”,如果不学习的话,就不懂“道”,也就不能按照“道”的要求自然行事”。读书需要自我反思、内省,不断的自我反馈,才能将知识内化为自己需要的东西,才能在知识和思想上不断缔造,不断地自我丰富和提升。
读书切记随波逐流、浅尝辄止。真正的读书,就是在阅读中循序渐进,不断进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的最佳境界在于知识的积累、思想的沉淀,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读书不仅要“读”、最重要的是要“思”,要对所读内容进行再提炼、再内化、再“加工”,才能将获取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所需。
读书既可以选择阅读经典古籍,也可阅读生活情感、文学、小说、经济、时尚类书籍等,只要是有益的、健康的、有趣的、有助于自己成长的书籍均可,适合自己的,都是可读的。选择阅读与兴趣、爱好、工作相关的书籍,不仅能愉悦身心、拓宽视野,还能满足当下需求,更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每天读书至少1小时,使自己的心灵于静谧中独处,让自己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从容与安宁。选择一本经典书籍放在床头,慢慢读、反复品,让名家的思想逐渐影响自己的视野和格局。
读书重在坚持,一劳永逸。愿读书与你为伴,让我们的思想在读书中不断丰韵、成长。
关于思想的散文2:一只有思想的虫子
文/王太生
人大概是一只有思想的虫子,唱歌、说话;啜泣、大笑,那些声音或高或低,断断续续地呈现。
我的一个朋友喜欢虫子。他在秋天的夜晚,失眠,就悄悄爬起来,跑到阳台上听虫子叫。此刻,正是天光云晓,一夜虫鸣合奏正欢,就像一支管弦乐队,到了即将谢幕退场的时候,虫子们鼓腮吹管,躬腰抚琴,鸣声如雨。等到太阳出来,露水褪消,虫子的鸣叫,便渐渐式微了。
虫鸣,是季节更替在草叶上的盛典。想想那些震颤在草木深处的天籁,如果秋天没有虫鸣,多单调啊。朋友说,站在秋天晨光熹微的阳台上听虫子叫,空气中有草木清香,你不知道,我的内心有多么安静。
一岁虫鸣,我清晰地听到的这只虫子翕动浑圆孔隙,一声悠扬,一声短促地吟唱,到了来年再听虫子叫,就不是今年这只虫子了。
今年的这只虫子,它去了哪儿?轻触弹跳,消失在一片扶疏草木之中,虽然草木清香依旧,但像从前遇到的人一样,再也遇不到了。
那些虫子,我想大概是蛐蛐儿、纺织娘、银铃子……那种浑然天成,流畅舒卷的对天鸣叫,哪怕是在无人的旷野,仍然不知疲倦,它们是瓜叶豆蔓下的俏皮居士,始终怡然自得。当然,有些虫子叫不出声,就像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只是不擅表达。不擅表达的虫子,你能说它不是一只虫子吗?
秋虫鸣叫的夜晚,适宜一个人躺在床上想事,清代采蘅子的《虫鸣漫录》,就是以高高低低,忽远忽近,断断续续的虫鸣为背景,在灯下写成的一部笔记小说。
中国的古画中,调皮的小男孩都喜欢虫子。三两个小儿,剃了桃子头,小手上捏着一根细细长长的草絮,脑袋挨着脑袋,在斗蟋蟀。
鲁迅的百草园中,有过对昆虫描述,“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多年前,我到绍兴时,曾在园内墙根寻找过那几只虫子,终未所得——那是1926年的虫子。
我在一个秋雨倾盆的早晨,留心去谛听虫子叫,这些小精灵偃旗息鼓。或者,叫声被雨声淹没,但是等到雨脚甫一停歇,虫鸣声便从粗蔬草叶间浮了上来。
虫子们在激越欢叫。它们有方言吗?或者说,它们的哼唱,有没有一个地域的乡音?比如,有类似河南豫剧、安徽黄梅戏的韵味。
一岁虫鸣,与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有一天晚上,我在写东西,忽然就听到一只虫子,在屋角里低吟浅唱。估计是从窗外蹦跶进来的,或许是走错了地方,它要蹦进我的文字里吗?我寻了几次,走近时,声音戛然而止;走开过了一会儿,那只虫子又续续鸣叫,却不见踪影。且让它在我的文字里休息一阵子吧,真希望我躬耕陇亩的田塍里,能够有一只虫子的鸣叫。
人大概是一只有思想的虫子,唱歌、说话;啜泣、大笑,那些声音或高或低,断断续续地呈现。
我就是那只几十年前,从古城的青砖墙隙里蹦出的虫子,在我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中,仍然不知疲倦地鸣叫,表达着一个小人物,朴素而沙哑的歌吟。
秋天的夜晚,我在听窗外一只虫子的欢叫。想到明年这时候,就不是这只虫子了。
关于思想的散文3:老妈做义工
文/董国宾
老妈年纪大了,但思想并不老,喜欢上网,对一些新潮的词儿和新潮的事,很是感兴趣,朋友们都说我有个时尚的老妈。
记得有一次,老妈曾问我,什么叫义工?这个新潮的词儿,是她在网上看到的。我随口告诉她说:“义工就是无偿地做好事的人。”谁想,老妈不仅要学新潮的词儿,还要做新潮的事。没多久,老妈就说要做一名义工,已经去慈善总会报名啦。
老妈常去附近一家敬老院,还煞有介事地叫上我一起,拿着我送的笔记本电脑,像是去办什么喜事,特精神。敬老院里,老妈与年迈的老人交谈说笑,把新潮的词儿和新潮的事,说给他们听。
“什么叫飙车”、“什么叫中国梦”、“外面还有哪些新鲜事”,老人们好奇又向往,问个不停。老妈一边作答,一边拿出笔记本电脑,把国内外新潮的事读给他们听,还找来一些风景图片让老人们看。庐山风光、三亚风景、美丽的青海湖、香港浅水湾以及现代城市风貌,老人们一个个瞧得喜不自禁,心驰神往。老妈还与天南地北的老人聊微信,一边聊,一边对身边老人们说:“这人是云南的,退休了还不闲着,自家办了个幼儿园……”“那人是福建的,年老了还组团骑自行车奔赴北京,宣传低碳环保呢……”“看看人家云南和福建的老人,我们也该想远些,不能服老呀……”老人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眼神也一个个亮起来,老妈的话题,也像奔跑的马驹,总是说的很远又有趣。
老妈三天两头往敬老院跑,天晚了就住下来。老人们见老妈来了,立刻围过来,兴奋地问这问那。老妈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做了一名慈善义工,向五保老人们说些新潮的词儿和新潮的事,偶尔还哼几句时尚的歌。老人们乐了,老妈也乐了,老人曾经过于沉静的生活,就这样被激活了。
老妈年纪大了,像一口锈迹斑斑的碗,可里面盛的是新鲜的奶,温润着自己,更滋养着别人!
关于思想的散文4: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芦苇
文/鲁先圣
常常去看黄河。
每当站在黄河岸边,自然想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千百年来,没有另外一句话更确切描述概括人们对江河与世界的感悟。那涛涛之水,无声无息,静静流淌,从亿万年之前,再到亿万年之后,绵延不绝。八百年之周,煌煌大汉,魏巍大唐,成吉思汗,都消失在了历史深处,只有这江河依然奔流,涛涛不绝。沧海横流,逝者如斯,唯信念永恒不朽。
我常常想,人生就像球赛,再强大的球队,也有丢球失败的记录;再弱的球队,也有进球胜利的辉煌。所以,我们必须接受生命的缺憾和不完美。我们不必为自己曾经的失败内疚,也没有必要为已有的成就骄傲。人生,永远在路上。
最喜欢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一棵芦苇,然而是一棵能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纤如一棵弱小的芦苇,但是,因为具有了思想和智慧的能力,人的生命就如深邃的苍穹一样辽阔,像巍峨的崇山峻岭那样伟大,并因此成为世界的主宰。
莎士比亚说:“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舒适优越的生活只会产生平庸,艰苦的磨难才会造就不凡。追求充满诗意的远方,抛弃生活的安逸,品尝人生的种种苦涩,即使折戟沉沙,即使头破血流,即使前程渺茫,依然一往无前,到最后,你必定发现,你不仅仅成为了一个笑对苦难的硬汉,而且已经站在世界之巅。
当拿破仑做了法兰西的皇帝,拥有了梦寐以求的权力、财富、荣耀之后,他却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可是,又盲又聋的残疾人海伦,在写出了着名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对人们:“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没有什么外在的东西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快乐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茫茫人海,有缘相遇,良言相赠,有益于他人,也必定温暖自己的心灵。当遇到身处窘境的人,为他说句解围的话,帮助他摆脱尴尬。当遇见沮丧落魄的人,为他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让他重新拥有鼓舞自己的力量。遇见犹豫不决的人,给他一句坚定主见的话,引领他走出疑惑。遇见无助的孤独之人,给他一句肯定支持的话,使他获得信心。
荀子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关键时刻的一句提醒,能帮助改变他人的处境,更会让自己赢得尊重和美誉。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见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会与我们同舟共济 、荣辱与共、并肩而行,共同见证世界的春夏秋冬。有的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形同陌路,最终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其实,不论偶然的邂逅,还是相濡以沫,这些人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陪伴,或长或短,他们与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变老。
人永远不能向生活称臣,永远不能向意志服软,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想着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因为生活的哲学是这样的:在坚强的人面前俯首听命,在软弱的人面前恃强逞能。所以,生而为人来到世上,你别无选择。
关于思想的散文5:做一根有思想的苇草
文/孙守名
出银都迎宾馆南行二百米,折而向东,沿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很快便登上青龙山的半山腰。我4点50分走出宾馆,天空浓云弥散,压抑得很,路上少有人走,偶尔一两位晨练的老者,看上去也懒洋洋的,似乎与这久热耐忍的天气有关,尽管今天正是立秋时节。
一波又一波的疼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不断地袭击我的灵魂。坐在半山腰一块凸起的崖石上,眺望着远处鳞次栉比的楼房,突然生起了一种对生命的绝望。我似乎理解了像海明威那样一位对生活如此热爱、生命力那么顽强的人为何要开枪自杀,那是一种从骨子里对疼痛和生命的恐惧!还有那位神情忧郁的画坛巨匠凡•高,他对生命的倦怠大概也是源于一种无法忍受的苦痛。
其实,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就像一根苇草。悄悄地生长,用孱弱的身躯支撑着整个世界,一阵风过,难免要折断有形的肢体。人与自然相比,何其渺校难怪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面对横无际涯的浩瀚宇宙,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的慨叹;而苏轼则更是感思"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进入八月,已两次陷入牙痛的窘境。疼痛正像一位清雅高贵的女神与我如影随形,我只要一躺下,她便用佛尘向我洒出几滴甘露,借以驱散那些意欲同我接触的美梦。我在无边的痛苦中挣扎,夜不成寐成了家常便饭。我的眼前无数次幻化出茂密青葱的苇草,有时就想,也许,我的生命还不如它们,因为,脚下的大地、身边的清风、头上的日月正源源不断地抚慰它们。
不远处就是宋江的那座梁山大寨,正是国学大师、书画巨匠范曾笔下的"迤逦梁山,荦确延岱宗脊脉;浩淼水泊,波澜接黄河源头"的水泊梁山。鼓角钲鸣早已远去,刀光剑影也已黯淡,留下的只有经年的古迹旧踪。这让我忽然想到,宋江和他的一百单八将们是否也会为牙痛所困扰,那些驻扎在山上山下的大军呢?号称地灵星的神医安道全难道有何良方药典?他会不会也像当世的那些庸俗牙医,牙痛拔牙,牙坏去神经。这到底让我有些想念那位医术高明的安道全,也许他能给我一朵"玉灵芝",让我驱散疼痛的阴霾,走向光明和美好的未来。
草棵上的露珠晶莹洁透,我用手指轻轻触碰了一下草的边缘,那些露珠便轻轻地滑落,然后悄悄地浸入大地,湿润出一片自已的小天地。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吗?满怀希望地来到世间,像流星一样划过生命的苍穹,留下的只有岁月的片断和少数几个人的怀恋。
几只蚂蚁在草丛间东张西望,似乎正在觅食,这些起早贪黑的生灵让我生出无限的敬意。它们的生命比起蝴蝶虽要长一些,但至多也只有六七年光景。生命的短暂与精神的高贵是它们一生的写照,在部族面临灭亡的时刻,它们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以自己生命换取同伴的安全、部族的延续。活在世间,它们多像那些有思想的苇草,在精神的引领下,将 自己变得执着而又伟大。
不远处传来阵阵蝉鸣,时断时续。这些夏天的宠儿,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生命短暂的威胁,站立在枝头,餐风饮露,用美妙的仙乐装点着人间。秋风一过,黯然引退,世间一场,与"寂寞开无主"的断桥边的梅花何其相似!但它们,这些可怜而又可敬的蝉儿,却无怨无悔,在茂林幽树间无私地张扬着个性。
又是一波疼痛传来,更强更胜,像大海中的波涛滚滚涌来,涌来,又涌来。我静静地坐着,想着那些曾经的过往,生命,爱情,事业,无数人的面庞从眼前一一闪过,或疾或徐……我在等待阵痛像岁月那样流逝,渐渐隐退于深山老林。眼前又幻化出无边无际的苇塘,清风徐来,苇叶摇荡,苇穗正微笑向人世间点头示意。我忽而哑然失然,毫无来由的。
浓墨的乌云笼罩着山头,天空零星飘些雨丝,我站起身,朝山下缓步走去。铃音响起,打开后,徐主任有磁性的梁山口音传来,他简明扼要地叙说了寻找治牙良方的过程,然后就催促我快回吃药,那口气,我的牙痛似乎早已好了一半。莫非,在梁山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安道全的后人尚在人间?
无数的力量在身上集聚,逼退了挥之即来的疼痛。八百里水泊梁山的苇荡在哪儿呢?明天我还要去寻找苇草,因为,它们是我灵魂的栖息地,是我的精神家园。做一棵有思想的苇草……
关于思想的散文6:思想的大树
文/丁明烨
时常有青年朋友问我,你人生的座右铭是什么?每当此时,我总感到十分茫然。说心里话,大千世界斑斓多彩,生命的旅途回环曲折,没有哪一句话能成为指导我们人生的金玉良言,没有哪一条原则是解决生活难题的金科玉律。只是在人生的某一方面,还是有许多值得遵循的行为准则的。
在与人交往方面,我坚持“不卑不亢”。常听人说,自己出身贫寒,地位卑微,在别人面前总有一种自卑感。我总是劝慰他们,别人有一千万,他们没有给我们一分钱,我们没有必要在他们面前奴颜婢膝;同样,既便我们拥有一千万,我们也没有平白无故地给别人一块钱,我们也没有资格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昂。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格上的缺陷,一个人没有可以自卑的;除了道德和才华,一个人没有多少可以引以为豪的。
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我认为金钱这东西没有可不行,多了也无益。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否认金钱在各个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或许这就是资本社会的“资本”。但金钱又像人身上的脂肪,如果太多了,只能加重心肺的负担,造成高血压、心脏病,甚至危及生命。
在知恩图报方面,我推崇“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只要有人能在我困难时拉上一把,过后只要能用得上自己就会倾力相助。毕竟在当今社会,锦上添花的人比比皆是,而雪中送炭朋友太难找了。
在胸怀方面,我欣赏“海纳百川”。只有具备了大海一样的胸襟和气度,才能不择溪流,不拒浊流,才能成其浩瀚无边、波澜壮阔。一个人有多大的心胸,就有多大的世界,就有多大的舞台,一个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人,不会有什么出息。
在孝敬老人方面,我的信条是:不孝敬老人的朋友不可结交。老人从小把你拉扯大,不辞辛苦,不图回报,如果你都不能善待他们,那么,哪个朋友对你能像老人一样慷慨无私呢?连自己的父母都背离的人,谁敢保证你不会背叛他们呢。
在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中,我信奉“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把困难当作挑战,把过程当作享受,人生的许多磨难都会幻化成生命中的珍贵财富。
在生活的宁静淡泊上,我追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当然,至今还难以达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境界。
在对婚姻、爱情的理解上,我赞成婚姻是属于社会的,爱情是属于心灵的,是人们理想的东西,二者处于不同的层面,硬是把他们生拉硬扯地联结在一起,妄加评判,往往是造成身心痛苦的主要原因。
当然,关于命运,梦想,信仰,智慧,勇气,悲悯,超脱,个性,情感等等有许许多多,难以一一概述。但慢慢地发现,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它已长成一颗挺拔的大树,不断从书籍的土壤中,从生活的空气中吸取营养,不断在季节的变换中吐故纳新,逐渐变得枝干粗壮根深叶茂,每一个树枝都是一股思想的支流,每一片绿叶都是一句闪光的箴言。
关于思想的散文7:故乡的滋养
文/王霁良
一个时常被思想噎塞、在钢铁丛林久居的人,游走在宽深的街衢,那点可笑的自我中心意识,总要不断地分崩离析。只是想到故乡,发散的思维才得集中起来。对于今天所谓的现代生活,我够不上是个感受力强的人,离开故乡20年了,闲坐在时间的边缘,常常无端想起她,想起她身边的一草一木。
故乡在鲁西南,在一条横贯黄河和微山湖的大河边,那河叫东鱼河,游走在百里平原,两岸大堤上高高生长的的树木就是一道百里长林。一直到今天,我也常常怀念河上宁静窅远的天空,怀念夹岸林木哄着河水入梦的风淡云清的日子,因是在河边出生,在河边长大,故乡所忆,河的印象是最深的。我出生于河北岸,六岁时搬到河南岸,两者相距十五里,这个年龄段有两个家乡,显得比别人记事早一些,我的弟妹虽和我一样,但当时年龄小,对出生地并无印象。
这河北岸的故乡距河不足一里,叫徐官庄村,村口有清代建的石牌坊,牌坊正额题有“旌表邑处士徐格妻刘氏节孝坊”御笔,我1967年9月出生在这个村子里,小的时候,经常爬到石狮子上玩耍,识字最先就是识的那上面的。故乡西侧的河岸有一窄桥,不足两个地板车车身宽,小马力拖拉机勉强开得过去,却是方圆几十里唯一的过河桥;现在顺着穿街而过的柏油路,在村子南面的河上又修建了一座宽阔的公路桥,今天再看那小桥,那么遥远又那么亲近,仿佛时间被折叠了,往事宗宗奔凑而来,又似浮云随风移去,拨动着记忆的琴弦,成了我写作上想象不尽的源泉……
河之南的故乡也有石牌坊,也是前清所立,文革中被拉倒了,有一根刻字的四四方方的石柱子就躺在我家门口,成了我放了学写作业的石桌子。故乡地域特色驳杂,人口稠密,我这两个故乡都曾是当地的集市,后一个是有名的五里三寨的当中一寨,方圆五里居住了五、六千人,发生在这里的一椿椿故事如一幕幕活剧。我们那里和河南商丘的民风较接近,过去是出响马(土匪)的地方,但我家祖辈都是规矩的生意人,旧社会家里没有土地,也不种地,靠面食生意养家,哪里的集市生意好就在哪里落脚,所以祖上的坟地不下四五处又相距很远,早些的则不知所踪,现在有五代人安眠在这里。我没见过我爷爷,他只活了54岁,虽是个生意人,但又是一个有点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兄弟二人,二爷爷好赌,家里拉磨的毛驴一夜输掉,走了十几里路到其兄家,哭着要求想办法。爷爷能有啥办法?带了点银钱与二弟返家,一夜又把毛驴赢回来。爷爷磕头的把兄弟就有八个,曾祖爷去世的时候,爷爷结交的把兄弟身着孝服,有几个腰里挎着盒子枪,灵堂里跪不开,年齿小的就跪到灵棚里。我的姥爷家也是生意人,不过当年比我们做得大,在安徽蚌埠有纱厂,有不少店面,我的母亲就生于蚌埠。后来徐蚌会战,姥爷看世相乱的很,就卖了纱厂、店铺回到成武老家来,又因多置了田产,土改时遭了殃。姥爷识文断字,十几岁就是纱厂的账房先生。他其实是一残疾人,天生佝偻病,罗锅腰,背上像扣一口锅,身高不足一米四,但就是这样一个人,还娶了相貌不俗的地主家小姐。姥姥在娘家时伺候父亲抽大烟,先要点上火吸一口再递上去,到了婆家也得这样伺候公公,自己就吸了一辈子烟,这在乡下妇女是不多见的。我因为弟妹多,上小学前常住在姥爷家,学龄前认识的一些字大都是姥爷教的,也翻过不少他珍藏的书。河北岸的故乡离姥爷家20多里,那时农村还没有自行车,没有谁那么远来接,也没有谁这么远去送,我就只能在此长住,于是认识了很多人,在姥爷村里是出了名的“王娃”,这便是抚慰过我的童年的真实生活。“十里不同俗,五里改规矩。”我的幼年就是这么度过的,很早就显示了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了观察和记忆能力。因少时体质弱,和伙伴们玩不大入群,存在心理距离,更多的是自个寻思的时候多,耽于海阔天空的幻想,一直到高中都疑心身体比同龄人少了点什么,至于少点什么?少什么零部件又说不上来。
故乡有豫剧、大平调、四平调、两夹弦、河南坠子等,我的一个上过高中、当过兵的亲堂叔带过几年戏班子,几个堂叔都识谱,会拉二胡,不过我一次又一次地跑过去玩,感兴趣的还是他们阅读的闲书和一段段手抄的的唱词。小的时候,有个唱河南坠子的郭瞎子在村里连唱半个月,印象很深,这个人叫郭永章,现在被称为坠子大师,上过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在顾长卫导演的电影《最爱》中扮演“二骚爷”,他唱的最好的是《罗成算卦》,唱词几乎就是诗的语言。
……五色祥云点面前,
点一块红云红似火,点一块蓝云蓝似天,
点一块黑云如鏊底,点一块白云赛粉团,
当中点一块黄云彩,李金仙站到正中间。
一推云头云未动,二推云头没动弹。
他照着云头击三掌,飘飘摇摇起云端,
一驾云头三千里,三驾云头够九千,
云头展够好几展,也跟咱凡人走几年。
你看他拨开云头看,两眼不住四下观,
往东看到东洋大海,往南看到落伽山,
往西看到雷音寺,往北看到饮马泉,
往上看到灵霄宝殿,往下看到鬼门三关……
我敢说这样的唱段,不弱于诗仙李白的想象。顺带提一下,我就读过的晏崮堆中学,是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一个文化遗址,有二层楼那么高,上面圈起围墙建起学校,有三排教室还有操场,可见面积之大。李白跟朋友打猎就夜宿晏崮之上,曾有“鸡鸣发晏崮,别雁警涞沟”的诗句。在崮上读书,也算沾了点仙气,汲取了养分,我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逐步走向写作旅途所具备的预备知识,许是靠下了点功夫、诗仙暗助或运气跻身诗人行列,已属不易,祈望能写出几行对得起名声的东西来,完成作为一个诗人的使命。
关于思想的散文8:夜晚是我思想的时刻
文/王文静
夜晚是我思想的时刻,不许白天的烦恼,白天的污浊,白天的争名夺利,再将我束缚。我该挣脱的,我该放弃的,我该洗净满脑子的千缠万绕的,统统排空掉,只剩下思想的芦苇,在心底摇曳。
穿行在下班的路上,后车座上放学的大孩子,麻雀一样的说话声,再加上寒风一吹,我倒清醒了许多。作茧自缚,何必呢?
不管生活工作中的发生什么,我的大脑至少没有停止过。对于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我始终像我在三尺讲台上给孩子们讲过的,我崇拜敬仰的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那样,豁达乐观,懂得如何找点闲情逸致,突围现实的窘境和困惑。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我相信自己,只要天边有星光,就有月光;有霞光,就有阳光。我的目标在远方,我的跋涉在路上。
夜晚是我思想的时刻,我对我的初中少年们说过:让你的生活,多些阅读,让文字带给自己更多的快乐。当所有的旁人都无法进入你的心里,无法理解你头脑中的小纠结时,读本脾性相近的书吧,书中,某个词,某句话,某个人,某件事,或许在一刹那,让你豁然开朗。把你黑暗的思想空间瞬间照亮。
夜晚是我思想的时刻,我曾经对两个女儿说过:孩子,当妈妈劳累疲惫,就想一个人独自思考的时刻,别打扰我,乖哦,懂事的话,就从书架上抽出本爸爸妈妈给你俩准备的书吧,一进入读书的状态,你们就会有了和父母一样的痴迷和快乐。这比吃多少零食,去几回游乐场,逛几趟超市,有趣味的多呢。这样的趣味,你们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孩子,迷上读书的孩子,在当今又有多少呢?
夜晚是我思想的时刻 ,我暗自庆幸自己,在工作的同时,从未搁下可以思想的自由之笔。白天,我可以忍受,别人的鄙薄,别人的冷漠,别人的踩踏,别人的肆意伤害,可是到了夜晚,捉笔手中,这就是我的大幸运,我成了远航的水手,我用手中的笔做航轮,用美好瑰丽的语言为自己,朝着远方奋勇起航,用文字构筑的世界,装饰我夜晚的梦,而且有能力让自己的大的小的忧愁烦恼疼痛尽快烟消云散。
夜晚是我思想的时刻, 尽管我离真正的文学写作,还有很远的距离,可是,我照样以一个写作者的心态,从生活的泥潭中跳出,静观回眸自己四周围的小小世界,通过思考,然后会有所得,然后确定自己接下来应该如何面对明天早晨的太阳。我感谢思考,这株不断摇曳在心底的芦苇,是它给与了继续努力奋斗下去的智慧和勇气。无论是赢者,还是输者,都是暂时的,坚持下去,事态总会有所改变。我相信自己,我更期待明天。
夜晚是我思想的时刻,比起那些不读书的人,我更富足。我喜欢郊外,田野,星空,冬天的寂寥。夜晚于我最好。清静安心,少了闹事的繁华喧嚣,我把孩子送进梦中,我把自己的大脑排空,开始夜晚的思考,享受孤独带给我的滋养和轻盈,思考过后,享受一个写作者独有的思想境界。
其实,思考过后,那些白天的经历和记忆,那些让自己纠缠不清的苦恼和烦扰,那些让自己彷徨和困惑人和事,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那么不堪,想着落叶铺满校园的操场和小道,想着悠长的琴声和雄壮的爱国歌曲,从音乐教室阵阵传出,想着一走进教室的,张张孩子们青春的面孔,想想大家在一起的欢笑和开心,几分坚韧,几分宽容,几分责任,几分难舍难分的感情,就深植于胸。
感谢夜晚,给了我孤独;感谢亲人,给我了时间和空闲;感谢文字,让我的思想之花有了开放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