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气候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气候文章1:浪漫夕阳红
五月的成都,气候十分宜人,周末的街头,在暖暖的阳光照射下,人流熙熙攘攘。我想,有这么好的朝阳,必定会有一个美好夕阳了。因为,我一直都比较喜欢看落日,更是感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传世绝妙之作。
上午,我和老公一起去农贸市场买菜,照常走到有机蔬菜区,精心挑了几样有机蔬菜。然后慢慢从市场下梯子往家走,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我就是你的眼睛,我就是你的拐棍儿。我回头一看,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挽着一位和他差不多年龄的老太太,正一步一步的往下走。看那老太太,应该是眼睛不太好了,两位老人显得淡定安详,他们手里并没有提菜和其它东西。我想这应该是:“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两位老人是在珍惜这分晚年的情怀,所以每天一起出来走走, 逛逛菜市场,那是一种习惯,一种心境。不是只因为要买菜购物才来菜市场,看看这两位老人,我心里感慨万千,温馨极致,惊喜他们之间的那份相濡以沫能坚持到慕年,这样的浪漫,总是让人那样羡慕,那样感怀,那样的温暖,那样铭记。
夕阳无限好,黄昏更美丽,想起一首很美的歌词“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沉年的酒……夕阳是未了的情/有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我这才真正地感悟到了那份厚重的情爱化成了夕阳红,所以夕阳才会如此美丽。
气候文章2:藜鸡
文/王德琦
藜鸡是候鸟,春天气候变暖就飞来了。我家院里有棵高大的槐树足有十二三丈高,每年藜鸡在高高的树顶端筑窝栖息、下蛋孵幼鸟。
藜鸡飞来选择树梢处的三个嫩枝中间处筑窝。它们是一公一母双双飞来飞去地忙碌。它们先叼上比筷子稍细的几根树枝做底,然后再从山上叼上柔软的茅草、狼尾巴草筑上面,最后再叼上烂棉花、布条子、麻线子、鸡毛、鸟毛等铺在里面,筑成一个圆形的窝。卧在里面舒舒服服。春夏秋狂风呼啸,树枝左右摆动,藜鸡窝都安然无事。在这个窝的下面的树枝间左边一对藜鸡筑了一个窝,在右边的树杈中也新筑了一个藜鸡窝,人们分析一定是老藜鸡的后代。
藜鸡俊秀的身段、优美的线条,满身都是黑油油的羽毛,黑得油光闪闪发亮。老槐树上长出碧绿的叶子像一把巨伞笼罩大地,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碧玉,在袅袅的微风中晃动如耳坠。藜鸡在树枝间飞舞,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有时飞起来宛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叶里忽隐忽现,常常在人们仰视的眼前一闪而过,美丽极了。
早上,晨曦笼罩着山河沟谷,人们正在甜蜜的睡梦中,藜鸡在高高树上叫起。清脆悦耳的报时的叫声,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农人起床下地,司机起床开车上路。
藜鸡是我们家卫士,我们家养着一群花花绿绿的鸡在院中低头寻找食吃。一只炸窝的老田鸡孵出一窝小鸡,老母鸡领着小鸡也在院里跑着。一只浑身虎纹斑驳的猫踏着木梯跳到墙头上,肉垫子脚爪踩着墙头的砖,尾巴像桅杆一样直竖起,双眼放着绿光,注视着这群小鸡。藜鸡看到猫像射箭一样飞来,猫夹着尾巴急忙逃跑,跳过猪圈,越过街道,跑回它家屋子里。老鹰以善战称雄,但藜鸡却不惧怕它,它以强劲翅膀和它钢锥一样尖锐的嘴巴做武器常常打退鹰的进攻获得胜利。我们家喂养一群羊,白天羊上坡,留下一群羊羔。老鹰飞来,偌大的翅膀影子投在地上,想叼走我们家的羊羔饱食一顿。藜鸡看到后像闪电一样去追击老鹰。藜鸡勇敢、灵敏、机智,在老鹰的背上用它的锐利嘴巴啄老鹰的头。老鹰低着头飞走,但藜鸡穷追不舍,一直追到看不到为止。
母藜鸡孵小藜鸡时,不能飞出寻食,怕蛋凉了。公藜鸡给它往回叼食吃。在蓝莹莹的胡麻花儿中、紫白相间相映的豌豆花中寻找高级食物蚂蚱、螳螂等。小藜鸡出窝后,一对藜鸡忙碌地在山坡、田埂河岸寻找小甲虫及麦粒叼回喂小藜鸡。小藜鸡出窝站在枝头上,一见它们的父母叼回食物就“喳喳喳”地叫,槐树上呈现出欢乐情景。
一只老藜鸡不知是因病还是因老,飞不起来了,落在房上,一群藜鸡守在它的身边。这情景充满温情,温暖着整个农家小院。
气候文章3:广西的雪
文/月冷
前几日,全国很多地方的气候,都进入了少有的严寒期。很多地方更是大雪飘飞,就连南方一些地方也飘起了雪花。那日看新闻,看到广西把41年来的第一次雪围了起来,人们争先恐后地欣赏并拍照。在北方人看来,那怎么算得上是雪,零星几片,连地面也没有完全覆盖,就像谁不小心洒落在地的薄薄一层面粉。可对于广西来说,这样的雪无疑是少有的宝贝,让人眼前一亮。想一想,多少人一辈子也没见过几次雪,对他们而言,雪是多么的美丽和新奇。
我所在的北方,虽然比不上东北地区的大雪覆盖,却每年也必定要下几场雪。雪对我来说并不新奇,甚至许多记忆就在有雪的冬天里存储着,关于雪的故事也记忆悠长。
小时的冬天不但冰结的厚,就连雪也下得深情。有时厚积的大雪甚至没过了双脚,走在上面咯吱作响。整个村庄在雪的妆点下,变得抒情而美丽。若是夜里,整个暗夜都明亮起来,人在梦里,便着急地踏雪而行了。几日过后,天气渐好,我甚至不舍得洁白的雪花融化。再几日,等雪花大半融化,残雪之美,竟又写出无以言说的美丽。我总是觉得,那是一种残缺之美,让人伤心之余,又为你留下更加丰富的词句。
有雪的日子,人们个个神清气爽。农人不懂得伪装,把所有的喜悦都挂在脸上,好似村里迎来了最大的喜事。老人说瑞雪兆丰年,这话不假。满地的麦子被雪覆盖,融化的积雪,乳汁般滋润着庄稼。于是每年几场大雪过后,来年的收成总是出奇的好。
一切恍在离开之后更觉珍贵。或记忆才更加懂得发酵与珍藏。故乡在时光中渐渐远去,故乡的冬天渐渐远去,故乡之雪也成了梦里才有的风景。于是常想常念,便把整个人都安放在温暖的思乡情里。儿时的嬉闹如雪花漫天飞舞。来来去去的人,把或喜悦或悲伤的故事,化为光阴之酒,让我在多年以后的今天,一点点品尝。
熟视无睹,该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份本能。广西之雪,更让我想起了这个词语。因为稀少,所以珍贵。那么,熟识的事物是不是就真的不值得珍惜。就像雪,整天埋在雪中的人,一定有了审美疲劳。或觉得爱与不爱,它都在那里。想与不想,它都在那里。
便如我们总是望着远山,却很少顾及身边的风景。
其实,对所有的游子来说,故乡已是他乡。对所有的外地人来说,此处亦是彼处。我们一直忽略的风景,对别人而言却总是有着新颖之意。于是我们奇怪于日日而见的再普通不过的风景,为何让外乡人满脸兴奋。就像每年春天,我总是如约到附近的山里看梨花,在那里,我常看见外地的游人,他们如饥似渴的欣赏着满树满山的梨花,手中的相机快门按个不停。
一旦失去,才觉珍贵。这样的话语,更是验证了身边的许多事物,其实是满载了让人心动的美丽的。我曾经目睹一个个老人离去。他们活着的时候,总觉得他们那么普通甚至可有可无。而一旦失去,即便是我写过的甚至叫不上名字的乡亲,他们的离世竟然也让故乡的某个角落变得空洞起来。我一次次在破败的房子前寻找过去的痕迹,一次次在村庄的路口,远望着背身而远的模糊的身影。是的,我听不见他们走开的脚步,不记得本该熟悉的面孔,却听见了他们活着的时候,关于村庄的一些话语。
在许多人看来,用完的破旧的瓶瓶罐罐毫无美感可言。在绘画写生中,这些瓶瓶罐罐却成了宝贝。在写生台上,它们被认真布置起来。当它们变成画中的形象,更是焕发出了熠熠的光辉。很多画家甚至专门描绘“破旧”之美。陈旧得不能再陈旧的物件,破损得不能再破损的静物,甚至一面老墙皮,都在他们的画里重新呼吸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于是有人说,审美又是审“丑”的过程。那么,我们若是用审美之心重新审视熟识的事物,是不是也可以发现更多的美丽。
所以,熟视无睹的不是我们的目光,而是那颗麻醉的、忘记了生长的心。
气候文章4:雨后情怀
气候的确有点怪,前几天还烈日炎炎,气温突然骤降9度,一连数天,雨连绵不绝,淅淅沥沥。和同学约好出去,但这样的日子,我终不愿出去了,懒懒的伏在书房,任指尖倾泻着文字的美丽,管它窗外雨细如愁……春天的季节,曾幻想一种蓝天白云下的生活,桃花夭夭,蝶舞芳菲,柔风送暖,笑醉春天,溢满笑靥。然而,今年的春季反常的短。几乎是冬天一步跨入夏天的,窗外簌簌的雨,深深浅浅,圈圈点点的起着涟漪,终于又有点春天清凉的感觉了。
窗外的街心公园,秀欣的桃花,娇嫩的花蕾在雨中飘摇,今天气温有点低,凉风直入,我禁不住给自己套上了件毛衣,安静的守着电脑,熟悉的打开,看着文章,于是将许多琐碎的梦和理想都锁在心里……
一直固执的相信,这个世界上终有一种感情可以超脱形式的羁绊而真实的存在,在茫茫人海中相携相持,没有形式上的归属与占有,没有物质上的索取与探求,有的只是灵魂上的相依相伴。我不喜欢聊天,不喜欢逛街,却偏爱文字,也许文字是一种心情,一种渲染,一种寄托,一种发泄,每每读到那些心灵文字,我相信那些发自内心的真实会永远定格在记忆深处……它不会因岁月老去而枯萎!网络,于我,有着深深的缘;网络,于我,也有着深深的爱;网络,于我,也有着深深的情,都说网络是飘渺不可琢磨,然而我相信网络两端的人是真实的,彼此用心敲击着真诚,用一丝一毫的感动变成文字结成的花朵绽放芳香,它是精神的天空,让所有的感触变成诗行,化作美丽的影子,飘拂在你的梦里,它是情感的故乡,播种者友谊,链接着亲情,抒发着心动和感动,网络五彩缤纷的世界带给人们生活的改变。中午时分,同学又打来电话:“还在写小说啊!雨停了,出去走走吧。”我这才抬头,雨真的停了,刚才还灰蒙蒙的天,此时的湛蓝,真的像水洗过的一样,我问:“这样的天气,冷吗?”“美女,现在己提前进入夏天了,知道吗?十分钟后楼下等你。”拿着电话,笑着冲到衣柜前,都说十三四岁的女孩就爱臭美了,每周五天穿深蓝灰白相嵌的校服,把脸都浸灰了,人们常说,女孩衣橱像个万花筒,选了好半夭,妈妈前几天刚给买的春装还没上过身呢,就穿这套。吧 。 当我一身休闲打扮出现在楼梯口时,同学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只见她只穿一件粉色的碎花连衣裙。
“上车吧!”是她表姐开的车,一辆崭新甲壳虫。驱车直奔高速、沿着山路,一路上山清水秀,我问:“要去哪里?”“带你去感受阳光……”雨后的风婉转温柔,阳光灿烂,恰到好处,把手伸出车窗外,惬意布满心房,看着雨后阳光摇着绵绵婆娑的树影,远处成片的灿灿的油莱花,有点像在人间仙境中穿梭,我央求她表姐停车,随手掐了一串,淡淡的花香溢满心房。
一对蝴蝶从远处飞翔而来,置身美丽的花丛中,我的视线跟随着蝴蝶,葱上葱下的飞舞着,拥抱在碧绿的树枝和花朵间,蝴蝶轻轻柔柔的翅膀煽动着美丽,释放着爱和幸福,
淡淡的阳光暖暖的,那些散落的树影,在微风里轻轻的摇晃着,像极了我作图时被羽化的云,恍惚间,回到岁月的深处……车拐下公路,我们在山坡上寻一处阴凉,坐下,静静的。风吹过来,托起天边的云,柔美而转移着,我就那样看着,那是一种安静美妙的时刻,我喜欢这样的氛围,寂静而甜蜜的时刻,朋友说:你的词句再美,也美不过这样的风景故事,之所以是故事,就是有着意想不到的结局,只要转折就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所有的情节,都在缓缓转身停留的刹那,就成了绝美的璧饰,诱人,却远离了生活的本质,此时,心像阳光下一朵娇嫩的花朵,在文字背后,如痴的绽放着温暖,看着翩翩的蝴蝶,谁把爱变成阳光的色彩,换成金色的涟漪,装扮了我的天空。
气候文章5:诗词里的“惊蛰”
文/尚庆海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闻雷》写惊蛰时节来了,雷声时常响起,天气逐渐温暖,草木欣欣向荣。寥寥数语,形象地道出了惊蛰节气的气候特征。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仲春时节的开始,也是全年温度回升最快的节气。古时称惊蛰为启蛰,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气温转暖,春雷始响,雨水增多,万物苏醒,大地一片盎然生机,正是春耕的好时节。
古代的诗人们对于节气变化向来敏感,多愁善感的诗人对“惊蛰”这一节气更是不惜笔墨,纷纷吟诗赋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惊蛰”佳句。
宋代诗人舒岳祥在《有怀正仲还雁峰诗》一诗中写道:“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诗人通过写惊蛰节气到来的景象,抒发送别友人的惘然离别之情。“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宋代诗人陆游的这首《春晴泛舟》语言平易晓畅,格调清新雅致,道出了诗人对惊蛰这一美好节气的至情之意。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宋代诗人陆文圭的这首《骤雨》读来朗朗上口,妙趣横生。宋代词人萧汉杰的《菩萨蛮·春雨》写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诗人描写了农人整日忙于农活,却连隔夜的粮食也没有,而自己不从事农耕,俸禄却来自农家,心中满怀愧疚。诗人对农人充满真情实感的怜悯之情令人动容,也使得这首诗广为流传。
惊蛰时节,品读古人的“惊蛰诗”,感受“‘九九’艳阳东风吹,气温回升雨水增”的美妙景象,别有一番风味。
气候文章6:揽香
文/完全没道理
今年气候与往年不同,漫长的夏季又是极端的高温,以至国庆节后还余温不减,常年这个时候,小区的绿化带已是桂花香满园,而门前的十几株桂花树却悄无声息,在3米左右的枝繁叶茂中偶有“挤”出少量花朵,模样也不怎样,就别谈怡人的香气了,但我知道,这是初绽的花,若想一见桂花花团锦簇已为时不远,耐心等上数日,应该就是花期了。
前几天北方来了寒流影响南方,这几日终于降了温,去了闷热,白天与黑夜有了温差,每当我一早出门上班前,我总是在经过的路旁边,往四周的桂树瞧上几眼,树上绽出许多了玉米花黄,路边也有一些香味,我想这桂花应是开了,我有心在今年多看一些花,尤其是我喜欢的桂花。
到了周未,我才真正有了赏花的闲情与时间,见一早一缕阳光洒落,大概是雾霾中PM2.5的作用吧,小区园中的天色还是有一些灰蒙,房顶上的太阳光尽力往下照射,一直到了9点后,周围景物才显的清亮,一旁粗壮的香樟,高枝头上的鸟儿飞跳着,叽喳叫的不停,园中固定健身器械上,有几个老人在活动着,十几位居民在一位老者指导下,打着太极拳,见他们的眼望手心,闭目养神,指云拂风,甚是喜欢,就是自已至今未学练,故而,要在人前摆上一二个太极POSE(姿式)就太费劲,我只能在一旁远看一会儿,心里头也叽喳着平日多拥重于工作,在外跑项目没个时间节点,想讨一点清静都难,也就没有了炼的功夫,只待我寻个日子定心、定力后,如同今日赏花一般―――-人若有日,寻花有期。
走在园林小径,早锻炼的人很多,我情思被人声所缠绕,到了十点后,人才渐渐散去,这时,园中静了下来,我才认认真真开始赏起桂花来。
细看一下桂花树,周边有十几株四季桂 树势强健枝条挺拔紧密,叶色深绿,叶缘微波曲,花色乳黄至柠檬黄,花形极小,单花四瓣,花蕾如米粒,形象上无论怎么看,都难与美字搭界,在中国十大名花中可能是最无形色,没法与他花相比,但成株的桂树一一开花,却是以花花朵朵相串至茂密、香味甜郁,有浓实的厚香,虽然在形体上,花形不如叶形抢眼,可桂花的芳香,着实不是一般的花所能比的,其花香四溢以至千里,故而以“十里香”入列榜中。可以这样说十月的秋,唯有桂花的花香最入情怀,虽其盛开时不奢华,却香溢的是十分潇洒 .
到了晚间,饭后漫步,在桂花树下清雅幽静处,阵阵花香扑鼻,我才知这桂花一入夜,更是花香浓郁了,如果说日间在阳光下,桂花花香还有点遮掩收敛,可一到了夜暮来临,就如同丰腴的少妇夜间着床式风情万种,全祼敞开香体那样奔放,入体的袭香惹人胸酥心醉,在不知不觉中,更显秋的风韵。我深情侃侃地呼吸着,开怀下,品鉴这花的甜香, 不禁有感于“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叹,更吟这“独占三秋压群芳”之声……
我不饱览,花中之王的牡丹国色;
我不怜惜,花中之魁的梅花飘落;
我不胜收,花中珍品的山茶花开;
我不淘醉,花中西施的杜鹃娇滴;
我不拥戴,花中皇后的月季灿红;
我不相邀,凌波仙子的水仙清香;
这时,我真的难以情疏于小米花式的桂花了,我要牵手,这馥馨四溢浓实的厚香!
转悠中,已是月度银墙,满眼的秋风,着身确实一把凉,我将揽香而回,与花怜别,捂襟夜语,自嘲一下“揽有如此秋香,一年闻香至此,就再无缺憾了”.
气候文章7:记忆中冬天里的风
文/晓君一生何求
如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这个地区冬天的风小了,雪少了。但在童年的记忆中,最先迎接冬天的就是风。待到“小雪”过后,西北风时常像发了脾气的雄狮,肆无忌惮地狂吼着,昼夜不停,直到刮来一个冰天雪地。
当年的农村全是土路。每当大风刮来,大街小巷尘土飞扬,昏天暗地。中午过后,撒落在地上五颜六色的碎纸和旧布片,有的被风吹藏在巷子里幽深的墙角下,不停地摆动着优美的舞姿;有的似海燕一般被卷上天空,悠悠飘扬。
晚上“朔风劲且哀”,狂傲的西北风尖叫着把房前的旋风强劲地从门缝里刮进屋内,门窗咣咣当直响,让人内心寒栗。早上,刺骨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刮一样,杨树上那些干巴巴的细枝,在狂风中发出凄厉的叫声。路上的行人更是千姿百态,男的头顶各式各样的棉帽、皮帽,女的蒙着老红、粉红、豆绿、淡黄等颜色多样的方块围巾,全都眯眯着眼,嘴里吐着热气。上了岁数的老人,满脸胡须渐渐变白,宛如涂了一层白霜。偶尔遇到一辆马车,坐在车辕上的车夫穿着大襟棉袄,扬鞭指挥着喘着粗气的牲口,一步一步地低头拉车。骑自行车的小伙一旦遇上顶风,风采全无,下来推着行走。土沟里枯黄的草也耷拉着脑袋,在狂风中战栗。冬天的风,就像一位草根诗人,在描写着乡村冬天的一草一木,给人一种悠远的遐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们寿光农村每逢冬季,生产队里便组织劳力用大车小车往田里运送土肥。推车运肥的人们,顶着呼啸的风,穿梭在乡村小道上。顶风时弓着腰吃力地往前推进;而顺风时仿佛扬起了风帆的船,飞快地向前跑。此时,人们期盼着北风吹来一场漫天飞舞的大雪,吹走一年的疲惫与艰辛,换来平静与悠闲的冬天。
北风呼叫,大雪封地。劳作了一年的大人们早饭之后,最好的去处是生产队里的马号。人们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道古论今,憧憬着美好的来年。圈内的牲口一阵懒觉之后,交替着发出舒心的叫声,铡草的爷爷叔叔们在精心地为它们准备着过冬的“食粮”.马号里的那些谈笑声、铡草声与外面的风叫声交集在一起,演奏着乡村冬季的浪漫曲。
雪后的西北风更是锋利,大人小孩的脸上和手背常常被刮出一道道细细的伤痕,疼痛难忍。尽管如此,当年我们这些毫无娱乐场所的孩子们,依旧冒着严寒在生产队里的场院里抽陀螺、打土瓦、跳绳、踢毽子。那时孩童没有任何玩具,冬季里喜欢的就是用高粱杆或玉米秆制作一种风车(哨芊),赤手拿着风车,顶风狂跑,风车急速转动,少年的心也随之放飞。半天下来,鼻子、耳朵和那双小手冻的通红,窜进家门迅速脱掉蒲窝(用蒲子草编织的那种鞋子),把一双冰疙瘩似的脚捂进炕上的被窝里,享受着无比的温暖。
由于风的缘故,冬日里多数日子总能见到阳光。中午时分,一缕缕阳光透过木制方格窗户洒进屋内,照在炕上。老人们在阳光的沐浴下,或缝制衣被,或穿搓玉米,或编织柴筐,不但悠闲自在,而且在营造着一个温馨的家。晚上,一家人躺在被太阳照晒后的被窝里,闻着诱人的阳光香气渐渐地进入梦乡。睡梦中盼望着南来的风吹出春天的故事。
气候文章8:秋雨中的遐思
文/月下埋梦
今年气候真怪,漫长的高温溽暑袭击了大半个中国,连从未听说的医学名词“热射病”也出来了。南北方热死不少人,世人惊呼:老天爷这是怎么啦!好不容易盼到立秋,节气到了白露,但暑气未消,秋老虎仍在肆虐着。昨日忽然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丝丝缕缕,如泣如诉,如梦如幻,那是立秋后第一场雨,带着丝丝凉意和绵绵清爽来到人间,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这秋雨毕竟是秋雨,不像春雨那样潇洒缠绵,虚幻缥缈;不像夏雨那样恣意狂放,骄纵无羁;亦不像冬雨那样迷离散漫,凉人肌骨。它是那样的漫不经心,悄无声息地下着,点点滴滴洒落在人们的心坎上,给饱受酷暑的人们带来些许清爽,给久渴的大地带来滋润。微风起处,被酷暑炙黄的田野仿佛一夜之间荡起碧波。我爷爷是一位老农,他在世的时候,最讲究农时季节和风调雨顺,他说的一句话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立了秋,哪里下雨哪里收。”可见秋雨能给人们带来多么大的希望和期盼。
一年四季里,秋天的色彩是最绚烂的,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秋天说成金秋,可见它是多么靓丽和珍贵。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成熟和收获的季节;我喜欢秋色,因为秋色是五彩斑斓的,稔熟的果实缀满枝头,如珍珠玛瑙般滴翠流丹;我喜欢秋风,因为那风萧萧瑟瑟,濡沫了香醇和清爽,给酷暑溽热煎熬中的人们带来惬意和快慰;我更喜欢秋雨,因为秋雨是甜甜润润的,霏霏靡靡的,像一首抒情诗,浪漫而柔情;又似情人的絮语,恬谧而缱绻。在那个季节里,天高云淡,晴空如洗,桂花的清香,菊花的淡醇,沐浴着城市和乡村。旷野上姹紫嫣红,一派灿然烂漫,伴着季风,即将成熟的庄稼荡漾着兴致与乐波,各展妖娆,像一群盛装的舞女,在微风里翩翩起舞,为人们送上高贵华丽的霓裳梦幻曲。秋之神笔,把原野描绘得蔚为壮观,楚楚动人。那金黄的是稻子;那紫红的是枫叶;那粉白的是野花;那碧绿的是芳草;那红绿相间的是高粱和玉米;那黄绿相间的是谷子和大豆。我们知道,物择天时,时随季换,一年四季的职责是,春之发,夏之荣,秋之稔,冬之藏。唯独到了秋天,万物走向成熟,连最不起眼的小草也要结一粒种子,储备些精粹,准备来年生命的再续。在那个季节里,人们总是怀着诸多的理想和祈盼,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那一望无际的庄稼,带着人们的希冀,燃燃烈烈地生长着,高擎着串珠,怀抱着丹翠,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人们的喜悦都写在脸上,美在心里,都盼着好的收成,盼着好的年景,盼着好的日子……
秋天如此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可是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雅士却把秋描绘得过于凄切和黯淡了些。宋代的辛弃疾写了一首《丑奴儿》,又名《采桑子》:“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他的词风本是豪放派的代表,却也婉约了一回,把个秋天写得如此凄切悲凉,如此愁浓怨集,读后令人荡气廻肠,愁肠百结。清代的革命志士,史称鉴湖女侠的秋瑾,因为追求自由民主,被腐败的清廷砍了头。那女侠英雄气概了得,三次过堂受大刑,她大义凛然,一个字没吐。临刑前愤然伏案疾书了一句诗:“秋风秋雨愁煞人。”仅用七个字,就把黑暗腐败的政治和腥风血雨的形势概括得一览无余。后来人们在纪念这位女英雄时,都要提到这句诗,都认为那句诗的原作者就是秋瑾,以致以讹传讹。我后来闲适去逛书店,偶尔翻阅清代诗集,原来那句诗是清代人陶澹如的诗句。原诗是:“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情也是糟乱得够呛,面对秋风呜咽,秋雨悲凉,有感而发,愁绪萦怀,挥毫写下了如此悲凉哀婉的诗句。秋也的确能使人产生一些悲凉的情调,感时伤怀,触景生情,恐怕那样的经历人人皆有吧?特别到了晚秋时节,那股肃杀之气,吼天呼地,万物萧条,荷颓柳败,的确令人怜物伤情,悲从心生。然而人的经历不同,感受亦不同,心情亦不同。我的父亲辛劳一生,退休后过了五年清静的日子,就在一个秋风萧瑟,秋雨潇潇的秋日里病逝。好多年每临秋时,我就怀有悲时悯人的情调,兼有伤类感怀的情愫,每每伴着秋风秋雨而萌生。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世事的认知,那份多愁善感渐渐被无奈和麻木所替代,一切都容忍和释怀了。觉得如此悲切度日,不如高歌向晚。自己也学着古人的豁达和雅致,寄情于青山绿水,移情于柳絮花丛,让愁绪随风而逝,让伤感遇雨而泯。还自题小笺贴在床侧慰藉自己:“秋风泯去恩仇事,秋雨荡净荣辱情。”人的心志淡泊落寞到这个份上,有了几分佛缘道骨的清丽,也算是超凡脱俗了吧?
窗外的雨仍在继续,午后愈加浓密起来,点点滴滴洒落在窗前的梧桐树上,那窸窸窣窣的声音甚是撩人。我耐不住寂寞,又一次老发少年狂,干脆迈开大步走出屋子,走出围城,来到旷野,蹲在庄稼地里,一任雨水浇浸。侧耳聆听小雨润物的声音,聆听庄稼吮吸雨水的声音,我仿佛也成了一棵庄稼,在秋雨的滋润中,变得成熟恣意起来。思绪也被雨水浸润得明晰豁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