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的散文

请欣赏自古以来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自古以来的散文1:缅怀慈母

文/李丁

清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令人伤感、令人缅怀、令人追思的节日。今年的清明尤其又令年届半百的我感到格外的悲痛与凄怆,因为离马年的春节仅十来个钟头时,我的母亲不幸因病于大荔老家仙逝。

母亲王锦合,1928年10月4日生于朝邑县伯士乡高城村。母亲自幼习读诗书,学做女工。母亲的少女时代相当长的时间是在药王山麓的耀州度过的。她在那里的街道上经常看到留着短发头,穿着灰军装,缠着裹腿,蹬着布鞋的女八路。1946年嫁到了同县的紫阳村李家。解放初,因有文化又积极上进,母亲曾担任紫阳乡妇联主任,为筹措解放大军的军鞋等妇女工作而顶风冒雪、披星戴月奔走于全乡各村的家家户户。后因双方家庭成分原因,她又辞职回村务农。在“极左”思潮横行的时期,她几十年承受压力和打击而又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尽着一个农家妇女的本分。虽然出身不好,但她仍然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公社化时,她一直在大灶做饭,义务为孤寡缺劳人员缝衣送饭。她还经常为村民代写书信,为全村各队红白喜事做席而不求回报。

改革开放后,父亲复职后在西安市回民中学执教,母亲随迁西安,住在学校家属院。她同回族同胞融洽相处多年。上世纪90年代初,搬到北门里莲湖区教工楼后,母亲长期义务清扫楼梯,主动搞好邻里关系,把温暖洒满我们单元楼层的各个角落。“李嫂是好人!”这是全院子人对她的一致评价。

移居西安后,母亲一直想念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多年来,她热心接待来西安办事看病的乡亲,我家几乎成为大多数村民来西安必去的歇脚之地。每次回村后,她总要抽时间看望她的老姐妹、老伙伴们。在病重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全村老人的身体状况。

母亲一辈子总是为他人着想。她含辛茹苦把哥哥、姐姐和我教养成人,并帮我们成家立业,还无微不至地关怀孙辈和重孙们的生活成长。我三十多岁时遭遇婚变,是母亲把当时还不到半岁的孙女接过来养大,并看着她从中学跨进大学的大门。

按故乡的习俗,今年清明,我要将母亲生前穿过的衣物都带回老家在坟头烧掉。夜深人静,独居斗室看着沙发上已整理好的母亲的衣物,我的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自古以来的散文2:要留清白在人间

文/陈博煊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国外。它是一种人格境界,要求人们诚信清廉,遵纪守法。在我国几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敢于为民请命,刚正不阿,不惜丢官罢职的清官廉吏,有被百姓誉之为“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包拯;有一生清廉,深得民众尊敬,敢于责备皇帝的海瑞;有被康熙皇帝当面称赞的一代廉吏于成龙。

在现代社会,也不乏大批廉政爱民的典型,有逝世后没有一分钱存款,被联合国为之降半旗的周总理;有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有情系西藏的好书记孔繁森;有大山师魂——蕲春四中的汪金权老师等。他们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是清廉的一生,体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烛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风貌和政治本色,为我们树立了廉政的光辉榜样。

与廉政相对的,则是与之背道而驰的腐败。常言道,妖雾弥漫的地方必有妖怪,歪风邪气盛行的地方必有腐败。“三年县知府,十万雪花银”,是清朝官场腐败的真实写照,注定了清朝必然走向灭亡。当今社会也有腐败,行贿、贪污、不廉的现象司空见惯。像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刘志军之流,为了权、为了钱、为了利,贪赃枉法,腐化堕落,身陷囹圄,身败名裂,必将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人们树立反面的廉政警示典型。

在我学习困难时,老师告诫我:“在前进的道路上,一时的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困难击倒而屈膝;一时的黑暗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黑暗吞噬而迷失方向。”是啊,困难人人都会遇到,但千万不能被一时的困难所屈服吓倒,更不能以自身有困难、周围环境不好为借口而走向腐败堕落。

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守住气节。要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要像石灰那样“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自古以来的散文3:一盒润嗓药

文/周炬

自古以来,老师这个职业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美好的代名词: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无悔的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知道,作为一名老师,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才是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工作。

可没想到,在这个暑假,学生却反过来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教师。

课间休息时,我在办公室和同事闲聊,难免会谈到第一天工作的感受和对班级里各个学生的看法。当聊到班里一个名叫孙强的男孩子时,我随口说:“这孩子吧,脑子不好使,反应慢,估计成不了啥气候。”随后我起身准备接水,在转身的那一刹那,让我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孙强站在了办公室门口,眼里满是泪水,呆呆地看着我,看着我这个所谓的人民教师!

一时之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也愣在了那里,过了一会才颤颤地问:“孙强,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吗?”孙强看了看我,脸上竟然挤出了一丝笑容,随后从身后掏出了一盒润嗓药递给我说:“周老师,刚刚在课堂上你无意间咳了几声,我估计你嗓子有些不舒服,所以特地去校医室买了一盒润嗓药给你,这不,趁着课间休息,给您送来了,你快含一片,效果挺好的。”

说完,孙强把药塞到我手上,就转身跑开了。我呆呆地看着手中的这盒润嗓药,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种强烈的自责和内疚排山倒海地涌来。孙强是一个多么好的学生啊,可我呢,却还认为他脑袋笨,成不了气候。

那天夜里,回到家中看着孙强送给我的润嗓药,我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我早早便来到了学校,因为今天,我决定向孙强道歉。

清晨的学校很安静,坐在办公室里,我突然想起了曾经还是学生时的自己。那个时候的自己,虽然语文成绩不错,但是数学成绩却一塌糊涂,很多时候对于老师所讲的知识都无法准确理解。那个时候,我常常在晚自习时缠着数学老师问这问那,可数学老师从来没有流露出半点不耐烦之意,一直在给我耐心讲解直到我懂了为止。

而今天,同样身为老师的我,却说出了那样一句伤害学生的话,而被讽刺的学生却打心底里在关心着我。

我起身上楼,刚上到二楼,便听到教室里传来了有人正在背诵昨天我所讲古诗的声音。

推门一看,我傻了眼,原来是孙强!孙强也看到我了,他高兴地和我打招呼,仿佛昨天的事情根本没发生过一样。我有点不好意思,问他:“你怎么这么早就来学校看书?”孙强摸摸脑袋,有点含羞,小声地说“老师,昨天回去我一直在想你的那句话,其实一直以来我都知道自己脑子没有其他同学那么灵光,可是我却不知道笨鸟先飞,不知道多努力。我后来想通了,既然我比别人笨,那我就该比别人更用功,这样长大后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看着眼前的这个孩子,听着他细小却充满力量的声音,我突然领悟到了什么,我拍拍他的肩,说:“孙强,老师为昨天的那句话向你道歉,同时老师敢打包票,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最出色的人!”孙强听到我这么说,眼睛里突然生出了无数的光彩,他大声地说:“老师,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我把手伸进口袋里,摸到了孙强昨天送的那一盒润嗓药,看着孙强,我意识到,这一盒润嗓药,能治疗的不仅仅是我的嗓子,更能治疗的是我的思想啊!

自古以来的散文4:“老婆”一词源于对联

文/操杰

自古以来,桐城人都习惯称自己的妻子为“老婆”。“老婆”之称,颇含恩爱之意。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老婆”之称源于对联。这里,有着一则鲜为人知的对联故事呢!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位风流倜傥的文化名人,姓麦名爱新。他见妻子年老色衰,于是便有些嫌弃,遂生纳妾之心。

某日,麦爱新外出游说之前,写下半副对联放在床头。联曰:

莲败荷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其妻也是书香门第之女,知书达理,聪惠异常。她在收拾房间时,发现了那半副对联,立刻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她眉头一皱,联上心头。于是,奋笔续写下联。联曰:

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

这句下联,比喻贴切,对仗工整,形象生动,通俗新颖,尤其是联中的“新粮”与“新娘”,“老藕”与“老偶”谐音双关。麦爱新读后,不禁拍案叫绝!他深感妻子才思敏捷,更为往日里的夫妻恩爱所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思前想后,终于打消了休妻之念。

数日后,其妻见丈夫有了悔改之意,打消了纳妾之念,恩爱亦如从前,心中十分高兴。于是,提笔写了一副上联:

老公十分公道

麦爱新马上续写了下联:

老婆一片婆心

打那以后,“老婆”一词就包含着丈夫跟妻子白头偕老之意。同时,妻子的爱称——“老婆”就渐渐地一直称呼到如今。

自古以来的散文5:女人与读书

文/郭敏

自古以来,读书与生活息息相关。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更新,过去的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已有所不同,但一个人,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没有知识是万万不行的。

读书可以使人明目清心,让你视野开阔,让你懂得世间万象。纵观咱们国家五千年文明史,只有文字,才是绵延历史、传承教育的文明史。所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读书的人,心胸豁达,行为儒雅,只有读书的人,才会放眼未来,瞩目天下。而女人读书,更可以变得情清气爽、气质非凡。读书可以使女人高贵,更可以使女人精致。一个读书的女人,即便她不是生得动人心弦、美艳绝仑,但一定有从她身上流露出来的那种别具一格的引力,让你觉得非同一般,我相信,那种气质和美丽,会焕发出比容貌美更胜一筹的惊叹和光彩。

从史上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到命运多舛的蔡文姬;从才情横溢的诗人薛涛,再到素有女史学家之称的班昭;从光芒四射的林徽因,再到盛名才女张爱玲……纵观中国历史几千年,虽然她们也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女人,可她们的名字,谁又敢说,不在历史灼灼皓空中占有一席之地呢?

作为女人,你可以生得不漂亮,但不可以粗俗,你也可以生得粗俗,但不可以无知。无知的女人最可怕。漂亮的女人固然好,可是如果没有内涵,也只能是作为花瓶的作用。一个女人的美好,主要在于外在和内在的相互结合。外在的美,尤于鲜花,可是,再美的鲜花,一旦离开了枝头,生命就枯萎;只有内在的美,它会无时无刻不追随着你,无论你年轻还是年老,变美还是变丑,它都会如影随形、日久弥新!

读书的女人,生活一定顺心如意,因为她懂得凡事不能苛求圆满,大千世界,一切都会随缘,只有顺其自然了,心才不会受苦煎熬;读书的女人,婚姻一定比较美满,因为她知道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两个人相处,只有把心放平了,不要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对待你好的人,你也一定要对他好,知道体贴,懂得进退,婚姻的围城里,没有对错,只有两个人同心同德,婚姻方可圆满;读书的女人,必定懂得孝心感恩,懂得人生在世,衷为善、孝为先,她在生活中应该懂得修心养性、善心如莲。

做个喜欢读书的女人吧,只有在书海中沾染书香的女人,才能遗世独立,清香永久!

自古以来的散文6:秋天,我去看你

文/沈伯素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爱借秋天来临之机发一通感慨,比如战国时期的楚国文人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等等。大概因为古代帝王专制的原因,我翻阅古籍,明显感到悲秋的篇目较多。倒是唐代刘禹锡与众不同,他在《秋词》中别出新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读了刘禹锡的诗,像我这样过腻了钢筋水泥建筑里面生活的人,就更想出门去看秋天了。

秋天在哪里?在农村,在田野。城市里是看不到标准的秋天的。我专门下乡。秋天,我去看你。

头次下乡,因现在普遍重视道路绿化,坐在车上满眼都是行道树和绿化带,半天车程,车窗外似乎没有田野,因而没看清秋天。

只好再去,早早下车。在田野步行,便看清了秋天。

秋天是黄澄澄、红彤彤的。她虽不像百花盛开的春天那样艳丽,但天高气爽,云淡风轻,秋色同样诱人。加之金黄的果实随处触目,这就比春色更胜了一筹。田野美极了!一望无垠的稻田,稻谷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一阵凉风吹过,万物都在欢笑。到了田野,我感到蓝天在欢迎我,白云在欢迎我,和风、碧树、香草、硕果、秋虫……都在欢迎我,一切秋声秋色都在欢迎我!秋天把我引出居室,引出城市,引到村头、田埂这些令人不忍离开的地方。

我弯腰拣起几枚掉在地上成熟了的银杏,同伴说那东西“奇臭无比”,我闻了闻,不臭,有大自然的气味。

我被桂花香味吸引了,来到一株株桂树前,围着桂树转,扳住桂枝闻,心里回响起云南民歌:“缅桂花开十里香,朵朵鲜花情谊长……”我不忍心像旁边一位爱桂者采摘一小桂枝边走边把玩,更厌恶另一位一把一把捋下桂花朝自己衣袋装的人……我只是醉在桂花树旁。

我发现田埂边、小路旁、斜坡上、山脊梁、杂草中乃至石缝里,都是野菊生长的天地!那朵朵小花成群成簇,迎风摇曳!簇拥在一起的一粒粒小花,都由排列整齐的一圈花瓣围绕着绒绒的花蕊形成,圆圆的,柔柔的,酷似一张张小脸。张张小脸都对我微笑。便想:陶渊明先生“采菊东篱下”,他所采之菊,肯定是野菊花吧?否则,他为何可以去随意采摘呢?革命伟人有词:“战地黄花分外香”。这里说的黄花,不是野菊花又能是什么呢?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累累的果实,使空气弥漫着清香。走在黄叶飘落的田埂上,就闭上眼睛深呼吸吧,秋天的味道很干净,都是过滤过似的清新的养肺的氧气。吸着秋天的空气,就感到大自然的亲切,感到人生的充实。

自古以来的散文7:文人的秋思

文/艾里香

自古以来,文人就有说不尽的秋思。秋日里,天空变得澄澈而高远,金黄的粮食酿成了酒,这酒的滋味便是秋的味道,醇厚而又凛冽。舌尖的千般滋味,如同文人心底里千回百转的情绪,他们在秋天令人微醺的空气里陶醉,说不尽层层叠叠的心意。

郁达夫先生万里赶去北平,只是要尝一尝那故都的秋味。“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北国的秋,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就连最平常的事物如牵牛花、槐树、训鸽和蝉声,在北平高远碧绿的天色之下,也别有意趣。在这篇《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以己推人,觉得“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而读书中的诗词文章,让他感慨“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

“悲载,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之后的楚国诗人宋玉在《九辩》一开篇就发出这样的感慨,秋的肃杀与诗人心中的感伤和忧虑契合,“悲秋”也就成了中国文人一脉相承的情感基调。“秋场点兵”,“秋后问斩”,古人把最残酷的战争与杀戮放在秋天,因此这个季节便于恐惧、痛苦和悲伤联系在了一起。寒风始来之时,人们怎么能不黯然神伤,悲从心生?那新征的徭役,秋天又开始了。于是思念之情、生离之痛、死别之痛,都凝结在了秋天,望穿秋水也只是无尽的思念和等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秋思就好像在秋风中满天飞舞的落叶,不经意落在哪个人的肩上,就将忧伤植在他的心里。曹丕在《燕歌行》里咏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相似的景象也出现在范仲淹的《苏幕遮》里:“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而王实甫将这秋景借来放在他的杂剧里,却惹来了缠绵的相思:“碧云天,黄花地,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

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一连串萧索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日傍晚的图画,浸染着天涯断肠人在羁旅途中的孤独和疲惫。而在辛弃疾的《奴丑儿》中,从“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至“如今识尽愁滋味”,却“欲说还休”,那浓浓的愁意全都凝结在一句“天凉好个秋”里了。

面对萧索的秋景,有些诗人心头激荡的却是另一番情感,那是对江山社稷的忧虑,更为深沉和迫切。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中饱含了诗人老病孤独之时仍伤时忧国,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陆游说得更是直白和痛切:“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

当然,秋思也并不全是悲戚的。秋天毕竟是成熟和丰收的季节:“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比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欢快的笔调写出了秋天爽朗的一面,也表现出了刘禹锡乐观和豁达的性格。此外还有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甚至胜过春天里的花———那是怎样一种热烈与美艳啊,叫人忘却了忧愁,深深沉醉在纯粹的美之中。

一季又一季,总是说不完的秋天,断不了的秋的思绪。

自古以来的散文8:醉情山水

文/xiaomai1230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迁客骚人,皆以山水寄怀,寓情于景,是向往的,渴盼的。而我亦生活在这山水之中,浓墨重彩的山水之画,就这样铺展在我面前。这山,这水,这山水一色,恰是上天之物落入凡间。我不敢说我比古时的文人多了多少柔情,但此时此刻,我是很幸运的。

水,是玉罗衫,是青衣带,似云中仙。

南方乡间的水俯拾皆是:从田间流过,小沟淌过,从横交错的水道四通八达。但就是这平淡无奇的水,也让我觉得不同凡响——它流动,带着长长的身影。从远方过来,它发出声响,使得吃水的水牛兴奋地摇起尾巴来。“叮咚,叮咚……”它和着鼓点,鼓着腮帮子,唱着唱着,这样过来了。那富有节奏的水声,摇摆了水草,鼓动了鱼,就连水底螺狮都翻滚起来。啊!不可置信的是,我的发丝也随之起舞。原来是风来了!风抚动着水面,一次又一次,吹起层层水纹,煽动水快点流。可是水却不急,还是慢慢地,还是叮咚叮咚着,一声一声,敲打我的心。我的心脏跟着咚咚咚的,有雄厚的低音。

水啊!你这样奔流不息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到前方去。”我听见它这样回答我。我仿佛突然顿悟,微微地笑了。我看到我在水中的倒影,笑着同水一起奔向远方,奔向未来。我跟着它,跟着它,看它千般变化;太阳也跟着它,将阳光轻柔地倾进湖底,照亮水的心。亮了!水的心一片透明,澄澈的,静静地反射着阳光,又回以太阳以凌凌波光,安慰着孤独一人的太阳。太阳害羞了,用白云遮住它的身体。光依然穿透云层,照得水中的水草咯吱咯吱地叫着。

水草自在逍遥,每天只需要一点阳光就满足了;水草们既可以长在水底,也可以浮在水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决定水草没有追求,可它们却用曼妙的舞姿告诉我:“这里就是我的舞台。”我看着它们,猛然发现,就连云也喜欢这水:云用它轻纱一样的身子贴近水面,我看它贴着了,伸手去捞,什么也没有。云也同溪水笑着,笑起满脸的皱纹,笼罩着水面。我顺着水走,走到山的面前。

山,是绿的精灵,是大地之神,似盘中螺。

我眼前的山,青葱翠绿,呈现给我它最好的芳华。山送来它阵阵的清风,摇动了,山间的树叶,树叶沙沙作响,像发簪一样。山间的风,裹挟着花生地的香味,茶树的香味,野花的香味,诱惑着我,使我一步步深入它的内心。由于我对山怀着敬意,我的脚步既轻且慢,不知不觉,远处的天边落下层层的红霞。待到我登上山顶,周遭的整片天空已霞光满面,就连山顶的碧绿树在这样的晚霞里也镀上红光,闪烁着,跳动着,像希望。

山不同于水。山,它稳重,沉着,只默默守护这一方,毫无怨言。在我行进的过程中,听见山风呼啸,仿佛是川端康成的山音,但那不是死亡,而是呼唤,山的呼唤。我是山的孩子,吃着它的露水长大,从此,便与山筋脉相连。

星辰初上,我要离开了。山不言语,它默默注视着我,像一座灯塔,像一尊佛像。我虔诚的回望它,就像往常一样,看着山更加深邃,梦更加遥远,流水仍不停歇。

如今,我已远行,看不见山,也望不到水。无情的时间将我和它们推远,只有心底的乡愁常在,山一样的,屹立着的,水一般的,常在的,乡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