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大学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大学的散文1:我的大学我的梦
文/夜叶
曾经挥汗如雨的日子
曾经充满热情的日子
曾经孤独而又充实的日子
现如今,都转变成眼前的这幅光景,回想起高三时候没日没夜的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昂然向上的精神。那样努力是为了更接近梦想,更接近心中的殿堂。
经过高中的努力拼搏,如今的我也算是得偿所愿,来到了新心中向往已久的大学,也更加接近自己的梦想,之前的种种辛酸苦辣就此别过,已成为过眼烟云。
大学,是理想的圣地,大学里没有高中那样的禁锢,给了我们更多更广的空间。在这里,不再束手束脚,正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那样,在这个名叫大学的舞台上,得以尽情释放青春应有的激情和那些曾被压抑的疯狂的想法。无所顾忌地拥着阳光,迎着风霜,纵使夏酷暑,冬凌冽,但我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它,让梦想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存于脑海中的所谓的梦想。
如果说,之前的生活是孤独的,疲惫的,那么我想说一切的孤独和疲惫都只为了今天更美好的蜕变。磨难历尽,化茧成蝶,给那些曾鄙夷我们的目光,一个闪亮且又完美的回击。努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最完美的自己。让全世界都为我们喝彩。尽管失败是生命中的常客,但我相信,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付出,总会打破常态,收获那份属于自己成功。
大学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名词,并没什么特殊的含义和独特的价值,殊不知大学正是一个学习知识,收获技能,锻炼自身能力的最佳现场。很多同学度过高考的独木桥后,便以为到了天堂,再也没有曾经的努力,和拼搏的身影,整天看手机,玩游戏到深夜,白天上课时候在课堂上补觉,更有甚者直接在被窝里度过那本该上课的时光。 看到身边的同学们无比颓废的过着这本该拼搏奋斗的日子,是那么的心痛,却也无可奈何。不禁想问:那些青春该有的拼搏和奋斗都去哪了??!
甚至有很多发表大学无用的言论,说大学里大多数人都不思进取,惶惶度日,碌碌无为。优秀无人问津,及格倒成了人人追求的标准。
但我想说,即使大体都是这样,我们也不能随波逐流,享受安逸。在大学的我们,正处于人的一生中最近美好的青春时光,此时的我们应该是充满激情,热情,以及昂扬的斗志。而不是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做着那些八十岁老人都能做的事。
“宝剑锋从磨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用他来告诫自己,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不断滴努力着,拼搏着,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片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有句歌词说的好“没有梦想,何必远方”因为有梦想,我来到了大学,正所谓职位没有高低,工作没有贵贱一样。每个梦想都应该被尊重,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老师,坚定而又明了,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他,不让梦想,成为空想。
总之就是一句话:大学,上好它; 梦,实现它。
关于大学的散文2:台账
文/刘兵
今年初,我大学毕业后,应聘进了社区,分管政宣这一块。
上岗后,根据工作安排,我对社区的黑板报重新改版,主设“最新政策”、“社区风采”、“生活浪花”、“物价解读”、“就业明星”等板块。由于贴近百姓,很受居民欢迎,不少人就聚在黑板报前展开了热议。我还发展了十几个“基层通讯员”,建了和睦邻里QQ群。总的来说,我搞得很接地气,受到了主任郑大妈等一致好评。
可不久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分管其他工作的老同事似乎总在忙。有的在外面跑了一趟,回来就赶紧在电脑上打着什么。
哪有这么多材料要写啊?给谁看?大伙儿如此重视,这些文字能起到啥作用?带着满腹的疑问,那天我特向中午又在加班的“师傅”蔡姐请教一二。
蔡姐好性情,她停下敲击键盘,指着桌面上和文件柜里十几大本“工作日志”说:“我们在做台账呢!”何为台账?蔡大姐告诉我,台账原是指摆放在台上供人翻阅的账簿。而后,台账经不断演化,现在泛指工作资料,包括照片、记录、影像资料等。一个普通社区台账包括党建台账、统战台账、共青团台账、征兵台账、未成年人教育活动等。她主管思想教育和调解邻里纠纷。今年根本没看见举办青少年心理辅导讲座,可她的台账里却有这项统计,三场讲座聘请的都是社会上知名心理专家,挽救了十几名“问题少年”。更离奇的是,蔡姐还上门成功地调解了三十多次邻里纠纷。她每天都是按时上下班,咋分身啊?可这些都被她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有发生纠纷的过程,还有达成谅解的结果。
其他人的台账我也翻了翻,内容也大同小异。难怪他们总是这么忙!见我还是迷惑不解,蔡姐点拨道:“社区工作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编得好。上面考核社区工作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看台账。年终评优,办事员的升迁也靠这些账本。以前要求纸质的,现在改成要电子版的,有的部门甚至两种格式的都要,还要配照片和影像资料。小刘,你现在也要重视起来,不然干得再多,台账是空的,你的业绩归零。”
关于大学的散文3:幸福秘诀
文/曹卫华
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罗伯·拉特里奇精心设计了一项测试即时幸福感的试验。试验中,26名参与者需要完成多种决策任务,而他们的每次决策都可能导致手中“财富”的增加或损失。
最后发现,参与者积累的“总财富”并不与即时幸福感直接相关,最能影响的是决策后得到的结果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当一个人获得超出他期望值的回报时,更容易感到幸福;反之,当所得回报低于他期望值时,便会失望而不开心。
幸福的秘诀是什么?答案是适当降低你的期望值。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幸福并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本来期望多少。
关于大学的散文4:冷暖自知
文/江永彬
一位风度翩翩的大学教授,曾在下乡时娶了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为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这很自然被一些人视为他的“软肋”。
议论多了,他开始感到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对妻子也厌烦起来。某天晚上,他起草了份厚厚的离婚协议书,讲了许多大道理,准备与妻子来个好聚好散。
第二天早上起床晚了,他便匆匆忙忙赶着上课,没有收拾书桌上的东西。妻子从外面买菜回来,习惯性地来到书房清理卫生,一只猫也溜了进来,跳到书桌上,把离婚协议书碰落在水盆里,浸湿了。
这下妻子慌了,以为是丈夫昨晚熬夜的心血,肯定又是什么重要文件,便小心地捞起来,一张张地揭开,用熨斗熨平熨干。还没有完全做好,教授下课回来了,看见她那么用心地在熨烫一张张离婚协议书,像是在做一件神圣的事情。他的心仿佛被掏空了,这才感觉到,离开了她,他会失去什么。
教授感慨:“婚姻这东西啊,冷暖自知。”
关于大学的散文5:避避风头
文/王俊霞
表弟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正在找工作阶段。可是,前一段时间,他几乎查遍所有的招聘信息,却发现只要是好一点的企业或用人单位,开出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应聘者要么是“211”大学毕业的,要么是“985”大学毕业的。
表弟读的只是普通大学,他只有望着这些“高标准”的招聘信息不停地叹气。然而,这几天,表弟再查招聘信息时,却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原来那些打着非“211”、“985”高校毕业生不要旗号的招聘信息,再也没有了。于是,表弟就兴冲冲地准备材料,前去应聘。可是,当用人企业看了他的应聘材料后,仍然拒绝了。表弟心有不服地问:“你们为什么不录用我?”
招聘企业直言不讳地回答:“因为我们要的是‘211’或‘985’高校毕业的学生。”
表弟有些气愤地说:“你们在招聘启事上也没标注啊?”
招聘企业回答:“因为教育部刚下达了《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凡教育部门和高校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严禁发布含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招聘信息。你难道不知道吗?我们不标注,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取消了这项首要要求,说到底,还不是为了避避风头?”
关于大学的散文6:哈佛大学考试奇葩
文/任万杰
哈佛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私立研究型大学,1639年3月13日为感谢一名牧师约翰·哈佛的捐赠而命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哈佛学院更名为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是在世界上享有顶尖学术地位、声誉、财富和影响力的高等教育机构,并获誉为是美国政府的思想库。知名校友有奥巴马、比尔盖茨、罗斯福等,它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和它办校宗旨有关,自由、平等、尊重、追求真理,从考试上就能看出来,绝对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葩,让人叹为观止。
考试可以带任何东西:学生们可以带任何东西进入考场,老师也不阻拦,学生们愿意把自己带的东西放到哪里都行,就是放在你试卷旁边也没人管你。考试期间,你可以随意上厕所,带着东西去也不要紧,没人跟着你,考后,把卷子放在桌子上就行,等考试时间一到,老师把桌子上试卷收走。
一张试卷考多天:因为学生众多,学校有规定每次考试只能安排10人左右,要不人太多影响发挥,因此很多时候一张试卷要考好几天才能全部结束,试卷一模一样,试题一道不改,你周一考,我周二考,你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规定日期中的一天,到日子来考就行了。
可以拿回家答题:时间是固定的,如果你在开始时间内,突然遇到了突发事件,需要立刻停止考试,你只要和老师报考一下,老师认定你用去了多长时间,比如2个小时的试卷,你用去了1个小时,那么你还剩1个小时,老师会让你拿着试卷回家,抽空再答1个小时,明天规定一个时间来到学校,把试卷交上。
试题答案提前给:每次考试前,试题其实已经发布到网上了,答案也在上面,防止有人不上网,老师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先是强调放有试题和答案的网址,然后把印着答案的纸张放在前面,学生们下课的时候,可以到前面课桌上拿,也可以不拿,留着正规考试之后,自己看完答案立刻知道分数,不用因为等而耽误时间。
听着感觉不可思议是吧,你一定会问那还不抄袭啊,都会100分,如果那么想就错了,每个人都很自觉用心监督自己的行为,这么多年哈佛大学从来没有出现抄袭、泄题事件,当然也没有因为这方面处理的学生,不轨行为是因为不轨心灵,当我们心灵纯净,将会变成另一个样子,哈佛大学考试是这样,这个世界也不例外。
关于大学的散文7:庭前有佳木
文/王启生
周末,几个大学同学相邀,去了一个同学的老家。老家虽然居于城中村,很有意思的是,他家的庭前屋后,栽满了果树。正是五月,枇杷在树梢上黄得耀眼,还有火红的石榴花像上海滩妖娆的舞娘,刚刚结成的毛桃,青翠得像十二三岁的少年,将小院子装扮得热闹富足。
农家小院,抑或别墅洋楼,如果有空地,我觉得栽种果树是最妙的事。既可以美化院落环境,又可以得时鲜果实,两全其美。一年四季有花香,春夏秋冬有果吃,是最为理想的状态。我的岳丈早些年居于乡里,在屋前栽了枇杷,柑橘,几年时间便开始挂果。果实成熟的时候,引得一些乡下小孩注目留恋,垂涎欲滴。岳丈是乡村教师出身,都会热情地招呼孩子攀摘。我们乡下有俚语说:桃子李子,路边伢子摘的。这是大自然馈赠给乡村孩子的礼物,也难怪孩子们盯着。就像我们小时候到菜地里顺些菜瓜黄瓜,八月十五中秋节偷些月光菜,在乡亲们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当然,庭院里,不见得大家都栽种果树,也有景观苗木的。在湖湘楚地,庭前栽种槐树,柳树的较多,也有松竹枣树之类。而比较忌讳栽柏树、桑树。大意是取谐音图吉利,避凶祸。枣通早,早生贵子,人勤春早。门前有槐,金银财宝往家来。但是槐树并不是什么好树种,木质疏松,多枝杆,树干并不挺拔,农家一般只能用来作木柜,或者床板,是不能上梁建房做大用途的。槐花倒是洁白清香,小时候我们还摘来吃,有丝丝的甜味。
柳树在南方的庭院多见。原因是南方的房子讲究风水,多坐北朝南,后山前水,水边多栽柳树。柳者,留也。《诗经》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古人折柳送别,冀望远游的亲人早早归来,表达用心留客的姿态。大富大贵人家寄望留住风水,稳住财宝,寓意多多。古代有个君子,名柳下惠,美女入怀而丝毫不为所动,单从名字猜想,他必是沉醉于柳下美景,或是树下纳凉昏聩欲睡而不知美女入怀吧。
若论木材,松树当然较好。高大挺直,但是多见于北方。有时候坐火车,看到平坦的原野上,松树一排排的,像卫士一般,很是壮观。南方的松树,多栽于大堤或者塘坝,一般也是多株成排,蔚为壮观。当然也有栽种梧桐的。我们村子前面的大路口,以前就有两株,树干高耸入云,叶子宽大,风中哗哗作响。掉下的树叶,我们捡起来,用竹枝别住,可以做一顶帽子,形似古代的官帽,很是神气。俗话说,栽得梧桐树,不愁凤凰来。小时候,我们一直没有看到凤凰来,偶尔只有几只麻雀在梧桐枝叶间嬉闹,所以想来有些俗语也是骗人的。
在南方,门前一般不栽桑树,柏树,大意是桑通丧,起彩不好。至于柏树,多见于坟墓周围,所以不宜栽于家居之前。当然也有例外。明末清初伟大思想家王船山,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誓与满清的统治者不两立。他把自己比喻为活死人,七尺从天乞活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庭前栽了两棵大柏树。四百年后,先人早已作古,两株柏树尚在,昭昭然为主人明志。
纵观南方庭院树木,前庭多栽景观树,后院多种果木。当然,也有将桃李枣树栽于前庭的。前院栽景观苗木,可以纳凉,可以挡风固沙,使风水不外泄。后院栽种枇杷,石榴等果木,用围墙拦住,即便有一枝不懂事的杏花探出墙外,也可显示主家的殷实。湘南有则童谣,曰:月光光,水汤汤,打开后门照干娘。哪有枇杷不脱骨,哪有丈母不爱郎。后院的月光如水,枇杷贡黄,丈母娘为了不让亲家晓得,从后门偷偷进来,看望女儿女婿,该是多么美妙的图景!但是我一直没有搞懂,枇杷黄了,最后掉下树梢,里面的籽(骨)脱肉而出,与丈母娘疼爱女婿之间有什么可比?这赋比兴的手法来得有点穿凿。
我老家的院落前,以前栽有槐树,竹子。槐树是我和妹小时候到山上寻柴,扯了两株苗子栽成的。当年我们还和树苗比高,然后很快我们比不上它的成长速度了。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两株槐树因为冰霜雪雨,早就倒下,只留下一地的树枝在那慢慢腐去。竹子是父亲从一个深山的远方亲戚家移栽来的,几年时间,竹根发达,竹子便将庭院包围起来了。后来,父母将老家的房子卖了,买我家房子的主人后来也进城买房,老家的院落被芳草包围,竹子竟然都慢慢萎缩了。是人为砍伐还是营养不良的缘故,不得而知。
父亲说,屋要人创,人要财创。那些园林果木,创造了一个美丽富足的庭院。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人去打理。人若散开,树木自生自灭,也就失去其人世间的价值了。
关于大学的散文8:大学的诞生
文/房龙
现今,大学都是从一大笔存入银行的钱开始。这笔钱就用来建造校舍,实验室和宿舍。最后聘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举行入学考试,大学就办起来了。
但在中世纪的做法就不是这样的。一个明智之士对自己说,我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我必须把我的知识传授给别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找到几个愿听他宣讲的人,他就开始把自己的智慧鼓吹一番,就好像现代站在肥皂箱上的街头演说者一样。久而久之,某些年轻人开始按时来聆听这位伟大导师的智慧的言词,他们还带来记录本,一小瓶墨水和鹅毛笔,把他们觉得重要的东西记下来。有一天下起雨来,老师和学生们就撤到一间空的地下室去,或到这位教授的家里来。学者坐在他的椅子上,年轻人就地而坐。这就是大学的起始。在中世纪,大学就是这样一个教授和学生的联合体,教师即是一切,而校舍则无关紧要。
让我举一个例子。布列塔尼半岛的年轻神父阿培拉德,早在12世纪就开始在巴黎讲授神学和逻辑学。数以千计渴望求知的青年人向这个法国城市蜂拥而来听他讲学。一些不同意他的观点的神父也前来解释他们各自的观点。巴黎不久即挤满了吵吵嚷嚷的来自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人群以及来自瑞典和匈牙利的学生。于是在塞纳河的一个小岛上,一座古老的大教堂的附近出现了着名的巴黎大学。
接着,在巴黎大学发生了一起争端。非法籍的学生被逐出学校。与此同时,英皇亨利二世召回所有在异国学习的人员。一批被开除的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组成了牛津大学的核心。这所举世闻名的大学就此创始。
中世纪,特别是13世纪,并不是世界完全停滞的时期,青年一代是朝气蓬勃的,也是热情奔放的,他们对所学的东西,即使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也非得问个为什么。文艺复兴就在一片喧嚷声中形成了。
关于大学的散文9:我爱我家
文/段海军
自从儿子上大学以后,我的空闲时间逐渐多了起来,以前遥不可及的周末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梦想,现在已经成了生活常态。又是一个惬意的周末,睁开蒙眬的睡眼,已是10点,突然有了一种想干家务活的冲动。
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先是打扫卫生,这也是以前被媳妇批评最多的话题。说我只会做表面文章,没有深层次挖掘。于是,我把沙发、茶几凡是依墙靠壁的东西,都推到房间中央,只为把潜伏在犄角旮旯的垃圾彻底清理干净。让媳妇知道,只要我愿意干,就是这么任性。
接着是擦桌子。我不像媳妇那样,看看这个不舍扔,瞅瞅那个心在疼,到最后,桌还是那张桌,凳还是那张凳,还是杂乱无章。趁着无人监督,我开始大刀阔斧地清理了,把看着不顺眼、摆放不整齐的东西,统统扔掉。我始终信奉:最简单的就是最整洁的。
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家里被我收拾得干净利落,一尘不染。望着自己的胜利果实,心情自然大好。当家庭妇男的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中午时分,媳妇下班回家,对我是一阵猛夸,我也毫不客气,对她的夸奖一字不漏地照单全收,心安理得地躺在沙发上等着“用膳”。
突然,从厨房里传来一阵河东狮吼:调料盒呢,抹布呢,怎么都不见了,肯定是又被你扔了。闻听此言,我知道我又点燃了导火索,我以前的种种恶行,又被媳妇翻了个底朝天。
多么熟悉的旋律,多么相似的情景,我早已经习以为常了。晒着春日暖阳,吃着美味炸酱面,听着媳妇或美声或通俗的教诲,我恣意享受着平凡人家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