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的散文

请欣赏秋风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秋风的散文1:秋殇

文/落下唯伤

秋风淡了,寒气浓了,初秋清晨晶莹的甘露如今变成了刺人霜碴,曾经最珍惜的美景如今也萧瑟了满地的冷清。随手捡起一片枯黄枫叶,发现上面雕刻着的全是这一季的留念,莫名感慨万千。俯身把它放进岁月长河里,整理好衣衫再回首,猛然间发现-秋已经深了。

记得初秋的时候,清晨总喜欢早早的起床,揉着惺忪的睡眼,爬上平房顶,眺望远方的红日从那云霞深处慢慢的升至云端,绕着天空划下一道刺眼的弧线,一晚上慵懒的疲倦都随日光消散云外了,偶尔几只飞鸟掠过,像是梦中的仙境。那双翱翔的翅膀变成幻想的身影,熟悉又陌生,亲近又模糊,若即若离的感觉似乎是疲倦的源头,但这种心情又如同那自由的飞鸟一样,一个眨眼,就掠过你的上方,仿佛转瞬即逝,丝毫不影响对清晨大好空气的吸收。如此,情绪也就从那迷离的梦境中被拉了回来,继续欣赏这日出云端,秋高气爽美丽晨景了。

初秋的美丽总是令人兴奋的,或许因为那是夏末吧!炎热消去,突如其来的清爽如同夏日的冰水,肯定是沁人心脾的。然而兴奋之后,接下来的似乎就是失落了。

晚秋的风没有初秋时那种清凉,反而带着些许寒意袭来,立于房顶也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意境了。略显单薄的身躯不禁缩了缩,等待着那一轮红日升起,自以为可以给整个身体带来些许温暖,却又不禁苦笑了,那凄寒的晨风似乎并不给这轮旭日一点情面,纵然是高升云端,普照大地,它却也丝毫不留情的带走了身边枫树的容颜,曾经火红的枫叶也变得枯黄无力,随晨风飘落,随命运摆弄,如同大海里随波逐流的孤船,虽不至翻船,但却要忍受死一般的孤寂。

这时我恐慌,莫非晚秋就是这样无情?只是初秋时我感受到的那只是夏末还残留的余热,未曾发现更多的是刺骨的风刀隐藏在那余热里,就像看小丑一样看我享受那看似清爽的晨风,却私下嘲笑这个人的愚昧,当然这只是我的胡乱猜测,她肯定不会是这样。因为我喜欢秋,相信她不会骗我,相信那种凉爽的感觉不会变,可现实的寒风总是想把我吹醒,让我看清此晚秋非彼初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若让我恋上初秋又何必让我经历晚秋,四季的轮回我是无法改变的,错过的人亦无法挽回,如此荒想也只能在心中悲叹几声。该来的始终会来,该走的谁也拦不住,转眼已是冬至,只有在心里默默深藏着思念,带着遗憾,等来年秋风起,再登高沐初秋。

秋风的散文2:满架秋风扁豆花

文/张新文

遛弯至乡野,发现一个篱笆小院,住着两位老人。

院落不大,没有水泥地面,依然打理得很干净。砖块垫底,石磨置上就是饭桌,饭桌的上面是瓜棚,新旧丝瓜,墨绿皆有,稀疏垂下,很有古风和诗意,适合把酒临风,月下对饮……

更令我惊奇的是这篱笆院,纯树枝和竹竿搭建,每根枝干不是直立入土,而是互为倾斜着,漏空是菱形状,想想两位老人要花了多大的精力,才把自己的家园装扮好。此时是秋天,扁豆攀爬在篱笆院上,得风得雨,叶子葱绿,紫色的碎花,一丛丛盛开着,一直开到下霜的季节。

一边结果,一边开花;一边开花,一边结果,扁豆,是秋天的少妇,美丽着,孕育着,很招人喜欢。

“一庭春水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没想到一生痴竹的郑板桥,还这么迷恋土得掉渣的扁豆花。文人高士,无论绘画还是文字,很多时候是卑微的,看似孤傲,看似逃逸,可文人的骨子里已经回到了本真的世界里,一草一木,都有了灵性和感应,能够与人同喜同悲,欲语还休。本应是瓜果飘香,谷穗压弯植物躯干的季节,所有的姹紫嫣红早已化作尘埃,只有扁豆还在开着花儿,笑迎冰天雪地的到来。兴许郑板桥与扁豆花对视过,倾慕过,忘我过……

据说扁豆源自非洲,秦汉时方传入我国,“身毒有荚豆,扁薄类豚耳。”这是汉文帝时期《大荒纪闻》里的记载,至今河北等地把扁豆叫做“猪耳朵”。我的故乡在淮河流域的皖北地区,故乡人称扁豆为“茶豆”,这是我始终不明白的地方。“茶”与“豆”本来就不相搭的植物,偏偏硬把它们往一块儿凑合,扁豆如果能张口说话,我想它会很无奈地说:“我也太难了!”故乡食用的扁豆是紫色的,后来生产队种植一种白色的扁豆是药材,我又想,既然扁豆可以做药,那就跟喝茶叶水一样,能够去除肠胃里的脂肪,所以扁豆与茶就这么有了关联和缘分,扁豆随有了“茶豆”的别名也就不足为怪了。

年少时在农村,物质匮乏,没有砖瓦,有的是砍回来的树枝和高粱的秸秆,家家户户都是简易的篱笆院,吃饭桌就放在丝瓜棚下,除非下雨了才会慌忙地搬进土屋。入秋天凉,一家人坐在篱笆院里吃饭、拉家常,天南海北,说些听来的消息。有时邻居也来凑热闹,加入谈天说地的行列,说着,说着,月亮就升到了正南方,照在了门口那汪练带般的溪流里,“贪与邻翁棚底话,不知新月照清溪。”多么美妙的,乡间夜的意境,至今依然温暖着我的年少梦。

扁豆种植没有过多的要求,粗放种植即可旺盛生长,篱笆园、茅房旁、树底下都是扁豆的乐园。有年我把豆粒包扎在一棵老柳树的树皮里,它居然也能发芽成长,老年人都觉得蹊跷,说扁豆瓷实,吃在乎,不矫情。扁豆是藤本科植物,喜爱攀爬向上,所以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有可供攀爬的骨架,就像士兵训练总得有场地。有些扁豆爬到树梢,到了冬天,一树的干扁豆像是树长了无数只耳朵,每当西北风呼呼刮起,风干的豆粒拼命去撞击干瘪的豆荚,发出唰唰的声音。

“取现采扁豆,用肉汤炒之,去内肉存豆。”清代随园主人袁枚,食扁豆有些特别,吃新鲜的,还只吃荚里面的扁豆粒儿。看来采摘扁豆的时候就是个学问,得选不老不嫩的,方讨主人的欢心。

一到秋天,母亲喜欢把极嫩的扁豆摘回家,去四周老筋,洗净,切丝,葱、姜、蒜热油入锅,油最好是坛子里玉脂般的猪油,扁豆丝与青椒丝同时倒入锅里加盐翻炒,淋少许清水即可出锅。更多的时候,母亲会把扁豆放在开水里烫一下,然后把烫过的扁豆放在太阳底下晒,直到晒成扁豆干为止。

扁豆干烩肉那可是一道上好的家常菜,先把扁豆干用温水泡,大片改一刀,小片保留原样。先炒肉片,后放泡软的扁豆,再次翻炒,直至豆肉相处融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出锅的扁豆烩肉,肉,入口肥而不腻,豆,食之滑溜,干而不柴,有嚼头,而且这样做的扁豆粒儿特别好吃。每次扁豆干烩肉,争抢豆粒是我们兄弟儿时的一大乐事,至今想来,豆香还在唇齿间缭绕,快乐还在思绪里蹦跳。

满架秋风扁豆花,一半是人间烟火;一半是文人风雅,在秋天里前行着。

秋风的散文3:萧瑟秋风今又是

文/柳伊笑

风吹起,树叶转黄。

对于秋天,第一印象总是那一树一树的黄叶,仿佛是秋天到来的信号。秋风吹过,天气逐渐转凉,没有了夏天的那股燥热,却也不及冬日的严寒,虽没有春日那般和煦,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是的,秋天像一个小姑娘,眼眸里有着流水一般的柔情。

对于落叶,有人伤感,有人哀叹。我却觉得落叶又何尝不美呢?倘若能漫步在林间小路,脚下踩过金黄温暖的落叶,感受着阳光的温度,看前方扑簌落下的树叶:宛如断了线的风筝,跌跌撞撞地投入大地的怀抱;又宛如一叶孤舟,在空气的海洋里徜徉。看它们飞舞着,打着转儿,在空中舞蹈,像亭亭的舞女跳跃着,翻转着。阳光为它们披上一层新衣,大地张开怀抱迎接他们的到来,在这微寒的秋日里,不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吗?

对于鲜花,在这萧瑟的秋风里,百花争奇斗艳的时节早已远去,唯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飘落北风中”的菊花依然盛开。菊,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寒冷,在这悠然的时刻,静静绽放。不争斗,不炫耀,静待懂的人路过,欣赏它的美妙。秋天,萧瑟亦饱满,单调也丰饶。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的美,秋的意境与姿态是无论如何也领略不完的。古时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赞颂秋的文字,大概是秋带来的感觉总是深情的,给人一种不自主抒情的冲动。

站在秋日的阳光下,站在秋日的微风里,感受着秋的宽厚温暖,便会对明日有着无数希望;站在林荫大道旁,站在遍地枯叶上,也不免感慨:秋也萧萧,人也萧萧……在这萧瑟的秋风中,感叹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这大概便是伤春悲秋的情感在作怪。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洗尽铅华,秋是最本真的季节。它平心静气地与天地坦诚相待,在这个淡季,也是个美丽的季节,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蓝的天色,感受得到秋天独一无二的深情。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秋之美,人人动容。

秋天,这美丽的秋天,它用萧瑟的秋风,谱写着最纯真的乐曲,最深情的歌。

秋风的散文4:木樨呓语

文/小墨

一场秋风一场雨,满树的桂花只有星星点点的挂在枝头。早段时间那种馥郁甜蜜的香味而今也不知道被雨冲到了何处。但,细细感受,还是可以闻到依稀的香味,夹杂着秋雨更加的沁人心脾。

那遭了雨的桂花,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狼狈,小而厚实的花瓣,依旧精神抖擞。

住在这里三年多了。刚到这的时候,这里的桂花树还是瘦小的树苗,只到胸口。零星随意的种着,谁也没有放在心上。这里的土也是,长着杂草,更多的是荒芜的,上面摆满了自行车和电动车。

这里的人大多和这些桂花树一样,从某个地方迁移过来,安了个窝,想在这里扎根生长。这些树和公园里的树是不能比的,深厚的根基、肥沃的土地、细心的照料、永远像博物馆里的展品一样供人观赏、流连和合影。它们连个像样的花坛草坪都没有,只有脚下贫瘠的土地。

忘了是哪年开始的,这些树开始开花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树高过了我们的头顶。

不过四五年的时间,他们的芳香在这个季节里,穿透了我们四楼的窗户,久久萦绕在房间里。走在路上,随处都是不能忽视的甜美和满树灿烂的花球。他们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礼物,就这么香气袭人的出现在了我们眼前。没有人知道这些年,他们如何在这片干硬的土地上摄取养分,如何在被高楼遮挡的天空中夺取阳光。是的,有些事,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竟让人有了春天的感觉。花,还在掉落,香味越来越淡。那些土也变得柔软起来了,橙色的花朵一头扎进了泥土里,露出半边花瓣。在黑色土地的映衬下,像星空里眼睛越发的耀眼。那些车还是停在树边,和他们的主人一起早出晚归。到傍晚的时候,就像回家了一样,一辆挨着一辆靠在树边。这个季节,他们的梦也格外的香甜,早上醒来车座上偶尔会落着几朵花,像他们梦中留下的微笑。

那些车,是懂得那些小花的。它们在梦里听到过呓语:“冬天虽来要来了,但是春天马上也会来了,过了夏天,又会是一个秋天。然后又是满树的灿烂,连蚂蚁都喜欢把家搬到树下,枕着落下的花朵美美的睡上一觉”。他们一起咯咯的笑了,连树干也跟着一起笑了,笑得身子都抖了起来。

清晨醒来,那些车上又落了一身的花朵。

桂花,又名木樨,常绿灌木,性喜温,对土壤无要求,以其淡然贞定品格为世器许。

秋风的散文5:长城秋雨夕

文/贾宝泉

雨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

雨是今天的雨,长城是昨日的长城。

北国深秋的雨,点点滴滴,点点滴滴,温柔缠绵亦如南国梅子黄时雨。雨催开伞的花,红的,绿的,黄的,叫不上颜色的,八达岭的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便蔚成伞的花圃;伞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徐色皮肤的,满世界各色皮肤的,都来了,都来到这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一起笑着,嚷着,用手指点着,谁也不肯让心神稍歇。十月的潇潇雨不曾邀来雷声,人们的欢声笑语便是轻奏的雷鸣。

长城又称紫塞,长城外又是塞外。幼时夜读古典诗词,“塞外”的字眼时常让我惊心休目,拖两行细长的清泪,点点滴滴,点点滴滴,落在线装书上,湮湿一片宣纸的黄土地,为筑长城的流民,为哭倒长城的孟姜,更为去国怀乡的戍边将士。微风轻摇豆油灯焰,把亡故的帝王后妃、才子词入、离人思妇一起投影到我的心幕,这几千年的电视连续剧得播映多少个时辰?像我这样读长城哭长城的少年一定不少,从古以今到未来,泪水积少成多,就连绵成代代秋雨,打湿秦时天空,汉时天空,元明的天空,直到中山服牛仔裤的天空,直到几千年以后红男绿女们美丽的天空,远古的气息就这样给代代秋雨闪回,闪回到长城还在人世的时候。

不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不再是“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癖”,不再是“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再是“胡儿眼泪双双落”。如今一统了,紫塞内外飘扬的是同一面旗子。远近的烽火台还在,东一座西一座结成抗风林。长城上依然有汉家兵将,头载金盔身着恺甲,不过并不出征,而是笑容可掬地为中外游客导游。

秋雨越来越浓,转眼间就密似珠帘了,而游人并不减少,反倒越来越多。

一朵又一朵的浓云依恋在长城垛口上,随着长城追随到目力不到的远处。雨中看不远,但我推断得出,浓云下面一定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满世界各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长城的前方,还是云……

长城外边是花是草是树,塞外的花、草、树。高挑的白桦挺起胸脯做着雨中浴,绰约的美人松虽然给秋雨琳湿了头发,依旧练着舞功,柿和枫执拗地持守霜重色愈浓的性子,分别着一身淡黄、轻红;特别是枫,岁岁年年云鬓样,秋雨不改旧时妆,云雾重了它是轻红,云消雾散它是深红,我行我素地自甘寂寞地守在立着长城的山上,年年的云雾没有漂白了它,倒是它把云雾染红了。

树间安谧地饮食的牛羊,有牧童吹着竹笛来往。他不用鞭,笛声依约是他流动的鞭。人和牛羊都做着雨中浴;牛蹄下的草,绿得深,绿得重,发射翡翠的冷光,俯俯仰仰迎送旅人;草间的野花,虞美人们,波斯菊们,蓝鸽子花们,静静地编织一片云,翌晨挂在天上就是朝霞了;花下的蘑菇一柄柄都是白绸伞,我想,这些伞下一定有许多小甲虫躲雨,那些年长的甲虫们,一定会展开薄翼遮在小儿女们头上的。

树外的古道两旁,小桥流水隐约,竹筒人家宛然画图。古道上有汽车竞赛长跑,在山腰写着一个又一个“之”字。古道用它久历风雨的肩膀扛起现代文明。

当年筑造长城的流民和兵卒,未必想得到他们给后世留下珍宝,更不会想到几千年以后有个农民的儿子叫毛泽东的,说了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话,给人勃写碑上,竖在长城边侧;也不会想到还有个尼克松,有个撒切尔夫人,有个伊丽莎白女王,还有无以计数的海内外游人,万里迢迢来看他们的杰作;他们当初想的无非是尽快造好长城省去一些战事,然后回家与亲人团聚,一起饮陶雄里的低度酒。

往往,举世服目的古迹,就是在深重的苦难中建造的。它要求建造者准备几百吨的血,几千吨的泪,几万吨的汗,不计其数的生命。它的挺立,意味着一些人要倒下;往往,古迹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只是出于一个并不繁复的设想,却在无意间为后世留下珍宝,进而为一个民族制作了图腾。

秋雨渐渐地停了,云晾间透出蔚蓝的天光,湿重的云团躲进山谷里养神,轻纱似的云缕还留在长城上擦拭游人的履痕。夕阳已走到山村,它的光芒并不离开,依旧穿过云阵照着八达岭的群山,以及我足下、头上的长城。长城两侧的山峦上,最美的是枫,是柿树,一株枫就是一个红火把,一株柿树就是一个黄火把,这千千万万的火把,把紫塞内外的长城烧得黄中透紫,有如一簇簇沮度不等的火焰。长城是伸向云天的旗,枫是它的红缨;长城是万里关山上的万里路,云是它的骚站。

游人前方是云朵,云朵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是长城;长城的前方,满世界各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还是云;云下,又是人……长城望不断。长城的前方是长城。长城赖以存身的,是我的—我们的黄土地。

秋风的散文6:笋江中秋月

秋风飒飒,暑气日见消减。尝过新芋新薯,一转眼便是八月中秋了。

这正是泉州八景——笋江月色尽美之时。夕阳刚刚落进西边紫帽山的怀抱,那比脸盆还大的月亮就从东边的凤山升起,像喝多了荔枝酒的醉汉,懒洋洋地晃着。几条彩带在它附近游移着,像被它信手扯来又随手扔掉似的,变幻无常。

站在笋江石桥上放眼东望,沿江一带的竹林,间杂着荔枝树和龙眼树;背光的这面,翠绿的颜色已有些模糊。晚风中,枝叶轻轻摇曳,影影绰绰,拂着初升之月。抚着拂着,那月就顺着竹子一节一节地给拂上来了。到了顶端,月亮被那弯弯柔柔的竹梢轻轻地刷着擦着,渐渐地变小了,薄了,轻了。那颜色也越来越亮,像经玛瑙刀刮削得十分洁净的一个大金球。……

闻名四海的石笋古迹,位于一个小山岗上。岗上有一个天坛,据说古时候,在开元、承天两寺未兴之前,达官贵人的春冬两祭就在这里举行。坛上悬有“三千社稷”匾额,黑漆金字,十分壮观。坛前岩石稀奇古怪,各有形状。那块龙门鲤鱼石上还长着鲤鱼藤哩!石笋就竖在天坛旁边一个永不干涸的小池边,有野花芳草簇拥,高三米多,下圆顶尖,如春笋直立。

离石笋古迹不远,便是有名的笋江。沿江两岸的石堤,一色石砻出产的汉白玉石砌成,经历代风雨洗刷,呈微红色泽。岸上,长着一株株千年古榕,长须飘拂,形如龙飞凤舞。那些服色鲜艳的赏月人群,嬉笑着、交谈着,在岸上流连忘返。

此时,月亮已上中天。潮水定了,风静云散。江水明净如镜,圆月仿佛掉落江中,使人有如置身太空之感。忽有鱼儿跳跃江面,波影荡漾,满江碎银。不一刻,江水又复平静了。望见笋江石桥的十八个桥洞,水面上同时倒映着十八个月亮,像十八面青铜宝镜,闪射银辉,把江面映衬得如同白昼。啊,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十八仙女提灯来了!东岸的清源山,西岸的紫帽山,双双倒影,在江底交颈而眠。据说,这山影就是天宫里的清源神童和瑶池的紫帽仙女,因互爱情深,触犯天规,被点化在笋江两岸三十里外。后来,他们真挚的爱情感动了月里嫦娥,于是在中秋佳节更深夜静之时,嫦娥带着仙女们提灯指引,让他俩通过江底暗道,聚会佳期。其实,这无非是月光的折射罢了,但时至今日,这个美好的神话,却还在笋江两岸的人民中,广泛流传着。

过了十八洞,那悠扬的南曲声就在耳际缭绕。举眼望去,岸上那个雕龙画凤的凉亭上,坐着两个人。抱琵琶的是中年妇女,唱歌的是姑娘。歌声贴着江水,满腹衷情,尽付东海波涛。这时,我的心都被这江水、这月色、这歌声熏得陶醉了……

秋风的散文7:秋风的颜色

文/雨凡

是什么,最先让你感受到秋天的气息的?是秋风。

秋风起,天高云淡,世界忽然就开阔起来。爽朗的秋风,送来凉意,让你不由得想深入自然的腹地,在秋风中一醉。人在秋风里,每一个毛孔都舒张开来,沁凉无比,漫长夏日的炎热烦闷瞬间一扫而光。秋风,是大地上最优美的长笛,吹奏出最动听的乐章。美好的秋景,会随着秋风的出场一一列队而出,呈现在你的面前。

沉醉在秋风中,我看见了秋风的颜色。它在城市,在乡村;在草坪,在花圃,在田间;在山间,在湖中,在丛林;在黑夜,在白天。秋风的颜色,是淡蓝,是透明,是深绿,是金黄……

秋风是淡蓝的。飒飒秋风,踩着夏日最后一个鼓点,曳一地秋的长裙,翩然登场。大自然顷刻间换了背景。你看,天高高的,飞雁高翔,秋的版图最为开阔辽远。流云宛如百变精灵,在无垠的秋空嬉戏变幻。风是淡蓝的,像蓝天一样。真想随着秋风,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秋风是透明的。从来没有哪个季节,大自然会如此清透明晰,仿佛一位了悟一切的智者,以最真实的状态展现自己的智慧。长烟散尽,空气中混沌的东西被风吹得无影无踪,浩荡的长空和无垠的大地都像被擦拭一新似的。天空中白云和大雁的踪迹清晰可见,没有什么能够遮挡视线的,人在这样的时候,可以望到千里之外。大地上的草木和生灵都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新鲜姿态,它们在秋风中展示着最美的容颜,不肯有半点模糊之态,好像生怕被人忽略。透明的秋风,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响在耳边,轻抚在脸颊,带来无比的舒适。

秋风是深绿色的。植物繁茂,果实成熟,到处是浓翠欲滴。绿色浓到了极致,大自然呈现饱满的风韵。一些在暑热中沉寂的生灵,也抖抖精神,来接受秋风的邀约。秋虫是最不甘寂寞的歌手,它们刚刚听到秋风吹响了前奏,就迫不及待地热烈而歌。秋夜,风清月朗,秋虫们最喜欢这样的时刻。它们的歌声,被舒爽的夜风过滤过,清脆,明亮,夜露一样晶莹。这些秋虫们,是躲在哪一棵绿肥红瘦的树下,在吟诵秋天的歌谣?这时候,我觉得秋风该是深绿色的,像朦胧的绿纱,给虫儿们一个梦的天堂。

秋风是金黄色的。一朵秋阳,落在山腰。秋天的田野,梦幻一般迷人。秋风仿佛一个浪漫的乐队,演绎着优美的舞曲,瓜果蔬菜、玉米高粱纷纷踏歌而舞,舞出一片绚烂。大片大片的金黄色,让人觉得,这是个心满意足的季节。最爱斜阳染秋林,那是一幅绝美的图画。秋天的朗朗丰神,尽在其中。你听,林梢的风,吹起悠扬的乐曲,舒缓浪漫,是最温柔的晚唱。踏在林间金黄的落叶上,满世界都是明晃晃的,多么明丽!

秋风的颜色,是黛色的山峦,是碧绿的湖水,是火红的枫叶……

秋风,是五彩斑斓的,绚丽缤纷,热烈美好。

秋风的散文8:秋雨如丝,秋风正爽。

文/芳草怡人

望眼秋水,在夏日的酷热难耐中,终于等来了秋风送爽的日子。

秋雨如丝,秋风正爽。

秋风抚在脸上,如婴儿柔嫩的小手般温软,又如细腻柔滑的绸缎般妥帖、舒适。秋雨绵绵,柔情惓惓。秋雨,从苍茫的天际随风飘落,丝丝缕缕,洒在脸上,润入心间。

秋雨如诗,秋雨如画。在雨的朦胧中,诗情画意,跃然心间,唐人宋人关于秋雨的诗句,交叠而来。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一股清新自然的风,荡涤世间的尘埃,净化人们的心灵。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雨声悠远,回味无穷。李煜的“帘外雨潺潺,秋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离愁别绪,尽情释放在秋雨之中。

总是习惯于不打伞在秋雨中缓缓地行走,为着感受那份雨中的坦然,雨中的惬意,雨中的洒脱与放纵。在雨中,被柔柔的雨丝重重包围,让凉凉的雨丝打在温热的脸上,有一种透心的舒爽。在雨中,让思绪不羁的放飞,让幻想任意的驰骋,让心儿在风中恣意翱翔,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自在的人。

秋凉如水,秋雨绵绵,无尽的思绪,像那随风飘落的树叶,绵延而至:想过去岁月里逝去的浪漫,想那些曾经拥有的芳华,想青涩年华里少不更事的纯真……便觉得年轻的岁月真的很甜,很美!

秋雨沙沙,打在叶上,感受《红楼梦》里黛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情,想起宝黛曾经有过的缠绵、凄婉的爱情故事,心底里便涌起万般柔情与惆怅。秋雨中,想起站在云贵高原上,仰望苍穹,看雄鹰展翅翱翔的壮阔,胸间便升起坦荡、豪放的情怀。

秋雨飘飘洒洒,如烟如丝。走在丝丝秋雨中,你有什么样的心情,便可以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有什么样的情怀,便可有什么样的心境。秋雨中,即可有小女子的愁肠百结,又可有铁血男儿的豪情万丈。一切尽在心中,一切尽在不言中。

岁月的年轮,随着一年又一年秋的来临悄然滑过。秋雨中,曾经有过“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涩,也有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志豪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秋雨的体味与感受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思想由单纯走向成熟,思维由感性走向理性,态度由消极走向积极。步履由踌躇变得从容,心意由冷涩变得温润,胸怀由惆怅变得舒展,也许这就是秋的收获吧。

秋雨如丝,秋风正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