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章

请欣赏茶叶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茶叶文章1:茶品人生

文/占素华

人们对于茶叶的笃爱,在我国由来已久。据史书记载,茶叶源于汉朝,盛行在唐朝,而其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我想这与它本身所携有的药用价值是分不开的。伊始国人对茶叶的了解简单浅显,只在闲暇品尝时,竟惊异地发觉它不仅可以生津止渴,提神醒脑,还兼具通肠洗胃,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因此久而久之,自然地就颇受众人的追捧。

到了唐末宋初,随着大家对茶叶的研究深入,自此它就不仅只是一种饮品,还成为一种艺术的象征,逐渐地发展成一种文化,就是现在意义上的 “茶文化”。且当时在社会上已形成一种风气,文人雅士们通过各自所获得的学识,参加评定鉴赏茶叶优劣的活动,这就是“斗茶”,又称为“茗战”。在那会“以茶会友”更是广泛流行的趋势,用茶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亦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茶叶又一次被注入新鲜的元素和活力,仅从茶叶的品种而言,就已经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普通常见的是绿茶,而其又分为许多不同的小品种,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毛尖等;其次是红茶,它的种类会少一些,而我最为熟悉的是祁门红茶;接着是黑茶,具有代表性的,我想非云南普洱茶莫属;然后有白茶,尤以福建福鼎的白茶著称;末了,还有人们喜欢的乌龙茶,它又名为青茶,铁观音当是其中的一种。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式样繁多的各种花茶,如:曝晒干的茉莉花,玫瑰花,菊花等。而它们所拥有的作用不尽相同,往往也是让购买者目不暇接,难以抉择。

但于琳琅满目的茶叶中,我唯独喜欢绿茶,因为它芽叶的色泽碧绿清新,煞是好看!倒入开水冲泡,只需稍过须臾,慢慢地抿上一口,味道微苦且甘甜,一股淡淡的幽香随即缱绻扑来。偶有雅兴之时,我会往其间加上四五颗玫瑰花蕾,意想不到的,顷刻间,杯里立马呈现出另一番秀色可餐的景象,那份久违的闲情逸致就这样止不住地油然而生。而在此时,我亦是放松的,可以停下匆忙的脚步,让心灵返璞归真,或许生活原本就是如此的纯粹。

犹记得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山泉煎茶有怀》里有云:“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莫可名状地,茶叶就是富有难以抵挡的魔力。其实我们历经的生活,有时也宛如在饮一盏茶,平淡是其真实的写照,苦涩则是人生必经的路程,而口齿余留的清香,是沐风栉雨后,岁月所给予的宝贵馈赠。茶来茶往,人生百味,相信唯有体会过这般滋味的人们,才越发懂得珍惜和感恩,并安之若素于当下的怡然自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茶叶文章2:浮沉

三分之一的茶叶,染红了透明的水。透明的玻璃杯装着茶叶的的浮沉,慢慢地沉淀、然后静静的舒展,一缕水从底部翻滚而上,所有的茶叶顷刻充斥整个透明的视觉。翻滚、落定;似是看透的人生,但有觉得还是那样的朦胧。看着它们的翻滚、落定,慢慢褪去本有的颜色,心也慢慢觉得安静、淡然,那些认定的委屈和着茶叶的舒展也消失殆尽;那些幼稚的悲伤慢慢淡去;那些遗失的坚强悄悄的扩散;还夹带着丝丝的冷漠渐渐围合……

有些事、有些人其实都就是那样。你认定的委屈不算委屈;你判断的对错无法明辨是非;你给的好没用对的方式就什么都不算数……从自我出发,所有都是偏向自己。对那些事、那些人中混合着一些自私,可或许就是些许的自私让结局不再那么的单调。其实,当你认为你对我是最好的,你发现没?你用的方式我也不曾喜欢。在你认为你对我是最好的,你发现没?你描述的都是别的人,自己和他们的快乐;当你认为你对我是最好的,你知道吗?那或许是因为你无意识中扑捉我存在的东西很符合你;又或许你觉得他们的世界你踏不进;还可能是你觉得我缺一个伴……也有是你给的方式我不习惯,还有一些抗拒。再或许终究不是一路人,只是暂时让你觉得没有威胁罢了。有时,越走越远不是我们期待的结局,可是这样的方式却更能让人喘气,这样其实也可以很安逸。

茶叶文章3:只会苦一阵子,不会苦一辈子

文/京博国学

茶叶上有个“苦尽甘来”原理,即大多数人初尝茶味的第一口滋味便是“苦”,但随后喉咙返回甜味,味觉上又感受到了一丝“甜”,这便是回甘。

品茶,品的是茶味,悟的是人生。

人生同样如此。每个人一生要吃的苦基本是恒定的,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它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

这就是“苦难守恒定律”。

人只有像茶叶那样,在艰难险阻中沉浮过,在痛苦心酸中磨砺过,才能真真实实地体味到生命的原味与魅力。

人生如茶,只会苦一阵子,不会苦一辈子,总有苦尽甘来的时候。生活的艰难,终将成为笑谈。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一段又一段难熬的时光,或许是失业的穷困,或许是失恋的悲伤,或许是失败的打击,又或许是病痛的折磨……有时真觉得生活太苦了,就快要撑不下去了。

人生在世,遭遇凄风苦雨实属自然。你要相信,只有熬过去,才能看到风和日丽的明天。

请咬紧牙关,挺过惊涛骇浪,熬过困苦霜寒。等到苦尽回甘的那一刻,你定能把过往的焦灼和痛苦,一一笑谈。

有人说:“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俗话说:生活有五味,酸甜苦辣咸。苦是生命中所不能避免的一味。一个人只有吃过苦,才能体会到苦尽甘来的欢愉。

试问,哪个人不是在生活里摸爬滚打,风里来雨里去,只为了生活越过越好。哪个人不是努力打拼、在苦味中挣扎,只为了尝到收获的甜头。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谓苦尽甘来,不过如此。

风吹雨打才懂得生活,苦尽甘来方能懂人生。生活总是苦乐参半,唯有熬过艰难,才能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请相信你在奋斗的岁月里吃过的苦,绝不会是一场辜负。

在时间径直向前走去的过程中,我们要有历经大风大浪的勇气,才能无惧风霜雨雪的打击。

在人生这趟单程的旅途里,我们不要太容易去放弃,而错失了品到甘甜的一刻。

苦尽回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渡和累积。清苦尝遍,方知甘甜的幸福。

岁月,在指间悠然滑落。愿你过尽千帆,依然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请记住:苦尽,甘自来。春暖,花会开。

茶叶文章4:茶叶

文/天地任逍遥

尘封于盒,你任自落寞。沫沉华浮,你任自沉淀。

春风化雨润如酥,今世的眸来不及眷顾,你已离开枝身。于你是一种残酷,甚至你还不能感知世界。不知是命运在戏弄你,还是你有着与众不同的身世?我穿越千年,试图揭开你神秘的面纱,却无功而返,或许我只能寄希望于一丝遐想。

你躺在纸盒中,静静的。我遂将你捧在手心,细细观赏,却无法将你的心思窥探半毫。心怀坦诚,将你放入杯中,沸水将你的蹙眉舒展开来,难道你在释怀这千年终于有人在注视你?你沉浮在水中,忽上忽下,继而沉淀。难道这就是你漂浮不定的命运吗?深抿一口,虽苦但更多的是幽幽清香。

不知你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容我浮想千年。为何你会如此苦闷,难道你饱尝艰辛?为何你又会如此清香,难道是苦尽甘来了吗?这一壶的沧桑,到底漂泊了多少过往?沉淀了千年,可容我再现一次?

也许这是救人于水火前的淡定,也许这是楚汉相争的再现,也许这是花前月下的相约…不管怎样!你是历史的传承者。千年间,你用独特的视角感知沧海桑田,感知世间冷暖,感知星晨变幻……而我只是一个后世小辈,品茗一壶茶,也许我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茶落心肠,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春雨晓眠的夜晚,成为了那刚刚吐露芽儿的嫩叶。细雨润湿了我的眼眸,后世的路我却不再迷茫,因为我已不在属于我自己,而是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轮回千年,只是希望我这一眼能将万山看遍、千水绕遍,这也就足够了!

茶叶文章5:茶叶蛋

文/何庆良

谷雨刚过,新茶大量上市,小城的街头巷尾断断续续地响起了叫卖茶叶蛋的声音。

最早由汉族人发明的茶叶蛋流传甚广,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言:“鸡蛋百个,用盐一两,粗茶叶煮,两枝线香为度。如蛋五十个,只用五钱盐,照数加减,可做点心。”由此推断,早在清代茶叶蛋就不是什么稀罕食物了。年过七十的父亲也说,即便在缺吃少穿、食品实行凭票供应的年代,广大的乡村和小城镇居民逢年过节最不缺的就是茶叶蛋。所以,茶叶蛋这种老百姓的普通小吃虽然紧密连接着生活,但并非能反映经济生活数据的指标。

我记忆中茶叶蛋用的茶叶皆为陈年粗茶。茶叶蛋是水煮蛋加上卤制工序,加盐水煮,用小火煮熟,待凉;轻敲蛋壳令龟裂,再入茶汤卤汁煮至入味,熄火,浸泡两小时左右即可,类似卤蛋的美学原理。我的老家罗田也产茶叶,母亲制的茶叶蛋自然采用的是上年老粗茶,为去掉绿茶久煮释出的苦涩味,母亲煮茶叶蛋一般都加入一些辣椒、生姜等佐料。这样煮出来的茶叶蛋,不仅鲜美嫩滑、芳香可口,而且其泡在卤水中可保存几日。

有人把茶叶蛋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称那裂缝乍看似毁坏、似伤痕,其实就是茶叶蛋之宿命。而人生恰如茶叶蛋,从来就不缺乏损伤与苦涩:那些裂痕,那深褐纹路的表皮像岁月的皱纹和生活的历程,深刻、实在,饱含着记忆之味;偶有的伤痕与毁坏,恰像烹煮的茶叶,略带苦涩、苦中带甘、苦中作乐:唯裂痕越多越能入味。

不过,我更觉得茶叶蛋显示的不仅是健康饮食的智慧,更是一种饮食文化。众所周知,几千年前出版的《神农本草经》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以说,茶叶最早是以药材身份出现的。唐代《本草拾遗》称茶叶为“万病之药”;明代医药大师李时珍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所以,古人早就从强身健体的角度总结道:“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由此可见,茶叶入菜、茶叶煮蛋,不但可以保健,还能祛病,用现代时髦话说,茶叶蛋是一种早被民众认可的绿色健康食品。

话说回来,茶与蛋组合在一起,也传递出植物与动物、荤与素的巧妙融合,反映了中国人讲究平衡智慧、展示了中国人崇尚自然的传统。如此说来,吃茶叶蛋也许还有怀古和返璞归真的诸多功效。每天早上步行上班,沿路看见那些急匆匆赶路人手里拎着的茶叶蛋、豆浆及小孩子往嘴里送的茶叶蛋,又觉得茶叶蛋是一种最有群众基础的平民食物,它早已根植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其实人生就像茶叶蛋,越有裂痕越入味,希望人人能享受挫折、接受失败,同时从挫折失败中成长成熟起来。

茶叶文章6:仲夏杂记

文/朱光明

今天收到永生的茶叶、书与信,来自遥远的遵义。这是永生第二次给我寄书了,第一次还是在我大二的时候,给我寄的是他的大作《同学少年》,其题词至今难忘:桃红李白,烟景文章;同学少年,尚须努力!我们两人是神交已久,尚未谋面,正如他在今天信中所说:“他日定要一叙”。这是有必要的,希望能够有机会共赏江南美景,品茗话古今往事。

永生是一位豪爽的朋友,胸怀天下,志在四方,谈文论艺,所乐为之也。 若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的话,非永生莫属也。永生的文章,为谦谦君子,温文尔雅,在古代的话,应该是儒者之文了。四年前,我以《犹恋书海翰墨香》为题,曾对其文章略作评介,以期能够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了解他以及他的文章。现在洛阳的众多朋友,已经对他有所了解,令人欣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当我们期待他的第二本大作问世的时候,他没有急于推出自己的新作,而是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反思、沉淀,希望打磨出精品文章。

永生是属于“阅世走人间”的北方汉子,全国大江南北二十余省市皆有其足迹,壮游天下之梦已近实现。首次游历,便抵达齐鲁大地,观周孔旧迹,晓礼乐文化,登泰山而雄视天下,胸中勃然不可磨灭之志尽现,可谓有深湛之思寄托焉。入川问道,青城山之秀美,令其久久难以忘怀,“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中原大地的漫游,尤其是洛阳、安阳、开封、郑州,令其粗识轩辕奏乐之声,此乃华夏文明之根也。后陆续至湖湘大地、江浙岭南,眼界更为开阔,壮游天下之决心更为坚定。于是,北走大漠,忍受风沙之痛苦,传道授业于西域,怎奈遇人不淑,千里马难尽其才,“泪入饥肠痛”。痛定思痛,辞职离开,重新开始游历的生活,云贵高原有其影踪,最后扎根于黔北,继续耕耘在祖国最需要的土地上,可为吾辈学子之楷模。

在西南教化一方,累虽累矣,然千山竞秀、落月千丈,边塞景色独绝,他处难见也。此亦不失为赏心乐事。以永生之才华,可择其景而润笔墨,取其声而谱清曲,亦是一段佳话。深山之中,必有高人,永生深知此中奥妙。寻访当地的文人雅士,切磋琢磨,增益所学,建立深挚之友谊,生活亦随之多姿多彩。乐道之人当如是也。学道忘忧,风流未减,神韵尽在音书里。今日之西南,早已不是古时之西南,其人文辐辏,经济发展之迅速,令人惊叹。西南与塞北、江南,何处不能通行?寥寥数语,不知能否道永生此间数年辗转深意?一曲阳关情几许?聊以拙文遥祝安好,端午临近,且将好酒酬佳节。

茶叶文章7:读一片茶叶

文/沧桑看云

每每有闲独坐轻啜一壶香茗,总也忍不住细细端详壶中一叶一芽,心底感慨一片叶子的奇妙伟大,它所蕴含的岂止是色香味之神韵,它所承载的分明是一部人类茶文化的发展史呵!

从传说四千六百年前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到春秋战国时鲁周公开始饮茶,再到唐代茶事兴盛陆羽写下《茶经》,及至今日茶风不衰,茶的历史渊源谁也无法详尽地解说清晰,人们手执一壶又一壶岁月,穿越一个又一个时代汩汩向前,或传承或颠覆或弘扬或改观,最终的目的依旧是在追求着喝茶的最高境界。

究竟何为喝茶的最高境界众说纷纭。有人以喝到浑身通透为惬意;有人以品到茶里禅机为开悟;有人以交到同好之友为欣喜……举凡种种,皆要通过一片叶子为媒介,搭配不同的道具彰显其各异的内性,更多时候它的本色往往被忽略。

当一片茶叶保留着其本色时,它仅仅是一株山茶科常绿灌木的叶子,虽萃取了雨露云雾的精华,并不知晓自己面临的未来世界。决定它命运的不只是那双采茶的手,还有制茶人的匠心。遇到懂它的茶人,或许就能成为身价百倍的名品,否则只能在不尽其性的哀怨里独自感叹。

想成为红茶,却被制成了绿茶。想成为白茶,却被制成了黑茶。一片茶叶的思想不会被人为地重视,大多制茶人要的是功名利禄,他首先要考虑这片叶子最大效益的发挥,而不是这片叶子最大茶性的发挥。

好的制茶人像神话里一样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他们不知江湖险恶,只爱一片茶叶发散着的清沁幽香。他们日日与它为伍,故而深深懂得怎样将一片叶子的内质充分展示。

有时品一杯绿茶,偶有粗枝大叶起舞杯间,免不了笑叹茶商的失误,而后忽地发怔,错之初许是那双采摘的手,再错许是那双分拣的手,不能再错之后是不是一片茶叶的宿命呢?

既然为茶,就不能轻易改变。是非对错有如过眼云烟转瞬消散,留驻记忆的永远是氤氲在杯中的茶香。那是一片叶子的香,在诸多叶形相近的同伴中,锯齿轻缘,脉络清晰。

怎么会呢,一片叶子居然如此神奇?多少次我们沉醉在杯水中惊叹,费尽心思寻找答案。然而,一片茶叶就是一片茶叶,赋予它灵性的不单单是自然的造化,也许还有茶叶背后一些纷杂的思绪……

茶叶文章8:半生结怨

文/李海娅

我喝茶,烧壶水备好茶叶,把茶盏恩怨全部翻出来。褐色的茶叶沉浮在沸腾的水上。一盏的情仇,一盏的爱恨,好像旧时江湖行走的剑客好不容易到了家破败的小茶馆,碰见了面容姣好性子温顺的姑娘,发生的依旧是刀光剑影的血腥情节。姑娘胆小得像只老鼠偷偷溜走,硬生生折杀了这段年幼的爱情。

后来这名剑客找了个五大三粗的女子,哦,就是那家茶馆的老板娘,暴躁而自立的大女人。

午餐自己动手,卷心菜剥了浸水。半杯颗粒饱满的大米趴在量杯上望着我,心都要软了。牛肉肥肥嫩嫩的,踏着歪歪扭扭的小步子向光滑的鸡蛋走过去,像极了影片里胖嘟嘟的绅士,弯腰行礼时帽子从手里滑下去,那么滑稽。

终于可以出去散散心,日子明媚得很,天空压着云晕,像极了入夜时分,大风走在街上卷着叶子,遒劲的枝干几天不见秃了头。

我能听见午夜火车上疲倦的声音,看见潮湿的巷子里拖着行李走出来的瘦弱姑娘,几年后笑起来温婉可人,眼底尽是风尘的影子。

我能听见风从每个街道上跑过来,彷徨的人怔愣了好一会儿。我看见风的告白,姑娘清脆的婉拒,深夜的倦怠厌烦。

我能听见所有故事的引子,带着我兜兜转转,看过故事的梗概,走过埋着伏笔的情节,直到熟悉每条小巷每个面孔。

半生与纸结怨,看不过清澈的流水一眼到底的爱恋。于是与笔结缘,缠着氤氲的云烟,痴狂的薄雾,他们在眼中看得总不清楚。

半生与纸结的是怨,平息不下来,就好像戏子迂了千百回的唱腔。清淡不下来,就好像茶里沉浮着的每半阙戏文,书写了一生的曲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