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重逢文章

请欣赏久别重逢文章(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久别重逢文章1: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文/轩公主

你与我,前尘湮远。我与你,沧海桑田。然心未灭,缘未散,又何惧悠渺的流年。今世,我于陌上回眸,你于花间重现,只一眼,未了的尘缘就穿越了千万轮回的时间。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是先爱上这个名字,而后爱上这本书的。

落梅风骨,秋水文章。这样清白的字,也唯有从她的笔尖滑下,方显得至真至静,天地空灵。

白落梅,江南女子。行吟山水,一梦千年。俗世尘杂中拈花而笑,红尘烟火里漫步云端。

“那一世,你为古刹,我为青灯;那一世,你为落花,我为绣女;那一世,你为清石,我为月牙;那一世,你为强人,我为骏马。佛说五蕴皆空,可这红尘总被诸多缘分填满。佛入红尘,红尘便是道场。”

我便又开始感叹缘分的微妙了。一见如故,此言不谬。正如宝玉初见黛玉,便脱口而出“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一切的前缘,就在这一瞬间,重新辗转蔓延。就像安意如写过的,“相逢却似曾相识,未曾相识已相思”……

读这书中字,并不能完全领会,却仍感觉到一种力量,让我不由自主地安静,如饮下一杯凝神静气的清茶,唯恐自己的心浮气躁辜负了这一卷清雅。

读这书中字,不管是不是附庸风雅,也必得有茶在侧。青花瓷,盛一盏琉璃心,且叫一泓清水冲淡了往事,且叫一缕茶香飘渺了尘缘。

白落梅,她从未说过出世,从未劝过人们出世,她只是希望让禅意的文字,盛开在平凡又真实的生活里。如果你能因此多了一份从容淡定,多了一份气定神闲,多了一份自在安然,也许于她,便是满足了。

佛说缘起缘灭,真的是这样。不要就地徘徊,不要执迷地等待,学会遗忘与放弃。也许,有些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了了之。

有缘终会相遇,又何必急切?无缘终成陌路,又何必强求?心安若水,记忆长流,红尘漫漫中笑着转身,还会是一个新的起点。

我们无法追回昨天,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我们握在手中的,只有现在。“既然留不住青春,错过了昨天的那枝花,又怎能再错过今朝的这壶茶?”

你与我,山水流连。我与你,风埃散漫。不求这一世的轰轰烈烈,不求下一世的委婉缠绵,不求总是能够遇见。不等待,不期盼,即是随缘而来,便也随缘而安。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久别重逢文章2:遇见,注定是久别重逢

文/马海燕

一次擦肩,注定一场花开花落的邂逅起始在这个平淡的午后。

阳光的金色蝴蝶扑在身上,透过无言的恍惚,绚烂中我望见经年如水的约定以及不可回避的脉脉深情。一枚女子隐在油纸伞下,从唐诗宋词中走出,跨过黄土深堑,翻过雪域高原,穿行于江南烟雨迷蒙,摇曳过青石小巷,划过小桥流水,拂过一莲清音,回首百媚,香韵清绝,花影聘婷。 

一些花瓣碎片自水底浮起,又悄无声息地沉入泥土。一片玫瑰自眸中燃起,又有多少柔情,微微的清甜滴自玫瑰柔柔的颤栗,将你的背影照亮?你拥抱我的纤纤手指,那漂洗过岁月无数夜空的指尖抚过我蓝泪欲滴的睫毛,千山外,一轮斜月孤明。

寻常的午后,时间在这里破碎了很久,静静的……

这里,一切如酒,寒冷亦如酒。时间咀嚼着时间反刍,挤压着泛黄纸张间隙里的寂寞,比寂寞还寂寞,比遥远更遥远。

这里,世间荣枯,吞吐皆美,冷暖人间,千帆过尽。

这里,千年喧嚣,戛然而止,尘埃落定,隐约飘过夏末的蝉鸣回荡在身内身外做着最后的挣扎。真相从臃肿的哈欠里慢慢剥离,犹如一枚清润莲子,散发着青草微苦的芳香。

这里,小院竹篱,春水秋月,斑斓繁茂的花径始终不敢荒芜,端坐于雕花窗下,只等你携檐角那场绵长的没有尽头的细雨,途经我的倾城时光,在黛瓦白墙的故事里,从容优雅地老去,时光且住,不言别离。

如果注定是我,就让蝴蝶吻醒夏日最后一瓣玫瑰,就让风霜归我,孤寂归我,坎坷归我,泥泞归我,如果必须冥灭,我甘愿成为指引你夜归的灯盏,燃尽最后一剪灯花。是什么隐现于夏天与秋天的隘口,引领我寻访你。

一羽断翅破茧重生的蝴蝶,注定遇见在清澈的泪影里,以熟悉的触抚将隔世诉说,暖一场相逢……

久别重逢文章3: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文/灵子

每天来回走过的湖边,有十五棵紫薇。湖不算大,十五棵紫薇一溜排下去就到了尽头。但我已经很满足——水的柔,树的绿,花的媚,风的清,这些我极爱的,这里每天都有。五月还没过半,紫薇花开了。每次走过湖边,总要挨着湖边的栏杆,静静看会花,也看湖水被五月风拂起的微澜。紫薇淡紫色的花瓣仿佛由薄纱裁成的裙,比蝶翼还轻,还柔。微风一吹便一朵一朵从枝头飘落,醉蝶儿一样,一半飞翔,一半下坠,那轻盈,那曼妙,和它的绽放一样倾城。每天捡拾几朵带回家,清水里养着,活香不减,也别有风情。

北方的紫薇尚未开。我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的花草吧。

友很久不写字了,那天看到久违的新字,凝神一会才轻轻点开,静读。那是中午,窗外的天空很蓝。我起身走到窗前,仰起脸,眼泪却落下来。有些文字就是这样,它的好,与结构,与修辞,与技巧都无关。可偏偏轻易就能触动你内心的柔软。这样的好,恰是文字最纯粹,最深微的一种好吧,常常让人读到泪溢眶。

那天在文中读到《白马啸西风》里那句倾刻教人泪零的句子,却又想起另一个句子:“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我自己认为好的。友说:对巴金小说中的一些细节可能比巴金本人记得还要清楚。我有时亦会有这样的感慨。我记得,友写小时候院子里的两棵石榴,一棵结的果很漂亮,里面的榴心却是酸的,另一棵结的果看起来毫不起眼,里面的榴心却是甜的……历来读书口味挑剔,所以读的书始终不多。但凡喜欢的,却总是反复不倦。友的字,合起来,并不算厚的一本书,读了近两年,仍在读。无他,只因里面的山水田园,我读出了“似是故人归”,也读得出那入世的暖和超出尘心的宁静。当然,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好的,你未必觉得好。如果那种山水不是你曾在红尘里爬涉过的,你没有忧过那样的忧,喜过那样的喜,怎会知道那细微喜忧的源头和来路,又怎会知道它的好。

“ 文是案上的山水,心有田园自然会诉之于笔端……喜欢你文字的风格,质朴不失灵动,深情而不做作,如一朵花儿,没有娇妍的颜色,却散发着淡淡的馨香。”这是友2012年10月19日,第一次在空间留言板的留言,那时,我们还不是好友。我回复——友对文字的见解,灵子虽只见冰山一角,已知质地。那时,就一直期盼着有一天也能读到友的文字。实现这个愿望,却已是一年之后。一年之后,友来加我,说——“一直没有对你开放空间,就像借书不还的人一样……”因了这个缘由,我们终于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好友。匆匆,两年一晃而过。心版上的流光,却仿佛已相遇相识很多年,已经过许多很静很暖的旧时光似的。“是一种经过了阳光的纯棉般的温暖”而这,也恰是我的感受。

友说一个春天不读书不写字了。连草木何时发芽,何时花开了又落也不曾留意……听了,心头凄然。我想到的是比这句话要多出很多的尘世繁难。曾经那样热爱草木和书本的人,却疏落了心里的热爱这么久,稍稍往细里想,心里便生出细微的担心,担心其间有什么变故。是这样的,若是那般好的友,但凡有些不似从前的样子,你心里便会牵挂。总希望岁月一直静好,人,一直安好。

友说:“灵子,倘若你结集出版,让我写篇序之类的,定能够写出真实感受来”。那,就这么定了吧。到时,做为报答我送你一本,作为回报,你也送我你的……好。那就坚持写下去啊,就算是留我日后作纪念呵。慢慢写,写到需要戴上老花镜来读呵。因为,“青春终将腐朽。人世终将腐朽。而命运带我们去往何处,你我无法确切知晓。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过程记录下来,在生命被岁月消磨之后,回眸,让自己在文字中,再活一次。”而这记录亦是心灵的缓缓低诉,像友曾说的“缓缓低诉这人生况味——不黏连、不自卑、不张扬,或许,就是静坐溪边,清癯照耀这喧嚣人世间的生活……”

当然,许多愿望不一定能够实现,但经过尘世苍茫,风雨江湖,心底尚能留些清泉般的企望就是很好很好的。宛如种花,不一定能等到花开。但有一朵期盼的花在心头摇曳,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写字的人,一般都是挑剔的读者,遇见好文,遇见安静写文的人,就像遇见了旧友。”这是两年前初遇时友跟我说的。与人的相遇,可以一见钟情。与文字的相遇,亦可一见如故。那种如故,真真应验了那句话——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是的,久别重逢。

有些懂得,即便不言语,也能丝丝会意,这便是文字里的懂得吧。我想,这世间再不可能有一种懂得比文字里的懂得更深切更入微了。因为文字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一个人最细微的思与想,喜怒与哀乐,它们是通往心灵的最可信赖的途径。有些相遇,因为懂得,一直都在默默感激和珍惜——纯棉般安静、温暖。

这篇小文,大部分是在长途车上写就的。我喜欢在路上阅读,也喜欢在路上写字。倘若有一天,你在不知哪一趟车上遇到一个手执笔和纸埋头写字的人,这样的人应该不多,说不定你看到的那个人就是我。

写完,晚天正好暗下来。倚窗望去,车窗外不知何时,竟坠着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鹅黄色的圆,几乎要触到远处的山峦。又想起《白马啸西风》里的那句话来: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我自己认为好的。

久别重逢文章4: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文/灵子

每天来回走过的湖边,有十五棵紫薇。湖不算大,十五棵紫薇一溜排下去就到了尽头。但我已经很满足——水的柔,树的绿,花的媚,风的清,这些我极爱的,这里每天都有。五月还没过半,紫薇花开了。每次走过湖边,总要挨着湖边的栏杆,静静看会花,也看湖水被五月风拂起的微澜。紫薇淡紫色的花瓣仿佛由薄纱裁成的裙,比蝶翼还轻,还柔。微风一吹便一朵一朵从枝头飘落,醉蝶儿一样,一半飞翔,一半下坠,那轻盈,那曼妙,和它的绽放一样倾城。每天捡拾几朵带回家,清水里养着,活香不减,也别有风情。

北方的紫薇尚未开。我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的花草吧。

友很久不写字了,那天看到久违的新字,凝神一会才轻轻点开,静读。那是中午,窗外的天空很蓝。我起身走到窗前,仰起脸,眼泪却落下来。有些文字就是这样,它的好,与结构,与修辞,与技巧都无关。可偏偏轻易就能触动你内心的柔软。这样的好,恰是文字最纯粹,最深微的一种好吧,常常让人读到泪溢眶。

那天在文中读到《白马啸西风》里那句倾刻教人泪零的句子,却又想起另一个句子:“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我自己认为好的。友说:对巴金小说中的一些细节可能比巴金本人记得还要清楚。我有时亦会有这样的感慨。我记得,友写小时候院子里的两棵石榴,一棵结的果很漂亮,里面的榴心却是酸的,另一棵结的果看起来毫不起眼,里面的榴心却是甜的……历来读书口味挑剔,所以读的书始终不多。但凡喜欢的,却总是反复不倦。友的字,合起来,并不算厚的一本书,读了近两年,仍在读。无他,只因里面的山水田园,我读出了“似是故人归”,也读得出那入世的暖和超出尘心的宁静。当然,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好的,你未必觉得好。如果那种山水不是你曾在红尘里爬涉过的,你没有忧过那样的忧,喜过那样的喜,怎会知道那细微喜忧的源头和来路,又怎会知道它的好。

“文是案上的山水,心有田园自然会诉之于笔端……喜欢你文字的风格,质朴不失灵动,深情而不做作,如一朵花儿,没有娇妍的颜色,却散发着淡淡的馨香。”这是友2012年10月19日,第一次在空间留言板的留言,那时,我们还不是好友。我回复——友对文字的见解,灵子虽只见冰山一角,已知质地。那时,就一直期盼着有一天也能读到友的文字。实现这个愿望,却已是一年之后。一年之后,友来加我,说——“一直没有对你开放空间,就像借书不还的人一样……”因了这个缘由,我们终于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好友。匆匆,两年一晃而过。心版上的流光,却仿佛已相遇相识很多年,已经过许多很静很暖的旧时光似的。“是一种经过了阳光的纯棉般的温暖”而这,也恰是我的感受。

友说一个春天不读书不写字了。连草木何时发芽,何时花开了又落也不曾留意……听了,心头凄然。我想到的是比这句话要多出很多的尘世繁难。曾经那样热爱草木和书本的人,却疏落了心里的热爱这么久,稍稍往细里想,心里便生出细微的担心,担心其间有什么变故。是这样的,若是那般好的友,但凡有些不似从前的样子,你心里便会牵挂。总希望岁月一直静好,人,一直安好。

友说:“灵子,倘若你结集出版,让我写篇序之类的,定能够写出真实感受来”。那,就这么定了吧。到时,做为报答我送你一本,作为回报,你也送我你的……好。那就坚持写下去啊,就算是留我日后作纪念呵。慢慢写,写到需要戴上老花镜来读呵。因为,“青春终将腐朽。人世终将腐朽。而命运带我们去往何处,你我无法确切知晓。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过程记录下来,在生命被岁月消磨之后,回眸,让自己在文字中,再活一次。”而这记录亦是心灵的缓缓低诉,像友曾说的“缓缓低诉这人生况味——不黏连、不自卑、不张扬,或许,就是静坐溪边,清癯照耀这喧嚣人世间的生活……”

当然,许多愿望不一定能够实现,但经过尘世苍茫,风雨江湖,心底尚能留些清泉般的企望就是很好很好的。宛如种花,不一定能等到花开。但有一朵期盼的花在心头摇曳,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写字的人,一般都是挑剔的读者,遇见好文,遇见安静写文的人,就像遇见了旧友。”这是两年前初遇时友跟我说的。与人的相遇,可以一见钟情。与文字的相遇,亦可一见如故。那种如故,真真应验了那句话——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是的,久别重逢。

有些懂得,即便不言语,也能丝丝会意,这便是文字里的懂得吧。我想,这世间再不可能有一种懂得比文字里的懂得更深切更入微了。因为文字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一个人最细微的思与想,喜怒与哀乐,它们是通往心灵的最可信赖的途径。有些相遇,因为懂得,一直都在默默感激和珍惜——纯棉般安静、温暖。

这篇小文,大部分是在长途车上写就的。我喜欢在路上阅读,也喜欢在路上写字。倘若有一天,你在不知哪一趟车上遇到一个手执笔和纸埋头写字的人,这样的人应该不多,说不定你看到的那个人就是我。

写完,晚天正好暗下来。倚窗望去,车窗外不知何时,竟坠着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鹅黄色的圆,几乎要触到远处的山峦。又想起《白马啸西风》里的那句话来: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我自己认为好的。

久别重逢文章5: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文/空灵

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行走于尘世之间,心无旁骛,致性而为。沐浴着阳光,花香,清风拂过,微闭双眼,感到了风的温婉和清凉。这种美好常常让我沉醉而不能自持。因为喜欢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向往。

寻一方青石板,安然入座。看午后的斜阳将一剪瘦影定格在微微荡漾的柔波之上。柳枝低垂,春风如剪刀剪裁着人们心中春天的模样。而我则悠闲的静看水中美丽的天鹅,任夕阳将影子越剪越长。

美丽的总不会为谁停留,风起时,水面也轻轻摇晃,像一首悠扬的小夜曲,又似远方的友人在你耳边喃喃自语。风拂柳的逍遥,水漾波的灵动让生活充满了诗的意境和灵性。而我也似乎可以跨越这画卷,飘然于尘世之外了。

静静思量,我们终究还是行走于红尘之上,踩着流年的风景飘然而至,一步一印,别无异样。经年久月,身体是否疲累,灵魂是否萧索,已无从考证。我们只是风尘的潜行客。在漫漫光阴中流逝了岁月,苍老了容颜。掸一身尘土,流一世深邃。

喜欢无数个花红柳绿的白天,更喜欢每每在月下,凝望夜的黑。月影疏斜,夜空中总是含着几许悠远的清香,我知道,那一定是你曾经来过,曾经凭窗眺望过远方。那么今夜,你是否为我留下,为我留下那些过往。那些班驳的往事早已在心中跌落一地,零零碎碎,无从拣拾。只是在这荷塘,我依然希望,你看到今夜的我仍是往日的模样。

雁过只为留声,风动只因荷塘。那么谁的心在风中呼啸,谁的情在世间逍遥。回首再回首,可寻找?叹息,谁的念想是谁的所有,谁的苦涩还是苦涩。遂一路循迹而至,一路风霜坎坷。只求谁终究是谁的梦,谁又是梦中的谁。然晚风吹拂发丝,落幕的年华,仍不知谁铭记了谁的容颜,谁又多情了谁的留恋啊。短文学网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挽一丝云彩,撷一片花叶,行走在红尘中的岁岁年年,不羡鸳鸯不羡仙。

久别重逢文章6:43年之炼

文/倒骑驴的尾灯

久别重逢,神情百态,细数起来,大多少不了梨花带泪,“惊呼热中肠”。

2015年11月18日清晨,熬过兴奋的难眠夜,我期待着我的43年一见。

误选了一条并不直接的线路,上海地铁又被拥挤的上班族拖了后腿,赴约的路曲折、漫长。两个半小时的行程,手机铃声数次响起,虽然对话双方语轻调缓,却已流露出难掩的焦虑。

姗姗来迟,错过了零距离接触的时机,我和八位球友只能隔着餐台,含笑问候。

重逢的场面并不煽情,但话题触碰到43年前,每个人的眼里都饱含深情,当然,也有几分自责:当年, 为什么那么漫不经心地别了,字也不留,头也不回,一走,将近半个世纪。

单纯,或许是开脱自己的一个理由。

那时,我们是地地道道的饮食男女。走出校门的学生和农场的土地打交道,心还能装进什么?想着吃,想着爱,即便挂念着返回城市,也是为了更好地吃,更好地爱。

1972年8月,为了迎接黑河地区乒乓球赛,我们被召集到龙镇农场乒乓球队,相识了。打乒乓球是我从小的爱好,但我当时最在意的,是脱离日晒雨淋的劳作,睡上舒适的单人床,吃上有油水儿的饭菜。我提前得知要进队的消息,左等右等不见通知,一天,收工后,我连晚饭都没吃,一个人跑到八九里开外的农场场部。当时,大喇叭里响着李光曦的”北京颂歌”,趁着嘹亮歌声的掩护,我蹑手蹑脚地躲在招待所大门后,探头探脑地窥测进出的人们。天,几近黑了,不见选拔赛时见到过的面孔,到值班室问服务员:“有没有乒乓球队的人住进来”,回答:“没有”。我满足地踩着月光,打道回府。现在想想,我怎么傻到那种地步,即便乒乓球队已经成立,而且没有我的大名,一趟夜奔又有何意义?

没有压力的个把月集训,轻松,愉快,偶尔,还有你输我赢的牛刀小试。对于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女,这种舒漫中泛着光闪的情调,极易醒发柔情蜜意,拨动英雄情结。但是,我们六男、四女之间,没有深厚友情的发轫,没有浪漫恋情的端倪。

不是愚钝,不是寡和,只因返回城市的唯一追寻。路的起点还未出现,行程规则早已确立:路边的野花不能采。无论友情,爱情,聚是机缘,散是宿命。

没有采花,但有情动。我曾为一双灵动的眸子心跳,曾为一剪 宁静的身影腮红,曾为飘逸的击球血冲,曾为深情的嘱托泪涌。

43年,属于我们的那片心地,荒芜着,而我们的人生,在美国,在上海,在安徽,在广州,在学校、机关、企业不同的岗位,经历了风霜雪雨,花开花落。

蜕变之后,我们又一次成为饮食男女,精食,淡恋,别无旁骛,我们的那片心地,在回望中,有了生机。

时代进步帮了大忙,几个时日,在微信群里集合了,几个月之后,听说当年的领队吴际森携妻子回上海,聚会成为约定。

在上海,终于会面了。聚餐,打球,交谈。

还是那双灵眸,还是副翠嗓,还是那诙谐的谈笑,还是那潇洒的球风,一切如同记忆的底片,只是,多了一层岁月的薄纱。

绕不开当年集训的日子,绕不开每个人的43年人生。谈笑间,满满的关切,欢乐、坦诚。吴际森脱不了领队的范儿,凝神倾听,频频点头,适时憨笑,精准点评。龚小明依旧坦荡,风趣,侃侃而谈,绘声绘色。张锡华固守着平静柔和,静静地听,轻轻地和。史习行像个大哥哥,一脸慈爱,多笑,少语。女士们各个容颜不老,风采依旧。金冰琇优雅中透着矜持,黄秀芬端庄中透着爽快,严梅芬妩媚中透着真诚,

欢快的气氛掩不住沉重的话题。我们追思集训队的鸡西市知青王学仁。小伙子左手握直板,球风凌厉,沉默寡言。返城回鸡西,中年辞世,令人唏嘘。

高山流水,倾盖如故。谁能想象,我们的过往只是淡淡数日,并撂荒了43年。置身那暖心的场景,我真切体会了种子的伟大:它一经播撒,耐得住千年大地尘封,撑得起万仞磐石压顶,决然地擎着生命的火种,破壳、发芽,扎根,开花。感谢我们不经意播下的那颗种子。

该分手了,我的心有些空荡,下一次聚会是什么时候?

错过了昨天,留下许多遗憾。43年,如果我们保持交往,或许,在生活、工作中,多了智慧,多了关爱,多了依靠。或许,在我们的帮助下,生病的王学仁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和鼓励,等待我们的团聚。

知道终点转身的隔世悲凉,何不守住途中转身的聚散快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