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安康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安康文章1:奔安康
文/孔明
暮春去安康,我觉得不是“去”,是奔!车在西康高速公路上奔驰,遇山钻洞,遇沟跨桥,目的明确:安康!车奔,心也奔,一路好风景,一路好心情。虽然云横峰峦,却清楚那云是雨的爱情,所以总令人想入非非。敞开了车窗,扑面而来的劲风虽然凌厉、冷硬,却因为湿润、清新而令我感动、冲动。关闭了车窗,心门却因为眼睛的喜出望外而敞开,魂便游离出去,粘附在了“安康”两个字上。天地造化,人文通灵,怎么就叫了安康呢?逾越了秦岭,便屏蔽了都市的功名利禄么?枕依了巴山,便寄养了形体的三魂六魄么?一条河流,一脉交通,一方封闭却自给自足的肥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安康,也寄生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人生拥有安康,还浪求个什么?
第一次去安康是1992年初夏,坐火车,经汉中,心中所想,就是个穷山恶水。山穷是想象,也是传说,水恶却有1983年大水灾为证。可能先入为主吧,入住安康的一家旅店后,心里总有不“安康”的感觉。床单、枕巾是雪白的,雪白之上的长短头发醒目得令人惊愕。漂亮的女服务员却一脸笑:“不要紧。”纤纤玉指拍打着床单。我问床单、枕巾是否换洗的,她不笑了,停止了拍打,甩一句:“白净的,洗啥呢?”撅嘴而去。我们只好换了旅店。住四楼,水淹的瘢痕已有了岁月的记忆,这一夜总觉是睡在水上。次日结账,女收费员既不肯拆解一沓子新的零钞,又拒收100元大钞,磨蹭中竟寻来了几张破旧的零钞。好在这只是小小的插曲,并没有抵消之后旅行中所见所闻的美好。去江北访问一位女教师,倾盆大雨中目迎她款步行近,雨水漫过了她的脚面,让我联想到了“清泉石上流”的诗句。与她交谈了一个小时,恍惚如梦境中的窃窃私语。此后经年回味,觉得那样的女子只能用“安康”两个字形容了。安静、安逸、安心,康健,康乐,康美!
第二次去安康,也是自汉中而入,坐汽车。最想见的人物是作家张虹。初识她的情景如一幅水墨画,愈是保持距离,愈是清晰而逼真:黑色的蝙蝠衫,把女性美的青春活力展示到极致。当她在古城西安声名鹊起的时候,突然遁形匿迹。听说她回归安康,我百思不得其解。见到她后,随她游览了香溪洞,席地而坐,她这样问我:“感觉是不是很美?是不是有不想走了的感觉?”我脱口而出:“这儿适合恋爱!”顿悟:山水是摄人魂魄的。张虹一定是被安康摄了魂魄。她是才女,写作是她的宿命,回归安康,就是安妥灵魂。我欣赏香溪洞前的一汪水,水里一抹白云与她的一脸春色浑然一体。美是与生俱来的。
已经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安康,却记得每一次去,安康都会令我流连忘返。天下有比安康更美的山水,但没有比安康给我更多的回味。安康归来已是多日,那一夜江边散步总令我恍若步入了蒲松龄笔下的聊斋。我们一行约来了才子刘云和才女李小洛。刘云如流云,注释他的文:文同笔墨,小速写,大写意,携云握雨,花草虫兽都有精气神,字里行间充盈着安康的地气和秦岭的雄风。李小洛本身就是一首诗,一幅画,甚至一味禅。适逢雨夜,雨里看她更好。看上去弱不禁风,实际上她才是安康最好的脚本。安康富养才子,奔安康而来,不见他们,当然美中不足;见了他们,才算得真正领略了安康:山仁水智,人杰地灵。
安康文章2:一袋米的故事
文/李永恩
老家陕南安康,农历的8月过后,市场上就有新米卖。
一日,在集市上转悠,看到朴实的农民兄弟面前摆放的一袋袋新米,闻到新米散发出的沁人香气,我就想起了一袋米。
那一袋新米,是母亲送给我的。
18年前的一天下午,听说母亲的身体不适,放学后,我决定回家去看看。母亲听说我回家的消息,提前就把饭做好了。我一回家,母亲就把饭菜端上桌。
母亲平时是喜欢喝两口的,喝的酒,都是自家酿的米酒。可能是遗传的原因吧,我们兄弟几个虽然从来没有练过酒量,却是都能喝上一些的。
一边喝着家酿的米酒,一边和母亲说着话。母亲说:你教学生的事是大事,不要操心我,我的身体好着呢。看到母亲泛着红润的面色,听到母亲说话时干脆的嗓音,我放心了,准备饭吃过就返回学校。
当我准备出发时,母亲说:你现在不要走,天黑了再走。
我有些疑惑。
但是看到母亲那双深邃且闪烁了一下的眼神,蓦然间明白了。
母亲吃完饭,把碗筷收拾整洁后,又忙碌开了:取来一个大竹匾,平放在地上,把父亲打的装在箩筐里的新米挪在旁边,又取来了竹筛子。母亲要筛米了,我知道母亲要给我一些新米。
因为兄弟多,妯娌也多。那些年,我们家的条件差,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家就很少安生过。父亲是个老好人,一旦发生矛盾,争吵时父亲总是一言不发。母亲的性子刚烈,受不了委屈。母亲为了少生气,哥哥们均在成家后不长的时间,母亲让他们单吃另过。然而,家虽然分了,嘴仗却并没有少吵。
我是唯一和母亲没有争吵过的。一来是我从小就好像很听母亲的话,二来我是15岁考上师范学校以后,就一直在外地学习工作。后来工作调动,虽然离家很近,却也是十天或半个月回家一次。
我生怕因为母亲给我新米,被妯娌们知道了,会跟母亲闹别扭。那几年,父亲和母亲自食其力,一年收的粮食极其有限,她怎么可能给5个已经成家的儿子人人都送呢?除非她们两位老人喝西北风。
于是,我对母亲说:我不要,你们慢慢吃吧。如果吃不完,可以卖一些,用钱大方些。
母亲听了我的话以后,深情看了我一眼,似乎很了解我似的说:我知道你的意思。这样,你晚上抄咱家后面的小路走,没事的。
一霎时,我眼睛湿润了!
那一年,我刚成家,之前因为两次工作调动,因为生病住院,又因为当时的工资太低,日子过得很是恓惶。母亲知道我的情况,所以她想方设法援助我。
因为母亲想的周到,事后我也没声张,母亲送给我一袋新米的事,除了父亲,家里成员没人知道,像秋风刚刚掠过流淌的汉江面似的,又像秋雨无声滋养着刚刚收获的庄稼地似的,所以整个家庭也就没有发生丝毫不愉快。
现在,兄弟们的日子过得都很好,日子挺滋润的。有时我和兄弟们无意间说起这件即将过去了20年的往事时,兄弟们说:还是我们的老娘伟大着呢,当时她不那样做,我们兄弟间的关系会有现在这么好吗?
现在,母亲去世已12年了。但是,每当想起这一袋新米的往事,我就会想起我的母亲,就会想起母亲的处事方法,就会变得更老练更成熟些。怀念母亲!
安康文章3:瀛湖之行
文/洁骜小仙
安康之行的第二天是瀛湖和香溪洞。虽然仍然下着雨,可能是由于坐车不长时间就到了景区的缘故吧,一改昨日的阴郁,今天一切好像都变得快活明朗了起来。我在景区门口买了雨衣和鞋套以免被雨淋湿影响心情。
听船上安全员说,瀛湖是个人工湖,大概有77平方公里的辽阔。坐在游船上游览瀛湖,只见瀛湖被群山环抱,湖里星罗棋布着众多岛屿,岛屿和群山近处都是葱郁的绿植,远处被烟雨云雾缭绕笼罩,给人一种诗般的朦胧和虚无的美丽。半山腰以及山脚下,面湖而建的房子便让人倍加艳羡。岛屿上大多都是人造景观,游船把我们带到金螺岛岸边,人们登岛游玩。
这个岛屿主题好像就是对美好爱情的祈愿。虽然是人造景观,但人们兴致不减。刚进门便可以看到许愿池一个海螺女娉婷的雕像,许愿池后面是寓意同心结连理的爱情树以及天使之翼,再后面还有爱心秋千很是别致。左侧则是象征牛郎织女会面的鹊桥。中心景观左侧是螺峰塔,塔高似有四五层,每一层塔壁上都画有中国古老而又美丽的爱情传说,虽然有点粗制滥造,但它们的所表达的意境都是美好的,也没有影响游览心情。人们在上面热情留影拍照。与罗峰塔相对布局的好像叫做婚俗博物馆,里面陈设了各种民间结婚时的场景再现和物件,这就给了游人提供了很好体验的场景和拍照的道具,所以不分年龄、性别大家照片拍的很是放飞自我。
我是被横梁上悬挂的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打动了。对于吴越王钱镠,我是先通过这一句话知道他的,然后通过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杭州宣言”知道了那个人的伟大之处的,根据余秋雨的描述,钱镠以大当家的身份对杭州那座城市进行了系统的整治,对杭州所形成的现有的美丽和生态有着不容杭州后人忘记的贡献。当下,抛开他的政治身份和社会贡献不谈,单那一句柔情蜜意的话语便让他成了万千女子心仪的人儿。唉!爱情,这个亘古不变永久不衰的话题,在我看来,它是人们生命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现在想来,人社会性中很多的爱恨情仇都源于这一份原始的情愫,它衍生出了情感中的很多牵绊纷杂,但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和感知能力,却重来不曾随科技的进步和生物的进化而退化一丝一毫!古今中外不分你我,都希望有那样美好的情缘,所以这世上才有的那么多的爱情传说和故事,或者以唱咏的形式被人们口口相传,或者以诗赋形式被人们记录歌颂,或者以小说曲目形式被人们缅怀遐想…这是多么神奇的情愫啊!但是,很多美好的爱情却又是悲伤的…唉!或许,这种残缺的美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吧!不过,此生拥有,残缺,又何妨?人生本就不完美…
安康文章4:乌手指
文/赵攀强
那是我还在安康农校读书的时候,毕业实习,我被安排到地区种猪场,因为我学的专业是牧医(畜牧兽医)。
这个种猪场占地面积很大,既养猪又养鸡,我进门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那一排排的猪舍和鸡舍,还有在院子玩耍的小姑娘。
那个小姑娘身穿粉红色的连衣裙,头上两条小辫梳得很整齐很好看,面容姣好,聪明伶俐,非常可爱,尤其是那个乌手指格外引人注目。她说场长不在,技术员也不在,只有她的妈妈在场,她的妈妈是这里的饲养员,边说边把我领到***妈的宿舍。
孩子妈妈十分热情,她说场长和技术员交代过了,随即将我带到临时安排给我的办公室,然后又带我参观猪舍、鸡舍、仓库、饲料间、水房、食堂、厕所等等。
种猪场人员不多,但分工明确,我的分工是技术员助理,主要任务是协助技术员研究饲料配方、配制饲料、疫病防治等等。饲养员的工作主要是拉运饲料、投放饲料、圈舍清扫等等。相比之下,饲养员的任务很重,工作很辛苦。
每天饲养员工作的时候,小姑娘就跟在妈妈的身后,帮这帮那,问这问那,活像一个小精灵。***妈忙完了,她就来到我的办公室,说要给我帮忙,叔叔长叔叔短地叫个不停。往往在这个时候,***妈就会提醒:“英子,不要干扰了叔叔工作哦”。我忙笑着说:“没事没事,英子给我帮忙呢”。
这天英子又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我问她几岁了?她说九岁了。我问她咋不上学呢?她说妈妈说不能上学。我问她想不想上学?她说想得很。出于好奇,我把她的右手翻开看了又看,那个大拇指颜色乌青,长得很大,好像比同龄孩子的手指大出两三倍。我问她这是咋了?她只是不住地摇头,然后低下头再不说话。
有天,英子在外面玩耍,我来到饲养员宿舍,问英子乌手指的原因。***妈黯然伤神,说英子得了白血病,医生说最多还有半年的生命期了。我的心头猛然一惊,多好的姑娘啊!病魔为什么这样残酷?非要摧残孩子幼小的生命?***妈说,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她每天活得快乐,过得幸福,其他还有什么办法呢?
知道了英子的疾病,我的心情异常沉重,我多想为她做点什么,可是思前想后乱无头绪。当我正在办公室发呆的时候,英子叽叽喳喳跑来,笑得象一朵花,只见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叔叔,了不起啊!你研究的配合饲料,母鸡的产蛋量翻了一番!”我激动地问:“是真的吗?”她说:“是真的,刚才妈妈收蛋的时候,是我帮她数的,技术员张叔叔还夸奖你呢!”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课堂的理论用于实践,发挥出如此的威力,科学这东西不服不行啊!
出于高兴,也是出于某种怜悯之心,我偷偷给了英子五元钱,让她买些好吃的东西。不一会儿功夫,英子来了,她说:“妈妈不让拿叔叔的钱,无功不受禄,谢谢叔叔的好意!”我沉默了。第二天,我给英子买了点东西,好说歹说,英子就是不要,她说如果拿了别人的东西,妈妈会不高兴的。我拉着英子来到***妈的面前说,让孩子收下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英子双眼望着妈妈,我也用乞求的目光望着她。英子妈妈笑了笑说:“收下吧,谢谢叔叔!”英子高兴地接过东西,连说:“谢谢叔叔!谢谢叔叔!”多好的家教啊!多懂事的姑娘啊!我打心里不由得对她们母女肃然起敬!
毕业实习结束了,我也要走了,种猪场的场长、技术员、饲养员,还有英子,对我依依不舍,场长说:“你的实习很有成效,用你研究的配方制作的配合饲料,猪吃了长膘,鸡吃了高产,希望你毕业后能来种猪场工作”。我当时的心情也是难舍难分,和他们建立的深厚感情模糊了我的双眼。
后来,我没有去种猪场工作,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英子,因为她带着欢乐的笑声走了,我怕触景生情,刺痛我那敏感的神经,撩起那段痛楚的记忆。
安康文章5:遥远的巴山
文/谭宗林
三十年前,我在原安康铁路局分局团委工作。从那时起我便和襄渝铁路线上一个艰苦的山区小站——巴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以后,每每想起那里的山,那里的黑水河,那里的钢梁大桥和那面山坡上的坟墓,还有那一张张充满青春活力的脸庞,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总让我心揪得慌。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尽量忘却,不让自己思考,强忍内心激动,不去回忆、不去面对,但是不管我怎样努力,随着时间的沉淀,浮现出来的依旧是金子般的岁月和那段金子般的情感。
当年的安康铁路分局地处秦巴山区,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管辖的襄渝、阳安两条铁路线,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维护管理着现代化铁路的职工家属,却面临着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买粮难、买菜难等多种生活问题的考验。而巴山站区集中了襄渝铁路六大之最,以环境恶劣和工作条件艰苦而出名。
1984年7月,我见贾尚军的时候,他是巴山工务指导区的第二任团支部书记。脸黑、人瘦、个子不高,满腔的陕北话,和我握过手后,他不停地搓着双手说:太苦了,一满子留不住人。他告诉我,工区有一百多名年轻人,团支部所做工作就是想法要留住人。他讲工区点的还是煤油灯,吃粮还要到几十里外的鱼渡乡去买。原粮扛回来后还要手推磨自己加工。条件太差,又没有业余生活,年轻人已经跑了几个。他是七七年入路的第一代巴山养路人,这个陕北汉子是个孤儿,文化不高,却在宿舍的墙上写下:“工作的需要就是自己的理想”,用这样的条幅来勉励自己。因为那是个充满理想和崇高的时代。
工区的第一批树是贾尚军带着工友们栽的。他们还在铁路桥下的乱石坡上,挖山平地修出了半个篮球场,工余时间大家有了活动场地了。松树坡的工友们听说巴山整了块球场,过桥钻洞走了12公里的路过来打球,结果打输了,不服气,因而时常会过来挑战。这件事影响很大,团支部决定召开巴山工务段第一届运动会,给大家鼓劲,几个办公桌一拼,上面铺着从职工宿舍床上扯下来的床单,便是主席台。五六个代表队各自统一了服装,有工作服、有运动衣、还有毛衣,服装都是东借西凑拼起来的。从乡政府借来了手摇式电唱机。在《运动员进行曲》音乐声中,举行了庄严的开幕式,升起了国旗。每每说到这些,贾尚军都神情庄重。他说:由于条件所限,比赛项目只有拔河、扛枕木、乒乓球等六个项目,而奖品也就是几分钱的铅笔、橡皮、笔记本,最贵的是一毛多钱的手帕。但站区比过年还热闹,人和山都在响动,像黑水河水一样欢快。运动会后很长时间,工区都处在兴奋之中,大家上班干活都充满了劲头。贾尚军说:第三届运动会举办时,守护巴山隧道的解放军和乡政府也参加了,周围的老乡走十几里的山路来看热闹,像赶集一样。从见贾尚军的那天起,我记住了巴山,也有了我和巴山割舍不了的情愫。
1985年秋天,贾尚军的夫人和女儿来到了巴山,为了照顾他们,领导把贾尚军调到了条件相对好的站区。但是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贾尚军早早失去了生命,留下了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女儿。几年后,一个初冬的星期一早晨,在安康分局文化宫的门口,我遇到她们母女三人拉扯在一起哭成一团。原来贾尚军去世后,组织为了照顾她们的生活,让他的妻子顶替接班,在一个叫大竹园的小站当桥隧工。八九岁的大女儿在百里外的四川万源站念寄读小学,而小女儿在几十里外的安康上幼儿园。当年铁路沿线的职工子女都是坐火车上学。星期六女儿坐火车回家,睡着坐过了站。当时山区铁路交通不便,又不通电话,母亲没接到女儿急得发疯,而女儿坐火车到了安康,在站台上无助地哭着,还是好心的车站职工收留了她。星期一早晨,大女儿不愿去上学,小女儿不愿离开母亲,才出现了如此揪心的场景。听到了她们的哭诉,我流着泪把她们带到了分局长的办公室,局长立即让人事部门下令,把贾尚军的妻子调到了安康,在生活段的浴池上班。
今年春天,也就是三十年后,我陪着着名作家贾平凹去巴山采访,他听了巴山过去、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后,动情地说:一定要记住这些平凡的人。平凡能够坚守,而且能把崇高继承,就是伟大。那天离开巴山的时候,坐在车上,回眸望去,我情不自禁地抬起了右手,从内心深处向巴山致敬、向岁月致敬、向自己曾经的青春致敬。
安康文章6:用毕生的爱,许您一世安康
从遇到你的那天起,似乎就预言了我一如出生时哭哭闹闹,而你,注定要为你操劳并始终挂着初见时的微笑。我错过了你十八年的剧情,无法清晰地铭记你年轻的容颜。当我深刻地明白说好好爱你时,又过了十八年,我永远欠你四十一年,不止。
-写在前面
儿时的我多么渴望你亲吻我的小脸叫声宝贝,可是,你只会皱着眉毛责问我衣服怎么那么脏。纵使我把墙院望穿,你也拒绝我和小伙伴玩耍,你只会板着脸质问我为什么没拿第一。久而久之,偶尔也因为一些成绩让你为我小小骄傲。但是,哭闹,攀比,任性,我也样样学着送给你。
也许我们的天平一开始就严重地失去平衡,你的爱太重,而我太想飞。我以为自己已经足够独立,我以为已经可以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我的心被美丽的泡沫塞满,一意孤行。你警告我社会上的种种黑暗,我觉得你太世俗。你絮絮叨叨我的数学不好是因为偏好语文,我觉得你简单的思维太肤浅。可是,无论我做什么事,只要回头一眼,总是能迎上你默默注视的眼神,那些小孩子的怨也便渺小得令我惭愧。
直到那天,你终于抑制不住,埋着头,像个路边丢了气球却没有人安慰的小孩般无助地哭泣。你努力克制身体的颤抖,我这才明白那是多么深沉的思念。总有一天,你也会苍老,你也会离我而去,我又将是怎样的彷徨?或者,“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慢慢变老…”
时光穿越至爱的胸膛, 转了一个又一个的整圈。我开始意识到你眼角的皱纹个粗糙的双手,我开始发现你那么劳累却依旧奔波不停。
漫步心灵之旅,那句开不了口的“我爱你”的炙热是否能够存留?我无法保证在漫漫无期的未来里一定不把你气哭,也不能承诺在不久的未来一定可以给你带来富裕的生活。我所能做的,只能是像现在一样感恩。
你我的相遇,也曾留下动人的传说。你的前半生我无缘参与,你的后半世让我们紧紧相依,直到永远,永远。
祝天下所有劳累父亲,身体健康。
安康文章7:水色县河
文/卢慧君
县河位于安康城区西南边,驱车约摸二十分钟的光景即可抵达。这里山高林密,水域开阔。一河两岸,春来草木吐蕊,杨柳青青;夏来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秋天稻花飘香,硕果累累;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年四季,各具特色,季季景色如画。
周末,城里的人都喜欢带着孩子来这里游玩。特别是夏季,更是游人如织。每年,我都会和家人或朋友相约来这里游玩。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这里乡村旅游也发展得不错。
县河的水说深不深,说浅不浅。宽的地方,如明镜一样透亮;深的地方,则是一泓深潭,像上等的硕大翡翠,晶莹碧透。特别是暮春浅夏时节,两山树木像抹了酥油,翠绿油亮,倒映在河里,像谁不小心泼了一河绿色的颜料,也是油亮亮的绿。自古以来,人们喜欢择水而居,县河的许多村民就像江南水乡人家,枕水而居。建在河边的房屋,前门面向宽阔的大道,后门的台阶通向河里,淘菜洗衣极其方便。这些房屋很有特点,从前看,是两三层的小楼房,从后看,则是四五层的楼房了。因为节假日,周边前来游玩的人较多,有些头脑灵活的村民便抓住了这一商机,开起了农家乐。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扶持,发展乡村旅游。每到周末,客源爆满,需提前几天预约方可。
碧波荡漾的清清河水,是上天对这里的居民额外的恩赐,聪慧勤劳的县河人民也不辜负上天的惠赐,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将这一河水盘活,成了“金水”。住在水边的人家除了开农家乐、超市,每家还有几个竹筏,吃喝玩一条龙,吸引了大批游客。水性好的可以游泳,水性差点的可撑着竹筏泛舟河上,碧水青山、白鹭点点,有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而游客,绝对是画中的人儿。
夏季,是县河的旅游旺季,这一河清水深受年轻人和小孩的喜爱。若想下河,须得从河边农家大门进入,穿过堂屋,出了后门,沿着台阶下到河边。与前门的太阳炙烤、少有行人的静寂相比,这里则是另一片别有洞天的热闹福地。河边一排高大粗壮的垂柳斜倚着身子,柳枝低垂水面,遮盖了大半个水面,洒下一片阴凉。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一声紧赶一声嘶叫,此起彼伏,提醒着人们盛夏的炎热。
树下,男女老少一大群,有乘凉的,有准备下河的,还有询问撑竹筏的,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河里,满是身着花花绿绿泳衣的大人小孩,打水仗的,故意逗弄胆小的,笑语不断。我水性太差,即使套着游泳圈,也有些害怕,只能在浅水处小心地扑腾,那种凉爽舒适真是一种享受。从早晨到太阳西斜,人群走了一波又来一波,一个个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老板则从早到晚,忙着收钱,招呼客人,笑脸如屋檐下那棵盛开的向日葵,幸福满足。
游累了,也饿了,该吃饭歇息了。不须饿着肚子回家,就在这里的农家乐享受美食。县河比较有名的农家乐有“毛坝庄园”“县河辣子鸡”,既有各家拿手的特色菜,又有新鲜时令菜蔬,根据人多少,游客点几个合口味的小菜,吃饱喝好,尽兴而归。
安康文章8:潜入春风润安康
文/柯贤会
这个春天很寂静,静得突如其来,静得让人措手不及,静得没有开春的鞭炮声,没有走亲访友的脚步声,没有猜拳行令的吵闹声。
公交车、客车、出租车停运,就连私家车也很少见到,集贸市场、酒店饭店和商铺挂上了歇业的牌子,社区、村道、路口设置了防疫的岗哨,开学延期,庙会取消,景区、公园、影院、游乐场大门紧闭,人人都宅在了自己家里,看电视、读书籍、刷抖音、玩游戏、做饭练厨艺,万不得已出门都戴上了口罩,遇见熟悉的面孔望而却步,也不再靠近。
看着每天不断更新的疫情数据,似乎听到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泣,感觉山村在落泪,城市在颤抖,江河在呜咽,天空在悲鸣。这个春天真是太寂静,静得揪心、静得可怕、静得让人窒息。
然而,在这个寂静的春天,我们也听到了冰冻泥土松动的声音,柳条嫩芽萌生的声音,迎春花开吐蕊的声音,感受到了一种汹涌澎湃、热血沸腾的力量。
“若有战,必召回,战必胜!”在疫情面前,众多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出征参战,挺身而出,别离亲人,舍生忘死,义无反顾奔赴重灾之地武汉战场,他们以生命重于泰山、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冒着被病毒感染的生命危险,毫不畏惧,采取一切手段诊治抢救病人,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的生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无所畏惧、敢于担当的英雄精神。
我们还看到近万余名设计、建设者与疫魔争分夺秒,在江汉平原一片泥泞的沼泽地上,以“中国速度”“中国智慧”,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奇迹般拔地而起,众多人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和风霜雨雪大、路途远等各种困难,紧急筹措急需的医疗物资器械、生活必需品,通过各种非常规举措快速送到医院等各个地方,有效保证了抗疫战争需要,他们诠释的是一种愚公移山、排除万难的攻坚精神。
自进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争以来,无数人员放弃了休假和休息,舍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推迟了订好的婚期,将未断奶的婴儿送到父母或公婆家寄养,带病坚持工作不下火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需要,他们就会在哪里,他们奏响的是甘于奉献、不怕牺牲、忘我工作的时代最强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干部职工、学生农民、民主党派、机关企业、商会银行和海内外无数中华儿女,以情同手足、血浓于水的关爱之情,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驰援武汉,他们一个个蕴藏着爱心和温暖的善行义举,弘扬的是血脉相连、安危与共、扶危济困、见利思义、团结互助的中华传统美德。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的口号响彻祖国大地,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磅礴力量、打赢疫魔战争的号角。疫情不退,我们绝不退,誓与疫情战到底,14亿中国人以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筑起新时代的长城,使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毅然挺立在世界东方。
如今,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国大部分地方道路开始解封,商户开门营业,市场开市交易,工厂开机生产,企业进行复工,打工者踏上征途,大地也开始回春,冰雪消融,树木吐绿,花儿绽放,南燕起程北飞,而这凝聚着众志成城、不畏生死、不怕困难、能打胜仗的抗疫精神,也随着这春风吹遍神州,滋润大地,护佑华夏,永续安康!
安康文章9:安康的一处山水
文/范超
左边的山像虎,虎视眈眈,右边的山如龟,龟步徐徐。傍山脚的是路,绵绵而去,偎路基的是河,潺潺而来。
河里蹭蹬着一些石头,石头上点缀着几粒人,其中一个是我。我从俗世来,偷得浮生几日闲,到这山水之间,只为寻个超然。
我能够脱俗吗?唱了几句别人的歌,跳了几步别人的舞,篝火晚会也已薪尽火灭,鱼池里,该来的自会上钩,不想走的还在那里放生。我能记得的,一个是散漫的爬山,虎山本无虎,却向虎山行,看见的瀑布,只是岩上滑溜下的一小撮水,势小,扑不住人,快到山顶悬一亭,能聚仙,让人长出一口羊肠气,可手插腰间指点江山。另一个是散漫的望月,最好独去,待众人都歇了,你自可披衣起床,听风吹过林梢,听水流过石缝,思接千载,神游万仞,一切往事瞬间波波奔来眼底,好久不曾有过。几个山家女子狐媚一样从山上石阶、河间浮桥一路下来,低声悄语地隐进对面的木屋之中,让人起无限的遐思。抬头看天,山月不知心里事,缓缓地移到山背后去,只留下你凭栏望月独自愁,少年强生的忧愁,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现在我在河上,河里有很多石头,大小不一,奇形怪状。山高石古藏灵根,每个石头都是断代史,每个石头上都有故事,我一一捡起,阅毕又一一放下。一个少妇拾起比拇指稍大的一块画石,石上纹络清晰,层理分明,她指给我看这儿是树,哪儿是村庄,夕阳西下,斜晖脉脉陈列天边,真是一幅奇妙的夕阳晚归图,我佩服于她的悟性,遂懂得她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男孩惊诧地叫了起来,他手上的石头竟颇似一打坐观音像,发髻高簪,双掌合十,仪态端庄,美目慈祥,栩栩如生样惊得我口念弥陀,忙呼“菩萨保佑”,他眼尖,很快又在附近摸得一表面坑坑洼洼之水槽石,状若莲花宝座,观音刚好可放置其上,让人感叹天工开物之出神入化与珠联璧合。同行人中,惟我收获不大,但也拣得了一石,上嵌一幅像,酷如中国地图,暗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另一石则肖似卧兔,属兔的人拾得活脱脱的兔石,人间的一切都有定数!
我们提了一堆石头上岸,摩挲良久,思绪若干,那一顿饭谈也是围绕这石的。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来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茫然,太没有独处内省的机会。我们去的那天是立秋,立秋那天下了雨,有些人受凉了,实属“酒肉穿肠过”,但只要那石佛在,“佛祖心中留”,此行也不虚啊!
安康文章10:城里的麻雀
文/张朝林
安康城市里的麻雀,是见过世面的麻雀,性格胆大妄为,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它们灰不溜秋的身影。它们谁也不怕,或两三只在树上“叽叽喳喳”上下跳跃,或一两只在你的身前身后跳来跳去。你一跺脚,它便“嗖”的一声飞向前去,落在绿化带乔木上盯你。不怕人便罢,车来了也不怕,汽笛按响,顶多向前飞几步,又停下望车。
我喜欢屠格涅夫的《麻雀》,那是一只勇敢的麻雀,充满伟大母爱的麻雀(我不知道那只麻雀是雌是雄),它在强大的猎狗面前,临危不惧,用自己渺小的力量战胜了猎狗。我更喜欢冯骥才的《珍珠鸟》,那是几只可爱、胆小的鸟,由于人和鸟的彼此尊重,产生了超乎自然力的信任。看来,无论是人类、自然、社会,只要彼此尊重,才会和谐相处。
安康城里,看不到群聚的麻雀,都是一两只行动,偶尔看到三五只麻雀,跟在一群鸽子的后面飞翔,让我激动不已。是不是麻雀也染上了“世俗”?如同居住在单元楼里的人们一样,对面互不认识,独往独来?
在家乡,麻雀是团结的、群居的、美丽的——你看它的毛色,花纹鲜明,靓丽可人,身材矫健,动作机灵。盛夏,桃树、李树上,总有几十只麻雀栖息在上面,叽叽喳喳吵闹,若是受到惊吓,一团黑云腾起,绕着桃树、李树飞旋,它们总是峦着一棵树、一片竹林、一片山野、一个村庄,不离不弃。黄昏,更是麻雀的天下,成千上万只麻雀,沐浴晚霞,在村子的上空盘旋、闹叫,时而盘旋成一个黑压压的椭圆形,时而盘旋成一个螺旋,整个村子都浸泡在“叽叽喳喳”的闹声中。暮归的人们在麻雀的闹声中,走进村庄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最后一抹晚霞落尽,麻雀们便飞进竹林里,竹林成了麻雀的合唱大厅。此时,若有一只鹞子飞入竹林,百鸟顿时静音,接着便“轰隆”一声,栖息在竹林里的麻雀、斑鸠、喜鹊纷纷腾起,四处逃窜。故乡的夜幕里,鸟影晃动,撩起鸟潮,撩动夜幕。
我居住城市的窗下安装着空调压缩机,压缩机的背面,是一对麻雀夫妇的“家”,它们衔来杂草、鸡毛、棉絮,垒起一个小小的窝,每天早晨我被它们叫醒,就坐在电脑前敲打几段文字。起初,小两口站在压缩机上,隔着窗纱,歪着惊恐的脑袋望我,我放慢打字的速度,用漫不经心的眼光看它们。慢慢的,它们敢于跳到我的窗台上,隔着窗纱和我对望,我也用信任的目光回视。一只大胆的家伙,用尖尖的嘴,啄纱窗,和我挑逗,我只拿我的余光看它,继续打字,任它们啄。啄了一会,那只站在压缩机上的麻雀一声呼唤,它便跳走了。
妻子害怕麻雀的小窝损坏了压缩机,几次想捣毁。我说,它们建起一个家很不容易的,由它们去吧。就这样,我和那对麻雀夫妻为邻居,彼此尊重,相安无事。
过了一段时间,我听到麻雀窝里“唧唧”吵闹不停,我打开纱窗,伸出脑袋一看,原来是它们喜得贵子,四只毛茸茸的小家伙,挤在一起,张开大嘴巴讨吃,煞是可爱。这时,不知那对麻雀夫妻从哪里像箭一般射过来,落在压缩机上,跳来跳去,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叫着,惊恐的小眼睛里,流露出哀求的神色,似乎随时准备和我决斗。我明白了,它们是害怕我伤害它们的孩子。我知趣地把脑袋收回来,关了纱窗,继续做我的事情,它们吵闹了一会,就回到窝里了。
爱和信任是彼此的。从此,那对麻雀夫妇更加信任我了,那四只小家伙开始展翅飞翔了,那对老麻雀时不时也领着那几只小家伙,栖息在我的窗台上,啄我的纱窗。我想,那也许是对我爱的亲昵和表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