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组织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组织的文章1:给你的,是最好的

文/月月女

公司每次组织旅游,他都借口逃避,因为火车的汽笛声会撼动心底的旧缺。但这次去苏州考察,他却主动要求去。苏州,这个人间天堂,他只在16年前去过,从此再未涉足。

16年前,他的心不在风景,在人。那个通信几载,只在照片上见过的江南女孩,与他深深相爱着。她来信说,如果你来,我就和你一同去北方,过一辈子。这承诺使他欣喜若狂,但到底是失信了。一起回程的票都买好了,她又变卦,说父母誓死不同意,以与她断绝关系要挟。她流着泪说对不起。除了伤痛,他对苏州的回忆只有几个园子。从此两人音讯断绝。16年来,他从未原谅她。如今,他忽然就想再去看看,哪怕只为了弥补上次的遗憾。那个一辈子也游不完的天堂,她只陪他去过几个园子。

接待单位组织的游览,虽然热情周到,但他的心却一寸寸冷了,因为游览的几个园子,恰好都是他去过的。他有点扫兴,问人家,明天还去别处吗?人家说不去了,苏州虽大虽美,但最好的,就是这几个园子,再去别处,其实就是重复。

他发着呆,就流泪了。她带他去过的地方,虽然少,却都是惊心挑选的最好的地方。而她给他的,又何尝不是最好的呢?那也是她的初恋。初恋,无疑是一个少女最宝贵的财富;她给他的年华,又何尝不是最好的,那是她20岁的青春年华;她给他的爱,又何尝不是最好的呢,虽然没能抵达一生。她给过他的都是最好的。爱情的真正含义就是,给你的,是最好的。读懂这份感情,他足足用了16年。

关于组织的文章2:游观音峡

文/张雅涵

星期五,我们学校组织去秋游,秋游的地点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观音峡。

同学们背着装满零食的背包带着快乐的心情,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地坐上了大巴车。

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对我说:“秋游快乐!”看到小花、小草在秋风中摇摆,仿佛向我们点头微笑。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黄龙泉瀑布。在黄龙潭的最中间,有成千上万的鱼儿聚集在一起,好像知道我们要来秋游,特意为我们表演节目呢!

顺着浓荫匝地的石阶路向上走,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坐滑道车的入口。我虽然没来过这里,但是听说坐滑道车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悬崖峭壁,这使我的心里不只是害怕,还有不想坐的感觉。

但是我想了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我还是坐上了滑道车。其实,滑道车的速度也不快,也没什么可怕的。要知道这样一句话:“亲口尝梨知酸甜,亲身下河知深浅。”

回来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叫“峡谷飞渡”的冒险游戏,它看上去非常可怕。是从一座山上吊着一根绳子飞到另一座山上,而且下面有一条很深很深的河。我决定去试一下。套好绳索后,工作人员猛地一推,我便飞了下去。刚开始没什么可怕的,但是到小河上面的时候,我感觉我的心都跳出来了。

整个观音峡洋溢着我们爽朗的欢笑。然后,我们就坐上了大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观音峡。

关于组织的文章3:宁静方能致远

文/吴福成

那年单位组织旅游,去了我向往已久的丽江。有媒体评论,丽江是中国最慵懒的城市。我不以为然。当我真正走进丽江,才切身体会到这里慵懒的心情、慵懒的生活,甚至连工作都是慵懒的。流连在青石板铺成的老街上,一切都如同梦境般美好:白发老人坐在门前的木凳上做绣鞋,一朵艳丽的红牡丹栩栩如生,让人喜欢;沿街的木质长椅上,一对情侣相偎而坐,窃窃私语;街角的一只大花猫,正眯着眼,在暖暖的阳光下酣睡,丝毫不在意走过的脚步声……我们慢慢地走在这光阴仿佛静止的老街上,听着小巷深处传来那悠扬的纳西古乐,心灵深处从未有过如此平静。

静,好似一幅水墨画,淡雅、隽永,让人喜欢,正如丽江这样的城市,当疲倦的时候,适合把自己放在这里,静静地消磨时光。

安静的夜晚,读点诗词是最美不过的享受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这样安静的夜晚,李商隐无疑是孤寂的。他思念远方的亲人,期待与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以致蜡烛结出了花蕊。不过在今夜,他身处巴山,只能倾听秋雨,把相思写在诗里,把期待放在明天。“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李白在《秋浦歌十七首》中也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月色如水的夜晚,采菱女和她的情郎手拉手,一同唱着夜歌归来,在这周遭都是静寂的夜,他们的歌声被烘托得更加动听。这里“静”与“动”的精彩描写,更能反衬出夜的幽深宁静。诗词里的静,既是大地万物的静,更是诗人内心的静。如此这般,在浮躁的当下能有几人做到!

喜欢中国的水墨画,尤其喜欢看大量使用“留白”的作品。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淋淋尽致的无疑是齐白石先生了。在老先生的那幅《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只见黑色的岩缝中汩汩流着泉水,几只小蝌蚪顺势而下,穿过石隙,没有蛙声胜过蛙声,用绘画语言将主题的诗意完美的传达。其中将泉水恰到好处的大面积留白处理,仿佛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这些留白不仅净化心灵,也能让人烦躁的心变得安静下来。

读诗品画都是让人心静的高雅艺术,如果此时再来上一杯茶就更好了。

爱喝茶已有些年头了,特别是夜晚,无论读书还是行文,都要有一杯茶陪伴。这茶喝久了,也对“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这一哲理有了深刻的理解。日本禅师这样说茶:“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茶,慢慢品之,方能静心!茶,静心品之,方能识味!”而王国维总结得更为凝练,他用清茶、花茶、普洱茶将人生隐喻为上、中、下三重境界。每每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而出,泡上一杯自己喜欢的茶,静下心来,细细咀嚼个中滋味。人生得与失,不过一杯茶而已。

诸葛亮在留给儿子的《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以为,做人切不可把名利看得太重,沉下心来去做一件事,定能有所作为。在我们身边,这样成功的范例又是何其之多:比如深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汪家玉,当初从拿枪杆子,到最后拿起笔杆子,成为执掌中国特区装饰设计行业的领头雁;比如南京润来集团的董事长刘满来,从刚开始靠给别人拉板车的板车工,到如今成为南京市知名的建筑大亨;再比如世纪酒店集团董事长纪良国,从当初卖鸡蛋起步,一步步进入餐饮行业,到如今在全国各地开设二十余家五星级连锁酒店……这一个个枞阳人演绎的故事不是传奇,不是神话,都是靠他们沉下心来,苦练内功,才有了四两拨千斤的功力,才有了属于他们今天的荣耀。

在喧嚣的尘世当中,我们每个人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学会“上善若水,静水流深”,放下内心深处所有的张扬和浮躁,静下心来,和那些为梦想而前行的人一起,努力奋进。也许假以时日,下一个神话就由你自己创造。

关于组织的文章4:军 训

文/风醉云跑

军 训

张进保

“学校要组织我们到秦岭山里军训了!”当女儿兴奋地告知我们这一消息时,我和爱人暗自窃喜,私下约定:这次一定要“狠”一点,让她吃吃苦。利用这次军训,好好锤炼一下。现如今,家家只有一个宝贝蛋,普遍是溺爱有余、吃苦不足。军训可是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临出发前的晚上,我和爱人逛街,步入超市,到处是陪着孩子购物的家长。从一楼到二楼,竟然遇到了四、五个熟人。“多买点东西,以防孩子吃不惯大锅饭”,家长个个是一脸的担忧,“山上紫外线强,低分贝防晒霜不见得能管用”,大家相互交流着,“学校规定的限带50元现金恐怕是不够吧?还是给孩子多带点心里踏实,有备无患嘛”。看着别的家长在食品、矿泉水、洗漱、防晒……用品专营区忙碌的身影,我俩的心此刻也开始有了松动,走出超市时竟也不知不觉地拎了一大堆的东西。

七天的军训实在是漫长。期间,几个有车的朋友约我一同去山里看看孩子,我和爱人思量再三,最终还是谢绝了朋友的好意。

军训终于在煎熬与忐忑不安中结束了。看着女儿疲惫又高兴的样子,爱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军训营地的开水喝起来真是太不方便了,我们喝的全是矿泉水,每次买东西还得排上几十分钟的队,烦死人了!”,“军训的饭真是难吃死了,同学们都吃自个的食品。”一回来,女儿唧唧喳喳地说不停,“训练真苦,不少同学装病,还有人打电话给爸爸、妈妈,父母帮他(她)们撒谎来逃避训练。”,看得出女儿对我们未给老师请假多少还带点埋怨。“不少家长还专门送来了西瓜和大捆的矿泉水呢”,女儿的滔滔不绝让我们无言以对。此刻,我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一个充满期待的军训,在家长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变成了一场吃喝大赛、消费比拼、“智力”竞赛。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阳光般的关爱,更需要家长的“狠心”。只有让孩子经受更多的锻炼,才能健康的成长,切不可因爱而让我们的孩子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

关于组织的文章5:舌尖上的汉阴

文/洪妍

市文联组织采风,一行人到汉阴。第一顿饭安排在城南靠近山边的一个农家乐。这是一家上规模、有影响的农家乐,从吃饭的包间到外面的停车场,都给人一种开阔大气的感觉。

凉菜早已经摆好,举筷之前,我粗略瞄一眼,奶白色的地瓜、酱红色的卤牛肉、脆黄的汉江小鱼、翠绿的西芹……从色泽上已经让人愉悦。热菜陆续上桌,酸辣豆油皮、莲菜炖猪蹄、豆腐乳蒸肉,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汉阴土菜,吃得我们一桌人都连连叫好。

后面几顿饭也是吃得极有情趣,从凤凰山底到山顶,别有滋味儿。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口口吃的都是富硒食品。特别是那道白火石汆汤,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只见服务员把四五个乒乓球大的白火石往桌子中间的瓦罐里一投,盖上盖子转身走了。起初,我还不明白啥意思,不到一分钟,有热气从瓦罐沿儿开始向外冒,几乎是瞬间,腾起的热气就把盖子顶起来,罐里的汤开始向外溢。正在我们不知所措时,服务员出来,用抹布一把将盖子揭起来,招呼大家喝汤,并说这汤有下火的功能。于是,我们每人都舀了一碗,的确是汤鲜肉香菜嫩。

入夜,在凤凰山顶就宿。刚一落座,主人家已经把洗干净的水果摆上几案,热情招呼大家喝茶、吃水果。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屋外有人喊道:“开始点火喽!”等我们应声出来,只见院坝中间的篝火已经开始熊熊燃烧。原来,热情浪漫的汉阴朋友们在这里特意安排了一场篝火晚会。红红的火苗蹿得老高,映红了每一张笑脸。大家不约而同地手拉着手,围着篝火又唱又跳,好不开心!一阵笑闹过后,篝火晚会的主题才正式开始:一张小方桌上摆好了十多个酒碗,凡是被点到的人首先要表演节目,赋诗、唱歌都行,否则要罚酒一碗。就这样,几乎每个人都表演了节目,最后也都端起酒碗畅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从不会喝酒的我被大家的热情感染,手捧着酒碗,任凉凉的啤酒从我的舌头上缓缓流过,今夜,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大多数人玩累了便进屋去打牌,我们几个舍不得院子里的这堆火,继续坐在火堆边聊天。不知什么时候,两个腼腆的小姑娘也坐到我们身边。已经夜里十一点多了,我怕影响她们睡觉,催她们先去睡,可她们直说不瞌睡。有人提议现在的余火最适合烤红薯、土豆。两个小姑娘就真的开始给大家翻烤红薯、土豆和板栗。她们的举动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模样。那时,每当家里来了贵客,我总想在客人身边多待会儿,希望从客人的身上多了解一点外面世界的信息。今夜,看到这两个可爱的小女孩,我想,若干年以后,当她们展翅飞出凤凰山,一定不会忘记今夜的月光、篝火和一群放浪山水的人。

初秋的凤凰山早晨,雾岚缭绕,恍如云端。还没看够远山近水,早饭已经摆上八仙桌了。热腾腾的蒸馒头,温温的绿豆稀饭,再配以白菜煎豆腐、南瓜丝、土豆片、酸辣魔芋等八个家常菜,实在是符合胃口。魏老师对我们几位女同志说:“就这些原料,给你们几位,我敢肯定,没有谁能做出这个味道。”他的话不假,不得不承认,我们不行。做饭炒菜,看似简单,其实也复杂。不光讲究原材料,还讲究一种心境,常常盯着手表过日子的人,谁会有耐心去为一顿饭而守候。

当我们面对最后一顿丰盛的午餐时,可以说,我们无言了。连日来的美味,让我们每一顿都不顾及肥胖的问题。当那诱人的豆酱炒腊肉向我们发出阵阵芳香时,我们只在心里对自己说,凭着这个菜,我们一定还会来的。

是啊,不光是顿顿桌上的美食吸引着我们,在五一村的现代农林科技园里,那些经过精心培植的香菇、木耳、灵芝以及各种富硒粮油食品,又哪一样不是我们喜欢的呢?

离开汉阴,心里便多了一个念想。

关于组织的文章6:登长城

文/任炬潮

这几天,我们学校组织参观游览北京。在众多景点里,我最喜欢的是八达岭长城。

在巍峨的群山中间,由砖土垒砌的“青龙”在群山间盘旋,不屈不挠地向远方伸展。那随山势起伏的坡度,向天际线延伸的长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跨度……震撼着人心。

大家都听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看着蜿蜒的巨龙,也都跃跃欲试。于是在群山峻岭之间好汉们和巾帼们一字排开,扶着历史堆砌起的青砖,信心满满地向上爬。凉风习习,殊不知城垛外面曾经战火纷飞。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很难想象在那个只能使用人力的年代,先民们如何把一块块沉重的石砖铺在这陡峭的山岭之间。而千百年来长城屹立不倒,一直默默守护着中华儿女。

在攀登长城的队伍当中,我发现了一位年迈却身体依然硬朗的老人。他一身运动装,头戴一顶遮阳帽,一副墨镜,一支拐杖,健步如飞地走在我们前面。八达岭长城以“险”着称。作为北京的屏障,这里山峦重叠,地势险要。依山势向两侧展开的长城雄峙危崖,陡壁悬崖上有古人所书的“天险”二字……这位老人的毅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有他在前方做榜样,我们便一直 “穷追不舍”,如果老人一直领先我们的话,我们内心会很“惭愧”的。终于,在爬过一个烽火台之后,老人找了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我们也赶紧休息一下,好一会儿再和这位老人较量。老人看到我们累得气喘嘘嘘的样子,也忍不住“讽刺”我们只会念书,不注重锻炼身体。于是我们开始攀谈起来。老人是当地人,爬长城是为了锻炼身体,减少儿女的操心。老人曾经是军人,他喜欢讲年轻时候的英雄事迹。我们一起回顾了许多发生在北京的大事件,清军入关,晚清时各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五四运动,开国大典……老人侃侃而谈,在他的目光里,蕴含着一种力量,这力量就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它存在于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就像这屹立不倒的长城,它顽强地与敌人、与自然、与时间、与自己抗争。

万里长城永不倒,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它像一条巨龙,一条东方的巨龙,好长时间都在沉睡,而现在梦醒了,他已挣脱所谓山岭的束缚,正一飞冲天。

关于组织的文章7:我眼中的厦门大学

文/翟惠博

近日,我被组织安排到厦门大学接受再教育,有幸零距离接触了厦门大学。

踏入厦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塑像。驻足凝望,感悟爱国华侨无私捐资、教育救国的壮举,体味他爱国报国的良苦用心。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21年的厦门大学虽历经百年沧桑,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内涵清晰可见,至今不变。

厦门大学的教育理念里融入了浓浓的仁爱思想,视每一个学生为己出。学生吃饭,面食是免费的,汤菜也是免费的,而且种类不少,有猪蹄汤、紫菜汤、鸭肉汤、白菜汤,名义上每人限喝一碗,实际上尽可撑破肚皮喝。这样,家庭贫困些的孩子们可以保证饮食无忧了。学校还把贫困生登记在册,寒暑假期间领导和老师都到这些学生家里家访,全覆盖,无一例外。每位贫困生每年还可获一万多元的生活补助。学校还为贫困生的家长买商业保险,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位学生不为五斗米而分神,从而全身心地、有尊严地学习成长。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成才后的厦大学子又反哺母校的培育之恩,每年都会收到大笔的学子捐献,学长感化学弟,一代人影响着一代人,良性循环,每位学子都为能在厦门大学学习成长而感恩和自豪。

厦门大学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佩服。短短几天的培训,几位大师级老师的授课让人耳目一新,启发深深,受益多多。尤其是教授们身上散发的浓浓的学术气息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至简的生活作风,深深感染着我,启迪着我,敲击着我的灵魂。我在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多么需要大批的像教授们这样爱岗敬业,孜孜以求的团队。短短的培训,知识的接受是有限的,但老师们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历经百年历练的厦门大学自信、开放、包容。现在的厦门大学已经跻身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厦门大学的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年均就业率在95%以上。许许多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渴望让自己的子女接受厦门大学的阳光雨露,成为孩子人生成长的重要驿站。恰逢暑假,全国各地的家长们带着孩子慕名来到厦门大学参观、体验、感悟,亲身感受大学文化。厦门大学对此是宽容的、热情的。他们敞开校门,热情地让络绎不绝的人们进入校园尽情地看、游、学。食堂也为游人提供普惠的准学生价格的餐饮,让人心满意足,交口称赞,无不为学术气息浓郁的厦门大学精神而肃然起敬。参观过程自觉而有序。我想,厦门大学的自信、开放、包容,及其过硬的学术成果,肯定在无数个孩子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求学”的种子。这也算是厦门大学为社会额外尽的一份润物细无声的责任。

关于组织的文章8:快乐的春游

文/李若尧

星期四学校里组织去春游,今天可是爸爸妈妈带我去春游。前几个星期,妈妈就说要带我去无锡看樱花。可是妈妈一直没有空带我去,今天,妈妈总算有时间带我去玩了。我们先去了鼋头渚风景区看樱花,到了那里,可惜樱花都谢了,只有一点点的花了。不过,我觉得鼋头渚还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因为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在迎接我们,这些花开得很美丽,有些我还叫不出名字呢!我和这些花拍照留影,我想把这些美丽的花拍在照片上带回去。我发现,有一种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很像猴子的屁股,还很像“吃人花”,我觉得有点害怕,赶紧拉着妈妈离开了。在路边的小山坡上,我还发现了春笋呢:这些春笋真的像课文中小作者写的那样,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下午,我们又去了三国城,那里一派古时候的景象,我在这里看了好几场表演,还认识了三国时一些有名的人:张飞、吕布、关羽、刘备、貂蝉。爸爸告诉我吕布是最厉害的。我还和“张飞”一起骑马,坐在马上,“张飞”问我:要不要加快点速度。我的屁股被颠得好疼,心想就不要加快了吧。可是快到终点的时候,他又加快了速度,我感觉他好奇怪,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就加快速度了呢?这还是我第一次骑这么快的马呢,真刺激!在看表演之前,我还听到了广播里在唱:“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我可是学过的呢,就跟着一起唱起来。这时我想,如果下次我们去唐城,说不定还会有很多唐朝时候的古诗呢,所以,我的愿望就是下次去唐城游玩。

无锡风景区里的东西还真有特色:有树桩小路,有亭子垃圾箱,有马车椅子。一路上从柳树上飘下来了很多白色的柳絮,飞来飞去,我还以为是下雪了呢。

今天的春游实在是太开心了!

关于组织的文章9:职业性偏见不能有

文/肖宁嘉

县里组织全县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夜间巡逻活动,我们单位也派人参加了。每晚6个人,由一名城管局工作人员带领大家一起巡逻。晚上7点半,我们准时赶到集合地点,城管局的工作人员小秦也早就到了。小秦是个年轻的帅小伙子,我们戴着袖章,拿着手电筒和防暴棍跟在他后面开始巡逻。说是巡逻,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就是看看有没有什么治安、秩序和卫生方面的问题。路边有不少商铺,有的商铺把摩托车随便停放在人行道上,小秦看到了,就会走过去,对商铺老板说:“老板,摩托车不能这样停放,会影响别人过路的,麻烦你放好一点。”一路走过去,这样的话重复了很多次,小秦都是很有耐心的样子。我笑着问小秦:“你这态度这么温柔,人家会听吗?”小秦说:“一般提醒了都会听的。”我故意开玩笑:“你们现在执法的时候,还会掀人家的摊子吗?”小秦有点不好意思:“那肯定不会了,我们现在都是文明执法了。”

其实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城管局工作人员是有些被妖魔化了,网络上有关于城管执法的段子也很多,很多人对城管工作人员抱有一种职业上的偏见,认为城管局的工作人员态度都很差,执法手段都很粗暴,都很不近人情,而这种职业性的偏见还存在于很多职业中。去年,我一位朋友托我给她堂妹介绍一个对象,我介绍了一位数学老师,可是朋友家马上就给否决了:“老师啊,还是不要了,老师太小气了,尤其是数学老师。”我不知道这种偏见的来源有什么依据,可是我的确是听到身边不少人有这种说法。但是小气的人哪个职业都会有,为什么就偏偏给老师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之所以带有这类职业性的偏见,其实是因为与这些职业接触太少,了解太少,就像我们对城管工作人员一样,因为平时接触太少,看到一些负面新闻,就以偏概全,部分印象扩大成为整体印象,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让处在这种职业性偏见中的人群很受委屈。当我们想到某个职业,或面对某种职业的人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公正客观一点,抛弃职业性的偏见,多一点对他人职业的尊重和理解。

关于组织的文章10:植树

文/秦延安

为了绿化山川,市上组织各家单位去植树,要求每名职工植一棵树。为了确保成活率,各单位先挖坑,经市绿化委验收合格后,然后再统一植树。如果单位去不了人的,就交钱。根据我们单位职工人数,也就二十棵树的任务,如果交钱就是三千元钱。局长感觉交钱不太划算,想着此时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又是踏青的好时候,就决定亲自带我们六名年轻的男职工去植树。

星期一,我们去植树。面包车开到山脚,然后我们就拿着铁锨、洋镐、镢头往山里走。一路上都是各单位植树的队伍,浩浩荡荡。因为在城里好久没有出来透气了,又是局长带队,所以大家兴致都很高。只见从山口开始,各单位的植树牌子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走了半天才找到了我们单位的植树牌子,可往山上一看,全傻眼了。只见险峻的山上基本上全是裸露的岩石,偶尔有一处平坦的地方还全是枯草野刺灌木丛。在局长的招呼声中,我们开始寻找可以挖坑的地方。好不容易在枯草丛中找到一处可挖坑的地方,可是挖了不到半锨深的土,下边全是坚硬的岩石,铁锨、镢头根本用不上,还好,我们带了一把洋镐,大家轮流使用。坚硬的山石震得人手生疼,不一会儿,大家都是满头大汗。一个坑还没挖一半,局长就累得不行了,坐在岩石上休息,指挥着我们挖。时间飞快,很快一上午就过去了,只见大家满脸是汗,手也被磨起了泡,总共才勉强挖了五个坑,而根据市绿化委的树坑半米深四四方方的要求,我们这些都不合格。

就在我们人困马乏地倒在山坡上休息时,从旁边山坡上走来一位村民,他向我们搭讪道:“这下边全是石头,坑难挖得很,你们还厉害,亲自来挖了。”

局长笑道:“你是给谁家挖树坑呢?工钱咋样算呢?”

“水利局的,他们原来和你们一样,自己来挖,结果挖了半天就不行了,只好给市绿化委把钱交了。市绿化委雇我们来植树,连挖坑带植树给二十元。”村民说,“前两天在山口那地方挖,一天能挖二三十坑。今天在这地方,一上午才挖了三个坑,都有点不划算了。”

“赵主任”,局长叫着办公室主任,“招呼大家回吧。”

“那这树坑还挖不?”赵主任问。

“你傻呀,这坑咱能挖吗?明天你就去绿化委把钱交了。”局长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