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立冬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立冬文章1:倾听,哭泣的灵魂
文/冷梅清竹
立冬刚过,枯黄的叶子便如断了翅膀的蝴蝶遍舞上天空,诉说着这个季节的忧伤。俨然已是冬季了,天气日益寒冷,我不得不披上了黑色的外套,就如我要遮掩自己的悲伤一样,来抵御初冬的清冷!
于人生之路上,我走的匆忙,明明背负了很多东西,却又走的这么急。我的脚步,已被尘封在过去的泥泞中,和着眼泪,大概已是积水一片了。
我在萧瑟的风中,放飞孤独的悲哀。心灵,如沧浪之水中的一叶扁舟,细小的浪花,拍打出不屈的灵魂。我捡拾着过往,倾听,哭泣的灵魂,于风中,传来被遗忘的旋律……
过往似乎已被尘封,在我的内心结成了厚厚的茧不愿提及。可是,总有那么一天,那么一刻,回忆的洪流冲破堤岸,措不及防灌了个透心凉。于是,我审视自己的灵魂,也听到了它哭泣的声音。
此刻,我安静的倾听内心的声音。它无声的啜泣,是对真理的追寻,是对纯净的瞻仰,是对思索的垂青。喧嚣的年代,奏不出真正的忧伤;充满欲望的年代,歪曲了真善美的信仰;躁动的年代,没有了哲理的思考与深刻。
灵魂因为寂寞而惆怅,因为孤独而悲伤。
当我们一路风尘仆仆赶向未竟的终点,别忘了倾听那哭泣的灵魂。一路上,我们失去了太多。爱情、友情、亲情都在以一种不未人知的方式悄悄流逝。我们所获得的多是生活的感悟还有那无声的失去……
风掀起了记忆的尘埃,我仿佛看见,那些哭泣的灵魂是如何沧桑的浸湿了自己的面颊;是如何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偷偷拭去眼角的一滴泪;是如何挣扎在生活的漩涡里去追赶世俗的步伐;是如何在风起的日子里去祭奠那些失去的时光……
倾听,哭泣的灵魂。贝多芬的忧伤是在那黑白键上奏出的华丽乐章;梵高的忧伤,是那瞬间的一枪;而我们的忧伤,便是在追赶时光的脚步中丢失了最初的纯真和梦想。
多年以后,我们终于明白,生命原是一场回不去的旅行!
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隔着久远的时光早已刻在灵魂无声的哭泣里。那些春暖花开、风起叶落的日子,隔着四季的风花雪月,早已成为了回不去的曾经。灵魂啊,你经受了世间的沧桑和磨砺。你的哭泣望过我的眼,一滴滴泪落下……
倾听,哭泣的灵魂,有冷冷的风吹过。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你的脸,带着灿烂的笑容越过千山万水来到最初相遇的小桥。落叶,早已尘封了那如烟往事。哭泣的灵魂,于似水流年中亦步亦趋,眷恋和不舍也最终被岁月拉得支离破碎!
那些哭泣的灵魂啊,它们陪着我们走过尘世烟雨,要背负着多少爱恨与荣辱!你可曾停下仓促的脚步,去倾听那哭泣的灵魂;你可曾善待他人去倾听他人内心的声音!每一个人生的背后,都有深深的无奈和悲哀。那些遗落在路上的灵魂,淋湿了多少前尘往事,哭泣了多少爱恨情仇,悲痛了多少个不归的日子……
倾听,哭泣的灵魂!我愿用青春和生命去赋予你快乐的源泉,我愿用我的人生去点燃你生命的辉煌,我愿在路上与你不离不弃,倾听,你的哭泣……
立冬文章2:在初冬做下一个标记
文/曾予
立冬后,淅淅沥沥下了三天雨。三天里,我上班下班;雨里来,雨里去。我感到凉凉的雨的气息,我看到缓缓的冬的脚步。叶子由黄绿相间的水粉画,变成深深枯黄的陈旧日记,被雨水轻轻吻过,便红成一片,落在古老的诗歌里。
和同事去超市,看到满树的红叶,我说古代诗人观察得真细致,深秋初冬的叶子真就给人以红色的视觉冲击。那是被雨水浸湿后深沉的、厚重的、浓郁的带有几分寒意的红色,树上地下,满眼都是,沉默在季节交替和岁月轮回里。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诗人们眼中的红叶是无尽的忧愁,包裹着流动的时光。我们不是诗人,没那么敏感。在这样的雨天里,我们匆匆忙忙的生活和工作,无暇细心观赏,也就无暇感慨沉思。直到周末来临,忙碌稍停,才有时间想想几日的绵绵细雨和过去的匆匆时光。
以前大学的时候,最喜欢这样的天气。午后,细细的雨丝如同薄薄的帘幕,让整个世界一片朦胧,使本来就慵懒的时光,一下子变得更加舒缓。我们什么也不用去想,什么也不必去做,静静的躺在床上,清空一切烦恼,让心灵休憩。此时最喜酣眠,除了细细的雨声,没有任何喧嚣;偶尔也会读书,伴着微微丝雨,洗去心头的疲惫;最妙是向窗外张望,欣赏雨景,看雨天里的故事。
其实雨天里有好多的故事,譬如在翠华园雨中漫步。手机轻响,人从午睡的梦境走出,匆匆梳洗,穿好衣服,撑起雨伞,走入另一个真实的梦境。踏着湿润的、满是落叶的校园小径,欣喜得来到八号楼前,傻傻的等一个女孩来到伞下,便一起踩着古老的石板,轻轻弹奏出幸福的旋律。有时候,互相应和背诵一首小诗;有时候,用外语说一说心事;有时候,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有时候,把伞收起任雨丝轻轻包围……
那些包围我们雨丝和雨伞下美丽的故事随着岁月慢慢消逝,只留在日记中,相片上,回忆里。时光从不停留,就像今天。昨夜失眠,今晨早起;踏踏实实工作,忙忙碌碌生活;午后尽情酣眠,让劳累了一周的心情重新找回轻松和惬意;晚上陪伴女儿,扶着她学习走路,看着她慢慢成长,体味做父亲的幸福。
匆匆一天时光,夜已深沉。此刻能做的,只有把心中的情绪化成一个个字符,在这雨后的初冬,为流动的时光做一个永恒的标记。
立冬文章3:立冬,闽北水仙,暖意
文/自在女巫
昨日立冬。日子走得急匆匆,连立冬都这样的匆忙。前一天还是秋天的炙热,倏尔,一场雨,就到了另一个季节。
雨总能让我有更多的沉静和思考。于是,喜欢雨也就再自然也不过了。喜欢不打伞,在雨中的漫步,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当然是细雨如丝的日子,滂沱大雨时淋湿了,那感冒就要来造访了。
今天的雨从昨天一直走来,下得那么的不急不缓。仿佛要将冬季的寒冷置于这丝丝的雨中,贯穿整个的季节。
这一路走来应该很艰难吧。从遥远的北方,长途跋涉的。雨可以走过漫漫长路,也可以从一个季节走入另一个季节,而有时候却无法从一个街区迈入另一个街区,只是在徘徊。如此的徘徊,也许雨季带来了某些人的问候,于是如邮差般,一家一户的,轻叩门环,将每一个只言片语都要带到。也许有的人家还烦劳她带回复,这样一来,雨也就只有慢慢等待了。然后带着温暖的问候到下一站,那里就将开始绵绵叙讲的雨天了。若是谁家的回复带着愤怒或犀利的言辞,那下一个街区等来的即是暴雨如织,或者是闪电雷鸣了。
徘徊忙碌了一天的雨,不知是否吧我的话给遗漏了,于是我投身雨中,在万千雨丝中找寻我的温暖。不得,只有返回陋室。守着小小的茶盘,煮上一壶水,泡一盏茶,在茶汤中寻找失落的记忆。
天凉了,所以泡了闽北水仙。
不记得怎样知道闽北水仙的,只是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就爱上了。想起西方神话中,那个溺水的少年,如水仙般洁白,悠远的淡淡愁绪。因此第一次到语茗轩,不问别的,只问水仙,恰好有。也因此和老板娘成了朋友。
起初并不知水仙是属于岩茶,也不谙何为岩韵。但是第一次喝过,就知道,这是我的茶了。
水沸了。汤杯,置茶。干茶置于杯中,乌黑粗壮的条索,沉重有声。这是好的水仙的第一特性。醒茶数秒,倒去茶汤。此刻的茶叶已经有所舒展,开始泡第一泡。茶汤倾出,随雾气袅袅的茶香立刻让人沉醉。业界有“醇不过水仙”的说法,果然如此。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出岩茶的这种甘甜。如善歌者随意中浅浅的吟唱,仿佛轻描淡写,却回味悠远。那种甘甜如这冬雨中的暖意一般,渐渐释放出。不细心体会的人,只是感受到了冬雨中的寒气,而非丝丝的暖意。
小口轻啜着滚烫的茶汤,两三盏茶汤喝罢,胃已然暖了。这下子,从里到外的暖意,真实而又有点儿奢侈了。暖,有时未必就一定艳阳高照,若是有心去寻,即便冷冷的冬雨中,你也可以寻着她的气息了。
守着我的水仙,守着冬雨中深藏在某处的暖意,听着雨的细细讲述,仿佛听见其中也有某个人给我带了的委婉的那么一声问候吧。
立冬文章4:母亲
文/徐学平
立冬过后,天空一片蔚蓝,只有几丝游云若有若无地挂在天边。就在这样一个洒满暖暖冬阳的午后,我回了一趟老家,去看望多日不见的母亲。
风儿轻柔地吹在脸上,明媚的阳光洒了一地,老家的院落显得有些破旧,也有些空落了,只有几只刚出窝的小鸡崽像一个个毛绒绒的线团在地上滚来滚去……我搬了张藤椅在院角的石阶旁躺下。突然,一阵沙沙声由远及近,一抬眼,看见身着碎花蓝布衫的母亲正挥动着长长的扫帚在清扫着院子里的落叶。
风,依旧轻轻地吹着,不时拂起母亲两鬓的白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般刺目耀眼。不知何时便慢慢驼起的背把母亲压得更加瘦小而又单薄,那空空的衣袖随着母亲不时挥动的手臂而不断晃荡着……时光在悄悄地改变着一切,也悄悄地改变了母亲的模样,记忆中的母亲曾经是面色红润,体态丰盈的。
母亲,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因为父亲过世较早,我们兄妹仨是她一手抚养成人的,我们的孩子也被她一一带大,而母亲却在一天天地老去。常年操持家务,照看孩子,超负荷的健康透支,让她渐显衰老,身体远不如从前硬朗,听力、视力也明显下降,电视声音开小了,她根本听不到声音,只能看到模糊的画面。调皮的孩子们缠绕在母亲周围,而母亲却总是耐心十足。
想想母亲这样的年龄,是最需要有人关心照料,最需要有人陪她说说话、聊聊家常的。然而,母亲还得为我们的孩子整天操劳烦心,还要时常牵挂着远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们。面对母亲那张布满岁月沧桑痕迹的脸,看到的只有慈祥的微笑,没有丝毫的愁容。这不由得让我心里顿时涌上一股隐痛和一份自责,此时,不觉间眼眶便有些湿润了……幸好,母亲,是背对着我的。
已近中年的我们,不管自己有多脆弱,也是不肯在母亲面前显露出来的。靠在正屋的门沿边,肆意打量着眼前这个最亲最爱的人……又一阵风吹过,本已干净的地面又铺满了梧桐的落叶。叶片在风中飞舞着,盘旋着,是在向树诉说那满心的不舍吗?然而,梧桐树却一直静默无言,只管把那些脱光了叶片的枝干突兀地伸向前方……
这像极了天下的母亲,她们辛苦哺育了成群的儿女,但却无奈地看着长大的儿女们散落天涯,而她,只有把难以言表的失落和牵挂镶嵌在日渐增深的一道道皱纹里,然后拧成渴盼儿女们快乐幸福的默默守候。
立冬文章5:写意冬天
文/梁惠娣
好像只一个转身,就立冬了。南方的冬天不太冷,冷得温婉、潮润,像温柔的女子,安静端庄。冬天像一幅水墨画,一笔一划勾勒的都是诗情画意。
天空苍茫,田野辽远,山寒水瘦,北风铆了劲地游走,像调皮的孩童“呼”地从山村的这头奔到那边,欢蹦乱跳的。野草枯赭,深沉内敛。在春天夏日,它们是那样的青春勃发,到了秋冬,姿态低下来,谦逊安静地说着悄悄话,把新的希望埋在泥土里。溪水清濯,收住了叮咚的脚步,化身为镜,观照自我。水面上气雾缭绕,那是冬之晨雾正在婀娜舞蹈。在苍灰的田野上,一棵古老的乌桕树长满红叶,像是撑着一把红伞,充满喜庆。又像擎着燃烧的火把,烧红了半边天,烧得人心里暖烘烘的。芦苇花白茫茫,随风曼妙舞蹈,这是南方的雪。青葙举着紫色的伞盛装出行。荒寂的农田上,干枯的稻秸歪倒在泥土上,晚稻归仓,土地酝酿着春耕的希望。一棵棵鲜嫩的艾草不畏严寒,探头探脑地从荒田的泥土里钻出来,人们纷纷挎着篮子到田里采艾草,来年做艾草春饼。
菜园里一片喜人的绿意。香葱、小蒜、小青菜新鲜青翠。青椒像小灯笼挂满枝头。扁豆满架,像绿翡翠。红萝卜最害羞,羞红着脸埋在泥土里。茄子紫得发亮,肚子胀得像怀了孕的少妇。芥菜、大白菜比赛谁长得更粗壮。红薯最贪玩,使着劲从地里拱出来,红薯花穿上粉紫色的曳地长裙去参加风的舞会,在大地的舞台上旖旎舞动。
乡村人们喜晒冬。阳光像母亲温柔的手,轻轻地抚过大地儿子的脸颊,一切也变得温暖可亲。人们靠在墙根边沐着冬阳,抽着旱烟,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农事家常,在人们的嘴里东拉西扯,像怎么也扯不断的线。小猫小狗慵懒地趴在地上,眯着眼睛晒太阳。老黄牛悠闲地待在牛棚里,像个思想者,思考着有关犁与耙的哲学,牧童骑在牛背上吹出的笛声,遗落在墙角。山村上空,炊烟袅袅,飘散着米饭、葱花炒蛋、青椒炒肉片的香味。炊烟是离家的游子最魂牵梦萦的乡愁。
山村的夜晚,像个寂静的黑洞,窗外月色晦暗,朔风渐紧,人们享受岁晚难得的余闲,于是烫一壶酒,煨一锅汤,围炉热热闹闹地说半席话。
冬天,山村水廓,像是一幅彩墨画,裱在时光画框里,静默写意。
立冬文章6:大雪三候
文/程中学
大雪是立冬之后的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寒冷的天气更进一层。一般地,北方地区由零星小雪变为大雪天气,而南方也会是寒潮如流,并出现冻雨现象。冷,是这个时节的最大特点。气象专家介绍说,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且是五日为一候:“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一候:鹃鸥不鸣。鹃鸥为鸟类。意为这个季节,天气寒冷,飞禽无踪,走兽无影,连寒号鸟也停止了呼叫。寒号鸟是最懒惰、最爱啼叫的鸟类,栖息于山岩峭壁的岩洞或裂缝中。因为经受不住寒气的入侵,不爱筑巢的寒号鸟冷得直打哆嗦,一打哆嗦,寒号鸟就禁不住发出一声声的哀鸣。然而,一到大雪节气,连寒号鸟的悲鸣声也听不到了,说明天气已冷到了极点。此时,多数动物已进入冬眠或找到合适的地方过冬,大自然间静寂而安宁,正为“冬藏”。
二候:虎始交。虎是哺乳类食肉动物,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从节令上推算,大雪节气正是虎求偶交配的时期。古人认为,此时为阴气最盛时期,盛极而衰,阳气已经有所萌动,于是老虎开始求偶。虎求偶,是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最温馨的一件事。生命的孕育与延续,珍贵物种的保护,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融的一面。万物皆具灵性,动物尚有情,情亦暖人心。
三候:荔挺出。《物候说》:仲冬雪季,万物沉寂,一种叫荔的兰草,也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在此时独独长出地面。荔草不是荔枝,而是一种野草,也叫马兰。由此,我想起北方纵横交错的田间、车道上,那些一入春便最先蓬勃出绿意的植物——箭状的叶子以向阳的姿态挺拔成长,并不断开出紫色的花朵。它们被马车、拖拉机等一遍遍地辗压后,却一次又一次地昂起高贵的头颅继续生长。从春到秋,不知疲惫、不知疼痛地在风雨泥泞中贡献生命的绿意。直到秋尽冬来,万物凋敝,所有的人都以为它们与其他动植物一样,灰飞烟灭、无影无踪。殊不知,它们却在这孤寂冷清的冬天里,以天为被、以雪为枕,蕴积了强大的生命力量,独与严寒抗衡,震撼人心。
大雪三候是古人根据自然现象总结出的生活经验,是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象征着一种精神和力量。它启示、教育人们:积蓄力量,用情暖冬,以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面对一切。冬天来了,连最不起眼的马兰草都在蕴集生命的力量,那么,我们人类又该做些什么呢?冬,也是终之意。那么,我们离春天,自然也不会太遥远!
立冬文章7:写意冬天
文/梁惠娣
好像只一个转身,就立冬了。南方的冬天不太冷,冷得温婉、潮润,像温柔的女子,安静端庄。冬天像一幅水墨画,一笔一划勾勒的都是诗情画意。
天空苍茫,田野辽远,山寒水瘦,北风铆足了劲地游走,像调皮的孩童“呼”地从山村的这头奔到那边,欢蹦乱跳的。野草枯萎,深沉内敛。在春天夏日,它们是那样的青春勃发,到了秋冬,姿态低下来,谦逊安静地说着悄悄话,把新的希望埋在泥土里。溪水清濯,收住了叮咚的脚步,化身为镜,观照自我。水面上白汽缭绕,那是冬之晨雾正在婀娜舞蹈。在苍灰的田野上,一棵古老的乌桕树长满红叶,像是撑着一把红伞,充满喜庆。又像擎着燃烧的火把,烧红了半边天,烧得人心里也暖烘烘的。芦苇花白茫茫,随风曼妙舞蹈,这是南方的雪,青葙举着紫色的罗伞盛装出行。荒寂的农田上,干枯的稻秸歪倒在泥土上,晚稻归仓,土地酝酿着春耕的希望。一棵棵鲜嫩的艾草不畏严寒,探头探脑地从荒田的泥土里钻出来,人们纷纷挎着篮子到田里采艾草,来年做艾草春饼。
乡村人们喜晒冬。阳光像母亲温柔的手,轻轻地抚过大地儿子的脸颊,一切也变得温暖可亲。人们靠在墙根边沐着冬阳,抽着烟,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农事家常,在人们的嘴里东拉西扯,像怎么也扯不断的线。小猫小狗慵懒地趴在地上,眯着眼睛晒太阳。老黄牛悠闲地待在牛棚里,像个思想者,思考着有关犁与杷的哲学,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笛声,遗落在墙角。山村上空,炊烟袅袅,飘散着米饭、葱花炒蛋、青椒炒肉片的香味。炊烟,是离家的游子最魂牵梦萦的乡愁。
山村的夜晚,像个寂静的黑洞,窗外月色晦暗,朔风渐紧,人们享受岁晚难得的余闲,于是烫一壶酒,煨一锅汤,围炉热热闹闹地说半席话。
冬天,山村水廓,像是一幅水墨画,裱在时光画框里。
立冬文章8:大地芬芳
文/关山狼刘杰
立冬前后的关山林缘大地,芳芳氤氲,令人陶醉。
秋末冬初时节,是药农收获药材的时候,那些从土里刨出来的各种药材,在秋阳的温暖下,醉人的药香弥漫在大地上,有了秋风的助阵,浓郁的药香四处游走,整个大地一片芬芳。
药味最浓的要数川芎了,这种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常用中药材,虽然不是关山林缘地带的原产,但是也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了,只是由于川芎拣地,再加上生长缓慢,种植它的药农不是很多,但是川芎又真正的全身都是宝:根茎是中药,须根是制香厂的抢手货,秆部下端一尺来长,有节的地方可以剪下来做种子,秆的梢部是牲口喜食的饲料,再加上川芎的药用范围广,经济效益还不错,所以每年还是有一定的种植面积。那些上了年纪吃旱烟的老汉,在炮制旱烟的时候,喜欢在里面添加适量的川芎末,说是清凉利痰,是否有此功效,我没有体验过,但是添加了川芎末的旱烟一点着,大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芳香味。每年春天,家里如果要做浆水,川芎叶子是必不可少的,少了它的浆水淡而无味,不能令人食欲大开。嫩川芎叶焯熟凉拌佐饭,很是开胃,每年的春天,有大嫂把鲜嫩的川芎叶子拿到菜市场去卖,竟然有识货的人纷纷购买,销路很不错的。
大黄的药味也很浓郁,这种具有泻热通便之功效中药材算是关山林缘地带种植中药材中的大哥大了。早些年的初冬时节,山里的药农们喜欢用大黄皮捂炕洞里的火,潮湿又有油脂的大黄皮捂火,可以彻夜不熄,石板炕一直热腾腾的。每家的炕洞烟囱里都飘逸着大黄浓浓的药香味,那药香味凝聚在空中,月亮似乎都被熏得晕晕乎乎迷迷瞪瞪的,躲进薄云里面不再出来。大黄是关山林缘地带的传统药材,由于喜阴怕热,只适宜在关山深处生长,关山深处的药农也以种植大黄为主。由于生长缓慢,大黄连育苗和移栽一般要三年才能收获。大黄的主根多为圆柱体或不规则的球形,根部多三四厘米粗细的须根,药农叫做水根子。大黄的主根和水根子都可入药,只是收购的价格不同,那些毛须根也是制香厂的好原料。每年春末夏初时节,两年生的大黄生出了苔,我们叫大黄秆,在山上采野菜或者在地里干活,口渴了,就掰一个大黄秆,剥去外层的粗皮,就大口吞食起来,那种酸中微甜的味道,很是解渴,是山里人解渴消暑,清热败火的好东西。夏日炎炎,中午酷热难捱,折一片大黄叶子顶在头上就是一片阴凉,就像于右任先生称颂的那样:“路出华亭县,大黄叶如扇。日炙或淋雨,皆能覆君面。”由于山里药农主要种植大黄,山外人就把山里药农叫做“大黄老爷”,到了寒冬腊月,药农们的大黄熏烤好了,就吸引着外地的药商云集关山,各种口音讨价还价,嘈杂声一片,热闹非凡。早先山里人听闻,说是南方人在酷夏时候,全靠大黄清热败火,一家子煮一大锅大黄水,口渴了就喝。我就这事专门询问过几位南方的朋友,他们根本就不知大黄为何物,看来是药农为了抬高大黄的身价而自家杜撰的新闻了。
独活算是外来户了,可是在林缘地带的种植面积最为广大。独活具有祛风胜湿,解表散寒的功效,药味清香,不似川芎、大黄那么强烈,它引进到关山一带,也就是五十来年的时间,由于它适应性强,产量高,很快就在关山林缘地带推广开了,仅仅在华亭县一年的种植面积就达数万亩,加上庄浪县,宁夏泾源县、陕西陇县等地的种植面积,关山林缘地带种植独活的面积少说也有几十万亩之多。独活好种易活,对气候、土地的要求不是太高,病虫害也少,种植独活的药农都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在一些川区也开始了大面积的推广。
华亭县为了保护品牌,五年前在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了“华亭大黄”“华亭独活”的商标,并通过了国家地理认证。这一举动,意味着大黄和独活有了真正的家乡,使得华亭的大黄、独活等中药材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极大的推动了关山林缘地带中药材的种植和推广,为关山林缘地带发展特色经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实,在关山林缘地带种植的中药材有数十种之多,除了川芎、大黄、独活之外,党参、木香、板蓝根、当归、白芷、黄芪、黄芩、贝母、桔梗,草乌等中药材都较有规模,为药农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也为华亭赢得了“药材之乡”的美誉。
行走在芳香四溢的大地上,你会觉得神清气爽,五脏六腑好像都被洗涤了一般。至此,我才恍然醒悟,那些生存在关山深处的药农们,年逾六旬有余还身板硬朗,耳聪目明,饭量好睡眠足,整天辛劳在陡峭的山地里,扛着那五六斤重的?头进行着最原始的劳作,栽药、挖药,回家的时候,还要背一蛇皮袋子少说也有七八十斤药材,在蜿蜒的山道上,不急不缓,步履稳健的根源之所在了——那一定是这百味药香多年熏染的结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