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味道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味道散文1:记忆中,年的味道
文/龚学春
记忆中,年的味道,是冬日暖阳传递的温情,是被子在阳光下散发的香甜,是各种让我们流口水的点心的诱惑,是我们满村奔跑戏耍的快乐……
“小孩盼过年,大人忙办年”。小时候,我们兄妹几个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过年了。随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大人们开始忙碌着,各种好闻的香、各种诱人流口水的甜,在村子里飘开,糯米香、豆香、清蒸菜香……阳光的味道、清爽的味道、温暖的味道……
大人们年前开始除尘,纷纷做卫生、打扫屋子,洗被子、洗床单。乖巧的女孩子会帮着大人打扫,我最喜欢的是陪妈妈去村头池塘里洗被子。那时没有洗衣机,河流池塘的水都是清亮亮的。妈妈提着装满被子、床单的桶在前面走,我就像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看着妈妈将床单在水里来回摆动,然后拧半干,放在青石板上一下一下用棒槌捶打,觉得特羡慕。妈妈看我眼神里写满的祈求,就会给我一个小枕套,让我在旁边帮忙洗,那时能拿到洗小件的任务,心里会美得冒泡……
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动手打糍粑、磨绿豆做圆子、做肉糕、腌腊肉、做糖粑、做点心……置办各种年货。大人们总会在做好各种吃食后,先让我们送给爷爷奶奶尝尝,也会给我们这些守在一旁的馋猫们尝尝,然后就会将点心、糖粑藏起来,等到年三十晚上才拿出来。大年初一,妈妈会大把大把地将点心糖果抓给来拜年的小孩们吃,别人的妈妈也会大把大把地抓糖粑给我们吃,那是我们最乖最开心的时候。
那时没有电脑,电视也是奢侈品,我们的娱乐方式就是一群小伙伴在一起乐此不疲地做各种游戏。比如在村子中间跳橡皮筋,“一五六、一五七、马兰开花二十一”,边跳边唱;胆大的伙伴会跑到村头池塘旁比赛丢小石,看谁丢的小石块在水面上跳得远跳得长,在笑声中公布结果,然后又在不服气中接着再比。或者在等待春播的田地里玩老鹰抓小鸡,眼力好的小伙伴们会在菜园里找到没采摘的各种豆子,放在小铁盒子里关严实了,丢在手提小火炉里,用热热的炭灰埋起来,听到铁盒子里啪啪响时,知道豆子熟了,小伙伴们就迫不及待地将铁盒子翻出来,烫都不怕,铁盒子从左手转到右手,右手转到左手,打开后一人分几颗小豆子,吃得喷喷香……
腊月里,随朋友一起去麻城丫头山里,看着大家在一起杀年猪,打糍粑,做绿豆圆子,儿时的记忆一下子清晰起来。原来,年的味道就是大家协同劳作的团结,是劳作中传递的温暖,是一家人守在一起的温馨,是亲朋好友分享的快乐,是宁静而满足的幸福感!
味道散文2:好吃的油炸香蕉
文/王思含
“哇,是什么味道那么芳香扑鼻?”循味走向厨房,原来是妈妈在炸香蕉呢。
妈妈做的油炸香蕉我一看见就垂涎三尺。它虽然没有北京烤鸭的香味,没有云南过桥米线的醇美,西安羊肉泡馍的怡人,但它绝对醇香。
油炸香蕉非常好做。只要把香蕉的皮剥掉,切成一个个“小圆筒”,厚薄适中就行。再往锅里放香油,待油烧热时,把切好的香蕉往锅里一倒,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快”,不然香味就差些了,然后翻动着炸,发出“嗞嗞”的声音,最后,适当地撒上一点盐巴,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油炸香蕉就大功告成了。
吃油炸香蕉可讲究了,不像吃普通食物那样简单。吃的时候,一定要给它凉上5—10分钟,不然会烫嘴的哦。记得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地想吃,一把抓来往嘴里塞,结果,把嘴皮烫起来一个大泡,肿了好几天呢,弄得我都不敢见人了。所以,一定要凉得差不多再吃,这样,才能真正品尝到它的“细”味道。
炸出来的香蕉与原来的香蕉大小不相同,比原香蕉大约缩小了十分之一。炸出来的香蕉是泛黄的,外面一层被炸得焦焦的,里面仍然是软软的,咬上一口,哇,好香!再咬一口,还是香,一直香到心头。
味道散文3:过年的味道
文/杨由由
春节,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它非常富有代表性,是最受百姓们喜爱的节日之一。
在新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三口喜气洋洋地驱车前往奶奶家。这时奶奶家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男女老少,亲朋好友都欢聚一堂。我带来了自己写的春联,手忙脚乱地张贴在屋里最显眼的地方。这春联,鲜艳的红纸衬着有力的字,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不一会儿,所有的亲友都到奶奶家了,他们个个满面春风,步伐稳健,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年初一,还是我们的老寿星——爸爸的外婆的九十大寿呢!瞧:她身上穿着暗红色的缎袄,布满皱纹的脸上露着慈祥的微笑。中午,大家在一家富丽堂皇的饭店为她祝寿:祝酒、献花、拍照……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老太太更是欢喜得合不拢嘴。
大年初一的晚上更是热闹欢腾。当夕阳西下,夜幕初垂,空气中就开始弥漫着爆竹和礼花的烟火味道,耳边也是爆竹声声。爷爷奶奶都放起了礼花,唯独胆大的爸爸放起了鞭炮,那山崩地裂的响声划破了大街小巷的宁静,而马路对面的邻居也不甘示弱,兴致勃勃地点燃礼花,随着那洪亮的“呼——”声起伏耳边,美不胜收的礼花点亮了夜空。那礼花色彩斑斓: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赛金……形态也多种多样: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菊花;有的像聚在一起的流星;还有的像无数只金色的小虫儿围成了好几个圈在翩翩起舞……
回家的路上,我坐在车里观赏着公路两侧五颜六色的礼花,心里越来越喜欢上了过年的味道。
味道散文4:野菜的味道
文/付武举
每当看到鲜鲜嫩嫩的荠菜,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儿时剜荠菜时的情景和乐趣。
儿时的乡村是非常贫困的,在青黄不接的春天,那田间地头的各种野菜就成了填饱肚子的替代食物。大人们在上工休息的间隙剜野菜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而我们小孩子却感觉到的是无尽的快乐。在和煦的微风吹拂下,三三两两的小伙伴挽着小竹筐,拿着小铁铲,似一群出了笼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蹦跳着奔向村外的田野。看啊,一望无边的绿油油的麦田,在暖暖的春风里似那碧绿的大海的微微波浪,起起伏伏。我们扔下竹筐和铁铲,忘记了饥饿,忘记了贫困,甩掉了露着脚趾的布鞋,毫无顾忌地扑进田野的怀抱。
初春的麦苗尚未拔节,我们无所顾忌地踏踩丝毫伤不到它们。凉凉的软软的麦苗抚摸得我们的脚心痒痒的,我们追逐、打闹、奔跑、翻滚……欢笑声、尖叫声在田野里回荡。惊起的不知名的小鸟忽高忽低地在麦浪间穿梭。大人们偶尔停下手中的活计,望望我们,笑笑:“这些不知愁的娃儿们啊!”
疯够了玩累了,我们就会手脚朝天地躺在麦苗铺就的绿色毯子上,彼此不再说话,各自静静地躺着,柔柔的春风暖暖地抚摸着我们稚嫩的脸庞,感觉那就是母亲的爱抚。看蔚蓝的天空辽阔而深邃,偶尔有朵朵洁白的云从远方缓缓飘来,再缓缓飘去。一只鹰轻舒双翅,在几百米的空中盘旋。我很不解,它的双翅有时是不动的,却不见掉下来。有那眼尖的伙伴会突然叫一声:“飞机!”寻声望去,就见一架银白色的小飞机在白云蓝天之间慢慢地飞行,说它小,跟我们的手掌一般大小,说它慢,恁长时间了还在头顶上的白云里移动,直到我们的脖子酸、眼睛涩,它才变成一个小白点融入到天际的尽头。我头枕在绿色的麦苗上,口中嚼着腥甜嫩脆的麦苗,恍恍惚惚就进入了梦乡。
大人们收工时的一声呼唤让我们立即蹦了起来,不觉间西边已红霞满天了。我们各自拿起自己的铁铲和竹筐,将那些触目可及的荠菜、蒲公英……一一捡入筐中。在夕阳的余晖中回望给予我们无尽快乐的绿色田野,它给予我的快乐和那些苦苦的涩涩的野菜的味道,让我回味一生!
味道散文5:记忆中的好味道——洋河潮牌
文/chenying
有些东西是有地方味道的,你信或不信,那味道就是那么特别,掺杂着太多的感情,在舌尖上荡动,在味蕾中爆发,说它热烈吧,但又仿佛不瘟不火;说它凝重吧,但又仿佛躁动不安,它回肠荡气,在宁静的黄昏,在静谧的午夜,在某个你突然想吃的瞬间,不远不近,牵着你的味觉,晃动你的思念。恰如纳兰性德的诗句“你来或不来,我就在这里……”“我就在这里”,在某个盛产特产的地方,等你,无怨无悔,不离不弃,总有一天,你会痛下决心,你会忙里抽闲,为了那一丝牵肠挂肚的味觉,为了那一顿魂牵梦绕的美食,解千日之馋,圆未了情缘。
洋河米市街的“潮牌”,当是我心仪的美食。“潮牌”顾名思义,是仿照古代大臣们上朝面见皇帝时,放在胸前的写着奏折的牌子而制作的。色泽金黄,饼面微嵌香味爆焦的芝麻,因其制作方式是贴在烤炉里,直接面熏火燎,和炭火面对面“赤膊熏蒸”,所以生活的炽热赋予了它最原始的麦香,那种金黄火热是笼屉水蒸所不能比拟的。洋河的潮牌也是别的地方的潮牌所望尘莫及的。首先洋河地下水独特的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空气中无处不在的酒香,这些早已把未成形的面团发酵得风味独特,再经过心灵手巧的面点师傅与众不同的操作,洋河米市街的潮牌就成了人们舌尖一道挥之不去的风景。别的地方的潮牌大多短小,饼体厚实,这样烤制出来的潮牌只是面熟而不脆,和一般的面饼有相似而无大异。而洋河米市街的潮牌就真的不一样了,做饼师傅将面按扁,切成长方形,然后,不惜功夫,再用擀面杖擀来擀去。直到薄到厘米,长到四十多码鞋底那么长,方才撒上芝麻,轻压,蘸水,伸开大手掌,托起。徒手入炉壁,“啪”的一声掌掴,潮牌便老老实实、规规矩矩靠炉壁“面壁思过”去了,待温火慢烤,芝麻爆裂。香味出膛,做饼师傅才郑重其事地用大夹子将焦黄薄脆的潮牌一一请出炉膛。那一份工作的认真与执着连同一份美食的香脆可口就这样呈现在食客面前,让等候多时的客人心满意足,提饼而去。也有急不可耐的,还没有离开灶台,就拿起一块直接入口。
洋河米市街的潮牌因其长、大、薄、脆而享誉四方,它比周围县区的潮牌长一倍,中间薄约厘米,边缘略厚,咬一口,嘎巴蹦脆,炉火的温热加之麦黄的脆香便在口腔内弹跳有力,让人细嚼慢品,不忍下咽。
洋河潮牌馅芯有两种,一种甜潮牌,甜津津,劲拽拽,入口顿觉生活每天都是甜甜蜜蜜的。另一种是咸味潮牌,葱花油盐做馅,外面脆黄,里面葱绿,油渍自面饼孔隙渗透出来,青绿若隐若现,关键是咸味让人食欲大开,倍觉精神振奋。吃了还想吃,走了还要提一嘟噜。我最喜欢这种葱花咸味的潮牌,我认为生活本身就该有滋有味,充满乐趣!
每一次去洋河,我有三种乐趣:一是看翘脚灰檐的仿古建筑,这种与周边不同的徽派建筑,让人大有踏入仙境的神清气爽之感。二是深呼吸。闻独特的酒香,洋河的空气中满是跳动着酒香精灵的气味,不知不觉中感觉香味浸体,疑为神仙。三就是穿街过巷,品味潮牌。
洋河潮牌,一道厚重历史的积淀,一块色香味美的“焦灼”,一份挥之不去的惦念。扣住你的食欲,扣住你的乡愁,它在微澜的时光里熠熠生辉!
味道散文6:家乡味道
文/周潘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苏州,这里水清鱼肥,美丽富饶,所以苏州人总是想尽法子来做各色各样花哨的吃食。
苏式糕点可谓是名扬天下,我尤其喜爱着名的经典款——船点。它的造型可以说是千姿百态,生动逼真。我曾有幸在得月楼吃过几个船点,记得是香韭猪肉馅,这馅香浓饱满,鲜美多汁,面皮酥软脆嫩,筋道弹牙,至今难忘。当然除了船点,还有苏式小方糕,枣泥拉糕,蟹黄烧卖,杏花楼月饼等,既满足眼球,又饱了口腹之欲。
苏式甜点是古镇游玩的最佳食物,而苏州正宗的粽子糖是我的最爱。粽子形状,个头小巧,甜美的味道和脆脆的口感,令人心醉。在飘着丝丝细雨的午后,踏着挂满泪痕的青石板路,吃着粽子糖,再登上船上的茶楼,泡上一壶新绿茶解腻,看雨中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寂静孤独的小巷子,行色匆匆的行人,听雨水敲打窗棂的空灵声响,乃人生一大美事。
饿了?没事,苏帮菜不会让你失望。苏州城里哪儿都有清淡爽口的阳春面。将面放入沸水焯一下,捞出晾干,下油汤,撒葱花,煮个蛋,把面和蛋放在碗里,将葱花油汤浇淋于面上,水汽氤氲,葱香油香,直扑面颊。而松鹤楼的松鼠鳜鱼更是苏州的名菜,选用二斤左右的鳜鱼,用秘制刀法开片,过油,上桌时用番茄酱汁淋在鳜鱼上面,它便发出“吱吱”的声音,活像一只松鼠,故得名松鼠鳜鱼。松鼠鳜鱼酸甜开胃,外皮香脆,肉质松软鲜嫩,令人回味无穷。
苏州人一代代地传承着这古老的手艺,这些或甜美或温暖的苏式味道也像苏州人勤劳专注,委婉安静的性格。而这就是苏州味道,我的家乡味道。
味道散文7:过年的味道
文/张若诚
春节在人们的期待和热闹的爆竹声中像以往一样悄然而至。
早晨,我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新鞋子,拿着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吃完可口的早饭,我们就急匆匆地去拜年,真是忙中有乐啊!
傍晚,太阳渐渐西沉。不一会儿,夜幕降临了,各家的孩子今天早早地回到家中,不像平时那么顽皮捣蛋。就连平时脾气火爆的大人,今天脸上也满是慈祥和微笑。
我最期待的当然是放鞭炮了。当爸爸拿来一大堆烟花爆竹时,我的眼睛睁得雪亮雪亮。我刚要伸手拿鞭炮时,爸爸敲了敲我的脑袋:“你想玩?吃完饭再放吧!”我笑而不答。
“吃年夜饭了!”我忙伸长脖子往餐桌上看了一眼,看到好吃的满满一桌,我便抓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大人们看见了都笑呵呵地对我说“吃慢点”,之后也“狼吞虎咽”了起来。
吃饭时,一股浓浓的年味包围着我们。大人互相敬酒,孩子们则一直吃着美味的年夜饭。
晚上六点十分,大家一起放鞭炮。我和弟弟手持着冲天炮,爸爸、妈妈为我们点燃。“砰!”一道道火花冲上天空,银光闪烁,照耀着我们。接下来,“满堂红”、“开门红”、“大礼花”等陆续出场。
美丽的烟花和温馨的年味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默默许下了新年的愿望……
味道散文8:儿时的味道
文/童孟侯
现在朋友聚会吃饭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叫做:儿时的味道。
日前到乡下富阿姨家去吃饭,饭前,她拿出一小盆番茄让我们尝尝。那番茄小小的,尾部尖尖的,只有菜场里的大红番茄三分之一大,色面也不怎么好看。我随手拿一个,将信将疑咬一口,哦,那个鲜啊,肉是红红的,籽是青青的,还略带一点酸爽,好久没吃到这么美味的番茄啦,儿时的味道!
酒过三巡,富阿姨似乎发现饭桌上蔬菜少了,亲自下厨房炒了一碗青皮茄子。翠翠的,嫩嫩的,糯糯的,这般模样这般口味的茄子久违了。
富阿姨说:我的茄子是我自家田里种出来的,不打农药,不撒化肥,施有机肥,让它们自然生长,所以好吃呀。但是,这样种蔬菜产量低,别人是不愿意这么种的。
哦,又是儿时的味道!
第二天早晨起来,富阿姨为我们准备了煮鸡蛋,那鸡蛋只有菜场里出售的鸡蛋半只大。一口咬下去,哟,好香啊,好有弹性啊,也是儿时的味道!
我问富阿姨:为什么菜场里的土鸡蛋淡而无味?那也是土鸡蛋不是洋鸡蛋嘛。她回答:阿姨有23亩大的一个苗圃,我的鸡就散养在那里,它们下蛋,它们孵蛋,然后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田里找东西吃,吃虫,吃草,吃菜,那是真正的土鸡和土鸡蛋。
嚼着香香的土鸡蛋,我默默思忖:大家怀念的只是儿时的味道,又不是怀念贵族的味道、美食家的味道和山珍海味的味道,只是一种最朴素最基本的味道,这样的念想难道很奢侈吗?我们只是希望吃到的鸡不是从养鸡场里40天就催成大鸡的鸡;只是希望不要把茄子培养成黄金瓜那么大……能不能让农作物和家禽比较自然比较自由地生长,让这些要吃进我们肚子作为我们营养的东西返璞归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高?
按理说要找到儿时的味道,是一种多么原始的要求,不过是一种对原生态的向往,然而,它离我们已经那么遥远,我们往前走,“儿时”还停留在原处。
要离开了,我有些恋恋不舍。富阿姨送给我十多块莲湘糕,那是米粉做的,中间夹有枣泥。富阿姨自己煮红枣,自己剥红枣皮,再把红枣捣成泥,然后拿去蒸……
我上了车忍不住掰下一块尝尝,哦,又是儿时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有那么夸张吗?然而真的,它给了我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