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散文

请欣赏七月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七月的散文1:桃花潭·月亮湾

文/哈锦林

七月中旬,皖东的天气被高温霸占,八九点钟火热的太阳就炙烤着大地,空气中掀起一股又一股热浪,到处被阳光照得明晃晃的刺眼,让人无处躲藏。然而,这也正是旅游的高峰期,人们就是要出去游山玩水散散心,似乎就不再那么热了。

能去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游玩岂不惬意?说着说着就来了,应朋友邀请,一起去皖南泾县桃花潭、月亮湾转转,好呀,我愉快地答应了。

桃花潭

桃花潭,位于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因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那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而名扬天下。这里群山环抱、层峦叠嶂,青弋江在此蜿蜒缠绵,汇成一泓清幽的潭水。潭边村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格局,黑瓦白墙,马头翘角,典雅大方。村民们临水而居,恬淡自然,淳朴和美。穿过南阳古村,青苔满墙、夕照斑驳、蜿蜒曲折的小巷,迈出踏歌古岸的门洞,群山环抱中,便是最著名的十里桃花潭。

几百里的车程,不一会就来到泾县著名的景点一—桃花潭。来到泾县桃花潭不能不玩。这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游玩的地方,我们也体验一下李白当年游玩的乐趣。刚到大门口,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跟随游客,走进了美丽的桃花潭。走进桃花潭镇那条狭窄悠长的老街,踏着一块块光滑的石板、鹅卵石,目光匆匆掠过斑驳的高墙,大有一种梦回唐朝的感觉。我们先穿过几个小巷,这里是唐代时期,泾县的两大家族中的万氏家族所建造的。这里还是清代时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俗称“小上海”。小巷两边还有许多古董店铺,里面呈放着很多“古董。”有人说“请大家注意,你们脚下所踩的鹅卵石铺成的路,还是当年李白所走的路。”我在心里想像着当年李白走在这条小路时的情景,他和王伦边走边聊,谈笑风生,似乎就在眼前。穿过小巷,我们便来到了桃花潭。

据传,一千二百多年前,唐朝诗仙李白也曾在这条土路上游玩过,他在长安时认识的朋友汪伦写信给他,邀请他到泾县来玩,告诉他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十里桃花”,李白为了美酒和桃花,颇经辛苦的跑到了荒僻的泾县。汪伦当然设酒接风,大肆迎接。席上,汪伦说“桃花者,潭水名也,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亦非有万家之数,乃店主姓万。”两人举酒大笑。

这不禁让我想起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对汪伦之约的一段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虽然诗仙被幽默的汪伦“忽悠”了一下,但诗仙的“大笑”,足见其乐不可支,此生难忘!喜好玩弄文字的李白,竟然被文字玩弄了一回,也算得其所哉。

李白在此逗留时日,自然少不了天天在桃花潭边酒足肉饱。一日李白去意已决,走前仍是一场大醉,李白带着酒意将欲登船,汪伦哼着乡间小调来了,李白诗兴大发,挥笔在宣纸上写下那首千古传颂的绝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潭面水光潋艳,碧波涵空。潭岸怪石耸立,古树青藤纷披,春季绿韬如毡,桃花似火如霞,飞阁危楼隐约其中,犹如蓬莱仙境,又疑武陵人家。

桃花潭四周点缀着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屹立千年的垒玉墩,深藏奥妙的书板石、李白醉卧的彩虹岗、踏歌声声的古岸阁、青砖黑瓦的古民居……桃潭烟波使人陶醉,桃林春色让您留恋,移步皆成景、四时景宜人。

桃花潭镇被青弋江一分为二,东岸以翟姓为主的翟村,古称南阳镇;西岸以万姓为主的万村,而桃花潭好比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这条丝带上。远远望去,潭面水光潋艳,碧波涵空。遥望对岸高高的垒玉墩和石墩,怪石耸立,绿树葱茏,“怀仙阁”飞檐危楼隐约其中,似蓬莱仙境,如武陵人家。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读小学时,老师给我们上那首《赠汪伦》,我总以为桃花潭是一方池塘、一泓碧水,怎么也没想到桃花潭是青弋江流经此地时,在一座峭壁下,汇成的一汪深潭。现在想来觉得很是可笑。

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山顶有一座亭子叫“怀仙阁”,这里就是传说中李白与汪伦喝酒吟诗的地方。站在这里向对岸眺望,丛山峻岭里镶嵌着一颗偌大的翡翠——桃花小镇。下了山,我们路过“青莲祠”“汪伦祠”来到了汪伦墓。这个汪伦墓是后来重修的,而真正的汪伦墓已于1958年被毁。虽然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但是我通过保留下来的汪伦墓碑得知,汪伦是个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仗义疏财的人,怪不得汪伦与大诗人李白成为了朋友呢!

江水不倦地流,小旋涡似一朵朵青色的莲花,开在多少有些禅意的墨青色的江面上。似乎有一叶小舟,倏地滑进历史的尘烟,滑进迷蒙中的别离。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

踏歌古岸码头登船摆渡到对岸,船头击打潺潺的流水声里,我仿佛听到李白还在吟诵那首《赠汪伦》。

桃花潭你流淌的是千古流芳的情、醇香醉人的酒!

月亮湾

说起月亮湾,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想到电影《月亮湾的笑声》。那么,我们今天来到的泾县月亮湾,就是当年的拍摄外景地。月亮湾漂流风景区位于泾县被誉为"华夏毛竹第一镇"的蔡村镇大康村境内,距县城18公里。那里山清水秀、秀峰峻岭、层次分明,连绵百里。来到这里,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风里夹杂着翠竹的馨香……

我们是下午来到月亮湾的,岸上、水里站满了驴友。同行的几个年轻人,不顾旅途的劳累,挽起裤管,拿起水枪,冲进了青弋江,这段河流的水不是很深,也不是很急,他们在水中嬉戏,不一会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欢快的笑声冲破了云天,飘荡在月亮湾的上空。远处的群山被翠竹环抱,青弋江像一条玉带把一颗颗珍珠串在了一起,不知留下了多少人的赞叹,不知有多少人驻足凝视,也不知道有多少文人骚客想用流畅的笔墨,描绘她的美丽。只有置身在这神奇美丽的景色中,用心去体会和感悟,才不会留下遗憾。毕竟是大山,碧绿和青翠尽显眼底,空气特别清新,沁人心脾,尤如天然氧吧。

月亮湾,原名不叫月亮湾,她是一条名叫汀溪的河流,深藏在五万余亩翠竹之中,竹海深处,人迹罕至。是因为电影《月亮湾的笑声》而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故而得名。

我在岸边和当地的老百姓聊天,了解一些风土人情,民俗民风,得知在当地有着这样一首民歌“天上有个月亮船,地上有个月亮湾,月亮船映在月亮湾;天上有个月亮船,地上有个月亮湾,两个湾合成一个圆。月亮湾的月光金灿灿,每天晚上挂在那山尖尖,云去遮,雾来漫,云开雾散真好看。月亮湾的女人如花颜,日日夜夜操劳在月亮湾,没有闲,没有怨,忙完白天忙黑天,月亮湾的女人如花颜,日日夜夜操劳在月亮湾,吃得苦,咽得涩,柔情似水心快乐。”歌颂了月亮湾的女人不仅貌美,还能吃苦耐劳,在她们身上体现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美。这也许是电影《月亮湾的笑声》起名的缘由吧。

这里的漂流也是一绝。乘竹筏而下,山村竹海倒映水中清晰可见。天上白云在水中漂浮不定如若轻烟拂涟漪侧耳倾听,涧中水声忽管忽弦,有时鼾声如雷,有时悠长幽静,一切都是有条不紊,耐人寻味。

竹筏穿梭在江中,如同一朵朵浮萍在水中飘荡。时而徐缓时而激进,移步换景,动静相宜。让你感受这里中国画般的水墨渲染。只可惜由于时间关系而未能如愿。

继《月亮湾的笑声》之后,《月亮湾的风波》、《红色的记忆》、《渡江侦察记》《闪闪的红星》等多部优秀经典的影视作品也相继把这里作为外景拍摄基地。

朋友,当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困惑,想走出被钢筋水泥包围的都市森林,想舒缓放宽疲劳了很久的身心,那么到月亮湾来吧!这里有着自然的山、自然地水、自然的锦绣。让你享受“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境。这里是一个集空气、生命、绿色于一体的世外桃源,放纵身心于广阔的云栖山野,用所有的感观去采撷自然的气息,呼吸绿味,享用绿意,享受这里诗情画意般的田园生活……

七月的散文2:盛开的凋零

文/西江月冷

七月,我再次走进了雨季。尽管北方的雨季并不抒情,甚至带了北方汉子的脾性,却在盛夏时候,如期到来。

是的,干旱的天气,雨说下就下,绝不拖泥带水,绝不半推半就、走走停停。就那么直爽地猛然间阴云密布,就那么痛快地突然间落了下来。这样的雨,俨然就是我的父老乡亲。既然笑,便笑得豪爽,既然哭,便哭的彻底,多少喜怒哀乐都直白真诚地表露出来。

炎热的季节,能有一场雨水,该是多少人期待的事情。我知道,就连地里的庄稼,也在烈日下期盼着,等待着。

旧时的村庄,储满了池塘。我甚至去想,假若用现在的卫星地图描绘,那定是镶嵌在村里村外的一面面镜子。它们那样蔚蓝明澈,让土做的村庄充满了灵气,让土做的孩子,像鱼虾那样在盛夏的怀抱里嬉闹畅游。还有荷花,满池满塘玉立在水中。哦,那又是多么美丽脱俗的花朵!于淤泥中净身而出,不但散发着清雅的香气,还引来点水的蜻蜓。

雨季到来,满村的池塘便不再是荷花和孩子的乐园。这时,我看见湍急的雨水在地面上奔流而去,它们汇集着,奔跑着,如千军万马沿着村路,沿着沟渠,流进一处处池塘。于是,雨后的村庄更显利落,花草树木愈见葱绿,地上的杂物被雨水洗涤一空。哪个傍晚,我们一家人便把饭桌搬到了院子里,就着雨后的清新空气,就着自家菜园里的豆角黄瓜,说说笑笑。

如今呢,如今的村落,早已没有了记忆中的池塘。尽管雨水每年落下,却如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再也找不到栖身的地方。那些工厂,烟囱,那些直白僵硬的水泥道路,怎么装得下村庄的整个夏季。是的,就像我所看见的城市,再也没有排水的能力。原本充满了诗意的雨水,竟然一次次地演变成了人为的“天灾”。莫说六十年一遇,莫说百年一回。我想,是不是社会的顽疾,已经深入到了肌体的每一个角落?江河沟渠,池塘湖泊,几十年内已僵硬堵塞,现代文明的壁垒,也在雨水中坍塌淹没。

是呵,还有梦中遥望的蓝天白云,还有我一次次默念着的真诚、善良。它们都在时光的面前,逐渐远去。

而我所怀念的村庄与城市,便成了缅怀过去时留在文字里的孤独的风景。它们在我的梦里那样自由的盛开,又在我的梦里,无奈的凋零。

七月的散文3:竹与清欢

文/落木萧萧

七月。伏里。天,越来越热。我,越来越凉。

喜欢“凉”这个字眼。安静而不张扬,也便有了祥和,而接近了温度。淡淡,雅雅,如水,似竹。

素爱竹。是那种眼里浅心里深的爱。因为爱,所以深植,不予人,独享。一如凉,不过是与人距离与己自醒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隐藏了温度于内心的。不必将自己的风景,去润别人的双眼,且自己丰盈着内心,这才是一个人独守的清欢。

俗世里没有清欢。为求清欢,种下两簇竹。其实种的时候,倒没有想“不可居无竹”,只是喜欢。于是,新居乔迁,我去济南添置内饰,便颠颠地买了几十本书和二十尾竹,外加两只玻璃瓶。回家,我很是小心地将竹分插瓶中,一掬清水供养。从此,幽篁拂窗,清气盈室。我的欢喜,躲开外面的人海声浪,于自己的小小天地,浅浅绽开。

不可一日无此君。不禁问自己:何以独钟竹?竟一时不能对答。一味寻开去,湘妃竹、竹林七贤、易安居、潇湘馆便渐次明朗。始知,爱亦不是三两天!

大学里接触中国古代文学,对先秦文学饶有兴趣。读屈原《九歌》里的《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君与湘夫人相爱中的死生契阔、会合无缘的痛苦,令人心碎。而由此波及尧帝二女娥皇、女英为追随夫君虞舜,长哭而泪洒湘竹,泪痕不褪,点点成斑,因得名“湘妃竹”。竹写清欢,竹铭爱情。慕竹之情,油然。

行至魏晋,入眼的竟不是曹操,不是陶渊明,而是竹林七贤。这是一个与“风”字缠绵的时代:风流、风度、风情、风雅、风姿……能称得上真风流的,是魏晋人物晚唐诗。纵情于竹林之间的七贤,身姿修长如竹,气度风雅如竹。云游、隐居、清谈、饮酒,成就了一个被谓之“后英雄时代”的魏晋风度。此竹,超然卓立,一世清欢,惊了一个时代!也让现世的我们,大惊!

路过宋,就不能不说“婉约”,就不能不提李易安。她的婉约,于她的词“一剪梅”“如梦令”“小重山”“菩萨蛮”中漫溢,芬芳了整个宋。谁曾想这样一个纤纤女子,翘兰花玉指,竟甩出一阕《夏日绝句》,其柔中刚毅,若竹!徜徉家乡清照园,竹亭亭,风细细,于墙角,默默。小凉,浅喜,都是清欢。其疏淡虚怀,若易安!

驻足清,窥贾府荣衰,醒皇朝兴败。红楼一梦,醒来只记得千万竿竹,摇曳,那是潇湘馆。不慕功名利禄,只求两情久长,是黛玉,是属于她一个人的清欢。而小院闭窗,轻阴嫩寒,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雅脱俗,是竹。在潇湘馆,竹与人,互为给养。这给养是空气里氤氲的元素,这元素不是别的,正是清欢。?

这个七月,竹,青翠。生长、拔节,皆在寂寂中,不悲不喜。我,守着一斗室的孤单,浅尝一个人的丰满。与竹对视。与书相伴。不说永远。不期遇见。一个人转身,两个人平安。瞧。茶已沏,且饮下这一季的清欢。

七月的散文4:纯与不纯的居

文/恒心永在

七月,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处于"烤"的日子里,青城却是别样的气候,成了持续几天的"26度"的最宜居城市。

那是七月最后的一天下午,青城的天空阴云密布,有一场雨即将到来。我跟妻子正坐在青城的朗域售楼部,与销售部陈经理琢磨着购房合同,即使用一辈子的积蓄,还要余生背负"巨债",虽轻轻的几页纸,对我来说,如山一样沉重。妻子说,你可想好了。付了首付,再装修,女儿的嫁妆可就泡汤了。

我点点头,额头上已是湿湿的。

窗外下起瓢泼大雨,在一阵电闪雷鸣过后,我签上字,摁上手印,好像"卖身契"一样。我似被房子绑架了,身子阵阵发紧,有莫名的痛感。

我搓着手,跟妻子说,签字吧。这不也是一辈子念想吗。妻子签字时,手却抖抖的。

上楼交了保证金,在下楼时,我跟妻子说,我们离走出"蜗居"不远了。妻子却是满脸是汗。她因为到了更年期,总是汗水淋淋的,眼睛也溢进了汗水,她连忙从包里拿出纸巾擦净。我们走出了售楼部。

购房合同签了,心里也就落地了。

今年青城的雨,不知是怎么了,说下吧,就雷雨交加,大雨滂沱;说停吧,瞬即晴好,阳光明媚。这场短暂的暴雨,驱走了夏日的炎热,略略透着阵阵的凉意。看着从街头巷尾里出来的人流,看着他们急促的脚步,脸上的疲惫,我不知道该庆幸自己,还是羡慕他们。我想,我还没有老,我还有生活的斗志,还有去寻一处美景的欲望。

我们静静地站在街上,任风轻轻地拂动,听这个城市发出的阵阵喧嚣。我跟妻子说,这就是应景呢。今年是蛇年,也是小龙吗。龙戏水呀。《白蛇传》,那青蛇、白蛇不都是在雨里舞动吗。

我来到这个城市已有二十多年。我三次搬家,一次比一次大一些。上世纪末,我搬迁到现在的保险小区里,房子是两室一厅的。开始时,都住的是一个单位的,物业有公司统一管理,房后就是取暖所,小区里井然有序,夏天同事们坐在院子里喝啤酒,冬天的暖气也很热,那么和和气气、暖暖融融的氛围。不几年,院子里的房子出售了,同事渐渐少了,各奔东西了,物业也没有人管了,连楼道都没有人打扫了,房后的暖气所也承包了,也不好好烧了。冬天室内的温度都在十五度左右,看电视穿大衣,穿棉拖鞋,吹着热气扇,睡觉要用电褥子,不然被窝跟冰窖似的。

家不暖,心不热,日子就难过。

就连西邻的"大将作"那座32层的高楼也看我们好欺负,掠去了我们小区的很多阳光,大将作北侧的小区因遮光而得到了补偿,而我们小区却偃旗息鼓,人们以沉默面对大将作的阴影,隐忍叹息。

让我下决心买房子,是今年元旦,在人们喜庆佳节时,元旦晚会刚刚结束,我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我从后窗望去,取暖所的锅炉房顶高大的黑黑的烟筒一节一节已经骨碌碌在街道上滚动着,热水流满了街道,热气在灯光下惨白的,飘移着。

不一会儿,暖气片就冰凉冰凉的,屋子里也寒彻刺骨。

第二天,附近的居民纷纷来到取暖所。向取暖所打探消息,取暖所那个秃头所长,仰着脖子指着身后的锅炉房说,需要维修几天,那又怎么样,锅炉房坏了,烧不了暖,没有办法。人们就不愿意了,平时不好好烧,少烧一炉,你就赚了,要不你能买起"宝马"来。人们就跟他吵,最后还动了手,招来了派出所,也引来了记者。

元旦放了三天假,冻了三天。原想元旦期间,整理思绪,写点东西。自搬到这个房子里,只有两个卧室,一个我们夫妻俩住,一个女儿住,为了不影响她们休息,我的写作间就在客厅。每每在晚上写作时,总想有一天自己能有一个书房。想了很多年,有一个书房成了自己的梦。

冰冻三尺,非一冬所感。换个房子吧。

有这个想法以后,就每天到房产信息网去找,离单位近的,价格便宜的,环境好的。

第一次,去了巨海城有个二楼,是个二手房,是老俩口在住,看着像是做学问的,满屋子挂的是蜜蜂、蝴蝶、蜻蜓标本。房主大娘缕着头上的白发说,我们还有房子,这就不住了,有家具,还有钢琴,都不要了,那钢琴还值几万呢。正在烧水的大叔,边倒水,边说,这个房子面积比合同面积大,物业也不贵,比价太合适了。我在屋子里转了转,面积太大了,有四五个房间,用不了,即使再便宜,也不好住,是浪费的。对于我这个琴瑟不通的人,那架价格不菲的钢琴不是与一堆杂物一样吗。

房屋中介的,领我们去了园艺小区,是一个十七层的。房主是一个中年妇女,也是一个职业女性。刚进了屋子,房主就悄悄塞给我一个纸条,我不知所以然。在看了房子后,下楼了,我打开纸条,纸上写的手机号码。妻子说。她是想卖房,就是想直接跟我们谈,是不想交中介费。我恍然大悟,看来房主是精于算计的人,这样的人的房子,我还真不敢买了。

还是自己找吧,去了博雅、金宇……跑遍了青城的大街小巷,南环北里,公寓小区,最后选定了朗域小区六号楼的一楼,是三小室,我们去了几次,看了几次,也看对了,跟销售部经理磨,跟销售部经理缠,下了软磨硬泡的功夫,最后给了我们一个可心的价,就这样,签字画押,购房落定。最让我兴奋的是我"可以有"书房了。我偷偷地乐了。

晚上,妻子和女儿两人,坐在小屋子里,翻箱倒柜,找出卡折,计算器声噼噼啪啪,如数家珍一样。我说,太夸张了吧,有那么多钱吗,值得用计算器呀。

妻子说,我总觉得攒的比这多,是不是丢了存单了,我说,不会吧。女儿说。你俩来这二十多年了,才攒下这点钱呀,我以为咱家多有钱呢,原来也是穷人呀。看来也就是交个首付,再贷个十几年款。

是呀,我现在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买一平米房子呀,买个一百平方米,不吃不喝也得十年呀。买就买了,网上不有人在造势吗,二三线城市房子还要涨价吗。到那时,那点积蓄更不大大缩水了。即使房子涨价崩盘了,咱们那点钱不就成了轻飘飘的废纸了,灰飞烟灭了。

妻子说,把外面欠的要回来吧,凑一凑,少贷些呢。我们奔六十的人了,贷也贷不了多少。

我知道,她姐姐和我妹妹都有几万的借款,可是她们也不宽裕,很紧张,要不早还了。亲姐热妹的,为难时总应该帮一把的。我是心里这样想的,她们是不是这样想的,我嘴上没有说。

屋里沉默很久,话显得多余了。

妻子用手指挠头,女儿玩着微信。笑着说,你俩该享点福了,债务怕啥,不还有我吗。

我摸着女儿的头说,总也不能让我女儿,刚参加工作就背上包袱吧。不是,还有这个房子吗,也能卖点钱。给女儿做理财,准备嫁妆吧。再说,这些将来还不都是女儿的。

我拿起购房合同,在手上啪啪地响着,好似那是一张赌牌。大声地喊着。为了我女儿,为了我的书房,为了我们两个老东西晚年舒适,当一次老"房奴"吧。

对于我们而言,也并非所有释放压力的方式都可以呐喊。

说完,三个人都笑了。我的眼睛湿润润的,不是心疼钱,是为自己暮年的一个抉择,我为自己的抉择感动着,即使再沉重,再沉重,走出了蜗居之梦,有梦总比无梦好埃

买了就买了,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吗。人生不总是在还债吗,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那是不是生活更有了意义呢。纯与不纯的居,流淌着生命的气息,别把人生过得没有了奔头,不仅仅为自己呀!

七月的散文5:又到七月七

文/卫东青

又到七月七,想起儿时的那个七月七。

小时候,我是属于比较猴的孩子。不是在树上,就是在房顶,不是潜在河里,就肯定是站在墙头。那天我打了闷娃,闷娃妈来告状,妈妈顺手拎了笤帚,我蹭蹭蹭就上了院墙。妈妈怕我掉下来,又怕我跳下去,所以让闷娃妈帮她,她们一个在院墙外,一个在院墙里,不停地劝我慢慢下来,但我知道她在哄我,因为那笤帚一直在手上。我说:好!你们帮我搬个凳子。趁她们搬凳子时,我从院墙上纵身跃下。

我们家老院子的院墙有两米多高,记忆里只有两个人能跃过,一个是我,另一个就是“白蛋”。白蛋当年跃过院墙后一去不返,我满村子找,一边流泪一边嚎叫着:白蛋,白蛋……后巷有个婶子小名也叫白蛋,我记得嚎到她家门口时,她气势汹汹地拎着笤帚从大门出来,指着我破口大骂:几十年都没人叫我小名了,你这个小兔崽子,谁教你喊我名字的……说着举着笤帚就追了过来。我一边跑一边回头骂:谁稀罕叫你啊,我叫我家狗,又没叫你……反正为此,我又挨了顿打,爸爸边打我边说:白蛋死了,白蛋被人捉去杀了,不要再找了,听见没……我哭的很大声,不是因为被打,是因为白蛋死了。

我从院墙上纵身跃下,就想起白蛋矫健的身影,然后头也不回跑向村南那片玉米地了。妈妈和闷娃妈一边喊着我一边追了过来……你知道,我小时候看的黑白电影都是《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什么的,所以对躲藏隐蔽是很有心得的。我飞快地躲进了青纱帐,大气不出地蹲在玉米地里观察敌情……妈妈拿着笤帚急急地小跑过去了,闷娃妈慌张地跟在后面。

七月七,挂锄勾。正是一年农闲时,地里一人多高的玉米树一眼望不到头。云层后面远远地传来雷声,轰隆隆,和我在铁路桥下听火车驶过时的声音一模一样,轰隆隆、轰隆隆,然后有闪电,然后倾盆大雨就开始了。我看着妈妈焦急地和闷娃妈在玉米地外来回了几次,不停喊着我的小名,我一直没吭气,直到她们又急匆匆地跑远,妈妈手上一直拿着笤帚。

一下雨,地里的各种虫子就着急了,乱糟糟地跑。蛐蛐是顶聪明的,它把自己整个躲在玉米叶的背面,跟着雨滴砸在叶面上的颤抖一起颤抖……我顺手捉住一只,摸了一会它的肚子,软软的凉凉的。时间应该是差不多了,我也被浇透了。我又观察了一下,记得《渡江侦察记》里的侦查员每次都很机智,他总是不慌不忙,先是探出半个头左右侦查一下,确定安全时,才一跃虎躯冲了出去。

回到家,脱掉湿透的汗衫,光着膀子吃了半块西瓜后,妈妈、闷娃妈还有隔壁的婶子、叔叔好几个人乱糟糟、湿哒哒地回来了。妈妈一见我,扔掉笤帚就扑过来把我抱在怀里,然后就开始哭。最后我还是挨了顿打。

农历的七月七,是牛郎织女见面的日子。我只有在听故事时是安静的。妈妈怕我傍晚时又跑出去野,所以她说今天是七夕,如果你晚上在葡萄架下放一盆水,就可以在水里看到牛郎织女相会了。

我在葡萄架下放了家里最大的搪瓷盆,盆里盛了满满一盆清水,我搬了个小凳子坐在那里,一直低着头看着盆里的水。我希望鹊桥早点搭好,我希望牛郎织女早点相会……但每次我探头去看时,却总是看见我自己的头。

妈妈假装自言自语地说:“今晚天气不好,估计是看不到了,算了,大家都睡觉吧!”我挪了挪脚没动。爸爸说:“赶紧睡觉,不要坐在那里像尊佛!”我白了他一眼,当然在黑黝黝的葡萄架下,他肯定没看见。哥哥蹲在我旁边也看了一会,摸了下我的头回屋睡觉去了。姐姐倒是一直在劝我,她说:“这会牛郎织女已经在一起了,你别等了……”爸爸开始吼了,都去睡觉,让他一个人坐那坐着……

农村的夜晚要多安静有多安静,偶尔村头有狗叫几声。我们家的葡萄树很茂盛,但总是不结葡萄,哥哥说这株葡萄树是公的,所以不结果。但那年却意外地挂了几串青疙瘩,特别酸,所以也没人吃。在我吃完所有的青疙瘩后,我往盆里又看了一眼,盆里的水很安静,和夜一样黑,偶尔会有那么一小块深蓝,深蓝上有几颗星星一闪,我知道那是风吹动葡萄藤蔓上的叶子……

早上醒来,我躺在床上。每次都这样,我所有的坚持最后等醒来时,都是在床上。知了不停歇地叫着,葡萄架下那盆水早被倒掉了,小凳子还在,阳光穿过茂密的葡萄叶落在上面。

小时候总有很多委屈,现在那些委屈却全成了甜蜜。

又到了七月七,妈妈在韩城老家,她说西安太嘈杂她喜欢家里的安静。爸爸在西安,陪着我的小儿,他给儿子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他说:“晚上,如果在葡萄架下放一盆水,是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相会的……不信!不信你可以问你爸爸,他小时候就见到过……”

七月的散文6:七月边,枣红圈

文/王玉红

老家有句谚语:七月边,枣红圈。农历七月,是新枣成熟的季节。

老家的院子里,有棵枣树,是新房子落成时,母亲栽的,如今已快水桶粗了,每年七月,满树的红枣甭提多诱人了。摘下一颗枣,半边红,半边绿,咬一口,红的甜,绿的脆,口水直流。

有了鲜枣,我们就有嘴头福了。日子里也多了枣的红火和甜蜜。

早上煮汤的时候,洗几个枣放进去,煮熟的枣变得更加糯甜,面汤里也融进了鲜枣独有的清香,吃枣喝汤,好胃口仿佛瞬间返回,每次我们都喝得直喊撑,却还是想喝。

母亲的枣花馍也蒸得特别好,不仅好吃,还好看。她会把面坯做成鱼、兔子、梅花等形状,放了枣的面,发得更好,蒸出来的馍,那鱼和兔子,都胖乎乎的,很可爱。梅花形的馍,枣则做了“花蕊”,我们总是先吃“花瓣”,最后才把“花蕊”不舍地放进口里,细嚼慢咽,恋恋不舍。

母亲最拿手的,是蒸枣花糕。在我们那里,有个老风俗。枣熟的时候,母亲得为出嫁的女儿送枣花糕,特别是刚出嫁的女儿。

蒸枣花糕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成功的枣花糕,有两大特点:吃起来松软甘甜,看起来也特别长脸。母亲说,蒸枣花糕的面,要发开,且不能软,碱面要放得不多不少。用枣和面片卷的花边要大小均匀,摆放整齐。用面盘成的菊花、牡丹等要盘好看点,还得用刀在糕的边缘切上富贵不断头的花纹,然后上笼蒸一个多小时。蒸熟的枣花糕,要趁热给花瓣、叶子等造型抹上红红绿绿的食用颜色。

蒸一个枣花糕,要花几个小时。做母亲的往往会边做边说女儿幼年的趣事,那枣花糕里融进了母亲的笑声、母亲的回忆,还有母亲的祝福。

蒸好的枣花糕,用干净的花布包起来,一般是两个,用钩担担着,一头一个,母亲便去看女儿啦。

远远的,看到母亲来了,做女儿的早早迎上去,接过枣花糕的担子,一声“妈”尚未喊出口,先红了眼睛……

七月的散文7:七月,茉莉花开

文/佳期如梦0

1

窗台上的茉莉,安静地开了。细琐的白色小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于我,是喜欢茉莉的,喜欢茉莉的安然、淡定,还有那一抹飘在风中的淡香。

夜风轻柔。月色,浸了水一样,从夜空里倾泻,爬满了茉莉细细的青藤。

这样的夜晚,适合想念,或,回忆。其实,一些记忆一直在月光里行走。某个时候,从灵魂深处飘来,还散发着初时的温暖、感动与潮湿……

2

那年的七月,也是茉莉花开时节。有个夜晚,月色撩人,我们不期而遇。

尘世里的许多遇见,若流星划过夜空,一闪即逝。故事,没有延续,便已结束。短暂的波光流转,留下些许感叹。回眸。念想。也留下些许幸福。其实,短暂的幸福也是弥足珍贵的,让人一生珍藏与怀想。

而我们的故事,遇见后便开始延续。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去想会走多远。

我们若两只鱼游弋在深蓝的湖水里。这片水域,于我们是一片海。这里,没有尘世的纷扰、烦乱与混浊,有的,只是灵魂的安然与纯静。我们的日子,简单而明透,快乐而丰盛。我们喜欢心底的那抹蓝。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夜晚。蓝色的情怀。

3

有时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一份牵挂,一句暖语,一声叮咛,平淡的日子便变得丰厚,灿然。我们守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地行走。孤单,或,想念,都挂在风中。一些日子,被雨水淋湿,一些日子被泪水浸暖,光阴慢慢地隐循,而我们越走越牵念。

也许,两个人的相处,不是因为拥有,而是因为有人倾诉,飞翔在灵魂之上的灵犀用心才能抵达。有人说,飞翔只是一种姿势。而我们一直保持着飞翔的姿势却始终无法飞翔,因为,尘世里有许多牵绞,绊住了我们前行的脚步,我们的翅膀低到了尘埃里……

我把所有的念与想在纸上渲染,用那些浸了体温的字编织着一个又一个春天。花开花谢,四季轮回,梦在季节里斑斓,繁盛。也许,这些花朵并结不出果子,却在过程里落痕,这些痕迹涂抹着快乐与忧伤。而我们,享受与记住的何尝不是这些浸染着生命足迹的过程呢!

其实,许多时候,幸福只是一种感觉。花花世界,人来人往,谁会记住谁的容颜?谁会一直守候在谁的身边?你说:“陪你到永远!”。短短的五个字,让我幸福满怀,一生温暖。

只是,我们一直不知道永远有多远?是一生,一世,或,只是一句诺言。

4

日子,在水样的光阴里流淌,浸了水的日子有着丝绸一样的质感。“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些瞬间,落满了诗意,一些瞬间,落满了荒芜,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许多时候,我们会一起去回味初相遇的那个夜晚。你,或我,会不约而同地问:“你大概不会记得了吧?那个夜晚,月色很美,就像今天晚上一样……”;还未说完,我们又不约而同地写出那天的日子;然后,我们会心地笑了,沉入回忆里……

其实,就是那样的一个夜晚,那种月色,早已深植于彼此心中。每当月光溶溶,总有一种前世今生的恍惚,给彼此一份感动、温暖与潮湿。原来,生命中有些记忆,我们不用去记,却一直铭刻于心,无论历经多少风雨,总还鲜活如初。

5

今又七月,又是茉莉花开时节。

窗台上的茉莉,依然安静地绽放,安静地散落。只是,我们是一路,却终究未赶上。因为,你已病入膏肓,正挣扎在生死边缘……

我在夜色里徘徊,听风的声音。耳畔又响起你的话语:“陪你到永远!”。

仰望苍穹,轻问:“永远到底有多远?”,月色沉默,夜风无语。但我知道:永远于我,就是把这段情,用一生的时光去珍藏与怀念!

裹着月色,我向夜深处走去,越走越孤单……

七月的散文8:七月,一只蝉儿的鸣唱

文/七月,一只蝉儿的鸣唱

一声清啼,偏要打破这寂静的气氛,唤醒你那清纯的记忆;一声长鸣,偏要触动你那麻木的灵魂,恢复你那温暖的记忆;

七月,谁派这只蝉儿,让它的鸣唱声里充满真诚调皮的呼唤!

哦,听!这调皮的呼唤声里,浮现出的是那一张张活泼可爱的小脸。

哦,是谁让他们这样勤奋,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拿着一个个自制的网杆,在绿树枝叶间,忙碌的穿行奔波,有时甚至竟然忘记了母亲那炊烟般的亲切的悠长的呼唤声。

哦,是谁又唤起了你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情,让你回想起坐在学堂里听先生一句又一句的诠释,耳朵却挡不住窗外那一声又一声的长短呼唤。

哦,是谁又那样多情的演绎,把那一声又一声的呼唤演变成一个又一个可爱的人;让它一长一短的声音里又平添了许多动人悱恻的故事。

耳膜里抹不去你那诱惑的呼唤,你可是那一只黑色的精灵,让我忘记了危险和你追逐,从此,鼻子上留下了一道永恒的记忆。记忆里有外婆着急的神色,还有舅父匆匆的脚步,也有我那小旦般的丑角脸庞,母亲调侃性的揶揄——山峰隆起来了!

岁月匆匆,时光如流,我沉醉于名山利海,车市股市,油盐酱茶,书山文海,哪还曾把你想起。耳朵里是一阵阵的车马喧哗声,是一阵阵的电流喇叭声,是一阵阵的算盘珠子哗哗声……

今天,再次听到你的声音,方知这才是顶绝的天籁之音。

仿佛一曲高山流水,你洗去了我躁动的心,我的心重新宁静起来,谛听你那饱含悠悠岁月的绵长之音,在那悠悠动听的音符里,我仿佛找到了流失的岁月,仿佛找到了生命中的那一份真纯和感动。

舅父拉着我一路小跑跑到了十里之外的医院,深一脚浅一脚气喘吁吁地汗流浃背。我迷迷糊糊的记忆里只是听到他粗重的呼吸声。

夜风凉凉的吹着,外婆抱着我,呼唤着我的名字,生怕我长久的昏迷不醒。我迷迷糊糊中感到外婆那慈母般的胸怀。

而在我静静调养的那些日子里,我静心的躺在外婆的房子里无聊的数着天花板的花花时,表弟们又是怎样借来一堆小人书让我消解孤独。而外婆又是怎样节省下来鸡蛋为我滋养……

七月,一只蝉儿的鸣唱,让我仿佛重新回到了流失的时光里,在时间的长河里,我像一条小鱼,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我荒芜的园地仿佛遇到一场甘霖,哗的重新长满了记忆的青草。那青青的草地里有你闪动着的翅翼,还有那一串串美好的记忆和走过的一个又一个脚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