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散文

请欣赏好友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好友散文1:细节生活

文/夏她她

三五好友聚餐,有人发问:“你们信不信,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有些人炒鸡蛋前不搅拌,直接打到锅里和西红柿一起炒,鸡蛋细碎无形;而另一种人,要用搅蛋器搅拌鸡蛋,鸡蛋炒出来蓬松软滑,炒好鸡蛋装盘,把西红柿炒到火候差不多的时候,再加入鸡蛋一起炒,后盛出锅。

一种做法特别容易,另一种稍微费事,讲究细节,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台湾作家、美食家蔡颖卿说过:亲手照顾的生活,有一种平实稳固的味道。

我的外婆是一位端庄秀丽的老人,如今她已经故去多年。我对她的想念从未改变,她对我性情的影响也从未变移,日升月落,光阴如水,一些小小的细节,让我似乎懂了更多。

童年在外婆宽敞的院落中嬉戏玩耍,这个季节,是听不懂的伤感二胡,是小电视机传出西游记的片头音,是我站在长满蚂蚱菜花的院子里,看着树上结满丰硕的果实,瞬间成人,帘卷西风。

母亲小时候不喜欢吃西红柿的皮,每次吃到嘴里都会吐出来。姥姥炒西红柿之前,总会用热水先把皮烫掉,多年以来形成了这个习惯。2005年以后,姥姥身体状况不佳,几乎不能下地走路,妈妈接过来悉心照料,药亲尝,饭吹凉,饭菜变换各种花样。姥姥年纪大了脑子有点糊涂,经常忘记自己吃了什么,但有一点,她好像变成了母亲小时候的样子,吃西红柿不吃皮。

妈妈有一次来我家,我也炒了这个菜,为了图省事,我没有给西红柿去皮。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勾起了妈妈的回忆。妈妈对我说,给你姥姥做西红柿都是去掉皮,她咽不下去,容易卡在嗓子眼里。未成家之前的我,吃什么食物都是坐享其成,并未太在意细节,我在心里默默的想,以后如果再给妈妈炒这个菜,一定要事先去皮。

一道简单的工序,凝结了外婆和母亲两辈人的爱。有趣的是,我发现,我两岁的女儿也不喜欢吃西红柿的皮,吃到嘴里会把皮吐出来。如今,我给女儿做西红柿的时候也是事先去皮,我再也没有觉得这道工序麻烦。我以热情生活的身影,投递美好讯息,希望女儿备受爱的滋养。

一个菜,串联起了外婆、母亲、我和女儿,连结着四代人的温情。有一些细节背后,影射的是我们对于情义的牢记,对于内心的坚持。生活,有一些细节值得我们守护。

好友散文2:某日,有感而发

很nice的一天,和好友L去逛街。中午,我们俩坐在小吃摊儿上吃东西,一上午不停歇的shopping让我食欲大增,胃口大开。眼前虽是一碗简简单单的炸酱面,对我来说可是人间美食呵~正当我埋头苦干之时,旁边多了两个漂亮的美女姐姐,哈哈,真是既有口福又有眼福。

“婚是一定要离的。可你这样成天住外面也不是办法,不见面并不能解决问题…”“哎,你说我当初要是眼睛睁大点儿,也不至于弄成这样,他说随便我离不离,离婚他不会给我一毛钱,不离我是生是死他也不管,你说这是男人吗!”

这是那两位姐姐的对话,后面的我已无心再听,眼前的面亦是变得一团糊。我在想婚姻也竟是禁不住物质的考验,走到最后感情自然是不在,自私的我们是要用那点物质的东西来维护所谓的自尊,亦或是寻求自身的安全感?他们也曾真心相爱过吧,婚姻走到尽头,做不成朋友也是自然,难道就一定得撕破脸皮?

饭后,我俩继续逛街,却失去了原有的兴致。L说,几年后我们也即将踏入这座围城。她说她害怕,害怕某一天在街头,又有一对好姐妹在哭诉。是呵,二十几岁的我们没尝到围城里的悲欢离合,却也目睹了不少,身边的亲人、朋友…在里面是否幸福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很想对L说一些宽慰的话,比如开开玩笑,不要担心,二十几岁呢,就开始愁了,小心老得快…比如,告诉她身边幸福的婚姻幸福的人还是很多的,比如…可是无法开口,因为连我自己都是那么没自信。

我自认不是个愤世嫉俗的人,也从不会加入某些愤青人士的讨论中去。我相信这世间有美好的感情。但是,对于婚姻,我是缺乏安全感的。是否因为看过太多悲欢离合?还是生活在这个离婚率如此高的现世里的缘故?Y曾说我很理智,我自嘲:理智是个好东西,可是一个人全凭理智去做选择,肯定会错过生活中更值得期待的事。而且,我是否有如她所说的理智还值得思考,或许我只是怕感性伤了自己,久而久之便习惯了。所谓的保护色也就是这样了。我想我就是这样,不断告诉自己要change,可是,我们哪能那么容易就摆脱从前,我还是我,对爱从来就没有把握,对人也从来没有无原则的信任。前几天看活该你单身,里面有句话我是印象极深的,女主角菲儿的小姨说过爱有四个阶段:热恋,降温,面对诱惑,最后走向稳定的爱。就是因为没有永远沸腾的爱情,所以很多人走到降温或是面对诱惑第二第三个阶段的时候,就会放弃已有的爱情,能够真正走到深爱,不是靠缘分,是靠用心。呵,这句话是颇得我心,原来两个人相遇是缘分,可是,要白头到老是要用心的…现世的我们是否已懂得,并能顺利走过第二第三个阶段。

以前一直很迷匪大的小说,觉得她文挺笔细腻,总是会在细节处打动我,那时看碧甃沉(来不及说我爱你)时,是哭得淅沥哗啦,最近又迷上了改拍的电视剧,依旧是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匪大在微博上说到:这一生如果有个人让你历经沧桑,受尽命运的颠沛流离,却始终不悔,是多么多么幸运的事情。害得我唏嘘不已,所以偶在想是不是看小言看多了,也能这么抒情了。哎!不再写了,某日有感而发,我怕再写下去没完没了,感觉有点儿像怨妇了,嘿嘿。

好友散文3:给婚姻输入正能量

文/朱凌

好友聚会的时候,我碰见了美娜夫妇。以往只要有聚会,美娜都会把老公盯得死死的,不是让他少喝点,就是一个劲地催促他早点回家,往往是大家刚吃完饭,美娜就拉着老公往家跑。

她老公被她惹烦了,只要是有聚会,便很少带她。而她则不知道从哪得知消息,总能够找到他。一旦找到老公,便会喋喋不休地训斥数落他,所说内容无非就是少喝点酒是为了他好,在外面吃饭吃得太晚,万一晚上回家不安全怎么办?

为此两人时常吵架。美娜是个认死理的女人,她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方好,为什么他就不领情?可美娜的老公则认为,她完全是小题大作,酒喝多少自己心里肯定有数,没必要让她成天挂在嘴上。

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其实全是这样的鸡毛蒜皮小事。美娜的老公曾经抱怨,说美娜完全就是一个怨妇型女人,什么事情在她嘴中,就成了不好的事情,婚姻似乎也因这些小事情而变得岌岌可危。

只是这一次,美娜不再像以往那样了,整个聚会的过程,她始终面带微笑,偶尔会轻声对老公叮嘱几句,而她老公也不再像以往那样见她说什么便反驳什么,相反也很温柔地对待她。

看着与以前态度迥乎不同的夫妻俩,我有些意外,闲聊时问起,美娜说,现在她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在生活,还是婚姻当中,都不能过多地干涉对方。以往她不懂得这个道理,总以为自己说的就是对的,总拿着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一旦达不到自己标准,便会指责或者抱怨对方。时间久了,婚姻就变得了无生机,沉闷乏味,正应了那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美娜有天醒悟后,与老公谈心,一起回忆了谈恋爱的甜蜜、婚礼上的承诺,以及孩子降临人间的幸福,觉得两个有缘的人能够步入婚姻,就要用心珍惜、体谅对方,不管什么时候,都应有话好好说,保持与配偶友好沟通的良好心态。

我为美娜的醒悟而欣喜。其实,在婚姻当中,夫妻对待同一个问题,没有什么硬性的标准。就像美娜所说的,以为让老公少喝酒就是对他好,可事实上呢,老公并不能体会妻子的苦心,听多了反而指责妻子聒噪、瞎操心。与其强制老公按自己要求来,倒不如陪在他身边善意提醒,这总比不分场合地训斥数落或拉走他要好得多。

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对方好。一旦对方不领情,我们便会抱怨指责,让自己的婚姻充满压力和烦恼。而走进婚姻,就是要同甘共苦,多站在对方角度上考虑问题,包容对方,原谅对方,婚姻的喜悦与幸福才会如期而至。

好友散文4:好友巧儿

文/聂雅然

我的朋友很多,但是我最信任的是巧儿。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又长又粗,远远望去很有光泽。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很明亮。白嫩的皮肤简直让人羡慕。

大概是一种缘分吧。她刚来的时候就和我成了同桌,不到半天我们俩便相熟了,桌椅换来换去同桌却总是她。于是我的生活便有了一番特殊的“遭遇”!

她不仅活泼、开朗、还很顽皮。每次我和她出去玩,她总是一跳一跳的。每次我和男生斗嘴,她一个人就可以把她们说得面红耳赤,嘴巴打结,最后只好灰溜溜地说一句:“好男不和女斗”之类的话便掉头离去。

当然我更佩服的是,她能在老师面前也可以做到不慌不忙,应对自如,似乎那些从她“锋利”的嘴巴里说出来的话,是她事先准备好的“幽默台词”。

她打架也很厉害。有一次她和我打架,她一只手就把我打得落花流水,因为她力气很大,总是保护我,我还要告诉你们一件事:她学习成绩也不错喔,应该算是个数学精英吧!每次考试都不会低于93分的。她写字很小,有点像“小大人”写出来的字。她每天都面带微笑,不管遇到好事还是坏事,总是用微笑来迎接每一件事情的到来。

你们看,这就是我的好友巧儿,一个漂亮、洒脱又聪明又幽默的女孩!

好友散文5:再爱土地

文/若帆

甲午岁末,与几位好友利用周末驱车到梅城郊外的梅江区白水村,白水村山环水抱,四周高山拥簇,层峦叠嶂,自然天成一个小盆地,一条小溪绕村而过,这条小溪是清凉山水库的水源头。进入村庄,出乎意料的是人烟稀少,煞是荒凉。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村民,村民告诉我们,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千多人的行政村,如今只剩下十多个人常住,昔日热闹的小乡村变得寂静无声,村里原来丰产的土地全都撂荒,眼前是杂草丛生,野花飞舞,有的已经生长出人头高的树苗,我耳闻目睹,感慨良多,物是人非,心中顿生一种难以言状的伤感,甚至有点悲凉。

曾几何时,人们把土地当作神一样来顶礼膜拜,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就昭示着人由土而生。皇天后土,在人类的进化史中,我们的祖先,凭着他们的胆识和智慧,由聚居山林,以禽兽为邻,到聚众走向平原,与土地为亲,与土地唇齿相依,不离不弃,在接受土地、痴爱土地、扞卫土地、传承土地中声声不息,世代绵延,与土地萌发了血浓于水的爱意,结下了鱼水之情,也正是为了这种相亲相爱、鱼水之情,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不少劳动者为了土地的归属而进行了连绵不断的悲壮斗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围绕着土地这根敏感的话题来撬动人们的神经,为土地而战,为土地而生。曾几何时,“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人们幸福人生的追求。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神州大地,农民包产到户了,土地终于下放了,这就好像束缚在农民头上的紧箍咒一下子解除了,土地真正回到农民手里,农民真正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记得那时我读初中二年级,我家七口人,一共分得四亩多地,全家都非常高兴,谋划着如何耕种,如何多打粮食。父母和奶奶天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在田头地尾忙碌,我们兄妹在农忙时也全力帮忙,一年忙到头,早、晚两造收获了八千多斤稻谷。在我们村里,简直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都丰产丰收,最穷的都不会饿肚子了。

从全国的范围看,短短十多年时间,广大劳动人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搬掉了落后和穷困这两座大山,解决了中国的头等“温饱问题”,如此神速的变化,这主要得益于土地的改革,主要得益于中国人对土地虔诚执着的热爱,对土地的渴望和依恋。

但是,遗憾的是,渐渐地,人们对土地的爱意在变淡,感情在变淡,依恋在变淡,慢慢地变得不屑一顾,甚至慢慢有了恨意,再后来就开始了背弃和逃离,弃土地而去,毅然决然,头都不回。那种弃土地而去的决绝,不是亲眼见到,真的很难相信。对于我这个在农村长大的人,这个变化,简直相当于永恒真理也悄然变了。

这种悄然变化的起点在哪里,说也说不清楚。用当兵的方法逃离土地?还是通过读书考大学“脱谷壳”进城离开土地?抑或通过进城打工洗脚上田背弃土地?很难一言以蔽之。

像恋人一样,心中不爱了,就分手。实在无法分手的,便常常唉声叹气埋怨自己命苦,天生种地的命,“死田螺不会过坵”,在中国已没有多少人真心实意、心甘情愿耕种土地了。

2007年下半年,我在广东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时,在《岭南学刊》发表了毕业论文《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在撰写这篇论文时,对人们背弃和逃离土地造成大量土地丢荒弃荒的原因进行过细致深入的调研,归结起来主要有几点:

一是种地苦。由于包产到户,导致土地分散、零碎、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种地回报少。人们耕作土地野外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暑去寒来,风里来雨里去很辛苦,旱涝不保靠天吃饭。

二是种地穷。往往存在有收成没收入、增产不增收等现象,往往出现谁家种粮谁家穷的情况。在一些村庄全村最穷的,往往都是种地的,单纯种地的人家,没有一户日子好过,土地与贫穷几乎成了同义词。

三是种地乏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迅速地变大、变高、变美很精彩,而农村没有田园牧歌很无聊,听不到音乐享受不到艺术很乏味,看不到都市的热闹很寂寞,喝不到咖啡、香槟很无奈。

四是种地低等。土里刨食地位低,常常被人瞧不起,常常被人嘲讽取笑。只有没出息的人,只有天生“泥腿子”,才会一辈子守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

由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愿意种地,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爱土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悄悄地离开了土地,导致大量土地闲置,年复一年,只见田园荒芜,到处荒草萋萋。曾经被农民视为生命、看作“命根子”的土地,曾经为它争吵、为它械斗、甚至为它流血的土地,而今却被农民无情地抛弃了。

假日,我经常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乡下老家,看到左邻右舍都丢下土地进城打工了,而年过七旬的父母仍然在自家的土地上忙碌流汗,不禁问父亲:“我们兄妹都出来了,您们也不愁吃不愁穿了,为什么老是就放不下几亩地呢?”父亲却振振有词:“我跟***在土地上劳作了一辈子,靠这土地刨食,靠这土地供你们兄妹上学,对土地有感情了,土地就像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了土地,就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我们就安全,我们什么时候都不怕”。

是呀!父母只是中国普普通通的老一辈农民,他看得比我还远,想得比我还透,他的话折射出中国老一辈农民对土地质朴而深厚的感情,同时,也使我感受到父亲的睿智。不管有多少理由,也不论是什么理由、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抛弃土地,我们都应该珍惜土地,爱护土地。

因为,土地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根。它生长了庄稼,养育了我们,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向我们提供生命之粮,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土地了,就有可能活不下去;如果我们不爱土地了,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不会为自己“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而继续骄傲下去了,粮食安全更无从谈起。

也因为,土地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它埋葬了我们先人的骨骸,安放了我们先人的灵魂,留存了我们太多的情和爱,蕴含着太深的我们与土地的哲理,阐释了太多的我们与土地的大道理,我们的生命在土地中滋生,我们的生命又在土地中轮回。

还因为,土地孕育了我们的希骥。它是我们心灵的慰藉,它是我们生命的依傍。俗话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有了土地,心里就踏实;只要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就会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人类跨越千年进入了今天崭新的时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我们的国家在经历了百年的磨难与艰难的跋涉之后,已经走向了复兴之路,开始了共圆中国梦。但是,再爱土地,仍然是我们必须面临和共同关心的事关全局的话题,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大课题。

科学家早就说过,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只有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才适合植物生长和人类的生存,它的价值和我们的生命可以划等号。时至今日,即使我们每一个人都从头做起,用十倍百倍的爱来呵护养育我们的这块土地,也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土地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太阳,永远是我们至高无上的神。

今天,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如果把农业放在末位,如果不再爱土地,如果农村的面貌没有彻底改变,我们的现代化将不会最终实现,中国经济也很难振翅高飞或是飞得不会太远,中国梦将很难梦想成真!

好友散文6:不坐橙色座椅的人

文/汤飞

有次,我和好友老陶一同外出。因彼此均属资深无产人士,无房无车无积蓄,只好乘坐公交车前往目的地。

其时正值午后,车上并不拥挤,大多数乘客自顾自地玩手机,对周遭的事全不关心。只有不小心踩着别人脚了,才会响起一声小心翼翼的“对不起”和大度亲和的“没事”。

非常巧的是,车上正好空着两个座位。可不巧的是,它们是橙色的,老弱病残孕专座。乘客们各自安坐,没人需要别人让座,我心安理得地坐下来,并对老陶说:你坐前面这个位置,下了公交车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步行呢。

哪知他拉着扶手站定,并没有要坐下的意思。我以为他没听见,于是再次示意。

“没事儿,你坐吧。”

他摇摇头。缓慢而坚定。

“待会如果有人需要这个位子,咱们再让出来不就完了吗?现在反正空着也是空着。”

“我真的不坐,你也别小题大做。”说完,他望着窗外,陷入沉思之中。一路无语。

他的举动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原来这里面有故事——

几年前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在公园乘完凉,坐公交车回家,刚开始人也不多,我便随意坐在一个橙色座椅上。后来上车的人越来越多,身旁的人已经形成一堵墙。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司机为了避让一辆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的轿车,踩了急刹车,站在过道里的人似潮水一般涌向前去。在一片骂声中,分明夹杂着一句“唉哟”,好像是位老人。我立起身来,发现离我三步远的地方,一位老婆婆摔倒在地,想是摔得比较重,一时没力气起身。旁边的人惊魂初定,加之对扶老年人一事十分敏感,谁都没有伸出援助之手。我连忙分开人群,过去扶她起来,说:奶奶,快到那边坐下。她是位很有修养的老人,微笑着说了一声“谢谢你,小伙子”。我脸一红,心想:这位子本来就是属于您的专座,是我没能及时给您让座。但这话不好意思说出口,只得若无其事地移动到中门去了。你说也奇怪,从那以后,每当我坐橙色座椅的时候,不管有没有人需要我让座,都如坐针毡,浑身不自在,脑子里总是隐隐响起“让座”的声音。只要有老人或抱小孩的乘客上来,我一跃而起,把位置让出去,全身一下子说不出的舒坦,如同解脱了肩上的千斤重担。渐渐的,我再也不坐那些位子了,即使没人需要让座。我宁愿自己站着、让它空着,自己舒服、别人方便。这是习惯,改不了了。

不过,我还是鼓励别人,能坐着的时候千万别站着,造成资源空置也不好。

兄台高见!

好友散文7:旧时的好友

文/赵翠莲

1996年,我第一次出远门,到深圳打工。

那时候还未满十八岁,没有身份证。就揣着村干部盖的证明就跟中介人到了深圳一家破旧的电子厂务工。破旧的厂房,陈旧的设备,厂里有一百多个工人在上班。我被分到了流水线上——— 焊锡。

上班很辛苦,八个小时就是坐在流水线上焊锡,那银白色的锡被烙铁熔化时,发出耀眼的光芒,眼睛不由得半睁半开,一点一点的仔细焊好。因为是计时上班,一遇到停电,大伙是最激动的。一停电时,大伙像是放学时候一样四处乱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着自己家乡。

与旁边那些嘻嘻哈哈的工友相比,她好像很另类,也显得格格不入。她不凑热闹,不爱说话。就连上班,下班,吃饭都是一个人。看她走路,不急不忙,脚步轻盈。

我几次想跟她打招呼,可每次看她总是低着头,好像也不想和别人说话。我只是远远的关注她。

上班时间她除了和工作有关的话题聊天之外,再也没有任何话说,也没人知道她是哪里人,只知道大家叫她阿珍。不过听口音,她应该是广东人。

那时候,工厂效益不好,一个月工资才三百二左右。还要给工厂扣押一个月。我第一次出远门,也没带够钱,本来中介人说是扣押半个月就可以发工资了,谁知道进了工厂,厂方就变卦了,改成一个月。我带的钱已用到山穷水尽。在食堂吃饭要扣伙食费,同来的老乡也都用得差不多了,我也不好意思向她们开口借。只好饿着肚子难过得一直在食堂门口蹲着……

“你在这里蹲着干嘛?”这声音很温柔,也有点熟悉。我抬头一看,是阿珍在问我。她居然和我说话了。我一脸窘迫,脸红得发烫,双手紧握着饭盒不知所措。她看到我手中的饭盒,似乎明白了一切,就从裤兜掏出一百块钱塞在我手里,“去吃饭吧,等下饭菜都没有了。”说完就自个进食堂吃饭去了。

我攥着那还带着体温的一百块钱,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追在阿珍后面喊:“我领了工资就还你,谢谢你,阿珍!”

阿珍回头淡淡的一笑,说道“不用谢,出门在外,不容易。”没想到阿珍这么热心肠,一直以为她是独行者,不会和工友说话的。

怪不得父母在家时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现在我是真正的体会到了。

我和阿珍也渐渐的越走越近,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起逛街,游玩,一起哭一起笑,在别人眼里,我们俨然成了一对“同性恋”。

后来由于嫌工资太低,大伙纷纷跳槽,到了另一家待遇好一点的工厂继续我们的打工生涯。阿珍也在那个时候辞职回家了,因为她家里人催她回家结婚。

开始我和阿珍还有一些书信联系,说她结婚了,老公对她很好。而我继续打工,在深圳特区飘着,不怎么稳定。慢慢的,我的地址经常更换,也就和阿珍失去了联系。

许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阿珍现在过得怎么样,不过相信她一定过得好,因为好人一生平安!

好友散文8:有雨撑把伞

文/龚德位

好友老王来电话说,他手术后身体恢复得不错,现在每天坚持上山锻炼身体。锻炼回来总喜欢在书房泡上一壶清茶,听上一曲温婉抒情的钢琴曲,毛笔蘸上饱满墨汁,在宣纸上尽情挥洒李太白对饮成三人的豪放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

他说人生如茶,在这喧嚣的世界里,一切困倦与欣喜都浓缩在这茶壶里。烦了,困了,独自静坐,品茗静思,一切都会变得温润起来,得与失,欢与喜,都变得异常的平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命诚可贵,平淡最贴心。

遥想当年,老王找工作那会儿,一次又一次的笔试与面试,彻夜通宵达旦的复习是家常便饭,每每想到退缩的时候,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着他,那就是梦想的力量,只要梦想还在,他说奋斗的步伐就不会停下,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他说梦想有时候看起来很卑微,但有了它,追逐属于自己美好生活的步伐就会更加坚定有力,有梦想的生活即使再艰难,在风雨中也别具一番滋味。

后来结婚生子,拖娃带崽四处租房,小夫妻可谓是历经了说不尽的辛酸,疯长的房租、频繁的搬家弄得他们身心疲惫,因为居无定所,夫妻俩当初就感觉像两朵浮萍,在繁华而又觉孤单的城市漂着,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共筑一个温暖的家,是他们夫妻俩魂牵梦绕的事。面对种种困难,他们四处筹钱,省吃俭用,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按揭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房。老王说为的就是一份安定,心想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让老婆孩子不再跟着自己受累。可天有不测风云,后来自己又患了一场大病做了手术,现在正在慢慢恢复。

我每次打电话都会问:“能扛得住吗?”

“没事,有雨撑把伞,总会雨过天晴的,我现在不是很好吗?”他总是淡淡地回应我。

挂断电话,我心中默默地为他加油,也为自己加油!人生路上,有晴天,也总会有雨天。不必多想,下雨了,就撑把伞吧,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好友散文9:微信“好友”

文/杨丽

到朋友的公司做客,去的次数多了,和前台的接待熟了起来。所谓的熟悉,不过是知道了她的名字、大致年龄,是所谓的“脸熟”而已。有一天,当我和往常一样,礼貌性地和她打招呼时,她突然拿出手机说,姐姐,我加你微信吧。

这样类似的情况,随着微信愈来愈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时,相信许多人都遇到过。平日里无论工作、生活都没有什么太大交集的同事,多年没打过一个电话、在同学会上骤然相见的同学,仅仅因为工作关系打交道的同行,并不了解的仅仅有两面之交的人,一次饭局上偶然的相识,甚至和生活偶然交集的,比如办理车辆保险的业务员、做美容的美容师……有多少熟悉的陌生人,就有多少种添加微信的理由。

微信,是这样一种奇妙的现代交际工具。朋友圈内,晒旅行,晒美食,晒各种高大上的生活,也有吐槽、悲伤、鲜花与微笑、泪水与伤痛,无一不喧嚣地以各种方式呈现在朋友圈里。更为甚者,由此还衍生了“微商”,利用朋友圈推销化妆品、美食、衣物等等,不一而足。当万能的微信朋友圈被无限延伸和放大时,微信越来越远离了我们的初衷。在这里,看得见的繁华,看不见的孤单,那些暗伤隐痛,那些寂寞悲苦,深深地隐藏于朋友圈虚荣浮华的表面,沉寂不语。于是,渐渐地,我们去屏蔽别人,删除别人,我们又被别人屏蔽、删除。广为流传的就是那个测试朋友圈里谁清理了你的测试小方法,甚至百度上如何判断你的微信被人删除的搜索高居榜首,各种测试的小方法层出不穷。

你瞧,我们就是这样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我们不无得意、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展示自己高大上的生活,享受朋友圈那些或出于真心赞美,或仅是礼貌的点赞;一方面,我们有时甚至可能连朋友圈内他人到底发的是什么都无意浏览,就随手毫不犹豫地点个“赞”。就像微信发布的新版本里面,“点赞太容易,当面夸太难”。因为微信,我们许多人成了“点赞”之交,成为继熟人、朋友、同事、亲人等人际关系之后的一种新型人际关系。我们可以在朋友圈里点无数个赞,却吝啬于在生活中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对方,或者,仅仅是为了听一下一个久未见面的朋友的声音,仅此而已。可是,我们已经回不去了,是吗?

微信,对于我来说,仅是一个个人的空间而已。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内,我不想向太多的人开放,只是自己生活的一个侧面,不想去因为偶尔的一种情绪低落而引发别人一串不必要的猜想,不想被不相干的人窥视,我也无意窥视他人,无意对自己并不关心的人感兴趣,点那种丝毫没有意义的赞。

所以,别加我微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