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文章

请欣赏睿智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睿智文章1:学会遗忘是人生的睿智

文/章月娥

在学习中,我们特别强调要有好的记忆力,但是在生活中,有时太好的记忆力反而剥夺了我们的快乐。既然不愉快的事已经发生了,再耿耿于怀也无济于事。后悔只能徒增烦恼,揪心只会带来痛苦。聪明的人总是善于汲取教训,而把过去的事情抛之脑后。不愉快的事起因有许许多多,或是冲动、或是幼稚、或是失误……用过去的事折磨自己,并痛苦不堪,只是错上加错!苦了自己!

学会遗忘不愉快的事情是一种重要的保持快乐的能力,要记住快乐与痛苦是棵并蒂莲,如果我们老是盯着痛苦这一边不放,则永远也不会看到另一边的快乐!

遗忘一段失意,你会获得生命的动力。孔子周游列国,四处游说,想在意气风发的诸侯国中推行自己的理想,但他处处碰壁。智慧的孔子并没有一蹶不振,黯然神伤,他将政治上的失意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淡然一笑,一个华丽的转身,又大步向前迈去。他的身后,变成了一条光芒四射的人生坦途。

遗忘一段仇恨,你就变得心胸坦荡。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你的灵魂将会丑陋不堪。你坐卧不宁,寝食难安,无时无刻不想着复仇。怒火在胸中燃烧,生命在痛苦中枯萎。朋友,请清醒一下头脑,何不将复仇的痛苦化为一朵洁白的莲花,在阳光下盛开。

遗忘一段恋情,你会得到另一种幸福。离你而去的人,难以让你珍惜。曾经的信誓旦旦,曾经的痴迷若狂,在凛冽的寒风吹来之前,在大朵大朵的雪花飘飞之际,竟变得如五光十色的泡影,转瞬间破裂。你仿佛置身于浓重的暗夜,遥望着天之一角的微弱的星光,发出痛苦的呻吟。爱情如烟,浓浓地来,淡淡地去,留不住希望的踪影。我的朋友,何不遗忘了去?

在茫茫的生命中,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又何苦强求。闲暇之际,望望天边的行云,想想大地上的流水,那不是一种美好的心境吗?

尤其对于一些“退休”的老人,善于遗忘,对延年益寿大有裨益。首先要遗忘年龄。“人不思老,老将不至”,老不老在于你的感觉,只要你心不老就会觉得永远年轻,从而达到“不觉老之将至,不知所终”的境界。作为老人,就是要把退休作为人生新的起跑线,这样才会越活越年轻。其次要遗忘病痛。有些老人有了一点小毛病,就觉得可能得了大病,整日郁郁寡欢。这样对健康不利。老年人对待疾病,要采取正确态度,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应坦然面对。再次要遗忘积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同事之间、朋友之间既结下了难以忘却的情谊,也可能有过这样那样的不快。作为老人,忘掉曾经发生过的误会和不愉快,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愿每个人都能学会遗忘并善于遗忘,保持宽容、乐观的精神,做到身心两健,使生命之树常绿常青。

睿智文章2:半生瓜的睿智

文/荷华

广东人称苦瓜为半生瓜。

苦瓜有癞葡萄、锦荔枝、红瓤、凉瓜众多别名,唯有半生瓜这个名字让我惊艳。有人说,是苦瓜在半成熟状态采摘,烹饪至半生状态最好吃而得名。我鄙夷这种毫无情趣和文化内涵的解释。我宁愿相信:此名来历,是因人过半生后,历经挫折和磨难,才能体会苦瓜的睿智,才能从苦涩中品出清冽和明澈。

小孩都不喜欢苦瓜。从它碧绿的疙疙瘩瘩外表,到它清苦寡淡的味道,都让快乐甜蜜的孩童生厌。成年人却对它情有独钟。仿佛只有人过半生后,才会适应那丝清苦,才会习惯那份寡淡,才会钟爱那种苦涩。就像张小娴所说的那样:“苦瓜跟年龄无关,也许跟岁月有关。当你尝过了人生百味,苦瓜的苦,已经算不上苦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苦以味名,瓜及荔枝、葡萄,皆以实及茎、叶相似得名。”苦瓜味苦,却有“不传己苦与他物”的高贵品质,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也不沾染他物的味道,坚持“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清代屈大均撰写的《广东新语》称之“有君子之德”。

家乡四川有种美食叫“苦瓜酿肉”。苦瓜切成5厘米左右的圆筒,剜去瓜瓤,灌进调好味道的肉馅,蒸熟后勾芡食用。小时候,在夏日夜晚满天的闪烁星光下,一碗红苕稀饭,一盆苦瓜酿肉,一碟四川泡菜就是我们的饕餮盛宴。孩子总拨拉肉馅吃,留下一个个掏空的苦瓜壳。苦瓜的君子之风,让我们虽厌恶它的苦涩,却能毫无负担地吃下其内里的肉馅。妈妈一边嗔怪我们,一边随口吃下苦瓜壳,眉目间没一丝勉强。我们表情惊讶,眼神崇拜,觉得不怕吃苦的妈妈是超级英雄。

苦瓜原产印度东部,17世纪传入欧洲,传说明代初期传入我国。苦瓜曾非常稀有,奉为宫廷贡品,台北故宫里珍藏的白玉锦荔枝玉雕就是证明。后来慢慢流传,因其珍贵,多次被写入文学作品中,引领着时尚风骚。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中,西门庆招待胡僧,“又是两样艳物与胡僧下酒:一碟子癞葡萄、一碟子流心红李子。”《金瓶梅》成书时间在1589年左右,那时,苦瓜是显贵餐桌上的佳肴。明代徐光启1639年撰写的《农政全书》中提到南方人喜食苦瓜。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汤知县招待张师陆、范进两人,“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苦瓜,也做两碗。”《儒林外史》成书时间是1749年,这时苦瓜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苦瓜被历朝历代的文人所钟爱,留下许多流传甚广的诗句。可我不爱苏轼、李商隐等名人写的相关诗词,却独爱清朝叶申芗写的《减字木兰花·锦荔枝》:“黄蕤翠叶,篱畔风来香引蝶,结实离离,小字新偷锦荔枝。”结实离离,这四个字实在太美,寥寥数字,瓜果繁茂景象跃然纸上。写诗歌颂苦瓜,绝不是爱恋苦瓜的最高境界,清朝大画家石涛爱苦瓜到自诩为“苦瓜和尚”。石涛的人生跌宕起伏, 从亡国的皇室宗亲沦落到卖画为生的苦行僧,曾经的锦衣玉食如过眼云烟,空余怨愤和颠沛流离,他餐餐离不开苦瓜,不知道是效仿勾践卧薪尝胆,还是与苦瓜同病相怜。

捧着一杯鲜榨的苦瓜汁,听着陈奕迅唱的《苦瓜》:“今天先记得听过人说这叫半生瓜,那意味着它的美年轻不会洞察吗?”猛喝一口苦瓜汁,努力回想往事,妄想品味出歌词里说的半生瓜的睿智。

睿智文章3:豁达亮己睿智明心

文/程碧英

小时候我家住在乡下,每逢赶集,老爸总喜欢从街上买回几本让小伙伴们羡慕的“连环画本”,带着青草味的淡淡书香,充满了我童年生活最快乐的记忆。书香是岁月的年轮,慢慢地我长大了,直到我成为了一名美丽的大学教师。

自古以来,读书人便有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文化情怀,《论语》“君子”文化更是将其诠释殆尽。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习惯用“君子”风度品评人物,用“君子”言行评判是非,用“君子”精神承续传统。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孔子在讲学论道中进行了多次对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等可见一斑。

而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孔子用平实的话语娓娓道来,“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等等。

读着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字,沐浴着温习经典的阳光,书香的世界顿时豁然开朗。在生活中,也许我们无法逃脱种种无法预知的人生磨难,但“君子”之风不能丢,“君子”之行不能弃。也许有人认为,艰深古奥的文字如何对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深邃神奇的经典如何应对现实的残酷竞争?其实生活的脚步并不因我们对经典的诵读而停下,但经典文化的朴实智慧与坚定豪迈却能带给我们进一步反思自我、沉淀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启示,远离喧嚣亲近心灵、远离浮躁脚踏实地的指引。《论语》中谈及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掷地有声的文字,成为了我人生的箴言。因为在生活中,有多少人能认真对待和思考尊重对方的感受,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自己?还记得《周易》里那句古老的“君子”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每每读到这里,我对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总有一种突然明朗的理解。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有这样一段引人深思的表达,“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这句话被认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这其中的思考,带给我们的是超越经典的力量,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真切思考,一种超越文字的责任忧思。《论语》“君子”文化,何尝不是让我们在习学经典、修养道德的过程中学会责任担当,成就自我。

历史是一条长河,流走了如歌岁月,沉淀了智慧文化。“君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诠释着社会责任、审美追求、人文情怀。当我们从厚重的传统文化中一路走来,《论语》“君子”文化对我们当今人文品格涵养、公民道德建设反思、社会风尚提升、国民人格建构、现代性功利价值观批判等诸多话题自然大有裨益。

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一文中说,“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是的,经典是一粒种子,吸纳天地灵气,播撒大地春绿。带着经典的书香,以“君子”为友,“中行”为师,人生路上定会豁达亮己,睿智明心。

睿智文章4:知足者幸福 知止者睿智

文/杨德振

古人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人若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胃口”,不知足、不知止,见名利之诱便不惜到处“咬钩”,人生怎能获得长久的愉悦和安乐?

知足,蕴含着个人拥有自知之明、自制之力和懂得自省自律的智慧,是对物质世界不作过分、过多要求的一种理性的行为。

有人说,现代人的人生有两个境界:一个是知道,另一个就是知足。知道的人,活得明白;知足的人,活得平淡。平淡,是淡定的底色。知足,才会寡求;懂得寡求,易感快乐,所谓知足常乐。

懂得知足还不够,还要知止。

知止是什么?就是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知道适可而止,也指志向达到至善境界而不骄不躁的神态与气度。一个人气定神闲,持盈保泰,才能长生与幸福。《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这说明知止能使一个人的心灵安静下来,精神沉静下来,行为宁静下来。

“知止”中的“知”,非简单的“知道”。在古汉语中,“知”通“智”,即含有“智明”之义,智明,指理智明晓;知事有利害,晓有当止处,以是而能“知止”。“不知”者,虽知事有利害,有当止处,然而他们非智明之人,知事有利害而只见利却不见害更甚。以至于“利令智昏”或“色令智昏”;智既已昏,所以无从判断何处当止,故而逾越界限,越出底线,最后酿出祸事。

知足是知止的精神底色,知止是知足的具体行动,知止本身也是一种知足与幸福的元素和源泉。知足反过来对“不知止”的思想和行为有修正、过滤和抑制作用,促使人们朝理智明晓的方向前进和发展,而不会双眼蒙尘,行为失当,掉进欲望的深沟。

知足者幸福,知止者睿智。知足、知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懂得知足与知止,是人生的大智慧。

睿智文章5:没有什么能抵挡时光

很少谈失去,睿智的人懂得,倘若不是已经一无所有,就不要去哭泣路途中失去的点滴。

人生就是一趟旅行,你坐在靠窗的位子,耳朵里充斥着音乐,看着时上时下的过客,淡漠一笑。

从未祈求能在途中得到什么,孤独至上的人儿,总是把自己拘束在小圈子里,用一套套价值观世界观划定自己的活动区域。在小天地里自得其乐,不强求,他们说的幸福。

而终究有那么一个人,在不经意间闯进来。扰了清闲,也给了感动。

然而,终究是不长久。

life makes love look hard。

那么,就这样吧。一个人,继续,好天气。

亲爱的姑娘,你要懂得,没有什么能抵挡住时光。

睿智文章6:宠爱自己

文/隽秀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睿智女人,懂得宠爱自己,将幸福感和轻松感放大,给自己注入正能量。除了买向往已久的美裳、吃米其林餐厅美食,读心仪的好书,还有什么方式能宠爱自己一下呢?

唱歌。当人处于紧张、焦虑甚至悲伤的时候,会产生负面情绪。而喜欢的歌曲能促使感情得以宣泄,情绪得以纾解,从而调节心态。唱歌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很多人喜欢和朋友会聚一起去包厢唱歌,增进友谊,舒缓压力。如果对自己唱歌水平没有信心,或者争不过“麦霸”,那就独自去唱!这也很常见,很多人都会自己订一个小包房唱个够,或是偷偷地练习,准备在公共场合一鸣惊人。所以,放心大胆地用唱歌来减压吧!

弃衣。那些似乎永远也穿不上的修身衣服,尽量送人或者卖出去,做公益活动捐献也是很温暖时尚的举动。这些衣服长期被冷落在衣柜里,其实总在增加你的沮丧和自卑,不如干脆清空。当你瘦下来,可以选择更时尚、更适合你的衣服,让你更加优雅得体。

美发。总是听说换发型能让心情变得更好,可是你一直担心换个地方理发或者变化发型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让事情完美解决的办法是去人气最高评价最好的店面去理发。在改变发型的过程中,你会有不少惊喜:有些发型颠覆了刻板的形象,有新鲜感和青春感;有些发型会让我们一下子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仿佛穿越回到过去那种单纯的时光;有些发型令你焕然一新,更加时尚。发型变了,搭配的衣裳也随之变化以相衬,你看上去不再平凡,变得时髦和充满个性。

即使没有上天的眷顾,作为潮人依然要宠爱自己,让自己拥有有趣的灵魂。与其羡慕别人的家世,不如庆幸自己有独立的追求和自主的品位。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许多事情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增加情趣。一旦开始做出改变,你就能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改变带来的热情与满足。

真正地宠爱自己吧,活出精彩而又璀璨的人生。

睿智文章7:“牵强附会”也睿智

文/许春芳

所谓“牵强附会”,就是把一些互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比较,使人在轻松一笑中自觉去领悟其中妙处。

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有人问毛泽东:“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介石?”毛泽东极为风趣地说:“蒋介石的‘蒋’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藏在草里的草头将军罢了;而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反手,意思就是:代表着大多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简直是易如反掌啊!”

毛泽东的牵强附会不仅没有影响到正常的交际,反而韵味深长且妙趣横生,体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打胜仗的坚定信心。

无独有偶,明太祖朱元璋有次微服出访,见有户寻常人家竟贴着这样一副联:“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为“先斩后奏”,顿时觉得这户人家口出狂言,当即下令传户主讯问。

户主见到朱元璋后,从容解答道:“我有三个儿子。老大在皇宫打更,上自天子下至平民都照他的梆声起居作息,岂非惊天动地?老二开米铺量米,一斗二斗地数,这是不是数一数二?老三是皇宫时在的厨子,餐餐鸡鸭鱼鳖都由他先切好煮好,再送去侍奉皇上,这不是先斩后奏吗?”朱元璋听了,不禁被老汉这种新奇机趣、幽默诙谐所折服,含笑奖赏了这位机智聪敏的老汉。

由上可见,“牵强附会”可以让语言形式更加谐趣可乐,诙谐幽默。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如果我们巧妙运用“牵强附会”为自己的话语增辉添彩,也是一种睿智体现。

睿智文章8:离惜煮酒

文/土林涛

我不得不承认古人的睿智,能够把离愁别绪,时光流逝写得犹如醇厚的美酒,让人心醉。

老班说过很多“凡人凡言”,正好体现了一个凡字,我赞同的并不是很多,但我终究还是敬佩与思恋她。就像她的众多凡言中的这句:“初中的3年是很快的。”我把这句话刻在了心中,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越发的清晰与深刻。3年看似很长,但当3年过去后,再回首时却发现就像是昨天的事一样,3年是那么短暂,3年中的点点滴滴在我心中依旧那么的清晰。我觉得这3年我是长大了很多,至少我学会了缅怀过去,思念友人。我真切地希望能够再和同学们一起听老师的一堂课。人就是这样,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也许珍惜这一词就是专门为失去而造的,就像是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与紫霞。

人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流逝,时光年轮的旋转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停止的,我相信就算是有神,哪怕是天尊也不行。在时间的安排下,明天我就要去另一所学校上高中了。我知道悲伤没有任何作用,所以我不会悲伤,我只会欢笑着缅怀过去。我一直都相信我是一个乐观的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前一个宴席不散,如何能够迎来下一个宴席。

不仅要回忆过去,还要学会期待未来,但更重要的是要珍惜现在。过去毕竟已经过去,只能够限于回忆。相应的未来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除了憧憬,别无它法。唯有现在是我们能够动手享受、改变的。

回忆我所怀恋的,憧憬我所希翼的,珍惜现在的。

离惜煮酒——醇厚幽香……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