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秋高气爽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秋高气爽的文章1:田野秋色
文/杜馨怡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湛蓝湛蓝的天空像大海,朵朵白云点缀其中,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在蓝色的大海中慢悠悠地飘着。凉风习习扑面而来,我同爸爸去了秋天最美丽的地方田野。
秋天的田野里,一派丰收的景象。大路两旁排列着整齐的白杨树,它们脱下夏装,换上了秋装,绿叶中夹杂着黄叶。一阵秋风拂过,枯黄的叶子从树枝上打着旋儿飘落下来,好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树旁的荆棘上,杂草丛中,牵牛花开得正热闹,粉红的、紫的、蓝的,像一个个正在吹奏乐曲的小喇叭。路边空地上的一片万寿菊也不甘示弱,在秋风中摇动着橘黄的花朵,就像一群仙女在翩翩起舞,给秋天增添了不少色彩。
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田里,金灿灿的稻谷,颗颗饱满,沉甸甸地压得谷穗都直不起腰。黄的稻叶像一柄柄锋利无比的刺刀紧紧偎依在稻穗身边,好像在为它们站岗放哨似的。远远望去,整个稻田就像一张撒满黄金的地毯。田间,农民们正忙着收割稻谷,不时传来了他们欢快的笑声。
稻田的附近,有一块不算大的地,地里长满了高大的玉米,它们精神抖擞,迎着掠过的秋风,交头接耳,好像在悄悄地传递着丰收的信息。左边的小辣椒在微风中不停地摆动着,好像一个个“辣妹子”在翩翩起舞,欢快歌唱;右边的南瓜长得胖墩墩的、黄澄澄的,看上去真像个可爱的弥勒佛。
山坡上的果园里,石榴笑得裂开了大大的嘴巴,露出了一颗颗红彤彤的宝石。成熟的柿子好像一个个金色的小灯笼挂满了枝头。
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呀!我喜欢这迷人的景色。
关于秋高气爽的文章2:采枣子
文/龙奕欣
今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们一帮亲戚约好了去外婆家采枣子。
到了外婆家,只见一片高大的枣子树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微风中摆着枝条,好像在向我们招手说“欢迎!欢迎!”我们迫不及待地放下东西,爸爸顺手拿了一个大篮子,舅舅也拿了一个大袋子飞快地奔向枣林。我和妈妈、舅妈、小弟弟也跟随过去。
呀!枣子真多啊!枣树被枣子宝宝们压弯了腰。有的枣子露出了红红的酒窝,一团团,一簇簇,你挤着我,我挨着你,好像在争先恐后地欢迎我们。
我们开始采枣子了!妈妈先在一棵枣树上采了几颗塞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还一个劲地说:“真甜!真甜!”看着妈妈那样子,我也忍不住在树上采了一颗枣子吃起来。爸爸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看着这颗个儿特大,忍不住采几颗,那边的一颗枣儿更红,又跑到那边去了。舅妈则在枣树下不停地喊:“这棵树上的枣子红,采这棵,不对,那棵树上的枣子也红……”唉!吵得爸爸都不知道该采哪棵树上的枣子了。最后爸爸选中了一棵,可是最上面的枣子却采不到,爸爸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只见他飞快地跑回家,拿了一把钉耙当工具,然后就把上面的树枝往下扯。小弟弟看到那么红的枣子猛地冲过去,把红的枣子全都采了下来,不小心还把树枝都拉下来了一根。
我们满载而归,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一大袋一大袋的枣子,脸上洋溢着笑容。
关于秋高气爽的文章3:约定
文/羊白
秋高气爽,桂花飘香。趁着休假的机会,我来到秦岭深处的石板镇旅游。小镇景色优美,民风淳朴,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因为种种原因,小镇上经常停电,因此就得准备蜡烛。我到就近的杂货铺去买,回答没有。我再到第二家杂货铺去买,还是没有。因此我不得不到第三家杂货铺去买。铺主人同样平静地告诉我,没有。
我纳闷了,一个镇,怎么连卖蜡烛的都没有?铺主是个精壮的汉子,他嘴里叼一根烟,正俯身弯腰抱着一个大茶缸。对我的疑问,他懒得解释,只淡淡地说,利润太小,不划算。
在我印象中,小镇上大致有四家杂货铺,失望之余,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
汉子看出我是个新来的。直截了当地告诉我,那家也没有,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有蜡烛。
我将信将疑,顺着石板街一直往前走,走到街尾,在一个缩进去的空挡里,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摆着一些竹编的用具和长长短短的绳子,看上去生意清淡,并没有什么顾客。
摊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阿婆,她对我的到来视而不见,正埋头认真地搓着一根青色的草绳,那编好的部分,蛇一样缠在她的胳膊以及脖子上,再加上她正对着我的一头鸡窝样乱蓬蓬的花白的头发,使我不由感到一种惊悚的意味。
有蜡烛吗?我低声问。老阿婆看看我,这才停止劳作,欣然从木板架下摸出一包。接着老阿婆开始热情地唠叨起来,说她编的草绳如何如何好,只是由于人老了,编不动了,编草绳这活路,手上得有一把力气……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老阿婆笑呵呵地说,好、好、好,这不老停电吗?转而一想,话不妥,忙又说,不过老停电,也不方便哟。
一通寒暄后,老阿婆斜起胳膊有些吃力地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下身不能动,估计是半身瘫痪。我冲她笑笑,慢步而去。接连几晚上停电。在屋里呆腻了,我到街上漫步,长街寂寂,唯烛光融融,从各家窗户里探身出来,有一种梦境般的迷幻。
我来到汉子的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闲聊起蜡烛的事。我说,小镇上老停电,蜡烛生意应该不错的,你为什么不进一些呢?
汉子笑而不答,吐几口烟圈,这才慢条斯理地和我说起街尾老阿婆的事。
早先,老阿婆的丈夫是镇上有名的剃头匠,为人和气,人缘颇好,文化大革命那阵却成了批斗的对象,很快撒手人寰。老阿婆以搓绳为营生,独自带着两个儿子,日子过得艰难。
后来,政策好了,老阿婆的两个儿子相继在城市里安家落户。然而,去年城里的两个儿子相继一个出了车祸、一个得了癌症,老阿婆的腿又出了问题,日子顿时过得艰难起来,不得不在门口摆了个简易的小摊。乡亲们有意帮她,可老阿婆是个倔强的人,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施舍。无奈之下,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随偷偷达成了一个约定:不卖蜡烛。
漫步在寂静的石板街上,回想着汉子刚才的一席话,我这才明白过来,整个小镇的夜晚是老阿婆一个人的蜡烛照亮的。这红光朦胧的街景,温暖如桔。而我含在嘴里的,是它的核,一个简单的约定,给予世界的,却是无与伦比的美丽和感动!
关于秋高气爽的文章4:倾听城市的声音
文/晨曦
秋高气爽,我约广州的朋友小婉来十堰玩。十堰是她的故乡,因工作关系全家举迁到广州,一晃3年过去了,她再来十堰,感慨变化真大!
她驾车我们在市内转悠,她说什么时候十堰的车也增加了这么多?到处车水马龙,拥堵不堪。我说十堰的经济发展快,特别是东风公司勇往直前,已跃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人多车多是自然的,你没看宝马、奔驰也多了吗?她笑着说是不少。
四方山植物园景色怡人,安静清新,鸟儿唱着歌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走在石子路上,小婉给我讲起了很久以前的故事,她说先生就是几年前在植物园结缘,而后展开恋情的。
那是一个秋高云淡的雨后清晨,小婉和好友徒步四方山,一路如水彩画般的秋日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在快到景区时,一辆富康车从后面驶来,在途经她们时不巧轧过一个小水坑,溅了两个女孩一身泥水,婉竹的白裙子像泼上了水墨画,只听“吱”的一声小车停住了,就像电影中演的那样,男士年轻帅气,一脸阳光却面带羞愧,他急忙掏出纸巾递给婉竹,真诚地道歉后把她们带上景区,之后两个人就有故事了……
婉竹俏丽的脸仰望路边的一棵树,她停了下来,仿佛看到几年前自己和先生的模样,她陷入短暂的幸福回忆。这树又长高长茂密了,她自言自语。
我带小婉又来到红卫片,让她看看十堰的另一种变化。新修的建设路宽敞明亮,十堰新工业区场面宏大,让她感到欣喜,真是愚公移山,旧貌焕新颜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蓝图呈现在眼前,让人看到未来的某一天这里不再沉寂,机器、马达的轰鸣声将给这里带来不一样的繁荣、生机。她怅惘地说,只可惜再也找不到曾经游玩过的那条山路了,那些羊儿、野花也不知去向。
小婉提议我们去黄龙滩水库看看,我说你不会想去游泳吧?我知道她是个游泳高手,原来在十堰曾在库区偷偷游过。她说想看看那一片樱花,我说现在不是季节,樱花在春天开放。
当我们驱车去黄龙的路上,婉竹掏出摄像机让我一路跟拍风景,她说是爸爸嘱咐的,爸爸是黄龙镇人,对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感情,看看录像就当来过了。我说现在交通也方便,让你爸爸来看看多好,小婉沉吟片刻,笑笑,他来了就不想走了!
穿梭往来的行人、小桥流水、百鸟争鸣、山花烂漫、绿树白云、优雅山居、花园工厂、碧波水坝,一一映入眼帘,小婉赞叹着,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了!在十堰生活安全、舒适、优雅,这是她喜欢的。而后我们在黄龙大快朵颐剁椒鱼头,乘兴而归。
女人天生爱美,在带婉儿游山玩水之后,她提议去逛街,因我家住张湾,去的最多的是中商百货,感觉在这里购物有安全感。
这天她穿了件绿色T恤,下着发白牛仔,平底鞋,斜挎一个大包,完全休闲的模样,我穿了一件素色连衣裙。我说咱们先到旁边的肯德基喝点东西再开始战斗,逛街的女人都知道,购物是一件体力活,还颇费不少脑筋呢。
坐下来,小婉便问东问西,她说挺怀念十堰的,曾经的那些朋友,那些去过的地方,和发生的那些事,永远不能割舍,成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我说你现在最想见谁?她说谁也不见,就让距离产生美吧。
我们望着窗外熙攘的人群,默默啜饮,时光就那样悄悄流过……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当你再置身期间,你发现很多都变了,就像那个拉小提琴的女孩,在变幻的音阶中表达着快乐、美和忧伤。
这也是属于一个城市的音乐,不断变幻中,跳跃着激情、浪漫和四季轮回不同的风景。
关于秋高气爽的文章5:旅行
文/李慧丽
10月5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
上午九时许,我坐在平顺县阳高乡车当村佛头寺大殿外山墙根的青石台阶上,尽情地享受着温暖又安祥的阳光。
穿过金色的光线,远处群山绵绵,近处炊烟袅袅。山脚下的田地里仍可见在辛勤耕耘的农人,炊烟升起的农家屋顶上是堆放整齐的金黄色的玉米穗。村外一条蜿蜒而过的公路仿佛把整个村庄搁到了山的这边,不远处漳河水静静地流淌着。三面环山的地形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阻隔了外界的喧嚣和尘埃,整个村庄静谧而整洁。秋收已过高潮,村中央几位妇女正围在一起看小孩聊家常,谈天说地;毫无顾忌的儿童打闹嬉戏声淹没了偶而进进出出的外地车辆的汽笛声响;老人坐在上午暖暖的阳光下安祥地晒着太阳……此时,整个村庄是如此的安静温暖,让坐在村庄地势较高处的我仿佛都能听到对面不远处漳河水哗啦啦的流动声。一个很文艺的词语瞬间跃然脑海“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青山、绿水、阳光、静谧,中国好多农村都具有的特征,此时在我的眼里却又是如此的美好。一刹那间,我又在心里偷偷地笑着自己,“一个农村人从自己的故土来到别人的村庄,辗转几十公里来为另一幅农村画面而激动,傻不傻啊!”可眼前这幅既熟悉又陌生的安逸祥和的农家画卷,确实让生长于农村的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致,甚至于打动内心。
车当村三面环山,一面傍水。山下的房屋依势而建,循着山坡层层缓缓地排列下来,竟有了层次分明的美。你看青山含黛、屋顶金黄,层层叠叠,自然天成。村民说再过几天这里会更美,因为那时山上一部分植物的叶子将变成红色。想想都觉得美,山上红的叶子,绿的树,还有山脚下屋顶上金色的玉米,红、绿、黄三色相间,你说美不美?再者车当村是总人口只有几百人的小村庄,却文化历史悠久,保存下来的古迹甚多,全村现存有一所国宝级单位——佛头寺,还有全神庙、药王庙、观音庙、痘疮庙等文物古迹,更有近年来开发出来的月亮山风景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人间美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智慧结晶存留于文物中饕餮后人,这一切让我心生敬畏。
在这秋日的上午,阳光洒满了整洁的寺院,一位名叫张素文的师傅为我们讲解佛头寺的历史、现状及构造。佛头寺因背依的山峦状似一尊慈祥的大佛而得名。佛头寺建于宋代,琉璃彩瓦,飞檐斗拱,线条流畅,精致美观。张师傅给我们讲了很多的古建知识,但他说的“古人通过屋顶沿途的弧线和脊的流线改变了古建生硬呆板的形象,赋予了建筑物动感,使其有了飘逸的美……”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当我伸着手指在殿内墙壁上抚摸壁画时,他立即制止了我,并说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大家都要爱护。在这山村乡野,静陌时光里,竟有着这样的精通古建与致力于文物保护的“土专家”,心中忽生敬佩。
正在殿内忙着拍摄墙上壁画的摄友们此时正匆匆走出庙门去拿他的设备。彼时他们的“长枪短炮”已在寺院内的石凳上摊了一堆,见我悠闲地坐在那里晒太阳,他不无遗憾地说,“怎不拍?”“相机没电了!”“唉,看你……”一副叹其不争的表情。极其不理解的样子正如我不能深切地理解他们一样。寺内墙壁上的“二十四诸天”壁画,我看起来也新鲜、稀奇,也知道是极其珍贵的,可我也只是草草地用手机留了影像,记录下我曾经来过,然后走出了庙门安然享受阳光,他们在里面尽情地拍啊,拍了全景拍特写,一个神像挨着一个神像拍。我相机也确实没电了,可即便有电我想结局也和现在差不多。首次与他们外出旅行的我不知道他们的出行即意味着寻找捕捉镜头里最美的瞬间。更不知道他们的寻找其实很繁琐也很艰辛。
历经二个多小时,他们终于心满意足地从殿内走了出来,我也被太阳晒得快化了。看他们一个个肩上背着相机,背后驮着相机,怀里抱着固定在三角架上的相机,额头、 鬓角已渗出了汗珠,我立即上前替他们拿些器材,走向他们要拍摄的另一个目的地。
在药王庙内,“大师们”(我心中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对盘柱石,青石长阶都充满了浓厚兴趣,始终带着如孩童般的新奇,一阵阵地狂拍。阳光透过大殿前高大的柏树枝叶洒向地面,树影婆娑,一地斑驳。光影流动,青石温润,一并带着暖暖的阳光走入了他们的镜头内;在全神庙内,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木制戏楼更引发了他们新一轮的拍摄高潮,一块压窗石、一扇铆钉门都是他们变换着各种姿势用镜头记录的对象。
中午近一点时,我们才坐在路边小店的桌子等待开饭,许是因了有我这样的人存在,他们要了米饭和三个菜。可听他们说,他们出来拍摄一般是自带干粮的,倒不是为了节约经费,而是他们常常去的地方是人烟稀少之地,想买也是没卖的。他们常常是背着一堆器材,外加干粮、水,带着几十斤重的重量跋涉于山水间。有时为了一只飞来的小鸟儿,为了一朵飞溅的浪花,他们也许会在山坳里一蹲就是几个小时。
聊天中,一摄友说他“国庆”当天去板山,大半夜地起来天不明就得赶到山顶。我竟幼稚地插嘴问,“那么早,不怕深山老林里有野生动物吗?”“还野生动物?等你一路马不停蹄赶到板山顶时,也许这时连个理想的位置都找不到,山头上一溜人,已摆好各种姿势,随时准备迎接第一缕晨光!动物早被人类给吓跑了!”
看他们的装备,齐全且还算精良,确实资深;看他们的行事与作风,如此朴素,确实低调。我不知道他们常年的辛苦及投入是否会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因为他们说他们常年的奔波只是为了自己的爱好。但是他们那种对梦想的执着与认真,我是心生敬仰的。
迎着逐渐暗淡的秋光,我们走上了返程的道路。我是个农村人,见惯了农村的人和事,可从我熟悉的农村来到陌生的他乡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见到了不一样的人,经历了不一样的事,也许此行我没有摄友们的“盆满钵满”,但我的心房也是满满的!
关于秋高气爽的文章6:“蛛帘”
文/刘荒田
秋高气爽之日,后院闲坐。那是早晨,初阳格外耀眼,处处有闪光物,眯眼看一阵,奇了,是哪位财神爷撒下无数珠宝,还是顽皮的孩子扔满玻璃片?都不是。《诗经》云:“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即芦苇,一公里外的金门公园有的是,倚老卖老地长在水边,风里晃动白发。露水未干在眼前。露水粘在哪里?蛛网上——细看栅栏、楼梯扶手、阳台、小屋子的墙壁和亭子的棚下,如此之多的蛛网!直立的,斜挂的,横跨两棵柏树的,丝丝缕缕。好几张网,粘着昆虫、苍蝇和蚊子的尸体。
记起杨万里诗句:“疏床不与花为护,只为蜘蛛作网竿。”诗句饶有童趣,但“网”意味着陷阱、杀戮。以隐蔽的温柔之丝制作,让虫儿自行投进去,一似人类的骗局,阴险有余,想起这些,对这小不点的动物,恶感增加了。
早不来晚不来,凑热闹似的,一只蜘蛛正在栅栏前的横木下忙活。时近中午,细丝成了金线。网呈漏斗状,已大体织就,与故土所见的罾一模一样,丝线或交叉或平行,章法井然。如果我再待下去,怕会看到一场谋杀。起了抓阴谋家的冲动——儿时不止一次,把蜘蛛囚在火柴盒,但此刻却踌躇起来。
——捉还是不捉,两难的境地不是我独有。周作人的《山中杂信》引了日本诗人小林一茶的文字,它谈的是对虱子的处置。捉到一个虱子,将它掐死固然可怜,把它舍在门外,让它绝食,也觉得不忍,于是,“放在和我味道一样的石榴上爬着”(据日本传说,石榴之味酸甜似人肉)。这一折中,自欺欺人而已,石榴没血可吸,虱子必然离开,转向另外的人或动物。好在,蜘蛛再可恨也不如虱子可恨。
我的注意力回到遍布各处的蛛网上。人间有珠帘,佳人出没,一掀一合间含万种风情。然则,蜘蛛所编制的帘子呢?如果嫌眼前所见的都太小,那么,回到故园去。去国数十载,每一次还乡,打开青砖老屋的趟栊大门,迎面而来必然是它。拨开一重又一重,走上“嘎吱”作响的木楼梯,面北的厢房阁楼,因多年无人涉足,干脆成了蛛网的“森林”。经多年累积,蛛丝都粗大,密集。窗户因年久失修,门无法关严,北风闪身而入,将蛛网吹成活泼的“蛛帘瀑布”。
打开“蛛帘”,里面藏着我的往昔。我自费出版的诗集,成捆地叠着,老鼠留情,竟没有啃纸边。封皮上横七竖八的蛛网,更似保护土坡的植被。原来,记忆不曾全部流失,蛛网有一份功劳。
更使我感念蛛帘的,是家乡朋友所说的故事:百年前,家乡一位年轻人,因维护弱小者的利益,奋起与土豪抗争,土豪必欲铲除他这祸根。一天大早,年轻人正在家里吃早餐。好心的知情者赶来报信,说土豪的人已在路上,要抓你去用刑,然后枪毙。他把筷子一搁,从后门开溜,从此亡命天涯。在外地躲避一段时间以后,去了香港,然后移居美国。数十年过去,他垂垂老矣,首度回到家乡。祖屋,自从他离开后就被弃置。情急之际,拆开锈结的门锁。屋内霉气冲天,从天花板到地面,尽是蛛网。厨房一角,数寸厚的尘土覆盖的八仙桌上,碗、碟、筷子、汤匙,散乱地摆放。他蓦地记起,这就是离开时的模样。祖屋有情,以原封不动守候归人。他泪流满面,要拿纸或布来擦,竟捡起身旁的蛛帘。
想完旧事,我把手里的扫帚放回原处。本欲把所有蛛网扫去,但是,留下吧!为的是营造私密的帘子。
关于秋高气爽的文章7:初秋
文/爱悦君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微风拂面…
历经了一夏热浪的追逐,太阳的炙烤,隐匿在酷热中的秋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悄然来了。
秋的天空,是湛蓝的;秋的柔风,是清爽的;秋的云朵,是质白的;秋的情怀,是缠绵的。站在季节拐角处眺望,一季唯美的自然,如诗、如梦、如雾、如风,如优美的旋律、如唯美的华章…秋,静了,心,也静了,于是能静静地看这一切,淡淡地想这一切…秋天本是一个色彩荟萃的季节,可秋来乍到的日子,大自然的一切装饰,还浓浓的裹挟在夏意犹存的绿色花丛之中,秋天的色彩在这只不过是一个季节对另一个季节刚刚交待过的声音。不管大地上还呈现着什么样的景色,而秋天还是依然绝然的叩响了季节的大门,在轮回之中,以永恒的姿态守望着。
秋的月夜是最美的景致,在那一片属于秋的空间里,月是最好的陪衬。
秋风与秋月,还有那秋叶随风而舞,活生生地就是一番秋景让你陶醉于其中。秋的欢愉似乎还留着夏天落幕的尾音,这躁动的热,有时不禁使人向往加快脚步,奔向秋天的怀抱……
秋风吹来,有些寒了,关于夏的记忆已在悄然隐退,尽管偶尔还可以看到一丝丝夏日的痕迹……
花开花落又是一季,四季的韵律各不相同。秋,用它美丽和安静消融了夏天的酷暑,用它练历过的胸襟和智慧,酿成桂花的馨香。秋叶的静美,酿成果的成熟,酿成天高云淡般的波澜不惊。
秋,景还是那景,人还是那人,只是,多了一份浅秋的眷恋,多了一份换季的伤感,多了一份轮回的感叹……
关于秋高气爽的文章8:走!去秋游!
文/陈雨金璇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一个周日的上午,我们一家来到花木兰曾到过的地方——“木兰天池”游玩。
来到天池脚下,刚好遇见了十年一度的菊花展。各个品种的菊花颜色各异,有的花瓣像飞泻下来的瀑布;有的花瓣像冰晶、像飞雪;有的花瓣高低不等,参差不齐;有的菊花粉得似朝霞;有的红得似火;有的黄得像金;有些菊花白得如雪……千姿百态,颜色各异。五彩的菊花,为这座青中有红、红中有黄的大山增添了缤纷的色彩,让这座山忽然有了春天的活力。
我们蜿蜒而上,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条潺潺的小溪,在深秋红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美丽;小溪又似一条腰带,系在木兰山纤细的腰上,犹如美女裙裾间的翠色丝带。
到了半山腰,一只小“千足虫”把我吓了一大跳。我从小怕虫,这一吓,可不得了。我使出了我的大绝招——狮子吼,整个山谷间都回荡着我的声音。再一细看,所谓的“千足虫”原来只是一节枝节分明的小木棍,顿时羞得我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在家人的哄然大笑中,我们终于来到了山顶,一个偌大的湖泊映入我们的眼帘。“哇!薄雾中的木兰天池如梦如幻,真似仙境一般。”我从心底发出对木兰天池的赞美。坐在船上,游船绕了天池一圈,如镜的湖水清澈见底,让我们叹为观止!
走,咱们去秋游,去木兰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