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文章

请欣赏盛唐文章(精选3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盛唐文章1:盛唐手机热

文/蒋吟啸

公元618年,唐朝掀起了一阵“手机风”。拍照控、视频痴,整个唐朝的低头族数不胜数。

手机,是人们消磨时间、休闲娱乐的一大利器。而手机,其实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它的身影。遥想当年,司马迁要不是看手机上百度查资料,怎么能编写成《史记》呢?卢生要不是当晚看了《明日世界》,怎能做出黄粱美梦?

杜甫,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不但是诗圣,而且他还有着另一个身份——“手机门派帮主”。此人喜好吟诗作赋,自从买了一部手机后,便不再四处游荡,而是窝在家里改为在微博上写诗了,吸粉千万。

李白为手机门派副掌门,众所周知,他与孟浩然是莫逆之交。自从与孟浩然离别于黄鹤楼之后,整日无事可干,便按捺不住地登上QQ找孟浩然聊天。一连三日在QQ上喊:“在吗?”可结果都是一样——自动回复,本人不在线,稍后回复。李白十分扫兴,不日便收拾行李赶往孟浩然家去。

走进庭院,只见孟夫子正横拿手机,大玩游戏。而仆人在一旁唉声叹气:“大人,您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放下手机,休息一会吧!”

什么,什么?什么?!李白头都大了,无奈走出庭院。正见一家酒店,心中的烦恼渐消,刚刚还紧皱着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了。

“小二!”踏进酒店,空空如也。人呢?都在家玩手机呢!走了几家的酒店,终于找到了一家有人在的。“小二,来些好酒。”“来喽!”李白刚想大喝一口,店小二却大声叫道:“客官请慢,小人为这盘酒菜开开光。”李白心中纳闷。“咔嚓!”原来是拍照片发微信啊。李白心中感慨万分:“这高科技,太好了,又太坏了!”

因“低头”时间够长,人们不但视力模糊,就连腰也驼了,走路撞人的事已司空见惯,就连农活都没人干了。

唐太宗大发雷霆,下令查封一切关于手机的店铺、商家,所以历史上便再也没有盛唐时期手机热的历史记载……

盛唐文章2:波澜不惊春风里

文/程应峰

跨越了盛唐,从初唐走到中唐的丘为,是唐朝诗人中享寿最高的一位诗人,活到了96岁。

漫长的96年,他经历了年轻时屡试不第的惆怅:公元743年,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才得以进士及第,踏上了仕途,有了一份足以养家的薪酬。也经历了晚年曲尽人散时的落寞:他的好友王维、刘长卿一一先他而去,只有他,踽踽独行于天地之间,就算烙印着无法遮盖的白发苍凉,依然波澜不惊地活在一年又一年的春风里。

看过了九十六度花开,送走了九十六回花落。丘为的一生,是宁静致远的一生,是温和恬淡的一生,是意味深长的一生。他一生写了许许多多山水田园诗,编有《丘为集》。只是绝大多数诗歌遗失于风雨烟尘的岁月长廊中,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也就只有为数不多的十几首了。

丘为留下来的诗歌虽然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却是首首精品,令人称道。清人贺裳在《载酒园诗话又编》中有这样的评价:“读丘为、祖咏诗,如坐春风中,令人心旷神怡。其人与摩诘友,诗亦相近,且终卷和平淡荡,无叫号嘄噭之音。唐诗人唯应几近百岁,其诗固亦不干天和也。”

他的山水田园代表作《寻西山隐者不遇》:“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就有春风轻送般的味道。诗人专程去山顶茅屋拜访隐士,辛辛苦苦走了三十里路,可惜主人不在,无缘得见。但这一趟山中之旅,一路上草色清新,松涛涌动,幽美的山水风光和恬适的田园生活,足以让诗人获得内心的满足,就算不遇,也不虚此行。

也有表达诗人愿望的。如《左掖梨花》一诗:“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短短四句,描写了梨花的素雅美好,洁白的花色,欺雪色之不如;忽然一阵花香吹来,让衣服都沾染了梨花的香气。状花色之冷艳,闻余香之入衣,神韵俱到。不止如此,诗人还期待春风一味地吹下云,吹动梨花的花瓣,让美丽的花朵飘落在皇宫大殿的玉石台阶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君主能知道梨花的优点,即诗人自己的优点,从而使诗人实现报效国家的理想。在这里,轻吹的“春风”是欣赏梨花的,用“春风”来喻君主,使君主顿生许多温和亲切。

相传这首诗是丘为和王维、皇甫冉一同赏梨花,为了谁付酒钱,赛诗而作。王维的《左掖梨花》是这样写的:“闲洒阶前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皇甫冉的《左掖梨花》则是这样写的:“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春时风入户,几片落朝衣。”相比丘为的诗和皇甫冉的诗,王维自度不如,爽快地付了酒钱。

丘为与王维相交甚笃,缔结了真挚的情谊。王维在丘为落第时写过一首《送丘为落第归江东》:“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你不能荐,羞为献纳臣。”从离别写到归程,由近及远;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他叹息着,叹息丘为在这柳条新绿的初春又一次不能遂意,钱财徒自耗尽,只落得白发添新。只有太湖边的三亩田宅,在万里之外等待一个凄凄凉凉的归人。叹息自己不是不知道丘为的志向与才情,却无力举荐,只能兀立在春风中抱一腔羞愧。可以说,诗佛王维借这首诗抒发了对友人落第的同情和对人才的爱惜,同时在“羞”中寓愤,表露出了对黑暗政治的激愤之情。

丘为的另一位诗友刘长卿写过一首《送丘为赴上都》:“帝乡何处是,歧路空垂泣。楚思愁暮多,川程带潮急。潮归人不归,独向空塘立。”这首诗写在丘为80岁辞官还乡侍奉继母,照顾她走完了最后一程之时,可谓情真意切。

相传丘为十分孝顺,为官多年,他将俸禄的一半都给了继母。据《新唐书》载:“丘为事继母孝,尝有灵芝生堂下。”正是因为丘为的孝心,惊动了天地,他家里厅堂的台阶上才长出了珍贵的灵芝。可以说,在“百善孝为先”的大背景下,“仁者寿”在丘为身上得到了极好的印证。

我想,一如丘为,有才华有人品,恬淡从容,波澜不惊,精神世界丰盈富足,一定会得到上苍的怜惜、垂青。

盛唐文章3:古城夜韵

文/秦瑜谦

喜爱盛唐大家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自然空灵,那种静中取动、空灵而不失人间烟火的画面与意境,让我深深迷恋。追随古人神韵,在夜深人静时分,借朦胧月色做古城夜韵之遐想。

热闹喧嚣悄然离去,驿动的心情缓缓平静,极目远眺,满城夜色扑入眼帘。四周连片的别墅和楼房隐身在幽静的密林中,斑驳陆离的灯火散发出若明若暗的光亮;远处马路上的汽车从林中缓缓驶来,又入林深不知去处,如一幅幅无声的画卷静静地流动着;目光尽处,隐约可见鹤立鸡群的高楼大厦妙姿顾盼,宽阔静谧的湖水在七彩霓虹下熠熠生辉;皎洁的月光如水银般倾泻在高楼、大树、草坪、湖面上,整个城市笼罩着一层如梦似幻的薄烟。回归自然、回归森林、回归起源的感觉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仿佛小草生长、虫儿呢喃、大树呼吸的声音是那么清晰可闻,仿佛变身自然的一缕风、一片云、一团雾散化在天地间,忘却烦扰、忘却尘世、忘却自我,只是自然地融入,本能地享受着、贪婪地呼吸着那含有淡淡青草和芬芳花香味道的天地灵气。

良辰美景让人沉醉,忘情夜色自成亮丽,不经意间发现有三两个晚练的人在抬头仰望,才发觉赏景的自己被路人当成了眼中的风景。走入夜色,沐浴在月光中,换个角度看风景,别有一番收获。漫步在林荫小路上,柔和的月光从树梢枝条中透过,洒落下斑驳的影子,地面上升腾的雾气在月光与树影的渲染下变得扑朔迷离,路边小灯伴着曲径通幽的林间小道指向总也走不到头的密林深处。沉浸在轻缓的背景音乐中,林中长凳上偶见一两对恋人在喃喃私语,三三两两的人们从身边轻轻走过。我陶醉在静静的人流中,一起走路,一起锻炼,一起品味美景,漫无目的地走着、走着,心中一片空明,真想一直就这么走下去。

潺潺流水,阵阵蛙鸣,我信步缓行来到一处湖边小景。不算很大的湖面,在灯光、湖心小岛和弯曲栈道的点缀下,波光粼粼,亭台隐现,清新自然的木质栈道依水而建,部分悬挂在水面上与水光交融辉映。木头特有的质朴稳重和柔和回弹感觉让人依恋,俯身掬起一捧湖水清凉润滑沁人心脾,抬手触摸荷叶水珠在叶面上轻轻滚动赏心悦目,投食入水引来成群金鲤翻越啸聚。

微风吹过,荷叶莲莲、碧波荡漾,在桥面上逆风而行,仿佛一叶扁舟在湖水中穿行。栈道仿若沿水无限延伸,越过一个个隐约相连的湖泊,通向了穿城大河的宽阔水域。那里碧水泱泱连天接地,那里灯火通明彩虹飞架,那里建筑奇妙鳞次栉比,那里人声鼎沸热闹异常,那里音乐喷泉大气磅礴律动洒脱,那里水幕电影日新月异引人入胜。那里也是我经常光顾游玩的地方,常羡水边居民幸福幻想成为其中一员,曾做小诗《快意人生》聊表心志:“皓月清辉亮星空,霓虹七彩映水宫。波光粼粼大河畔,逍遥不羡陶仙翁。”

夜更深了,灯光次第熄灭,整个城市渐渐地安静下来。皎月清辉透进窗棂,清幽静谧洒满小屋,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逸自然,一切都是那么的轻松惬意。大美我的森林城市,大美我的古城夜韵。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