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散文

请欣赏同学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同学散文1:友谊

文/黄佳靓

《蝴蝶,飞》是一部反映同学之间友谊的小说。小说紧紧围绕“蝴蝶结”来展开情节。它记叙了程红在老师的规劝和同学的帮助下,放弃个人爱好,解下蝴蝶结的过程。

当我刚看故事的开头时,心里可真为程红鸣不平。戴蝴蝶结是一个人的自由,如果我是程红,我才不会解下来呢!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的观点动摇了。因为大蝴蝶结挡住了后排同学的视线,同学之间经常闹矛盾,就连考试成绩都下降了。看完故事,我为自己有那么自私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书中同学们的深厚友谊真让我感动。他们得知程红被烫伤后,不顾相互之间的纠纷,热情地给程红补课,背着她上学,护送她回家。程红头上的大蝴蝶结“飞了”,换了两只镶着金蝴蝶的发卡。我为程红的进步而高兴,也为程红和她的伙伴们亲密无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友谊而高兴!友谊的“蝴蝶”在“鲜花”中翩翩起舞。

《蝴蝶,飞》这篇小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使我一步步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更使我懂得了做事要为别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的道理。

同学散文2:你在成长,我已老去

文/络浅微

孩子和同学叽叽喳喳地从学校放学的时候,我和不少家长伫立在温柔的夏夜中多时,风暖暖地吹在脸上,和几个相识的家长打声招呼,各自陪着自家的孩子回家。

我没来得及准备晚饭,和女儿商量去附近吃点什么。女儿领着我转了几条街,来到一家“姐弟土豆粉”的小吃部,推开门,已有不少人在吃饭。我们选了一个靠边的位置,女儿去点菜,让我坐在那里等。

时光过得真快呀,曾几何时,都是我领着女儿外出购物或买东西,她很依赖地跟在我身后。从近两年起,我被女儿照顾的时候渐渐多起来。

看着女儿熟练大方地与人交往,我感到女儿长大了。她很贴心地为我选了一大杯果汁,小心翼翼地送到我面前,介绍这家的土豆粉如何好吃,店内装修多么赏心悦目,播放的音乐舒缓令人心神放松。从她的表述里,听得出她经常和同学一起关顾这家店。

我从包里拿出新买的两本《意林》杂志,递给她一本,母女俩个安静地看书。

那两本杂志是我在等候女儿学习的时间里,步行到一个很远的书店买的。我们家里收藏最多的杂志是《意林》和《读者》。在这些隽永的文字里能汲取很多有启发意义或感动心灵的营养。

盛满砂锅的土豆粉热气腾腾地端上来,女儿向服务员要了两个大碗,将她面前砂锅里的鹌鹑蛋与肉丸用汤匙舀到我碗里,我又重新舀到她的碗里。女儿说:“老妈,给你的怎么还往回舀,我常吃土豆粉,特意让你尝尝这家的风味,你别和我说你减肥只爱吃青菜,别总是有好吃的就可着我,自己什么都舍不得吃。”

被女儿看穿的我,有点不好意思又很欣慰地笑了。

吃完晚饭,从有空调的清凉中回到外边像蒸笼一般的世界,感觉真是冰火两重天。女儿走在前面,我边走边擦汗,女儿返回来,搂着我的肩膀,很亲热地一起走。

很久没有这样的待遇了,有点受宠若惊。自从女儿有自我意识后,她在家里或和我们在外边,都有自己的主意与判断力,不再喜欢我对她的亲昵,不再让我给她讲故事,未经允许不让我随意地翻看她的书包与作业。她强调自己的成长空间,渐渐和我们有了距离。

“老妈,你怎么走得这么慢呢?”

“因为我老了呀。”

“你不老,你才三十多岁,年轻着呢。”

“你都这么大了,我怎会不老呢?你不是说三岁一个代沟吗,我们有八个代沟呢。”

“那是我说着玩呢,你还当真了?”

女儿用力地搂着我的肩膀,哼着她喜欢,我却不知名的歌曲。我们一起轻快地回家……

同学散文3:坐看云起

文/杨福成

看到老同学将刻的一枚闲章“坐看云起时”发到微信圈里,不仅就扭头看了一下窗外的云。

这时候的云很低,灰蒙蒙地扣在山的顶端,看样子是要下雨了。

我家后面的山小,这样的天气这样的云若是挂在泰山上,那就壮观了。

前两天我刚爬了泰山,泰山的云海是一大奇观,二十多年前我就见过。

那时我才上高中,也是第一次登泰山,和同学们坐在日观峰的旁边,看云像小狗小猫一样在院子里嬉戏。

对,云海就像我家的院子,有的云长成了院前杨柳的样子,有的云长成了院子里歪脖老枣树的样子。

时光如白驹过隙,现在再登泰山,又来到日观峰旁,只感觉是云在脚下走,人在空中飘,那俏皮的小狗小猫和歪脖子老枣树再也寻不见了。

云海还是那个云海吗?我还是那个我吗?

似乎一切都没变,又似乎一切都变了。

在下山去坐索道的路上,看到一位妇女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听人说,是她和家人一块来爬山,刚到山顶,丈夫就突发疾病离她而去。

悲哉!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有开心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伤痛,还有像云一样无迹地散去。

在索道站前,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终于可以下山了。

云一直还是环绕在身边,索道一颤一颤地往下冲,一朵朵的云吓跑了,又立马聚拢来,就像影子一样寸步不离地尾随着我。

下得山来,我忽地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云,坐在天外村的石阶上,看山上的伙伴、空中的伙伴无所欲无所望地飘来飘去。

“山上一片云,无脚亦无根。随风四处飘,烦恼不挂身。”像云和云一样没有争闹的世界,实在是令人神往!

同学散文4:聪明的同学

文/孙可芯

我有一个聪明的同学,他很聪明,他叫张强,今年8岁,特别聪明。

他的脸圆圆的,眼睛黑黑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小小的,耳朵尖尖的,他不仅很帅,也很聪明。

有一次下课了,同学们在教室里玩,有的同学说“张强,给我们讲个故事好吗”|?张强想了想说,好吧,另一个同学说“要讲一个有趣的故事,难忘的故事”,张强低头想了想说:“好,我一定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难忘的故事。”

接着,他的故事开始了,几十年前,有一个员外,请了一位佣人,过年时,他家要炒许多爆米花,佣人一边炒爆米花,一边吃爆米花,吃了又喝水,吃了很多爆米花,他感觉肚子很胀,就抱着肚子转,结果胃就炸开了,他就死了,张强的故事讲完了,大家都哈哈大笑了,我却笑不出来。

聪明的同学,给我讲了一个难忘的故事。

同学散文5:钓鱼

文/吴向之

假期里,妈妈的同学请我们全家去钓鱼,可把我高兴坏了,因为钓鱼是我的最爱。那天早晨,我天不亮就起床,急急忙忙地准备好渔具,还不断地催促爸妈:“快点!快点!”

来到渔场,一下车我就直奔鱼池,飞快地装上鱼饵,布下鱼竿,瞪大眼睛盯着鱼漂。突然,鱼漂一沉,可鱼线怎么也拉不动,不好,鱼线肯定是被水草给缠住了。我十分沮丧地一甩,结果,鱼钩竟然摆脱水草的纠缠,飞出了水面,上面还挂着一片银白的柳叶。“哈!是条小鱼,原来是你们这小东西!”我连忙把我的“第一桶金”放入桶中,真是意外得鱼呀!

才过了一会,鱼漂又动了。我一拉,鱼竿就变成了弧形——钓到一个我拉也拉不动的大家伙!我急忙把鱼竿交给爸爸,激动地大喊:“大鱼!大鱼!”爸爸急忙接过鱼竿,左一移,右一移,鱼也跟着左一冲,右一冲。我好奇地问爸爸:“你为什么不直接把鱼提上岸!”爸爸不慌不忙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把鱼的力气耗光,这样提才更好提。”随后,爸爸用鱼捞把鱼捞上来,这条大鱼已经筋疲力尽了,所以一动不动,爸爸便把它放入桶中。

就在这时,投食机响了,开始定时投发鱼食,鱼儿们一拥而上,投食机旁,顿时鱼头攒动,不时,还有鱼跃出水面,泛起阵阵波浪,于是我们转移阵地,来到了投食机旁把鱼铒放下去,这时一条大鱼想都没想就咬上鱼钩,而且非常肥美,它那洁白的鱼鳞在阳光下发出了耀眼的光,真是条鲁莽的鱼呀!

经过两个小时,我的桶里已经盛满了三大三小六条鱼。钓鱼充满了钓鱼的智慧,我们收好渔具,兴高采烈地满载而归。

同学散文6:同学老年

文/吴翼民

好像诵读毛泽东词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情景还在眼前,我们这些老同学忽而都变成“同学老年”了。人道“岁月是把杀猪刀”,指的是流逝的岁月催人容颜憔悴老去,我说,“岁月是盏熬油灯”,则指的是岁月把人熬成一盏渐渐油干光弱的枯灯哩。

近些年昔日同学急不可耐办起了同学会,大学的办、高中的办、初中的办,连小学的同学会也办,纷纷牵丝攀藤联络通知,于是一年中连续出席好几拨同学会已然成为常态。我之所以热衷于参加同学会,是因为退休多年的同学们早摒弃了身份啦、地位啦、金钱啦,一律都是普通的老头老太,返璞归真到了几十年前单纯的状况,连每次吃饭也各自自掏腰包,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吃得坦然喷香。当然,各类同学会最让人揪心的是会时不时听到某老师某同学患了不治之症甚或就此撒手人寰的消息。听多了,也习惯了,老师们都年逾耄耋,我们也都是望七之人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即使走了,也算不得夭寿啦。

回首往昔,我们这些同学大多还经历过下乡、下岗,备尝艰辛,但同学间的友情没有因潮起潮落而变化,有一条人生的轴线可以证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都到了婚嫁期了,大家相约一定到场致贺,婚礼不免寒碜,随礼亦相应简约;接着是每人的父母相继去世,同学们也是相约到场哀悼慰抚;再后来同学们的儿女成人结婚了,仍然相约着集体前去致贺;更有后续佳话,同学纷纷添第三代了,依然一封请柬,大家一起聚集,虽然都皤然老者,亦笑逐颜开,焕发着勃勃生机……多么好的同学友情,如果再往下延续的话,这条轴线可能要延续到相约着参加某同学的追悼会啦,粗想想悲从中来,细一想也不过尔尔,其实这就是人生。

由是同学们到了老年阶段了,皆千方百计设计着来日无多的老年生活怎样活得更精彩些,过得更舒心些。有的同学圈子决定每周一聚,聚会的地点涵盖了城市的每个角落每个风景区。有的同学设计着趁腿脚尚健,一年组织一次国内游。笔者就是倡导者之一,同学老年自己组团出游,各自带上家眷,一大家子人似的,可以随心所欲,了无拘束,旅游大巴恍如当年的教室,赏着窗外的风景,车内笑语杂沓,唱歌啦、朗诵啦,互相称呼乳名绰号,把学生时代的趣事糗事抖漏抖漏不亦快哉!我有位老同事和他的同学群则更绝,几十个人租一辆大巴,各人带上炊具,漫无目的游山玩水,或北上鲁豫,或南下浙闽,或西进川鄂,一出门就是俩仨月,拣便宜的旅店投宿,驻扎下来后,去菜场买菜,在旅店内炒炒爆爆,然后集体进餐,经济实惠,气氛浓郁,把盏欢饮,踏醉而归。这样的同学老年生活谁不艳羡?

同学散文7:同学老朱

文/霜剑

每年清明和冬至,我到公墓去扫墓都要从老朱的殡葬品摊位上买点纸钱、柳条及其他祭品,每次他总是千恩万谢地用手摸索着多拿几样,又摸索着递到我的身前。看着他弯曲着腰身,苍老的面容由于长年风吹日晒与他的年纪极不相称,我心里总会有疼痛的感觉。

老朱是我的同学,却是个盲人。他原本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只是时常会患一种见风流泪的眼疾。上初中时他长得一表人才,高个子、国字脸,配上那双闪光的大眼睛,那真叫一个帅。难怪只要他一上篮球场总能吸引女生围观,为他加油助威。然而,他的这双眼睛也是初二在学校打篮球时,被一个同学传球时意外砸中而受伤,加之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初中没毕业就出现了半盲症状,以至于影响他的学习,使得原本学习成绩一直中上等的他不得不中途退学,回到乡间走上一条艰辛的人生之路。

和回到乡间后的老朱第一次见面是多年前在我的办公室。那天下午,我正在工作,正是高温酷暑的七月,外面阳光亮得叫人怕。突然门口出现了一男一女。女的长得很壮实,双手搀扶着一个高大的男人犹豫不决地向屋里探望。男人身着白布衬衫,头发凌乱,一双眼睛紧闭着,两个手伸出来向前划拉。我赶忙将他们让进屋里,让他们坐在长条椅上。这时我才发现这张脸很熟悉,原来他就是多年没有碰面的同学老朱,那个女人是他的老婆。那时我在镇里负责民政和残联工作,整天就是和像老朱这样的弱势群体打交道。在老朱断断续续的讲述和他老婆的补充里,我大概了解了他这些年的生活状况,也从心里感到疼痛和欣慰。

老朱因为眼睛的问题早早退学回家后,这个本是要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男子汉陷入了生活困境。然而,他一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向村里和镇里伸手,总是想方设法解决自己的难处。他住的是一个丘陵山村,山地很多水田很少,大多数人家一直不富裕。老朱那时眼睛还能看见东西,他就东拼西凑地借了一笔钱,跟外村一个种植果树的能手学习栽植桃树的技术,在自家的10多亩山坡沟地里种起了一大片桃林。这个地方,我后来去过多次,春天满山坡的桃花灿若云霞。因为种桃有了收益,他的日子也好起来了,经人介绍娶了老婆,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可好景不长,就在有一年收桃最劳累的夏初,老朱的眼睛完全失明了。无法继续打理桃林的他忍痛将这片心爱的桃林以最低的价钱转给了别人。哪知不久开发区开始征地拆迁,他却没有得到桃林的任何补偿。提到这些,老朱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直说命不好,不该他发财,却从没怨怼什么。这让我感到十分吃惊!让我更吃惊的还在后头。

原来,老朱失明又失去桃林后就搬到在镇上租的过渡房里住。夫妻俩,老朱妻子受社区照顾做了镇上的清洁工,老朱在街道上支了个出售殡葬品的摊位挣点钱,省吃俭用竟供儿子考上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一家企业上班,成为一家人的骄傲。

后来城市规范管理,对占道摊位进行清理,老朱万般无奈下才找到我这个老同学帮忙。就这样,老朱成为公墓经营户中的一员,我和他打交道的机会也多了起来,让我对他也越来越起了敬意。

同学散文8:感恩同学

文/张羽瑶

感恩是美好的感恩别人,自己是幸福的;被别人感恩,不但是幸福的而且还是满足的。我要感恩的人太多太多,老师、父母、同学……

今天,我想感恩的是我的同学。赞美同学,我们既不会像赞美父母那样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名句,也不会像赞美老师那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同学相聚在一个温暖的班集体,大家在童年的时光里,给了彼此美好的记忆,这难道不值得赞美吗!

当我作业做得好被老师表扬时,同学们就伸出大拇指,投来赞许的目光给我力量。我有困难时,同学们又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给我帮助。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们温馨、团结的班级和在运动会上所表现出的精神。虽然我们班的同学个子小,拔河比赛很少得名次。可取得胜利的记忆我总是清晰的记得。一个多月前的拔河比赛,我们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来到比赛场地。运动员和拉拉队员兴奋地互相鼓励,都想以百分之百的信心取得名次。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个个虎虎生威地用力拔着,拉拉队在一旁紧张而整齐地喊着。在这一刻,我们彼此是多么的团结啊!这次我们真的赢了!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取得了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想到这些,我的眼前就浮现出激动人心的场面,心里充满感激。我要感恩这个班集体,感恩运动员让我们尝到了胜利的果实;感恩拉拉队,吼出了自己的最强音。

我们相聚在六(8)班,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同学!记忆的窗口里,我永远会记着同学深情的双眼,记着同学的微笑。记着你们给我慰藉。我们共聚了六个春秋,友谊的种子已经撒进了我的心土。我将默默地把它带到天涯海角,一路精心浇灌培养,让它开出芬芳的花朵。

同学们!为了我们彼此的友谊,道一声珍重吧!

同学散文9:准备放飞

文/方天泽

晴子坐火车与大学同学去了苏杭,一去就十几天。

晴子今夏刚刚大学毕业,已办妥了准备去澳洲读博留学的手续,初秋九月就要启程赴澳洲。晴子这次去苏杭,就像一次远行离家前的预演,让父母寂寞地等待在这个城市,等待在这个夏天。

晴子正值风华正茂、充满憧憬的年龄,已是具有独立见解的成年人,去远渡重洋的澳洲读书,基本是晴子自己的独立之见。虽父母有所顾虑和担忧,在今天的中国,人们不再把国外留学看成异想天开,而是顺应时代潮流,是当今年轻人成才的由经之路。可晴子这一去就是四年,一千四百六十个日夜,在那个白色人种、碧眼金发、说写字母的世界里生活,四季又与中国正好相反的南半球,在父母眼里似乎一切都是未知,完全是一个陌生世界,陌生的人群,陌生的生活。

自去年底晴子开始申请留学,父母心中总是有些忐忑,并时常劝自己还是要先放下亲情,服从留学成才的“大局”,这是家中的百年大计耶。四年的异国求学,要去圆一个梦,其父其母家中祖辈上过大学也只有父母这一辈人,更别说博士,家里培养出一个博士,对于家族来说是全新的“鼎盛时期”。父母心中也猜想着,留学将给晴子所带来的一切,除了知识的收获,博士的学位,还会有什么呢?是否还有乡情的淡漠,初衷的移位,观念的异动,习惯的改变等等?还有,留学异国不再生活在父母的影子里,晴子该如何面对?父母的缱绻牵挂之情是情理之中的,而表情上却要态度坚定,从容自信,这种情绪还要传递给女儿晴子。

晴子到苏杭已经一周了,她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一直生活着的这个城市,置身这个城市以外的地方而离家这么久,她从一岁时送幼儿园到二十出头的大学毕业,都是在父母的关怀、引领、庇护下,去接触自然,接触世人,接触外界。晴子从孩子到成人的过程,也是父母从年轻慢慢变老的岁月,整整二十几年,而在父母眼中这一切过得太快,甚至来不及回忆曾经的日子。确切地说,在父母心理还难以接受晴子已独立成人的事实。

在这些天的空闲,父母开始厘清眼前的现实和头脑中的认识。晴子,已不再拘泥于以往的稚气、懵懂、单纯、依赖、天真、随性,而且有了自己的历练、认识、思考、独立、责任和担当,作父母必须从心里上承认,她的成熟、个性、理性、聪慧、爱心、优秀,等等。她已成长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对于将要面对的来自环境、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包括留学中涉及的一切事务,她一定会做得很好、很好。想到看到这些,父母在为她每一步成长与进步,以及选择和承担,而感到充满欣喜和信心。

每在茶余饭后,父母也总想和晴子交流些什么,但似乎一直没找到合适机会。晴子此时正在江南苏杭一带游历,虽是国内,父母心中的惦念却依然。北方京城刚下了一场建国以来最大的雨,马路成河,多地被淹。父母又想起晴子,本只想问候一下那边天气如何,行程顺利与否,拿起电话打过去一问,结果晴子告知他们正在舟山,下午要去大海游泳。舟山,那不是群岛吗,那里是中国第一个以群岛设市的地方,而南海三沙是中国第二个以群岛设市的地方,是今年刚过去的那个六月的事儿。

晴子说电话在漫游,便挂了电话。提起漫游,父母唯希望的是晴子人将要去国际“漫游”了,其心不要漫游不归,像放飞高空的风筝,线儿永远栓在父母这头儿。父母真希望能够留住这个夏天,陪晴子在这个城市的时间更多一些,再多一些。

晴子是一只将要初飞展翅的雏鹰,父母希望给她足够的时间,让她在熟悉的巢中对自身的能力作更充分的练习与准备,也让老鹰自我的心里准备再充分一些,尔后,从容地放飞,放飞。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