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散文

请欣赏五月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五月的散文1:五月

文/刘芳

五月的一天,我越过我的小城,陶醉于一个山色如歌的乡村。

沉静的蓝色浸透了整片天空,一朵一朵的白云,一边漂浮一边散去。无风,温暖,空气像嚼开的口香糖般清新。

麻雀儿在屋顶叽叽喳喳,牛儿卧在牛棚里悠闲地咀嚼回味,狗儿安静地望着来人,摇着尾巴示好。

熏烟和青草的气息,混杂一点鱼腥味的湿气,在鼻尖缠绕。小麦正在悄悄扬花,淡淡的清香沾着晨露,猝不及防就征服了人的嗅觉。

近处,又长又窄的溪沟,两侧成排的柳树,苍劲的树干上面歇着几只癞蛤蟆。溪中的鹅卵石光滑清澈。远处,苍天与大地碧波相接,广阔无边。

沿着溪沟前行,一边麦草青青,扬花孕育,一边红花草遍野,有小孩儿们嬉闹。蹲守在一旁的一条狗,竖着耳朵透着警觉。

我在一山坡上坐下。周围是一片新割的油菜梗,青涩的味道直逼鼻孔。聪明的农人一下一下地掀起油菜梗,好让它们在太阳底下快速散去水分,没有水分的油菜梗,烧起来很容易。我想,用这个烧饭,一定很有柴火味。

一个可爱的小身影几次从我眼前跑过,后面跟着一条白毛狗。对的,这是所谓的“人来疯”,也是小孩的天性,他在向我示好呢。

头发花白的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夹克,手里拿着鞭子,对着一群羊,与人说着什么话,时不时露出一口烟熏的黄牙,发出愉快的笑声。

一个圆脸的年轻妇人路过时,她笑了,不知是因为那老人的笑话,还是因为花草地里孩子的顽皮。

另一个年轻女子握着铁锹,用力地翻新着土地,一锹,一锹的,咔擦咔擦的声音很厚重,随着女子的节奏一颗明晃晃的汗珠,滴在她结实的手臂上。

在我面前,站着一个穿着碎花裙的小女孩,微卷的头发在阳光下发着金光,漆黑的瞳子在我的面前闪耀着聪明与单纯的光。

她拿着一束水红花,怯怯地看着我,眼神里露出欢迎我的温柔。我朝她友好地笑笑,递给她一块巧克力。她把花递给我,羞涩地跑开了,边跑边回头看我。我暗忖,这多像小时候的我啊。

一只小羊羔忽然开始咩咩叫,自娱自乐地奔跑起来,吃草的一头小牛悠悠地回应了它几声,一唱一和,这算是自然界里最和谐的二重唱吧。

“快!快看麦子花,好好看呢!”我听见一小孩喊道。是的,多好看的麦花啊。这绿色的麦花在静静地孕育着它的美好,只等时机一到,便是满地金黄。

此时此刻,我忽然觉得,在小城里所努力追求的一切,与这里自然美好的宁静相比,真是失去了意义。

五月的散文2:旧时光里的栀子花

文/惬意人生

穿过五月的季节,走在城市的公园或花坛,细碎碎的栀子花就会在绿叶里飞舞,她们密匝匝的簇拥枝丫,热热闹闹地望着你。清香在夏季阵阵弥漫,此时的我,会一点点的晕眩,思绪慢慢缥缈,旧时光里的那些栀子花就会摇曳起来,在我的心田,在我的记忆里。

其实,在南方湖州长大的孩子,打小很少看见栀子花树,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儿时八、九岁的时候,母亲带我去舅爷家走亲戚,舅爷离我们家几十公里,走了近乎一整天泥路的小女孩,劳顿把一份新奇和欣喜折腾得只想哭涕,我牵着妈妈的手,深一脚低一脚地走着,终于在向晚时分到达村庄。

记忆中,夕阳下的村庄很美。夏日的微风拂着田畴,禾苗轻轻荡着波浪,青山绿水里,袅袅炊烟从暮霭中升起,一份宁静和温暖让远涉的我有了归依,终于又孩子脸的笑了。

绕过长长的竹篱,我们跨进了舅爷的小院,我被一种从没看过的景致吸引,整整洁洁的庭院里,一栋四间的茅草平房,西边一座低矮的墙上爬满一架嫣红红的蔷薇花。庭院的东边,有一棵开满白色花朵的参天大树,这棵华冠丰荗的大树就是栀子花树。夕阳的金辉照在这个开满鲜花的庭院,花儿的清香幽幽飘来,我仿佛不是走入一个乡野之气的农舍,而是来到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被一种清雅、脱俗的气息围绕。

妈妈曾告诉我,外婆、舅爷的父亲曾是清朝的秀才,那份雅致遗落下来,我想是很自然的。

我很喜欢那个庭院,那棵开满栀子花的大树,很多年后,我记不清在那个庭院里很多的碎事,但清楚的记得,每天清晨我会早早的起床,站在这颗大树下仰着头,看栀子花在夏日的晨露里低眉浅笑,看她们捂着蕾儿白洁洁的开,开出芳香的味道。

江水、小镇。白墙黑瓦、青石板路……

这是我的故乡。在青葱的岁月我再次邂遇栀子花。

也许是女孩子爱花做梦的时季,姐妹们总爱在自家的菜园里栽种很多的花草。当缤纷的花们次第开放,兴奋之余有着些遗憾,那就是每年的五月,当一树白白的栀子花又兀自开在我家的竹篱外时,有多么美,就有我们多么的羡慕眼光!

那是一个奶奶的菜园。那颗栀子树是奶奶栽的。

听说,这个小镇的水系很长,连着外面的大世界。也听说,她是国民党军官一位流亡时隐匿的姨太太。她常常是一个人,有着旧上海女人的风姿和神韵,带着淡淡的忧伤。

对这棵栀子树,她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松土、施肥,时时静静地望着树儿抽枝发芽,五月底的花季,晨光中她会伫立树边,凝视那些隔夜绽出的花蕾袅袅地开放,目光珍爱、温暖。在我的记忆里,她从不摘那些白粉粉的栀子花,就那么留着,让她飘走最后一缕香魂。

终于有一日,她看到了竹篱边愣直直的几双眼晴。可能是读懂了女孩的渴望,她温婉地问:你们喜欢栀子花?

是的,是的。妹妹甚至激动得叫起来了。

奶奶迟疑了片刻,回屋拿来一把剪子,一个竹蓝,小心的剪了几朵含苞的花朵递给我们。

给你们戴吧,她配你们。

轻轻地接过花蓝,我们像接过一样珍品,回家用一杯清水养着,让她的幽香从容地缭绕,不敢怠慢。

以后每年的五月末,我们都会收到奶奶递来的一蓝栀子花,姐妹们都小心的呵护着,仿佛她的花魂上承载着很多很多的故事和情感。

旧时光里的栀子花,在我的记忆里年年绽放。那些花、那些景、那些人、那些事,如烟云已过,回忆却很温暖……

五月的散文3:五月,我不在故乡

文/赖翠伟

故乡之春,步入尾声。蝉鸣盛夏,如隔昨日。汀江涨潮抑或退潮,若在家中,驻足窗前,眼下皆知。踏遍千山万水,寻不得更为曼妙之处,度过春夏秋冬。

居于汀江河畔,门前便是国道,每逢初春时节,国道两旁,桐花茂盛,淡淡清香,路人细品,宛如白色丝带,缠绕山之细腰,与山川柔美曲线,于清晨云雾中苏醒,缕缕清风荡开汀江细纹,闪闪金光沉醉河畔梦里,暖阳下微微泛起涟漪,如银河里的星光,像梦中的我回到故乡。

去年五月,我坐在大树环绕的林间,聆听着她的心跳,一脉一博,链接着我的心脏。在生命的河流里,文思如泉源源不断,那是森林赐予我长青的心跳。我是森林之子,血管里流淌着闽西的血脉,生长在汀江河畔,吮吸着客家母亲河的乳汁,无论身处何方,汀江依然滋润心田。风停了,凝望幽静深绿的森林,听见自己的心跳。

五月该多好!故乡,若我在场。

借我夜色清凉,漫步汀江绿道。犹如爱的彩带,在汀江两岸蔓延,向月光表白,与满天繁星含情脉脉。九洲的格桑花向我招手;南江滨的音乐喷泉在传递着红色的力量;骑行队一路直上;偶遇台上在演精彩的木偶戏……

五月,漫步在汀江绿道,风景如画。

站在桥上眺望,邂逅紫金公园。看山是山,看树是树,湖水清澈,一缕缕阳光,洒下粼粼波光,闪闪的梦,向我召唤。清风习习,想起去年夏天,萤火虫翩翩起舞,捧着萤火虫,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在紫金公园,可以领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魅力。

五月,想在紫金公园,与你偶遇。

午后阳光灿烂,初次登石壁寨。一路上,许多大小亭子;一路上,上山下山人群络绎不绝。有人开车上山,有人骑车上山,有人徒步上山,每个人都怀着不同的心境。到了山顶,对风景而言你只是个过客。感受石壁寨的灵气,是一件有趣的事。

山上有座寺庙,取其名曰白云寺。云雾缭绕着山峰,像是侧躺的美人,看枝繁叶茂的四周,听蝉鸣鸟叫的旋律,得知夏已到来。

不追逐春的浪漫,不羡慕秋的情怀。今夜只写上杭的五月,此刻在异国他乡,庚子年五月的某天某个时刻。在狂欢中孤独,在独孤中狂欢。

“五月,我不在故乡。”我不敢说出这句话,我怕思念的情绪让眼眶决堤,于是沉默不语。

五月的散文4:五月繁花献母亲

文/刘希

五月浅夏,心情如这初夏的阳光般温暖灿烂,我决定到外面去走一走。

细看路上的行人,无不是换上了色彩鲜艳的夏装,各色裙摆在风中飘舞,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像彩蝶一样,脸上,挂着欣喜与欢乐的表情。锣鼓喧天的春天已退潮,五月浅夏,多姿多彩的颜色就纷纷上场了。

我喜欢五月,不仅是可以脱下臃肿的衣服,换上亮丽的色彩,也因为,爱花的我,喜欢五月的繁花盛开。花开随处可见,数米开去的蔷薇,扬着圆嘟嘟的小胖脸,三五朵簇拥在一起,这一团是水红,那一团是淡粉,颜色鲜丽,锦被一样盖在围墙上面;成片的桅子花开了,浓郁的香味让你情不自禁地走近轻嗅,洁白的花瓣层层叠叠,大朵的白花在绿叶的簇拥下摇曳着夏的味道,空气中飘荡着幽幽的浓香,沁人心脾。

很久远的记忆了。老家小院里有两棵石榴,每到五月,火红的石榴花便开满了枝头,满园都是耀眼的花朵,芬芳四溢,醉人飘香。一枝枝艳丽的花苞,挤挤挨挨,竞相开放;月季花却从容地开着,粉色的花瓣中隐露着微微的白,每片花瓣玲珑剔透,或倾倒,或半立,或娇羞掩面,开得恬淡安然。

院墙外的刺槐花不甘示弱地露出笑脸,它开得像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你只看到满树都是雪白、莹洁的花朵,热烈地想把绿色的叶子全都掩盖了去,它开得奔放,但却一尘不染。清一色的白,白得让人眼前一亮。

刺槐开了,石竹开了,睡莲居然也开了。满塘的睡莲,在碧绿叶子的陪伴下,悠悠地在水里飘游。美丽的花儿数不尽,眼睛不够用,心要飞出来。

初夏是迷人美丽的,是多姿多彩的,有各种花香萦绕在我的心怀,有美丽的衣裙驻留在我的身上,阳光五月,心若繁花,灿烂绚丽,五彩缤纷。五月,还有一个温暖的节日——母亲节。

伟大的母亲啊,您是我的动力,是我的希望,您不仅给了我健康的身体,还谆谆善诱教我做一个阳光的人,我想为您送一个花环,不是玫瑰,也不是康乃馨,而是用这五月的繁花,将蔷薇、石榴花、刺槐、桅子花与睡莲,精心地编一个花环,轻轻为您戴上,然后对您说,妈妈,您辛苦了。您的脸,一定像这鲜嫩的花儿一样灿烂,您的心,也一定像这花儿馥郁馨香。

五月繁花献母亲,朵朵都是我的爱,我的母亲,我最爱与最爱我的亲人,祝您永远健康,快乐,平安!

五月的散文5:五月的田野

文/邓志华

春风还紧紧地依恋着大地,初夏就风尘仆仆而来。那碧蓝的天空,那悠悠的白云,那灿烂的阳光,撑起了明朗的世界,奏起了生命的乐章。我们又热情洋溢地走进沸腾的生活,乡亲们又健步走向广阔的田野。

放眼望去,田野里各种农作物蓬勃生长,细嫩的苗叶在风中摇曳,浓郁的碧绿仿佛一张张绿地毯,环绕着村庄,又像一块块翡翠,镶嵌在广袤的大地,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五月,搭起了春天通向夏季的桥梁,把春风酝酿出的浓情蜜意输送到热情的季节;五月,撩拨着阳光的思绪,挣脱了春天的缠绵,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信步疾驰在肥沃的土地;五月,生机勃勃,激起人们的求知欲、工作欲,牵引着人们走在勤耕细作的大道上。田野是一张白纸,任由乡亲们彩笔描绘;田野是润泽的温床,时刻涌动着生命的奇迹;田野是希望的载体,生长着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的理想和信念。

一方方水田,禾苗正茁壮成长,碧绿的幼苗自由自在地享受着阳光雨露;微风轻拂,碧波荡漾,嫩绿的禾苗仿佛绿潭春池,激起层层细浪;金色的阳光摇晃着、跳跃着,热烈地投入到田野温柔的怀抱。花生不甘示弱,开枝散叶,默默地撑起一方幽静,椭圆的叶子滚动着露珠,种子在地下生根发子。蕃薯张开茎蔓,整个身子紧贴大地,根须深扎土层,日夜不停地吸吮地气的精华,果实在悄悄地孕育、长大。南瓜、丝瓜、水瓜等瓜果已日渐成熟,在地上、瓜棚上坦露浑圆的脑袋和丰满的身躯,挂满了农人喜悦的笑容。

正午,太阳尽情地倾泻下热辣辣的光芒,大地升腾起袅袅蒸汽。田埂上的水牛难得清闲,有的反刍着往日的时光,一双大眼睛深情地望着这片留有自己艰辛的秧苗,有的流连于青青的河边草,咀嚼着生活回报的甜美。在绿油油的农作物里,一个个身影晃动着。农民们有的头戴草笠,手执锄头,小心翼翼地给农作物锄草;有的捧着盘钵,专心致志地给稻田撒肥。杂草一丛丛地从地垄上脱离,肥料均匀地溶解进泥土里,汗珠一滴滴从农民的额头上滴落,苗儿一拔拔蓬勃生长。农民鞠躬的身影,荷锄的风姿,是静穆的音符,是跳动的图画,生动了田间地头,靓丽了田野风光。

五月,雨水充沛,土地湿润,农作物长势正旺。溪流婉转,水流淙淙,涓涓细流贯穿于万顷碧野,款款甘霖润泽千亩田园。蜻蜓低飞,鸟儿回旋,自然界的精灵喜悦于茁壮的植物,仿佛嗅到未来果实的芬芳,把希望寄托在这辽阔的田野。正如宋代诗人徐矶的诗所描绘的:“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五月是劳动的季节,是成长的阶梯;五月是蓄势的弓弩,是收获的前奏。五月飞扬着青春的风采,激越着奋进的乐章。五月用全身心去孵化劳动的果实,塑造人们的希翼。田野在五月的怀抱中精神焕发,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我们沿着耕牛负重的轨迹,踏着乡亲洒汗的沃土,融入光荣的劳动行列,以满腔热忱拥抱金黄的岁月。

五月的散文6:五月的鲜花

文/泉水叮咚

五月的鲜花,开遍大江南北。五月的鲜花,给天下所有的母亲绽放。五月的鲜花最艳,五月的鲜花最香,五月的亲情最浓。五月的鲜花,是装点母亲节特殊的礼物。“妈妈,母亲节到了,我给您买一束康乃馨?”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给母亲打了一个简短的电话。母亲在电话的那头却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们过的更好。好好工作,爱岗敬业,上好每一节课,不要误人子弟,就是你们送给我最好的礼物,胜过那束康乃馨。”

母亲总是那样,从来不向我们索取什么。在我的心目中,母亲更像一棵参天挺拔的大树。不论遇到多么大的风雨,总是站在那里从不折腰。而我们却是在妈妈这棵大树下躲避风雨,靠着这棵大树休憩乘凉,无忧无虑地在这颗大树的怀抱中幸福的成长。无论自己多大年龄,只要有母亲的疼爱,我们在母亲的眼里,永远都是那个不懂事的孩子,永远都是母亲手中的宝。

每次我回到家,返回工作单位的时候,母亲总是喜欢用她的电动车,载着我去车站等公交车。母亲年纪大了,腿脚也不灵活了,况且公路上车水马龙的,来往的车辆特别多,我放心不下母亲骑车上路,总是以委婉的口气劝说母亲不要去送我。“妈,时间还有富余呢,我自己一人去车站吧,您就不要送我了。”可母亲就是假装听不见,把车钥匙插入车孔,扭转车把,就往大门那里开去。说心里话我喜欢母亲载着我去车站,因为当我坐在母亲的车里的时候,她是那样的高兴。在村子的大街上她逢人便说:“闺女又回家看我了,我送她去车站。”母亲说话的时候特别趾高气扬,那时候,母亲是最开心的。母亲不图我们给她买什么珍贵的礼物,只要能看到我们,她就觉得很幸福。

公路上车太多,我们必须穿过人行道,按照交通规则正常行驶。我从车上跳下来,帮母亲推车。她说什么也不让我下来,母亲回过头很着急地说:“你不要下来,你以为我老了不中用了?***还没有老。”“妈,有电子眼,不让用电动车载人。”我故意调皮地对她说。我赶紧下来帮母亲推车,走过人来人往的人行道,上了正道我走在公路的里侧,用身体挡着母亲,害怕行驶过来的车碰到母亲。母亲却用身体和她的车护着我,让我走在路的外沿。她一边回头看着驶来的车辆,一边告诉我注意车辆安全,她低声对我说:“你走路边上去,一定要注意安全”。这就是母亲,她总是护着自己的孩子,把危险留给自己。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亲的爱更伟大的?!

坐在母亲的车上,我很不安。母亲毕竟年纪大了,脊背弯了,弯的像一座小山,但是那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母亲这座山让我们站在山顶上,看到了最美的风景。母亲生了我们姐弟五个,我们小的时候,父亲一个人养着全家老小,生活的艰辛自不必说。母亲含辛茹苦供我们上学,她总是对我们说,她小时候没有条件读大学,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无论如何她都要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有所出息。正是母亲这种倔强的性格,昂扬向上的精神,感染着我们,两个弟弟都考上了师范,剩下的我们三个姐弟都读完了高中。那个年代,在村里是很令人羡慕的,乡亲们都说母亲很了不起,东挪西借地培养了两个大学生。

说到借钱的事情,直到现在母亲还珍藏着那个笔记本。全村人都知道母亲借钱供我们读书,全村人也都知道母亲最讲信用。母亲也是教师,工资相当的少。一个月才挣二百元左右,因为当时母亲还没有转成正式教师,只是一个普通的民办教师。五个孩子都上学读书,生活很拮据。每到星期天我们返回学校的时候,是母亲最艰难的时候。但是母亲在我们面前,从来不显示出来。在一个生产队里的邻居们都知道,只要母亲去他们家串门,尤其是在星期天的时候串门,就知道母亲有难处。这些好心的邻居叔叔婶婶,都会把自家节省下来的钱,挪给母亲急用。而这些好心的叔婶从来不向我们讨要,他们深深地知道,只要父亲从北京打工回来,母亲就一定还给他们。即使有时母亲还不上,他们也从不担心。因为他们知道母亲讲信用,他们也知道母亲不是为了打扮自己,而是为了供养孩子读书。母亲去谁家借钱,都能借到钱。从谁家借来钱,母亲都要记在本子上,母亲的笔记本上记满了乡亲们的浓浓的情意。

有时我们回到家,坐在母亲身边,母亲总是拿出那个记满借了谁家钱的笔记本让我们看。她嘱咐我们:“千万不要忘了你大婶,你上师范的时候,给我写来信说,你没有饭钱了,是你大婶借给咱们五十元钱,我给你寄去的。……也不要忘了你张叔,那年你去深造考研,没有学费,是你大叔把刚卖糖葫芦赚的钱,借给我的,总共二百元,你上完了学我才还给他。……”到了过年的时候,母亲总是如数家珍似地告诉我们,你们一定要给父老乡亲们去拜年,是他们借给咱们钱,把你们培养出去的,千万不要忘了人家的好处。

乡亲们的情谊当然忘不了,怎么能忘记乡亲们的恩情呢?弟弟工作优秀,进了教育局工作。村里的孩子都想到城镇里去读书,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相对差一些。为了望子成龙,乡亲们拿着礼物来到母亲的炕头上坐下来,要母亲帮她们说句话,托弟弟的关系去读书。要到城镇里读书的孩子很多,学校只好接收一部分,因为教室里实在是坐不下那么多的学生。这些孩子应该就近上学,到异地求学需要交纳一些费用。我们前院的小静升初中差五分,按学校规定必须交一部分钱才能复读。怎奈***妈得了脑血栓,住院花去很多钱,实在是困难。母亲急忙给弟弟打电话,告诉他无论如何也得让小静读书。小静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如果她考上了大学,家里就多了一份希望。母亲对弟弟说:“当年你就是乡亲们供出去的大学生,现在你有出息了,怎么能忘记人家呢?不就是上学吗?又不是让你去给他们找工作。”在母亲的说服下,弟弟只好给她开了“红灯”,和学校商量,免去了小静的学费。小静的爸爸拿出她们家自己做的香油送给弟弟,母亲再三推辞,终于把香油退回去了。

母亲供我们读书,就是为了让我们出人头地,对社会有所贡献。在她的影响下,我也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我深深地喜欢这个职业,虽然挣的钱不是很多。母亲总是对我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很好地做下去。要忍得住寂寞,不被金钱所诱惑。不要误人子弟,这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这个特殊的行业就是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这是母亲在车站的站台上对我讲的。母亲之所以送我到车站,是因为她总是担心我迟到,误了给学生们讲课。只有她亲眼看到我走上公交车,目送我远去她才肯离去。

那天我走上公交车找个座位坐下来,掏出钱买票。当我把票放进兜里的时候,再回头透过玻璃车窗看母亲,母亲的身影早已不见,我很失望。我急忙站起来回头再次寻找母亲的身影,我怕母亲过马路一个人推车很费力,因为她的腿很不好。坐在车里我心情非常郁闷,车里信号不是太强。到了学校我没有迟到,急忙给母亲打电话。母亲说:“看到你上车走了,我的心也跟着你走了。你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如今你爸爸也不在了,我不想让你们看到我的眼泪,每次送你们的时候,我都赶紧回头忍住不看。”

我站在学校教室前面那棵大树下,关掉手机久久不肯离去。望着这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我想到了母亲,母亲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但那颗呵护子女的心依然长青。那棵白杨树虽然树龄已经很高,但是,那苍老干枯的树干依然那么昂扬向上,在阳光的沐浴下树冠依旧那么苍翠。母亲,你就是一棵参天的大树,依然为我们撑起了擎天的伞盖,荫护着我们,让我们乘凉休憩。

五月的鲜花,遍地开放,那是所有的儿女送给天下母亲的最好的报答。我拿什么送给你,我的母亲?在这温馨的五月,在这花儿绽放的春天,在这春色满园的季节。“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们过的更好。好好工作,爱岗敬业,上好每一节课,不要误人子弟,就是你们送给我最好的礼物,胜过那束康乃馨。”妈妈的话在我耳边萦绕,我突然想起来了,我急忙告诉妈妈:“妈---,我的试讲课通过了,您放心吧!同事们都说很不错,有创意!”只听电话那头的母亲说:“这就很好!这就是你给我最好的礼物,听说你要做示范课,总是担心你讲不好,总算通过了,我已经闻到了康乃馨的花香……

五月的散文7:劳动,是五月的美妙旋律

文/钟芳

鲜花是五月绽放的表情,劳动是五月谱写的音符。五月一日是劳动者的节日。伟大科学家高尔基说过一句话:“我知道什么叫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对劳动给予了至高的赞美,凸显了劳动充盈着收获的幸福与喜悦。“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动一词,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已出现,像那首着名的《伐檀》篇,一开头就讲“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是一首描绘伐檀木的工人劳作的情景并表达对当时统治者不满的民歌。唐代诗人王建在《酬于汝锡晓雪见寄》诗中讲“劳动更裁新样绮,红灯一夜剪刀寒。”辞书里解释劳动为:人或动物用肢体和大脑创造成果和进行思维的一种活动。当你亲身体验了劳动,并把劳动作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才会深切地理解劳动的巨大价值和真正涵义。

劳动酿造生活,劳动创造财富。唐人李绅《悯农》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明白是劳动者,用一滴滴的汗水,用那粗壮而勤劳的双手,换来我们的衣食住行,托起我们的多彩生活。明代冯梦龙的诗:“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则告诉人们所有的富贵荣华,无不是从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劳动进化人类,劳动改变世界。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劳动创造一切成就,劳动推动文明进步。人类要生存,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盛,个人要发展,都是通过诚实劳动和点滴积累完成的。如不热爱劳动,任何蓝图都不过是纸上谈兵;不努力工作,一切梦想都只是一枕黄粱。鲁迅先生说得好:“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劳动最伟大,劳模最光荣。新中国成立初期涌现出的“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掏粪工人时传祥等,他们忘我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然而,随着时代不同,劳动价值观悄然发生变化。现今中国,处处洋溢着劳动创造的热情,时时收获着劳动带来的快乐。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奥运工程、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项目,无不是靠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创新成果层出不穷,高技能人才茁壮成长,技术工人登上国家科技奖最高领奖台,充分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崭新时代风采。

生机勃勃的时代催人奋进,宏伟绚丽的远景鼓舞人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次在谈灵感时说道:“要等待灵感的垂青,就先得不停地学习,实践和劳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挥洒的汗水多,谁付出的心血多,谁采撷的果实就越甜美。袁隆平正是在一次次科学实验的积累中,在实践基础上的劳作中,最终取得成功,创造了人类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劳动是一首激昂奋进的歌,深情地演绎着铿锵有力的美妙旋律,让我们学会劳动,热爱劳动,用智慧和汗水托起美丽的中国梦,共同描绘我们伟大祖国的壮美画卷。

五月的散文8:萱草

文/路秀华

五月是一个万物烂漫生长的月份,一进入五月,渐渐走近了一个无比温馨的主题,那就是“母亲节”。这是从西方泊来的一个节日。不知从何时起,我身边的人,纷纷过起了这个“洋节”。我对于其它洋节,并不感兴趣,但对“母亲节”我却能欣然接受,原因很简单,普天下的儿女,哪有不爱自己的母亲的呢?

跟着“母亲节”一块儿泊来的,是西方人眼里的母亲花——康乃馨。我对于这种花新奇之余,觉得西方人也没有特别高大上,只是跟我们习俗不一样而已。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重礼仪、重孝道的泱泱文明古国,怎能缺少对母爱的表达?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自己的“母亲花”,那就是萱草。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里就有这样的诗句:“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为之作注解:“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草,即萱草,又名忘忧草,北堂,是母亲居住的地方。在那个战争频仍的时代,很多儿子不属于母亲,属于国家,他们要常年在外征战。儿子思念母亲,母亲又何尝不牵挂儿子?如果能在母亲住的屋前栽一丛萱草,定能在她孤独黯淡的日子里增添一抹亮彩、一丝慰藉,使母亲能有片刻闲暇忘却思念儿子的忧愁。

从此,萱草便成为中国文人集体记忆里的“母亲花”。历代诗人不乏吟咏者。唐代诗人孟郊就有两首诗写到萱草,其一是《游子》:“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元代诗人王冕写有《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萱草花,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朴实无华,不张扬,不造作,然而生命力顽强,就像中国母亲的爱,含蓄而热烈,深沉而久远,蕴藉而醇厚。不同于西方母子间表达爱意的直白和热情,他们会直接说“我爱你”,会拥抱亲吻彼此;中国母子间的爱是含蓄、深沉、内敛的,母亲对儿女的爱,或许藏在那“临行密密缝”的无言的细密的针脚里,或许藏在那落日余晖村头驻足的望眼里,或许藏在那儿女回家热腾腾的饭菜里,或许藏在母亲笑着的泪眼里……

五月的散文9:粽子里的童年

文/陆地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儿时朗朗上口的儿歌,也伴着端阳轻盈欢快的脚步,在记忆深处苏醒。

小时候,在乡下过端午,那可是件相当隆重的事情,端午节的前一天,就见母亲挎着竹篮子去河对面的芦苇丛中采摘粽叶。刚采下的粽叶,青翠欲滴,新鲜碧澄,散发出幽幽清香。采回粽叶,母亲把竹篮里粽叶放在烧好的滚水煮,就见青青粽叶慢慢变得深绿,整个屋子溢满了香味。母亲事先浸泡好糯米、绿豆、花生、红枣等主料,将煮好的粽叶放在清水里清洗浸泡后,便开始包粽子。这时的我总喜欢蹲在母亲旁边看。一张张宽大的粽叶被母亲两手轻轻一合拢,那粽叶就形成了漏斗的样子,随后便往里面灌些糯米,放一两只大枣、花生等馅料,接着用筷子在装满糯米的粽叶筒里轻轻插几下,用手按实,再将多余的叶片反折回来盖住,用搓好的细麻绳把粽子一圈圈地缠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精致的尖角粽子就包好了。母亲会包好几种粽子,有犄角对称的菱型粽,细挑女人的小脚粽,斧头粽,粗放简朴的草把型粽。一般煮粽子都是在端午的前一夜,当母亲把一个个粽子细心的放进大铁锅里,然后注入清水。这时候,我总是围着灶台转圈圈,又是添柴又是拉风箱,当听见锅里的粽子“咕嘟咕嘟”的声音时,满灶间都是袅袅的水汽和扑鼻的清香,直润肺腑。我盯着锅沿,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问母亲,粽子熟了没有。每次,母亲都会耐心解释:“别急,煮粽子可急不得,得小火慢慢煮,火大了就会煮‘开花’的。这煮粽子呀,得煮过夜,第二天才能焖透……”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我都是闻着香浓的粽香才会依依不舍的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弟弟不待父母喊叫起床,就一骨碌爬起来,洗把脸就急着揭开锅盖,捞几个熟透的粽子出来,剥开粽叶,里面的米粒晶莹透亮,蘸点白糖,咬上一口,又甜腻又软糯。粽叶的清香、红枣的细腻、糯米的松软,久久地游弋在唇齿间。难怪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端阳五首》里描述家乡的端午节情景:“端阳节,正为嘴头忙。香粽剥开三面绿,浓茶斟得一杯黄,两碟白洋糖……”端午节当天,母亲还总不忘给门楣上别把香艾和菖蒲;为我们这些孩子们每人用针线缝只香包;再分别给我们耳孔里涂点雄黄。说是涂了雄黄就不会有虫子类的浸入!

在外漂泊多年,每年端午前,看到那些小贩挑着鲜嫩的粽叶在大街上叫卖时,我就会想起故乡的粽叶香,想起粽叶包的粽子的味道,那些打粽叶的快乐,那些看母亲包粽子时的幸福,又一次让我久久地沉浸其中,如同品了一锅美味的家乡粽子,唇齿留香又回味悠远,心里满满的都是爱和感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