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诗韵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诗韵文章1:武夷山,诗韵之美
文/邵玉田
2015年11月初,终于实现了武夷山的寻梦之旅。
人人都说,武夷山碧水丹山,九曲潆绕,如诗如画,有天然的诗韵之美。其实,说起本人与它的情缘,同样可以用一个关键词——“盘桓”来概括,那种曲曲折折,饱含着“回环旋绕”的诗意。
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几次与它擦肩而过,失之交臂。越是仰慕它的美丽,就越是见不到它的真容。70年代一次搞材料外调,由金华、衢州去了上饶;90年代初一次开着车子经丽水、建瓯、南平去广州贸易洽谈会,两次“直指武夷山下”,近在咫尺,却因使命在身,一次次错过了。
没有想到,之前,爬山涉水,日夜兼程,则欲速而不达。而这一次,坐上了舒适的高铁,从厦门出发,仅仅两个多小时,就来到了心仪已久的东南胜境——武夷山。
一
寻梦之前,这种寻找和等候,最是做功课的好时候。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纵贯闽赣边界。海拔1500米,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有红岩挺秀,碧水涵幽,“奇秀甲东南”的美誉。更兼黄山之奇,桂林之秀,西湖之美,泰山之雄。古诗为证:“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三三秀水”即九曲溪,发源于三保山,入武夷,折为九曲,盘绕于群山之中,长约10公里,且曲曲澄碧清澈。而所谓“六六奇峰”,是指环绕九曲溪畔的大王峰、玉女峰、接笋峰和天游峰等三十六峰。
除了碧水丹山,武夷山还是道教的圣地,曾将其列为三十六小洞天的第十六洞天,号“真升化玄洞天”。传说掌管这片土地的山神为武夷君,故武夷山之名。由此而来。天下的各路神仙,修炼到功成德就,上天入仙班之前,都要聚会于此。经过一番考核,脱胎换骨,才可以去天庭,进入仙班。
刚刚走近武夷山,想到了一个人——北宋的宰相李纲,他乃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一度起用为相,力图革新内政,但不长时间就被投降派排挤下野、一贬再贬。当年李纲游此填词,留下一首《江城子·游武夷》曰:“武夷山里一溪横,晚风清,断霞明。行至曦真馆下月华生,仙迹灵踪知几许?云缥缈,石峥嵘。羽人同载小舟轻,玉壶倾,荐芳馨。酣饮高歌,时作步虚声。一梦游仙非偶尔,回棹远,翠烟凝。”可以想象,那一刻诗人的升沉起落、荣辱忧患,已完全被眼前的美景所融化,将亮烈、宽阔和坚韧藏于诗篇的字句之中,其品格如云一般高洁,水一样剔透。
默诵着李纲这首《江城子·游武夷》,行走在山奇水美之间,仿佛身心经过了一番洗礼,同样产生了美感,也飘飘欲仙了。
二
这次出行,纯属临时起意。到了厦门,在高铁北站的旅行服务中心预约,拼编成了七人一组,其中北京三人,台湾桃园二人,加我和老伴,轻装简行,次日出发,省去了许多环节。
两小时多一点,抵达武夷山北站,“地游”接站直奔景区,先登天游峰。除了北京的两位小姊妹,其他人都已过了花甲之年。就我们这个年龄段,登峰有点艰难。可就是冲着“不攀登天游峰,不能算到过武夷山”的那句话,无人甘于落后,都毅然决然上去了。
天游峰,山高408.8米,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天游峰有上、下之分。上天游的一览亭,踞万仞之巅,濒临悬崖,凭栏远望,武夷的山山水水可以尽收眼底。然而,想要登上这个制高点,必须攀爬888个台阶。从山脚下朝上看去,一节节台阶链成的一条上山之路,直上直下,犹如从云雾山顶中抛下来的一根绳梯,晃晃悠悠,飘忽不定。登峰的一路上,大家互相搀扶着,台湾桃园的曾先生戏称我们“七仙登天”,又说这是两岸同胞携手“亲情游”。人人大汗淋漓,一边大口喘气,一边谈笑风生。抵达“一览亭”,“一览众山小”,顿时觉得心胸开阔。再凭栏四望,云海茫茫,群峰悬浮;山下九曲蜿蜒,竹筏轻荡,俨然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在自己的脚下缓缓展开。
其实,人生不也是这样?弓身低头,关注脚下的每一节台阶,喘气休息的片刻,轻松地欣赏一下四周风景。一次次眺望,对心路历程做一次轻描淡写的盘点,就是这么丈量着,不断地前行!
站在“一览亭”,看着山下,谈起了大诗人袁枚,觉得我们比他更多出了一种情趣。200年前,他游武夷山,未能登上天游峰,于舟上回望天游:“一楼高立万峰巅,远望迢迢在半天。昨日幸侬楼上住,不然还道住神仙。”而我们,身在峰顶,读他的诗文,遐想他眺望山上的旷远之境,又平添了一种“层云荡胸”的浩然之气。
去下天游,山道崎岖,况味迥然。途中的天游观,殿宇式的楼阁内设有茶室,坐拥“遨游霄汉”,细品一杯醇香的“大红袍”,等补充了水分,慢慢下山,飞泉响落,古木浓荫,陶然忘归。
来到山脚下,于“壁立万仞”处,老曾他打开相机,说:“两岸同根,相见不易,做个纪念吧!”他拉着七人,偏要照个相,这才让大家上车离开。
三
次日上午,安排九曲竹筏漂流。
导游称之为“放歌九曲。”“放歌九曲”——高度的概括,丰沛的诗意,听起来就让人振奋,特有诱惑力。
2001年我和老伴曾去过巴山蜀水。游小三峡,坐在船上,逆流而上,激流险滩极具挑战性,纤板却磨破了纤夫肩上的皮肉,近乎蠕蠕而动。而这次九曲漂流与之不同,坐上了竹筏,顺流而下。所谓的“船夫”凭借手中那根细长的竹篙,轻轻松松点触溪边或水里边的那些岩石,便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一边掌握着竹筏前进的方向,一边指画着沿途的风景,做起与游客交流互动的文章。省去了登山之劳,还有涉水之乐,简直妙不可言。
郭沫若先生说:“棹歌首唱自朱熹。”
宋·朱熹的《九曲棹歌》曰:“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有《棹歌》的引导,自有一番动人心处的体验。漂流一曲,在晴川的武夷宫前下水,旁边就是大王峰,拔地而起,雄峙溪北,畅旷豁达。二曲玉女峰亭亭玉立,峰顶草木葱茏。宋·词人辛弃疾诗曰:“玉妇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望文生义,两岸美景延续倍觉韵味无穷。三曲雷磕滩,溪水左折如钩,藏峰洞穴一艘艘“仙舟”悬于峰腰,明人顾大典妙解音律,一首《幔亭峰》词:“仿佛幡幢曳夕曛,峰头曾宴武夷君。虹桥已断云茵冷,凤管鸾笙杳不闻。”是那么的微妙,又是那么的含蓄。四曲过古锥滩,山秀水媚,大藏峰与仙钓台隔水相望,“乐在松间听翠鸟,啼声句句好诗篇。”沉浸其中,也乐在其中。五曲平林渡,深幽奇险。朱熹曾在峰下的紫阳书院讲学十年,“筏行五曲绿波间,两岸丹山锁岫烟。精舍依然松竹老,隐屏峰下忆前贤。”由此而成了武夷山景区之精华。六曲从伏虎岩边擦肩而过,迎面而来的仙掌峰,峰顶就是天游峰,而且苍屏峰北麓,深藏着小桃园,猜想此处应该会有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的一番闲趣吧!七曲峰高滩险,溪北老君岩,气势雄伟;南岸獭空滩,滩陡流急,激浪飞溅,人云:“七曲滩头寻妙句,鹭飞沙渚戏吟翁。”八曲山势渐开,视野豁然开朗,过了芙蓉滩,水流潺缓,鼓子峰像凌空绽放的两朵莲花。九曲曲径幽通,来到村石桥,“名山阅尽到乎川,齐云亭下星村渡,鸡犬桑麻又一天。”亲山近水,云淡风清,立于天地之间,心境已经超越了山水。
四
接下来的行程,去一线天。
从伏羲洞进入,岩内深处,仰望岩顶裂开一罅,如利斧劈开,相距一尺,长约百米,漏进的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明人徐渭有诗为证:“双峡凌虚一线通,高巅树果拂云红。青天万里知何限,也伴藤萝锁峡中。”
一线天的由来,民间传说颇多。有说桃花女用绣花针划开;有说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据科学分析,认为武夷山的红色岩层,由砂岩、砾岩和页岩相间成层,岩性松脆。在地壳抬升的中,受压力的影响,产生断裂,形成裂隙。在流水长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蚀下,逐渐扩大、延长。洞中,我等手脚并用,方可侧身而过。时而,冷不丁地有一两白蝙蝠飞过,吓得游人一声声尖叫。间或又有凉风从石罅中习习吹来,冷飕飕地,禁不住想打个寒颤。原来洞口石壁上,明明写着“风洞”二字,系宋人徐自强所书,十分醒目。
洞内洞外,两个世界。记得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一次武夷山之旅,滋养身心,让我读懂了所谓“有限的形体,可以承载无限的心性。”从而,在自己的内心,找到了这样一种有限中的无限。
诗韵文章2:红叶诗韵
文/怡然含笑
春看花姿,秋赏叶韵。
大自然是巧手的、不甘寂寞的少女,每个季节她都点亮一抺妆容。大自然也是慷慨的、从不掖着藏着的母亲,总把最好的家私抖出来,羡煞我们的眼眸,把我们的审美,提升到化蝶的诗境。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在萧瑟黯然的时令,她腰肢一扭,美目一转,“晓来谁染霜林醉”,及时推出了秋日的盛装。
披缤纷以红叶兮,芳菲菲其弥彰。多少人倾倒在红叶裙下,踏歌而行,沿着火红的诗韵,去咂摸她的朱颜。又让多少人,流连忘返于山野之中,与之魂魄相照,窥见一个绚烂的自己。
至西泰山,拾级而上。
烟雨蒙蒙,红叶烁烁,飘忽的诗意袭上心头。采摘一枚六角形的红叶,轻放于掌心,低头把玩。诗行沿着叶脉,扑翅而来,撩飞了我的思绪。
红叶题诗的典故,衍生出多少美妙的爱情版本。千百年来,无论情节如何跌宕,无论人物如何虚拟,而以红叶为载体,以诗传情的筋脉,是始终未变的。奇妙的姻缘,诗意的浪漫,少男少女们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红叶之上题诗留情,祈一桩天作之合的姻缘。
你看那情侣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含情相视,一守千年。漫山的红叶,似他们内心飞溅出来的情花,也似他们灵魂共舞的红蝶。
继续拾级而上。
炎黄双峰,巍峨出世,上天昭示我们中华一脉,绵延传承。他们在簇簇红叶的拥戴下,更显帝王的阳刚之气,也更衬托出红叶的柔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脍炙人口的诗句,如陈年佳酿,总让我们在胜景之中啜饮不已。酣畅淋漓,激活妙不可言的通感,得到美的享受。
一路走来,诸多诗意的美好,都被红叶引燃。有人说:叶红了,那是一颗再也捂不住的朱砂痣。有人说:那是月中嫦娥,打翻了胭脂盒,撒向人间。有人说:那是心与心碰撞出的火花。
走出西泰山。忽有一联想涌来:人啊,何尝不是一枚会说笑会行走的红叶?在生存的路上,在温度下滑的秋凉里,我们也会不断挤出自己体内的花青素,擎起红红的灯盏,照亮人生的泥泞之路。无论我们是一棵黄檗、栎树、金银木,还是丹枫、红叶李、黄栌、火炬树,我们的体内皆有这种抗压的因子、璀璨的基因。
再回首,阳光亮亮的,已挣脱了细雨的缠绵,由一首朦胧的抒情诗,转化为明朗的叙事诗。踏歌而去,又踏歌而归。
诗韵文章3:雨
文/王镞清
雨打海棠,三分诗韵七分伤。
雨确实是诗意的。因为飘落的雨丝最易引发情思,所以感性的文人总是在雨上大作文章,挖掘其内涵,恨不得榨干它最后一滴诗意。他们经常浪费大量的笔墨借雨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伤。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雨被掺杂上了感情色彩,明明就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却莫名其妙被冠上了悲伤的帽子。我不看好“雨是天空的泪”之类的比喻,可能是见多了麻木了,感到矫情了。虽然阴天或多或少用它的沉闷来影响人们的心情,但是,大家可不可以不悲伤,至少,不要增加雨滴里消极的成分。
打在玻璃上的雨滴,被自身的重量给砸扁,然后缓缓下滑,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忽一抬头,一条不规则整的泪痕赫然出现在玻璃上。当然,你也可以说,有一颗调皮的小雨滴,蹦跳到玻璃上,紧紧贴着玻璃想找个缝隙钻进去,却意外被风吹干,永远陪伴窗内的你。两者之间的不同全与你的心情有关。说起心情这个东西,永远是这么捉摸不透,时好时坏,乍好乍坏,受到一点外界影响就急速转折。雨作为外界影响之一,显得很无辜,明明就是单纯的云层运动,空气流通,却背负了改变人们心情的罪名。
不但月亮被从古至今的人的愁思给砸落了,雨点也要被从古至今的人的愁思给蒸发了。窗外的雨,还在稀稀落落的下,接连不断的朝着玻璃冲过来,前赴后继,像一个个赴死的勇士。澄澈的雨滴,未必比不上露珠的晶莹,如果它能够保留到晴天,也依旧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芒。
所以,我认为雨并不是忧伤的代名词,它是一张白纸,颜色随你调配。(王镞清)
诗韵文章4:诗韵悠悠话重阳
文/刘刚
又是一年重阳至。因为要在单位值班,不能到户外登高望远、赏菊吃糕,只能从唐诗宋词、古籍旧文中去感受九九重阳的节日气氛。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便将重阳日作重阳节,流传至今。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唐代诗人韦安石在《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一诗中,写到了重阳节有观赏菊花、遍插茱萸的习俗。农历九月,金菊吐蕊,茱萸正茂,出游赏景,登高远眺成为重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
从东汉开始,民间就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部分民众将重阳节称之为“登高节”。一是俯瞰美丽风光,寄情山水;二是眺望故乡,思亲念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谓是重阳登高、怀亲念友之名篇。此外,唐代另一位诗人王勃的《蜀中九日》也表达出与王维同样的登高情怀:“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在古代,登高所到之处是没有统一规定的,登高塔、登高山都可以,但是,有一条很讲究,无论登高到何处,都须在头上插满菊花或茱萸,据说这样做可以避难消灾。李白在《九月十日即事 》中写道:“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可见重阳登高摘菊已成习俗。杜牧笔下的《九日齐山登高》也描写了此事:“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重阳节除了游山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外,还有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多姿多彩的浪漫习俗。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写的就是饮菊花酒的情景:“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真是无独有偶,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在《沉醉东风·重九》一词中写道:“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与卢照邻有异曲同工之处。唐代诗人杨衡在《九日》中亦写道:“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爱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登高、赏菊、品酒、插萸,缔造出了重阳佳节的浓热气氛。在唐诗宋词中细细品味,我不仅眺望到万里之外的故乡,还嗅到了千年飘溢的菊香……
诗韵文章5:诗韵青山
文/水哥
我出生在大青山脚下,小的时候,抬头见山出门遇水,虽然青山养育了一方水土,但我更偏爱青山河里流动的水。
在我的记忆中,青山除了遍地松毛,几片丛林挂野果,满坡椴木落秋蝉,并没有让人记忆深刻的地方,有时甚至还有些讨厌,大人们一有闲遐,并去青山耙茅草,没有多余时间陪伴我们,让我们有了孤独。
那年,父亲摇着橹带我们全家离开了这块贫穷的土地。小船顺着青山河而下,我坐在船头,望着流淌的河水,想像着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心里充满了好奇和快乐。河水倒映下,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在青山顶上缭绕。山是绿的,水是清的,尽管景色那么美,我也无遐顾及。
我不喜欢这座山,它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但我注意到,小船即将离开青山河时,父母深情地回头看了一眼青山,又埋头专心摇橹。也许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缘故吧,青山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宽厚、善良的水乡人。
那个时候,大青山像个仁厚的老人,低沉着头,用她那宽广的胸怀包容着世间百态。她不怪世间的炎凉,她知道,她除了给周围的百姓提供遍野的烧火柴,没有给这方热土带来福祉。也不能怪你,那时人们吃不饱肚子,哪有闲逸游山玩水。世界那么大,哪时景最美。猛然间人们发现,家门口也有这么美的景色。
要说我不喜欢大青山,也不完全对,在我四岁离开家乡时,当天的景色仍印在我脑海中,我的血液里流淌着是青山河的水,骨子里打上的是青山的烙印,只不过大青山的绿没能让我的生活好起来,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吧。
“青山有幸埋忠骨”,南齐诗人谢眺酷爱青山,双旌五马遨游吟咏,誉青山为“山水都”,筑室于山南。宋代书法家米芾书青山为“第一山”,让青山在古代名望三江。“一生低首谢宣城”的李白,对青山怀有特殊感情,登临青山,揽胜抒怀,觅谢眺遗迹,凭吊谢公故宅,留下《谢公宅》、《游谢氏山亭》不朽诗篇,埋骨青山,与谢朓结为异代芳邻。
还有那些流传在民间的青山小白龙的故事,浣溪女的美丽的传说,在人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现存的龙塘、龙母等地名,与传说相互呼应,给这美丽的传说增添了神奇的色彩。藏汉、护驾墩的来历,也给这块神奇的土地,增色不少。大青山是我向往的地方,只不过没有揭开过她的面纱,不识青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片热土上的人们,都深爱着这座并不出奇的山,谷家村几十代人千年守护着太白墓。把自己的情、自己的心全部融入到这座大山里。万物皆有生灵,在人们用心的呵护下,谢眺的诗魄、李白的魂灵在这里扎下了根,滋润着一方水土,让这座山多了许味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青山有诗仙酒圣,还有谢眺的阳宅,不可能没有灵气。大青山飘摇着酒香诗韵,美诗如画,妙笔生花,芬芳着伊人心,耐人寻味,千千夜夜难以读懂。
为了能够读懂这座山,三十多年前,我与一位画友、摄影发烧友,怀揣记事本,肩背相机,手持画笔,徒步上山寻找李白的踪影,记下青山美景,录下诗山灵句。可惜没能如愿,只能遗憾地离开了,从此,三十多年中,从没登过这座山。
直到上世纪末,我的旅游论文《大青山旅游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有幸在市里获得大奖,得到大家的肯定,设想成立大青山旅游开发公司,专门从事大青山的旅游开发。事后不久,又在市报“经济漫谈”专栏首提“乡村旅游”,虽然时间过去十几年了,但愿望成了事实,也为时不晚,不枉为一件乐事。
现走进这座大山,完全不是一个样,阳春三月,桃花吐妍。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去赏桃花,是一个烂漫、简单的旅行。走入桃林,只见朵朵桃花或璀灿或含苞待放挂在枝上,人面桃花相映红,花香醉人,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川细水,百转千回,大青山的美色让人驻足,她用自己宽阔的胸怀,迎接四方游客。
走近竹林,听竹海的涛声,如李白把洒低吟长啸;溪水里,落花无情人有意,每片花叶都有诗的味道,叮叮当当,合着诗的拍子,低声吟唱;万山神树下,细细品尝,还有李白与族叔饮酒对歌的余味。水库边,李白的身影影映在碧波中,还有那生态园,装点着这座绿山,让大青山更具水乡韵味。
如果说树是山的灵魂,泉是山的血液,花是山的精灵,那么诗赋予了这座山以灵气。诗山终于焕发了春色,她用自己的美丽,回报着不惜守护她的人们。如果说那些拿得出手的名山大川,都是大家闺秀的话,大青山在我眼里便是那朴实秀美玲珑剔透的水乡村姑,虽然朴实但不失美姿,有些妖娆但不做作,耐人寻味让人看不够,一眼看到边却又读不透,因为这里有诗,有诗仙李白的魂灵,有诗人谢眺的灵性。
三月赏景哪里去,世界那么大,惟有青山美。大青山诸般美好让人如饮醇酒,醉在其中,乐在心底却无以言表,深情入骨无语凝噎,这山,便是天地造化,人间独有。美哉,大青山!
诗韵文章6:惊蛰
文/路志宽
1
春风吹开的诗韵,到处流淌,顺着季节的河流,惊蛰像岸边的一棵柳树,在向人们挥手致意。
柳腰婀娜,醉了岁月的双眼。偶尔路过的飞鸟,鸣叫在惊蛰的节气里,余音绕梁。
树木高大,小草矮小,但是对于生命与阳光的渴求,却从无差别。旖旎的绿意,为一幅巨画铺垫背景。他们集体把阳春高高举过头顶,温暖便一泻而下,温馨地注入一颗颗历经寒冬的尘世心灵。
季节的河流渐渐放慢脚步,她已深深地爱上此时的人间,舍不得就这么快离去,春的撩人与妩媚,已让它彻底失去自我,目光和心灵已是不可救药死心塌地地陷入。
故意把树叶轻轻地抛在河水之中,激起的涟漪,将春天的幸福,一圈圈荡漾开来,春天的暗涌,在水底下早已汹涌澎湃。
现代与古典,仿佛同时出现在眼前,温婉的时光,催开一粒种子的内心,一场关于生长与收获的故事,在大地深处正在酝酿。
2
一声轻轻的呼唤,就能让地下的蛰虫,迅速睁开睡眼。
大大小小的脚丫,跑出袜子和鞋的束缚,探出头来,看看天摸摸地,那惬意的样子,如鱼得水。
雷声滚滚而来,仿佛一个巨大的鼓,被巨大的鼓槌,用力地敲打,鼓声惊天动地振聋发聩,一些冬眠的生命,就这样被一个个喊醒,生长,不能拒绝的生长已是轰轰烈烈。
被闪电劈开的内心,梦想的光芒闪亮双眼。
冷与暖,仿佛在时时地交接班,唯有岁月的脚步不会迷失方向,春暖花开已是必然,生机盎然已是必然,梦想之花处处开遍已是必然,而我们只需在这个节气里准备好奋斗的力气,一如既往地朝着梦想进发。
诗韵文章7:把爱唱响
文/QIYUELIUYANG
七月承诗韵,流阳入心田。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我随着七月流阳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湛江坡头区官渡镇马劳地小学进行为期十二天的支教活动。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今天早上,我们顶着猛烈的太阳进行了开班仪式,指导老师早早就来到了学校,对各个班进行了亲切的慰问并和马劳地校长在会议上致辞,热火朝天的支教活动开始!
小班在班会之后第一节课就是我教音乐课。说实在的,毕竟我是学中文的,对音乐还是个外行,难免会有一些心慌,加上指导老师在后面观察了一会,心里欢喜和焦虑交加,所幸的是一节课30分钟顺利的完成了,和第一次三下乡支教相比,感觉我对课堂的控制力有所提高。享受课堂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感悟!
这是我第一次带着吉他站上讲台,弹起《真的爱你》的那一瞬间突然全场安静了下来,我震惊了会,心想这是音乐的力量吗?后来在唱的过程中我听到有的同学们细声应和,使我感动一番,我懂这是爱的力量!这样的感动让我想到同样的吉他入课堂的场景——家驹的非洲之旅。早在1990年8月,黄家驹就与非洲结下了不解之缘,造访新几内亚让他眼界大开。1991年2月1日到8日,在香港宣明会的大力协助下,黄家驹率Beyond乐队展开了一段生命中最重要的异域之旅,目的地是东非肯尼亚。第二次非洲之行让家驹和Beyond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巨大升华,音乐素养也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非洲这块神奇的大陆与家驹富有大爱精神的音乐之心紧紧的连在一起。
家驹在日记里写到:“首个地点是贫民区,一堆铁丝网围着的烂地,一群小孩,一个低矮通风小屋,竟然是“学校”。但是孩子的眼神,是我从未见过的天真,叫我第一次喜欢“小孩子”起来……”这段话在今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和家驹一样,我从前也是不喜欢小孩子的,甚至有些讨厌,记忆中的孩子总是吵吵闹闹让人心烦。今天站在讲台上本来也是乱糟糟的课堂也因为歌声的响起而安静,也许孩子们也不懂什么是音乐,只是好奇我手中的吉他,不过这又有什么影响呢?我环视四周,看到几十对天真无邪的小眼神注视着我,感受到为人师表的意义,一群可爱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老师为他们装载翅膀去飞翔。
在我们国人的观念里,爱不容易说出口,哪怕是慈善公益类大爱也往往内敛。对妈妈说一句“我爱***妈!”似乎是这样难,但是音乐却可以做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爱意宽大是无限,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我才明白原来音乐真的可以蕴藏爱,音乐没有疆界。把爱唱在口上,听者温暖,唱者感动。
嗓子哑了,爱唱响了,心也乐了!
诗韵文章8:指尖开花,伊人倾城
文/中天香月
中意诗韵浸心扉,
天籁词曲润秀眉,
香飘文字赋相思,
月照西窗佳人媚。
因为上网络发表文字,需要注册一个虚拟的网名,于是,我就为心仪的文字,写下了这首妖媚的情诗。我把藏头的四个字,变成了我的网名。从此,文字就变成了我心尖上的情人了。这么多年了,我不离不弃的跟着她,我想,即使五百年后,我的梦中一定还会有她。
——香月记
我觉得握着笔写字,没有在键盘上敲打来得快,而且我的钢笔字写得十分难看。键盘就灵通多了,想写什么字体,都会应声而出,而且漂亮潇洒,不必担心因为写得歪歪扭扭而遭人白眼。这样,我就爱上了键盘,盯上了荧屏,文字也就成了我心尖上的情人了。
我试着用各种口吻描绘自己的思想或感受,想的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开心的生活。就象一只卷缩在窝边的小鸟,一边精心的梳理着翅尖上的羽毛,一边咂巴着舌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同时还用一双机警的眼睛,仔细的打量着这个魔幻般的世界。且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加入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感受,再重新用文字创造出来。
文字,是心中的爱,创作,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想从生活中得到艺术,想在艺术中享受生活,文字,就这样慢慢的就变成了我心尖上的情人了。
漫游网络多年,我也不断成长,我的文字啊——这心尖上的情人,也越来越漂亮了,越来越讨人喜欢了,她也影响到我日常的生活规律了。不管再忙,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我那心尖上的情人,飙升的点击率,肯定又被网友们不知围观了多少次;百度一下,网上四处开花,到处都在转载流传着我的美文。我虽然没看见他们是怎样翻动我的网页,但看见朋友们撒下的鲜花,捧上的心心,留下的祝福,我就知道,我这心尖上的情人啊,还是十分讨人喜爱的。因而,我也越发用心的打扮起我这心尖上的情人了。
在现实的生活中,有时,悠悠的情思无法对人表白,但在虚拟的世界中,我心尖上的情人却十分愿意倾听。我知道,我的心血顺着指尖,通过键盘,在荧屏上敲打出文字来,我的情人就会现身了。
刚开始创作时,我心尖上的情人只属于路边的小黄花,朴拙弱小,难耐风雨,很不起眼,也不美貌。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经过风霜雨雪的洗涤,再用心血不断的浇灌,她也逐渐的鲜活起来,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我相信,用心血浇灌的花朵,总有一天会吐露芬芳,我愿意执迷不悟,终身不悔的爱着她。我相信,在我的心血流干之前,我心尖上的情人啊,一定会娇艳无比。因为,那是我的心血啊!那是我用血液创造出的女神啊!
在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的荧屏上,虚幻与现实共存,诗言与歌咏和谐,我那心尖上的情人啊——充满魅力。有时你像露珠,有时你像珍珠;有时你是菊花,有时你是牡丹;有时你像大雁,有时你像家雀;有时你又像一挂雨帘,点缀在江南的雕花古窗前;有时你又像曲院风荷中的菡萏,微风吹来,对我频频点头,带着那迷人的芳香,吹进我的心头。
当我忧愁时,你像雨巷中的油纸伞;当我烦恼时,你像细雨中的丁香花;当我纠结时,你像穿过石拱桥的乌篷船;当我迷茫时,你像弯曲的青石小路。当我开心时,你的身边总有小桥流水如画展开,配有江南丝竹,伴随吴侬软语,轻歌曼舞。当乡愁浸满我的双眼时,你像十五的月亮,照亮我的心房,我就搭乘你的清辉,来到了日思夜想的江南故土。
就这样,我们在江南的烟雨路上,不期而遇。你悄悄的告诉我,那弯曲的石拱桥,在寂寞中等我已越千年!我喃喃不安的告诉你,在灯火阑珊的临安皇城,我们就擦肩对视过!你,总是那么耐心的听我倾诉,你,总是那么小鸟依人般的温柔。我心仪的情人啊,你在我的心尖上——婉约风姿!面对你,我都不知如道何形容你了,你在我的心中,就是我的天使!
我们一起喝下午茶,一起听黄昏风;一起看云戏月,一起数流星雨;一起捧着唐诗笑,一起抱着宋词眠。在暮鼓晨钟之时,听一曲古老的江南丝竹,携梦入雨巷。就这样,我陪你度过了多少不眠的风雨之夜,你陪我迎来了多少朝霞初升的曙光。我心仪的情人啊,你在我的心尖上——同甘共苦!面对你,我都不知如道何形容你了。你在我的心中,就是我的唯一!
是谁,在键盘的沟壑中寻你轻声的呼唤?
是我,在浩瀚的文字中把你真心的期盼;
是谁,在你的身边轻轻撒下了花瓣?
是我,在泣血无声中为你梳妆打扮。
从此,我们一路相伴,朝夕相爱。在与你结伴的路上,有多少风霜雨雪,我们相互取暖,有多少风和日丽,我们开心笑颜;不管桃花盛开,还是梅花烂漫,你都没有离开过我的身边,你出现了多久,我就陪伴了你多久。
当我把键盘当钢琴一样敲击时,你会将隐藏的音符释放出迷人的和声,烘托出相思的元素来陪伴我,让我在思念中对你更加依恋和缠绵;
当我把键盘当古筝一样抚摸时,你会将遗落的黄叶弹奏出婉约的旋律,困我在蒹葭苍苍的水边徘徊,让我从骨髓中对你更加迷恋和痴狂;
当我把键盘当琵琶一样弹拨时,你会驱赶万马裹着硝烟向我奔腾而来,锵锵而鸣把我从消沉中唤醒,让我从心灵中对你充满顶礼和膜拜。
你,血养的文字,就这样从我心中流出,于是,在我的心尖上就有了一位心仪的情人。当初我用“一指禅”打全拼时,我就爱上了你,后来学五笔时,我就痴迷了你!当指尖与键盘接触,你就顺着血液来到我的心中,我用爱,就这样创造了你。从此,你住进了我的心房,与我成为知己,一种没有距离的知己。
我心尖上的情人啊,看着你娇媚的身影,在文字的海洋中绽放出湛蓝的光彩,我的心中啊,就像充满了午后的阳光一样温暖。你让我慢慢忘却了这个世界,舒缓了身心,释放了压力。你能撩动我心中怀旧的琴弦,荡起惬意的涟漪,弹奏出甜蜜的音符。在我的心中,你是一位愿意听我倾诉的情人。与你在一起,有一种躺在宽大的沙发上,卷曲着双膝,边听音乐,边翻唐诗的放松之感。此时,那一丝慵懒的感觉啊,就会幸福的涌上心头。
记得刚来好心情网踏青之初,我以九九八十一岁的高龄老汉现身,为的是寻求清静,心想,谁也不会搭理这么一个糟老头的。但,随着文笔的起起落落,你在我的心血供养之下,我以绕指的清风,让你在我的心尖上初露风姿,日渐秀美玉立,得到了一些网友的认同。其中,有一位知心的姐姐,看破了我的红尘,她说我一定是女儿身!她给我的情人送来了大把的鲜花和火红的心心,更有那一句句真挚的祝福。在此,我要向她深深的鞠一躬,我要替我的情人,向她道声万福!
指尖开花,伊人倾城。在这里,套用姐姐说过的一句话:“纸墨,是尘中的藤;文字,是心上的花。”我想说,文字,我心尖上的情人;爱你,已突破了我的想象!
这正是:一袭墨香正梳妆,与世无争临小窗;墨染春华赋新词,闲时独唱陌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