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散文

请欣赏安康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安康散文1:城里的麻雀

文/张朝林

安康城市里的麻雀,是见过世面的麻雀,性格胆大妄为,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它们灰不溜秋的身影。它们谁也不怕,或两三只在树上“叽叽喳喳”上下跳跃,或一两只在你的身前身后跳来跳去。你一跺脚,它便“嗖”的一声飞向前去,落在绿化带乔木上盯你。不怕人便罢,车来了也不怕,汽笛按响,顶多向前飞几步,又停下望车。

我喜欢屠格涅夫的《麻雀》,那是一只勇敢的麻雀,充满伟大母爱的麻雀(我不知道那只麻雀是雌是雄),它在强大的猎狗面前,临危不惧,用自己渺小的力量战胜了猎狗。我更喜欢冯骥才的《珍珠鸟》,那是几只可爱、胆小的鸟,由于人和鸟的彼此尊重,产生了超乎自然力的信任。看来,无论是人类、自然、社会,只要彼此尊重,才会和谐相处。

安康城里,看不到群聚的麻雀,都是一两只行动,偶尔看到三五只麻雀,跟在一群鸽子的后面飞翔,让我激动不已。是不是麻雀也染上了“世俗”?如同居住在单元楼里的人们一样,对面互不认识,独往独来?

在家乡,麻雀是团结的、群居的、美丽的——你看它的毛色,花纹鲜明,靓丽可人,身材矫健,动作机灵。盛夏,桃树、李树上,总有几十只麻雀栖息在上面,叽叽喳喳吵闹,若是受到惊吓,一团黑云腾起,绕着桃树、李树飞旋,它们总是峦着一棵树、一片竹林、一片山野、一个村庄,不离不弃。黄昏,更是麻雀的天下,成千上万只麻雀,沐浴晚霞,在村子的上空盘旋、闹叫,时而盘旋成一个黑压压的椭圆形,时而盘旋成一个螺旋,整个村子都浸泡在“叽叽喳喳”的闹声中。暮归的人们在麻雀的闹声中,走进村庄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最后一抹晚霞落尽,麻雀们便飞进竹林里,竹林成了麻雀的合唱大厅。此时,若有一只鹞子飞入竹林,百鸟顿时静音,接着便“轰隆”一声,栖息在竹林里的麻雀、斑鸠、喜鹊纷纷腾起,四处逃窜。故乡的夜幕里,鸟影晃动,撩起鸟潮,撩动夜幕。

我居住城市的窗下安装着空调压缩机,压缩机的背面,是一对麻雀夫妇的“家”,它们衔来杂草、鸡毛、棉絮,垒起一个小小的窝,每天早晨我被它们叫醒,就坐在电脑前敲打几段文字。起初,小两口站在压缩机上,隔着窗纱,歪着惊恐的脑袋望我,我放慢打字的速度,用漫不经心的眼光看它们。慢慢的,它们敢于跳到我的窗台上,隔着窗纱和我对望,我也用信任的目光回视。一只大胆的家伙,用尖尖的嘴,啄纱窗,和我挑逗,我只拿我的余光看它,继续打字,任它们啄。啄了一会,那只站在压缩机上的麻雀一声呼唤,它便跳走了。

妻子害怕麻雀的小窝损坏了压缩机,几次想捣毁。我说,它们建起一个家很不容易的,由它们去吧。就这样,我和那对麻雀夫妻为邻居,彼此尊重,相安无事。

过了一段时间,我听到麻雀窝里“唧唧”吵闹不停,我打开纱窗,伸出脑袋一看,原来是它们喜得贵子,四只毛茸茸的小家伙,挤在一起,张开大嘴巴讨吃,煞是可爱。这时,不知那对麻雀夫妻从哪里像箭一般射过来,落在压缩机上,跳来跳去,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叫着,惊恐的小眼睛里,流露出哀求的神色,似乎随时准备和我决斗。我明白了,它们是害怕我伤害它们的孩子。我知趣地把脑袋收回来,关了纱窗,继续做我的事情,它们吵闹了一会,就回到窝里了。

爱和信任是彼此的。从此,那对麻雀夫妇更加信任我了,那四只小家伙开始展翅飞翔了,那对老麻雀时不时也领着那几只小家伙,栖息在我的窗台上,啄我的纱窗。我想,那也许是对我爱的亲昵和表示吧!

安康散文2:说紫阳

文/莫伸

很早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地处安康一隅的紫阳。那时候艺术家们——尤其是美术家和音乐家们都喜欢去紫阳,原因是紫阳很有特点。这特点一是山水,二是民歌。

先说山水。

多年前我曾和几位作家朋友一道去紫阳,先是转了县城,吃了特色小吃,之后便坐了船去汉江边一个叫焕古的小镇。那天风和日丽,大家坐在船上,两岸青山如柱,眼前碧波轻漾,在秀山丽水的怀抱中只有一叶小舟悠悠地行,款款地走。那种感觉,胜似神仙。

也许是紫阳山水的秀美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从那以后,我便特别留意了画家笔下的紫阳。于是我发现,无数支画笔其实是从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为紫阳蘸墨的:从古老的石板屋顶,到狭窄的青石台阶;从江边陡立的小屋,到坡崖环绕的茶山,历史就在画家们的画作中,一幅幅地展示并续接。于是千水浸绿茵,万壑飘远岫。紫阳之美,难以尽述。

再说民歌。

欣赏紫阳民歌同样缘自一个偶然的机会。紫阳民歌本质上属于南方。与我们听惯了的《信天游》在韵味上截然不同。凝神细听,紫阳民歌有亢扬雄阔,也有柔婉诙谐。而在所有这些可品可辨的品质外,还有一种源于千水万壑之中的天然和朴素。这些民歌大多歌颂爱情,咏叹生活。每每于甜美柔婉之中,浸渗着青春的向往和理想的寄托。如果说洪荒远古般的群山深处能够飘然而出这样一种趣韵俱佳的歌声,那么只能说,人类生存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实在是太韧了!

回过头来看,紫阳的山水和民歌完全是用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走近我的。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融接,也是一种隐绰渐至的粘连。就在这种似有若无,丝丝缕缕的融接和粘连中,紫阳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开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丰满。后来我总结,紫阳自身之美,同样是一种山水人文的融接和粘连。山之青翠,源自林茂枝繁。水之潺澈,源自植被良好。这完全就是山水之间密不可分的相互映衬和依托。而歌之柔婉,出自人的细腻。人之灵慧,自有歌的启蒙。延伸下去,世间万事万物,都能于细微处发掘出它滴滴浸渗的由缘。

和中国所有具有自然美和天然美的地方一样,从前的紫阳虽然很美,却也很穷。这多少令人遗憾。紫阳有茶有桐,有药材有木耳。但是所有这一切,别处同样有。大家共有,就难说特色,更难说出色——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也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产生出更高的追求,紫阳的特色和出色竟不期而至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它的特色和出色竟表现在紫阳发现了一种稀有的矿物质元素。

这就是硒。

最初这硒是怎么发现的?又是被谁发现的?硒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它能吃还是能喝?应当说,作为个人,我一概不知。我只是随着民间的口口相传而知道了,紫阳有硒,硒是一种很贵重的元素。之所以贵重,是因为它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

这认识多么抽象,多么轮廓,多么粗浅。

但已经足够了。

回首追溯,历经几十年,紫阳与我的机缘竟是如此微妙。起初是看到的美景,后来听到的是民歌,再下来又知道了紫阳的山水是含硒的。凝神细想,上帝确实公平。陕北阔大无羁,却凋蔽苍凉。就在人们哀叹其凋蔽苍凉之际,地下突然就涌出了滚滚的煤炭和石油。陕南峰陡峡深,缺乏丰田沃土。就在人们鄙夷其洪荒远古之际,山水中却发掘出罕有的珍稀元素。这元素用肉眼难以观察,用感觉难以捕捉,却客观存在。于是土壤中长出来的植物,就有了含硒的品质。山涧中流淌的泉水,就有了富硒的尊贵。

安康散文3:奔安康

文/孔明

暮春去安康,我觉得不是“去”,是奔!车在西康高速公路上奔驰,遇山钻洞,遇沟跨桥,目的明确:安康!车奔,心也奔,一路好风景,一路好心情。虽然云横峰峦,却清楚那云是雨的爱情,所以总令人想入非非。敞开了车窗,扑面而来的劲风虽然凌厉、冷硬,却因为湿润、清新而令我感动、冲动。关闭了车窗,心门却因为眼睛的喜出望外而敞开,魂便游离出去,粘附在了“安康”两个字上。天地造化,人文通灵,怎么就叫了安康呢?逾越了秦岭,便屏蔽了都市的功名利禄么?枕依了巴山,便寄养了形体的三魂六魄么?一条河流,一脉交通,一方封闭却自给自足的肥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安康,也寄生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人生拥有安康,还浪求个什么?

第一次去安康是1992年初夏,坐火车,经汉中,心中所想,就是个穷山恶水。山穷是想象,也是传说,水恶却有1983年大水灾为证。可能先入为主吧,入住安康的一家旅店后,心里总有不“安康”的感觉。床单、枕巾是雪白的,雪白之上的长短头发醒目得令人惊愕。漂亮的女服务员却一脸笑:“不要紧。”纤纤玉指拍打着床单。我问床单、枕巾是否换洗的,她不笑了,停止了拍打,甩一句:“白净的,洗啥呢?”撅嘴而去。我们只好换了旅店。住四楼,水淹的瘢痕已有了岁月的记忆,这一夜总觉是睡在水上。次日结账,女收费员既不肯拆解一沓子新的零钞,又拒收100元大钞,磨蹭中竟寻来了几张破旧的零钞。好在这只是小小的插曲,并没有抵消之后旅行中所见所闻的美好。去江北访问一位女教师,倾盆大雨中目迎她款步行近,雨水漫过了她的脚面,让我联想到了“清泉石上流”的诗句。与她交谈了一个小时,恍惚如梦境中的窃窃私语。此后经年回味,觉得那样的女子只能用“安康”两个字形容了。安静、安逸、安心,康健,康乐,康美!

第二次去安康,也是自汉中而入,坐汽车。最想见的人物是作家张虹。初识她的情景如一幅水墨画,愈是保持距离,愈是清晰而逼真:黑色的蝙蝠衫,把女性美的青春活力展示到极致。当她在古城西安声名鹊起的时候,突然遁形匿迹。听说她回归安康,我百思不得其解。见到她后,随她游览了香溪洞,席地而坐,她这样问我:“感觉是不是很美?是不是有不想走了的感觉?”我脱口而出:“这儿适合恋爱!”顿悟:山水是摄人魂魄的。张虹一定是被安康摄了魂魄。她是才女,写作是她的宿命,回归安康,就是安妥灵魂。我欣赏香溪洞前的一汪水,水里一抹白云与她的一脸春色浑然一体。美是与生俱来的。

已经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安康,却记得每一次去,安康都会令我流连忘返。天下有比安康更美的山水,但没有比安康给我更多的回味。安康归来已是多日,那一夜江边散步总令我恍若步入了蒲松龄笔下的聊斋。我们一行约来了才子刘云和才女李小洛。刘云如流云,注释他的文:文同笔墨,小速写,大写意,携云握雨,花草虫兽都有精气神,字里行间充盈着安康的地气和秦岭的雄风。李小洛本身就是一首诗,一幅画,甚至一味禅。适逢雨夜,雨里看她更好。看上去弱不禁风,实际上她才是安康最好的脚本。安康富养才子,奔安康而来,不见他们,当然美中不足;见了他们,才算得真正领略了安康:山仁水智,人杰地灵。

安康散文4:遥远的巴山

文/谭宗林

三十年前,我在原安康铁路局分局团委工作。从那时起我便和襄渝铁路线上一个艰苦的山区小站——巴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以后,每每想起那里的山,那里的黑水河,那里的钢梁大桥和那面山坡上的坟墓,还有那一张张充满青春活力的脸庞,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总让我心揪得慌。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尽量忘却,不让自己思考,强忍内心激动,不去回忆、不去面对,但是不管我怎样努力,随着时间的沉淀,浮现出来的依旧是金子般的岁月和那段金子般的情感。

当年的安康铁路分局地处秦巴山区,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管辖的襄渝、阳安两条铁路线,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维护管理着现代化铁路的职工家属,却面临着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买粮难、买菜难等多种生活问题的考验。而巴山站区集中了襄渝铁路六大之最,以环境恶劣和工作条件艰苦而出名。

1984年7月,我见贾尚军的时候,他是巴山工务指导区的第二任团支部书记。脸黑、人瘦、个子不高,满腔的陕北话,和我握过手后,他不停地搓着双手说:太苦了,一满子留不住人。他告诉我,工区有一百多名年轻人,团支部所做工作就是想法要留住人。他讲工区点的还是煤油灯,吃粮还要到几十里外的鱼渡乡去买。原粮扛回来后还要手推磨自己加工。条件太差,又没有业余生活,年轻人已经跑了几个。他是七七年入路的第一代巴山养路人,这个陕北汉子是个孤儿,文化不高,却在宿舍的墙上写下:“工作的需要就是自己的理想”,用这样的条幅来勉励自己。因为那是个充满理想和崇高的时代。

工区的第一批树是贾尚军带着工友们栽的。他们还在铁路桥下的乱石坡上,挖山平地修出了半个篮球场,工余时间大家有了活动场地了。松树坡的工友们听说巴山整了块球场,过桥钻洞走了12公里的路过来打球,结果打输了,不服气,因而时常会过来挑战。这件事影响很大,团支部决定召开巴山工务段第一届运动会,给大家鼓劲,几个办公桌一拼,上面铺着从职工宿舍床上扯下来的床单,便是主席台。五六个代表队各自统一了服装,有工作服、有运动衣、还有毛衣,服装都是东借西凑拼起来的。从乡政府借来了手摇式电唱机。在《运动员进行曲》音乐声中,举行了庄严的开幕式,升起了国旗。每每说到这些,贾尚军都神情庄重。他说:由于条件所限,比赛项目只有拔河、扛枕木、乒乓球等六个项目,而奖品也就是几分钱的铅笔、橡皮、笔记本,最贵的是一毛多钱的手帕。但站区比过年还热闹,人和山都在响动,像黑水河水一样欢快。运动会后很长时间,工区都处在兴奋之中,大家上班干活都充满了劲头。贾尚军说:第三届运动会举办时,守护巴山隧道的解放军和乡政府也参加了,周围的老乡走十几里的山路来看热闹,像赶集一样。从见贾尚军的那天起,我记住了巴山,也有了我和巴山割舍不了的情愫。

1985年秋天,贾尚军的夫人和女儿来到了巴山,为了照顾他们,领导把贾尚军调到了条件相对好的站区。但是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贾尚军早早失去了生命,留下了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女儿。几年后,一个初冬的星期一早晨,在安康分局文化宫的门口,我遇到她们母女三人拉扯在一起哭成一团。原来贾尚军去世后,组织为了照顾她们的生活,让他的妻子顶替接班,在一个叫大竹园的小站当桥隧工。八九岁的大女儿在百里外的四川万源站念寄读小学,而小女儿在几十里外的安康上幼儿园。当年铁路沿线的职工子女都是坐火车上学。星期六女儿坐火车回家,睡着坐过了站。当时山区铁路交通不便,又不通电话,母亲没接到女儿急得发疯,而女儿坐火车到了安康,在站台上无助地哭着,还是好心的车站职工收留了她。星期一早晨,大女儿不愿去上学,小女儿不愿离开母亲,才出现了如此揪心的场景。听到了她们的哭诉,我流着泪把她们带到了分局长的办公室,局长立即让人事部门下令,把贾尚军的妻子调到了安康,在生活段的浴池上班。

今年春天,也就是三十年后,我陪着着名作家贾平凹去巴山采访,他听了巴山过去、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后,动情地说:一定要记住这些平凡的人。平凡能够坚守,而且能把崇高继承,就是伟大。那天离开巴山的时候,坐在车上,回眸望去,我情不自禁地抬起了右手,从内心深处向巴山致敬、向岁月致敬、向自己曾经的青春致敬。

安康散文5:安康的一处山水

文/范超

左边的山像虎,虎视眈眈,右边的山如龟,龟步徐徐。傍山脚的是路,绵绵而去,偎路基的是河,潺潺而来。

河里蹭蹬着一些石头,石头上点缀着几粒人,其中一个是我。我从俗世来,偷得浮生几日闲,到这山水之间,只为寻个超然。

我能够脱俗吗?唱了几句别人的歌,跳了几步别人的舞,篝火晚会也已薪尽火灭,鱼池里,该来的自会上钩,不想走的还在那里放生。我能记得的,一个是散漫的爬山,虎山本无虎,却向虎山行,看见的瀑布,只是岩上滑溜下的一小撮水,势小,扑不住人,快到山顶悬一亭,能聚仙,让人长出一口羊肠气,可手插腰间指点江山。另一个是散漫的望月,最好独去,待众人都歇了,你自可披衣起床,听风吹过林梢,听水流过石缝,思接千载,神游万仞,一切往事瞬间波波奔来眼底,好久不曾有过。几个山家女子狐媚一样从山上石阶、河间浮桥一路下来,低声悄语地隐进对面的木屋之中,让人起无限的遐思。抬头看天,山月不知心里事,缓缓地移到山背后去,只留下你凭栏望月独自愁,少年强生的忧愁,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现在我在河上,河里有很多石头,大小不一,奇形怪状。山高石古藏灵根,每个石头都是断代史,每个石头上都有故事,我一一捡起,阅毕又一一放下。一个少妇拾起比拇指稍大的一块画石,石上纹络清晰,层理分明,她指给我看这儿是树,哪儿是村庄,夕阳西下,斜晖脉脉陈列天边,真是一幅奇妙的夕阳晚归图,我佩服于她的悟性,遂懂得她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男孩惊诧地叫了起来,他手上的石头竟颇似一打坐观音像,发髻高簪,双掌合十,仪态端庄,美目慈祥,栩栩如生样惊得我口念弥陀,忙呼“菩萨保佑”,他眼尖,很快又在附近摸得一表面坑坑洼洼之水槽石,状若莲花宝座,观音刚好可放置其上,让人感叹天工开物之出神入化与珠联璧合。同行人中,惟我收获不大,但也拣得了一石,上嵌一幅像,酷如中国地图,暗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另一石则肖似卧兔,属兔的人拾得活脱脱的兔石,人间的一切都有定数!

我们提了一堆石头上岸,摩挲良久,思绪若干,那一顿饭谈也是围绕这石的。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来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茫然,太没有独处内省的机会。我们去的那天是立秋,立秋那天下了雨,有些人受凉了,实属“酒肉穿肠过”,但只要那石佛在,“佛祖心中留”,此行也不虚啊!

安康散文6:一抹残阳醉凤山

文/陈春苗

安康是个山城,许多奇山异水不亚于全国各地的盛景。大巴山的山系中有一个林壑幽美山峦叠翠的山脉叫凤凰山,凤凰山中又有个高峰叫作鸡山寨,也称作大东山,也许是相对于西边的凤头而言为东山吧。

大东山的四季和朝暮都有景观,而日落是最有意思的,你可以极目千里,看着夕阳在你的视平线以下缓缓坠落,看着那个給万物以生机的“救世主”在你的脚下俯首称臣。没有日薄西山的悲凉之情,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惋惜之情,只有“行至山巅我为峰”的豪气和“一览众山小”的霸气!

平常的日落,不过是云裁落日,残阳饮血,红霞漫天,万山披金,最后完全坠落,把光明丢给星月和灯火。平常的落日简洁明快,她火辣辣的浓艳让你不可抗拒,不容迟疑的决绝让你来不及惋惜。

可是雨后的落日就不一样了,就像一个妖娆美女多了一层面纱,又像少妇穿的开高衩的垂踝旗袍,勾人魂魄,引人无限遐思。

雨停了,混沌的天地开始收起云幕,只见云归云,雾归雾,各自在各自的领地里策马奔腾。似海啸,排山倒海;如飓风,席卷一切。瞬间,天空似被撕开的帐幕,云开始有了形状,比攢起的雪堆要明亮,比堆砌的棉花要飘逸。天幕也变成了透亮的蓝色,整个天空越来越像雪浪轻漾的海洋。风似乎还是不遗余力,云朵越来越薄,越来越透亮,像探戈一样的节奏,像现代舞一样的狂热,最后归于轻舒水袖的舒缓和轻淡。

也许是高空以下的水雾回落了,也许是天上的云都通过什么渠道流转到了山间、山头。它们迅速的汇聚,在山头凝成云朵,在山涧织成锦缎。还有许多散兵游勇继续在奔腾,寻找归路一般。转眼间,所有的散兵游勇已归队,条条素锦铺满山壑。

不知何时,西方的天空已是霞光万丈。落日是半个透亮的黄点,近处的云层一片通红,再远一点的云层就是曛黄的了。西天的云层整个是暖暖的橘黄。天空由远而近,曛黄,浅蓝,湛蓝。

再向下看,太阳落下的地方不是山,而是海,是云海。黛色的山有的露出点山尖,有的露出了半个山体,蒸腾的云海从脚下一直延伸到海天相接的地方,延伸到太阳落下去的地方。几缕霞光射向海面,浮光跃金,忍不住紧追着这层金光看,想看看会不会有金鱼跃出。

不知是眼睛看累了,悄悄的休息了会,还是有个魔法师一下收回了霞光。天际线上只有一个亮黄的月牙了,近处的天空酱紫越来越多,云海罩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转眼间,天海又十分的分明了。天际线处一道金光,天空一片曛黄,云海上面的金纱若有若无。浓浓的白色云海显得比天空更加厚重沉稳,而这厚重沉稳的云海就在你脚下,那是一种莫名的踏实,仰望天空时的遐思都比不上这份踏实的惬意。可能这就是为什么老人们常说:人应该脚踏实地,不应该一高兴就把尾巴翘上天。

最后,天际只剩下一抹黄,云海染了山的黛色,群山罩了夜的黑衣。

雨后天晴的黄昏,站在大东山之颠,领略了风的狂欢,享受了色的盛宴。当最后一点曛黄像残羹冷炙撤退了以后,人的心也如这短暂的黑暗,无比沉静安宁。

安康散文7:瀛湖之行

文/洁骜小仙

安康之行的第二天是瀛湖和香溪洞。虽然仍然下着雨,可能是由于坐车不长时间就到了景区的缘故吧,一改昨日的阴郁,今天一切好像都变得快活明朗了起来。我在景区门口买了雨衣和鞋套以免被雨淋湿影响心情。

听船上安全员说,瀛湖是个人工湖,大概有77平方公里的辽阔。坐在游船上游览瀛湖,只见瀛湖被群山环抱,湖里星罗棋布着众多岛屿,岛屿和群山近处都是葱郁的绿植,远处被烟雨云雾缭绕笼罩,给人一种诗般的朦胧和虚无的美丽。半山腰以及山脚下,面湖而建的房子便让人倍加艳羡。岛屿上大多都是人造景观,游船把我们带到金螺岛岸边,人们登岛游玩。

这个岛屿主题好像就是对美好爱情的祈愿。虽然是人造景观,但人们兴致不减。刚进门便可以看到许愿池一个海螺女娉婷的雕像,许愿池后面是寓意同心结连理的爱情树以及天使之翼,再后面还有爱心秋千很是别致。左侧则是象征牛郎织女会面的鹊桥。中心景观左侧是螺峰塔,塔高似有四五层,每一层塔壁上都画有中国古老而又美丽的爱情传说,虽然有点粗制滥造,但它们的所表达的意境都是美好的,也没有影响游览心情。人们在上面热情留影拍照。与罗峰塔相对布局的好像叫做婚俗博物馆,里面陈设了各种民间结婚时的场景再现和物件,这就给了游人提供了很好体验的场景和拍照的道具,所以不分年龄、性别大家照片拍的很是放飞自我。

我是被横梁上悬挂的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打动了。对于吴越王钱镠,我是先通过这一句话知道他的,然后通过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杭州宣言”知道了那个人的伟大之处的,根据余秋雨的描述,钱镠以大当家的身份对杭州那座城市进行了系统的整治,对杭州所形成的现有的美丽和生态有着不容杭州后人忘记的贡献。当下,抛开他的政治身份和社会贡献不谈,单那一句柔情蜜意的话语便让他成了万千女子心仪的人儿。唉!爱情,这个亘古不变永久不衰的话题,在我看来,它是人们生命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现在想来,人社会性中很多的爱恨情仇都源于这一份原始的情愫,它衍生出了情感中的很多牵绊纷杂,但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和感知能力,却重来不曾随科技的进步和生物的进化而退化一丝一毫!古今中外不分你我,都希望有那样美好的情缘,所以这世上才有的那么多的爱情传说和故事,或者以唱咏的形式被人们口口相传,或者以诗赋形式被人们记录歌颂,或者以小说曲目形式被人们缅怀遐想…这是多么神奇的情愫啊!但是,很多美好的爱情却又是悲伤的…唉!或许,这种残缺的美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吧!不过,此生拥有,残缺,又何妨?人生本就不完美…

安康散文8:紫阳喝茶

文/杨广虎

去紫阳是几年前的事了。每到安康,就有朋友撺掇去紫阳,说是紫阳如何如何美,茶如何如何香,姑娘如何如何漂亮。

当时,安康到紫阳的高速刚开始修。我们开着车,不顾夏季的炎热,一路颠簸了四五个小时才到紫阳县城。万山综错,河溪密布。沿途都是不高的山,曲折蜿蜒,柳暗花明。和许多南方的县城一样,紫阳县也是临河而建,渐次而上,显得高低不平,错落有致,如同山水画廊。县城不大,但很干净,人也不多,闲适安静,天高云淡,草木繁盛,属于乐居的小县城。

紫阳虽属陕西南部秦巴之地,但是明显有南方县城的味道。因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紫阳人大多是明末清初从湘、皖、赣、豫、闽、粤各地来的移民后裔。居于汉水上游的紫阳,南北交会,水运发达,商贾云集,交易繁盛,过去肯定是繁华的码头。城中粉墙青瓦,石阶遍布。我喜欢这里的石板房,房顶一层一层的薄片石头,当地取之,太阳晒不透,阴雨淋不透,保温透风,冬暖夏凉,真是伟大人民智慧的发明!

一群男女喊着要去茶园买茶喝茶,县城茶馆不少,但我们还是步行到了离县城不远的一处石板房下,有一女子正在此卖茶。远处是汉江,房子后边是百亩茶园,郁郁葱葱,近在眼前。女的都不顾茶园道路狭窄,裙裾飞扬不时被茶树挂住,嘻嘻闹闹去了茶园。我们几个男人坐下了喝茶。女子大约二十三四,圆脸温润,双眼皮大眼,穿着黑白相间的小花土布短衣短裤,娇小玲珑,健康明朗,就是我们梦中的采茶姑娘形象。她微笑着,招呼我们坐下,用玻璃杯给我们泡茶。紫阳茶,因为层峦叠峰,云雾缭绕,气候适宜,土质疏松,矿物质丰富,有机质硒含量高,呈酸性和微酸性,早为贡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紫阳茶,泡在玻璃杯中,我们清晰可见茶叶鲜嫩、紧细、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女子说,紫阳茶,至少要品三次才能品出味道来,初品,会觉得味较淡,淡过之后,又有些小苦;再品,苦中含香,味极浓郁,放在舌上有点舍不得下咽,入肚之后,一股沁人的凉意油然而生,再品一次,茶味更是越来越香,丝丝缕缕绕鼻旋肺,让人越发回味无穷。

我们不懂品茶,只觉得越喝越香,回味悠长,香气醇厚,沁人心脾。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喝的是山里的溪水,甘甜可口。据说,茶的生长与水有关,泡茶更与水有关。一是甘而洁,二是活而鲜,三是贮水得法。现在工业发展,环境恶化,水质污染,在城里只能喝“死水”泡制的“死茶”了。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科学的水质标准,卫生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规定了感官、化学、毒理学和细菌等四方面的内容。而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按来源可分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自来水是通过净化后的天然水。自来水有时用氯化物消毒,气味很重,可先将水贮存在罐中,放置24小时后再用火煮沸泡茶。水的硬度和茶品质关系密切。水的PH值大于5时,汤色很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倾向于自动氧化而消失。软水易溶解茶叶有效成份,故茶味较浓。另外,水中的含铅量达到0.2mg/kg时,茶叶变苦;镁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淡;钙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涩;若达到4mg/kg时,茶味变苦。因此泡茶宜选软水或暂时硬水为好。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溪水、泉水、江水(河水)属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蒸馏水为人工软水。

以上是网上的一段话,我且借用之。

且说这女子泡茶,没有高深理论,也不讲茶道,只让我们喝,啥时候喝个够啥时候结束。大家都喝得肚子滚圆滚圆,连上厕所,却不愿意走。女的从茶园回来调侃道,是被茶迷住,还是被茶女迷上?

女子一笑说,是茶,也是女。这茶和水,就如同山与河,伟岸和柔润于一体;也如同男人和女人,两情相悦,泡在一起才可甜甜蜜蜜。我和丈夫就是在紫阳的茶和水,清清爽爽,甘冽质朴,虽说不富有,但很美满,生有一个小孩子,快乐幸福。众人大笑,笑过之后,良思很久,都倾囊买茶,回去自己喝或者送人。只可惜,回来之后,不管用啥水,都没有紫阳的味道了。

女人们又说了,肯定是那个泡茶女子是个茶仙狐妖,你们的心啊在紫阳被她迷上,掏走了,魂也留在了紫阳。

老实说,三千里汉江,八百里任河萦绕的紫阳,令我神往;紫阳茶令我向往。“紫阳腰,汉阴脚,安康女子爱做作,要看水色下白河。”我心里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冲着“紫阳腰”去的,虽然没有看到,泡茶女子结实、敦厚、丰满、灵活的少妇之腰,可能就是美艳的“紫阳腰”吧?!紫阳县城美景宜人,紫阳茶清浊明心,健康长寿,“紫阳腰”作为辛勤劳动的美好尤物,也算与紫阳民歌一样让人在心底深深着迷吧。

安康散文9:悲凉的“幸好”

文/亦杰

陕西安康某小学12岁的学生小明,因未按时完成作业,遭老师掌掴,之后老师还指使班上50名学生依次打小明耳光。三天后,小明脸上被打的痕迹仍然明显。对此,小明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中午被打过脸,最后不知道同学为什么笑,说我的脸肿了。我不信,回家照镜子一看,吓了我一跳,脸乌了。这对一个自尊心强的人,绝对会想到自杀;幸好我的自尊心不强,要不然我就完了。”

对屡屡发生的老师体罚学生的新闻,我已经“审丑疲劳”了。但像小明这种被打后的心理倾诉,不禁感到震惊,尤其是小明把“幸好自尊心不强”当成自我心理调适的良方和保护自己的盾牌,仿佛一种久经风霜的“人生宝典”,更觉悲凉。

其实,这种将“自尊心不强”当“幸好”,把“自尊心太强”当“祸源”的心理现象相当普遍。我就亲历过。几年前,孙子在西安某重点中学上初三时,一次因未完成语文作业,被班主任打耳光,中午放学回家时,脸上还有鲜红的四个指痕。我当时欲领孙子到医院取证,控告老师体罚学生。但孙子很淡定,说“算了算了”,苦苦哀求我不要找老师。说找了老师“可能会挨更多的打”。我只好依了孩子。俗话说“说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对老师的伤害,我担心孙子想不开,闹出什么意外来,但他想得开,我也庆幸孙子“自尊心不强”。但这种伤害给孩子留下的心理阴影是严重的,离开学校后见到打他的老师还腿发软。有些不良老师,大概就利用了这种“自尊心不强”任意伤害学生。据我了解,老师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言行除了体罚,还有侮辱、诋毁、挖苦、恐吓、歧视等。这些伤害对自尊心强的学生,酿成了悲剧。如安徽某校两小学女生,因学习成绩下降常遭老师奚落,在教室服毒自杀,并在黑板上写下遗言:“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有幸抢救了过来。然而,人们还责怪娃们“自尊心太强”。

所谓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自尊心强的人,一般都能够积极履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义务。在学习和工作中,往往自加压力、自强不息,对来自别人的伤害能进行有理有节的抗争,依法依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生活得有尊严。

把学生变成“自尊心不强”的人,这样的教育是危险的、失败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