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故地重游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故地重游文章1:故地重游,挥不去的是一个身影和无奈
文/晴天雨綦
2015年9月12号,又去了南屏街,曾发誓不会再去的地方,今天却去了,然而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刻却是满满的后悔,每一步似乎都带着些许沉重,努力抿着嘴唇,想让自己开心点,内心却总会涌动出酸楚。
因为一个人爱一座城是对的,而我因为一个人而害怕一座城。害怕这座城给我的所有记忆,有些人,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感觉不好,然而不在一起了,然后有种云开雾散的感觉,他真的是不适合的人,不适合到后悔当初就这么轻易的确定在一起,他,是错的人。然而因为他不是第一个错的人,所以似乎可以稍微轻易的放下。
今天看到了一个男人,黑色风衣,蓝色牛仔裤,板寸头,低着头玩手机,一瞬间犹如雷击,是的,他才是永远也不能放下的人,而这种感情在心里燃起了火苗,带着爱意和恨意,彼此起伏,每天都是一种提醒,我,不甘心就这么退出这个男人的生命,爱也好,恨也好,善也好,恶也好,只要能让我的这份屈辱与苦楚散去,我没有奢求过什么东西,明明他可以给的,他不给,我就在一旁看着他,只能看着他,然后在他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于是我的心里扭曲了,我做了我这辈子都后悔不迭的事情,于是我被完全彻底的扔掉了,干净利落,因为我不会哀求,没有资格,有的人会创造出在另一个人心中的地位,我试过用自己在那个年级唯一仅有的,天真的想要去换取一些爱意,只是却不想自己最宝贝也只不过是个名词而已,无所谓的,更不要说去换取些什么,然而牵扯到金钱就会更让人对你产生反感,似乎男人都喜欢免费,如果要他们掏钱,他们就会拒绝,并心生厌恶。我做的做错误的事情莫过如此,无论这钱是用于什么用途,要了,那么你在他心中的地位或者本来就没有地位的情况,就会变得没有地位或者被从此清除于通讯设备。毕竟并没有走进心里,他的心硬如磐石。
被删除的那一刻,一切就已经明了。我什么都不是,心生厌恶也是应该,想要报复,想要报复,那个爱的人,想要报复,我的下场,我的下场……
故地重游文章2:故地重游
文/刘高潮
退休后,应宕昌县和市旅游局的邀请,于鸡年隆冬参加了官鹅沟首届冰雪旅游节。
整个官鹅沟大景区内白雪皑皑,冰柱倒挂,茫茫林海银装素裹,各种冰雕精美纷呈,让人完全置身于美轮美奂的冰雪世界,尽情享受冬季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然而,过去的宕昌却是一个落后、贫困的地方,官鹅沟更是一个封闭、荒凉又无人知晓的林区,境内人烟稀少,村民生活非常艰苦。三十多年前我调任宕昌副县长,在宕昌工作七年,比较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对这里的山水和百姓有着较深的感情,所以这次县上举办节会,我就欣然前来凑热闹。
调离宕昌已经二十六年,光阴似箭,一晃我也退休了。这次故地重游,深感宕昌这些年发展变化突飞猛进,成果斐然!原先的寒冷已不明显,落后的迹象已难寻找,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一批又一批亮丽的新农村已经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一座山水园林式的美丽县城展现在游人眼前。
记得我第一次进官鹅沟是在1986年秋天。据反映,沟里深山老林处有人种罂粟。当时正值全省政法战线开展“禁毒”活动,接到举报线索,便组织公安干警进林搜山。那时路不好走,车只能开到官鹅沟林区沟口处,沟里面全是茂密的天然林,只有一条杂草丛生的崎岖小道。我们一行七人沿着这条小道,徒步近二十华里,终于赶到一处荒无人烟的草滩,看到了种植的罂粟。经丈量大约两亩,是一户独居的藏民种植的。按当时的办案标准,种植一亩以上就可以拘审法办。可查看了这户人家的情况后发现,这家人特别贫困,家里就一个失去老伴年过半百的老头和一个已成年的痴傻儿子相依为命。再经询问,罂粟是岷县贩卖大烟的贩子指使这老头种的。权衡利弊,只好将种植的罂粟全部铲除,老头让乡村两级监管并从轻处罚。这次搜山,让我感受到这深山沟里自然风光的美丽,更感受到藏区村民生活的贫困和艰辛。那时还没有旅游产业的提法,如何才能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稍稍宽裕的日子,成为让人揪心的事。
第二年秋季,全县上下全力落实当时地委、行署提出的扶贫开发“四个一”新思路,正好县委安排人大的老主任和我联系官鹅沟藏族乡,鹿仁村又是全乡的点,我们那时吃住都在村上,在经济林建设和药材种植上培育了两个点,成效明显。1988年全区扶贫现场会在宕昌召开,会后组织与会人员进沟参观了鹿仁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点。随后,官鹅小学也建成开课,道路也加宽改善。通过这次现场会,有效推进了宕昌的扶贫开发工作,官鹅沟随之也有了知名度。
后来我调其他县工作,时隔七年,于1999年秋季又去宕昌参加全区城市建设现场会,当时主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下那么大的决心重新规划,建设新城。拆迁改造现场热火朝天,旧城坝新楼房已拔地而起。县城的改建拆迁难度、筹资难度、打造气魄前所未有,让参加现场会的地县领导感到非常震撼!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不到半年,拆迁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县城面貌焕然一新,一座布局合理、山水环绕、园林错落的新县城出现在世人眼前。这次宕昌县城拓宽改造,不仅奠定了宕昌现有的城市格局,提高了山城的建设品位,同时也拓宽了其他县区的城建思路,加快了全区城建的步伐,具有示范带动的巨大作用。
新世纪的第二年,我刚调到市林业局,县上的主要领导就明确提出旅游兴县的思路,打算在绿色开发、红色开发、古色开发上大做旅游产业的文章,计划先与岷江林业总场合作开发官鹅沟绿色景区。我非常赞成这个思路,就主动到下属的岷江总场做工作,让在保护好天然林的同时转变思路配合县上搞好林区景区的开发工作。县委书记和县长已对绿色产业的开发胸有成竹,邀请外地专家对开发区域进行了考察论证,提出了更新颖、更宏伟的设想和打算,让我大为钦佩。合作开发的事宜确定后,县上立马动工实施。为了解决经费,县长亲自召集相关单位的领导,统筹从各单位的专项款中挤资金搞开发,将来各计其功。其筹资力度、开发进度超出常规,书记、县长几乎三五天就进一次沟,现场亲自协调解决筹资和工程难题,查看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不到一年,官鹅沟的大小湖泊和道路改造工程、景点建设已初具规模,开始接待游客。随后,县上和林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延伸景区开发,强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接着,县上改革合作开发体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主动走出去举办宣传推介会,响亮地打出“红色哈达铺,神奇官鹅沟”的牌子。再后来,随着县上争取扩建“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项目的实施和古色羌藏宕昌国遗址的打造,三色旅游产业的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原任宕昌县委书记黄华明离开宕昌时,曾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十分动情地说:“如果说我在宕昌有情人的话,那神奇秀美的官鹅沟就是我的情人!”
转眼又过了十多年,宕昌历届领导坚持真抓实干,全县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富民强县作出了巨大贡献。扶贫开发在全省又创经验,累结硕果;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更有特色;旅游景区不断升级,更具魅力;文化产业后来居上,异彩纷呈。
通过两天的观光,我感到昔日的宕昌和官鹅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神奇秀美的官鹅沟更加迷人!
再见了,宕昌!再见了,官鹅沟!下次节会,我还会再来!
故地重游文章3:故地重游,云淡风更轻
文/xyf771107
[一]
从不是优秀的笔者,却只能以这样的黑白记录,理顺所有细枝末节的记忆。
时光,自由跋扈得令人羡慕。很多时候,它洗尽铅华,残存的记忆不忍回想,想要忆起的却春去了无痕。
从前,再回不去,现实的高架桥在纵横交错间已是重重阻挡。梦里,却清晰如昨,筏轻舟一叶悄然荡过记忆的廊桥,撑进了那些历历过往。
有些人,一别就是千年,生死不相逢。有些地方,转身就是永远,方寸都不愿再涉足。
周末空闲,朋友提议去某某地方悠闲一把,心里仿佛被针嗖地刺了一下,只因那地方太过熟悉。沉默几秒后,我应着可以,心中微微动荡,思绪开始冥想。
韶华易逝。曾经最美的五年,我乘着朝雾,追着落日余晖,或是披星戴月,在家与那个地方之间来回奔波辛苦,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后来的五年,从不涉猎有关那个地方的任何东西,也不期待再与那里的山水相逢,记忆正一步步走远。偶尔回想起曾经对那地方的痴迷,不禁轻蔑地还以自己自嘲的笑。
我们驱车前往,记忆被这熟悉的道路带向遥远的深处。此时,天空蔚蓝一片。
路况不好导致一个急刹车,身体被闪电般抛离座位,满脸惊恐。朋友关切地询问,你在想什么如此失神,没事吧?只能抱以一脸的歉然。
多年了,自不忆,朋友不碰,我与从前相安无事,日子过得安然无恙。再次相遇旧时风景,回忆那人那事,唐诗宋词般的优雅婉约便不请自来,终究无法剪去。
回忆是一把双刃剑,刻下美好,亦镌刻心伤,不经意的触碰便能颠覆如水平静的心海。一路上,那山峦树木,村庄石桥,乡音乡貌,让沉睡的过往点滴复苏,提醒我曾经是真的来过。
闭上眼,清宁的时光在脑海缤纷流转,寂灭的尘缘在心间倾泻出丝丝凉意,刺激着我的感官。我听见,风儿在吹,鸟儿在唱,叶儿在舞,心在呼唤,熟悉又陌生。
冥冥中感觉,就要到达那熟悉的三岔路口。睁开眼,马路、店铺、行人,还有漫天飞扬的尘埃。事隔多年,我仍能清楚地感知它的气息。
曾经在这里,我从一趟又一趟摇摇晃晃的中巴车上下来,又重新上到另一场颠簸颤悠。在这上上下下的辗转里,懂了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没有终点的奔波。现在的我总喜欢任车载着我永不停歇永远向前,便是那时惯成的习惯。
几度回望那路口,翻阅着一个又一个画面,不觉又来到那栋楼前。没太大变化,只是换上了崭新的门头,院内空旷整洁,原本灰涩阴暗的天却在此时为它洒下道道金光。
故地重游,想要停留,终究没有勇气。
[二]
乘着微风,游走回忆的边缘,感受着岁月赠予的厚重,努力让思绪飘飞得婉转悠扬。
恨不知所踪,一笑而泯。只能,忍耐任由风雨过。这些年,总在为他人做嫁衣裳,日子过得寡寂清苦,终究是在过着。往事,束之高阁。再忆起,仍有些不堪重负。
饭桌上,当地的朋友认出了我,道着好久不见,没有探问。还有友人说我似曾相信,在电视上见过。我淡淡地笑着回应。满桌的人都在推杯换盏,酒兴阑珊,却偏与我有着某种默契,容许我以茶代酒。
感激,这份沉默的懂得与刻意的保护。红尘一遭,命运残忍,苍天忒狠,一路跌撞飘摇,如苦行僧一样孑然行走,终究是有这些温暖作为补偿,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三十几载的成长,永远没心没肺,天真地自以为,总以为万水千山的流浪才深刻,总以为山水迢迢的追逐才美丽。痴过,傻过,疯过,说不上风日洒然,只是初衷不改。两手空空的结局显山露水,眼角清泪两行解释了所有。
依然是这小镇,这山,这水,这风,这阳光,终究是少了些东西。大片大片的美丽与心中的萧瑟撞个满怀,惹一身的尴尬与狼狈。
朋友都说,岁月不曾在我脸上刻下痕迹,也许我该庆幸岁月的眷顾,又或许这是岁月对我的另一种残忍?容颜未曾老去,心中的千疮百孔总时好时坏。有谁愿意承受这样的内伤,一天天吞噬着单薄的肉身?明明痛着,却要优雅地微笑。
端座记忆之巅,俯瞰熙攘的过往,真的不是每一次抉择都能步入正确的轨迹,也不是每一个故事都能花好月圆?花开花落,只是寻常。缘来缘散,皆因宿命。
记忆,温暖。情缘,却如薄纸一片。再回首,只看见漫天的飞花,在我触不到的天涯独舞,那是一生飘零的姿态。低眉的瞬间,泪盈于睫,只是美丽的悼念。
那些徘徊,痴缠,心痛,泪流,怨尤,挣扎,找不到答案。一声梦里花落知多少道尽人生里永远的憾。也只是憾,别无留恋,亦再无期许。
光阴,馈赠美丽的疼。而多年后,我竟然有勇气重新站在这里,细数着穿透胸膛的曾经,拾掇着零落的美好与忧伤,考验着固有的坚忍。除了微笑,再也想不到标榜自己更好的方式。
沉默,被光阴打磨成习惯。日复一日,晨曦中张开臂膀,细雨中踟蹰前行,夜色中幽幽沉思,一遍遍寻访着岁月之惑心灵之魂人生之谛。
回首身后,一路独行的脚印提醒着山水一程的孤独。而前方,不知还要走多久,亦不知谁会在尽头等我,却只能向前,等一场吞心蚀骨的劫后余生,在拨云见日中漫看细水长流。
[三]
游走山间,看着高耸入云的山巅,感觉到高不可攀的艰难与遥远。
入口处的小径已铺上了光洁的石板,直通上山的阶梯。步履缓缓,踏出清脆的跫音,夹杂着思绪万千。
走在队伍的最后,看山间瀑布飞流直下的跌坠,无数洁白晶莹的水花在眼前若天女散花,珠落玉盘般欢快地飞溅着串串晶莹的梦,亦在心中肆意泼墨。倘若,这样的倾泻能将记忆冲刷得干干净净,岁月可以重新来过,多好?
溪水潺潺,轻拍心海。溪间,那些接踵而至的滔滔逝水义无反顾,时而平静时而澎湃,似是马不停蹄的追逐,又似是跟随宿命的行走。而阻挡处的波涛汹涌,捣碎那些致命的曾经。
指尖轻触碧青的水面,想要如水边的杂草感受那份浸润与飘浮,心顿生清朗的惬意。浅笑间,有黄色的小花在水中颤颤悠悠映入眼帘。这昨日黄花,在乱世中无奈地飘零与颓然,却惊了时光灿了心扉,美艳得让人心疼。
溪水清碧,颀长的水草在它韵律的节拍中柔柔地伸展翩跹,那是生命应有的姿态,优雅,温软,美丽,记忆的细枝末节便跟着旁逸斜出。
一池碧水,倒映出澄澈的天,青翠的枝桠,蓝白相间的流云。水面波光粼粼,分不清是天空洒下的泪滴,还是眸光中折射的忧伤。看着水中清晰的自己,竟觉得有些陌生,复杂难言。
鸟鸣山更幽,闻声而寻它们灵动的身影。来回转圈,仰头东张西望,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及近,却看不见它们在天空划过的足迹,只听见此起彼伏的歌唱,或婉约或欢快,或轻柔或热烈,不绝于耳。
前方不远处的凉亭与寺庙,应是新建的,有游人在那歇息。古朴的色泽,简单的设计,在这青山绿水间透着令人心驰神往的安稳,可以供人歇脚休憩,遮风避雨,或是挡阳纳凉。
叶儿悠悠缓缓飘落眼前,轻托于掌心,纠缠的脉络清晰而深刻,不禁想到那场离散,还有这些年的流浪,温柔的疼不期而至,仰天撑着眼帘,生生将泪水逼回体内。
青青水边草,双双蝶儿飞。眼前飞来一对洁白的蝴蝶,时而一前一后,时而一左一右,追逐着不远处那一簇簇白色的小花。
爱极了这精灵飘逸脱俗的成双成对,喜极了这一场醉舞人间,迅速打开相机拼命捕捉这场蝶恋花,却轻若烟雨,瞬间没了踪影。
一草一木,一呼一吸,熟悉却又疏离。曾经来过,也许只是路过,从不曾这样敏感地去发现与彻悟。而今,事过境迁,我读懂了岁月铅华,时光任冉。
[四]
阳光,浅浅淡淡忽远忽近,透过枝桠的缝隙洒下零星的动荡,似要蒸发这记忆,令人心旌摇曳目眩神迷。
洞中游玩,船儿在沁凉的水面轻荡摇曳,人在景中游,景从身边过,微漾的水波拍打着心灵的绝响。也许,收获一份云水禅心的清逸逍遥并非如此遥远。
船儿搁浅,眼前的天豁然开朗,有种重见天日的惊喜。不容忽视的还有那一条长长的山瀑,让我一步三摇地踩过那些湿润崎岖的沙石欣喜地靠近,仰望着它的高度,感受着它晶莹四射的恩宠,做着纯净清凉的梦。
风,荡开被泉水浸润过的肌肤上层层的凉意,才觉梦已远,是该醒的时候。那些若隐若现的曾经,一点点游离,散开,我不想追回。
攀登处,阶梯上点缀的青苔,若斑斓的情感在心中忽明忽暗。翠绿的叶儿片片静默,暗送着那些苦短情长,似是在为曾经默哀。
栏杆倚遍,思绪渺远。真的不确定我的未来,就这样被时光推着走,便是安好。这清寂若禅的时光,从来都不曾习惯,却一直在守着,无力改变。
山野的气息总是这般清新宁静,风如绸缎般滑过寸寸肌肤,若孩童般纯真而温柔的缠腻。
听风吟,观山语,且行且悟,没有悲从中来,没有激动人心。这归来本就是一个奇迹,能站在这便是一种重生。迈过心灵的沟壑,前方于我也许会无所畏惧。谁不想洗心革面脱胎换骨,将人生过成别样的美丽。
浅夏如歌,花开几时。零星点点的小花占尽季节的缤纷,只为倾绽,不为供人瞻仰。而在那繁花似锦的季节,它们又可曾吸引过那些肉眼凡胎?如今的眼前,才是真正的落英缤纷,将心灵的荒冢铺满馨香一片。
半生忧伤零落风雨兼程,也许,唯有山水才是不离不弃的陪伴,唯有天地才是心清目明的见证,唯有笔端才是掏心掏肺的倾诉。因了这些,生活才能寂静若灰地继续,伤感着从容。
凡俗的肉身置于这秀峰绿水中,欣赏着一枝一叶,猜测着云水的故事,却永远也想不明白:为何我会把生活过成如此困顿?天昏地暗的寂寞势不可挡,无能为力的节节败退,只能任其汹涌澎湃。
拾阶而下,一不留神脚底打滑,身体猝不及防急速下跌,幸好身后的朋友眼疾手快将我拉住,手指和膝盖仍未幸免于难,淡淡红色的伤痕,牵扯心中微微的疼。
故地重游,没了最初的痛不欲生撕心裂肺,回忆依稀朦胧,云淡风轻般散落在寂静的身后,依依远走。
返程时,路灯很亮,足以照亮前方的路。曾经的乡间,唯有月色溶暖,荡起心中幽素的微光。
故地重游文章4:故地重游皋兰山
文/玉春雨
哇,亭台楼阁、雕栏玉砌、飞流瀑布、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十里长廊……这是哪里呀?真的是太美了!
这里就是位于兰州市南侧的制高点,站在山顶上,可把兰州市的全貌尽收眼底。更有:“每逢风雨飘洒,或者雨后出雾,山间云雾四起,山上亭台楼阁若隐若现,疑为天上宫阙,缠绕山腰形成兰山烟雨”等佳句赞赏它,它就是风景如画的皋兰山——三台阁。
我被眼前的景色给吸引住了。每一个景点都像是在给每一个来游玩的游客展现不一样的美丽风景,一条长长的走廊,当你走过时,可以看到城关区的独特风景。再往里走,你就会来到三台阁,来这里的人,都喜欢在这里照相留念。再走,你就来到了皋兰山特别有名的一处风景——跌水瀑布,跌水瀑布可谓是孩子们的天下了,许多孩子来这里都要去跌水瀑布玩,在那里,孩子们可以把鞋子脱了,在水中玩耍,这也是和大自然一次亲近的机会。此次皋兰山一游中,我还骑了马,也算是不枉此行了。
去年我也来过此地,那时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建设好,比如马场、跌水瀑布、十里长廊都没有建设好,可我今年再去的时候,这里已经变得美轮美奂了,可谓旧貌换新颜。
站到山顶,俯瞰兰州,那真是高楼林立、马路交错纵横、车辆穿梭楼群,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时间过得好快啊,不知不觉已经下午两点了,我和妈妈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故地重游文章5:不再故地重游
文/郭宗忠
记得多年前读过一位英国作家的散文《故地重游》。写的具体内容已经忘记了,但是作者那种在故地重游时物是人非的感觉,触景生情,生发出一些思念和美好,历历在目的往事有了旧景物的依托,作者也似乎回到了从前,还是有了深深的感触。让人回味无穷。
后来,我也想故地重游,想再回到年轻时的海边,找回那些年轻的岁月和情怀。可惜,当我十几年后再回去,那些曾经漫步的沙滩成了游乐场,那些海滨被拥挤的高楼大厦逼仄进了大海的涛声里。面对这片似是而非的海滨,海水好像一下子冲淡了我的日思夜想的美好回忆。
最让我痛心的一次是十二年后回到第一次读大学时的母校。没想到,一切都陌生了!我读书的白桦林没有了,红砖垒砌的回字形教学楼也没有了;校长门口那棵秋天火红的黄栌没有了,连那座古色古香的俄式楼房也没有了……这座城市为了开辟所谓的中轴线路,中轴路一下从偌大的这座大学中间贯穿过去,校园一分为二,一切都不再是从前的样子,我的林荫小道,我的操场和图书馆,一切的一切美好记忆,都像被一场噩梦劫走了一般不再回来……
从此我发誓,不再故地重游。以至于去年七月,母校和同学们召集我们毕业25年的聚会,我坚决地拒绝了。我还要去抹掉剩下的一点美好记忆吗?也许再一次回去时,连那些街道的名字也已经改掉了,包括那条通往南湖的桥,是否又在不停的改造中,让城市自己也失忆了?
不但是远处,就是我居住的地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这里读书时,出门就是白颐路,是从白石桥到颐和园的非常着名的一条道路,路两边是高大的大杨树,把整个路面和人行道遮掩住,遮风避雨挡住了夏天的毒太阳。那时,我们从魏公村骑自行车去北大、清华听课,或者圆明园、颐和园游玩,都是在树荫的呵护里,看看周边的古色古香的老建筑,胡同,对帝都有着深深的敬意。
然而,我们在这里读书不到半年时间,伐木声,推土机声,就将整条路笼罩在乌烟瘴气里,然后树木没有了,林荫道也没有了,一切变得空空荡荡。似乎感到,这些地方,你只要一周不去,再去时,你就不知道是在哪里了。
我不是那种老旧的守旧派,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也许是好的,可是多少价值不可低估的古迹都云消雾散了。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是与它的古老建筑,它的一草一木,它的人文连在一起的。
我们以前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县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民族的印记,现如今,无论高铁开到哪里,去了哪座城市,都是一样的面孔,一样的让人索然无味。
我们又开始回去追逐平遥古城,去丽江,去乔家大院常家大院王家大院,去兴城古城,去北京越来越少的古老胡同,去抚摸它的一块砖石,感受岁月的沧桑,去找回我们身边丢失的最珍贵的东西,却已经是无法挽回的损失,似乎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胎记,被人为地抹掉了!
留住那些仅存的历史遗迹吧,给它们让让路,也许就是为一个民族留下了一条永恒之路。
故地重游文章6:故地重游
文/悠悠心愁
儿子一直念叨着想看看我当初上大学的城市,这个周末,恰逢在江苏大学读书的姨侄放暑假,带着大姐接他回家的命令,于是,一家仨口有了一次短暂的镇江游。
周五晚七点多,重新踏上这座曾经徒步丈量过的城市,心中情感千头万绪,有欣喜,有激动,有亲切,有想念,有回忆,还有一丝轻轻的叹息。曾经,这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曾经,这儿与我朝夕相伴,荣辱与共,留下太多的印记。曾经,这儿,我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光阴,也有过一生中最难忘的青春回忆……
循着我年轻时踏过的足迹,我们游了焦山、北固山,去了西津渡,逛了大市口。
镇江三山中虽以金山最有名,可当初年轻的心里,仍是把焦山排在第一位,那古朴幽静的自然景色,那丰富的人文景观,最为喜欢。所以,我当导游,焦山排在了此行的第一站。焦山,其实是个岛屿,是个四面环水的绿色岛屿。传说东汉末年名士焦光来此隐居,朝廷曾三诏其出仕,但焦公不为所动,终老山中。百姓为纪念他,称此山为焦山。几分钟的轮渡,我们便来到了位于长江中间的焦山。时值炎夏,游人稀少,但这儿一点也没有炎热的感觉,夹道都是苍天的遮阳树,空气清新,风轻轻地吹着,特别的凉爽特别的舒服。一路走,一路的风景,定慧寺、古炮台、碑林、吸江楼、万佛塔……好像景都还是当初的景,可依稀又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感觉。犹记忆最深的是乾隆的行宫,那儿有茂竹有亭子有皇宫的影子,曾经我们宿舍里的几个穿着皇后妃嫔的衣服在这儿花枝招展,而今却只显萧条。爬上山顶,坐在江边,满山满目的青翠,听山风呼啸,间隙还能传来几声布谷鸟的叫声。此刻,只要这样静静地坐着,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要想,而心境悠远宁静……
对北固山的情感最为复杂,那个离我们原来的学校只有一路之隔的天下第一江山,曾经无数次地踏足。清晨时的锻炼,黄昏时的散步。春日江畔的寻花,夏日傍晚的纳凉,秋日午后的独步,冬日雪后的私语。这儿的甘露寺,多景楼,铁塔,多景楼,祭江亭……即使闭着眼睛,也都能一一数得出来。这儿,承载着我年少时最美丽的梦。沿路而上,顺阶而登,仿佛只是一瞬间,关于这儿的一切都异常清晰,我又回到那段岁月那个故事。多少年了,却恍惚当初心跳的感觉。在这儿,曾有一个人默默相伴,一起临江而望,一起登山拾趣,一起谈古论今,一起欢声笑语,这儿,曾融入了我最狂热的青春之恋。这是毕业之后的第一次重游,有些留恋,有些伤感,有些压抑,一切都那么熟悉,却又如此陌生。先生适时握住我的手,问:是不是感慨多多?浅笑,点头却又轻轻摇头,故事再美,终已成往事,如微风一吹,总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这重游,何尝不也是一种告别,告别不舍,告别寄托,轻轻转身,只留最初的美好。
回程前的一个晚上,先生陪我去当初的校园逛了一圈。一切皆物是人非,再也找不着当初教学楼解剖楼实验楼的影子,完全已是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部分,仅存的是我们当初的宿舍楼也已成为研究生部。操场已改小,唯一没有变化的便是进门道路两侧的树木依旧高高大大,迎风而立。一路上,我紧紧拉着先生的手,左看右看,叨叨絮絮着学院从前的模样,我曾经吃饭看书的地方……先生总是安静地听着,并迎合着我心底深处的感叹,适时劝慰着。确实,那些风景那些故事可沉淀成记忆的永恒,唯有时光,它匆匆流逝,握不全,留不住。离开校门的时候,我回首,眼角不自觉已有泪,而心底更是一片潮湿……先生拥着我宠溺地笑:真是多愁善感的小女人!
倒底是时过境迁,往昔如过往云烟。重温故景,回望经年,一切似曾相识,一切又如隔岸观花!有些许惆怅,有些许感伤。
时光的魔方呀,总在不停地转动,感谢相依相伴最亲爱的你,给了我最大的勇气来缅怀过去,迎接崭新的未来!回首,守住美好,以更淡然坦然的心,与岁月与你一起慢慢变老!
故地重游文章7:那时的眼睛
文/一江寒月
故地重游,于我来说,就像是去打开一扇门,我在门外,俗事繁杂,回忆在门内,静若莲花…
秋夜,窗外细雨靡靡,桌上泛黄的老照片,印着我那似近已远的青春,隐隐,不忍触及…
那一年,我十九岁,宛若一湾溪水般纯净,不懂得什么是忧伤,更不懂得未来,会有多彷徨。只是带着一双年轻而又透亮的眼睛,盈盈的看着,最纯粹,最自然的风景…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只是几张老照片,就轻易的扰的人思绪纷飞?或真是过去的太久,重拾那些似乎早已遗忘的岁月,有种失而复得的惊喜--哦,原来我也有过如此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有时,人们会陷入某种情绪难以平复,而我,就在这些老照片与新场景之间穿梭。那时的我,那时的你,此时的我,此时的我们,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吗?谁又能看得清结局会如何!…
或许,再过十几年,我还会故地重游,是否还会看着曾经快乐的自己,莫名心痛,唏嘘不已?那时,又会有怎样的感概给自己,是欢喜,是惋惜,或许,能早已释怀,那年少不更事的自己…
故地重游文章8:重回九台
文/侯贤清
闲来去九台故地重游,一出火车站,我便直奔大超市而去,要买九台特产——杠头。
杠头,是早些年跟爱人到九台我必买的美食。好吃的东西,永远忘不了。
九台大麻花、营城大面包、土门岭包子、上河湾杠头——据说这曾是九台地区的四大名点。杠头是当地流传已久的传统美食,又叫“小山东锅饼”,是一种白面火烧,做的时候需要用真正的木杠子来压,反复地将面筋压出来,才能制成小饼,上火烤熟。它形似馒头,初嚼起来十分筋道,还有些干硬,掉渣儿,但是越嚼越香,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是人们最纯粹的一抹乡土回忆。过去,九台人常用杠头来招待尊贵的宾客。但是现在,可能是因为只能手工制作,费时费力,少有人愿意做,渐渐地很难买到了。
我在九台区街面游逛,边观光街景,边打听卖杠头的地方。跟50年前比,现今的九台可大多了,楼房高耸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去哪里都有车,去哪里都方便。街面熙熙攘攘,人流往来不断,市场繁华热闹,街道宽敞整洁。见不远处有卖麻花、酥饼之类的食品摊床,我赶上去问,有没有杠头卖?人家都说没有,我颇感失望、失落。
看一下手表,时间还早,我决定去50年前,爱人曾待过两年的九台乡下拉他泡村看看。
上了小客车,车子沿着50年前我走过的路线而去。一路上,与乘客中年龄相仿者聊天,从面目神情、衣着服饰、言谈举止等看,我不大分得出谁是城里人谁是农村人。道路平坦,聊着聊着,一会儿就到站了。50年前来这里,得走土道,18里路,至少得走一个多钟头。
在拉他泡村一农户家门口下车,进屋一看,亮堂明净,宽敞舒适。和老乡闲谈,问:“今年五十几了?”答:“六十多了。”我有些吃惊。如今的农民,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精神面貌都跟过去不一样了,吃穿住都不愁,种地也不愁,从播种到收割,清一色机械化。
几十年前,我曾打算到农村买房住,觉着空气好,环境好,再养个鸡鸭猪,种块园田地,快活似神仙。但爱人不同意,舍不得城市生活,只好作罢。现在可好,城里人有的,农家基本也都有;但农家有的,城里人却未必有,比如院子、菜地、果树、家禽。感慨之余,作打油诗一首:
新型农村新生活,新型农民多快活。
住房宽敞真舒适,吃喝有机纯绿色。
环境清洁无污染,蔚蓝天空真广阔。
现代机械帮耕作,种田种地得解脱。
农闲出门挣外快,一年到头乐呵呵。
故地重游文章9:花开过的地方
故地重游,一种蜜甜的哀愁。
花开过的地方,忘不了有过的灿烂,更抹不去物是人非的怅惘。这条路,一起走过的人有好几个。第一个是可爱的小朋友,我们边走边聊着,“你头发里的味道,潘婷有木有?”然后相视而笑。虽然光线只剩下天边那一缕微白,初冬的空气也凉得清爽,我却看得清他眼中闪闪的亮光。他踢着石子,说小时候放学常常踢着一颗石子从学校直到回家。我边喊着傻子,笑得直不起腰。他却悠悠然,什么也不再说了,只继续踢着石子,轻轻哼着我不知道名字的歌,缓缓走向前。我渐渐停下笑声,也不再开口,默默跟在他身后,伴着夜越来越暗的节奏,一直走到路的那一头。
那天是她们。新年的第一个对我们三来说有些尴尬的节。我们像往常那样搭伙去玩。回来之后,却不想回宿舍,就一起懒懒地晃到这条路上。有一句没一句地唱着歌,不时有人在路上转着圈说笑话,然后傻笑,又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是三个人的清亮的笑声。完全黑下来的天,路灯投下一团团暗黄的微光,毛茸茸的,三张笑脸暖暖的。已经春天了却还没暖起来的空气。我们互相打闹,那笑声便飞得很远。
今晚是我一个人。自习后的一点疲倦,忘带钥匙的一点无奈。22:00的天很黑,路灯的光会更亮些。我没有心情,只一遍一遍去回想和他们一起时我的样子。我一直相信他们记忆里的我是温暖的。
“当冬夜渐暖当大海也不再那么蓝 当月色的纯白变得阴暗 那只是代表快乐不再那么简单
当冬夜渐暖 当夏夜的树上不再有蝉 当回忆老去的痕迹斑斑 那只是因为悲伤从来都不会有答案
当冬夜渐暖 当青春也都烟消云散 当美丽的故事都有遗憾 那只是习惯……”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走过花开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