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文章

请欣赏中元节文章(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中元节文章1:中元节随想

文/井上沙

吃罢午饭,便觉神思倦怠,刚躺在床上小憩一会,没想却被窗外不断的鞭炮声惊醒。不禁纳闷,非年非节,怎么来的鞭炮声?坐在沙发上的母亲这才告诉我说:“七月半了。”

七月半是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也就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只是他的影响并没有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大。传说中,在七月初十这天,地府会大开鬼门关,放出全部鬼魂回家探亲。而在世间的家人则通过每日供奉三餐茶饭迎接亲人,直到七月十五当日,凡有新丧的人家,则需上新坟,而逝去多年的则找一块僻静之地,泼些水饭,焚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重回地府。现在的人们,对于过中元,已逐渐的剔除了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小时还在农村时,每逢中元节,我和童年玩伴们都会感到害怕。因为大人们总是耳提面命的告知我们说这几天是放鬼的日子,外面到处都是,还特别叮嘱我们不要动地下的石头,每个石头下都会藏匿一个鬼魂。对于幼小的我来说,对世界的认识一知半解,所以特别相信大人口中的“鬼”是正式存在的。

听着外面断断续续传来的鞭炮声,午休是不能继续了,便坐在母亲身边陪着闲聊。在收费站上班,离家遥远,也只有在休假时在家的几天能陪陪家人。看着母亲,我疑惑道:“妈,你怎么没有和爸爸回老家烧纸?”每一年这个时候,父母都是要回老家的,而我们这小一辈的因为工作的原因,倒是难得回去一次。

“我昨天在楼下小巷边已经烧了。你爷爷和外公还在世的时候就说过,当他们过了以后,年久了就不用回乡下去了,在城里也一样。”母亲有点忧伤的回道。

我不由回想起他们往昔的音容笑貌,不觉中他们已相继逝去多年,记忆已有些模糊不清,回过神来看到母亲头上的白发,想想自己也即将步入中年,不由的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中元节文章2:十年祭

文/李萍

今天,是2016年的中元节,距离2006年8月17日,已整整十年。独自一人蹲在楼下用传统的方式祭奠已过逝的三姐,往日情景又不自觉地浮现在眼前。

姐,记得吗,在你出事前的一星期,你、我还有丽相约回到了我们的故乡,那里有着一起成长的小伙伴、同学和朋友。踏上那片土地,一种久别重逢似的亲切感便会油然而生,这种感觉是我们后来所居住的城市永远都无法代替的。水城,还是像以前那样常年下着雨,地上总是湿湿的,可再大的雨也阻挡不了我们兴奋的心情,我们三姐妹在雨中不知疲倦地逛街购物,吃着馋了好久的水城羊肉粉、烙锅洋芋……永远都忘不了玩到半夜才回家的我们躺在床上还能再侃上一两个小时,忘不了清晨被电话吵醒的我们继续赖在被子里谈论着各自的同学情结,更忘不了已赴同学会的你又赶回大姐家,担心我没吃饭、怕我寂寞而疼惜我的样子。

从水城回来,我们姐妹四人便相约回老家去看爸妈,因假期已满,你带着刚满三岁的侄儿只能在那里住一晚。第二天离开时,妈妈说你眼里分明流露着不同于以前的万般不舍,谁曾想,这一别,却让你跟家人永远地阴阳相隔。

姐,在你出事的当天,我们三姐妹正在买衣服,听到姐夫略带哭腔说出惨讯,我已无法控制自己,我不敢想像当时的你到底伤到了什么程度。姐夫说你已不行了,可我还是倔强地祈求上天能给你时间和机会,祈求大难不死、福大命大的侄儿能保佑你度过这一关……我们立即赶往出事地点,心里唯一想到的是希望在你最痛苦、最需要亲人的时候,我们能快些再快些赶到你的身边。可苍天无情,竟然连你的最后一面也没让我们见着。

在安顺熬过四个不眠之夜后,我们狠心地将你一个人留在了那片本不该属于你的冰冷、寂寞的土地上。当汽车驶出公墓,离你越来越远时,我清楚地知道,细心、恋家的三姐再也不可能挤出时间,没日没夜地赶到兴义来看亲人了;更不会在每年三十夜下班后,专门包辆出租车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来陪伴家人一起过年了。

姐,知道吗?从安顺回到家里,全家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爸妈最可怜,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难以形容的痛苦。妈妈整日以泪洗面,夜不能寐,直至眼里哭出血,还一直不断地责备自己没在你不舍离开时把你留下来。妈妈已痛苦到有些精神恍惚了,每天都在念叨着说在街上看到了你,说只要一闭上眼睛就梦到你,坐在家里也常常让我们听,说听到你在门外敲门的声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陪在她身旁,守护着年迈的老人。

为了爸妈不更难过,我去爸妈家里偷偷把你所有的照片和你结婚时的光碟收藏起来。可是,无法控制想念你的我却在一天中午,独自一人把你的照片整理成一本纪念相册。每每见到美丽、开心、调皮又善良的你,我就忍不住放声大哭。爸爸要求全家人每年同框一次的愿望再也无法实现了,而以前温馨、和睦、幸福的“全家福”,也只能永远地定格在那些画面上了。

你离开的那年国庆长假,我们三姐妹去了安顺看望阳儿——那个你永远都牵挂、放心不下的儿子。车还未进城,我们便各自扭头朝一边哭了,因为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处处都是你陪我们逛街买东西、带我们去吃特色小吃时的身影。走进姐夫家看到侄儿的那一刻,我们更是掩饰不住对你的思念和撕心裂肺般的痛,也是从那一刻起,我决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力替你照顾好侄儿,尽管姐夫一家对侄儿也已倾尽所有的爱。姐,这些年,只要有时间,我都去看望宝贝的,寒暑假要么接他回老家陪爸妈,要么带他和他最喜欢的姐姐一起外出旅行。宝贝在姐夫一家人的呵护下快乐健康地成长着,关键是他不仅继承了你的外貌,还继承了你的聪明、灵性和善良,虽然有着男孩子的调皮,但却从内心知道心疼和感恩辛苦养育他的爸爸和奶奶。在姐夫和阿姨的悉心照料下,宝贝今年的古筝已顺利过了8级;而在今年的小升初中,宝贝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初中,全家人都为争气的宝贝感到骄傲。这一切,你都看到了吧?

姐,你走后,我又回过几次故乡,那个承载着儿时太多太多欢乐的家。熟悉的小路杂草丛生,房还是那栋房,路还是那条路,那棵依然挺拔的杉树,只是我们的家已是别人住着了。那间屋子里,再也不会传出四姐妹争先恐后向爸妈诉说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时爽朗的笑声了……

一转眼,你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这十年里,爸妈老了,孩子们长大了,我们也步入中年了,唯有对你的思念、一家人对彼此的那份爱和牵挂是至始至终没变的。在我心里,你就在不远处陪伴着我们,这个家,还是那个充满和谐和感动、充满幸福和快乐、充满爱和能量的温馨港湾。

中元节文章3:父亲的酒

文/人生寻扉

中元节起源于一千多年的东汉时期,由古代的人们秋尝祭祖演变而来,到如今成为百姓人家祭祀仙逝亲人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的心情是沉重的,想想自己生活经历的不如意,想起逝去父亲曾经的心酸,心里不是滋味。遂心从手机里找到一首歌《爹娘的恩情还不够》听一听,冲释下内心的苦涩味。里面有句歌词“为了儿女吃尽了苦头,想给老爸斟满一杯酒”。听到“酒”这个字眼,勾起了过去时候父亲喝酒的一些轶事,从脑海深处的角落里慢慢清晰起来。

八十年代孩童时的家里是穷苦的,虽然勉强能填饱肚子,但是对于寻常的庄稼人,酒是奢侈品。只有在过年节或者来客人时才会问道酒辛辣的香气。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酒量很差,并且喝一点就红脸,所以从来未见过父亲酩酊大醉的样子,更不得见耍酒疯的坏脾气,喝过酒也极少耽误手里的活。那时的父亲年轻力壮,一年忙忙碌碌,整天不得闲,春夏秋在地里营生庄稼,冬闲时做点小生意。有一年的冬天,天很冷,天时常下雪,冻滑湿路,却没能动摇为生活打拼的父亲。他做起了贩牲口的生意,骑大轮车去六百多里以外的河北贩几头毛驴回来,去集上卖。那个年代,驴是农村拉车、犁地干农活的主力。其实也只有生活状况好点的人家才买得起,这样贩牲口的生意应时而生。这天,父亲和几个同村的生意伙伴赶着毛驴正往回走,天又下起了麻麻密密的雪花,路又湿又滑,驴蹄打滑跑不起来,车子也无法骑了,只能慢吞吞地走着。父亲额头上的汗水和着雪水,腾腾冒着热气溢散进棉帽沿的周圈。以往晌午过后就能到家的路程,那天到家已经是下半夜了,炕上的我已经睡熟了。“娘却放心不下,似睡非睡得躺着,听到敲门声,知道平安到家了。父亲进屋暖和着,母亲赶紧烧火做饭,特意热上了一壶酒,让父亲喝点酒驱寒解乏。母亲给父亲斟满一盅酒,静静地看着他喝下吃着菜,母亲瞅着父亲疲惫而又红砂的脸,眼里噙满了泪花。或许这是父亲喝得最有滋味的酒了”。这是后来听母亲讲的,却深深地埋藏在我的脑海里。

长大一点的我读完小学,到县里读中学,经常住校,回家少了。放假回家,偶尔碰到家里来了亲戚,父亲会极力挽留亲戚吃顿饭再回去,虽然那时的生活并不宽裕。酒和菜上桌,孩子们一律不得在桌边玩,这是父亲立下的家规。父亲的酒只喝一点点,却热情的劝着亲戚多喝点,唯恐招待不周。所以在我年少时认为的想法里,“家里来客人,父亲像变了一个人,酒让他失去平时慈祥的父爱”。

岁月如梭,年轮催白了父亲两鬓的黑发,成年的我结婚了。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大年三十晚上,媳妇帮着娘张罗了满满一桌子菜。我给父亲斟满一杯酒,他颤颤巍巍地端起酒杯说:“儿子你已成家立业,过年了,咱爷俩喝一个。”父亲抿了一小口,咧着嘴笑了,也笑也说,这酒真香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笑声弥漫着整个除夕夜,这个年夜喝酒成为父亲这辈子最开心的事了。

父亲不知疲倦的劳作,是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五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像六七十岁的人。我结婚两个月后的那个春天里,再一次田间干活时,病魔无情的剪刀,剪断了父亲的生命线,让他突发疾病,轰然倒下。倒在他挣扎一辈子的土地上,我撕心裂肺的喊着父亲,“你醒醒你醒醒”,天地骤哑,气息一点点迷失……另一个世界好冷啊!我拿了他珍藏多年的两瓶酒放在他身旁,但那边冷了,喝上一口暖暖身子,不舍得不舍得,带着不舍离开了。内心知道酒不是父亲这辈子的最爱,但是儿的一片孝心。

父亲的酒承载了一辈父爱的回忆,教我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又是一年中元节,千古相传,听歌思人,听着爹娘的恩情永远还不够,心生感伤,真想再斟满一杯老爸的酒,寄望闪闪的酒光中重现父亲为儿女吃苦受累的情景。

中元节文章4:来生还做您女婿

文/王万顺

中元节将至,岳父已过世十二年了,今年是他的百岁大祭。

岳父在我心中,是身材魁梧英俊的男子汉形象。他生前曾在市委工作,并曾是电厂、机床厂等工厂的主要负责人。不管走到哪里,他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亲自在第一线带头苦干。1953年首届全国电力工作表彰会上,他受到朱德的接见。

岳父常激励我们为国家艰苦奋斗。1980年,当他得知我在全国新闻印刷出版会上受到副总理王任重等国家领导的接见时,看着领导接见我时的照片,笑得那么灿烂开心。

岳父写得一手漂亮的颜体毛笔字,画得一手多彩的花鸟画,还有高超的传统厨艺!逢年过节,他都会提前几天筹备饭菜,岳母率领儿孙们择洗,岳父掌勺,我站旁边摆放六碟、八盘、十大碗;煎、炒、烹、炸……满满三桌,院内香味缭绕。

岳父一生好学上进,老年大学毕业还连上三届深造。他自己风趣地说:“我也是研究生了!”

岳父曾说过很多耐人深思的话,如“为民着想,到什么时候都不会错”“不要求进步的人,将后悔一生”“心疼别人是福”……这些话,看起来朴实,却都是他人生智慧的结晶,我将永远铭记,教育我的儿孙。

岳父,您知道吗?如今的祖国繁荣昌盛,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治国理政大家赞,惩贪除庸百姓欢”。在您百岁大祭即将到来之日,您的女婿将您所期盼的百姓美好的生活讲给您听,愿您在另一个世界安心。这辈子您是我的好岳父,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婿。

中元节文章5:祖母的中元节

文/李爱华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清代诗人庞垲在《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古时清凉的中元夜的场景,读来让人身临其境,思绪万千。已去世多年的祖母,就这样沿着诗行从岁月深处又一次向我走来……

小时候,中元节的前几天,祖母就忙碌开了。她准备着各种祭品和纸钱,那些冥纸还要用铜钱在上面按印一下,说只有这样才能在阴间正常流通使用,否则阎王会说是假的。

当时,读小学的我,已经知道“迷信”了。我心里暗笑祖母的迷信,有心想去阻拦一下,但看到她一脸虔诚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咽下了。

我知道,祖母又在想念她的恩人了。自我记事起,祖母总会不厌其烦地向我讲诉她与恩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祖母七岁那年的中元节,中元节在我们老家又称七月半。据祖母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七月半,非常热闹。街上有唱戏的,庙里有祭祀的,河里还有放灯的,总之盛况空前。

距离祖母家十几里的街市平日里冷冷清清,中元节那晚成了不夜市。幼小的祖母跟随着家人兴奋地到处奔跑,在一个戏台子前面,一场翻跟头的武戏,让祖母停下了脚步,陶醉其中。等这场戏看完了,她才发现四周不见了家人。

此时夜已深,恐惧、无助、寒冷一起袭向祖母。冷风中,祖母只得哇哇大哭。不知哭了多久,过来一位中年大叔,在弄清情况后,立即拉起了她的小手。

在没有什么交通工具的年代,中年大叔拉着她沿着弯曲的山路,直到把她送回家。祖母说,等她父母千恩万谢进屋拿出礼品想感谢恩人时,那个中年大叔已经走远了,此时东方已泛白……

多年以后,长大后的祖母试图找到恩人,但都无果。这一晃,七十年过去了,想必恩人早已不在人世了吧。祖母说,虽然有些遗憾,但我一生向善,他若知道,一定很欣慰吧。

这算不算另一种方式的感恩呢?那是当然。祖母一生乐善好施,助人无数,我想这就是善的传递吧。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祖母去世十年了。如今又逢中元节,已步入中年的我对着故乡的方向,默默地祈祷逝去的先人在天堂一切安好。然后对祖母,也对祖母的恩人默念:你们放心吧,善的火炬,我会继续把它传承下去的。

中元节文章6:中元节扁食香

文/吴建

扁食是我的故乡如皋一带中元节那天中午必食的午餐,它状如饺子,所以现在故乡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饺子,其实扁食和饺子大不相同。

故乡的扁食和饺子的区别,首先在皮,其次在馅。以皮而论,饺子皮较厚,而扁食皮薄如蝉翼,晶莹剔透,据说,把扁食皮放置在报纸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报纸上的每一个字。至于馅,那就更不一样了。饺子馅少,小到只有大拇指那么点,因此饺子的个头也比较小,一碗饺子虽说也有十多个,但在碗中却只占到三分之一,其余全是汤,并且饺子的馅较为单一,多为猪肉加些素菜和调料。而故乡的扁食就大不一样了,不仅肉类、菜类均可入馅,连鸡、鸭、鱼、蟹、馓子、嫩黄豆等等都可入馅,且特别讲究搭配,鸡脯配芹菜,猪肉配荠菜,鸡蛋配韭菜等等。有的人家,猪肉糜中,还要加入虾仁,拌入肉松,还有的人家竟用豆腐入馅,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乡亲们在包扁食时馅放得特别多,一张皮子里能放鸡蛋大小的馅,在他们看来,吃扁食吃的就是馅,要么还不如吃面条呢。由于扁食馅多,因此个头也大,每个扁食都包得十分的饱满,薄薄的皮子舒翘挺拔,中间鼓起,腹下展开,宛若一个身着长裙舞姿翩翩的风韵少妇。

故乡人吃扁食不仅讲究皮薄馅美,对汤的要求更高。在故乡,最正宗的扁食汤是排骨汤,奶白清亮,纯粹是猪的脊梁骨和紫菜、虾米一起煎煲而成,五味调和酸辣俱全,醇香诱人。还有考究的人家是用老母鸡吊汤,那汤白如凝脂,油而不腻,口感极佳。吃扁食的时候,那薄薄的面皮含在嘴里,相当的顺滑,舌头一碰就破,像冰块一样瞬间融化。而那馅呢,细细咀嚼,绵软温润,有滋有味。吃完了很久,馅和汤的香味依然留香齿颊间。清朝同治年间诗人杨静亭曾写诗赞美馄饨:“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来方知滋味长。”其实这首诗用来赞美我们故乡的扁食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故乡,中元节远比“七夕节”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中元节这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各家都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供桌上摆放扁食及肉鱼鸡鸭等。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每年中元节这天我家都要宰一只新雄鸡过节,新雄鸡肉嫩汤鲜。母亲将鸡汤作为煮扁食的汤,那浓稠的新鸡汤里,氽着翠绿的葱花,金黄的虾米,紫红的辣椒……一个劲地诱着你的味蕾。中午祭祀祖先后,全家便围坐在一起享受祖先“吃过”的美食,吞着一只只元宝似的扁食,喝着奶白的鸡汤,一种暖洋洋的惬意便悄悄地滋生出来,慢慢地传递到你的全身……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