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散文

请欣赏难忘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难忘的散文1:那些难忘的冬日时光

文/张照准(临商银行)

我喜欢冬天;喜欢那漫天飘雪;喜欢萧条中的简约之美,想下就觉得无限诗意。喜欢苍茫中的那片绿色葱郁盎然;喜欢暖阳依旧挂在树梢。冬,从来就不是一副无色的画卷,也充满了情趣,也充满了难忘,你可记得从前的快乐时光?

冬日里那块香甜的烤红薯;还有那热乎暖暖的输液瓶、烤火罐;以及妈妈做的手工布鞋,都在记忆中微微飘荡。

以前对一般人家来说,煤球炉和火炕还是很奢侈的,一般舍不得用。但烤火罐,对于沂蒙山人来说就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取暖器了”,家家基本都有一个。清早起来生火煮饭,木柴烧过红红的木碳块或者是草木灰,用铲子铲进垫上岁草屑的火罐里,这样火会慢慢燃着草屑不断地提供热源。家里老人便抱着火罐取暖,家里没有老人的就让小孩子提着玩。火罐不仅可以取暖,也可以烘烤衣物。

沂蒙山人的另一件取暖法宝就是输液瓶,也叫“热水瓶”。那时输液瓶还是熟玻璃的,每到冬天家家户户都会贮备几个输液瓶过冬。把热水倒进瓶中塞好橡皮塞子一个廉价管用的热水就做成了,揣在怀里或者放进被窝里都可以。

对孩子来说,喜欢也是最难忘的要说“烤红薯”了。沂蒙山这地方主要农作物就是红薯,每到秋天除晒成瓜干外。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存地瓜的地瓜窖,这样就可以随时吃到新鲜的红薯,即使在严冷的冬天。

烧火做饭时,我们都会放几个红薯在柴灰中埋起来,等待过一段时间,慢慢闻见香味,红薯大概就熟了,掏出来拍拍灰尘捧在手里慢慢吃,热乎、香甜,吃的个个满脸灰道像个小花猫一样,谁又能拒绝那热气腾腾香甜的“烤红薯”呢?

现在在城市,也有烤红薯的身影,用碳烤炉考的,干净香甜,吃过几回但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再也找不到原来那份喜悦。

说到母亲做的手工布鞋,它的确是冬天里的温暖。千层底的布鞋凝聚了母亲多少疼爱。多少的辛劳。可能很多妈妈都会做,冬天穿上它,不冻脚,不累脚,纤美保暖。做鞋的主要材料就是布壳。就是用一些碎布或者不用的床单、衣服等,把布料泡进浆子(小麦粉煮熟的浓汤)里。烧热鏊子,从浆子捞出沾满浆子布料先铺上一层,待其快干时再在上面铺上一层直至三四层,最后铺上一层新花布,待其干后揭下备用。然后就是打鞋样,锥鞋底,剪鞋面,攘棉花,扣鞋边,都做好后然后合成。每每想到这些一股暖流油然而生。

岁月如梭,我们在一个又一个冬天里慢慢长大,母亲也在岁月流逝中慢慢变老。这些温暖的场景一幕幕的重现,像一杯浸泡在时光里的烈酒,越品越感慨万千。在季节辗转回望中,这些温暖片段,又似红泥小火炉前一杯热茶,经过季节的轮回,依然温热如初……

难忘的散文2:难忘的春游

文/郭昱杰

今天,风和日丽,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日子。我们要去西湖公园秋游,出发之前,老师告诉我们:到了公园不能乱丢垃圾,乱吐口水。老师交代注意事项后,叫我们出去排队上车,准备出发。

我们乘着校车,一路上欢快地唱着歌,背着课文,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公园门口。老师一声令下,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个接一个地进了公园。

公园里有很多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的,漂亮极了。最让大家高兴的是,这里有很多好玩的游乐设施,我真想把每个项目都玩一遍。老师带着我们玩了第一个项目“丛林飞鼠”,车子上坡的时候是很慢的,下坡的时候却冲得很快。我们生怕会从很高的地方落下去,胆小的同学还吓得尖叫。

玩完这个项目后,老师接着带我们玩了第二个项目“激流勇进”。我们坐在“小船”里,随水流前进。在水流的推动下,“小船”像蜗牛一样在弯曲的水道中慢慢爬到了最高点,我的心一下跳到了嗓子眼,因为眼前的水道几乎是笔直下垂。我吓得紧紧抓住小船两边的扶手,闭上双眼。只听“嗖”的一声,小船又像火箭一样从高空俯冲下来,无数的浪花向我扑来,再看看身上,裤脚都被打湿了。“太刺激啦!”同学们兴奋地嚷着。

接着,我们又玩了“太空漫步”“摇头飞椅”“太空冲浪”……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中午时,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今天玩得真高兴呀!

难忘的散文3:最难忘的一件事

文/鲁祥赟

童年是一本相册,存放着人生最纯真,最美好的画面;童年是一首歌,一首欢快的歌,歌唱着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对我而言,童年是一条道,人生路上的小道,童年里的喜怒哀乐都是这条小道上的景物。这条小道上还有许多难忘的人和事,今天我就把其中的一件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曾学过两年多的围棋,经历了大小棋战一千多盘,并参加过三次晋级考试,一次段位赛。但最令我难忘的却是那一次……

那天中午,我一点多就到学院了,可离高年级上课还有一个多小时。于是我便在其他班级的门前晃悠起来。过了一会儿,在中年级班授课的范老师看见了我,便把我叫了进去。进去后才发现他在看别人对弈。随后范老师给我找了个对手,没等老师开口,我们便“杀”了起来。

刚开始,我们都在占星点、摆棋阵,等星点占完,棋阵摆好后,我们便进入了警备状态。

他先攻入我的“三连星阵”,我带兵防守,他见在我的地盘占不到什么便宜,便巩固自己的地盘。我见他的“先锋部队”对我没有什么威胁,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他进行了群狼扑食般的进攻。不久后,我就在他的“国家”里建了一个“友好”的“驻黑国大使馆”与“外籍兵团”。可是就在这时,他的“先锋部队”竟奇迹般的复活了。我连忙对他进行了围、追、堵、截,可就是堵不住。

这盘棋给了我一个很深的启示:在成功面前绝不能骄傲。否则,你将跌入万丈深渊,与成功失之交臂。

难忘的散文4:难忘的老祖母

文/陈鑫

记忆中的老祖母厨艺很好。老祖母因为年迈,干重活行动不便。因此,她成了我们家的“炊事员”。

老祖母的拿手菜很多,有老奶洋芋、红烧肉、清蒸鱼等农家小菜。因此,我们全家每天晚上都能美美地享用“大餐”,把肚子吃得像一个大圆球一样,然后在打一个饱饱的嗝。饭后还有小点心。我最喜欢老祖母做的南瓜饼,既使我已经吃不下了,也要再撑两块南瓜饼,这才满意。

记忆中的老祖母手很巧。她闲暇时还会教我扎一些小玩意儿。老祖母扎的蟋蟀、天牛可像了,就像是真的一样。而我扎的不是扁了,就是变了形,与老祖母的相距甚远。老祖母除了会扎小玩意儿,她还会绣香包。老祖母常常会绣一些小香包给我当礼物。如今,我的房间里满是老祖母送我的礼物。

老祖母不但菜烧得好,手巧,而且还是最疼爱我的人。每当我被老爸打哭时,老祖母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哄我。她先扎一些小东西来哄我,如果我还不乖,老祖母就用绝招了。笑盈盈地说:“小宝贝,别哭了,再哭就变成小花猫了……”说着就“喵——喵——”地叫起来,我总是不服气地说“你才是小花猫呢!”一时间,我由雷雨天气突转大晴天。我擦干眼泪,又和老祖母亲热起来,有说有笑,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小时候,我们家并不是很宽裕,要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好吃的东西。于是,每次叔叔阿姨从外地回来时孝敬老祖母的东西,她总舍不得吃,都要留给我。平时,老祖母自己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她说要把钱留给我上学用。

如今,虽然老祖母已经去世了,但我和老祖母生活的点点滴滴却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是那样的甜蜜,那样的美好!

难忘的散文5:难忘那次心灵的顿悟

文/陆惠凯

2005年夏,我走上三尺讲台。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我的大多时间是在随波逐流。为学生的成绩欣喜、牵挂,有时也大动肝火,日子过得懵懂又倦怠。直到2006年秋,我有幸聆听了薛瑞萍老师的讲座,那种感觉如同醍醐灌顶。仿佛有个声音在对自己说:再也不能述而不作、虚应故事、随波逐流了……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顿悟吧。

于是,我开始检索自己走过的教育之路,思考着自己的未来该如何行走?我为自己勾画了一条路径:读书、反思、研究。在这样的路径上,我时时保持着追梦的状态。从这以后,我的教育之旅便有了许多新意。

朱永新老师说过: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偶然的机缘,我在“教育在线”上建立了自己和班级主题帖,于是我经常利用网络学习和思考,与名师对话,向大师学习,在我的人生履历上,多了庄重而又多彩的一笔。

2010年,我带一年级了。薛老师在讲座中这样说,没有带过一年级的老师,就如同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怎样让孩子们翻开一本书像剥开一粒糖一样欣喜呢?我开始探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首先动员孩子的家长多为孩子添置经典课外书,班级图书角建成了。接着,我带孩子们读书。最初的读只是读一些简单的绘本。美丽的图片,动人的文字,孩子们深深爱上了这样的阅读。随着教学进度,我们举办“小小书虫故事会”“小小课本剧”“我最喜欢的书”……实践检验真知,简单的绘本阅读让孩子们认字的速度加快,教室里书声琅琅,课外阅读兴趣浓厚。学期末我班参加校办的迎新年经典诵读大赛并荣获校一等奖。二年级了,每天最快乐的是中午20分钟读书时间。我们共读《夏洛特的网》,为童话故事的主人公牵肠挂肚;我们共读《小猪唏哩呼噜》,为小猪唏哩呼噜的遭遇窃喜不已;我们共读《伊索寓言》,懂得了许多真理……我们浸润在浓浓的书香里,每天的工作变得充实快乐。

感谢薛老师给我带来的心灵洗礼,让我这样一个80后语文教师享受着教育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我将永远记住这些难忘的经历毅然前行。我清楚地知道鲜花与荆棘同在,阳光与风雨同在……

难忘的散文6:难忘的大连之旅

文/黄渤添

暑假还没开始,妈妈便告诉我,假期我会去大连体验一个独特的夏令营。心里有点期待又有点不安,那个夏令营会是什么样的呢?

很快,参加夏令营的日子来到了。马上要离开妈妈,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生活那么多天,一个人都不认识,我心里还是有些哆嗦的。唉,已经没有退路了,冲吧!

在火车上颠簸了一天一夜,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大连,我来啦!

我向往大海,喜欢大海的宽广无垠和神秘莫测。大连的海让我忍不住想去亲近它,了解它。变化莫测的海岸,时而激荡起伏,时而宁静祥和。无论是静还是动,都是一种美。无论是看海观景,还是游玩嬉戏,总能感受到一丝迷人气息。眺望大连,你会发现别样的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汇成了一幅画。

在旅顺港口,我们登上了军舰,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去亲手触摸大炮,感受大炮,真有说不出的激动。

令我难忘的还有去爬鸡冠山。据说有一百九十多级台阶,爬得我筋疲力尽,腿肚子直抽筋。虽然爬的过程很辛苦,但是当我来到山顶,举目远眺时,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感觉,真棒!

当我真正融入夏令营时,早就没有了当初离家时的心慌和茫然,活动让我结识了许多小伙伴,让我增加了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和感受。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难忘的散文7:难忘那些走过的日子

文/打死逗比

昨晚上,同事结婚,应邀赴宴,富丽堂皇的大酒店,偶遇一人,感觉很是眼熟,尤其嘴角那颗痣,我用眼睛再三招呼、示意--这是我遇到不敢确定的熟人的小花招,如果真是熟人,在我如此热烈注视之下,对方往往会恍然大悟,用此招,我已经重新认识了好多旧友。

可是这次有点徒劳,任我暗送秋萍,她只是巍然不动,还显得很无措,眼神里秒杀来的是有点温怒的神情,我只好借故开溜。

到了包间,我还是心有不甘,按耐不住,叫来了服务员,询问楼下那着一身墨绿色旗袍的中年妇人,可是这饭店的老板娘,服务员很肯定的说是。

看她那一身裁剪的得体着装,还有悠闲的神情,我判断还是很准确的。

我又问“她是不是姓李”

“对呀”服务员很诧异“你们是熟人吗”

“看着很像,但是我也不敢确定,她叫什么来着”我继续追问,

“叫李芳”看来是刚出道不久,女服务员很爽快的回答了我。

果然是她,同村的女孩,比我大不了几岁,我们曾经是菜友--一起走街穿巷卖菜的小伙伴。

只是她没有认出我,自然我也没能立马认出她。

在我的记忆中,她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姑娘,胡乱扎着一个马尾辫,一年四季身上都是那件泛了白的蓝色工作服--她的父亲是煤矿工人;而我留在她脑海里的印象:一定是脏兮兮一双塑料凉鞋,乱蓬蓬的一头短发,像极了村里野小子。

现在的我,挽着高高的发髻,一袭紫红色天鹅绒裙装,脖子上硕大的珍珠项链映衬着我微微发福的面孔--用老公的话说,像个阔太太似得;而她则画着得体的妆容,那曾经被太阳晒黑了面孔,轻轻的扑着一层淡淡的粉霜,远观、近看,哪里还有一丝曾经的模样,只有嘴角那颗明显的黑痣,还依稀让我感觉似曾相识。

此情此景,让往日里那些鲜活的记忆,犹如画卷一般,扑面而来。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所在的苏北农村,除了种地几乎就没啥其他进项,一家人老老少少,一年到头都指望着家里那几亩承包地,全家的口粮,人情往来的支出,还有老人的医药费、孩子的学费,碰上丰年还凑合,遇上干旱或湿涝的年景,往往入不敷出。

我们李村人,在方圆几里还算是比较头脑灵活的,家家户户利用门前房后,零零散散的土地,种植各式各样的蔬菜,冬天的黑油菜、春天的芹菜,夏天的西红柿、黄瓜、辣椒等等,全都是应季节蔬菜,收获了,捆成把,装成筐,用大架自行车载着,天蒙蒙亮出发,到四五十里外的老矿去出售。

早出晚归,哑喉咙破嗓子出去一天,那满满一两筐或是两大麻袋的东西,卖出去,到手的是或多或少的一叠零零碎碎的钞票。

一冬天或是一夏天分分角角的毛票积攒下来,就是农人们一年的额外收成,孩子的学费,儿子的彩礼,还有新房的砖瓦,都将在辛苦中有了回报。

村里卖菜的主力军,大多数是姑娘或小媳妇,她们身子骨娇弱,力气小,走街穿巷卖菜,相对于地里繁重的伙计还是蛮显轻松。

每到凌晨时分,大家呼朋引伴,互相招呼着,从家里推出昨晚上已经收拾妥当的自行车,不是满筐的番茄,就是大麻袋装的蔬菜,成百斤的重量,让娇小的她们,推起车来摇摇晃晃,一副不堪重负的模样。

只要出了村口,上了村后那条宽敞的大马路,此时那些看似娇小的女孩,个个都成了“武林高手”,先是快速的猛蹬几下,借着车子飞速前进的惯性,身子猛然一跃,右腿一偏,掠过高高载物的后车座,稳稳当当的跨骑上了自行车,一行人说说笑笑,一路上飘洒下银铃般的笑声。

李庄女孩能干出了名,个个伶牙俐齿,思维敏捷,像个小辣椒,菜市场上,嬉笑怒骂,大胆泼辣,连那些偷奸耍滑的菜贩子,还有凶神恶煞般的市场上的地痞子都要畏惧三分。

记得一次,在五号井家属院,一个戴眼镜的男人,以回家拿钱为借口,随手牵走了我两捆小青菜,左等右等也不见了踪影,这可惹恼姑奶奶,十六岁的我手叉着腰,围着他住的家属楼整整骂了十几分钟,当然也忘不仔细描述一翻他那龌龊的长相。

我真的很生气,当然不是心疼那块儿八角的菜钱,主要是生气他欺骗了我的善良,更心疼的是自己和家人的一番辛苦:寒冬腊月,滴水成冻,这些小菜全都是父母从雪窟窿里扒出来,父母亲的一双手都生了严重的冻疮,而我更不用说,顶风冒雪,几十里地,过午了,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热乎饭,他竟然人模狗样的骗走了我两捆菜。

对于他龌龊的行径,至今想起来,还恨得我牙根痒痒。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昔日李庄那些走街穿巷,沿街叫卖各式蔬菜的小姑娘,都像蒲公英一样,四下飞散开来,嫁做人妇,成为人母,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扎根发芽,繁衍生息。

有的如我一般移居到了小县城,有的或许远走高飞去了更远、更繁华的地方,有的或许还仍待在那些油菜花飘香的小村庄,田间地头的忙碌。

岁月的雕琢,时间的磨砺,悄悄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也变化了我们的心境,让我们失去了少年的天真烂漫,风风火火,也让我们收获了成熟、睿智,还有很多很多,我不晓得,她们是否与我一样,对过去那些曾经经历的一切,还那么念念不忘、还那么依依不舍。

那些曾经走过的日子,早已经深刻进我的灵魂,在空虚和无聊的时候,我常常想,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会怎样,那曾经辛苦的忙碌,就是我曾拥有的一段别样的人生。

难忘的散文8:吹糖人

文/伊羽雪

在乡下,有很多难忘的民间手艺,吹糖人便是充满快乐和美好的一段抹不掉的记忆。

吹糖人的师傅来到村子,在孩子们扎堆的地方安顿下来,孩子们就像炸了锅,“轰”地一声围拢过来。乡村的日子里,孩子们便有了自己的快乐和欢愉。

吹糖人的师傅挑着担子,担子的一头是一个小柜子,柜面上放着一个圆木盘,圆木盘上画着宽窄不等的由圆心向外呈辐射形的格子,格子里面写着关公、猴子、大公鸡等各种孩子们喜爱的人物和动物。圆木盘中心有一个固定在线轴上的转杆,转杆的顶头垂一根小针,转杆停止跳动时,小针指向哪个格子,孩子们就中哪个奖。当然奖品越大,格子就越窄,命中的几率就越低。担子的另一头是一个小炭火炉,上面支着一口铜锅,里面熬着饴糖,下面有几个抽屉,用来放原料、竹签和木炭。看到吹糖人的师傅熟悉的影子,我和小朋友心里直痒痒,随即就嬉笑着跑回家。

我揣着甜蜜的心事,在屋里屋外寻寻觅觅,找一些废弃的塑料、牙膏皮,去向师傅换糖人。我手里拿着可用作换糖人的物料跑出去,当然母亲有时也会塞给我几个零钱,这个时候,我会感到乡村的童年真好真快乐,我还会想,那吹糖人的师傅一定是被哪个孩子邀来的。

我从人群里挤过去,“咯咯”地笑着,拨动一下固定在线轴上的转杆,说来也巧,常常会中一个“糖人猴子”。吹糖人的师傅将加热的饴糖揪下一团,揉成圆球,再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糖棒犹如细管,师傅立即吹气造型。师傅手法准确迅捷,造型简洁生动,眨眼间,一个手持金箍棒的“孙猴子”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还有“关公”、“大公鸡”以及造型各异的花鸟鱼虫、人物百态等,一个个鲜活生动,样子可爱极了。吹糖人的师傅变戏法一般的技法,我们看得入神又好奇,接着是一阵热烈的欢笑声。我和小朋友拿着晶莹剔透的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简朴的村子里忘情地快乐着。

这是童年的事情了。天滚着天,月滚着月,年滚着年,时光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在曾经的时光里,我总会唤起一些美好的记忆和淡忘已久的欢乐和喜悦,更忆念那难以忘怀的民间手艺吹糖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