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的文章

请欣赏清香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清香的文章1:清香盈盈,我为你落笔成花

文/白衣清尘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题记

那一天烟雨朦胧了江南,油纸伞消失在雨巷那端。石桥下画舫里,伊人独倚。纤手光洁如白藕,眉目低垂,研磨粉底。菱花镜映出一尾清丽,素手执眉笔,勾勒眉山黛岫。

江南丁香女子。青丝绾,红袖垂。一支白玉簪别住了如瀑云鬟,轻颤。执一叶绢伞,不疾而来,不徐而去。唯留一尾清丽的背影,消失在诗画那端。雨落在女子的眉眼,失了语言。以缄默的姿势端坐如莲。只因伞骨泛苍白,结着忧愁的女子迷失在黛色的瓦檐。

辗转红尘,漂泊流年,时光二十载。银笺小字里,浮浮沉沉也只留下简短的平平仄仄,譬如师兄,譬如师姐。泛黄的梅花篆清晰诉说年代的久远,许是长久未曾见面,恍若隔世。有些人,即便隔了三生,再相见依然亲昵,没有距离。

你是一朵温暖的女子,开于热情的盛夏。初相遇,把你念成杨柳依依,再相见,知你柔情脉脉。你是一颗琉璃的玲珑心,干净剔透。若是有幸,定在长安与你邂逅,赠你一枝岭头梅,许你千年江南春,倾听光阴的故事。前世,你定是雨巷深处的一抹天青,山为伴水为邻。不然,今生何以清浅如斯,静婉如斯。他年,无论我在与不在,惟愿你安好。

韶华。这二字映入眼帘,若年少的不羁,立时疏狂恣意起来。鲜衣怒马,襟口酒痕缭乱,听得一声扬鞭,把长安踏成洛阳。记得当时风流人家,白衣风华,碧玉年华。翻开桌案上的书卷,眸子追随着晓色。看你把江南雨,江湖剑写成碧落黄泉。一如说书人手中的折扇,画满桃花。竹笔写河山。

宋时二十桥明月把相思豆燃得火红。秦淮河水把画舫摇得意乱情迷。茶坊的说书人从长生殿讲到桃花扇,惊木一拍,顿成绝响。隔着红尘烟雨转身看。江南结成了一抹丁香幽怨。清愁遗留在水色江湖。只与你有关。

铺一笺素纸,研一方淡墨,执一杆竹笔,二十年来的青葱岁月,二十年来的笔墨等待,记忆中的红袖清扬,弦音流泉。阳光似金屑,白云素棉。徜徉词海,淡墨晕染,写一番锦绣珠玑。深深浅浅,勾画出水之湄的蒹葭伊人,

铺开素笺,旧纸新墨写着花笺小字,我袖底中的余香,纸上墨香依旧缱绻,属于人若桃花的那一年清风,吹旧了心言。“落尽梨花月又西”,我只妄想挽住两袖凉风,掸落经年中所有的纤尘,从前世到今生,与你相遇江南,走过苍苍蒹葭,走到一如诗书里的地老天荒。

在写满记忆的词句里,我一遍遍读你,想像你的容颜!轻轻地走进一阙思念的心田,你是我纸上的女子,被薄薄地铺开,遍布柔软的字里行间!回首,泪眼朦胧!浅启朱唇,扬眉的瞬间,我就将词里的意境描写!隔着岁月的门,叹息的流年!斑斑印痕,凝结的一抹伤情别恨。

明月清风为伴,踩着古韵悠悠的节拍,笔歌墨舞,站在红尘之外,看千山万水等若迷尘;看五千年的时光,在发稍上轻轻掠过,琅琅心弦,凭栏的是柔肠千结;在诗书熏染间,采弦上月华,拔流水芬芳,于天涯处,入画入诗,写尽了风月无边。

江南的古巷落了雨,水墨走湿氤氲的眸子。红尘,你不知我过往,我不辨你余生。我们只是在最深处蓦然回首,然后擦肩而过。原以为最平常的惊鸿一瞥,不料衍生绕指柔。若雨落心湖,荡起一缕漪涟,唤起一丝绮念。桃红柳绿妆点了江南的如花美眷,书生千金执手共赴万丈红尘。莲开忘忧,竹生紫林。青衫红袖千古恨,素衣清颜永伴黄卷。

我一直相信宿命。我也相信缘份。无论宿命还是缘份,这样的相遇带来的是一份欣喜,这样的相知成就了一种美丽。我们是如此相像。我们却又不尽相同。有我,为你研墨掭笔,篆书冬雪春柳的呢喃细语。为你配色勾勒,素描夏荷与秋叶的水墨丹青。岁月中,我们一起细数。如沙漏指的分分秒秒。你我共同走过,似尘如烟的日日年年。咫尺。天涯不远。

眼里眉间,装着一份牵挂,也读着对眸里同样于我的等爱。季节的嬗变里,你我相遇人间最美的四月。彼此相惜相怜。经年岁月后,我们还能以耄耋之岁醉心香茗。于青山绿水间,坐看云淡风轻,笑语聚散离合。携手一起听流水潺潺,尘缘依旧。

朵朵,别介意它的华丽吧,当内心盛满牵挂,只有有韵致的辞藻,才能替代我遥遥的翘首,去爱,去感知,去尽情游弋。你来与不来,它都在那里。无关岁月流逝,无关花落花开。倾落,清尘,安然,平生。

天青色里,我将奔赴一折纸扇上的江南。黛色的瓦,水色的墙,茂盛的留白。约定的月中天,约定的杏花巷。一个约定的回眸,我便会落入有你的故事。如一计小小的阴谋,只为途中能与你相见。

浮生若梦,正如红尘,深一程,浅一程。因缘三生写,碧盏盛清泉,一世长安。

清香的文章2:茉莉花香

文/浩淼原野

窗外一缕清香飘逸,淡淡的馨香,似桂香又似茉莉香味。吮吸花香似沉醉,落寞的我,在无人的午后,花香勾起了似水年华的追忆。

那是廿载的的时光,我突然被借调枣乡上班,这源于领导的信任,我高兴的去了枣乡。

枣乡是一个宛陵千年历史的古镇,在中国名闻遐迩,它有江南小镇特有的韵味,有古老的石板路,老街上不时有甜蜜的语声,有时有软软的普通话,她或靓丽或娉娉,她们有江南女孩美丽的容颜。她不时从街道走过,犹如五月的茉莉花。

珍珍是一个朴素的女孩,一个天然茉莉花似的女孩,认识她源于一个偶然。那时我们的一个校友小郭住在老街,一次同学聚会,我去了。小郭介绍了珍珍,我和珍珍算认识了。那天珍珍朴素的容颜,大方、矜持,未施粉黛,穿一件紫色格子燕尾衬衫,配一件深色裙子。我很欣赏的模样。

五月的小镇,午后人不多,我下午不上班,于是我信庭漫步。十八塔风光优美,古老的十八塔有美丽的香阶,有狮子和古老的井。十八塔店铺琳琅满目,一个接着一个。我蓦然看见了珍珍姑娘,她披肩长发,美丽的珍珠大眼正好看见了我。原来她在经营一家毛线铺,一间门面,毛线五色齐全堆在铺面。她多似一朵茉莉,淡淡的花香,会说话的眼睛。她有一个似双胞胎妹子,她偶尔来看店,也许她很忙。珍珍父亲可能身体不硬朗,珍珍妈妈总是在家忙碌,珍珍总守那一方田垄,她的模样任劳任怨,从未休息。人的美是体现骨子里的,那一份美只有交往的人才可以发现,明镜可照。

暮春的一天,珍珍休息了一天。我们和珍珍还有她的闺蜜有幸去了一次榈村,五月的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榈村的山边的茉莉花盛开,一阵阵花香沁息鼻翼。中药记载,茉莉,双子叶植物,属木樨科。直立或攀援灌木。花大都白色,也有黄色、紫色茉莉。她是一种药用花朵,功效理气止痛,辟秽开郁。主治湿浊中阻、胸膈不舒,头痛、头晕、目赤、疮毒。可煎水洗目、滴耳。

榈村山是一个邱陵,海拔500米,榈村中药资源丰富,药农经常采撷。这里地理偏僻,离镇上大概20里路程,平时买药不方便,山中一般草药都有,春天桔梗、杜鹃、金钱草、金银花绞古兰,夏天半夏、栀子、太子参等。榈村一条小山路飘带一样,都说榈村是一个好地方,空气新鲜,山高树密,有野果、有草药。种植粮食、瓜果不需要出门。

我们一行顺着飘带登山,山上树多、密,藤蔓交织,时时藤粘上身体。行至半山欣喜看见一簇簇茉莉花,有白色的茉莉,犹如白色天使,有黄色茉莉,犹如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有紫色茉莉,她们簇拥一起,犹如一杯杯紫色的琼浆,透散着芳醇。

珍珍和闺蜜站在花丛,她们和茉莉融为一体,我分不清那是珍珍,那是茉莉。只看见青春、靓丽还有茉莉花香飘逸。

暮春的榈村山顶是杜鹃的海洋,云蒸霞蔚、花海攒动,我第一次和蓝天、白云、花朵拥抱。茉莉花的姑娘,杜鹃花火花的绽放,天空是映红了脸,青春、友谊定格在一刻。

六月是收购的节季,我和珍珍、闺蜜好久不见,有一天傍晚,她们来看望我,我有一丝恍惚,珍珍素颜,白晰的肤色,仿佛我凝视一朵茉莉,淡淡的花香,她若天使的微笑。

若干年前在宛陵又一次见到珍珍,时光一晃卅载,她依然素颜、朴素风格丝毫未变。她在我的心间有一丝仰慕,有一丝敬佩,仰慕的是她有茉莉的品质、花香,始终坚持自己的个性,不人云亦云。敬佩的是她对事业兢兢业业,一生绽放花香,做为朋友,这种品格正是我所要增强的,有她这样的友人,我为她骄傲!

时光虽然逝去,一看见茉莉或沁息茉莉般的花香,想起珍珍,想起那一段铭心的友情。

清香的文章3:茶山茶陵茶清香

文/TANUKI

东莞有个茶山街道,湖南有个茶陵县,东京有个地方叫茶水。茶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命名的地方很多,茶山茶陵茶清香。

机缘巧合,不久前跟朋友去了一趟湖南茶陵县,走马观花,匆匆忙忙旅游了一趟,拜访了茶乡,茶山茶陵茶清香。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发源地在中国。史书记载,中国有四千多年的茶历史,比中药还早二千多年。中国茶叶发源地到底在哪里,目前还有争论。传说炎帝神农尝百草,第一次在茶陵发现了茶,炎帝因此也被称为茶祖。而茶圣唐朝的陆羽在其着名的《茶经》里则推测说,茶原产地应该是在中国四川、云南一带。唐朝时候来中国学习佛教的日本和尚最澄把茶种子带回日本,在近江(滋贺县)地区试种成功,嵯峨天皇推广在全日本国普及种茶。

茶的发源地在中国,茶道的发源地也在中国。日本的饮茶习惯由中国大陆传入,形成于8世纪。中国的茶文化更注重道法自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礼仪,而日本的茶道却注重仪式,从而形成了日本的茶道法式。如同樱花,本来源自中国,日本权威性的樱花专着《樱大鉴》就说,日本樱花最早是汉唐时期传入日本的。樱花原产中国,但汉唐没有赏樱花习俗,汉唐泱泱大国赏的是牡丹,芍药等雍容富贵之花,反映出那时优雅自信的中国国民心态。日本小国寡民,时刻怀着忧患意识,绚丽短暂的樱花更加贴切日本的国民性,因此,日本栽种樱花千余年,精心培育,不断翻新品种,形成一个绚丽的樱花家族,成为日本国花。广州市龙口中路的广东省档案馆门口现在也种了二株樱花,还特别立碑说明:樱花:源自中国。或许可以这样说,樱花原产地是中国,赏樱却形成于日本,茶的发源地在中国,茶道在日本发扬光大。

按照传说炎帝神农第一次在茶陵发现了茶,炎帝发现茶到底是哪座山上?云阳山,景阳山,还是青台仙?也许有俗称茶乡的茶陵,茶山不具体指哪一座山,茶陵绿茶居多,茶叶清香。中国茶文化吸収儒道佛的精华,强调茶禅一味,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形成尊崇天然美的中国茶文化,恰如眼前这美丽的茶陵。

傍晚的茶陵,风情万种,又如茶的奔腾热烈,有朋友提议去看看茶陵夜生活,而朋友中有虔诚的佛家弟子,生怕被红尘纷扰,竭力阻绕,狗儿是最不虔诚的那种,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崇拜维摩诘经里维摩诘居士说的,淫性即佛性,烦恼即菩提,无明淫性即佛法,幻化空身即法身,淫怒痴即是解脱,淫性佛性、烦恼菩提是双头鸟,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法华经》也说,“不亲近五种不男之人”,意思就是说没有男人机能的人不能成佛的,只有红尘中滤过,入乎其内,才能够出乎其外,宛如泡茶,煎熬才是成全。茶禅一味,美丽,本身就是一种禅意,置身在灯红酒绿,如梦如幻的茶陵美丽夜色,该来的就来罢,不管是佛是魔,是孽是缘。该来的不来才是最寂寞,该来的期望落空了,女孩子每月该来的朋友没有来,那种寂寞无奈相信人们都有体会。我要会会这如痴如醉的茶陵夜色,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虽然茶的独特氛围是悠闲清净。庄周梦蝶,不知是蝴蝶入了自己的梦中,还是自己入了蝴蝶的梦。茶禅一味,到底茶是禅,还是禅是茶,可以肯定的是,禅不是槁木死灰,恰恰应该是如同茶一般热烈自在。空持千百偈,不如喝茶去。茶山茶陵茶清香。喝着茶山茶陵清香茶,红尘滚滚,茶中红尘身是客,转身已是壮年,该来的都来吧。

清香的文章4:清香荷叶粥

文/王珉

火辣的夏日,好友在朋友圈晒出了晚餐:一碗墨绿色的荷叶粥,一碟内酯豆腐,看上去既简单又有食欲。她还在抖音上拍视频介绍粥的做法,粥熬好后,把一张洗净的荷叶铺在粥上,再等一小会儿,把荷叶捞出来,粥就变成晶莹的浅绿了。

隔着手机屏幕,我似乎能嗅到粥的清香,也禁不住想起了乡村的荷塘,想起了外婆熬的荷叶粥。儿时假期,我常住外婆家,外婆屋前有一片池塘,夏日,荷叶亭亭玉立。看着看着,碧绿的荷叶勾起了我心中的馋虫,想吃一碗可口的荷叶粥。外婆采荷叶有讲究,嫩叶不够味,老叶又嫌味苦,所以必须采摘老嫩适中、叶脉清晰的荷叶。外婆先把荷叶洗净,撕成碎片放到水里煮,等水开后,就把荷叶捞出,放进洗净泡好的大米、绿豆和枸杞,粥在炉火上慢慢煮着,外婆就去忙别的家务了。

熬好的荷叶粥盛到白色瓷碗里,颜色碧绿,带着浓郁的荷叶清香,既解暑又养胃。就着外婆腌的咸菜,我喝得津津有味。

外婆做荷叶粥还有一种方法,就把荷叶当成盖子盖到粥上煮,熬出来的粥更清香。我沉醉在清香四溢中,度过了一个个“凉夏”。后来,外婆溘然长逝,那记忆中的荷叶粥,每每回味起来总让我口舌生津,有家的味道。

清香的文章5:松林和清香

文/胡慧玲

松林30岁了还没结婚。有人给他做媒:姑娘叫清香,28岁,得过脑膜炎。她的头在脖子上晃,嘴角挂着口水,笑嘻嘻的。她见到松林,就问,地冇平吗?我帮你,踩踩。

松林和清香结了婚。大家说他傻,找个包袱。

赶场那天,松林把身上仅有的三十块钱给了清香,想吃什么就去买。

嘻嘻,嘻嘻。清香捏着钱颤巍巍地走了。

松,松林,我把你的钱,用完噶。赶场回来的清香拎着两个苹果两个香蕉。

没事,用完了我再找。松林在那棵碧绿绿的栀子花树旁劈柴,树上冒出一些绿色的花苞。

松,松林,我看到一双,好好,看的鞋,红的,我想买。松林好像没听到,扬起斧头,啪!一截木头被劈开了。清香嘟着嘴巴甩着手进了屋。

接连几天,松林背着柴刀拄着拐杖进山砍柴,每次回来,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左脚右臂钻心痛。他把柴卖给村里的豆腐坊。

天晴朗朗的,阳光温柔柔地照着清香。她抱着一双红鞋坐在栀子花的香气里呵呵笑,好好看,好好看。口水都流出来了。松林走过来,每走一步,身子就往右边偏去,然后又弹回来。就像一脚踏空又稳住了一样。他是个瘸子。

他蹲下来,左手端着清香的脸,右手捏着自己的衣袖仔细地给她擦口水,看你,喜欢得,口水都出来了。

清香望着松林笑,我穿着它,帮你,把路,踩平。

清香的文章6:家乡的醇厚与清香

文/张晓辉

我的家乡是兰州,兰州有数不胜数的美食,其中最令人欲罢不能的,还要算那一缕醇厚与一抹清香。

那一缕醇厚是牛肉面。牛肉面的老式传统做法是一碗一碗地煮,面条粗细随客,之后浇上牛骨汤,撒上主料。端上来,那可真是色香味俱全!面条清齐、油光闪闪,还递小汤一碗。如果还想要牛肉,必定另盘切送。牛肉经过细心烹饪,然后切成薄片,烂而入味。楼下的王斌牛肉面,甭提多香了。可真应了牛肉面那五大特点:一清(汤清)、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五黄(面黄),也应了张保和夸兰州牛肉面的那段儿:“你要是转黑了想吃饭,就尝一尝兰州牛肉面。那和出来的是蛋,撑开来是一条线,撇到锅里是团团转,这个捞到碗里的莲瓣儿。放上些肉丁和青蒜,你一顿能吃一斤半。”

牛肉面正如这兰州人,醇厚朴实。6块钱一碗,物美价廉。早晨吃碗面,一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和这缕醇厚迥然不同的,是一抹清香——白兰瓜。白兰瓜吃起来,入嘴里清凉。才嚼一二下,便滑在咽喉之间。听大人说白兰瓜是外地产品,兰州接纳了它,而且很快让它名扬中华。张保和的快板也有一段:“最有名的还要说是白兰瓜,天南海北都来拉,火车汽车毛驴儿车,装得满满的往回拖,还是那飞机的速度快,那‘呜’地一下就到了海外,这个外国人都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瓜,那么高兴地跳起了蹦擦擦。”

这白兰瓜的清香,又像这兰州的爽利,如春风般醉人。

除却这醇厚与清香,兰州还有灰豆子、酿皮子、甜醅子……无数种味道的汇聚,是金城包容的胸怀,也是兰州人敞开着的胸襟。

有句话讲身在异乡时最想家的总是胃,每每离开家乡,总会惦记着家乡的美食。那时才意识到家乡美食在我心中沉甸甸的分量。有时身处亲切的兰州城,我想起在异乡时是多么渴慕一碗牛肉面,遂发觉不是我们身边缺少美好,而是我们缺少细心经营生活、品味生活、欣赏生活的一颗心。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美食,这,就是我的家乡,醇厚与清香。

清香的文章7:杏花联

文/浅水

杏,清香甘甜,果肥肉厚。杏花,是春天的使者,它自古以来,就得到人们的喜爱,有“一枝红杏出墙来”、“依然十里杏花红”和“红杏枝头春意闹”等佳句。

杏花,有报春花的美称,用于春联,反映春色的有“点点滴滴杏花雨,丝丝缕缕杨柳风”,“风描春柳绿,雨绘杏花红”;“冬去矣,天降杏花雨;春来也,地拂杨柳风”;“黄花绿浪衬红杏,丽日蓝天缀白云”。

古今文人墨客都偏爱杏花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这是着名画家徐悲鸿所拟。作者把塞上、江南的自然风光,描绘得何等艳丽,使人获得美感和精神享受。

“万家爆竹夜,坐十二重屏,华堂犹忆同观平复帖;卅里杏花天,逢二三点雨,寒食不堪重上倚云亭。”这是学者张伯驹的一副居室杏花联。作者回忆旧日赏读晋朝陆机的《平复帖》,渴望在杏花春雨中,与老友重上倚云亭痛饮畅谈的情景跃然纸上,富有情感,读后备感亲切、喜人。

“学士青莲,尚书红杏;中郎绿绮,太史黄庭。”这是古人的杏花联,联中含四位文人学士和四种颜色,不能说不妙。

清代学者彭元瑞为书房拟一联:“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彭元瑞在杏花开放之日参加省乡试,一举得中,并步步高升,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联语切人切境,格调清新,既陶冶情操,又催人奋进。

传说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自从丈夫赵明诚去世后,心中闷闷不乐,南逃避难到桃花坞。一年岁末,她在树下摘半篮梅花,把糨糊涂在一截白纸上,用梅花瓣贴成半副上联:“独梅隆冬遗孀户”,桃花坞对面有个杏花村,村里一个知识广博的读书人,看了上联后,心感李清照有再嫁之意,于是在二月杏花开时,采了半篮杏花,用杏花瓣贴在裁好的糨糊纸上,贴到李清照家的门上作为下联:“杏林春暖第一家。”李清照看后,甚为高兴。两人情投意合,此后在一起过着美好日子。

因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使杏花和酒肆结缘,一些酒楼酒店贴有杏花联:“竹叶杯中溪山万里;杏花村里风月一帘。”“画栋前临杨柳岸;青帘高挂杏花村。”

山西名酒“竹叶青”和“汾酒”曾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大奖,有人撰联赞曰:“佳酿首推竹叶,醇醪独出杏花。”“竹叶杯中,万里溪山闲送绿;杏花村里,一帘风月独飘香。”盛赞之下,这两种酒誉满环球。

杏花与杜牧难解难分,相得益彰,正如杨柳与号称“五柳先生”的陶渊明一样。何以见得?有安徽大观楼联为证:“东望石城,春唤杜牧何之,故国杏花太零落;南招彭泽,隐问陶明在否,隔江杨柳要平分。”

这里再说一个杜牧与杏云姑娘的故事:唐朝会昌年间,杜牧被委为池州刺史,上任仅几天,听说池州城内酒店有一位姑娘,聪明伶俐,名叫杏云,他便抽空前去拜访。杜牧在酒店坐定后,杏云姑娘端来两碟小菜,拿来酒壶、杯筷到桌上,顺口说:“一把酒壶手中拿。”杜牧随口接道:“两朵杏花腮边开。”

两人就这样连续对答,杜牧出对,杏云姑娘应答如流,杜牧甚为高兴。当杜牧付了账,起身要走时,杏云姑娘上前问道:“先生尊姓大名?”杜牧没有直接回答,而说出一副对联:“半边林靠半边坡;一头牛挂一卷文。”聪明的杏云姑娘一听,不禁失声说:“啊!原来是刺史杜牧大人。”

衙役问道:“姑娘,你姓啥?”杏云姑娘指着酒店正面的对联说:“我的名和姓在对联中。”杜牧和衙役顺着杏云姑娘的手指方向望,那副对联是:“但凭水流浇红杏;借助火光烧彩云。”上下联末尾一个字是“杏云”的名字,可姓呢?找不出答案。

牡牧说:“有水能浇,有火则烧,那无火无水呢?”衙役思索一会儿,“啊”了一声:“杏云姑娘原来姓尧。”

清香的文章8:往事如书

文/冬日

浸在茶杯里的花茶,清香四溢,沉淀,是时光的颜色和味道。透过旧宅被风掀动的纸窗,我看到院前花坛上的木槿正将层层枝叶舒展,花蕾在薄暮下吐露芬芳。

倚靠在门窗上的脸被风吹皱了。平日里,我们埋头于俗务,甚至忽略了四季的更替,以及青草和花朵暗自枯萎时隐忍的苦涩。薄暮,青草的气息在庭院里酝酿,一些细小的素白色小花在枝叶间晃动颤抖。微风拂过时,一闪一闪,如同花树上抖落的点点星辰。

突然想起那年那月,我们沿着铺满野花的山道踏青,鞋面上满是清晨的露水和青草的气息。树枝上的点点露水落在脸上,有种沁入肺腑的凉意。沿途,我们谈起的那些人生中的过往,那些迎风消散的浅白记忆,如今早已长成各自内心的风景,更日显繁茂了。

纸窗上残落着岁月的烟尘。许多时候,我们无暇顾及周遭的景致,漫看远山上的青草期期艾艾,在一岁一枯荣之间,以及花朵在瑟瑟秋风中暗自枯萎时强烈抑制的苦涩,竟显得如此美丽,触目惊心,不忍去触碰。

旧宅木窗虚掩,我在窗边阅读。翻阅秋天,如同翻阅昨天。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那个门槛上端坐的寂寥少年,思绪总是飞得很远。单薄无比的青春从来都是如此奋不顾身,直到某天有人在耳边淡淡说:"其实和文字沾上边的孩子从来都不是最快乐的,他们的快乐好比贪玩的孩童,在人海中游荡到天光殆尽还不肯回来。"

多年以后,大约在花开的季节,我在院前的花树下捡拾被风吹落的叶子,在阳光渗透的叶面上,我分明看到写满整个季节的怅然与苦涩,一种久违的凛冽流遍全身。此去经年,那种迷离与绝望只有自己知道。

有人说:"人为什么喜欢旧的东西?因为上面有时间。"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正午,我在窗边阅读,我深信会有一天,时光潦草地翻过一页,呈现的将是另一番新的天地。如同草地拂过的清风和流云掠过我们生命的河床,吹开那些暗藏的阴霾,只剩下彼此透明的心,被晨露濯洗,被阳光照亮。

脚上踏着星光,我独自穿行于那些旧街巷,在前尘旧事中渴望拾回那年那月那时遗落的脚印,以及花树下曾嫣然绽放的笑语。那年那月那天的旧山冈,那些足下的野花和青草将记住曾遗落在半途的叹息,同时见证我们一路走来的沧海桑田,艰辛迷茫抑或快乐忧伤。

汝之素年,谁予锦时?我们终将明白,某些人、某些事终有一天会从我们身边转身离去,甚至不留下任何可供时间追溯的只言片语。在人生的一些段落,总有些时候是一个人独自寂寥,抑或难过。在寂寞无人处,神情暗淡,心中溢满忧伤,在回忆里转身,最后消失在街角。天空的巨型舞台,在寂静的轰鸣中绽放出生命的色彩,只是无人献花,无人喝彩。那些无声世界里的精彩繁华,退居在一个人的心里,大约只有自己知道。

岁月的风吹拂在脸上,独坐窗前,细斟一盏清茶,沉淀,是时间的味道和色彩。

清香的文章9:清香不让梅

文/刘建凌

银杏叶落完了,秋也走远了。一阵阵寒风袭来,冬就在身边了。不经意间,院子里的腊梅花也悄悄绽开了。腊梅的香味幽幽地飘来,令人神怡。

其实在这个季节能与梅香比美的莫过于素雅的水仙。

我特喜欢水仙。每年冬天都会买上几个水仙花球置于青花瓷盆之中,再挑选一些漂亮的雨花石与其为伴,倒入清水放在案几上,任其生长。刚开始养水仙时,我并不知道还要对水仙球进行一些加工(剥衣、切球),以及控制温度。所以,那些水仙很快就长成了长长的青蒜一般,待其倒伏了也没见一瓣花开,更没有什么香味幽然了。后来,我找教生物的同事请教,才弄个明白水仙的养殖并不是随意而为就可以有好收获的。在同事的指导下,第二年的水仙就开出了惹人怜爱的小花儿。但是,由于温度控制不力,那花儿早早就开也早早就谢了。养了多年,自己才渐渐弄明白其中奥妙。

水仙花是石蒜科水仙属植物,原产于我国。在我国已经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后来传到欧洲,受到欧美各国的喜爱。水仙花有很多别名;凌波仙子、金银台、玉玲珑、水仙花、姚女花、女史花、天葱、雅蒜、天蒜、俪兰、女星、雪中花等。水仙花很是质朴,只需接受一点儿清水和些许阳光,就能茁壮成长,吐露出一个冬天的芬芳。近日,内蒙、甘肃客人来,我为他们书写了元代诗人杨载咏水仙的诗:“花似金杯荐玉盘,炯然光照一夜寒。世间复有云梯子,献与嫦娥月里看。”清代革命女侠秋瑾也喜欢水仙,她曾写过一首赞美水仙的诗:“洛浦凌波女,临波倦眼开。瓣疑是玉簪,根是谪瑶台。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余生有花癖,对此日徘徊。”

从现代花语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水仙花代表的是纯洁和思念。纯洁从秋瑾的诗“瓣疑是玉簪,根是谪瑶台。嫩白应欺雪”中我们已经可以体会到。而思念,我以为往往在过年的时候,是家里水仙花盛开之时,也正是中国人思念团圆的时节。所以,每每看到白嫩而绿葱葱的水仙,闻到那一阵阵幽幽飘来的清香的时候,就会想到新年已经靠近了,年迈的老人可安好?忙碌的孩子可顺利?不常见的亲朋可康健?所以,养上一盆水仙在家里,也就昭示着年的轮转,昭示着人们应该珍惜时光,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在冬日,当自己由屋外带着寒风带着疲惫带着习惯了满眼的萧瑟走进家门时,有一抹绿色映入自己的眼帘,有一股清香迎面扑来,自己的心会感到一阵温暖,会为那盆水仙花的“清香不让梅”而“对此日徘徊”。冬日有此花,足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