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散文

请欣赏教育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教育的散文1:教育的目的

文/赵凌云

昨天晚饭后,出去散步,经过昏暗的楼道时,看到在四楼楼道里,一个小女孩委屈地蹲在门外,估计是被家长撵出来反思的。每有响动,小女孩身体就会因惊吓而明显的抖动一下,眼睛惊恐地四下张望。看到那惊慌、恐惧的神情,我内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的痛。我用手轻轻抚摸了一下小女孩的头以示安慰,然后敲开了她家的门。并给她还存余怒的母亲说,孩子太小了,无论犯什么错,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不合适,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弄不好还会把孩子吓坏的。

为人父母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愿景,就是希望自己能培养教育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可见“有出息”是每个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最终目的。“有出息”可以定义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第二层次是孩子心智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然而,我们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时常会在教育的细节性问题中迷失了教育的目的。上述小女孩的母亲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位母亲的初衷可能只是一时之气吓一吓孩子,让孩子改正某些不好的习惯,但试设想一下如果小女孩因胆小,在受到惊吓后留下了心理阴影,那小孩的心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这位母亲可就得不偿失了。或者孩子一赌气离开家,等母亲怒气平息出门再找时,可能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而且即便孩子找回来了,下次孩子就会用同样的方法来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今后的教育可就无法正常进行了,就更不要谈教育目标的实现了。因为我们教育的是要把孩子拉入自己怀中,健康成长,而不是推出去。

教育是个细致活,任何情绪化的行为和决定都可能导致教育目的的偏失。有许多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们姑且不论孩子的效仿能力导致今后的暴力延续,单就“棍棒”教育就有很多父母因失手,导致自己孩子致残致死的悲剧而言,这种教育方式是最不适当的,因为它连教育的初级目的“让孩子身体健康成长”都不能实现,就更不用说实现“心智的全面发展”了。

教育是个渐进的过程,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都将欲速而不达。有人比喻教育孩子就如牵着”蜗牛“散步。”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进度去要求孩子,就想我们用自己的速度要求”蜗牛“一样。我们生气是因为我们没有认清教育规律,做了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事。我们抱怨是因为我们自己耐心不够。我们灰心是因为我们对孩子还爱的不够深。我们失败是因为我们在孩子身上功夫下得还不够深。

教育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可是教育目标的实现却是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坚持。它需要我们能历经艰难不忘始终、需要我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需要我们不断成长身先示范。总之,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爱心、耐心、恒心。如果我们做不到就不要怪孩子不听话。

教育的散文2:巧妙教育,莫伤孩子的自尊

文/王建兰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怕被伤害,一旦受伤,会很难平复,孩子也不例外。在我们与孩子的日常接触中,孩子偶尔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会有一些需要纠正的行为,作为教育引导者,如何让孩子心服口服,又不伤及他们的自尊心,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

我班上的婷婷喜欢啃自己的手指,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就和婷婷妈妈进行了沟通。之后几天,婷婷一直显得局促不安,后来才知道,***妈回去狠狠打了她一顿,威胁说再这样,让老师也打她。这样一来,孩子啃手指的情况看似好了些,可是中午午睡时,她还是忍不住要去啃,只是动作更隐蔽了,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哭,发展到后来,竟然闹着不想上幼儿园了。

孩子之所以有这个习惯,就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缺少安全感,婷婷妈妈的做法显然是适得其反的。怎样才能打开孩子心里的这个结,真正有效地戒掉这个习惯呢?我本着两个原则:一是让孩子意识到我们是真正想帮助她,二是不能让孩子觉得有压力。

找了个单独的机会,我给婷婷“编”了个故事:有只小兔子,小时候出牙齿的时候牙痒痒,老是喜欢啃手指甲,啃呀啃呀,不但手指被咬细了啃短了,还把细菌也吃到肚子里去了。后来肚子疼去看医生,医生告诫她不能再啃手指了,小兔子听了医生的话,肚子果然不疼了。看着婷婷听得入迷,我问她要不要向小兔子学习(小兔子可是婷婷最喜欢的小动物),婷婷点点头。我趁机告诉她:“老师和妈妈都很喜欢婷婷,我们都会帮助你,别着急,慢慢改。”

经过这次谈话,婷婷重新对我产生了信任和依赖。我和她相约:每次她要啃手指的时候,我就指指我的牙齿,这时她就要把手放下来。每当情况出现的时候,我总是笑眯眯地看着婷婷,婷婷出于对我的喜爱,也会马上放下手臂。时间不长,婷婷就改掉了这个习惯,比原来想象的还要快一些。

看来,任何事情都要找对方法,特别是对幼小的孩子。帮助孩子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很重要,但千万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我想,这样的教育会事半功倍,当然也会更轻松、更有效。

教育的散文3:爱的教育

文/范莹洁

不知不觉,踏上教师这个岗位已经三年了。三年来,我对老师这一职业的体会是: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普遍而广泛的,应该一视同仁。我班有一名黄姓的学生,父母离异,导致他性格十分偏激。课堂上随意开口说话,课后找他谈话也是软硬不吃。与同学交往很不融洽,无法融入集体。面对这一情况,我耐心地与他交流,用我的坦诚和真诚走进他的心里,以朋友的身份关心他,不以教师的身份命令他。果然,他很快就与我熟悉起来,也主动和我说了自己的烦恼:想与班中同学一起学习游戏,可别人都知道他不是好惹的,都不愿意。是啊,他毕竟是个孩子,当然渴望友谊。“既然知道自己的小小缺点,难道你没有能力改变吗?”这是我留给他自己思考的问题,他立刻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可以!”随后,我们一起制定了一些具体办法,他也的确做到了。同时,我尽可能地创造他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大家感觉到他的改变,愿意接受他。之后的日子里,我明显感觉他变得活泼了,友善了。

记得刚工作时,我接手的是一个学习基础比较弱的班级,尤其是其中一个孩子,特别调皮,十分令人头疼。

一天晚上七点多了,这个孩子的家长打电话来说他还没到家。接到电话后,我马上和几名学生了解他放学后的行踪,但没得到什么有用信息。我特别着急,这么冷的天,孩子会去哪儿?吃饭了吗?安全吗?到了半夜,仍然没有任何消息的我们只能报了警。谁知,我们的担惊受怕换来的却是第二天他和同桌有说有笑地来上学了。看见他的一瞬间,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事后,我也没有严厉地责备他,只是和他讲述了这一晚的经过。他流下了眼泪,体会到了我们的付出,保证不会再犯。令我欣喜的是,从那以后,他在我的课堂上像是变了个人,认真勤奋,成绩自然是突飞猛进。

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为师者应该热爱、关心、善待每一个孩子,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成为遗憾。

教育的散文4:学苏洵,成功教育孩子

文/赖学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副对联说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是唐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曾达到了“下笔既刻千言”的境界,被世人广为传颂。殊不知,我们这位文学大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名家。

相传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幼时非常顽皮,不思学习,贪图玩乐,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这样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未采用“棍棒”教育的方式,不是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入手,积极引导,诱其入门。每当孩子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时,他又将所读之书“藏”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他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便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渐渐地,他们也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驶入了成才的正轨。以至于后来,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并驾齐驱,被世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成为中国文坛上不多见的奇特景观。

苏轼之所以才识卓异、震古烁今,看来与其良好的家教不无关系,他的成就给了我们可贵的启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洵教子,像大禹治水一样,善于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夫可认为:“教学一旦能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展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孩子对“书本”有了兴趣,才会走近它,才会阅读它。

身教胜过言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尚有自然规律,更何况是育人这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它更需要我们以身作则,用率先垂苑来为孩子做行动的榜样。试想,苏洵如果没有自己痴迷地读书情景,怎么会引起孩子的重视呢?正是他读书时聚精会神,神采飞扬才深深吸引了孩子,感染了孩子,引起了他们的探求欲,进而带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环境对人的熏陶太重要,对孩子的教育应重视环境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一语中的。良好的家庭环境,自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的散文5:以爱为桥 倾心教育

文/陈建琴 黄海红

英国数学家罗素认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科研成果都不可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需要爱,更需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我班里有个女孩叫小艳,学习很自觉,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更不敢走到讲台上讲话。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我走到她身旁,拉着她的手和她一起走到讲台上,并且私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渐渐地,孩子有了自信,敢于发言了。在工作中,我总是以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真挚的情去关怀每一位学生,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尤其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以为人之母之心去关爱他们,以爱润其心,以言导其行,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努力营造温暖大家庭。

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后进生,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但他们往往集许多缺点于一身。他们不仅容易犯错,而且改过来之后极容易再犯。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总是用我的宽容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知道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逐步改正,并能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准确找出后进生认识上的差距,从不挖苦讽刺他们,用爱心、诚心去感化他们、接近他们,跟他们说心里话,并用恒心和耐心来转化后进生,偏重表扬,着眼进步,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不辞劳苦,不言放弃,给时间,给机会,为后进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号召优等生帮助后进生,后进生获得了友谊之手的援助,不断缩短与优等生的距离。

我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叫小汪,常因懒惰而忘了做作业,找他谈话他会答应老师今天一定完成,但到第二天却还是拿不出作业来。老师无论是“哄”是“吓”,他都以不变应万变。怎么办?不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方法。之后,当我发现小汪完成了某一项作业时,或者是在某一课上有进步时就及时表扬他,并奖励他一个“笑脸”,几天下来,他也和另外的同学一样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现在,他基本都能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了。

的确,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一个丰富的世界。教师必须耐心、细致地研读每个学生,以爱为桥,时时倾心教育,这样就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促进师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

教育的散文6:我的老师

文/朱诺语

说起对自己教育有深远影响的人,除了自己的父母,另一位就是老师了。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有的严厉,有的温柔,有的风趣幽默,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总是关爱着我们。

我们的英语老师刘老师便是这样一位有爱心的好老师,她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头乌黑的时尚卷发,中等身材,笑起来的时候有可爱的小酒窝。她上课活泼生动,一会儿带我们做游戏,一会儿教我们唱好听的英文歌。我们都非常喜欢上她的课,大家争先恐后地要回答问题。

她不仅课上得好,而且很温柔,像个大姐姐一样关心着我们。有一次下课的时候,闵洪斌打了他的同桌何静,何静哭了。后来刘老师知道了这件事情,问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她语重心长地告诉闵洪斌,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友爱,相互帮助,不能打架。男生长大了是男子汉,不应该欺负女生。闵洪斌听了老师的教育,惭愧地低下头,承认了错误。

这就是我们的刘老师,她是一位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好老师。我们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自豪。

教育的散文7:错误,也是课堂教育的契机

文/严莉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有效的学习时刻。”教学不仅是传递,还需要经历。每个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不断探索和相互交流中完成的,由于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每个人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和错误,但是这种错误其实也是课堂教育的契机。

在课堂上,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出现理解和解答的错误,作为老师不该对此简单否定或不予理睬,而要抓住这个契机巧妙地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耐心细致地听学生的思考想法,让学生把思考问题的分析过程展现出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辨析感悟,把这些错误转化为利于课堂教学的独特资源。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做出了错误的回答,而引起学生集体反对或哄堂大笑的情况。对此,作为老师,我常常不是急着去纠正错误,而是将错就错,把“错误”抛还给学生,我会说:我也觉得少部分同学的解法有道理,那谁能用什么办法说服我们接受你们的观点呢?这样学生的课堂参与性瞬间会被激发,大家会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开来。

在“错误”的讨论中,学生会发散性地运用联系实际、经验估算、认真审题等解题策略,这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锻炼是十分宝贵的。作为老师,由于我坚定地站在“弱势群体”一边,这既让全班大部分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巧妙地保护了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箭双雕。将错就错,说到底其实就是抓住“错误”这样的契机,在课堂上巧妙地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学习思维被彻底激活,学习兴趣被全面激发,师生关系也会在这种“热烈”和“碰撞”中更加融合。

教育的散文8:教育孩子就事论事

文/徐海

前几天,我和妻子带着五岁的儿子驱车80公里,去给独居在乡村的姑姑过生日。刚巧在外打工多年的表妹文欣一家三口,今年也特意赶回来为母亲庆祝。一见面,不仅久别重逢的大人都很开心,就连两个孩子也一见如故,立马玩成了一片。我们的出现,也让老人原本冷清孤寂的家里,顿时变得热闹欢快了起来。

随着做好的菜陆续上了桌,早已有些饿了的两个孩子禁不住美食诱惑,便在姑姑的默许下,开始了对桌上的菜进行品尝,并且边吃、边端着饮料又笑又闹。正玩得高兴的档口,表妹的儿子小宁因为怕踩到突然跑进屋来的小狗,脚下来了一个急刹车,结果把橘黄色的饮料洒到了新买的白色卫衣上。

这一幕,刚好被端菜进来的表妹撞了个正着,从小就性急脸酸的文欣立马黑了脸。看着妈妈凶神恶煞般的眼神,小宁也知道自己惹了祸,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可文欣却并未就此罢休,一把把孩子拎到旁边的屋里开训。

“你说说你,怎么就那么淘气,好好的一件新衣服以后还怎么穿?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每天不惹点事出来心里就痒痒是不是?昨天来的路上,要不是你非要在路边停车小便,我们能被警察罚200块钱吗?还有那天老师打电话说,你在课堂上一直低头鼓捣文具盒,根本不专心听讲,告诉我你想怎么地?不想在这待我们今天就回去,不想上学就直接给老师说我们不念了……”见文欣越数落声调越高、火气越大,孩子的哭声也越来越大,我赶紧跑过去帮小宁解围。我冲表妹使眼色,示意她别为了这点小事破坏了欢乐的气氛,担心影响了姑姑难得的好心情。

不过,虽然饭桌上大家都在努力活跃气氛,但这个小插曲还是或多或少波及到了大家的情绪。饭后,姑姑带着两个孩子去邻居家串门,我于是把文欣叫了过来,平心静气地对她说:“这样老翻旧账,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滋生孩子的逆反情绪,长此以往孩子就什么事都不敢跟你说了。还有,以后也别在吃饭之前责备孩子,这样对健康不利。”

原本还理直气壮的表妹,听我这么一说不由也检讨起自己来。“其实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以生气起来就控制不住自己这张嘴,什么解恨说什么,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以后我真得好好改改。”平静下来的表妹颇为认同地点着头。

其实,父母教育孩子没有错,但应该就事论事、各是各,分清楚每件事的原因和责任,不能数罪并罚,更不能让孩子承担他无法承担的责任。

教育的散文9:如何激活篮球生态课堂

文/惠珠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如何激活篮球生态课堂,让这一课堂更贴近幼儿的需求?我认为应该合理利用有效资源,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给幼儿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生态氛围。

首先,原生态资源的有效采集,能激活幼儿篮球特色潜在细胞。大自然有众多的自然物资源,野花野草、落叶枯枝等都是进行手工创作的原材料,幼儿园通过让孩子欣赏和创作与篮球特色相结合,配合使用废旧的篮球制作成作品,激活幼儿篮球特色潜在细胞。如芦苇——在河岸边随处可见,未成熟的芦穗割来插在用废旧篮球制成的花瓶里、罐子里就是一件件艺术品。

其次,再生资源的制作运用,可以展现幼儿篮球特色创造才智。幼儿园为孩子提供半成品的操作材料,孩子通过对半成品材料的加工改造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如稻草粘贴画——稻草的再生利用,将稻草晒干去壳,幼儿根据创作需要剪成长短不一的稻草段,进行拼搭或粘贴成房子、大树、塔等建筑物,将其固定在废旧篮球上,形成立体的工艺品;草绳卷画——稻草的再生利用,发动家长用稻草搓绳,幼儿用草绳卷画,将草绳卷在篮球的球面上,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面具……

最后,创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广阔的大自然和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存在着丰富的美术操作材料,经过加工就成为幼儿喜欢的美术创作工具,它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多元”教育价值。运用特色材料制作美术操作工具,让幼儿将稻草绕成稻草螺,用于在篮球皮上印烟花图案;可以尝试用牛奶罐制成刻刀工具,在篮球皮上刻出图形,还有制成蔬菜印章在篮球上进行印画活动……这些美术工具材料的运用,为幼儿创设了广阔的篮球艺术活动空间,拓展了幼儿篮球特色活动领域。

教育的散文10:灵性的教育

文/何晓欢 徐良华

读完印度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的一些专着后,我对教育的解读从以往的寻“术”转变为悟“道”的层面。纵观学前教育现状,作为老师我们都是在试图使理念、方法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种支撑,这本没有错。但是,每个教育者都不难发现在这些“术”的引用过程中,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机械化的僵局。例如:孩子看一本书,我们却在如何拿书如何翻书的关注度上远远超过了他享受一本书的乐趣。

灵性的教育,首先应该注意到孩子是一个整体。在实际的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将整个教育剥离成各个环节,从而在一些细碎的环节中去评价。我们应该明白,孩子是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们无法通过教育去“制造”孩子的独一无二,而是该让孩子以其独一无二而存在、呈现。因此,与其说老师要教什么,更多的当是“不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意识到孩子们的心是最干净的,他们是天生的观察者与发现者,他们带着问号进学校,而老师则要避免干扰这个问号的成长。老师的任务绝不是将这个问号变成句号,我想这也正是苏格拉底哲学在教育应用中经久不衰的缘由。当我们意识到孩子是一个整体,教育是一个整体,就会形成一个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场”,任何作为、不作为会形成一个流动、自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孩子自然成长的过程。

灵性的教育,是平等自然的互动。我们习惯的教育过程中容易将老师的身份强化,因此才会出现过度地强调表扬和合理批评。其实,我们要做的或许仅仅是剥除一些干扰孩子自己去发现行为对错的因素,形成师生之间自然的互动,而不是简单的评价。我认为把全班的孩子作为一个整体时,当我们肯定一个教学方式的时候,恰恰会因为这种单一的肯定而导致更多一部分孩子被否定。因此,过度赏识的评价不符合自然的互动。

一个有灵魂的教育工作者,很容易就能感悟到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过程,与其修教育的术,不如先悟做人的道,这大概也是灵性教育看似空灵却回归本质的一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