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亲朋好友文章(精选5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亲朋好友文章1:加油,你能行
文/常清扬
我听过亲朋好友无数的话,有的话使我后悔,有的话使我开心。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我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所有人都会对我说的那句话。
小时候,我不敢下游泳池,妈妈硬把我拉到水池里,我不断挣扎着要出去。这时,爸爸说:“清扬,加油,你能行!”结果,我真的可以带着游泳圈自由自在地玩水了。
今年暑假,妈妈带着我和表弟还有妈妈朋友的女儿一起去大自然梦想城玩“丛林穿越”。刚走上台阶,看着绳子系着的圆木摇摇晃晃,并且脚下离地也将近两米高,我就很害怕,一步也不敢迈出。这时,妈妈和阿姨对我说:“加油!你是最勇敢的,我们相信你能行!”听完这句话,我忽然有了信心,竟然闯过了三关。
前几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中的柱状图部分。讲到一半,老师让我上去演板。我做题到一半的时候,发现那个数不够减,这可怎么办?我心急如焚。这时,我听到同学们喊:“常清扬,加油!”他们不停地为我鼓劲儿,可到最后,我还是没有想出来该怎么做。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过来安慰我:“没事,我们相信你能行!”我顿时觉得这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加油,我相信你能行!”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我浑身就充满了力量,这句话将不断激励着我前进。
亲朋好友文章2:婚嫁
文/魏宁
披上白纱,在所有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从舞台一端走到另一端,虔诚地道出那句“我愿意”,那一刻时间应该是静止的。
婚嫁是人生路途中一个特殊的转折点,意味着要和过去熟悉的一切道别,和一个未知的未来勇敢相遇。
那一场仪式的结束就被推着长大成人了,即便我一直撅着嘴巴回头看,即便还是想自私地做那个父母保护伞下的小女孩,一辈子无忧无虑。
我记得那天爸爸因为多日操劳嗓子上火发炎,可为了护我的婚礼周全他夜里只睡了两三个小时;我记得那天我穿着一身的红色衣裳坐在红被子上看妈妈红了眼眶,我环抱着她无声地哭了,她哽咽着在我耳边说:“好孩子,以后就是大人了,一定要好好的!”我记得婚礼上当爸爸把我的手沉重地交付给另一个人的时候,不善表达的他守着全场那么多人哭了,全场安静地可以听到心跳声,我闭上眼睛不敢去正视他的悲伤。那一刻他放下了他包装的坚强。
嫁女何尝不是从父母身上割肉一般,他们明明心里万般不舍,但还是比谁都希望女儿找到幸福。所以他们噙着眼泪小心翼翼地把女儿交付给别人,千叮咛万嘱咐,生怕自己疼爱了二十多年的女儿受一丁点的委屈。他们苦笑着劝自己说嫁女儿其实相当于又多了一个儿子,但他们是过来人,他们知道从此她的喜怒哀乐都要围着另一个家庭,再方便的交通工具、再发达的电话和网络传递不来思念的万分之一,只能把爱和思念深埋心底,只能看看墙上的全家福加以慰藉。
要过年了,这是我结婚后的第一个年。单位前面的马路两边扎起了喜气洋洋的红灯笼,第一次觉得红色格外好看,却也格外刺眼。
亲朋好友文章3:给远方亲朋好友的一封信
文/侯钰源
良骏哥哥:你好!
去年寒假北京一别,已经一年多没见了,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明年寒假你打算去哪里旅游呢?来我的家乡吧。我的家乡昆明位于云贵高原的中部,是一座风景优美的高原城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使昆明成为闻名遐迩的“春城”。昆明灵秀而迷人,三面环山,南临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度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明珠”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
昆明是个开放而时尚的地方,也是一个声名远扬的旅游热点城市,这里有世界自然遗产——石林;滇池、大观楼、金殿、圆通山、黑龙潭、世博园、民族村、翠湖等观光胜地。你要是寒假过来,我们一起去看中外闻名的“翠湖戏鸥”。一进入翠湖公园,就可以看见成千上万只红嘴鸥,有的飞翔于蓝天,有的轻浮于碧水,有的栖息于亭台楼阁,最有趣的是当游客将鸥粮抛自空中的时候,这些小精灵总是能又快又准的将它衔住。引来游人的一片惊叹。这种“其乐融融、人鸥自乐”的画面你想感受吗?
昆明不仅天气好,景色美,小吃也别有风味。这里有滇味一绝的“过桥米线”、野生菌火锅、豆花米线、小锅米线、牛肉冷片、油淋干巴、烧饵块、大救驾、汽锅鸡、鲜花饼等绝对让你垂涎三尺。
如果你来昆明,不光能赏美景、还能尝美食哦!怎么样?有空来昆明看看吧,你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亲朋好友文章4:我从哪里来
文/董俊
新春佳节,亲朋好友相聚少不了相互聊聊各自的境况,内容多为家庭、孩子、工作和收入,却鲜少谈及家族历史。偶然听到长辈讲到一鳞半爪不由兴趣盎然。原来自己生命的源头,竟然在千山万水之外,在未曾到过的陌生城市。我从哪里来?何处才是家的根?这个千百年来的话题,在传统春节团圆时刻暮然苏醒,于爆竹声中让人静思。浮躁的年代需要心灵的安抚,除了创业打拼,我们还需要比名利更重要的追求。比如听长辈复原生活足迹中的深深浅浅,讲述先辈奋斗历程的点点滴滴,回忆人情冷暖的坎坎坷坷,家国情怀背景下的悲欢离合。这让我对自己家族的来源产生了一种想要了解的焦渴,我想寻找我的故乡,查访我故乡的亲人。
正如余秋雨先生说的“我们生活在自己非常熟悉的家里,甚至已经成了家长,却未必知道这个家的来历”。这个疑问,随着祖父祖母的辞世也成了不解之谜。因儿时由祖父祖母照看过,我的记忆中还有些许模糊的碎片。春节期间,我郑重其事地询问父亲好几次,试图将碎片进行拼图,复原家族历史的真相,但父亲却也知之甚少给不了什么答案,只知道我们的祖籍地在遥远的宁波,兵荒马乱的年代祖父祖母随着逃难的人一路南下迁徙来到湖南。在湘南一隅落地生根发叶,从此,整个家族就再未回过宁波,至今已有七十余年。
祖父约生于一个世纪前,正是清王朝被推翻的时候。家里以做豆腐卖豆腐为生,虽谈不上富裕,却也足以温饱,在那样的年代也不至于挨饿。祖父自小在江苏南京做学徒学机修和驾驶,这在当时是个非常洋气的行当,祖父做得很好,后来居然还有了自己的汽车。祖母是南京人,家族在当地还是小有名气的富商,经营着好几家茶馆,祖母是地道的富家小姐。祖父祖母的相识便是在祖母家的茶馆,听曲喝茶乃当时城里人的一大快事。记忆中,祖父总笑说他一眼就相中了我的祖母,温文尔雅,大家闺秀。怕祖母看不上他,便日日兜里放着好多个铜板,偶尔也用汽车螺丝钉零件凑数,光顾祖母家的茶馆,在茶馆“哐当哐当”地踱步。每每说到此,祖母总会羞涩地冲祖父笑笑,那个时代爱情的浪漫大概就是这样了。然而他们的相爱却没有遇上一个祥和安定的环境,日寇侵华烧杀掳虐、兵荒马乱、民生凋敝,国家内忧外患,金陵已容不下一处可以放置爱情和家庭的地方,祖母毅然随祖父逃离史书中月色清寒的古都南京,往南来到了长沙,后又辗转到了郴州,最后在耒阳停下了脚步并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光。
尽管在耒阳扎了根,可祖父祖母始终保持着江浙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精致讲究,不吃辣。我自小吃着祖母烹饪的美食,怕辣,好甜,至今我吃辣椒还不能称是纯正的湖南人。记忆中,年少时,除夕夜的家宴上总少不了自家做的美味蛋饺,这是一年才能吃得上一回的美味,每年春节前祖母就围炉一个一个地煎制留待家人享用。祖父给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衬衣的假领。祖父有好多个换洗着穿,即便冬天天气寒冷,衣物包裹的多,祖父也不忘穿戴好假领,如此,瞬间人就精神很多,即使年过七旬后,祖父的习惯依旧。祖母一生,就为祖父和七个孩子们活着,日夜操劳家务,家里的大事全由祖父做主,她甘当祖父背后的那个小女人,记忆中祖母没有别的讲究,倒是每日必用篦梳把发髻梳得油光发亮一丝不乱。
祖父祖母共养育儿女七人,因工作和婚姻的关系散居在天南海北,祖父祖母还在的时候,无论在哪里的子女都从四面八方赶回耒阳给老人拜年,一大家子其乐融融,颇有大家庭大团圆的热闹气氛,是孩童时期的我最为期盼的时刻。祖父在世时也曾想过带我们回老家回故乡看看,可惜一直未能成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祖父祖母先后辞世,回故乡这个愿望再也没能实现了。有人总盼着归乡,有人常盼着离乡,归乡是去寻找自己的故乡,离乡是为了子女创造另一个故乡。在漂泊与漂泊之间,祖父祖母给了我们一个家。令人唏嘘的是,在祖父祖母走了以后父亲家族中兄弟姊妹的来往就少了很多,特别到了我这一辈,兄弟姊妹情谊都显得生分了许多,互不知晓近况,平时也疏于联络,最多就是春节时父母亲就近给姑伯拜年时聊些家常。大家都有日子越来越好但过年氛围却今不如昔的感慨,因为祖父一走家族没了主心骨,也就没了凝聚力,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了我所期盼的家族大团圆。
一家如此一国也亦然,我的家族史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有国才有家,有了国家才有了一切的可能,没有强大的国家、没有主心骨的领导和凝聚力,任何家庭团圆的愿景都是奢望。
亲朋好友文章5:给孩子一个台阶
文/黄卫峰
在假日里,亲朋好友的来往是常事。这不,今天我家也来了一位小客人。为了让这位小客人在我家度过愉快的一天,我让她和女儿看动画片。她们像大人一样,谈论着剧情,时不时还有一些争论。我就不打扰她们的交流,到楼下去了。
过了一会,我上楼看她们,看到那位小客人将一样东西装入了自己的小口袋,我不敢猜测是什么,进门后,我坐在女儿身边,看她们玩。女儿把一样东西放在我手里:“爸爸,我包的钱,给你。”我一看是一元硬币,她细心地用纸巾包着,我接过那硬币,心里就有数了。
我叫女儿过来,“把你包的钱给爸爸,好吗?”女儿把我放在床上的纸包拿了过来,而那位小客人却将手放入了自己的口袋。想把钱拿出来,但又不敢,放进去的手就不见往外拿。我又问女儿,“还有吗?你的包包太少,爸爸不喜欢。”女儿老实说了:“我没有了。”我又看了一下另一位,她还是没勇气或不愿意拿出来。但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的心思,她认识到自己已经错了,只是没有机会也没有台阶下。于是,我对女儿笑笑说:“你们玩吧,我出去了,你不要和姐姐吵架噢。”我退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听她们又在谈话了,我提着热水瓶进去,问她们要不要喝水,这时在电脑桌上多了一枚硬币,我心里全明白了,但不用道明,只要看她的神情,就知道她也如释重负,不再惊慌。往往在不经意间,在给孩子台阶的同时,不也是给我们自己一个台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