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文章

请欣赏以后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以后的文章1:多年以后

文/刘秀清

难以忘却的岁月点滴,停留在记忆里的某个角落,在不经意的时候,泛着旧日温和的光泽,依然柔软着心情,温暖着光阴。

2010年秋天的云南之行中,昆明、大理都是十多年前在昆明工作时去过的,旧地重游中明明白白地知道依然是人在画中游;丽江的鲜花、流水、晴空和布局讲究的街巷,林立的店铺、琳琅满目的美丽商品,的确养眼养心;香格里拉的沿湖步行,既考验了体力,也让我充分领略了宁静、清新的高原湖泊风光;最后一站西双版纳,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穿行,期冀着与大象的相遇,感叹相同的树种,株株不同的样貌,和它们非凡卓异的身高,这就是书中所说的热带雨林树木的特点了!此行,已经有了令人感叹与满足的见识,然而,不期而遇的美好时刻,在无可预期的时候,出现了。

入住西双版纳的这一晚,由于标间客满,被安排住在高级一些的独立木屋房间。据说,有着金字塔一样尖顶的建筑对人的身心极为有益,不管怎么说,住进这只有一层的建筑,起码是接地气的。已是黄昏时分,坐在窗前,看到屋后有一排花树,开着满树的奶白色的花儿。打开窗子,细雨蒙蒙中,花香扑鼻而来,不浓烈,却绵绵不绝,温和柔软,与微湿温润的空气一道,包围你的身心,是小时候在自家后院里,坐在屋檐下看雨的味道,平静里的欣喜,家常却难再追回的时光,此时,不期而遇,于是,努力放下游移着的一切心情,让心沉静下去,深深呼吸,提醒自己,记下这也许不会再有的宁馨时刻吧。

2014年夏天,在连日的紧张之后,终于有了几天的假期,和家人朋友一行七人,来到山东蓬莱。蓬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三座仙山之一,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我们仰慕仙山,更向往大海。安排好食宿,便迎着黄昏的霞光,直奔海边。就在一天前,台风刚刚呼啸而过,此时,天空中仍布满阴云,台风的余威犹在。蓬莱仙境的亭台楼阁在晚霞的最后一抹余光中影影绰绰,更增添了它的缥缈出尘的韵味。而我们站在远远的海边大堤上,感受着强劲的海风,海风激起的浪潮,浪潮拍击堤岸的轰响,浪涛一波波涌来,风中遍布细密的水滴,扑向人的脸上、身上、怀中,我们迎风而立,张开怀抱,感受着大自然慷慨的馈赠,那风声与水声的交响,那风与水的交融!我们,仿佛也融化在了风涛声中,成了尽情舞蹈的水的一分子,忘情于天地之间,却又更深切地感到了天地之间的大爱深情!

今年夏天,又是在紧张忙碌压力巨大的工作间隙,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和几位朋友来到了临城岐山湖景区。印象里的岐山湖就是一座水波潋滟的水库,出现在眼前的这个有着中国最长画廊和参差错落亭台楼阁的岐山湖让我惊艳,荷塘里荷花正在盛开,粉色的荷花在满天的乌云下亭亭而立,清新脱俗,又傲骨铮铮。同行的朋友们边走边叙讲着繁忙的工作、方方面面的压力,湖边的杨柳静默着倾听。这时,迷蒙的小雨下起来,我们走在万米画廊下,看近处的茂密的树丛,远处的山峦都在迷蒙的雨丝中变得湿润,有了水墨画的意韵,却又不失厚重、大气、沉稳;荷叶、荷花,柳叶、柳枝,都在轻柔的雨丝中变得更加滋润,花圃中的月季花含苞带露,娇艳欲滴。带着荷香、月季香和草木香的微凉舒爽的空气沁人心脾,我们的心神由之安宁、沉静,心旷而神怡。

是的,流年中,因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因着各种各样的美好际会,也因着不断的努力与坚持,时光,即在亘古不变的前行中,不停地给予我们惊喜,让我们心生感恩,身心安稳。

以后的文章2:结束在黄昏以后

黎明记载着数不清的记忆,或好或坏,或长或短。伴着一整天的阳光,日子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过,有点浮虚,有点空洞,甚至在夜深人静时,心中莫名升起一点遗憾和失落。

失去的就是往事。如过眼烟云,如昙花一现,在昨日的天空漂移过,留恋过,但终归要沦为记忆,再漫漫岁月的河流中于奔流不息的时光一起消逝,一起铭刻。所有记忆里的人都已离去,分散在世界每一个可以停泊的角落,所有的拥有都已失去,在脑海里在不到一丝痕迹。

当一切都结束在黄昏的那一霎,当一切无助都在夕阳西下时默然蒸发,这这与生俱来的孤独与寂寞就只有一抹余晖了。

生活着就会遭遇数不清的黎明和黄昏,甚至风雨和泥泞,有时我们信手许下的诺言根本就无法实现,但倔强的我们却一次又一次的举起右手喃喃自语。许多于儿时有关的记忆都那么纯净,快乐,没有一丝矫揉造作。可是,人总要长大,总要走入鱼龙混杂的世界,然后奔波在养家糊口之中,忘却了曾经的青涩,磨灭了最后一丝天真……

以后的文章3:林姐

文/杨文斌

现在乃至以后,凡是来扬美画室学画的学员,我都会郑重地向他们推介林姐,我希望同学们向他们妈妈级的林同学学习,学习她对艺术的执着,学习她求索的精神,学习她的勤奋……

林姐是我画室的学员,她尊称我“老师”,从内心来讲,我实不敢当。一则,她比我年长,二则她本来就画得很好,与其说是我在教她,不如说是我们在相互切磋共同学习。有几次跟她改画,我甚至没有她画得好,只不过,在对艺术的认识上,我比她稍稍深入一点而已,这可不是谦词。所以我来教她,是一种挑战。但同时,我的画室有这么一位特殊的学员,能够不停地促进我的教学,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的进步,实属幸事。

林姐出生成长于云梦乡村,与我可算是货真价实的老乡。林姐的画是从初中起步的,后来考取地区建筑工程学校(九十年代,中考是先录中专,再录高中,如果她读高中,考取美院是一定的。)建筑属美术四大类之一,建筑学校的美术课当然也是主课,她说她那时在班上是画得最好的之一。的确是,她抓形能力很强,尤其善于抓人物的外形与表情,生动准确,惟妙惟肖,连我这个科班出身、教画十几年的“老师”也自叹不如。依我看来,她所缺少的只是对形体的认识与表现。所以,我安排她以石膏像写生为主,强化比例,理解形体,细致深入。

林姐是一个骨子里热爱画画的人!那种矻矻求索,真是让我汗颜。她白天要上班,一下班就来画室,晚上一般要画到10点以后才能回家。我不知道她老公是否有怨言,如果没有,那真是一个爱她的男人,能够支持她,爱她所爱。有几次,她正在画画,忽然接到闺密们打电话,请吃饭,或者其他活动,她都无一例外地婉拒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拒绝红灯绿酒声色犬马的,这点,我也自叹不如。她的学习态度,是艺考生们所不能比的。艺考生们是为高考而画,林姐是为挚爱而画,动机不同,效果迥异,这是自然的。林姐画画的时候,特别投入,对一幅习作的研究,从不轻率为之,对某个细节的刻画,从不草率从事,只有她画不出来的,没有她不想画好的。故而,我总是以林姐为标杆,为模范,借以教育林姐的这些儿子辈的同学们。学生们也叹服她,一是因为她的画的确有说服力,二则,林姐就像他们的妈妈一样为人亲切和蔼。整个画室的气氛很好,这得益于林姐榜样带动的作用。

然而,谁能想到,她呈现在素描纸上的画面效果,其实是中断了十几年之后的状态!林姐中专毕业后,恋爱,结婚,生子,家务——一个女人所经历过的繁琐与劳累,她也一件不落地经历过。她后来从事的工作与美术也基本无关,她都快要放弃画画了,但是,画画的梦想似乎从没从她心中消失过。她说,当初学得那么苦,现在要放弃了怪可惜的。是的,有这么好的基本功,继续努力,肯定有个好结果的。现在,老公事业有成,儿子在汉读书,一切基本上安定下来,林姐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了,所以绘画艺术的梦想又在心中蠢蠢欲动,于是回到画室,重做学生。某种意义上说,她是在重续艺术前缘,重寻人生梦想。追逐梦想的人是幸福的人,我祝愿林姐梦想成真!

以后的文章4:多年以后

文/duke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时会回首来路,一路走来,将有五十个春秋了。如若把人的一生做长势图,横坐标是岁月,纵坐标是长势和事业产出,我能想象出这些图像原本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应该一条线是聚分,一条是微分,聚分的那一条应该就是一副passion分布图。而年龄到了五十,我觉得如果按照纯粹的数理分析,那正好应该是事业的峰顶,尽管身体健康等方面会略显出沧桑和不如意。这却应该也是大众的一种生命状态。

我觉得我自己也如此,普普通通的一个人。

沿着岁月的横坐标外展,最终必将归零。这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多年以后,我们都会消失。

上个星期去一座小城,很突然的一种举动,去看看自己外祖父的原居地变成了什么样子。外祖父住在我们家乡县城的一偶,他曾经有才且富裕,青砖瓦房四合院的家当,占住了城东南一角,那时候叫“小南关”。那个县城原有城墙,但有五个城门,除了东西南北四门,还有一个东南门,我外祖父就独占了小南门一角。

外祖父哥三个,背景不一,有大青的举人进士,有的随了国军,也有的随了八路军…尽管如此,但子嗣不旺,我只知道哥仨只有我母亲一个女儿,而且由于外祖父的历史问题,他最终受了冷落,变成了一位鳏寡孤独之人。

说实话,我了解的外祖父很有才,我记得他能讲流利的英语,而且曾对当时很小的我讲过英语,也对我和我的一个弟弟说起过他的事情,由于太久了,原话不能复述,却只记住了他的一句感慨:墙倒众人推!

其实,现在看来,他这堵墙突然并没有突然地倒掉,只是他的事业被突然终止了。而且没见有人真的欺负过他,只是给他凉了台而已!因此,真的算不上“墙倒众人推”,反而应该是“世态炎凉”而已…

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了去看他故居的冲动,有了也就果真去了,因为我小的时候经常在那里住着,少爷一样地过了一个童年和少年光景…

因此印象真的十分深刻,尽管如此,再去看的时候,他的地盘已经面目全非,威严的四合院早就没有了踪迹,一改高高的红砖楼, 如果我不是从小就长住在那里,肯定是绝然找不出那地方的…

见此,也只是一声长叹,数十年已经匆匆而过,风一样地无了踪影,只留在我这样多情的脑海里,更觉恍如隔世,人生匆匆啊

人生真的太匆匆,记忆中牛嘻嘻的老父亲也出了险情,若不是我这个半吊子医生救了他一命,医院早就撒手任他西去了…

人生真的是太匆匆了…已经五十个春秋过去,走的早走了,没走的也濒临边缘,就连自己也已经老了…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造化弄人,去了外祖父那里看过之后,再回北京的公交车上,遭窃,让贼用刀片给划破了西服内衬对应口袋部位,索性并无财产损失,只是一个好好的衣服给毁掉,但由于是内衬,还是可以修的,车上的乘客安慰了好半天,有一位老兄的声音至今还在耳际回响,他说那是阿弥陀佛的护佑,我还以为是上帝的护佑,直到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莫不是外祖父的护佑呢?

以后的文章5:雪中花

文/张蕾

小雪以后,天气一日日冷下来,冷雨敲窗,先吻了窗台上的菊。

有多少人家的窗台上,菊在守望?守望那一窗灯火。有一户人家,帘内的黄昏那么暖,桌帘下藏着红红的“火笼,”一家人围坐桌旁,看电视,嗑瓜子,聊天,倾着身子取暖,只有一个不怕冷的孩子正在桌旁一笔一画地写着作业。

菊开在阳台上,在一个圆圆的花盆里端坐着,密密的一丛,如几个娇憨的小娃娃搂抱成一团。在这个冷雨飘飞的日子,菊隔着木门上的一块纱帘远远看着屋里的一切。这个阳台还是老式楼房的阳台,没有用玻璃封闭。菊身上落了一层雨,雨丝,是斜着飞来的。菊瓣上湿泠泠的,犹如挂着晶莹的泪滴,可那不是清冷的泪,更像是沾染着清晨的露,清爽而新鲜。

菊没有什么香气。没有什么芬芳能透过窗纱钻进厅堂。所以没人会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注意它,想起它。因为它不惧冷,不会在严冬里死去,更没有人会把它宝贝似的抱进屋内,温暖它。由着它灿烂,由着它枯萎,由着它在寒风中瑟缩,由着它在冷雨中绽开吧。

今夜,没有人来赏菊。

如果来到阳台上,凑近它,会看到雨水洗过后的花朵分外洁净,手指轻拈,丝丝缕缕,如脂柔腻。再凑近它,一种苦苦的味道,教人想起蒿类植物。菊的叶子就像一种蒿子,齿状,像艾蒿,给人莫名的好感。有些植物和花草,是人世的良药,医肉身之病痛,也解心头之忧苦。

闻过了多少花的香,唯有菊,是苦的。苦得清,苦得远,苦得所有的芬芳都远离了此身——站在菊旁,想起这一路,许多的过往清晰回放,有一些泪,必是要流的,钻进嘴角的味道,苦得像菊。不知不觉,半月过去,菊,还开着。大雪的寒气,仍没有惊骇它。这日晚,天空飘起了细细的雪粒,经过这户普通人家,看见那菊,仍好端端地,稳稳坐于一个白瓷盆中,将一抹灿黄开在萧萧风雨中。

以后的文章6:漂亮嫂子,长大以后我照顾你

6岁那年,洪水冲毁了美丽的家乡,同时也带走了我的爹娘。从此,我与15的哥哥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辛,但是在相亲和亲友的帮助下,我度过了灰暗的童年。12岁那年,我开始住校,哥哥为了供我念书,跟着村子里的长辈一起南下打工。

为了节省路费,哥哥有两年没有回家过年,直到第3年腊月,哥哥带回一位陌生女子。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嫂子,她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花布棉袄,胸前垂了两条乌黑的麻花辫,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煞是好看。我当时就跟大哥说:“哥,嫂子真好看。”大哥高兴的合不拢嘴。

亲亲的嫂子,亲亲的娘

那年初夏,大哥如愿以偿的把嫂子娶进了门。为了过安定的日子,同时能够照顾即将升高中的我,哥哥决定带着嫂子回乡发展。很快,哥哥在县里的一家建筑公司找到了活,嫂子则在乡里承办的造纸厂上班。至今回想起来,嫂子刚进门的那1年,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光。

每周五学校放假后,我都会迫不及待的赶回家,自从爹娘走后,我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因为住校的缘故,我每周只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嫂子总会做满满一大桌菜犒劳我,周一去学校的时候,还会做很多我喜欢吃的菜,用玻璃瓶子装好让我带走。很快就要中考了,为了给我节省复习的时间,嫂子让我把每周换洗的衣服都拿回家,她帮我洗。

在哥哥和嫂子的悉心照料下,我成绩进步飞快,很快就跃居全年级前10名,老师说我只要保持这个成绩的话,考市里的重点中学绝对没有问题。听到这个消息后,嫂子高兴得眼泪夺眶而出。那天晚上,很少拌嘴的哥哥和嫂子既然争吵起来,我隐约听见哥哥说:“怀孩子和照顾佳杰没有冲突……”嫂子坚定的回到:“你声音小点,咱们等佳杰考上大学再要孩子也不迟,咱佳杰就是考名牌大学的料,我怕以后有了孩子会分心,可不能耽误咱兄弟的前途。”哥哥叹了口气,接着说:“睡吧睡吧,给咱老谭家传宗接代也是大事啊,咳咳。”

那晚我失眠了,嫂子说的话不断在我脑海中盘旋,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母亲带给我的温暖。如果有朝一日我出人头地了,第一个要报答我的哥哥和嫂子,他们就像我的父母一样对我恩重如山。

黑心建筑工地,让我哥哥命丧黄泉

生活依然继续,我比往常更加努力。离中考只有7天的时候,我突然接到一个噩耗,哥哥在建筑工地出事了。我来不及跟老师请假,在报信老乡的带领下,飞奔向哥哥平时工作的建筑工地。拨开人群,看到哥哥躺在血泊中,嫂子神情麻木地抱着血泊中的哥哥,满是泪水的脸上混杂着哥哥的血液。我站在事发现场不知所措,直到警察封锁现场,带走了黑心的包工头。后来我才知道,哥哥从9层楼高的脚手架上掉了下来,当场就不行了。

送走哥哥之后,情绪极不稳定的我不想参加3天后的中考。嫂子留着眼泪对我说:“佳杰,你哥生前就希望你能给咱家争气,你要是不念书了,嫂子以后就没有依靠了。”我听了嫂子的话,我不仅要去考试,还要考出最好的成绩。不负嫂子的期望,我以全年级第三名的成绩,顺利考进了市一中。接到喜讯那天,我和嫂子来到哥哥坟前,嫂子对哥哥说一定会照顾好我,送我上大学

嫂子,长大以后我来养你

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嫂子都沉浸在哥哥去世的悲痛中。很快我要去市一中念书了,市区离家很远,以后回家的时间更少了。我怕嫂子一个人在家孤独,劝她找个好人家改嫁吧,一边说一边强忍着眼泪,因为我心底里舍不得嫂子离开这个家。每次说这件事,嫂子总是岔开话题,挥手让我好好看书。

没过多久,嫂子娘家来人了,逼她早日改嫁。嫂子说:“改嫁可以,但是必须带上佳杰。”尽管嫂子美丽贤惠,可是谁家又愿意她带着个大拖油瓶嫁过去。气得她娘家人直跺脚,后来嫂子娘家人宣布与她断绝往来。这些事情我虽然不跟嫂子讨论,但是心里都明白。每个月回家一次,嫂子还是会像往常一样给我做一桌丰盛的饭菜。每次走的时候,依然会给我带好多做好的菜,告诉我哪些要先吃,哪些可以慢慢吃。

哥哥的死亡补偿金一直没有落实,黑心的包工头自身难保,无数民工都上门向他讨债。为了供我读书,嫂子白天工作,晚上帮造纸厂糊信封,糊一个1分,糊100个才1钱。有时候我看书到1点,嫂子还在微弱的灯光下糊着信封。每次回家,我都会发现嫂子苍老了许多,还没到30岁的她,就已经长出了很多白发。想起嫂子刚嫁给哥哥时明媚的样子,我跑进屋里,趴在嫂子的肩上任凭自己的眼泪扑簌直落。我对嫂子说:“长大以后我养你,再也不要你这么辛苦了。”

哭完后,我就拼命地看书,即使不为自己,也要为了嫂子好好读书。靠着嫂子微薄的收入,我终于念完了高中,并且以全市理科状元的成绩考进了中国最好的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家里张灯结彩,亲朋好友都来贺喜,嫂子那天格外高兴。依靠助学贷款,我顺利的念完了大学,并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我每个月都把一半工资寄给嫂子。

工作5年后,我娶了现在的妻子。为了完成我对嫂子许下的诺言,我决定接嫂子来北京生活。没想到,却收到嫂子从老家寄来的快件,里面有一张存折和一封信,嫂子在信里说,看着我如今事业和家庭都顺风顺水,她也就放心了,经人介绍,她已经重新找到能够陪伴她共度余生的人了,只要我别忘了在老家有个嫂子就行。那张存折里是这5年来我汇给她的钱,看着这几年嫂子分文未动的那笔数额不小的存款,我的眼泪就像洪水一样泛滥开来,我亲亲的嫂子,弟弟怎么可能忘记你…

以后的文章7:烧红薯

文/陶陶居

中秋以后,红薯陆续上市,街的两边,不时可以看到有卖蒸红薯或烧红薯的小摊。蒸红薯时,把生红薯洗净一蒸就成。那烤红薯不仅甜,还特香。我看见店主们大都是用一个大铁桶,里面用煤生火,盖着块薄铁皮,把干净的红薯排到铁桶的内壁周围,让热气慢慢地烘,软了便熟了。远远地就能闻到烤红薯特有的香气,这香气每每要引得我停下来,花上一两毛买上一个,慢慢的享受。

小时候,红薯种得比现在多,主要是那是稻谷的产量不高,人们为了填饱肚子,就大面积的种红薯,一亩田大约能产红薯几千万把斤,十数倍于稻谷的产量。红薯的吃法也是以蒸为主,或是混在饭里汽(也是蒸),吃得多了,就有些胀肚子,好放屁。

红薯即使餐餐要吃,也不是很多,不便窖藏,储存就是个问题,我们家的红薯都是放在糠头围子里的。“糠头”就是风车扬出的秕谷,堆放在柴灶前,用土砖就墙角砌一长方形的圈子,这就是糠头围子,糠头吸湿通风,红薯放在里面不会烂,慢慢地蔫了,还怪甜的,成了孩子们上好的水果吃食。

每到放学,肚子里“哗啦哗啦”响,一股酸水直往上冒,走到家,拿起红薯就啃。挨到烧饭,总要挤在灶前帮妈妈烧火,把草把扔进灶膛,用根棍子拨空,让草燃得旺些,偷空把一两个小红薯扔到红灰中,让灶火“烧”。等一段时间,估摸熟了,用烧火棍拨出来,稍冷,便迫不及待地抓起来,用两手倒夹着抛来抛去,象棒操一样,边抛边哈,吹去外皮上沾的灰屑,也使红薯冷得快些,等待可以入口的时机。这温热的烤红薯比又冷又硬的生红薯吃下去要强得多了。烧红薯比现在的烤红薯更香,大概是柴草烧烤的缘故,也可能是儿时美好的记忆作祟。

以红薯为饭食的年月已成为过去,红薯成了一种菜,还金贵起来,有时为了尝鲜,我买些回家出来,佐上葱花调料,但妻子和孩子很少下箸。每当有红薯上市,我就静静地坐等她们放碗,我好包下那一碗红薯,间或拿上一个去火上烤着吃,妻子起初有些纳闷,慢慢地习惯了,认为这是我的一种嗜好,轮到她买菜遇上了总会买些回来,只是吃红薯是我一个人的事,妻子便也懒得费心切煮了。

儿时的记忆会随着岁月的远去而愈加光鲜,不知道我的孩子会对她今天的生活留下什么样的记忆,待到我现在这般年纪,孩子会有怎样的生活,我不知道,也无法想象。

以后的文章8:远处的村庄

文/唐福德

直到多年以后,村庄的年龄仍然在自由重复。

——平静、安详、幸福。

村庄的呼唤已经日积月累。村庄的往事,依然刻骨铭心。

晨钟暮鼓,或者节外生枝的琐事,在通往寨子的路上一一呈现,像房前屋后的植物,拔节的声音于风中层出不穷。

我在远离村庄的城市,很多时候都会陷进一些鸡毛蒜皮的内心深处。电视剧越看越多,画外音越来越少。

我避免提及车水马龙的喧嚣。在霓虹灯闪烁的夜晚,再高一点,我才能看见月光失落已久的虚构,加上传说,我的夜完美如初。

村庄都在远处。

用农事说话,用山风做梦,用劳作照亮一生的幸福。

城市是村庄遗留的血统。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牢记她们,牢记她们曾经轻飘飘的旧梦。而现在,我总以为自己已经唱完了百年之后的老歌。坐在秋天的阳光下,我渴望一种轮回,支撑我回到村庄初始的风花雪月。

一盏松灯,一壶粗茶,一本泛黄的记忆。推开纸糊的窗,正好看见我简单、粗糙的前生。

村庄的鸡鸭、牛羊和常见的一只黄狗,在炊烟纠缠过的空白处,随随便便地抖一抖身子,听见的都只是地老天荒的讲述。这是城外的村庄,灵魂犹如一页传世的书稿,天空是开头,大地是结尾,中间是我们一生相互的依靠。

提及今生,村庄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村庄的誓言忽隐忽现。

某一天,我们的约定终究会恍如隔世。

走出了小巷后的那一瞬间,我们注定要经历一场不一样的短暂,或者漫长。

直到多年以后,村庄还在城外,幸福和安详,时光和愿望,以及比远方还遥远的那些梦想,一直走不出我单薄的怀抱。

以后的文章9:你唤醒我的记忆

文/叶落寒冰

爱,在失去以后,比死亡更冰冷。记忆,在岁月摩梭之后,比清冷更寂寞,爱与不爱,都是一粒柳絮,微风吹过之后便不知所向,亦不是个人所能左右。别离,在天空升起那偌大的五彩烟花,顿时便不知所向,只留下寂寞的夜空,还有那渐渐飘落的细微尘埃。

如果能选择开始的方式,就不会有结束时的遗憾,也不会有那些让人疲惫的记忆,在岁月的消磨中慢慢的让它消失在那永远都不会触及的内心,两种方式的选择,却也逃不过同样的结果,任何的人,任何的事都是在你没有防备的时间以最意外的方式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容不得你片刻的懈怠,中能从那已经破碎的片片尘埃里找寻曾经的起点,找寻那曾经所拥有的珍贵记忆,时间是一种冲淡的死亡,时间是一种消磨的药剂,时间是在你的生命里时时刻刻的画上划痕的年轮,多少事,多少人,虽然已经淡忘,但那些在不经意间突然出现的事与人,都是对你曾经想忘记的努力的一种亵渎。

多少事情都能在一刻倾尽全力的忘记,多少人都能在瞬间枉费心机的熟悉,我们已经习惯了那些人与事,事与人的不断切换,在事中从不论物是人非的抵触,在人与人之间,不去提及那些破碎的心机。我们只是习惯的融入了这些事与那些人里,说同样的话,学做同样的事,转瞬间已经抛弃了那个曾经简单的自己。

任何事的好与不好,或许都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伟大杰作,待同一件事情,有时倍感屈辱,有时却轻松释怀。当过去时自己都看不懂自己,整天穿梭在形形色色的朋友关系圈里,自己已然分不清类别。盲目的像一个傻子,或亦是白痴一样的做着各种滑稽,简单的,愚蠢的姿态,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不同的问候,是那样的繁琐,那样的累。到最累的时候找个借口,一个人待在家里不出来,静静的从心里面过滤着那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切都显得那样的不真实。

不要让过去的哀悉拖累我们的记忆,莎士比亚这样说,可谁能做得到?夏绿蒂?勃朗特说:有着污染的记忆是一种永远的毒药,对!我很喜欢这句话,岁月在记忆摩梭中让那点滴的珍贵显得拙荆见肘,我又何尝不是在贪婪的抓着曾经的记忆不肯忘却,去为现在无味的生活找点些许的慰藉呢?回忆,也莫非是在微妙的幸福对比下重温过去的甜蜜,无奈的回忆带来的只是一生中不绵不灭的悲伤和痛苦,可是却总是甘愿投入回忆的深渊,任悲寒凌厉的幽风无形地透过身体,缠绕心旁,那如阴灵般的寒气一层层地将心血凝冰,渐渐地冰封内心的温存的热血与热情。但它却是人生的生命之链,将一生连贯在一起成为一个个完整而独特的人生。

自我完善的阶段,曾经的悲伤、痛苦、欢欣、沮丧、失望、现在的思念、回忆、期待、等待的煎熬,谁沉醉其中,谁又能撇清那些事与愿违的纠缠,渐行渐远的生活,在木讷的懵懂为缅怀的记忆与曾经那羞涩的告白,思思眷眷的梦境,安然苏醒的人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