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文章

请欣赏民以食为天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民以食为天文章1: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文/姜秋实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中的这句话无疑是中国吃文化最直观的注脚。

纵观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里里外外都离不开一个“吃”字。上至先哲圣人的文史专着,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既有“吃了吗?”这样最朴实的问候,又有诸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句,再有享誉海内外的八大菜系以及各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吃文化渗透到了中华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从整个中国话语系统的形成到道德伦理体系的构建,吃文化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使中华文明更具有广度和深度。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吃文化的国家却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毒奶粉、苏丹红、瘦肉精、假羊肉,种种与食物挂钩的新词汇刺痛了人们的双眼。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以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如果食品安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那么,宝贵的餐饮文明该如何得以延续?牢筑舌尖上的防线,传承优秀的餐饮文明已是刻不容缓。

维护食品安全,共创餐饮文明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食品黑加工点进行排查和取缔;依相关法律法规对不法分子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按照分环节监管的原则,对食品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协调卫生、工商、质量等各个部门的力量,明确细化各环节的监管措施;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对职能部门中负有责任的人员依法进行追究;充分发挥媒体与社会的监督作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对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予以曝光,鼓励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活动,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道德责任,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协助其真正做到安全经营。

在政府的领导下,食品生产者也不能一味消极被动。“食“字告诉我们人要有良心。生产经营者们不能为追求短期效益而做出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事情,需看到这样做的后果不是大把金钱而是冰冷的手铐,踏踏实实地按良心做事才是长久之道,才能得到老百姓们也就是消费者们的信任。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对于这种与生命安全紧密相关的事情自然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发现不法分子违法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时,切不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姑息养奸,一定要向相关部门举报,让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不法分子无所遁形。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连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又何谈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呢?只有家家户户都能有一张让人放心的餐桌,人民才有力气去实现美丽的中国梦。为了延续光辉灿烂的餐饮文明,构建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民以食为天文章2:小城经纬

文/揭阳牧童

先哲曰:民以食为天;后哲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既对立又统一。商品社会,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就不会有发展,而经济基础的根本,首先必须养家糊口。

要了解小城,就必须了解小城人,要了解小城人,就必须了解支撑起小城经济基础的经与纬。小城是沿海一座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初批准设立而后新冒出来的新县城所在镇。新的楼房、新的马路、新的花木,什么都是新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焕然一新,朝气蓬勃;但又不可避免地到处“拖泥带水”,这里那里到处是正在建设中的工地,各种建筑材料到处凌乱不堪地堆放着,黄泥浆里泥浆随处漫溢着,建了一半而因各种各样原因而停工的则艾蒿疯长、杂草丛生。那尚未动工的空地低的积水成塘,高的则被开辟为菜园、香蕉园或其他的什么农作物园。

县城区域内农民的土地全被征用,农民们“洗脚上田”,没地“洗脚上田”的农民们干什么呢?蛇有蛇路,龟有龟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头脑灵活胆子大的筹措资金贷款办起了各种各样规格的大小企业,自封厂长、经理,或当建筑包工头。这些人衣袋里都装着一大把名片,见人就发一张,成了老板。但这毕竟为数不多,大部分人则吃起了技术饭,抓起一把瓦刀去砌墙,就成了泥工师傅;拿起一支割三合板的割刀左划右划,或提起一把铁锤把各种各样的铁钉钉进木板、三合板里,就成了木工师傅;或只要能把涂料、油漆往墙上、板上刷或刮,就成了刮涂、油漆师傅。还有什么电工、水龙工师傅等等。当上师傅以后,就可每天二大餐饭菜,二小餐点心,烟呀茶呀都由别人供奉。师傅们上午八时半到了工场,然后坐下来抽主人为他们准备好的烟,喝主人为他们准备好的茶,一泡工夫茶喝罢,九时开工,十时半,主人的点心就来了,吃罢点心,自然又是坐下来慢慢地喝着工夫茶,以助消化,悠悠地抽着烟。这样十五分钟过去了——烟是随时随地想抽就抽的,有时边干边吸烟,有时停下工干脆坐下来吸烟。十二时到收工。吃罢午饭大餐,自然又是喝着工夫茶、抽着烟,甩几盘扑克牌,下午二时半,伸伸腰,然后慢条斯理地开工,四时吃点心、喝工夫茶,六时收工。师傅们有的顺手牵羊把主人家的一些水泥呀、电线呀、插座呀或其他的什么可捎带的随随便便就捎带点回家。师傅们每天的工钱少则三、四十元,多则五、六十元——那时是一九九三年,一个教师工资改革前的月薪是一百一十多元,工资改革后是二百多元。

另一部分人则经商做起了各种各样的生意,经商者大致又可分为这么几类:一类是自家有屋,有固定地点的。一类是自家无屋租屋的。一类是到市场街边摆地摊,地摊又分为固定地摊和流水地摊。最无本钱最不济的,到菜市场买批发的蔬菜,然后移到路边零售,一斤菜可赚一倍钱,再加上浸浸水、吃点秤头——缺斤少两,有时甚至可赚二倍钱,一天下来,少则赚五、六十元,多则一百多元。

另一类人是跑营运,有钱的买上一辆小四轮,跑短途、中途的货运;次一等的买上一辆三轮摩托,既载人又拉货;老实巴交既无本钱又无技术的就踩人力三轮车:车站、码头、十字路口、酒店前发廊后随叫随到,这些人力三轮车遍地皆是如雨后春笋般充塞小城的大街小巷。就以一个开电动三轮车的为例,一天也可赚一、二百元。

一九九三年九月份之前,工龄二十五年、从教近二十年的老教师月薪为一百一十六元,一九九三年十月份工资改革后的月薪为二百三十三元。当年教师月薪平均相当于一个没文化的体力劳动者干一天的工钱。

教师月薪老的高些,年青的低些,民办教师的工分若折算为钱, 那就少得只能称为可怜之至!小城当时有一个三十年教龄的民师,毅然决然弃三十年教龄于不顾,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为人拉货,他拉一天货的工钱相当于他当一月民师的报酬还多。

以上说的是那些正当职业,至于那些非正当职业的、隐性的、乃至非法的,如“皇家”生意、资源垄断、官商勾结、买空卖空, 以及各大小包工头等等,那就不得而知了。

如小城某村有一个文盲农民,当时承建一座大楼,半年建好验收,就净赚了几千万元,他出入用一部近二百万元的奔驰轿车。一个老教师,当时的年薪约三千元,如果他及其家属都不用吃喝花费,要买这样一部奔驰,那也要六百年的工资总额才买得起。文盲农民能承建一座大楼,当然这不是谁想承建就有资格承建的,内中的天机要不就是非常复杂, 要不就是不可泄露。

当时有一师专毕业分在中学的青年教师, 任教一年多就自杀了, 据说一是工作中碰到一些挫折: 被领导压,被学生气;二是月薪低(才一百多元),想到这后面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不知将怎样度过?因此对生活与未来都彻底绝望……

一九九三年是一个疯狂的年代,这是某著名作家说的。那时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和冲突剧烈激荡,人们的内心风暴此起彼伏。当时各电台夜话节目主持人自杀竟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从这一点上说,青年教师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但不管怎么说,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心理健康是存在问题的,否则悲剧也就不会发生。

民以食为天文章3:春节话“吃”

文/高国春

民以食为天。吃,乃人生之必需。之所以春节话“吃”,皆因“吃”是我们中华民族欢度春节的一个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方式。春节,不论是亲人团聚还是外出旅游,吃都是少不了的项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匮乏,那时人们能吃上白面馒头、半个月能吃上一顿肉,就算奢望了。正因为如此,一年365天,人们唯一寄予念想的便是对过年的期盼。因为无论怎样,过年有好吃的,餐桌上会多出平时见不到的一碗红烧肉、两盘水饺。

春节吃有讲究,更富有文化内涵。饺子,中国人过年必吃,不仅是因为好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无鱼不成席。我国八大菜系,都离不开鱼菜名馔。尤其是春节,老百姓更离不开鱼。“鱼”与“余”同音,又象征吉祥,如鲤鱼,寓“得利有余”;鲢鱼,寓“连年有余”;鳜鱼,寓“富贵有余”。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情结。鱼,中国人春节家宴上都有,基本上是留着不吃的。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下年,表达新的一年“有头有尾”的祈愿。古老的鱼风鱼趣,在春节时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吉祥美好的祝愿,看似一种形式,实则传递着人们的生活情感与向往。

春节是万家团圆之时,因此,象征着团圆的圆子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圆子有多种,如:糯米圆子、山芋圆子、挂面圆子等等。其中挂面圆子最好吃,因为挂面圆子里加有好多肉,经油一炸,既香又嫩,吃了让人还想吃。

年夜饭是我们中国人春节表现“吃”的最好展现。吃年夜饭时是一家亲人到得最齐、最热闹,家宴中最丰盛的时候。随着世事的变迁,年夜饭也与时俱进,盘中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那种大鱼大肉、大盘大碗已被绿色食品、美食文化所取代。如今人们注重的是讲究品位质量,讲究全家团聚的氛围,讲究轻松享受的年味。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到饭店吃年夜饭成了一种时尚。好多家庭年夜饭餐桌上会有几盘特制的仿形面点。这些仿形面点是经过烫面、揉搓、擀压、捏坯、组装成形、笼蒸等工序特制成的点心类佳肴。有的制成“鞭炮迎春”,让人们把盘中的串串“鞭炮”非常过瘾地吃下肚去;有的制成“万事如意”,盘子中呈现的是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面塑“万字糕”、“红柿子”和“玉如意”,让谐音文化为美食添味;有的制成“一帆风顺”,让面塑的“帆船”在清汤“湖面”上乘风破浪,任你喝“湖水”还是品“帆船”均能获得“一帆风顺”的祝福……

其实,饭我们天天都在吃,顿顿离不开。春节话“吃”,它是团圆的象征,是亲情的写照,是给我们带来浓浓年味的新春。如今,吃已不是问题。春节话“吃”,意在表达美好、展望未来幸福的新生活。

民以食为天文章4:小笼包

文/李嘉雯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吃过的风味小吃可多了,有“重庆麻辣烫”、“南京烤鸭”、“云南米线”……其中,最令我回味无穷的还是无锡的小笼包。

这一天,我又到小吃店点了一笼小笼包。一掀开盖子,一股热气冒了上来。八个荸荠似的小笼包围在一起,显得那么小巧玲珑。每个小笼包上都有好几条整齐的褶子,而且皮还是薄薄的,在这个薄如蝉翼的皮里面,就藏着鲜美的馅哦!

我小心翼翼地夹起小笼包咬了一小口,轻轻一吸,那汁水就像千军万马似的涌到我的嘴巴里。我心想:光汁水就这么好吃,馅应该还要美味吧!果不其然,我咬上一口馅使劲嚼,又松又软,又香又鲜,真是人间美味啊!我迫不及待地把整个小笼包吞进肚里。我吃得不亦乐乎,吃得满嘴留香。就这样,一个接一个,一口连一口,一眨眼,八个美味的小笼包全被我消灭了。我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舔了舔嘴巴,感受着那留在唇齿的鲜香。

小笼包鲜美至极,让人回味无穷,真不愧为中华传统美食。来吧,品尝小笼包,它鲜美的肉馅,可口的滋味,细腻的口感,定会让你大饱口福!

民以食为天文章5:吃的雅趣

文/乔兆军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吃”文化源远流长。文人雅士善吃,更善借文以抒之,阅读这些美食文章,字里行间,弥漫着老派的情趣与才思。

章诒和在《伶人往事》里写她的父亲章伯钧请京剧大师马连良吃饭:“刚过午休,几个穿着白衣白裤的人就进了章家厨房,用自备的大锅烧开水,等水烧开,放碱,然后用碱水洗厨房,洗到案板发白,地砖见了本色才罢手。再过了一个时辰,又来了一拨儿穿白色衣裤的人,肩挑手扛着整桌酒席用具,还有人扛着烤鸭用的大捆苹果木枝。院子里,肥鸭流油飘香,厨师在白布上使用着自己带来的案板、炊具……”

章伯钧请马连良吃饭,结果只用了自己的火和水。马连良这样的艺人吃的是一种腔调、文化,更是自己一份独特的感受。

人是桩桩要靠衣裳,食品也如此,用精美的餐具来呈现,能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红楼梦》有一回,大伙儿去栊翠庵,妙玉奉茶与贾母的茶具是成窑五彩小盖钟。成窑五彩指的是成化斗彩,这样的杯子,质体轻薄通透,色泽莹润雪白,更能衬托出茶水的清透。一杯在手,细细啜饮,香郁回甘,自然惬意非常。

吃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最是心急不得。比如一盘红艳艳的大闸蟹上桌,得慢慢地吮,细细地嘬,缓缓地品,间或抿一口老酒,用李四的话说,那种三两分钟就解决一只螃蟹的吃法,简直是“暴殄天物”。李四是我的朋友,做销售,整天在外面跑,旅程寂寞,他就从包里拿出两只清蒸大闸蟹,一车厢人昏昏欲睡,唯有他双目炯炯,不慌不忙地对着闸蟹掏、挖、敲……吃得意趣万千,余味无穷,不知不觉,几小时的车程,已抵达终点。

吃不宜奢华繁复,美食家李渔认为,越是简单的食物,吃起来越美味,越能见真功夫。被誉为“华人谈吃第一人”的唐鲁孙,从前家里招厨子,上门第一件事就是让他做一碗蛋炒饭,厨子手艺好不好,一碗蛋炒饭全知道。台湾作家叶怡兰在《终于尝到真滋味》里说:“入口那一刻,为着发现了美食的原点而流泪,而且此生铭记。朴实之味,沁心的温暖,无关排场……”

我老家有一位老者,是位唱山歌的高手,可如今知音渐少,老者常于集市上沽得美酒一壶,一边哼哼唧唧唱山歌,一边对壶嘴抿一口。至家,酒已告罄,意兴阑珊,其情其状,虽比不得“羽觞随波泛”的风雅,倒也应了“野饮”之趣。

如今,在忙碌之余总让我心生怀念。怀念那种舒缓与闲适的生活方式,那份走进生活内核的宁静、清新、朴素与淡泊。

民以食为天文章6:那一碗满满的母爱

文/史太群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主题,因为工作性质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吃饭的过程,也不尽相同。

小时候,老家在农村,除了农忙时,吃饭不定时外,其他时候的一日三餐, 基本是早晚餐在六点左右,午饭在十一点左右,是一个不变的定律,因为妈妈做饭的时间久了,也便成了一种习惯,即使她并没有什么时间的观念,但是,她一样知道时候该做饭了,这也许就是人体生物钟的理念吧。

后来,随着生活环境的几多变迁,从乡村进入了城市。现在在城市生活,也已有很多年的时间了,由于工作的性质吧,一日三餐,一般都是不定时的,休息时,早晨大多都在睡懒觉, 早餐一般都到中午才吃。上班了,又要赶时间,早餐吗,要不在家随便吃点糕点之类的东西,要不就到卖早点的摊上,匆匆买点吃的,把自己打发了。午餐呢,也都是在工作的地方,随便买点可以充饥的食物,只有晚餐的时间最充实,也是最丰富的,往往又会猛吃一顿,时间一久,胃也就支持不住了,胃痛,胃溃疡之类的胃病,也就无可避免的时常发生着。

前些时候,由于老妈的身体欠佳,我便把她接到我这来住了,与其说是为了照顾她,倒不如说是方便了我自己。因为,我不愁吃饭的问题了,休息时,想睡个懒觉可不行了,早、中、晚三餐,那可得按时间来吃,老妈说了,什么时间该做什么,那得有个规律,这样对身体好。有时,老妈还会自己蒸上一锅花面馍,自制的馍,那才叫香呢,这种香味,是我儿时记忆中的馍香。

一日休息,本想睡个懒觉,却被老妈喊了起来,原因是她包了水饺 ,老妈知道我很喜欢吃水饺的。我起来刷刷牙,洗把脸,就打开电脑看我的新闻了,老妈忙着到厨房下饺子,不一会,厨房里就飘来了水饺的香味,老妈见我正看的入迷,便给我端来了满满一大碗水饺。“这么多啊,你还有吗?”我一边接过水饺,一边问老妈。“有,锅里有呢,你喜欢吃,多吃点。”老妈说着,也从厨房端来一大碗水饺坐在了我的旁边。

我们娘俩一边吃着水饺,看着新闻 ,一边拉着家常,不经意间,我扭头看了老妈一眼,这一看,我惊愕了,老妈的碗里尽然是面条,只有几个水饺,老妈看出了我的疑问,说:“我昨天已经吃过了,这是给你留的。”原来饺子包的不多,给我盛了这么一大碗后,锅里就剩下几个了,老妈就在饺子汤里下了面条自己吃,怕我发现,把剩下的饺子放在面条上面,这样我以为,她也有一大碗水饺呢。此时,我的嗓子有些梗塞,眼里满是雾气,湿湿的,我扭过脸,看着显示屏上的画面,有些模糊,这哪是一碗水饺,这就是一碗满满的母爱。

民以食为天文章7:老灶台

文/赵利勤

民以食为天。把食物做熟的方法有很多,煎炸烹炒,煮烫焖蒸,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中的“宗”就是火源,老灶台无疑是重要的印记之一。

老灶台是人工垒的,而且得让专业人士掂瓦刀。刘叔是全村灶台垒得最好的。灶台看似简单,但别人垒了不是出烟不畅呛人眼,就是堵火不严空费煤,刘叔的手艺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让外表并不华美的灶台烟顺火旺,省煤耐用,只要耐火筒不烂,灶台用几十年都没问题。

老灶台很大,留有两个火口,两个火口中间放一瓦罐,利用了火的余温,里面的水总是热的,特别是冬天,洗菜、刷锅用水很方便。为了省地方,灶台一般垒在墙角,两端是宽大的平台,既可以搁锅碗瓢盆,也可以在上面放一矮凳,小孩子坐在上面边吃饭边取暖,是个好地方。

小时候冬天冷,我每次从外面回来,都是不停地跺着脚,一边喊“冷死了”,一边用嘴往手心里哈着热气,直往灶房里跑。父亲见了,弯腰架住我的腋窝,轻轻一提,我顺势往上一跳,一下子就坐到了灶台上的矮凳上,伸出冻得通红的小手,放在正煮着小米红薯汤的火口上,蓝色的火苗在汤锅周围不时探出头,招摇几下消失了,可不大一会儿,它又耐不住寂寞似的,从锅边儿冒出来,长舌一样舔着锅沿儿,仿佛在证明它并没有走远。小米和红薯在锅里咕嘟嘟地翻滚着,袅袅的热气升腾着,甜甜的清香回荡着。

我坐在矮凳上,滚滚热流像小溪淌水一样,从脚掌、手掌很快传遍全身,寒冷消失,感觉像是回到了春天。母亲还不失时机地用火钳从灶台下的炉渣里夹出烤红薯,用手捏一捏软硬,然后吹去上面的炉灰,两手掰开,灰不溜秋的红薯露出金黄色的、冒着热气的瓤来。母亲怕我被烫着,自己拿着热红薯让我咬上一口,又热又香又甜的味道从口到肚,温暖着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那幸福的感受,远比我现在吃的任何美味都来得甜美。

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天,能散发温暖的灶台绝对是中心,小孩子坐在灶台上,父母坐在灶台前,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纳着鞋底,父亲剥着玉米,还有串门的邻居,他们随时都可以进来,门一关,灶房里就有了春天的和煦,虽然是冬天,但热闹的话题让人们感受到的、脸上写的,都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幸福的期盼。几十年后,灶前夜话的情景仍让我念念不忘……

老灶台,让乡村寒夜有了体温,烤热了童年的冬天。

民以食为天文章8:餐桌上的民族性

文/洪兰

民以食为天,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烹饪方式,只是我从来没想到它会影响到民族性。

中国菜讲究火候,炒菜要大火,热油,翻二下就起锅,我母亲炒牛肉甚至八分熟就离火,因为锅子还滚烫,这样上桌时,肉正好熟,才会鲜嫩。因此中国的主妇几乎都不能跟家人一起吃饭,都是大家一边吃,妈妈一边在厨房里炒菜,等到她坐下来吃时,大家都吃饱了。所以中国妇女多是隐身在厨房中,即使有独特的性格,也鲜为人知,因此中国画里的美人都是一个模子,她是人,但不是「个人」。

有一次我去看仕女展,听到一个孩子问:「这些画的都是同一个人吗?」母亲说:「不是」。孩子说:「那她们为什麽长得这麽像?」我一看,果然都是瓜子脸丶柳眉丶杏眼丶樱桃小嘴,因为脸上没有表情,所以看起来都一样了。

西餐的沙拉是吃时自己动手拌油醋,主菜是慢火烤或炖,因此主妇可以坐下来跟家人一起吃。我去美国的第一个圣诞节,系主任请我们去他家过节。我看到他太太穿着新衣,优雅的在客厅跟我们聊天,觉得很纳闷:主中馈的人在聊天,等一下我们要吃什麽呢?当烤箱铃响,表示火鸡熟了,系主任叫我们从厨房到餐桌一字排开,每人发一双厨房手套,将烤好的南瓜丶甜薯丶面包布丁,一样样从烤箱拿出来,传到餐桌上,他再端上廿磅的大火鸡,他站着切,他太太坐着吃。

我当下就决定,以後请客要用西式,免得外面吃得兴高采烈,里面煮得天昏地暗,当最後一道菜上桌时,早上去美容院做的头发,已被抽油烟机吹乱了,精心打扮的面孔也被汗水浸湿,黑一块红一块。中国的女主人永远不可能穿着旗袍优雅地在厨房炒菜,因为施展不开来,难怪会被称作「黄脸婆」。

其实,人不适合边吃边说话,因为食道和气管是同一个开口,我们想说话时,大脑会下指令,让会厌软骨把气管打开,使气可以出来发声,同时盖住食道,使食物不会误入气管;吃饭时,会厌软骨把食道打开,把气管盖住,免得噎到。

因此中国家庭吃饭时,一般是安静的,一说话,菜凉了就不好吃了,所以中国父子关系较生疏,同桌吃饭也说不到三句话。西餐是一道一道菜的上,在中间等待的时候,嘴里没食物,可以畅所欲言。

饮食的确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文化特质,而文化又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个性。中国文化不强调个人,重视整体与大局,所以小时候不论做什麽事,师长的鼓励一律都是「光耀门楣,为国家争光」;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外国人跟孩子说「挺胸抬头,人家才看得见你」;中国的父母说「枪打出头鸟,低头蹲下,不要出声」。

神经心理学家发现,大脑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改变神经连接,影响下一次行为。假如每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的总和,我们怎能不谨慎小心过每一天?因为今天的因,就是明天的果呀!

民以食为天文章9:发筷子的故事

文/尤嘉仪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说吃饭是天大的事。我的工作就跟这天大的事有关——给就餐班的同学发筷子。

话说这个学期初,老师在选发碗筷的同学的时候,好多人都举了手,我也踊跃报名。老师指定了邱奕,但我也很想干这份工作,于是就凑到邱奕旁边小声说:“要不要我帮你发呀?”还没等邱奕回答,老师就笑着说:“那你俩一块发吧!一个人发碗,一个人发筷子。”听到这句话,我好高兴呀!

每天上午下了最后一节课,我就第一个冲进洗手间,迅速地洗完手,回到教室发筷子。同学们洗过手,取了餐盒,纷纷来领碗筷,我和邱奕就给每人发一个汤碗和一双筷子。这份工作我干得很开心,也很轻松。

但有一次,我发筷子时有点儿心不在焉,时不时地东张张西望望,突然一位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走了过来,我心想:不吃饭,是想干什么呢?他气呼呼地冲着我说:“你发的是什么筷子?!一个这么长,一个又这么短,叫我怎么吃饭呀!”我一看,可不是,根本不配对嘛。我赶紧说:“不好意思啊!”边说边给他发了一双新筷子。

我很喜欢我的工作,虽然很平淡,但这工作毕竟是跟吃饭这天大的事有关,马虎不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