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课堂的文章(精选5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课堂的文章1:课堂趣事
文/柏锦彤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像天空中的繁星那样数也数不清,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吧!
在早读时,班长领着大家在黑板上轮流默写生字。老师就交给大家一个任务,让我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对黑板上的生字进行挑错,这时,我们才发现,有人竟然把乌鸦的“乌”写成小鸟的“鸟”,融化的“融”里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加了一横,变成了四不像……老师点评道:“同学们都可以自己创造生字了,就是不知道这个字怎么读。”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笑声。
还记得有一次数学课,老师给我们讲如何辨别方向,为了让大家加深记忆,老师就问我们:“同学们,大家都来讲一讲,你们的家都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呢?”学习委员首先站起来说:“老师,我家就在学校正南方。”同学们依次有序地回答,轮到最后一位同学的时候,只听他说:“老师,我不知道我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老师笑问道:“难道你连自己家在哪儿都不知道了吗?”他笑了,全班同学也笑了。
像这样的趣事还有很多,就像一个个美好的小插曲,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充满快乐,充满笑声。
课堂的文章2:孩子,你急什么
文/杨伯
哲学史课堂,有个一直坚持旁听的男孩。不知他叫什么,但每周见几次面,每次眼神交流,就算不说话,也觉得是熟人了。
最近几堂课,我们有了些互动。我知道他试着读康德,然后放下,试着读庄子,然后放下。我知道他很年轻,刚刚大二,却已经觉得自己很老,担心很多事来不及做,很多书来不及读。我知道他有好多困惑,他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应该能够轻松地自行解决这些困惑才对。我知道他心里想象着一个成功的自己,因此觉得自己太不成功。
他说他很努力很努力地读书、做事,总觉得读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他很急,也很累。为了读得更多,做得更好,他都顾不上生活。用他的话说,自己的日子,“过得太正了”,他问“老师,怎样才能过得像你这样呢?”
他当然不知道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猜,他只是觉得,我一定读过好多好多书,而且,日子一定过得很轻松。用他的术语说,就是不那么“正”,有很多邪邪的小乐趣。其实,我的生活到底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可能是他想要的样子。
我真希望自己的生活就是他想要的那个样子。可是,真的不是。
他不知道,每天我都看着自己的读书清单叹气,这么多东西,哪辈子才能看完?
他不知道,每天我都鄙视自己,为什么那么无知。他不知道,每天我都在为世界上的各种愚蠢生气,主要,是为自己的愚蠢。他不知道,每天我都在偷偷羡慕别人的成功,常常躲进卫生间,冲着镜子骂一声“你这鬼样子”。他不知道,我在他这年纪时,也和他一样着急,因为,那时的我坚信,二十五岁之后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可是后来呢,我很没出息地过了二十五岁,很没出息地准备迈过三十五岁。此时此刻,我还是会对自己着急。只不过,再不会傻傻地设下某个时间门槛。因为,直到二十五岁生日之后很多年,我才意识到:就算过了二十五岁,我还是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当初想读而不曾读的书,不会因为过了二十五岁就变得不值得读。那些真正想做而不曾做的事,也不会因为过了二十五岁就变得不值得做。只不过呢,我总是因为太着急而忘了自己其实有时间。这一急,又一个十年快要过去了。现在的我,有些愧疚,因为,一直忙着着急,没能善待逝去的十年。
我决定,愧疚一下就好,不再着急。
哪怕那么多书没有读完。今天比昨天多读了几页,就好了。哪怕有那么多事不懂得。明天会比今天多懂些,就好了。哪怕世界上还有那么多蠢人蠢事,尤其是还有一个愚蠢的自己。只要死时能比出生时聪明一点,也就好了。
至于成功呢,在搞清楚它到底是啥意思之前,我得先和镜子里的那个“鬼样子”达成和解。我不知道那个男孩是否也经常想到“死”这件事。小时候,我经常想到死。因为会死,所以很急很急。
现在还是经常想到死,想得更多。我想,既然总是要死的,那还有什么可急的?活着的每一天,都源于某种神秘的馈赠。我得善待这份馈赠。人,哪有对礼物着急的?
要是能够回到从前,我得好好问问那个愁云惨雾准备过二十五岁生日的家伙:孩子,你到底急什么?
课堂的文章3:走进大自然
文/郭雪存
一山一水皆课堂,一枝一叶总关情,大自然是育人的最佳课堂。
身临其境,感悟自然。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活教材,那里面充满了活教具,它们是我们的教科书。”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手拿着麦苗,一手拿着韭菜,让学生辨识,吃惊的是竟有一半以上孩子分辨不出。学校应统筹安排教师经常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陶冶情操,磨练意志,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自然。只有让孩子融入自然,用自己的视觉、嗅觉、知觉、味觉,去感知、去实践,去观察自然,体味劳作,才会真正对冰雪融化,草木萌发,桃红李白,燕子翩然归来的春天;麦浪翻滚,荷花荡漾,布谷鸣叫,炎热酷暑的夏天;果实成熟,颗粒归仓,秋风萧瑟,北雁南飞,落叶飘零的秋天;白雪皑皑,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的寒冬这四季变换的共鸣和认知,从而自我教育,发心灵深处之感喟,抒自己独到之感言。
探索发现,激发兴趣。童年,大自然正向每个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他们对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充满好奇,渴望融入自然亲身体验,在实践中去自我认知。春天来了,教师带着孩子去赏春踏青,引导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去发现叶的不同,色彩的不同,树冠的不同,枝干的差异,孩子才会真实理解啥是含苞待放,柳絮飞花,燕子呢喃,百鸟鸣唱,才会感悟到沁人心脾的泥土馨香。秋天到了,带着学生去田野,去看看迎风摇曳的棉花,挂满枝头的葡萄,含苞待放的菊花,傲立枝丫的柿子,压弯腰的稻谷,撑破肚皮的大豆,去体味收获的喜悦与忙碌。自然界是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尊重自然,尊重规律,顺应孩子的天性,科学的教育引导,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让能力在自然中培养,让学识在自然中积累,让才干在自然的实践中锻炼,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学以致用,其乐融融。
动手实践,描绘自然。融情自然,创作的激情就会被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要表达的天性就会被调动。让孩子坐下来,一张纸,一支笔,静静地将绿的色彩,黄的感动融入其中,描绘出田园的秀丽,生活的安逸;描绘出看到的春天,心中的原野;再亲自动手折枝柳条或采几朵野花,精心编制一顶遮阳帽,一只花环,生活是多么的妩媚。面对杨柳依依,河水潺潺,鸭戏河中,山花烂漫,让孩子拿出笔记下看到的情景,写出自己的感受,联想学过的诗句,一篇习作美文就跃然纸上。
大自然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摇篮,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乐园,在大自然中学习的东西不仅能提升教室教学的效果,更能拓展眼界和学识,激发创造力,培养想象力,达到学以致用,改造自然这一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
课堂的文章4:盲人课堂
文/刘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这扇“窗户”关闭,那么生活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做了一节课的盲人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了盲人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课前老师让我们先把眼睛蒙上,顿时眼前一片漆黑。老师宏亮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可我没有听清老师说了些什么,只听见今天上的课文是《番茄太阳》。老师先让我们在作业本上写好课题,这不是让瞎子写字吗。我一听,紧张得不得了。大家手忙脚乱地忙碌着,找笔、找作业本,偶尔听到教室里“噼里啪啦”的声音,那是有同学把笔、文具盒弄掉在地上。突然,老师让我到黑板上写。我站起来,寸步不敢移动,扶着桌子,慢慢向前挪,差点儿一个踉跄摔倒在讲台上,幸亏老师扶了我一把。如果同学们不是“瞎子,”一定会笑得前俯后仰。走上讲台到处乱摸终于找到了黑板,凭着感觉一笔一画慢慢地写着,手似乎不听使唤,也不知道写成啥样。大家都完成了,老师就让我们睁开眼睛。同学们都惊呆了,有的字写得东倒西歪,甚至根本就不是字,笔画都没连在一起,有的字竟然叠在一起像一块黑炭。再看看我在黑板上写的更是一塌糊涂。
下课铃声响起,老师问我们愿意和明明交换吗?我想肯定没人愿意,但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帮助残疾人,为他们打开更多扇心灵的窗户。
课堂的文章5: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文/陆文英
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是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的课,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教学理念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课堂上,孙老师循循善诱,学生就像林中的小鸟活力四射。在孙老师的开导下,学生常常说出听课老师意想不到的答案,引得听课老师开怀大笑。更令人感慨的是学生还会大胆地向老师发起“反攻”,而孙老师巧妙引导,把学生带入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孙老师的课,让我羡慕不已。他的“既简单又不简单”的教学理念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响。在孙老师教学思想的照耀下,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作了如下改革:
学生只有学会提问,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所以,上课首先要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当学生不会提问的时候,我们要在提问的方法上积极引导。我先教学生根据课文的题目提问。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很多内在的东西。在教课时,先让学生读题目,我问:“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一听劲头来了。“你想知道问题的答案的话,得请教课文。”于是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很高兴地读课文。学生在读课文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样教学,学生就会感觉到,学习是以我为主,不是以老师为中心。我读书,我思考,老师、同学只不过是我学习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想学习了,才能学有所成。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以《小草和大树》为例。有一个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夏洛蒂三姐妹为什么会由小草变成大树呢?”学生本来就想知道这个问题,再经老师欲擒故纵,学生内在的需求被进一步激发出来了。于是他们再次低下头,走进课文,像寻宝一样思索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由于学生自己想解决问题,所以不到五分钟,学生凭借自己的阅读就很全面准确地解答了上面的问题。试想,要是这个问题是老师提出的,而学生根本没有这样的准备,读书思考都是被动的,能这么快解决问题吗?
几年的实践证明,阅读教学时,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课堂效果明显比被动地思考老师的问题效果显着。课堂上,发言的人多了,自主看书的人多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快乐而充实,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