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散文

请欣赏印象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印象散文1:四季印象

文/沙漠漆-1306551989

阳光明媚的春天,生机盎然。有位少女走在铺满鲜花的葱郁山谷的小路上,欢快的脚步踏着跳耀的阳光,轻盈的身影沐浴在春光里。项间白色纱巾在春风里漫舞,撩动得少女春心荡漾。不经意间纱巾随春风已飘飞到山坡油菜地里,少女像只蝴蝶飞进黄色花海,挥舞双手追逐似浮云的白纱巾。

风儿舞弄着纱巾飘摇不定,少女却沉浸在春花烂漫里,在油菜花的芬芳中闭目舞蹈。纱巾沾满花粉,又飘到天空,已被油菜花染成了黄色锦绣。陶醉中的少女全然不知不觉,睁开双眼时,纱巾已在远方。少女一整风似的追到小河边,水面映出了一个花粉俏佳人。

少女用惊疑的眼神盯着河面,蜜蜂成群的围拢过来,她不停地把河水浇到花粉尽染的面颊,使劲甩动湿淋淋地长发,水花四溅。波光潾潾地河水静静流淌,与蓝天一色。忽然,一片薄雾飘落到河面上,少女匆忙扑向漂移的云雾,柔曼身躯慢慢地寖入河水里,出落时被湿衣裹得楚楚动人。

骄阳似火的夏天,飘香的季节。有位少女戴着花草帽,站在一望无际的绿浪滚滚地田野边眺望,红色的裙在微风里飘扬。她脚步轻盈,小心地走进麦田里,用纤细的手指抚摸着青芒。麦田深处,有个劳作的身影,少女呼喊着,欢快地奔跑过去。起伏的麦浪里滚动着母女温馨情愫。

少女端坐在母亲耕作的田埂,母女额头的汗珠里闪烁着阳光的光芒。一只彩蝶静落到少女的发髻,母女相对擦拭对方的汗水。少女纯净地眉目充满欢喜,母亲眯缝的眼神里荡漾着幸福。一股旋风急速地掠过麦田,少女的花草帽随风飘摇飞舞,把少女的美好祝愿带向远方。

麦海映着远方的山峦和霞光,淡淡麦香在清风里四处飘散。少女拉着母亲的手遥望山村,凉风吹拂着麦穗相拥慢舞,母女的身影融入金色余辉里。少女的双目充满快乐惊喜,薄雾中房前的树隐约可见,一缕青烟在暮色里袅袅升起,点点灯光穿越晚霞传送温馨

天高气爽的秋天,艳阳高照。有位少年在原野上挥镰打草,阳光在少年的手臂间变幻跳跃,纤瘦的身影扭动青春活力 。他时而仰起头梳理额上的汗发,红扑扑地脸庞沁满阳光朝气。茂密的草丛,无法掩隐勤劳。牧草齐刷刷地躺倒在他身后,百灵鸟围绕着少年不停歌唱。

秋风袭来,裹满秋草的芳香。少年伸展开双臂深深地呼吸,轻轻地拿起绿色水壶,慢慢地躺倒在柔软草丛里,把甘甜的清凉浇到殷红口中,水花渐满毛茸茸地眼帘之间,湿露露地睫毛闪烁着纯情。一双净美大眼凝望深邃蓝天,阳光在少年的眉宇间熠熠生辉。

一行大雁,鸣叫着飞过天空,长长地影子滑过少年的脸庞,微风唤醒了沉醉甜梦的少年。少年迅速站起身招手致意,用羡慕的眼神仰望排成人字的雁队。大雁舞动着翅膀,骄傲的俯视大地,吟唱着北方恋歌消失天际,留下湛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少年仍用期盼的眼神寻望南方。

冰天雪地的寒冬,银装素裹。有位少年拉着雪橇漫步雪中,吱吱地脚步声惊醒寂静雪原。褐色皮帽紧紧裹着少年的头,仅露出一对眼眉,被雪霜尽染。黄色的军大衣不停煽动着寒气,蓝天白雪衬映少年的身影活力四射,在雪坡上摇摆晨光,欢愉飘飞在洁白的纯净雪域。

朝霞的光芒染红皑皑雪山。少年捧起雪轻擦冻红的脸庞,待冰雪溶尽,顷刻间眉清目秀;微微翘起的红唇吐放稚气。他怀里抱着雪橇尽显天真烂漫,大皮帽已裹不住少年的朝气,翘望远方的目光不屑一顾。他仔细摆好雪橇轻身坐上去,似一叶小舟,飞快地滑下山坡。

一溜飞雪淹没跃动的身影,飘飞地帽带若隐若现雪雾里,雪坡上留下一道清新的长长的划痕。雪粉将少年包裹成一个雪人,一声呼喊响彻静谧的山谷。晶莹地树霜无声的飘落,少年仰起头,晴空绒雪静飞。他忘情地与霜雪天地间共舞,林海雪原已被青春朝气炫染。

沙漠漆2011年9月2日

印象散文2:沤江印象

文/马良权

即使在本地的区划图上,沤江也只是一丝浅浅的淡蓝色的绒线,还没有她近旁的106国道看来阔宽直接。

她汩汩地从罗霄山脉的莽莽林壑中流淌出来,袅袅曲曲,绕峰穿谷,慢慢地成为了东江、耒水、湘江、洞庭的源头。

初初在桂东县的万王城看她,觉着素朴柔和、不事喧哗。没有大远处就可以听见的川江般的浩荡江声,也没有漓江的容容丰沛,狭窄处数步就越,似乎伸手可握,宽大处也才盈盈丈把。清浅时濯足正好,宽深时也不见幽墨的渊潭,始终不急不徐,不愠不怒,像青衫君子般清癯谦和。清涧不少,很多处可望见簇簇白流悬挂在黛青的峰腰,没有大的喧声,伴随清风,穿出岩壁,透过丛树,接着在峰脚谷底又缓缓地漾溢出来,时隐时现,缕缕不绝。

在桂东县普乐镇看见她时,正清粼粼的欢实流荡,拐出许多个弯弯。三三两两的村庄沿着水湄错落排列,鸡鹮板桥,李桃瓜蔬,处处都能触到土地、柔水与柴烟混成的乡野地气。夹岸上的梯田高高低低,簇拥出种种或苍或黄的蒲啊草啊,也有妖冶的叫不出名字的花木不论节令夸张地开。生于岸处的扭榆、拙朴、国槐各类树木,无一不是树干粗短,树枝却迅即地密密朗朗发散开来,形成巨大的冠。

普乐镇东水村有奇特的冰臼群。绵延数十里的粉白色花岗岩,在清浅江水下突突的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环孔,孔壁光滑,深浅不一,无砾无沙,口小肚大底平,宛如骏骥驰骋的阵阵蹄印,又像劳累剥蚀的千年驿道。这时,才了解在无数个默然的黑夜她在深处的努力,感受到她经历的雪雨风霜与曲折坎坷。这臼上驶过的流水,可能也就是庄子讲过的那些叱号古旧的秋水。石臼不分尊荣,自然环陈,让人不得不叹服自然与水力的莫测与高妙。

她大部分时间是轻柔的,甜蜜的,裹缠着数不清的颜色与风情。她旁边的每一株苗木,每一个性灵,远离了嘈杂鼎沸,仿佛都入世,但又仿佛出世,自有各各的运命荣枯。如果尘虑未消,她四周环绕着的一种静与光,会亮晃晃地让人睁不开眼,会让呼吸也轻柔起来。哪些传说的格局与气象,在她的纯粹、直接的色彩面前,似乎要逃遁。

她的头上是高远蓝天,前后左右的峰峰青山郁郁隆盛,苍穹下的阳光透过乡村灰灰淡淡的炊烟。这时去看江流徐徐,看千古黄壤,看“绿满窗前草不除”,看勤谨的芸芸父老,也恰好能诵记最是酷好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眼内自会有酥酥的热。

但不能说她温吞,她常常发脾气,这在桂东县沙田镇、大塘镇等地常常可见。有些趁在水暖鹅鸭时,有时赶上霜浸寒石,也没有太明显的征兆,她就发作起来。体内精灵挣脱束缚,借着雨势蓦地站立,一夜之间滚滚沸沸,把江面扩大数倍,湮及田畴,挟木滚石,浑黄滂霈。这时候的她就像挂在老屋墙上那把泛锈的老镰刀,经过磨砺显露出血性和光热。谁要不相信她这时的犀利,不信就试试?足以杀生夺命。她可以主生,用温情灌浇田园滋养生命;亦可主死,不顾一切奔流宣泄。

她的腹底产出一种叫青花的石头,经过千百万年的锤炼,筋骨质地很硬,初看很普通不起眼,但稍经擦洗,即个个栩栩如水墨。青花石前些年行销各地,很为商贾藏家看重,近年行情冷清些,又复归平淡,一如阅尽世事的村叟,惯看春花秋月。

她的岸畔生长一种野生植物?子,形似高粱,其籽粒和着江水酝酿的水酒,稠酽劲道,香味浓厚。当有客从远道来,就着春韭青荠、秋崧山菇,佐以甘冽爽口的?子酒,定是主客皆欢。

她有许多桥横跨其上,多为或石或木的拱桥,全部依形势筑建。流源乡的联珠桥始建于清代,为东西、南北各向的三座拱桥汇结而成,构筑巧妙,古色古香,离邓力群旧居一公里,古属官路桥。江上较有名的还有文昌桥、高桥、燕岩桥、油箩口凉桥,大部分都是赴圩赶集的要道,沟通着此与彼。其中四都凉桥一端刻有一联:逝者如斯,长宜大干争朝夕;行人至此,何妨小憩养精神。这联不知为何人所撰,倒是切中旅人心思。

有人在看过苏杭风景后说“故乡无此好湖山”;也有人说少时大淖的水汽浸透了他的一生。每每读此,我总持怀疑,想他们已是辗转,还带着固执对少时故乡给出印象。但是行走在像一条棉线的沤江两岸,你会不自觉地想起流年,想起母亲手中的针线,想起生命的源头,想起奔流的大海。

印象散文3:罗田印象

文/李继平

早在30年前,我高中毕业考入黄冈的一所技校,校址就在罗田的三里畈,现在每次办事到达或路过三里畈,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一种亲切感。当年的记忆中,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三里畈街的外面有一条长长的大河,河宽水清沙净。另外三里畈产板栗,放假时就大袋小袋地买回家,这就是当年16岁的我对罗田的初步印象。

30年后,我又一次踏入罗田,工作的地方在罗田县城的近郊,因工作之便常到罗田县城和周边地方转转,也更加了解罗田。

罗田是一处非常优美的风景旅游胜地,称得上是天然的氧吧。举目四望,山峰或高或矮,座座俊秀;春天里树林郁郁葱葱;秋冬时节,树叶金黄或墨绿,还有红叶在山野丛中点缀,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罗田山高水俊,贯穿县城的义水河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在路上或坐在行驶的车上,看那蓝天白云,看那山山水水,身临其境的这种惬意是城里人很少能够享受到的。每到盛夏时节,游客们除了游览风景区外,还可以体验天堂峡谷漂流、东安河处漂流惊险刺激的漂流。隆冬时节,游客还可以来此好好泡泡温泉。

罗田以“板栗之乡”着称。别看这小小的板栗,品种却多达17种,我最喜欢吃的板栗是桂花香品种,带着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味。如果是送亲友,送大红袍板栗最养眼,红红的光光的,个头像乒乓球。罗田板栗出口创汇,为罗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罗田还有专门储存板栗的冻库,即使是冬天,市面也会有新鲜的板栗出售。同事每每到县城就会买下几斤,在寝室的通风处放一个多星期,风蔫了的板栗内膜一掀就能剥离,肉甜且脆,是一道很好的零食。来了外地客人,把它摆上果盘,也算是一种特有的水果。另一种特产是甜柿子,其中三里畈錾子石村的甜柿子更负盛名,它是大而甜,核儿少,水分多。诗曰:“红实何灿灿,压树重以稠,尔本软美质,皮滑亦柔,众含咀嚼快,列席齐珍”。除此外,罗田还盛产茶叶、蚕丝、茯芩、铁砂矿等等。

热情、憨厚、质朴集罗田人于一身,闲暇之余,同事们喜欢到周边的湾子里散散步,村民们热情好客,他们会让座端茶。上街买板栗或甜柿,分量总是足足有余,贪心的我们边买边吃,临了还要拿上几个,摊主只是呵呵一笑。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都是自产的,就当招待客人。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个性,耿直、得理不饶人,在小摊上买东西,摊主们说一不二,就不要讨价还价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罗田不论男女老少,很少看到肥胖人,至于女性,大都有娇好的身材,打扮起来,婀娜多姿,健康时尚,这也许和当地的气候和他们的长年劳作有关。

印象散文4:春日红叶

文/快乐风铃

在很多人印象中,深秋的红叶最美。然而,春天的红叶因其鲜嫩,另有一番韵味,另有一种美丽。

春天的红叶刚长出来,像新生婴儿一样,颜色鲜红,比秋天的红叶更显娇嫩艳丽。在红色的叶片底下,还有一簇簇红色的花序呈伞状挂在枝头,随风摇曳。

远望那一片红叶林,宛如一大团燃烧的火焰,染红了天际。整个林子被红叶覆盖着,火红火红的。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飞焰欲横天”。

那是怎样的一种美啊,红叶似火,在燃烧着,在跃动着,在旋舞着。

走近细看,片片红叶精巧细腻,玲珑剔透,好像害羞的少女。

春日红叶纤细娟秀,如鲜花般柔情;灿若云霞,如火焰般热烈。

春日红叶,娇艳、鲜嫩、通透,火红一片,非常艳丽。一片红叶林在阳春四月进入了最美的时期。

红叶林中还散发出阵阵泥土的清香,沁人心脾。

我陶醉在迷人的风光之中,沉醉在美丽的红叶之中。

我们做人,就应该像春日红叶一样,总是充满着激情热烈的色彩。用一颗希望的心迎接明天,用一种优雅的姿态浪漫地生活。

印象散文5:沤江印象

文/马良权

即使在本地的区划图上,沤江也只是一丝浅浅的淡蓝色的绒线,还没有她近旁的106国道看来阔宽直接。

她汩汩地从罗霄山脉的莽莽林壑中流淌出来,袅袅曲曲,绕峰穿谷,慢慢地成为了东江、耒水、湘江、洞庭的源头。

初初在桂东县的万王城看她,觉着素朴柔和、不事喧哗。没有大远处就可以听见的川江般的浩荡江声,也没有漓江的容容丰沛,狭窄处数步就越,似乎伸手可握,宽大处也才盈盈丈把。清浅时濯足正好,宽深时也不见幽墨的渊潭,始终不急不徐,不愠不怒,像青衫君子般清癯谦和。清涧不少,很多处可望见簇簇白流悬挂在黛青的峰腰,没有大的喧声,伴随清风,穿出岩壁,透过丛树,接着在峰脚谷底又缓缓地漾溢出来,时隐时现,缕缕不绝。

在桂东县普乐镇看见她时,正清粼粼的欢实流荡,拐出许多个弯弯。三三两两的村庄沿着水湄错落排列,鸡鹮板桥,李桃瓜蔬,处处都能触到土地、柔水与柴烟混成的乡野地气。夹岸上的梯田高高低低,簇拥出种种或苍或黄的蒲啊草啊,也有妖冶的叫不出名字的花木不论节令夸张地开。生于岸处的扭榆、拙朴、国槐各类树木,无一不是树干粗短,树枝却迅即地密密朗朗发散开来,形成巨大的冠。

普乐镇东水村有奇特的冰臼群。绵延数十里的粉白色花岗岩,在清浅江水下突突的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环孔,孔壁光滑,深浅不一,无砾无沙,口小肚大底平,宛如骏骥驰骋的阵阵蹄印,又像劳累剥蚀的千年驿道。这时,才了解在无数个默然的黑夜她在深处的努力,感受到她经历的雪雨风霜与曲折坎坷。这臼上驶过的流水,可能也就是庄子讲过的那些叱号古旧的秋水。石臼不分尊荣,自然环陈,让人不得不叹服自然与水力的莫测与高妙。

她大部分时间是轻柔的,甜蜜的,裹缠着数不清的颜色与风情。她旁边的每一株苗木,每一个性灵,远离了嘈杂鼎沸,仿佛都入世,但又仿佛出世,自有各各的运命荣枯。如果尘虑未消,她四周环绕着的一种静与光,会亮晃晃地让人睁不开眼,会让呼吸也轻柔起来。哪些传说的格局与气象,在她的纯粹、直接的色彩面前,似乎要逃遁。

她的头上是高远蓝天,前后左右的峰峰青山郁郁隆盛,苍穹下的阳光透过乡村灰灰淡淡的炊烟。这时去看江流徐徐,看千古黄壤,看“绿满窗前草不除”,看勤谨的芸芸父老,也恰好能诵记最是酷好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眼内自会有酥酥的热。

但不能说她温吞,她常常发脾气,这在桂东县沙田镇、大塘镇等地常常可见。有些趁在水暖鹅鸭时,有时赶上霜浸寒石,也没有太明显的征兆,她就发作起来。体内精灵挣脱束缚,借着雨势蓦地站立,一夜之间滚滚沸沸,把江面扩大数倍,湮及田畴,挟木滚石,浑黄滂霈。这时候的她就像挂在老屋墙上那把泛锈的老镰刀,经过磨砺显露出血性和光热。谁要不相信她这时的犀利,不信就试试?足以杀生夺命。她可以主生,用温情灌浇田园滋养生命;亦可主死,不顾一切奔流宣泄。

她的腹底产出一种叫青花的石头,经过千百万年的锤炼,筋骨质地很硬,初看很普通不起眼,但稍经擦洗,即个个栩栩如水墨。青花石前些年行销各地,很为商贾藏家看重,近年行情冷清些,又复归平淡,一如阅尽世事的村叟,惯看春花秋月。

她的岸畔生长一种野生植物?子,形似高粱,其籽粒和着江水酝酿的水酒,稠酽劲道,香味浓厚。当有客从远道来,就着春韭青荠、秋崧山菇,佐以甘冽爽口的?子酒,定是主客皆欢。

她有许多桥横跨其上,多为或石或木的拱桥,全部依形势筑建。流源乡的联珠桥始建于清代,为东西、南北各向的三座拱桥汇结而成,构筑巧妙,古色古香,离邓力群旧居一公里,古属官路桥。江上较有名的还有文昌桥、高桥、燕岩桥、油箩口凉桥,大部分都是赴圩赶集的要道,沟通着此与彼。其中四都凉桥一端刻有一联:逝者如斯,长宜大干争朝夕;行人至此,何妨小憩养精神。这联不知为何人所撰,倒是切中旅人心思。

有人在看过苏杭风景后说“故乡无此好湖山”;也有人说少时大淖的水汽浸透了他的一生。每每读此,我总持怀疑,想他们已是辗转,还带着固执对少时故乡给出印象。但是行走在像一条棉线的沤江两岸,你会不自觉地想起流年,想起母亲手中的针线,想起生命的源头,想起奔流的大海。

印象散文6:不被左右

文/廖桂莲

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也是这件事情改变了我一些观念和看法。

一次,我与朋友一块到三亚旅游。当我们从热带雨林公园出来时,正值中午时分。由于森林公园远离市区,没有公交车直达,所以路边站了很多等客的出租车司机。正当我们犹豫不决时,一位出租车司机出现在我们面前,问道:“你们去哪里,我带你们去?”当时考虑到时间还早,早早就回旅店,一天的时间就浪费了,而我们正好想去蜈支洲岛。然而司机听了我们的想法后,说:“那个岛离这里相隔四五十公里,太远了,时间不够,上面的景色也没什么特别的。”

出租车司机建议我们顺着路到市区的一些景点游玩,一路看一路折回酒店,他还说可以给我们的门票打折。原本我和朋友商量好一定要去蜈支洲岛,可是被出租车司机一说,我动摇了,就上了出租司机的车。而我的朋友却摆摆手,顶着太阳继续前行。

而后,我们被出租车司机载到海底世界,虽然出租车司机兑现了他的承诺,给我们买门票打了折,然而,因为海底世界的景观太一般,就这样我失望地回到酒店。

第二天,朋友刚好从蜈支洲岛回来。看着朋友兴奋的样子,才知朋友不枉此行。看着朋友手机上拍的照片,我后悔自己的不坚定,那么轻易地就被他人左右。我问朋友:“为何当时在那样的情况下,你那么坚定自己的想法?”朋友说:“其实,那些司机极力劝说和诱惑我们,只是为了实现他们自己的目的。而我有我的目的,和他们的目的完全不同,所以我不会被左右,也不会浪费彼此的时间。”为了看到自己想看的风景,朋友坚定自己的想法,通过手机导航,走出了那片荒凉之地,并且最终找到开往蜈支洲岛的班车。

朋友因为坚定自己的想法,不被左右,看到了自己想看的风景,而我却因为自己的意志不坚定,受周围人的左右,而错过了美好的风景。认真想想,只有那些清楚并坚持自己目标、不被左右的人,才能抵达想要的人生境界。

印象散文7:图书馆印象

文/完美

秋来了,窗外的雨沥沥地下着,空气中有丝丝凉意渐渐弥漫,手里捧着一本《里尔克读本》,正翻到《秋》的那一页,喃喃地吟诵起来:落叶了,仿佛从那遥远的空中,/好似天国里的花园都已凋萎,/枯叶摆着手,不情愿地往下落。//在一个个夜里,沉重的地球也离开了星群,/落进了寂寞。/我们大家都在坠落。这只手也在坠落。/瞧:所有人全在坠落。//可是有一位,他用自己的双手/无限温柔地将这一切的坠落把握。

就这样完全的沉浸在书里,痴了、醉了。对我而言,读书是在享受安宁,感觉是在田园里漫步,静谧无声,只有风在缓缓流动,裹夹着麦草沁人的清香,这让我很怀念2009年至2011年的那段整日读书的时光。那是我至今为止阅读量较大的三年时间,我如同一只繁忙的蜜蜂,不辞辛苦地穿梭在书中的姹紫嫣红之间,吮吸着文字蜜汁的甘甜,更像是“用自己的双手,无限温柔地将这一切的坠落把握。”这源于我找到了一座庞大的精神花园——抚顺市图书馆。

它位于城市的东部,坐落在浑河北岸,置闹市一隅的清凉之地,安静清雅,正适合读书。我家位于城市的西部,每次我都要背上一包沉甸甸的书籍,乘40分钟的公交车,从城市的西部穿越到东部,下车再步行20分钟,到达这个能让心灵安静下来的地方,然后在图书馆里浏览2个小时,带走满满一背包的书籍返程。到图书馆借阅图书,这是那时每月一次的必修课。每次完成这样负重的行程,心里就会踏实许多,脚步反而轻快愉悦,虽然这些书籍已经压坏了我的两个背包。我想我开始理解了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开篇时所说的那句话的含义了:“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是书的分量压下了轻浮,让我变得实在。就这样,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别人都称赞我的坚持,也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这份坚持中内心得到了怎样满满的充盈。我尽情地享受着在一排排书架中漫步、在一本本书前驻足、在静默中思考的酣畅淋漓,心就像摇篮里的婴儿,安宁甜润。可惜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眼疾,让我不得不放弃这份坚持,只得退还借书卡,强制自己休息。一度很是惶恐,爱读书的我从此不能读书,那是怎样的孤独,它残忍得如同舞者失去双腿,歌者失去嗓音,如果上天夺走了我的最爱,心将空洞得能敲出回响。

记得退还借书卡的那一天,我在阅读室里坐了很久,摩挲着借书卡迟迟不愿放手。管理员没有注意到我的情绪,只低着头专心地看着手里的书,她永远都是这个样子,这让我心生妒忌,妄想着能在图书馆里当一名管理员真好,每天坐拥其中,即使不能多看,就算摸着它们也好、闻着它们也好。曾担任过拥有90万册藏书的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说:“我的一生都在书籍中旅行。”最终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依然走完了在书籍中旅行的一生,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图书馆确实是个安抚心灵的神奇地方。上初中的侄子,学习很好,就是不喜欢读书,可以理解,学业的沉重压力让孩子们都厌恶读书,视书如敌。一日,我以请他陪我借书为名,带他来到图书馆,把他送进了二楼少年阅读室,我则进了三楼成人阅读室,2个小时后等我找到他时,他桌前放着高高的一摞书,正埋头速读,忘了时间忘了地点,我不忍打扰他,又等了1个小时,叫他出来,他还意犹未尽,告诉我说:这感觉真好。这时我方才明白,孩子不是不愿读书,而是缺乏读书的氛围,到了图书馆,他们被千万册图书包围着、感染着,放下了一切杂念静下心来读书,可见书的分量还能压制一切浮躁,使心灵得到安抚。

现在图书馆虽然去得少了,时常到书店逛逛,却只是潦草地翻阅,再不能安心品读,似有利益的薄冰夹在书页间,冰冰的、凉凉的。不似图书馆里的书,暖暖的有温度,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人曾经同我看过同一本书,有很多人曾经与我抚摸过同一本书,有时在书的夹页间偶然会发现不知名的读者手写的感悟字条,字体隽秀,参悟深刻,那感觉像是在冬日里喝下一口热咖啡,温暖香醇。在那里读者们虽然不曾谋面,却早已在书海里进行过思想的交汇和碰撞。

很多年前,在电视里看到过一期介绍台湾图书馆的节目,印象尤为深刻,除了罗列规整的洋洋书籍,还有明亮落地窗前的舒适座椅,读者们品着咖啡或茶饮,畅游在书的海洋里,任凭下午的阳光洒落一地,悠闲恬静甚至有些慵懒。那是我理想中的图书馆,在我看来,读书应该是件悠然自得的事,而图书馆不仅是书籍的家园,更是读书人安放心灵的家园。

前几日,社区号召居民捐赠儿童读物,以建立贫困山区小学校图书馆,我不能确定这项公益活动能否真的实现山区孩子的读书梦,但是至少有许多许多的人在为这些孩子们努力着,那么这个梦就不会遥远。我所能做到的也只是多找些女儿读过的书籍送到社区,似乎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心得到些许慰藉。想象着山区孩子坐在一间小小的“图书馆”里,也许墙皮脱落,也许桌椅残破,但是孩子们脸颊绯红眼睛明亮,看世界的精彩,看人间的百态,至此有一粒叫作“希望”的种子,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滋生成长,最后成为一棵大树,坚强又挺拔。

印象散文8:郭岭的印象

文/清河继世

从阿尔滨向西,沿着到金州的古官道一直走,翻过一道高高的山岭岗就看到一个小山村,这就是郭岭。

一条清澈的小溪,自屯北山边泉眼涌出,汇集沿途的石缝不断冒出汩汩的清泉,向南哗哗的流着,清凉的山泉水沿着弯弯曲曲山涧的碎石缝隙缓缓的流淌,冲刷着河套里的卧牛石 ,在石板上激起一串串的水花。古官道从东边的山岗下来,沿着溪边又折向北,向灶王屯,望海蜗方向奔去。道东的山岗建有一排排的房屋。屯中央的高台上有沙俄在上个世纪初建造的楼房地基,水泥白灰基座的痕迹还依稀可见,这个高台当地人称为洋楼山。站在屯东山岗高处向东望去,远方就是登沙河入海口,海中的马坨,蛋坨,城山头,广鹿岛清晰可见,就是这样优越的地理环境被沙俄看中,要不是日俄战争俄方失败,说不定这儿就是一座城市中心了。沙俄失败后洋楼也被当地人拆毁,只剩下洋楼山的残基还在述说着那段快被人们遗忘的历史。

山涧小溪的两旁,棵棵垂柳婀娜多姿,迎风摇摆。溪边官道旁沿着山势建有一栋栋的民居。顺着山脊小路往东山上走,从最高处向下看,东山根处有一眼清泉,不停地向外喷吐着泉水,泉水汇集成又一条小溪,向南流去。屯西山上是层层的农田和果园。继续向西山爬去,西山顶上有一块很大的青黑色的卧牛石,卧牛石的根部有一处有时会长出黑色的石花。站在卧牛石上向西望去,亮甲店,卧龙圏尽收眼底,向南望,可以看到青云河入海口和海中的被称为棺材石的长方形的大石头。

当一轮红日染红朝霞的时候,山村的袅袅的炊烟,鸡鸣,狗吠,羊咩,牛哞。伴随着人们在溪畔井台担水水桶碰撞声,吆喝牲口声,汇集成山村清晨生活的交响乐。

这就是以前郭岭给我的印象。现在变了,土官道变成了柏油路,土平房变成了砖混房,担水吃变成了自来水,一些农田扣上了塑料大棚,种上了蓝莓,菜蔬,紧靠村北的地下修了高铁的隧道,跑起了快速列车。只是小溪还在静静地流着 ,家畜家禽还在满山跑,人们还在过着老有所乐的现代山村的田园生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