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的文章

请欣赏月圆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月圆的文章1:月圆中秋夜

文/桂亚萌

又到一年中秋时,月圆惟忆家乡人。

明天才是中秋,但是现在就想写一点东西,此时现在的心情。

中秋是节假日,在日历汇总会特别标注出来,每到这样的日子,都会有特定的假期,虽然不长却很令人兴奋。可惜今年的中秋依旧是假日,可是已经“泯于”周末。对于官方的解释我无心了解,同时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最近的时日里,有没有假期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去除了假期的成分,突然发现中秋是个值得过的节日。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每到中秋,一家人团坐庭院,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在那轮明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和谐美满。只是这么一个美好的寓于,却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童话。我已经很久没有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而在一个人的日子里,过一个中秋佳节,实在说不上美好。

月饼是中秋的符号,可是月饼却并不总是美好。虽然在节日左右吃一两个还不令人生厌,日常里,真不会主动去尝试。明天就是中秋节,看到摆在前排的月饼,突然有种渴望,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不过最后还是没有买。

吃着月饼,和家人通过电话,中秋似乎没有更多的庆祝,依旧平常的生活。不过包含着人们的期许,中秋终究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即便平平淡淡,也会有别样心思。我高中的语文老师,除了偶尔露出意识文艺的气息,一般时候是平常的大妈。她的文艺气息主要表现在两件事,一件是在讲解《滕王阁序》时,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解读。当时她满怀深情的问我们,“你们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副画面吗?”面对着我们渴望的目光,她微笑着说起当年去芜湖同学家,看到的落日晚霞孤鸟,她说这是她见过的最美的画面。我觉得在那一刻她受到了文艺的洗礼,可是却没有结出文学的果实。不过她的情态让我明白了文艺确实是存在的。

另一件事,便是在中秋的晚上,她对我们说起,她去年中秋在中学的校园里,望着天上的明月,再一次接受了文艺的洗礼。那月,那树,那人共同构成了她的回忆,变成了对我们在晚自习的中秋夜晚的鞭挞。虽然我已经忘了她的描述,但是我记住了她对中秋的执着。在我看来,明月常有,树常有,感慨也常有,可是在中秋的一切,便具有了明显不同的意义。

这便是我记忆中,最具情怀的中秋。可是我真正和家人在一起的中秋,并没有这些情怀。

我的家人不会有比平常更多的情怀,或许对于中秋,他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理解,买些月饼,糖果,一些好吃的零散,让我感觉中秋的美好。同时在中午的时候,做更多的好吃的,或者煲一锅汤,或者一些不常吃的菜。这些就是我们对于中秋的庆祝。在中秋这一天,我们像往常一样生活,或许会期盼在中午吃顿好吃的,然后在晚上抬头看一看圆月,在宁静的夜晚里结束一天的忙碌,也结束了中秋的一天。

在平常的一天里,那些平常的纪念,却是如今我最期望的事情。只是却也欲求而不得。

月圆的文章2:月圆月缺

文/小城雪儿

"天上一轮团圆月,哪知人间断肠人。"每到中秋节前夕,总是思念起从前那个小院落,思念着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思念着他们对于我的疼惜。从小在家里是最小的孩子,得到了宠爱最多,很少受到责备,并且因为成绩一直还好,也得到了老师的喜爱,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我,初次步入社会时,吃了很多苦。不过,因为我的性格开朗,并且也从很多事件中吸取了教训,所以现在的我不太在乎别人的批评,同时也能够接受很多善良好心的朋友以及同事的建议。现在的我,不是很在乎别人的批评和指责,只要对方的建议是正确的,我都会虚心接受。只要不太过分,我几乎不会生气。现在的我性格比年轻时期温柔了很多。只是现在的我好想念那些被疼爱的日子。

我非常清楚,那些被疼爱的日子从九年前父亲去世的那天开始,就一去不复返了。在远离了故土三年归来后,母亲的身体状况日趋的下降,尤其在近半年来,母亲数次脑梗塞的复发,左侧肢体几乎完全瘫痪,幸而我治疗这方面疾病的知识还算可以,在我竭力的治疗下,母亲终于能够在搀扶下走路了。但是,母亲却是个急性子,三个月前的一天,竟然自己悄悄下地去卫生间,由于卫生间的地面太滑了,她狠狠地摔了一跤。摔成了左腿粗隆间骨折。旧病未愈,又添新病。并且,当时母亲的身体极其地消瘦,当大哥同我急匆匆地拿着片子去找骨科专家咨询治疗方案时,给出的答案却不一,骨科医院副院长说应该立即手术,而我所熟识的骨科医生说按照母亲的身体状况未必能够承受住这样一个大手术,很可能就死在手术台上,或者死于术后并发症。当时我真的是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不过我真的好怕母亲就此离开了这个世界。因为,身边的亲人真的是越来越少。这几年来,唯有和大哥在同一个城市,但是大哥平时是那么的忙,忙得连见一面都要提前几天预约。于是,我决定听从熟识的同事的意见,选择了保守治疗,即使是保守治疗也有30%的死亡率。记得那些日子,我经常悄悄地打电话给大哥,泪流满面地说"我好怕失去妈妈!"其实大哥当时的心情也很差,不过他还是极力地安慰着脆弱的我。当母亲终于闯过了褥疮和肺内感染这些生死关时,我长长地舒了口气。现在的母亲虽然还很瘦弱,但是看起来起色好了许多。并且胃口也不错,中午去看望母亲时,买了她最爱吃的葡萄。看着母亲苍老的面孔,我心中说不出的凄楚。亲人的先后离去,四散疏离。这种伤感,不是无法用语言所能表达的。写到这里,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这些年,我都经历什么?从一个家中最受宠爱的小女孩,长大成人,并且在成长的路上,竟然会经历那么多的坎坷!那是我从来都不曾预料的!

而今,又是中秋节了。夜晚,当我望着天上的那轮圆圆的月亮,不禁在内心深处叹息着:"其实我们都只不过是沧海中一粟,要那么多的爱与恨,又何必?何必用尽心机去面对自己所爱的人呢?若爱,就以积极的方式去表达,若因爱而生恨,那么还不如从来没有爱过?"

天上的月亮啊,今晚的你虽然又大又圆,也特别地明亮。可是,总有月缺的时候,今晚,因为一种思念,一种伤感,写下了这段朴素的文字。用以纪念那些曾经的美好的爱,还有那些曾经心无芥蒂的日子!

月圆的文章3:遇见,是一种美丽的情怀

遇见月圆,是一份心动。月圆,是一种心境,一种期待,一种难言的情怀。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安然便是永远;无论心向何方,如果有月便是故乡;无论多苦,多难,多惆怅,只要父母一声轻轻的呼唤,总会令人热泪盈眶。

阴晴圆缺,自然之趣却是真情种种,只因有心;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却是岁月漫漫,只因用心;晨菲暮霞,千里婵娟却是生命永恒,只因在心!

美丽的人,其实都具有一颗真实而纯真,善良而孤独,简单而唯美的心。美丽的人,其实都有一颗美丽的心。

遇见这个世界,是一种不能选择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时一瞬间失去的东西便是永恒。如遇见,没有约期,没有刻意,没有卑微,人海中相视一笑,许是一抹流风,许是一生的缘分;如清泉,只是随性,只是随意,只是随心,清浅中淡然流淌,许是一段经历,许是一生的感动;如文字,点滴成诗,点滴为词,点滴化曲,起伏间自然成趣,许是一页纸黄,许是一生的刻骨铭心!

遇见这个月圆的秋夜,是一种美丽。纷纷扰扰中,要学着做好自己。曾经拥有的,不要渐渐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加倍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轻易放弃。一样的月,一样的星空,一样的心境,可否相遇,可否感知彼此的呼吸;一样的秋,一样的晨菲,一样的美丽,可否聆听,可否了解彼此的心意;一样的爱,一样的梦,一样的期待,可否飞翔,可否风中雨中相随?

独立静秋,是人生最美丽的剪影。无需仰视,心如风,心如花,心如雨纷纷;无需卑微,心如秋,心如月,心如夜漫漫;无需表白,心如叶,心如天,心如一池水。有阳光的地方,也一定有忧伤;有寒冷的地方,也一定有温暖;有剪影的地方,也一定有思念,有期待,有淡淡的情怀。

遇见秋天,遇见夜晚,遇见这个月圆的秋夜!

月圆的文章4:月圆,月缘

文/鬼玄子

夜半月更圆,疏星烁几点。及思觉身寒,情深已惘然。

——题记

不是只有八月十五才有圆月。这寒冬,干枯的空气都变得粘稠,月色随着夜的深度而多了温度。更冷了,只有树上的几梢叶未落,坚挺在凛冽,只有记忆里的渊源,不曾褪色。

我把衣服裹紧一些,一个人默默地看着空朗的深邃的夜,渐渐陷入回忆的漩涡。

小时候的中秋节总是过的很传统。在这之前的两个多星期,就跟着爷爷去他的老朋友那里做月饼。自己家带的面、油、红糖和瓜子花生,只是给那人一点钱作手工费。我喜欢选模子,但可能是嫌麻烦,到最后做好过去拿的时候,总是只有一种花纹。月圆的那晚,可就神秘极了。奶奶在九点半左右开始“献月明”,把一张年龄比我爸还大的小矮桌搬到院子里来,再把背面贴满照片的大镜子拿出来,用小茶叶盒儿支上,镜面朝着还在往高爬的月亮上。然后就可以摆上早已洗好的各种各样平时吃不上或者很少买的水果了。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对着月亮放镜子呢?”她说是为了把月亮“请下来”,“为什么要上香和磕头呢?”她说是为了保佑咱们家安康幸福……

她再也不能多和我说些什么了,哪怕是两年前我开始觉得这个老人实在啰嗦无比。她永远逝去在这不断沦为历史的现实里,却是在我的心里驻足长存。

她是一个平庸而且不幸的人。她的一辈子有七十个春秋将近,却足足有一半的时间是躺在病床上度过的。我从我妈的口中得知,刚过门儿的时候她就卧病在床,坐月子理应是婆婆伺候这事儿也被外婆给接手了。她为大伯接连两胎都是女儿感到失落,也为母亲头胎就是“大胖小子”而乐的合不拢嘴。她无力经营家庭的繁琐复杂,却又对任何事都特别上心。记得小时候,我被爸爸揍,她颤颤巍巍拄着拐杖扒到我们的窗玻璃上,硬声呵斥“孩儿还小了么,再动手我就掀你一刮子咧!”于我而言,她就是这世上最对我真诚善良最体贴关怀的人了。我听我爸多次取笑我,“小时候啊,我和你说你是从这个小被子里裹着被捡回来的,你就哭了,然后抱着被子去隔壁找奶奶。”他指着那块儿海蓝的上面有星星月亮的图案的小被子说,“然后呢,你奶奶告诉你啊,‘这是你老子骗你逗你玩儿呢’,然后拉着你的手就过来教训我啦!”

以前我听到想到这些事情都觉得挺难为情的,但是现在,只觉有深沉的怀念。因为,当你在乎时,任何可以勾起美好回忆的事物都是变得那么弥足珍贵。后来,她查出肝硬化。一年要做两次手术,还得输血,到后来血管里流的几乎都是血袋里的了。她的病情也反复无常,有时病的全身发肿,神智迷糊,过段日子却又好的像个没事儿人一样,下床行走做家务连拐杖都用不着。甚至有一次复发,我爸把棺材都定下了,最后却又再一次的挺过去了。

我们以为她的生命可以用先进的医学技术无限延长,毕竟她还想看丹丹姐的孩子和参加我的结婚典礼,她还想再照一次全家福,她还想在盛夏吃一小口小布丁,她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却还是没能熬过来。她经常说,我的命是捡回来的,现如今是在奈何桥上徘徊,所以死了就死了,你们不用伤心。可是她从来不曾放弃对生命的渴求,但是却也对死亡从没有过畏惧。我这最亲的人啊,你走时我却不在身边。我还记得当时在三间屋子环顾无助的哭泣与低吟。我爱你,我脑海中常浮现的你的身影,如今在月下更加清晰。你的慈祥将不朽在我的灵魂里,我想,我应该就是你的生命的延续,我愿永远守护你!用我已经结实的臂膀拥抱你……我以为你,还活着!

温度一点一点下降了,圆月渐渐不圆了。呼出的热气给眼睛蒙上一道纱,银光泄在我的脸庞。思念的情绪缓缓退去,我转身往回走。依稀对圆月有所留恋,这是连接我与祖母的心缘。

月圆的文章5:月圆中秋

文/李学强

快到中秋节了,田野里飘荡着温馨的气息,稻谷正在收割,棉花绽放笑脸。城市里,苹果、梨大量上市,交易活跃。天也黑得早了,气温变得适宜,蚊虫玩起了失踪。随着中秋的临近,远方的游子也在为节日的即将到来而兴奋,又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了。

月圆之夜,玉兔东升,晶莹澄澈。月光在窗间,门前阶下,树旁无声地流过,往地上瞧更是清辉一片,月华如水,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月光闪耀于朗朗夜空,把大街小巷照得如同白昼。偶尔,一片云飘过掩遮了明月,须臾,明月穿过灰白色的云朵,又露出皎皎无瑕的美丽容颜,一时间清光四溢。

手捧月饼,欣喜而小心地咬上一口,美味就在舌尖上弥散开。如今月饼品种是越来越多了,肉松,蛋黄,琳琅满目,形式多样,与小时候商店里只有五仁,青丝玫瑰馅的相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月饼在我小时候是个稀罕物,父亲下班买回的月饼放在小桌子上,油光纸扎着带着红贴,捆着细麻绳,五个一斤,虽然包装简单,但中秋节也成为全家的焦点,毋庸置疑,守着它晚饭都吃得格外香甜。

月儿升起,母亲微笑着把月饼细绳一道道解开,剥开一层一层的油光纸,露出焦黄油润的月饼,诱人的香味弥散开,让人垂涎三尺。把月饼都掰开来,每人分上一块儿。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小孩子们的心思瞒不过大人的眼睛,大人们把手中的又分成几块儿,孩子们手中又丰盈了许多,心里乐滋滋的。

现在的城市里,孩子们不太喜欢吃月饼,小时候爱吃月饼的我也感觉不到月饼的可口了,也似乎吃不出儿时那诱人的味道了,我想,其实它们的味道并不差,只能比小时候的味道好,喜欢吃它的人少了,是人们有更多的美食可以选择。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金”,中秋月圆,桂花也开了。淡黄色的花朵藏在肥厚的树叶中,花香浓郁,地上树影斑驳。“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几只小鸟从横斜突兀的枝干间飞起,枝叶婆娑,沙沙作响。蟋蟀藏在墙角唱歌。月圆之夜,清盈的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在房前屋后,让人心里也亮堂堂的。

人们坐在自家门前赏月,品茶,听戏,侃大山。月光下回荡着孩子的欢笑。在明亮的月光下,他们在宽宽的巷子里玩捉迷藏,剪刀石头布。腿弯撑上一道皮筋跳来跳去,把几声声欢笑挂在树梢。

月到中秋,院里院外被月光镀成一片霜色。农家屋檐下挂着串串红辣椒,墙头码着穗穗黄玉米,屋角蹲着收获的花生。村边的荷塘衰败了,月光下水面泛起片片银光,静静的乡村披上一层薄纱。蛙声远去,沉淀下三两点静谧,无言中,明月把莫名的乡愁一寸寸拉长。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东坡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成为绝唱,残缺与圆满相对,阴晴与雨雪相承,时光悠悠,大自然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客匆匆,一眨眼便是沧海桑田。

中秋的月让人梦圆,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明月熠熠让一天劳作的艰辛苦累好像都消逝了,明月调适着心情,人感受着生活的满足;中秋的月让人梦牵,节日之后,亲人又踏上征程,迈出匆忙的脚步,不舍之间让心头又增添几多挂念。

月到中秋,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月圆的文章6:一壶好茶一壶月

文/黎少芳

茶是故乡浓,月是故乡圆。今夜,又是一个月圆之夜。

晓月如帘,我静静的坐在窗前,麦克风里那轻柔的音乐,和着白色瓷杯里的香茗一起飘起,袅袅绕绕,回旋在寂静的夜里。白色小瓷杯里是家乡的有名客家红茶,名曰“客家红”。冲在白色的小瓷杯中,茶液看去如石榴子一般的彤红,清澈透明。轻轻呷上一口,有茶的清苦,又有玫瑰的芬芳。

邂逅“客家红”,是在2012年初秋,那个阳光臃懒的午后。

先生是昭平北陀的客家人,性情豪爽,喜好结朋交友。那天,他和平时一样,和几个友人在自家经营的小店里喝茶聊天。我是个腼腆的女子,自认为高谈阔论,谈笑风声是男人的事情。此刻,我喜欢坐在不远的角落里,看他们谈笑风声,偶尔会应声过去小坐一会,喝上小小一杯。或是那天吃了过多油腻的东西,胃一直在翻腾,苦不堪言,神色黯然的坐在角落一边。先生从我脸上看出了我的不适,递过来一杯又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几杯下肚,不适的症状全消了。我平素不好喝茶,即使喝茶,也是解渴之需。此刻,我不禁为平日里不起眼的茶叶暗暗窃喜,翻看起红褐色的包装袋,“客家红”三个字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

“客家红茶最初是客家人把手工炒制的干茶装进从水车拆下的竹筒里,挂在灶台上方因烟熏火燎自然发酵而成,俗称‘竹筒茶’或‘车筒茶’,分为‘客茶’和‘家茶’两种。客茶是用茶叶单叶制作,俗称‘谷头米’由于招待达官贵人、亲朋好友;‘家茶’是用一芽二叶以上的茶叶制作,俗称‘老茶婆’,用于日常擂茶、打油茶。客家人长于冬日在火堆边‘炽火’,三五人边煮茶‘扯大炮、讲古’,其乐融融。1921年11月,‘国父’孙中山在广州发动北伐,从梧州逆西江而上昭平,昭平民众为欢迎孙中山的到来,在桂江上设置水亭一座,备置茶水、点心,当时的吴县长即用客家车筒茶接待孙中山,因孙中山也是客家人,见此茶味道纯正,汤色金黄,遂随口称赞此茶为‘地道的客家红茶’,‘客家红’茶由此得名,孙中山离开昭平时嘱咐随从李将军等人带部分“客家竹筒茶”回广州大本营,后赠送给国际友人,成就了一段被后人称之为‘国父、国茶、国礼’的佳话。”

鲁迅先生云:“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宁静是福,平淡是真。从此,我爱上了“客家红”。爱上了红茶的生活,健康而平淡!不浓郁却持久!开始留意茶道茶文化,对客家红茶艺更是情有独钟,比如用木夹捏住一只茶杯放入另一只茶杯中翻滚清洗,这叫“白鹤沐浴”;泡茶时将水从茶壶里高高注入杯中,叫“高山流水”;至于从盖碗杯里再将已泡好的茶尽悉倒出,最后手持杯猛点三下的动作,就是“凤凰三点头”……每一个动作和形式,似乎蕴含着某种优雅的文化艺术,其中还不乏诗意的美。

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我没有那么高的悟境,更多的时候,喜欢在安静的时候为自己泡上一杯客家红茶,无关饥与渴,无关心情好与坏,只要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握在手里,不时的呷一口闻着这种淡然的清香,心也变得温暖而坦然,忘却了许多人世的纷扰!一盏茶,一段惬意的时光!

有人说,女人喝茶是种心情,男人喝茶是种习惯。男人血气方刚,容易动怒,男人喝茶是熄怒最好的办法。有多少这样的情景:一个男人因为某某因素动怒,气得无法自控,甚至拍案而起。这时,旁人就来劝:“来来来,喝口茶,喝口茶!”若肯把茶喝了,情绪就会得到好的控制,事情的解决结果就会得到大大的改善!呵!常常在想,一个习惯喝茶的男人,是不是一个有着红茶一样温暖的男人呢?

先生有着客家人那种务实上进,刻苦耐劳精神,但脾气暴躁,嗓门粗大,不懂甜言蜜语不会哄人。两人生活在一起,不免有些磕磕绊绊。以前一闹矛盾,他声音大点,我就忍不住伤心哭泣,接着矛盾升级。现在,在矛盾爆发之前,我会适时的递给他一杯热气腾腾的我们都喜欢的客家红茶,一口茶下肚,心静神怡,以心调味,矛盾全消。更多时候,两口子相对而坐,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肠。情如茶水,越品越醇。

“一壶好茶一壶月,漫天乡愁相思夜,梦中千年匆匆过,天涯看云飞;一壶好茶一壶月,只愿月圆勿再缺,万里乡情满腔爱,今夜伴月回……”,如水的音乐静静流淌,我轻轻的呷一口手里的香茗,皎洁的月光洒落在脸上。此刻,我心如月,宁静而纯美,静静的守侯,你的晚班归来。

月圆的文章7:故乡月圆

文/王 俐

白露一过,天气渐渐凉爽起来,空气中有了淡谈的桂花香。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会开始期待中秋节。

中秋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从小就喜欢,不知道是因为它独有的诗情画意,还是它那些伴着月圆的童话。

中秋是最美的节日,天高气爽,大雁南飞,漫山秋叶艳,遍地菊花黄,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秋天的风拂过耳畔,柔柔的,爽爽的,舒服极了。

中秋是最富足的节日,庄稼丰收了,果实成熟了,到处都飘着醉人的甜香。家家户户打糍粑、蒸米糕,再采上一篮新鲜瓜果,还有什么比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更惬意的呢。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夜也是团圆夜。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在举头望明月,每一个回不了家的游子都在低头思故乡。因为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酒是故乡醇。

印象中第一次过中秋是1964年。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饥饿已经让人们久违了节日。物资供应终于在这一年有所好转,虽然经济拮据,妈妈还是咬牙买了一封荞饼、几个石榴回家过节。几姊妹看着美食馋得流口水,但大人有交待: “要敬了月亮公公才能吃”。所以感觉那个白天特别漫长,好不容易盼到黄昏,月亮刚刚从后山探出半张脸,小妹赶快把桌凳搬到门前的冬青树下,妈妈把一封月饼切成许多小块,全家老少团团围坐,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听婆婆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想着住在广寒宫里的嫦娥姐姐一个人害不害怕? 那只乖巧的小白兔每天捣药累不累? 吴刚老爷爷为什么一定要砍桂花树呢? 虽然知道是神话,但童心里却认定是真的。望着那一轮神密高远的月,似乎看到了嫦娥织杼的背影、听到了玉兔咚咚的捣药声、深吸一口气,真的能闻到月中桂子飘来的香。溶溶的月光下,流淌着暖暖的亲情,食物不多,但吃得香甜,故事古老,但常听常新,月到中天人迷蒙,但坚决不肯回屋睡觉,就这样守着天上的月,枕着梦里的月,不知今昔是何昔。

宁南夏秋多雨,并不是每个中秋夜都能看到月亮,所以时常感到有点遗憾。今年中秋节仍然有雨,但雨过天睛后,晚上的月色却特别好,于是突生雅兴,要带全家人到金沙江边去看月亮。车行在平整的柏油路上,不过半小时我们己经在连接川滇两省的金沙江大桥上散步了。遥望着天上那一轮明月,老母亲一席感言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1952年,不满20岁的妈妈从重庆来宁南工作。当时宁南刚解放不久,彝族地区还没有进行民主改革,县城周围常有土匪出没。没有公路、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象样的学校和医院,全县只有一台手摇电话与外界保持着时断时续的联系,一条窄窄的小街,遍地马屎,感觉就是个破败的小村落。和繁华的故乡相比,反差实在太大,母亲不敢相信这是一座县城,不敢想象这片土地如何能够托付终生,可谓多少次梦回故乡,但她坚持下来了,这里面有理想,有信念,也有几许无奈。

谁能想到改革开放30年,我们宁南也会变成今天这样一个时尚而充满活力的新兴城镇,新城区宽阔的大道,让全县人民都看到了宁南的明天。而一个普通人家,从买不起月饼过中秋到开着私家车赏月亮,变化可谓沧海桑田,母亲用近60年的岁月见证了宁南的变迁。她说: 我不是旁观者,这座城市有我拓荒的足迹,我为它的发展建设出过力流过汗,早就把它当成了故乡,回到重庆,反而觉得自己成了陌生的过客,哪里都不如宁南好,哪里的月亮都不如宁南的圆。其实宁南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确实还很大,妈妈之所以认为它最好,是因为她把自己一生中最美丽的年华献给了它,这个“好”是带着感情色彩的,一个人只要努力过,付出过,就无怨无侮,就幸福快乐,看在眼里的月亮也就格外圆。

年年中秋月儿圆,岁岁月圆人团圆。真想知道许多年以后我们的子孙怎样过中秋,嫦娥探月、神七问天,华夏儿女已圆了千年飞天梦,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多少梦想巳变为现实,又有多少神话正在被解读。当有一天,我们清晨从地球出发,傍晚就住进了月宫时,中秋夜还会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吗? 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亲情,不变的是故乡月。

月圆的文章8:月缺月圆

文/紫橙

情愫晕染,午夜的微蓝,如梦如幻。他和她,相拥在河畔,许下一生的诺言。

两抹微澜,执守着一份爱恋。情丝缠绕心间,柔醉了指尖,柔软了心田。结婚那晚,花的浪漫、蝶的缱绻,翻过高山,掠过平川,激情缠绵。突然,“嘀嘀”信息闪,他翻身穿衫。灾情,刻不容缓。他愧疚万千,匆匆说了声:“抱歉!”

望夜空,残月高悬。心瓣,飘零在无风的港湾。她轻拾一份淡然,消婚假,提前上班。手术台前,她的心一颤——她认出,绷带间露出她日思夜梦的半张脸。她没哭,也没喊,取镊,递钳,直到手术做完。

轮椅上,他被她推到曾经的河畔,他朝河里一指:“你看,月儿多圆……”她捡起石片,用力一投,击起圈圈心的波澜。

爱依然,月色依然,拥醉一怀温暖。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