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散文

请欣赏悲秋散文(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悲秋散文1:暮春

文/刘文飞

一年四季里,春与秋是相应的,夏与冬是相对的。悲秋是古人的情怀,是因秋景常与凋敝凄凉关联。而春是人们所喜爱的。一年与一生对比,春若才新生,秋如正衰老。晚秋意味着进入终点,暮春则代表走向成熟。

“春如孩子面,一日三变脸”,春有时是反复无常的,初春盛春尤是如此,纵有枝丫招展,群芳迎春,万物都“欣欣然睁开了眼”,也有一阵狂风暴雨,雷鸣冰雹散了春意。暮春则不同,阳春四月飞雪之事都是罕闻。纵有芳艳不复,玉瓣瘪黄,但油绿的叶子更添一种厚重感。春天何时都是美好的,但暮春却用不得美妙。暮春显得肃静,没有什么抚弄媚姿,没有什么随风而舞,也没有什么招惹世人。

仅仅这样说也显得太过沉闷。暮春虽暮,也终归是春。沉稳许多,也有欢快的时候。

太阳挤过一层又一层的云,抽出一道道无形的金丝洒在地上。当它落在地上时,还有“噼里啪啦”的脆响。无数金丝落在每一处的声音都是不同的。春雨还未到退场的时候,她的雨丝也熠熠发亮了。这种交响乐演出也许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次,所以太阳与春雨都表演得很卖力。虽然黑云围城,但心中的压抑一扫而光,就像那缕阳光直接照在心上。

暮春虽迟,总有一丝花还在为它守候:月季、栀子、玉兰,算是点缀。

暮春似乎比早春还要生机勃勃,可是谁又知道,这只是初夏制造的假象罢了,春已老去,她要走了。

晚春的光景,已不会再让人联想到春,似乎夏才是更合适的称谓。花,落下了就是落下了,它是春忠实的追求者;春过去了便是过去了,她绝不会因为人们的挽留而停驻了脚步。她信步前行,不被随意左右。所以,它要离去,也便是离去了。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鹅黄隐约,昭示着新生;阳春三月,杏花春雨,桃红柳绿,是如火的中年;暮春四月,芳菲渐尽,远山幽径,是执着的黄昏。

但你也不必悲伤,你看那行走在田间小径的老农,衣衫湿透,但他侧脸望着无尽的长势喜人的麦田,脸上洋溢着充满丰收的笑容。

夏,快来了吧……

悲秋散文2:真爱如书

文/刘文来

古人多悲秋,叶落花凋惹恨,衣袂飘飞泪纷,于秋水长天间抚今追昔,或作赋或吟诗,都会感叹红尘中那些转瞬即逝的莺歌燕语、柳绿花红。邂逅红尘,最美的相逢会铭刻心海相左一生。擦肩人海,最真的赤诚会带来最真实持久的感动。在爱情面前,我愿效法古之先哲的恒久和愚忠,沉醉花间长睡不醒;我愿顶礼市井布衣的放纵和豁然,执手知己游走俗尘。不相负,不相离,不相忘。

从别后,习惯于山水间寻觅我们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没有你们的景致纵使奇峰怪石也无法成就其雄伟险峻,没有你们的景致纵然山清水秀也无法成就其旖旎俊秀,忽然间明白了,你们已然成为了我余光的全部,在远方也在身边,在纸笺也在心里。无数次在脑海里回放我们相遇相守在一起时的林林总总,那一段时光已经成为此后人生中无法复制的片段,再也不可能遇到,再也不会遇到了。每每思及,泪潸然,心凄然,神怅然。

还记得我们刚分手时,为了写些忆及你们的心情随笔,原本不会用五笔打字的我,硬是学会了用一只左手拼音打字,直到现在我还继续用左手一只手打字,用右手握鼠标,因为我怕我用左手写出的字会弄丢了,用右手拿鼠标呵护着。因为那些字是我说给你们的心里话,我怕它们丢掉了,你们也就再也不会回来了。现在用一只手打字已然成为我的习惯,我知道这其间充斥着对你们的眷眷怀念和缱绻不舍。祈愿你们,安逸着,快乐着,幸福着。

现在的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总有一天要找到你们。找到你们,远远地看看你们,看看你们真实的幸福和快乐,然后我就可以放心地消失在人海,消失在我们共同构建的柏拉图式的爱情童话中,天见尤怜,我知道我会遂愿的,因为这是我的梦想,尽管看起来有些孩子气,但是我知道这是我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有情望断天涯远,遗恨咫尺不留诗,谁将凄冷西江月,漏夜独挂在柳枝。遇到幸福,惺惜之,深爱之,善待之。

人生中有一些相遇最好不要错过,请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位缘定路过。真正的过客不会在你的心海留下任何涟漪,留下了就坦然受之。天际流星,花开花落,皆是转瞬,转瞬的美丽璀璨着最美丽的人生年华。说什么岁月静好,道什么安寂年华?没有经历风光无限的景致,无论什么的人生都只是水月镜花。而立嫣然,不惑风华,每一位过往都应该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神话。

记住该记住的人海相逢,忘却该忘却的缱绻流阴。真爱本身可能要比一般的仅仅为了组建家庭而结合的爱情伟大许多,这可能也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爱情中找不到真爱的原因吧。真爱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好书,需要先把书看厚,再把书看薄,依然爱不释手,穷一生去悉心阅读。真爱如书,人之一世,可以放在书架上用一生的时间去阅读的好书并不多,遇到了就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呵护和珍存。我只是芸芸众生中极普通之一份子,蒙上苍垂青,于最落寞的年华,得遇最优异、善良的你们,已是前业消弭,善因果报,为之感激上苍,为你们合十祈福,祈福流年,祈福三生。

悲秋散文3:童年記憶拾稻穗

文/田迅

自古文人多悲秋。他们所看到的是秋风扫落叶,风卷残云,一派悲凉的景色,但没有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所孕育着的希望和未来。

在我的心目中,秋天是一个希望的季节,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的季节。人们除了享受着丰收所带来喜悦之外,更重要的是劳动所得的成果,更加理解和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颗粒归仓”成了我最深刻的记忆。

我们农村出生的孩子,在学龄前,每个人都经历过在地上拾稻穗的生活。大人们在前面收割稻谷,小孩们把Ta不小心,或打稻机打不干净夹在稻杆里稻穗头,拾起来放在小篮里。

记得五岁那年,那时候还是生产队。是我拾稻穗最深刻一次记忆。生产队收割后第二天,这一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一天,我们同小队的小伙伴,挎着篮子,去田地里拾稻穗。

我们七、八个小伙伴,急急忙忙地跑到地里,东找西找地拾稻穗。可是,那时候的社员很小心,很少有稻穗掉在田里,找了好许时间,还是没有看稻穗掉在田里的踪影。这丘田找了,跑到另一丘田,还是没有遗掉的稻穗。我们有点不耐烦,准备起程回府。

“小朋友们,拾稻穗要在田埂边上找。”突然,田埂上传来一声宏亮声音。我们顺着声音一看:逆光中,一位头戴头笠,身材魁梧的人,向我们招手,示意我们向他走去。

我们向着这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走去。他微笑地对我们说:“稻穗基本上都会掉在田埂边,为什么呢?因为田埂上有动物的破坏和别的原因,造成稻穗折断掉落。”我们按照他所说地点寻找,果然拾了稻穗。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寻找,的确拾到了许多稻穗,我们载着劳动所得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从此以后,就有了拾稻穗的经验了。

到了家门口,我们看见了刚才教我们拾稻穗方法的人和老水牛爷爷在聊天,旁边还站着小队长。

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不断地向我们微笑。老水牛爷爷问:“杨书记,你们认识?”

杨书记:“看他们在找稻穗,没找到,我告诉了找稻穗方法。”说完,他哈哈大笑。

老水牛爷爷和小队长听罢,也随着笑,说:“原来如此。”

原来是县委杨书记下乡了解秋收情况,路过我大队(村)。

杨书记说:“颗粒归仓,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从小就要形成一个习惯和意识。”

这次是我拾稻穗中最深刻的一次,至今没有忘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弹指一挥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不浪费粮食,永远是我恪守的信念。

悲秋散文4:寒露悲秋

文/易晓阳

寒露时节,秋风习习;慈母仙逝,悲从中来;云山低垂,河水呜滴;枫叶渐红,天公慈悲;孝心感动天和地,西归之时泪雨挥。犬子何德,承蒙上天恩泽。

秋露含珠枝挂泪,慈母仙逝儿断肠。母亲享年七十又七。她同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为人品行,邻里有口皆碑。吾母高风,概为三点:其一仁爱,厚德是本。乐于助贫,喜人之所喜,忧人之所忧。敢于直言,恶人不怕,善人不欺,善德善行,惠及亲疏。其二勤劳,节俭之风传遍乡里。但店务农,养猪养蚕,移居浠水,卖蛋种地,勤劳之行,伴其终生,及至晚年,坚持种菜,受人尊敬。其三疼爱儿孙。母非生母,胜同己出;教我做人,以诚为本;教我成人,做有用之人;提醒我为事,不贪不占做清白之人;希望我能事,做一个受人称赞的人。母亲大人,为了我们,不言辛苦,宽厚包容,能忍能申。于儿于媳于孙,拳拳哺乳之情,片片关爱之心。侄儿侄女,内孙外孙,均是一视同仁,毫无偏袒之心。家中计算,料理有条,洁净之风,言传身教,家庭和睦,其乐融融。母亲爱我,胜我爱她,母子情深,寸草春晖,春晖相映。

而今母去,悲寒顿生;寒露悲秋,思之不尽;寸断肝肠,泪水时生;孝心已尽,思心不止;思念之心,与日俱增;母亲虽逝,精神永存。红茅垴上春晖远,五桂河水秋时寒。

悲秋散文5:桂花凋落勿悲秋

文/一笔田地

秋风轻扫,院子里桂花凋落,一颗颗娇黄弱小的花粒殒身大地。我停下脚步,不知如何越过这些香消玉殒的残微身躯。落花,一种美丽逝去,让人心生怜意。桂树于秋风中成为棵棵花冢,站在一旁,静默悯悼,感怀大自然寂寥婉约的哀凄。

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季节更迭的影响。秋天了,叶黄、花落、枝枯、树秃,令人伤感,于是我们便深深地悲秋。悲秋——出自《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现代汉语释为:“教人悲伤啊秋天的气氛,大地萧瑟啊草木衰黄凋零。凄凉啊好像要出远门,登山临水送别伤情。”诗人宋玉于初秋时节“悯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哀其志”,此师即屈原。

中国文化的悲秋章节仿似就此墨浓,而后悲秋的色彩浸染着各个朝代的文化,两千多年来已然凝固于传统文学血脉之中。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郑振铎《山中杂记?蝉与纺织娘》:“你的感触将更深了,那也许就是所谓悲秋。”但凡秋至,总是勾起人的愁绪,或悲愁、哀愁、忧愁、闲愁,或乡愁、旅愁、离愁、病愁,千种万种愁,真可谓:怎么一个愁字了得!古人感应天时竟把“愁”字造成“心上立秋”,于是秋成为了中国愁文化的集中营。这个季节,满纸写的多是悲风苦雨,让善良的人儿泪眼盈盈。

其实,秋不应是悲愁的。我无意唱反调,对“悲秋文化”亦无些微贬损之意。试作如下辨析,任君取舍吧。

秋是收获的季节。收获应该是喜悦的,对吧!还记得小学时的一篇课文《秋天的田野》:“……那是一片稻谷的海洋,一个金色的世界。连绵的稻田仿佛是一床床连在一起的金黄色地毯。……农民伯伯挥舞着镰刀,‘刷刷刷’地割下了丰收的喜悦,露出了甜蜜的笑脸。”多年过去,这篇课文描绘的场景一直不曾忘记,仍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让我保持着对秋天深深的好感,以至期盼着笔耕的秋天自己也能手执笔镰,“刷刷刷”地割下成熟的文字,装满一排排空白的纸页。

秋是团圆的季节。中国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到唐代就有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官方规定。面对圆月,人们自然而然生出一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景。每每明月当空,文人墨客便争相竞笔,大量诗词涌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在其数浩繁的诗词中,我们不难品出团圆味儿来,如吃五味月饼,尝出了思念的咸、团聚的甜、久别的鲜、浓情的香、脱缚的酥。

秋是美丽的季节。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诗句,每读令人身心俱畅,拜叹诗人惊天才华,也深深为秋光之美而情动。再赏香山红叶、九寨清水、平湖秋月、大漠流金……桂花、菊花、扶桑花、芙蓉花、串串红、美人蕉、秋海棠……万里河山于此季真真是江山如画、风物闲美;再尝大闸蟹、秋刀鱼、鲑鱼子、松茸菌……秋季的美食让人尽享舌尖上的尊贵与显赫,领略居于食物链顶端的荣耀。

秋是幸福的季节。人生的幸福有很多种,化繁为简单说结婚吧。秋季步入婚姻殿堂的人要多过其它季节(据网上的一份调查,57%的中国人选择秋季结婚)。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一是秋闲;二是秋富。国人对“人生大事”向来慎重,而婚姻事关“终身幸福”,此等大事必得有时间和金钱的充分准备,这样一来秋季当是不贰之选。也不否认春夏冬结婚之人同样会获得幸福,只是从群体和数量上秋季结婚者更多,如此,秋季嫁娶对社会幸福指数的调节作用也就更大。

一个收获的、团圆的、美丽的、幸福的季节——秋季,当不应是悲愁的哩。如是思量,再一瞧,秋风轻扫,桂花滴落,一颗颗娇黄弱小的花粒投身大地。我俯下腰身,以手轻拢,拂拾于怀,打算带回屋去,仔细着酿出一壶香醇的桂花酒来。

悲秋散文6:文人笔下的秋天

文/荆墨

古人有“悲秋”之说,大概是因为秋天昭示着繁华将逝,秋天的气候又暗示着寒冷将至,所以诗文中的秋天,总是有那么几分无可奈何的凄凉感。但也有唱反调的,刘禹锡就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古人相比,现当代文学大师眼中的秋天,则是另一番气象: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

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的枯槁凋零。文学大师林语堂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的气象。他在《秋天的况味》中,写秋天是成熟的代表,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林语堂所谓秋的意味。大概他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诗人们的秋天往往写得最出色最有味。因为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学大师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秋天总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这秋蝉的嘶叫,可和蟋蟀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郁达夫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此时,北方的秋天让人觉得特别长,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

其实秋天是最具有丰富的色彩,极活泼的精神的,它的一切现象,并不诗人墨客所体验的那种凄迷哀凉。当代文学大师莫言眼中,北京的秋天最为着名的地方就是香山了。莫言在《北京秋天下午的我》中,解释香山的名气多半是因为那每到深秋就红遍了山坡的树叶。莫言猜想,当年曹雪芹曾经爬上过香山观赏过红叶,纳兰性德也上去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也上去过。周作人在那附近的庙里住过很长时间,写出的文章秋气弥漫,还有一股子树叶的苦涩味道。莫言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始终没去过香山,但似乎对那个地方并不陌生,漫山遍野的红叶在他的脑海里存在着。如果真去了,肯定失望。他知道看红叶的人比红叶还要多,美景必须静观,热闹处无美景。不过,这或许只能是一种奢望了。

由此看来,文学大师的秋天,不同于春天的躁动,夏天的奔放,更不同于冬天的枯燥。至于秋风的犀利,可以洗尽积垢,秋月的明澈,可以照烛幽微,秋是又犀利又潇洒,不拘不束的一位艺术家的象征,这种色调,可以抚慰当代人浮躁的灵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