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散文

请欣赏深秋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深秋散文1:走向深秋

文/一叶知秋

我从红叶漂染的音符中走来,穿越狂舞的秋风,驻足于梧桐林深处,仰望高天流云。忽然间,寒潮突降。一夜之间,天空又回到了高远的明净处。梧桐林一片萧瑟,片地金黄昭示着:秋已深。

是夏天的影子拖得太长,让我忘记了季节早已更迭,还是我习惯了炽热和躁动,习惯了膨胀,拥挤的世界?秋深处太苍凉,任有多少厚重的金黄渲染,终究已近暮色。

可谁又明白,唯有行走在秋深处,我才找到了自己站立的位置。恰如一棵孤独的梧桐树,孑然立于苍茫之上,那遗世独立的风采。才是我看到秋天最美的风景!

秋天的饱满和闪亮,并不是完全用眼睛就可以去感受的,在许多人眼中,秋天是用来寄托愁思的。这使我想起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此处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寂寞梧桐锁清秋,表现出人们对秋天离异思念之苦。

深秋,让人愁肠百结,诗词名家借助秋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行走在秋的诗章里,多少名流才子为秋天离愁抒怀,但是,写尽千年愁思,且问,谁又能放下心中那份愁肠百结呢?

秋天是我想杖藜行走的季节。只为追寻那一抹野菊的暗香,那如烟的莳萝,那一声雁鸣西风,那一片芦花飞舞。我想一袭白裳,化风化雨融入这个季节。

秋天是我思念的季节,以多愁善感之心,独步千里旷野之外。这种思念不似春天的骚动,不似夏天的躁热,不似冬季的冰冷孤寂。深秋,它秋云般悠然,秋风般清爽,野菊般淡然,桂花般香飘四溢。

我漫步在深秋的边缘,茫茫深秋犹如一个巨型的句号,仿佛天地就交融在这里;几棵枫树画出了一缕美丽的忧郁,整理出一组红色的诗歌,有如鸟儿载不动的夕阳。果然,秋深似海……

所以,秋天的思念没有约定。选择一种坦然,作为自己人生的守候。独自走向秋深,如果有一枚红叶飘坠在衣襟上,那就完成了瞬间的邂逅,哪怕只是擦肩而过无从回眸,风扬起我那留了一季的长发,不经意的拂过谁的肩,在影影绰绰的秋光下,编织情感深邃的梦寐。

踏歌而来的秋之声,伴随我行走的节拍一起脉动。秋声轻盈,一串《爱在深秋》飘渺的音符从远处传来,把春天的故事和夏日的黛绿酿成金黄;秋虫鸣叫,群雁吭唱,秋风轻吟,这秋日交响曲旋律优美奇妙,梦想幽香明媚,遂浸润着喜悦的灿烂之光,让我心旷神怡。

凝望远处,秋色融融,一片寂静,片片秋叶已经熟透,用红嘴唇点红了红枫林,站立成秋天的雕像,蕴情的山岗喷洒着酣畅,阳光捧来旷野的清新,山峰游弋的雾霭已悄然离去,无边的天际和逶迤的山岭尽情演绎,用色彩托起时光的份量,心底阅读着这艺术装饰的诗画,燃放着秋色的艳丽,策动着世外桃源的人间仙景,秋色朴朔迷离。

走向深秋,让晶莹的眸子洞穿所有的惆怅。抖落心灵的烟尘。青涩的忧伤,凄冷的彷徨,也在这深秋的午后云淡风轻了。那些远逝的梦境再次浮现,感人的誓言,甜蜜的话语,浮游在空气的明净中,惜日的笑影和泪痕,都溶入这片绚丽的秋色之中。

走向深秋,让时间的永恒与澎湃的秋梦一起疯长。为了剪去心中那一缕清愁,我再度往前。让一颗疲惫的心从容轻盈。

万物落红,浸透着脚下的沃土。我无法保留那份苍白的记忆,心中的底片已经重启。任时光的的车辙划出道道伤痕,任岁月的沧桑穿透长长的眼帘。不管岁月多么苍凉,步履多么蹒跚,生命多么沉浮,前行的信念依旧。脚步,穿越金色的地毯,继续向着秋深的方向不断延伸……

深秋散文2:叶落依旧笑冬风

文/墨涵轩客_5265

每年深秋初冬,北方的许多地方都能观赏到银杏树,有的地方银杏成林,满眼金色,令人赏心悦目。却大多都是以数量和规模致胜,树龄一般都比较年轻,倒也引得寻景猎奇的游人们纷沓而至。然而,探幽无须林深处,独木依旧醉美人。

西安长安区罗汉洞村的古观音禅寺里,就有一棵一千四百年树龄的银杏树,据说是唐李世民手植。此树虽独木而不成林,却大有林之幽,林之韵,林之势,林之美。尽管它算不上全国树龄最高的银杏树,而仅它的树冠就已高达二十多米,直径三米多。每至深秋,山风徐来,银杏树的落叶连着细长的叶柄,像漫天飞舞的小扇子,轻盈优雅的飘荡下来,静静的落叶能覆盖这古寺几百平米的后庭院。来此观赏的人,看到这“漫地尽披黄金甲”,无不为其落叶之美所震撼。

许久以来,这棵千年银杏,在当地村民和僧人的精心呵护下,每年古树新枝,越发旺盛。感谢他们还专门为这棵古银杏,圈起了宽广的围栏,使游人只可远望敬瞻,不得近昵轻浮,

树木有青春葱郁的嫩绿年华,亦有老迈枯黄却风韵犹存。葱郁碧翠是大自然在张扬生命的活力,枯黄苍劲却更显耀出生命之炫丽璀璨。木如斯,人亦如斯。社区群居之人已然,静谧独处之人尤其已然。墨涵为秦岭北麓这株巍峨挺拔的千年银杏敬颂曰:凤冠霞帔,金甲万千。唐凤悠悠,古韵灼灼。莫道人间绿最美,萧飒凛冽黄偏盛。舞罢清影仰天趟,叶落依旧笑冬风。

深秋散文3:幽幽弦音

文/矫友田

深秋的玉米,已风干成村庄里一道金色的风景。田野空旷,绿绒似的麦地,如同庄户人的胸怀,在淳朴中延伸着,柔韧而澄澈。炊烟,撩拨着暮色,继而被充溢着咸腥气息的风,挤压成云雾的样子。饼子与腌鱼的焦香,则遍布了整个村庄。

此刻,一只孤独的秋虫,躲在某个角落里,幽幽地长鸣着,仿佛是在为半岛的夜晚奏响一首序曲。这样的夜晚,是注定会上演一些故事的。庄户人的故事总是波澜不惊,然而有时却浓得像一碗姜汁,通肺透心。

这又是来自哪村哪疃的柳腔戏班子?一袭灯火,映亮了半个场院。不管哪个季节,场院永远都是庄户人心仪的戏台。青衣袅袅,胡琴幽幽。一身古装的演员,在夜色里亮相。那四处回荡的唱腔,或悠扬婉转,或悲切如泣,缠绵着每一个庄户人的心思。

一种相同的韵调,一个相同的故事,不知被那些朴素的乡村戏班演绎了多少遍。可是,庄户人仍能够从唱腔里面咂摸出万般滋味。就像轮回在庄户人门扇上的“二十四节气”,每一格里面都蕴含着不同光景的酸甜苦辣。

村庄里的男人们看戏时,大都想到把滋味掖藏在心里。而那些一扎堆说起话来比男人都要粗野的女人们,一时竟变得像些稚嫩的孩子,把全部心思都表白在脸上。她们时而悲切,时而笑语。于是,男人们看戏,也看戏外的女人,里里外外都是戏。

曲终人散,只留下一地清凉的月光。在这个秋霜将至的深夜,就连最后一只秋虫的歌吟,也最终变成了绝唱。

胡琴的弦音,将日子渐渐地拉长,一直到第一片雪花落地。那些过足戏瘾的庄户人,像受了潮的花生果,极力地膨胀开来。村庄里的牛,匐在墙根下,它们的肚子里都盛满入冬的草料,在日头底下悠闲地反刍着。此时,这也像极了庄户人的心境。柳腔,是压缩在他们腹内的养料呀,时不时地就会被人们拿出来回味。

拉胡琴的,是一位被庄里人称为“六指叔”的驼背老人。除了寒冬,六指叔和那棵老歪脖树,是村口一道固定的风景。年轻时的六指叔,是远近闻名的琴师。庄里人都说,六指叔拉胡琴拉得很神奇。他一拉胡琴的时候,左手上多出的那个小肉芽就会变成紫红色,就像染上了颜色。

六指叔跟戏班里一个扮青衣的女子相好,俩人爱得深。六指叔曾经发过誓,他怀里的胡琴一辈子只为她一个人奏起。后来,那个扮青衣的女子竟然远嫁他乡。从此,六指叔退出戏班,将怀里的胡琴挂在墙壁,任其被岁月的浮尘噬咬。

六指叔一生未娶,一直到他的背驼成老歪脖树的样子,他才摘下墙壁上的胡琴,重新调好弦。老歪脖树下绿苔幽幽,六指叔则神情幽幽,一样的音调,一样的姿态。只是村庄里没有人知道,在那幽幽若泣的弦音背后,几十年前到底发生过什么……

声声弦音,撩拨着村庄的每一根神经。这个冬天,也将因此显得有些沉闷和漫长。男人们选择用浓烈的白酒,将身体熏得微醉,然后哼唱一曲连他们自己都听不清晰的柳腔。可是,女人们爱听。她们从那些溢动在酒香里的唱腔中,嗅到了一种踏实的感觉和温暖的渴望。

深秋散文4:大陵深秋看红叶

文/何俊锋

享有“洞天福地”美誉的西楼观台已游过多次了,但大多都在春夏,秋末初冬游览却是头一回。深秋一日,二曲诗社三十余文友相聚西楼观,上午听老师讲老子文化,下午二时登台悟道,我们穿过农家场院,进峪关,过遇仙桥,就到了老子指山为陵的大陵山。放眼望去,整个山峦呈现的是一片火红的颜色。原来这是山坡上一丛丛、一片片树叶被秋风吹红了,仿佛在深秋的季节里燃烧着。

“红叶是秋天的时装秀”。当这句话从脑海里迸出时,走在这如油画般鲜艳的好山好水之间,望着漫山遍野的一树树红叶出神。好作诗词的我意象里竟冒出一连串关于深秋红叶的词语来。诸如“红叶是金秋之醉”“红叶是秋天的呐喊”“红叶是秋天的幸福”等等。细细斟酌,还是觉得“时装秀”恰切些、俏俏的、靓靓的,很有时代感。

是的,西楼观的金秋正在红红火火的上演着一场火红的时装秀,你看那山道两旁的天然舞台上,扑面而来、触目皆是艳艳红叶,轮番进入游人眼帘。瞧瞧这些风采各异的“名模”吧!那叶儿圆圆的是黄栌,叶儿尖尖的是五角枫,叶儿又圆又尖的是青皮椴;还有那高高的漆树,雄伟的柿树,一身彤彤的红叶李,一枝枝举丹的黄连木以及火棘、苦楝、山楂、八月炸、胡颓子、羊奶子、刺榛子……

红是这山色的主调了,主色调的红是由各种各样的红聚集而成。有滴翠间绿的,有渗黄涸洇褐色的红,有泛白流紫的红,更有淡红紫红浅红,猩红嫣红,还有枣红杏红橘红,红得斑斓多彩,红得层叠参差,红得似痴似醉,是火云起于林莽,还是丹霞飘落山峦,要不就是大自然畅开了心怀,让你看那八千丈激情澎湃,九万里热血沸腾……

伴着就峪河的哗哗水声和大陵山清脆的鸟鸣,文朋诗友们拾阶而上,向台顶攀登,一层层台阶落在身后,一片片红叶捡到手中。前不久才下过的一场秋雨,红叶们润泽着天液,含蓄着玉露,竟是那样的水灵!这又使我想起了“红叶题诗”的典故来,其实,那用得着什么题诗啊!这一片红叶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足以缠山绕水,荡气回肠的抒情诗!你看那清晰的叶脉,无疑是树的缩影,也是整个森林的缩影;那些或大或小,或圆或尖,或厚或薄,或全或缺的形态,全息着这青山、这秀水、这万象的生态,这苍茫的大自然。

再看这大陵山,在红叶的陪衬下,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彩凤,徐徐入山。凤头上耸立着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左钟右鼓,两厢画廊,描绘着老子八十一化的典故,凤脖下左侧有老子修炼坐化的“藏丹神洞”——吾老洞,相传直通四川青羊宫,洞深莫测,内有石函,藏老子头骨,涵洞之内,紫气逼人。凤头前有授经坛,紫云楼、无量殿、雕梁画栋,琉瓦飞檐,左翅下的老子陵,右翅下的尹喜陵,徐甲陵等人文景观全都掩映在茂林修竹,红叶似锦的山峦中微露一角,一如天宫仙境一般。

在整个游程中,我们品味了山村农家的家常饭,食过了西台道家的素食餐,畅饮了山顶洞内的山泉水,在肃穆的道教祖庭内感受着《道德经》五千言的博大精深,然后站在笔架山坡上,看山峦涌翠,青峰锥天,看云卷云舒,雾起雾散,更加喜欢眼前这层林尽染的烂漫红叶。行止王母宫前,诗友们伫立殿外,凭栏远眺,西望瑶池,一友便吟开了古诗:“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上一下一来回,一人独钓一湖幽!”大家不禁击掌相和,继而才从眼前的意境中真正地体会到西楼观台阶极致的雅静。大家行走在这松林郁郁,竹林葱葱,山风飒飒的佳境里,听着啾啾的鸟鸣,唧唧的虫吟,叮咚的泉声,异口同感,已入仙境,生活中一切烦乱的心事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我被这诗情画意的气氛深深地触动,赶忙掏出精美的日记本,想把这美好的景致,美好的意境凝为永恒,便收集起各种各样的红叶,夹在本中,感觉像是在收藏着一个美丽的秋天。当我踮起脚勾着树上一片漂亮的红叶时,一不小心抓在刺丛上,指头上立刻有鲜血渗出,染在红叶之上,幸有好友出手相扶,险未失足,友人大叫危险,我却笑着没事!也许这就是上天赏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以这种亲密的方式走近红叶,惊险之间,让我终于悟出了红叶之红和鲜血之红都是生命之红,从而使我敬重每一片红叶,每一个生灵。

回程的路上,友人告诉我,秋叶之所以红,那是因为太阳是七色光,且秋天紫外线最强,因此,秋叶在即将枯萎,调零,陨落时,便呈现出这种浓酽的颜色,它在完成自己生命历程的时候,就把吸收到的阳光全部放射出来,在每一片金黄的,温暖的,慈爱的母亲的光辉下,呈现出自己惊人的美丽来!

于是,我在红叶下徜徉的脚步,忽然凝重深沉起来,整个灵魂在道教祖庭周围那跳跃舞蹈的红叶下,变得格外的庄严和恭敬。

深秋散文5:韵秋

文/不等8

深秋漫进四周,太阳浸着些许寒意。

叶片漫悠在萧风迟疑的薄手中,豸载来潮湿的泥味。天空还高,空气也迤逦着洁净的云。漫步在略涩的小径,很惬意。

中秋还没有转背的意思,感觉秋的暖意还在周围。

脚下的地砖是新铺上的,很平安,因没有上岫,脚踩在上面不滑,所以还有一层感激的心情,市政还是关注着行路者的安全,但愿不是我自作多情吧。

对面过来俩老人,手牵着手,看来是和我们(我和老豆)一样的在夕下漫步,他们的路过让我频频回头,此时那老头也转过头好像也是在看我们,我们的擦身而过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景至。

夕阳西下牵手的夫妻我认为不老土,倒是真实的感情。

爱情两字太奢侈,但愿那回头的老头和我的想法一致。我有些动情,因这样的方式,是一种心情的润湿,更是岁月蹉跎的见证。当年走到一起,没有房产证,更没有汽车和金色的承诺……

老豆是我的天空,我是他屋里的魂……呵呵,我想远了,转眼老豆已站在前面等我。

我像一只小兔子,紧跑几步,轻轻依偎在老豆宽宽的肩上,老豆的手很厚实,如丝的抚过我两鬓散落的发丝,我两眼潮湿……

一片树叶在微风中旋舞,我自然的驻足,老豆转过头惜爱的盯着我:“怎么了,是不是又起了柔心?我怪嗔的睨他两眼:”

“咋个嘛,你发醋心了吗?”

他笑出了一脸的菊花,我心更柔了:

“好了,好了,我的柔心不只是一片落叶,更多是你的温厚和我们寸金的伴依。”

小径长而幽静,我们漫步在这幽静中,漫步在日子的相守中。一片叶,一袅风,一株草,我把自己的知足和柔心纠缠在我最爱的人心上,也许这就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了。

幸福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只要轻触,感受,满足便随伴在我们的周围。

这个秋不只是我的,它更是大家的心境,季节美化着我们的心情,更是大自然鲜活美丽皆生存的恒律。

我爱秋,更爱春夏冬,我和老豆在它们的滋养中生活,即或风雨残浸,但我更感动这自然的青氧和宽厚,它使我们受恩许许!所以,我以心在倾述我真实的感受!我相信在大自然中沐浴的人儿、植物包括幽径和夕阳下的双影,心情、感动也许和我一样,漫入这世界的真实和厚重中!

深秋散文6:那双眼睛

文/梁朝霞

那是五年前一个深秋,孩子刚上一年级,我当时还怀揣着一腔精心教育孩子的激情,天天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陪孩子写作业,写完作业后我们会聊聊学校里的事儿。孩子的话题永远是他的同桌,那个叫英的女孩儿。

教儿子语文课的赵老师提起一个叫英的女孩儿,全班八十多个孩子都在听讲,只有英恨不得把老师说的每一个字都听进眼睛里,她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盯着老师的嘴巴一动不动,即便是老师停下来,她也不愿意移开视线。我只是记住了赵老师说英的那双眼睛,她不同于班里其他的孩子,她特别聪明也好学。我的孩子就不属于这一类,他喜欢上课走神,做各种小动作,动这动那,一节课能听十分钟就不错了。英是班主任为我的孩子精心挑选的同桌,我喜欢她这样的小孩儿,甚至期望着她的这种精神能感染到我的儿子。我从班主任那儿了解到了一点儿英的家庭背景,她来自青海,她的父母都没任何文化,一个字儿也不识,他们来邢台开了一家兰州拉面馆维持生活,我天天能见到她父亲每天骑电动车送她上学,一个小个子男人头顶着回族人常戴的那种白帽,因为英是我儿子的同桌,所以我会不自觉地多看她父亲几眼……

但有一天,我的孩子回来哭了,原因是我昨天刚给他买的一个小日记本弄丢了,那是一个特别精致的本子,儿子特别喜欢,就因为这个,他没抄这一天老师留的作业,我训斥他、责怪他,甚至还为此招来了我的一顿打,本子丢了就丢了,作业为啥不抄,就不能抄到别的练习本上吗?我越想越气不过,只因为孩子太死心眼儿了,不会急中生智,遇到一点点小小的情况就应付不了,可等我发泄完了,坐下来竟然有点懊悔,我是用了一个成人的眼光对待了一个只有七岁的儿童,是不是要求太高太完美了,是不是有点儿“过”了?就在这时,儿子小声地说:“妈妈,下午英也拿来了一个本子,和我丢的一模一样,她就用那个本子抄了今天的作业,我还问她这个本子哪来的?她说是***从商场里给她买的……”

我的心里有点儿纠结:一个只值两块钱的日记本,一个发生在两个小孩儿之间的这么一点儿芝麻绿豆大小的事我该不该插手?

第二天中午,我还是去了孩子的学校,儿子和英都在同一个午托班,我去时她们都刚刚吃过饭,有老师正在门口把守着,孩子们正在大声地嚷嚷着尽兴地玩耍,这个老师一定认为我是来找孩子的,所以大声叫了声我孩子的名字。当我提出连英一块儿叫出来时,老师有点儿诧异,当我说她是我孩子的同桌时,老师也没说什么,儿子竟然和英一起来到了我的面前。

“英,我想问问你,你的日记本真的是***给你买的吗?”我小心翼翼地说。

“是啊,我妈在商场给我买的。”她回答得爽快又坦然,同时注意到了英的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涌动着对知识的渴望。

英动作飞快地跑进屋,瞬间就从自己的书包里掏出了那个本子。她把这个本子轻轻地放在了我的手里,我掀开了第一页,果然记着她昨天写的作业。我第一次看到了英的字迹,稚嫩中透着清秀,一笔一画写得既认真又工整。我很惊叹,真是佩服极了这个小女孩儿。这时我又抬起头来悄悄地注视了一下英的眼睛,它依然如一汪汩汩流动的清泉,流淌着强烈的求知欲,正在一点儿点儿地滋润着我内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不过这一次我读到了她心灵里面的委屈与心酸,我怎么会怪她呢?我怎么能忍心怪她呢?她只不过还是个几岁的孩子……

我把本子还给了英,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她跑掉了,她那双美丽的眼睛从此消失在了我的视线里,从此,我再也没见过她。

回家后儿子哭着对我说:“那分明是我的,上边还有我留的记号,你为什么还要还给她?”我无言以对,这时我轻轻地擦去了他腮边的泪花,语重心长地说:“儿子,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都需要妈妈精心地呵护,妈妈不能为了呵护你就去伤害英呀。”儿子沉默了,他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意。

后来几年,孩子一再调座位,英早已不再是我儿子的同桌了,今年孩子已经上小学六年级了,马上小升初,我记得这学期开学第一天孩子便回来说:“英没来,也许是转学了。”我说:“怎么可能呢,一般最后一年不会换学校的。”又有一次儿子回来说:“妈妈,英不上学了。”我问他:“你怎么知道的?”儿子说:“他弟弟说的,他弟弟也在这个小学,他说他姐就在自己家的拉面馆打工了……”

我的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儿,毕竟这么一个勤奋好学的小女孩儿,她从遥远的青海而来,又在邢台这么一座小城有过这么短暂的几年求学时光,只可惜她在通往知识的路上走得太短了,对于我的孩子这一代人来说,她太不幸了……

我又想起了英的那双眼睛,赵老师心中的,我心中的,我儿子心中的那双不一样的眼睛!

深秋散文7:深秋,我看着一枚落叶起舞

其实,我是知道的,你能飞多高呢?你能飘多远呢?

我还是停下脚步,看着你一枚落叶起舞,依然偏偏;依然摇拽着绿色的梦想,梦想中阳光灿烂,与同伴一起飞舞童年。

深秋,虽是秋高气爽的日子,冷却会提前报到。无法通灵的语言,只能用你的下落的姿态和我依恋的心情,还有难舍的眼神,幂幂之中传递。

这就是生命的尽头吗?由绿到黄的转变,七彩之间,斑斓的痛,说也说不出来。你不愿落下是吗?选择风的力量,轻舞飞扬,我是你最后的观众,最后的鼓掌者,我渴望你激情永驻,永不下落,像风一样,行走在深秋的季节,即使没有留下一个浅浅的脚印。

太多的幻想,只在此刻,得一梳理。轻轻地你走了,多少带着点怀念。

深秋,我看着一枚落叶起舞,你愿意是我的舞伴吗?我愿意,愿意在宁静的深秋,陪你炫舞,陪你旋转,炫出春的莺歌燕舞,转出夏的阳光灿烂……

冷,并不可怕;冬,更不可怕;一枚落叶讲诉着秋天的童话:回家!

深秋散文8:深秋,生命都在等什么

文/赵洪亮

虽是这样,我还是习惯了这样飞,凉凉的秋风反倒能振作我翱翔的高度,反倒被一种信念托起,我还有什么可留恋和遗憾的呢。

该去的都去了,什么蝉鸣,什么翠绿,什么希望,一一掩埋,。放眼望去,我已经不需要安享翠林里的竹香,也不想登枝展翅成为吸引那些好奇的目光里一幅幅风景。

我想起了昨夜,月光自嘲着出没在黑云里,我精心建造的巢穴在风中飘摇,在更深之处,好似有衰微的声响,令烦躁膨胀后变得振振有词,如那些高级生灵饭桌上四溢的酒精,让心情有一种变态和虚伪。

秋夜,霓虹在晃动,灵魂都在选择各种方式去寻找栖息的居所。秋夜啊,我慌乱的翅膀被砍伐的斧头拦住了出路方向,不知道下一次迁徙的目的地选择在哪里。

我再次问自己,浸染后的夜,除了黑,还有什么呢?

真的,无法预测的未来,隐约在行程里的空气,水和光线依然那么洁净吗?

是的,我曾是那样的快乐,湖边,草场,原野,垄上,没有刻意,没有怯懦,伙伴们比着翻飞,起落滑翔。是的,也许腹背受敌的并非一次季节转换,而是与人类交往悲戚下的块块伤疤。

我不得不一沉再沉,到湖底寻找一处度过严寒的水草。

虽然湖水还未冻僵,芦苇还在坚持自己的风格,多年遗传下来的感官告诉我水草丰茂在做着斑驳后的另一个版本,慢慢枯萎。

我只有在光线新鲜的时候浮出水面,瞄一眼芦花苍白的思绪,瞅一眼四面环抱的山峦,瞟一眼雾瘴散去后干净的水面,多好的世界啊。

如果可以,如果可以把来生今世做个了断,哪怕我的前世是一位风流倜傥的人类,我宁愿还做一条自由无虑的游鱼,守护着属于自己的清白,坚持着属于自己的风格,做一尾湖水的灵魂,讲述千年不变的美丽童谣。

我清醒地知道,必须做好准备,深秋是一个分水岭,鱼虫小虾何尝不想享受大自然呢,可是自然轮回的法则,谁也逃避不了,所以饥饿是一条难耐的主线,会贯穿整个冬季,这片水世界也必将沉寂,时间会在冻裂的冰面上等,等三月为它恢复体温,垂钓者也会收敛狂妄的念头,等阳光明媚,等柳絮飞扬,等沉睡的河床慢慢苏醒。

该走的都走了,进了粮仓,进了商场,一只红苹果,一种固执的美,悬挂在枝头。关于我,人们描述的很多,我浓缩了春雨,嫁接了夏风,凝结为秋实。其实,我更像人们种下的梦,甜蜜而又饱满。

园子里,茅屋还在,我的母亲,也就是那棵苹果树,多像一位成熟而丰腴的女人,许了愿的天空澄碧如洗,报喜鸟清点着青峰、苍山、翠木、绿潭这些近邻。

果香已经入味,许多没有来得及说的热切,变得深沉,一如秋天的脚步,心事重重。

今日,我必须郑重地交出酝酿香甜的秘诀,给你,给她,给这个曾经妖娆的土地,以此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眷恋。

我想,你一定品尝过,那是怎样一种甜,因为他们还留有花蜜的味道,还有果农修枝剪叶子时的憨厚,我在日渐老去的日子上学着冷静,即便有虫撕咬我还算光滑的外衣,我依然将成熟的叶片咽下,用不变的姿势迎接风霜,等待着,等待着,等待收获,等待着岁月给我一个明确而又满意的检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