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节气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节气的散文1:小满的圆满
文/王霞
二十四个节气里,我觉得最动听的名字就是小满。小满小满,小小的圆满,小小的满足,这样低低的念叨着,感觉是那么亲切而祥和。
立夏后十五日就是小满。天气热了,却还不到酷暑,似一种刚刚处于丰盈状态的热情一样。此时,草木不再是嫩嫩娇弱的青葱,而是渐渐深沉得葳蕤,所有的孕育也逐渐饱满的宁静。
娘是山东人,那片土地厚重深沉,一如那里的民俗民风。人们热情而内敛,爱生活、爱劳动,爱家乡。离开了故土的娘亲,始终没忘记家乡的气息,特别是在每一个节令。
小满这个日子是娘感觉遗憾的日子。她常常在这天带我们去爬山采野菜,所采的野菜以苦苦菜居多。我还记得一个曲麻菜的名字。小小的我始终弄不清哪个是苦苦菜,哪个是蒲公英,更别提什么曲麻菜了。我对野菜不感兴趣,我喜欢的是那些野果子。可是去了老皮,就露出碧玉般的芯子,吃在嘴里酸酸甜甜的。看着我吃的津津有味,妈妈就会跟我念叨。她在胶东的家乡那肥沃的土地,土地上大片大片的麦田。她说:这时节才不吃这些呢。我老家,麦子都灌浆了,那粗大的麦穗啊,肥嘟嘟的,一个就可以搓出一把新鲜麦粒,咬一口冒白浆,吃起来甜丝丝,好吃呢。说着,手里就停下来,一脸的神往。
采好的野菜洗净,用盐水浸泡一会儿。然后,把一部分菜用开水一汆,沥净水份,用点蒜泥、青盐和麻油调好,就是下饭菜了。另一部分和自家院子里的小葱青椒一起放在白瓷盘里,青灵灵的好看。再盛上一小碟自家酿的黄酱,一家人吃得很开心。我不喜欢这样的吃法,觉得苦茵茵的。娘就哄着我吃,说是吃了清火明目,不长疙瘩。
那一年,举家随企业迁往洛阳,临时的家在郊区的屯子里。屯外就是一望无边的麦田。那一个春天,我常常跟着娘去麦田边散步,总能看到那些成长着的,散发出绿茵茵色泽的青青麦子。深深地吸一口气,那一种清新的草木香气就抵达了肺腑的深处。如果有风掠过,远远望去,麦子前赴后继地绵延推涌,如波浪一般滚向天际。那一时刻,我突然明白了麦浪的含义,和房东大伯大妈脸色的笑意,那是一种渴望即将达成的幸福。而我巴望着小满的到来,因为可以吃到娘说的新麦。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大伯大妈割下一把饱满的麦穗,递给我们。搓搓揉揉吹吹,一小把黄中还带着绿意的麦仁就放到了我的手中。放几粒在嘴里嚼嚼,嫩生生、甜丝丝中竟带着乳香,好吃极了。回头看看,娘的眼睛亮晶晶的。
多下的麦子,我和娘一起搓出了麦粒,煮了一锅大麦稀饭,那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小满稀饭。
自此,小满就成了我心中最亲近的节气。我喜欢那孟夏时带着期盼的心满意足。
关于节气的散文2:节气里的忧伤
文/独钓寒江雪
一只蜜蜂的手心里攥着另一只蜜蜂的小手,一只蝴蝶柔弱的臂弯里倚着另一只蝴蝶的小酥腰。它们的身后,杨柳依依,淡淡的青烟锁住渐行渐远的的一丝春寒;花香磅礴,激荡着村庄微微开启的心扉。
一汪清水里漾动着灿烂的桃红,游鱼唼喋,对着枝头上的嫩芽说出爱恋,一只悠闲的喜鹊边听边遥遥圆圆的脑袋,其实它什么也没听懂,偶尔嘎嘎叫两声,也只和田间抽芽的桑麻有关。
村庄静静地躺在水和山的怀抱里,恬淡舒适,等待着时光的指针指向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清明的村庄,一束野花是一个词语,一棵小草是一个标点,谱写出崭新的篇章;清明的村庄,一声鸟鸣是一个音符,一串蜂鸣是一个节拍,演奏出和谐的乐曲。
村庄眼看着日复一日地生动起来了,我的心里充满着对清明的感恩。但当我再次面对那丛还未苏醒的枯草,内心却突然感觉到无比的拥堵,就像我诗歌里那些废弃的意象牢牢盘踞着大脑,永远挥之不去。
枯草丛里,祖父与祖母相依相靠,祖父的右边是祖母,祖母的左边是祖父,他们谁都不说话,沉默着等待日出,沉默地看着日落,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了沉默,就像几十年的历史在现实面前,突然变得哑口无言。
那是几十年前的情景了。炊烟袅袅,攀上房梁空空如也的燕巢,旧时的燕子此刻应该还徘徊在江南的杏花烟雨里,我翘首眺望的视线,却早已千里迢递,最先抵达春天的内核。
我看到祖父虔诚地擦去犁铧上厚厚的积尘,他菜色的脸上,深深的皱纹纹路里残留着岁月无情的苍白。他抽一袋旱烟,缭绕的烟气氤氲着绿色的憧憬和梦幻,那神秘的梦境里,麦苗拔节,声响盖过层层涌来的蛙鸣;朵朵麦穗喊疼,麦粒脱胎而出的炸裂惊醒五月的黎明……
我看到祖母颤悠悠地颠着小脚,在春风里摇摇晃晃,她衣衫单薄,两鬓斑白,为一棵荠菜或灰灰菜谦卑地鞠躬,而她脸上的忧愁,如同半块补丁,牢牢缝在擦拭泪痕的袖口。竹篮里,一棵棵野菜如同一个个春天的问候,堆积成火焰的高度,让她布满艰辛履痕的心,在余寒犹厉的西风中,兀自温暖……
我依偎在祖母的怀里,饥肠辘辘,大口大口地嚼着玉米面野菜饼,每一次幸福的吞咽,都让我感受到日子的甜。清风拂面,槐香氤氲,仿佛口齿间总缠绕着挥之不去的清香。我骑上一匹柳条的快马,追赶祖父踉跄的脚步,祖父颤巍巍一路小跑着,瘦弱的身板把夕阳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在我幼稚的头脑里,春天是我快乐的全部。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古老的农谚已随着远古农耕的鞭影越走越远,远到我们只能在一册线装的古书里嗅一嗅农事的馨香;那些曾经属于我的幸福也随着童谣越走越远,远到只能在梦里相见。
今年的清明,西风又起,细雨飘飞。我不知道清明的雨是不是都与哭泣有关,也不知道清明的雨是不是都与思念有关。但我相信每一滴雨点儿,都能折射出一段往事的伤感。
应该感谢这冰凉的雨点儿,让我们在阅尽繁华之后,灵魂得到片刻的皈依;应该感谢这寂寞的雨点儿,让我们在许多年后,心怀感恩地盘点内心那段伤感的往事……
在凄冷的风雨中,我独自一人抱紧节气里的忧伤,取暖,而后泪流满面……
关于节气的散文3:瑞雪
文/秦延安
阴沉好久的天,终于在节气的号令中,拉开闸门,让憋闷许久的雪,乘着寒风的马车,飞冲而下。那疾驰而来的雪,前赴后继如天兵天将,很快就将原本荒凉萧瑟的大地粉砌一新,就连原本昏暗的天也被映白了。
城市里的初雪,总难落得清静,特别是好多年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鹅毛大雪。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被这场瑞雪点燃了热情。最喧闹的当数朋友圈,各地的雪景接踵而至,不断翻新。未央宫的雪和这座城一样厚重,在飞雪中,你似乎可以看到长安城里“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的喧嚣,也可以聆听到“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诗意。姑苏城的雪就像一幅水墨画,白墙、黛瓦、灰檐、翘角,都在白雪的银装素裹中,入画成景,满是静谧与安详,温婉和宁静……一场瑞雪,将天南海北的人拉近了距离。最不安分的就数孩子们,即使雪再大,他们仍能玩得兴高采烈。几个放学晚归的学生,互相打着雪仗。拳头大的雪团,砸到身上,飞到头上,随着砰的一声,四散开去,只留下一个个雪印,打闹的欢笑、青春的激扬让沉闷的雪地有了生气。还有几个更小的孩子,逃过家长的监管,跑出门外,就为听那咯吱咯吱的踩雪声。落在车上、台阶前的雪,都被他们一把把地抓起,揉成一个个雪疙瘩,毫不顾忌冰雪的寒冷。这样的场景,让每一个路过的大人,都不忍心打扰。
纷纷扬扬的大雪,已经给大地盖上了白棉被,花草树木都钻了进去,躲避着严寒。雪覆在了山上,山如戴了帽子似,让“积雪浮云端”。雪站在了屋顶上,屋顶就像发酵的面团一样,肥厚不少。雪坐在了树上,原本光秃秃的树便如千朵万朵梨花开般,花满枝头。雪落在地上,整个大地都变得圆润丰硕,似“千里暮云平”。一场瑞雪,扫去了一冬的雾霾,天干净得如刚洗过,大地洁白,让人真舍不得踩一下。
在飞雪的催促声中,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就连平日拥挤不堪的街道也变得车辆稀疏起来,没了浮躁,城市里便多了份清静。街灯次第亮了起来,在昏黄的灯光中,那一片片飞雪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温文尔雅,曼妙多姿。偶尔有几个晚归的行人,也是全副武装,包裹得只剩下一双眼睛。沿街的店铺都紧闭门窗,将风雪拒之门外。这个时间,也只有饭店、咖啡馆最聚人气。透过那朦胧的灯光,可以看到一个个模糊的身影。虽然室外风雪飘摇,室内却暖意融融。寒夜飞雪,让相聚、相谈更有氛围和情调。
雪继续在黑夜中飞扬着,那雪落的声音让人想到五谷丰登,想到围炉前的温暖,还有家的味道。是啊,每一场风雪的背后,都有一个美好的日子在等着我们。
关于节气的散文4:白菜白
文/董全云
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蔬菜摊上的大白菜就多了起来。一棵棵硕大的白菜,根儿朝下,头朝上,挨挨挤挤,围在一起。白生生的菜帮舒展着,绿色的菜叶镶边,青翠鲜嫩,精神饱满,甚是可爱。
从下种到收获,白菜要经历8个节气的孕育。这段日子里,小小的白菜娉婷地长在农家的地头、院落,成为一首小令、一首长调。别看青菜还小,从初生到长出几片肥硕、鲜嫩的绿叶,充盈着农家饭碗的清香。《诗经·谷风》中有“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描写,“葑”便包含蔓青、芥菜、菘菜之类,而菘菜就是白菜一类的蔬菜。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也有两首写白菜的诗,其中一首写道:“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能与蜜藕滋味相媲美,范成大对白菜的喜欢程度可见一二。美食家苏轼更是用“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之句来赞美,认为白菜的味美不减乳猪和熊掌之类,真乃美味也。
霜降后,一棵棵硕大的白菜被整齐地堆放在院子或屋里的墙角。晴天,拿出来摆在地上晒太阳,傍晚再收起来。冬天最爱吃的就是猪肉白菜炖粉条了。白菜里有肉香,会更有滋味。母亲在厨下忙碌,增添了一些红烧肉片和柔润嫩滑的粉条,香气扑鼻。母亲总是将肉片夹起放进父亲和我们的碗里,再苦再累,母亲的眼神中始终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豫东年夜的饺子也常常是白菜馅儿。叮叮当当的剁馅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齐动手包饺子的温暖,曾经勾起我们多少美丽的回忆。结了婚,婆家的风俗是吃萝卜馅儿,所以农历大年初二回娘家串亲戚,母亲常会问我们想吃什么,我和姐姐总是异口同声地说:白菜馅儿饺子!
而今,日子富裕了,但人们对大白菜还是那么青睐。居家过日子,大白菜还是人们饭桌上的主要蔬菜之一。虾仁炖白菜、醋熘白菜、凉拌白菜等,都是一道道地道的家常菜。尤其是豆腐炖白菜、粉条炖白菜、猪肉炖白菜、酸辣白菜等更是营养丰富,百吃不厌。据说,吃白菜对血糖偏高、血脂偏高有益处,一日三餐,餐前一碗“翡翠白玉汤”——水煮白菜,一清二白,微甜绵软,清爽营养。
卷得结结实实的大白菜,如同庄稼人的言谈举止一般实在。能变换出多种花样做成一日三餐。蒸、熘、炒,不变的是白菜,丰盈的是日子。白菜的宽厚大度,让冬日的主妇有了施展厨艺的余地。
白菜,好吃;细嚼,意味深长;多吃,自有它不可尽言的妙处。年年白菜,岁岁陪伴,久而久之,对白菜的感情一点点地发酵着,在我们心里蓄积出一段又一段难忘的情感。
关于节气的散文5:小雪冬韵
文/张春波
一些农历节气,是有地域性的,比如立春、春分是属于南方的,而立冬、小雪则精准地反映着北方气候的实时变化。立冬后,北方的天空就开始飘雪;小雪时节,南方还只是祈雪之念。如果运气好,“天老爷”来点“极端”,南方的局部地区可能会碰上雪在飘,到那时用“一片雪花惊全城”来形容毫不为过。
小雪,二十四节气之一,据古籍《群芳谱》记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时节,气候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地寒未甚”,雪量还不是很大,故称为小雪。
家乡在南方,由于气候的原因,冬季飘雪的日子越来越少。“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是农民在小雪时节对丰收的渴望和期盼。小雪于我,则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连串温暖而浪漫的词:红围巾、黑大衣、雪人、雪仗、围炉……
记得有一年的小雪时节,母亲在清晨一句“下雪了”的叫喊声,使我这个平常爱睡懒觉的人一下子从床上弹了起来。不知是为了点缀这场雪,还是想让白雪来映衬我,便特意穿了一件与雪色呈鲜明对比的黑大衣并系上一条红围巾。走出门,放弃公交车,步行上班去,因为街上正有一场好雪等着我去踩踏。雪,犹如一种兴奋剂,使按部就班的陈规被打破,使不懂情调的人也变得浪漫起来。小雪漫空飞舞,提前开门的商店里适时地响起了“你那里下雪了吗?面对寒冷你怕不怕……”的音乐;往日从容镇定的晨练老人,收起拳脚,放下刀剑,孩童般地玩起雪球;浪漫从来不缺少青年人,雪地里到处是他们打闹、追逐、拥抱的身影。迎着飞雪,不善抒情的我,竟然心生“踏雪寻梅”“佳人咏雪”的诗情画意。那天,平日十几分钟的车程,我慢悠悠地走了一个多小时,但到了单位,还是提前了,而且几乎所有的员工都是如此。一场小雪,竟使大家在上班时间之前有了一次难得的“团聚”,真是既暖身又暖心。
小雪之雪,既无暴雪肆虐那种天灾人祸,也没有雪落即融那种萧瑟湿滑。它给人一种恰到好处,过犹不及的感觉:刚好把路面覆盖却不致步履艰难;刚好把害虫杀灭却不伤农作物;刚好把人们的热情调动起来却不使手脚束缚……
小雪冬韵,因为寒冷,人们想靠近些、温暖些;因为飘雪,人们心中更是充溢着热乎乎的感情。
关于节气的散文6:静静王家坝
文/清风徐徐
过了谷雨节气,春天也就算过完了,至多也就剩个尾巴。拽着春的尾巴,我再一次来到淮河王家坝。
王家坝,不是因它地处淮河中游,是淮河的咽喉要塞而出名,而是因为自新中国建国以来,这里的一片洼地蒙洼在洪讯季节,为缓解淮河的洪水压力,多次破堤分洪,并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多次亲临关怀而出名。笔者数次来到王家坝,看到的都是咆哮不羁的洪水、汹涌拍岸的惊涛,以及蒙洼分洪区里被洪水肆虐的就要收成的庄稼。这次,却是另一番景象。
不知是否有些性急,车子还没近王家坝分洪闸,我就要朋友停下车,坚持步行过闸。放眼桥下,往日的蒙洼蓄洪区内,茁壮成长的小麦正在抽穗并开始扬花,满眼葱绿中,夹带几小片金黄,不用说,那是油菜花。微风中,飘过来些许清香,沁人心脾。许是农闲季节,大片的田野里并见不到几个人,只有无声的庄稼,无声的轻风。
下午的阳光暖暖的,显得有些慵懒。桥的西侧,就是蓄洪区的入口。往日的洪水被滩涂上密密的碧绿的青草取代。羊儿们在低着头吃草,几个牧童并没有打着响鞭,只是在往远处张望,或者悠闲地看着羊儿吃草。望着渐渐西沉的斜阳,孩子们也没有急于收拢羊群,仍任由羊儿闲适地咀嚼着青草。若非羊妈妈身边的小羊时而撒着欢,“咩咩”地叫几声,怕谁也不愿意打破这气氛。
王家坝淮河水文站下边,有一座淮河渡口。等待渡河的车辆大都是运砂子的大卡车,排着长长的队伍。说来也怪,这些车辆一进入王家坝区域,即熄了火似的,过河者在路边悄悄地等候,过来者缓缓地驶离,怎也见不到平时那些大踩着油门,呼啸而来,绝尘而去的喧嚣场面。
在朋友的引导下,笔者来到王家坝淮河水文站。几位年轻的员工都在默默地忙着各自的工作。虽说是忙,却没有洪讯季节那种连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气氛,而是那种不慌不忙和有条不紊。细细浏览间,忽见从河的中央飘过来一架微型“飞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架水流测量仪,目前虽是枯水季节,他们也都认真地每天早中晚测量三次,时时掌握淮河水的流速。
站在二十多米高的水文站上,淮河的面貌藏也藏不住了,被看得清清楚楚。真的难以想象,大洪水季节那条浊浪排空、奔腾汹涌,似要吞噬一切的淮河,就是眼前这条似未曾出阁的小女子样儿的淮河。河的两岸,大部河床变成滩涂,清清的河水宛如一条碧绿的玉带,缓缓地无声流淌着。淮河,你原来这么温驯,这么祥和。今天,我才真真切切地认识你。身为淮河儿女,简直能够体会到她的温暖;漂泊在外的乡人,回到淮河母亲身边,恐怕甚至都想在母亲的怀抱里做个好梦吧?
已是夕阳西下时分,笔者并未流连忘返,却不忍离去。此刻,我觉得哪怕再多写一行文字,也是多余的了,我感到自己的笨拙,我实在无法用笔墨描绘淮河王家坝的景致,即使再精彩的文字,在王家坝巍峨的大坝面前,都会显得矮小无力。静静的麦田和油菜花,静静的草地和羊群,静静的渡口和车队,静静的水文站和它长长的甬道——静静的淮河和她的王家坝。这一切,是否昭示着淮河又一年的安澜?这,也都是淮河儿女的期盼啊!
关于节气的散文7:每个节气都是一份母爱
文/廖华玲
天道有序,万物有节,二十四节气演绎着四季不同的旋律。“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二十四节气,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时节的转换,最主要的还是一种母爱深深的感觉。每个节气,母亲都给予我不同的美味,香飘不断……
春分,母亲便去田埂地头、沟渠溪畔采摘野菜。这些采回来的野菜,用清水洗上两遍,便可以下锅了。母亲是烹调能手,野菜或凉拌或炒制,都青翠欲滴,令人垂涎。野菜的滋味也很独特,有的酸涩,有的微甜,有的滑腻,有的生脆,无论哪一种,都让我记忆深刻。母亲对于这些野菜是充满感恩之情的,它们曾经在最艰难的岁月,延续过母亲和我们的生命。那丝丝野菜的清香,沾着母亲的爱意,在岁月中悠悠飘散。
每到惊蛰,母亲都要做贝母雪梨羹。原因很简单,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另外梨和“离”谐音,母亲是要让病痛“离”我们远一点。母亲熬的贝母雪梨羹热而不烫,用白净的瓷器汤匙舀一勺,慢慢放入口中,酥软的梨羹不用和牙齿接触,就会绵软细腻地滑入喉咙中,川贝的清心苦味也被冰糖蜂蜜所遮掩。慢喝,细品,温情脉脉的,凝聚着母亲的挚爱。
清明时节,母亲将鲜嫩的清明艾洗净后用刀细细切碎,用白糖腌上一会儿,和糯米粉搅拌均匀后,加少许清水使劲揉搓成面团。母亲加入馅料,分咸甜两味,一般咸馅为芽菜肉末,甜馅为红豆沙,做成糕团,蒸熟即为清明粑。母亲做的清明粑,色泽金黄翠绿,粑中又有艾叶,它的清香更是中和了糯米和馅的味道,可谓香甜于口,清明在心。通过小小的清明粑,母亲给我们传承着一种对逝去亲人的追忆之情。
冬至的日子,母亲为了能让我们过上一个暖暖的冬天,会用新鲜羊肉与白嫩的萝卜等炖成萝卜羊肉汤。汤炖好了,盛入蓝花粗瓷碗中,蒜泥、香菜、葱段均匀地撒在亮晃晃的汤面上。低眉之间,那浓郁悠远的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母亲的羊肉汤,色泽不鲜亮,却传递着母爱的光芒,足以抵御一冬的严寒。
立夏,母亲要腌咸蛋;大暑,母亲要做豆瓣酱;秋分,母亲要酿葡萄酒……年年岁岁,母亲总是重复这样的劳作,重复着一个平凡女人朴素的快乐和幸福。
每个节气都是一份母爱,爽爽的美味,爱的滋味,嘴知,心更知。
关于节气的散文8:做一个尊重节气的人
文/王月冰
立冬前一天,收到好友双楠在微信上发来的请柬,古雅的立冬图,俊秀的毛笔字,邀请我们明日去她家参加立冬聚会。忍不住心头一暖,双楠总是这样提醒我们享受四时之景,节气之美。
第二日前往,在路上接到通知,前往四时园集合。
四时园,是五年前双楠的先生周大哥租的一个小小农家院子。那时职场女汉子双楠产后抑郁,一切都是灰蒙蒙。为了让她能深刻感受四季,周大哥在离自家小区大约15公里的地方访得一处农家小院,杂草丛生的三分薄地,两间土坯房。周大哥苦心经营,在此种上四季花果。梨树,樱花树,桃树,橘子树,柿子树,银杏树,板栗树……各数棵;迎春花,玫瑰花,金银花,芙蓉花,大丽花,菊花……各数株;还有蔷薇一篱笆,荷花一池塘。
我们在春分那天收到双楠的电话,语气里全是惊喜与愉悦:快来赏花呀,可不能辜负了春天。我们去了,三五成群在花海里嬉戏,好久不曾感受这样美好热闹的春天。周大哥还种了荠菜、蕨、水碾子等好多野菜,大家一起采,返回他家,带着花香进屋,做野菜饼,煮花粥,炒野菜,配些梨花米酒,说笑,嬉戏,甚至吟诗作画,调素琴,歌唱。然后,捧着一丛丛花回家,带着微醉。第一次感受春如此之美。
立冬,原本想都不会想起的一个普通节气。在双楠和周大哥这,却是隆重的。
四时园里的菊花和大丽花盛开得无比丰腴肥美,还有兰花,馥郁芬芳,板栗绽放笑脸,橘子红澄澄沉沉垂下,柿子在高高的树上挂着小灯笼。男士们爬上高高的柿子树,我们女人则拿着竹竿敲下板栗。果实落在头顶,听到“啪”的声音,不觉得痛,只是惊喜。
两间土坯房被双楠夫妇修整得古朴整洁,砌了柴火灶,装了烟筒,安了烤炉,还用大陶罐插上了大束的野菊花。羊肉炖萝卜,板栗烧肉,蟹黄柿子虾,牛肉炖柿子,清炒紫菜苔,鲜榨的橘子汁,谷酒陈酿,后来又做板栗酥、柿子饼,一行人从中午吃到黄昏,划拳,猜谜语,脑筋急转弯,吟诗,成语接龙,唱京剧。
晚归,虽有毛毛细雨和寒风,但我们心好热。双楠和周大哥说:“冬至那天大家再来,到时梅花开了,来赏梅,喝梅花酒,吃梅花饼。如果有一场大雪,那就会更好。”
我忍不住想起夏至那天,也是在四时园,满池的荷花开了,有的擎满莲蓬。双楠拿出小碟君山毛尖,泡了小杯的茶给我们。立刻有人惊呼:“有荷香!”双楠笑,原来,这些茶叶,他们夫妇先晚将其置于荷花中,因为荷花傍晚花瓣合拢,便包住了茶叶,第二日早晨荷花再度盛开,茶叶便在荷香里熏染了一晚。好美妙的荷香与茶香的融合,那时天热,喝下这杯荷香茶,燥热顿消,长日清明。还有那意境,让生活多了无数分美与雅。
就是这样,一年四季,24节气,双楠夫妇总要选择几个典型的日子邀大家一起欢度,赏花品果,享受应季美食和佳酿。双楠的抑郁症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在一个个用心感受的节气里让日子丰盈,雅致,静美,幸福,还由此迷上了制花茶和画植物图,并且都有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大自然之美,蕴于节气;认真感受节气,便是从大自然那捧过恩赐。不辜负,不虚度,由此收获生命最本真的幸福,真的很美。
关于节气的散文9:夏雨沐浴的森林
文/孙雨
七月,小暑节气的赤峰,天气变得剧烈而诡秘,当办公室的彩板屋顶被它拼命敲打的时候,你一准知道,从不讲信用的它又不期而遇的来啦。
看看窗外早已一片漂泊, 房屋似茫茫大海一叶扁舟。当你正心存恐惧与疑虑,它却又拍拍屁股急忙忙走了,又如它匆匆的来。房屋四周是方圆十几公里的森林,我们新修的铁路如一条细线从森林中穿过。趁着雨歇,我又奔向这片森林。
这时, 森林万物都被洗刷一新。树叶婆娑有如待嫁的新娘。 原先贴着地皮的细草现在织成一层厚厚的绒毯, 晶亮的水珠在地毯上滚动,那条蜿蜒的小路被雨水洗净那一层流动的细沙,晶莹透彻般的粘上裤腿脚面。犹如一线海滩忽的就变成一条在绿草上在密林下穿行的轻巧的小路,树叶滴翠,水雾滋润。
入林深处,以致人烟罕至,绿草红花有蝶在飞。翅膀还是湿的。听不见林边的喜鹊布谷,却有极美的细若柔丝的小鸟在鸣唱。远处似有一池清泉在石上流过,树墩上生长的巨大而坚硬的菇如今被雨水激发出玉石般柔润的光泽了。还有正在处处探头的白菇,你细看时,却在闪亮的草叶间蹦出几只至美的昆虫,绿色,小如芥豆,你看不清,只感觉是在如诗如画中跳跃的精灵。还有,前几天还处处矮矮的菅草与艾蒿,突然间借着雨劲就上窜至膝了。就像前几天看见的那只草兔,一窜一跳,就忽然的模糊了你的视线,变了摸样呢。
记得夏初那场半月余的旱,所有花草全都蜷伏在地。热浪起一伏,草木便 枯几分,最后只剩下枯骨般的筋脉在哪里支撑。所以您知道,夏天的雨为什么那样急促,那样泼辣了。
所有花儿草儿都在那里等着,等待它的恩泽,等待它的普惠呢。
天上的乌云又渐渐聚集,缝隙间泄露的温暾的亮复又变得暗淡。我在回去的路上急行,但雷声就在身后,我撑开伞,躲在树下。豆大的雨点先在细沙铺就的小路打上印痕,接着就连成一片。树儿摇摆吟歌,草儿起伏欢唱,再次迎接它的光临。这时,它的凉爽,它的清新,他对万物的滋润与热爱,都融化在这无处不在的雨了,让你凉,让你静,让你不愿离去。
索性闭了伞,去独享这份静谧与清凉;索性甩掉鞋,光着脚丫去触摸小路净沙带来的纯净与舒适吧。你放松身心,投入的去体会去品味,忽然觉得,原来人生也有如这夏雨,急匆匆的赶路,为着心中的那片绿、那片福。其实,只有在真正静下来的那一瞬,你的灵魂才得到解放与升华。
撕开雨幕,看见一只悄无声息的鸟儿,正在对面的树上,收起美丽鲜亮的冠羽,隔着厚厚的雨幕,向着我警惕的张望。
雨正急,情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