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年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年龄散文1:胖妻爱笑
文/李兰弟
随着年龄的增长,妻子身体越来越胖,小女儿说:“这都是妈妈爱笑的结果,妈妈是笑胖的。”
妻子爱笑。人常说:心宽体胖,妻子心宽,所以爱笑。妻子从不微笑,笑必出声,哈哈大笑。妻子一笑,生活便有了乐趣,似春风在家的每个角落荡漾起来,家里的贫愁困苦一笑而过,人心爽朗,愁云顿消。如果说家是港湾,妻子的笑声便是微风和波浪,富有了诗情和画意。
妻虽胖,但胖得丰满,胖得健康,生活的重担压不垮她。做家务活妻笑着而去,做地里农活,妻一人顶俩。而我文弱书生一个,半生在机关只能写写画画。以前我在城里上班,而留妻在乡村家里,赡养老人,照顾孩子,夏种秋收,耕耘犁耙,全靠胖妻有力气。有一回,我陪妻子干了一天农活,累得我腰酸腿疼,妻子心疼地摸着我的脸说:“乖乖,看把我的小白书生累成啥样子。”妻常说:“你在城里好好上班,家里的事你别管。”夏日炎炎,妻子像男人一样去地里收麦种秋,秋天里,妻子一人在地里除草施肥,收秋种麦。妻子笑哈哈地笑着问我:“地里这么多活,不是我身胖能干得动吗?”
后来,我把妻子带到了城里,妻子的笑声便陪伴我生活、工作。每天下班回来,总是迎着妻子的笑声进屋,早上出门,妻子用笑声祝我工作顺利。前一段时间,为给出版社赶写一本书,我回到家里写作,怕妻子打扰,我让她回到乡下,谁知事与愿违,家里断了妻子的笑声,孤独便立即袭来,灵感不生,文章不成。哎,没办法,只好把妻子又叫回来。家里有了笑声,我才有了主心骨,心便安静下来。
因笑而胖,因胖而笑。妻子本本分分干事,堂堂正正做人,心底无私,常怀善意,所以妻才笑得出来,笑得开心,笑得自然。妻子生性善良,心宽体胖,凡事想得开,从不被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所吓倒,这才使妻笑口常开。
妻爱笑,也是我的最爱。妻爱笑,家才安康顺利。
年龄散文2:话说“四老”
文/周汝国
人到了一定年龄以后,最担心的是什么?我想绝不是金钱,也不是吃穿,而最怕的是孤独和寂寞。因为现在城里人有社保,农村有补助,人有医保,吃穿不愁,而愁的是不好玩。我给老年朋友总结了四句话:“人老了最好要具有四个条件,一是老伴,二是老友,三是老窝(房),四是老窖(指存款)”。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他们为事业而奋斗,为妻子儿女而努力,为国家建设作贡献,也是为改变家庭落后面貌而拼搏。有的长年累月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回一次家,有的三五甚至十年八年才回来一次,平时和家里的交流只是一封信,一个电话。也有的虽工作生活在本地,但平时太忙,身不由己,常三过家门而不入,妻子儿女难得见一次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老了不是病魔缠身就是双腿不便,两眼昏花,耳朵不灵,所以人老了,必须有一个伴。
现在农村有医保、城市困难群众有社保,大病有专卡,小病要报销,日子好了,退休后离开了单位,失去了多年相处的老领导、老部下、老同事。回家带孙子,现在独生子女,有钱人车接车送,像个少爷公主,爷爷奶奶成了服务员,孙子大了在学校住读,老伴要给媳妇做饭,二老各住一方,孤苦伶仃,特别是到了另一个城市去以后,一切都很陌生,很难碰到熟人,如果有一天在异地见到一个老乡欣喜若狂,热泪盈眶。人不能离乡,鸟不能离林。人老了特别希望有几个老友,喝喝茶,摆摆龙门阵,你看现在同学会、战友会、老乡会、知青会搞得轰轰烈烈,有的60岁还不服老,擦脂抹粉,穿得花枝招展,唱歌跳舞,爬山打球,锻炼身体,喝点小酒,打点小牌,心情舒畅。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鸟有窝儿,人要住处,儿子成家以后各有各的事业。当然,租房也便宜,不过最好还是要有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了钱也不能吃光用光,多多少少要有一点积蓄,防病抗灾,扶贫济困。
每个老人的情况各有不同,不一定都要具有“四老”,但是只要我们把钱看淡些,心放宽些,生活简单些,朋友就会多些,你就不会寂寞,就会找到快乐。
年龄散文3:怀念乡下
文/墨弦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从何时起,内心深处就开始有一种怀念乡下的感觉。常常会莫名的想起年少时在乡下过的日子,怀念乡下那些人,怀念乡下那些事,更怀念故乡的溪水长流、青山环绕、鸡鸣狗吠、乡音熟语。
有朋友问:是厌倦了城里的繁杂喧嚣么?也不全是的。毕竟,都市里的生活比乡下要方便的多,尽管近几年里故乡也发生了不小变化。想来想去,或许是自己本身就是乡下人的缘故吧,才有了对故乡的这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怀念乡下。乡下的生活是清净的,乡下的生活是安闲的,乡下的生活更是惬意的。在这里生活,时刻会使人身心处于一种轻松状态,丝毫没有一种紧张感或压力感。春天里的早晨,迎着刚刚露头的朝阳,在湿漉漉的稻田边的小路上走着,能听到久违的布谷在歌唱,能见到啄泥的燕子在电线上停歇,还能远远的感觉到深山里斑鸠的啼叫,春天的序曲在这些精灵们的演奏中娓娓而来。昨夜的雨湿润了大地,脚下的泥土散发着浓烈的气息,直把人陶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快乐一层层向心中漫来。夏日的某个黄昏,霞光在村子西边上空上演着一场绚丽多姿的火烧云系列片,吸引了长金胡子的老爷爷,吸引了顽皮可爱的孩童,连小猫小狗小鸡们都不时抬头歪向天空。在最后一丝夕阳钻下山头时,周围就寂静了,心也忽然间宁静下来,尽管对面山头的小树林中充满聒耳的蝉鸣,不远处的稻田中装着盈耳的蛙声。秋天的午后,强烈的阳光唱得正欢,辛劳的乡民早已忙完一上午的活儿,枕着自家编制的竹篾凉席,在金黄的季节里丰收着甜蜜的快乐和希望。唯有村子前头的那条小溪,还荡漾着孩子们的欢笑,水流声拍打着嬉戏声,光溜溜的肌肤抚摸着灵动的溪水,童年就是这般的简单和自然,突然间,觉得乡下又充满着欢闹。然而,在乡下,更多的还是寂静,冬天的夜晚,就是那般的无声。屋内,一家人围着火炉静静地享受着温暖的幸福,一切都静下来了,只有木炭闪动着啪啪的碎响,伴着大树根燃起的火苗儿。入睡,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伴着窗外雪花簌簌的轻吟,伴着枯枝偶尔的咯吱声,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
怀念乡下。淡淡的乡下生活,使人变得一切都淡然起来。因为生活简朴,乡下人需要的并不多,所祈求的也不多。一年到头有吃,有穿,有个好身体,就足够了。俗话说:一丘田,一头牛,讨了老婆孩子就不愁。过去村里的老百姓就只有这个美好的愿望。当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如今的乡下也发生不少变化。路通了,水改了,房子高了,生活好了。可不变的依然是那与世无争,清白安然,简约朴实的生活态度。
怀念乡下。乡下有我最亲最爱的父母,乡下有我熟悉的父老乡亲,乡下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和念想。在城里安家后,曾好几次和父母商量,让他们搬进城来,可每次都遭老父亲的拒绝,他不愿离开村子,不愿离开土地,更不愿离开这乡下的生活。于是,我每有空,就回到村中,陪陪老父老母,和他们拉拉家常,聊聊最近村里的新鲜事,也把外面的稀奇事传给他们。顺便到乡亲们家中转转,看看这家今年收成又增产,瞧瞧那家刚刚又添了儿孙。在村子中走,能随时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淡淡的气味中,散发着童年往事的气息,似乎自己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个日子。在村子中走,能随时倾听到熟悉的乡间声音:牛眸,犬吠,鸡鸣……多么优美的乡间和谐曲啊!
故乡是什么,桑梓是什么,是祖辈们的埋骨地,是父辈们的家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出生地。它由无数祖辈的冢堆构成,更由一代代人血汗筑建。城里没有故乡,故乡只能在乡下。城里有的只是钢筋水泥混凝土,这水泥上生长不了庄稼,生长不了灵性,柔情乡梦的根扎不下去,浓浓的乡情种子只能在松软的乡下泥土地里滋长。于是,我们的心中突然间有了感慨:有时间,不妨多去乡下转转。
怀念乡下,有空就去乡下。
年龄散文4:一样的梦,不一样的去向
文/张建春
随着年龄的增长,梦的品种开始单一,摸不着边缘的梦少之又少。但有两个梦,却是常常做着。故乡越来越远,和梦拉得却越来越近。考试已开始成为遥远的过去,在梦中仍然活灵活现,足足急出一身汗来。
离开故乡少说也近三十年了,况且家乡已在大建设中成为一个新的世界,生我养我的土地,水稻、小麦、豆子之类搬迁得远远的,树也换了品种,槐、榆、梀等将领地让了出来,代替的是从远山来的客人,树冠大大的,腰杆笔挺的,田埂和土生的草一起消失,亲切的香味、戳手的荆棘想见也见不着了。但这些都能在梦中拾起。
在故乡梦的元素中,出现最多的是赤足在田埂上奔跑,土块坷垃硌得脚生痛,还是一个劲地向前,或许田埂关住的庄稼是年年岁岁的口粮吧,奔田埂也就是奔生活。
过去的村庄,最美的景致是连片的金黄的水稻,我的梦许久连流在这之间,让稻芒刺激赤裸的双脚,一种麻苏苏的感觉特别美好,心足足的充实,醒来时眼角的笑,伸手还能触摸到。有时醒来会想,今天可以睡在席梦思上做梦,梦中的稻子可是大功臣,以食为天的人,没有稻米可一天也生存不下去。
赤足奔走的梦,和故乡三间草房是连在一起的。房屋的低矮和门扉的弱小一样是梦必进的地方,但梦中每每都是温暖的,从来没有因此哀怨过,如豆的灯光依然可以照亮眼睛,梦中的祖母慈祥,父母年轻而严厉,我总是在阳光最明亮的门前放逐自己,和鸟对话,和一树的花打着招呼。激愣中醒来,早已物是人非,奶奶早已故去,父母也已老迈,从偌大窗户洒进来的月光,布满了斑斑点点,许多事已碎得拾不起来。
念念不忘故乡,可能是所有人挥之不去的情结。前些天和女儿聊天,问起她对故乡的感受,她一脸茫然,我的故乡她无从触摸,而现今她所居住的城市,当然是她的故乡。不过没有了乡间小路,林林杂杂树木和飘动在不高屋脊上的炊烟,这样的地方难以在心中烙下印记。
考试的梦也不知做过多少次。面对一张试卷,密密麻麻的题目,一道也不会做,眼见时间过了,卷面还是空白,哼哼叽叽地醒了,头发早已透湿。
春节期间去看望师娘,又忆及作古的老师,师娘说:你的老师呆板,一辈子都是个老实人。倒也是,老师实在,教导我们最多的就是老老实实的不作弊,大小考试不允许交头接耳、更不允许抄袭。我参加高考那年,监考似乎没有如今的严格,也不分A卷、B卷,甚至一个班的考生都在一个考场,那时想抄点不是难事,偶尔回个头就可增加几分甚至十分。或许我的梦的根子,就是这年高考时留下的,几道题实在不会做,而我身后是我最要好的朋友,看我几道题空着,一个劲踢我的屁股,也不知是什么在起作用,我没有回头。许多年后也有后悔的时候,如果那时回下头,抄上一个题,我的命运或许就改写了,关于考试的梦的去向估计也会改变的。
经历过许多次考试以后,作古的老师在生前和我有多次的交谈,谈起他带过的学生,也有因考试作弊上了大学,此后混得不错的。他和我说过这样的话,实实在在的一辈子安逸。面对有形的、无形的试卷,交满分卷委实不是件容易事,而坚守不作弊不抄袭是要用一辈子来坚持的。
就在昨天晚上,梦又闯进了我的夜晚,上半夜关于故乡,下半夜因为考试。故乡的梦依然带着甜甜的呓语,清苦的、踏实的。考试的梦仍是不变的主题,那么多题目不会做带着莫名的苦涩,着急的、诱惑的,好在我坚守着没有回头。
梦的去向和心有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都这般,对故乡的思念增添了梦的机缘,而人生面临的种种考试,又在梦中以试卷的面目出现。感念故乡,想交份圆满的试卷肯定是件好事,梦是反的不少人这样告诉我,或许真的是这样,见不着故乡时时梦着,而现实中又何曾交过白卷?
不管是甜美还是愁急的梦都会醒来,所有夜的梦当然如此。大梦醒来,生生地发现,手放在心口上,扪心自问,无论如何还是踏实的好。
年龄散文5:正午时光
文/石泽丰
这次公考,我因年龄超过了要求而过早出局,难免有些后悔,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地把握住机会,后悔自己曾经浪费过一些时间。现在细细数来,在那个没有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年代,我因为贪玩而学习成绩差,留了两个小学一年级,念了三个小学五年级和三个初中三年级。如果把这些时间都省下来,人到中年的我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孩子正在午睡,她睡得很香甜,我不会去打扰她,按照城里的习惯,我希望她利用正午的时光好好地睡上一觉。因为夏天的中午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尤其是对孩子。然而我的童年没有我女儿那么幸运,即使放了暑假,卸下书包,在烈日炎炎的中午,我偷着睡上一觉,还得担心声色俱厉的父亲陡然出现,出现在我的竹床边。
夏季是农村一个繁忙的季节,双抢如期而至。童年的双抢,太阳毒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狗趴在地上吐着舌头,蝉在树枝上声嘶力竭地呐喊,但我的父母,他们必须冒着酷暑,戴上草帽,打着赤脚,拿着镰刀和挑着稻箩走向金灿灿的田野,将稻子割倒,将谷粒脱下,然后一担担挑回家中。我亲眼看到过父亲宽大的肩膀在扁担的压力下,是如何将两稻箩潮湿的谷粒担起。在那些烈日中天的正午,他把稻箩索比齐,待试好齐胸的高度后,便将绳索套在扁担的两头,用手托着扁担,人弯下腰,头钻过扁担,让扁担落在肩上,双手再扶住两边的箩索,“唉”的一声,满满的两稻箩谷粒便被担起。
双抢到来的时候,我们孩子也没有闲着,大人在外面劳作,我们受命在家里晒谷、看鸡(我们那里把防止鸡和猪到晒谷场上去吃谷叫看鸡)。记得我家每年双抢,母亲负责割稻、插秧,父亲负责脱粒、挑稻和犁田,我则专门在家晒谷、看鸡,这似乎是一个约定的任务,直到我考上高中。
晒谷场其实就是自家门口的一块黄土地。早晨太阳一出来,我得将晒谷场扫干净,搬上头一天没有晒干的谷粒,摊开,铺平,待一切忙好了,便坐在门口看鸡。在家里晒谷、看鸡,与父母的活儿相比,自然轻巧许多,但我常常会贪图享乐——将竹床搬到门口或大树的阴凉处,人坐在上面,要瞌睡了,趁父母不在时,我把晒谷场周围的鸡和猪撵走,然后自己便趴在竹床上,脑子里算计着父亲挑回下一担稻子的时间。谁知这一睡,时间就像开闸的洪水,两个钟头眼一闭就过去了。我还没有睡醒,父亲则挑着一担稻子回来了。可恶的是,那些鸡和猪也乘虚而入,大口大口地偷吃着我家的稻谷。父亲一边呵斥鸡和猪,一边大骂着我。听到父亲的声音,我一骨碌爬了起来,追打着吃谷的鸡和猪。
现在回想起来,也不怪父亲骂我,那时的粮,人都不够吃,哪还能将到手的稻谷让鸡和猪偷吃掉呢?因夏日正午使人产生瞌睡,因瞌睡我没有看好鸡,从而惹怒了父亲。尽管没有挨上他的打,但他的厉声怒色常常令我生畏。虽然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父亲早已走过了人生的正午,走到了自己的暮年,但那场景常常让我在年复一年的夏季里,回忆着那些如一段段闷坏布匹的正午时光,回忆着那年那月双抢里我汗流浃背的父亲。
年龄散文6:日暮烟霞须珍重
文/高深
我这个年龄,生命的黄昏已经降临。正像古人说的那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离开工作岗位这些年,日常生活更随意些,更大众些,觉得过平民的暮年比在官场上“办公”开心多了。记得把办公室钥匙交给接替我那个人时,仿佛把肩上的一副重担子交给了他。
离退休后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了,这里说的“普通”首先是心态上的普通。花无百日红,有开就有谢,别老躺在往日的万紫千红里爬不出来。
刚离休时外孙女还小,有时带她上街,走得有点饿了,特别是遇上路口有卖烤红薯的,又甜又香的味道离很远就闻到了,馋虫经不住诱惑,索性买两个烤红薯,垫着一张餐巾纸,祖孙两个边行边吃起来,那才真是“味道好极了”。有的老同事说我当街吃烤红薯不雅观。我心想: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没人指出这种行为不雅,却指责我当街吃烤红薯不雅。我若始终就是一个老百姓,老同事还会指责我吗?看来要真想离退休后做个普通老百姓,必须从调整心态做起。
我已进入耄耋之年,体力视力听力渐衰,但一直坚持读书看报写字,对于社会我经常思考一些与己无直接关系的事情,对自己则经常思考一些无切身利害的事情,于是就会不断地冒出某些作文的题目,并用成熟的目光和心态圈点已经体验与实践过的往事,这种回顾却使智力和判断力不但未曾渐衰,反而有一定的长进,使智慧的存量晋级为升级版,臻于完善的境地。
对年轻人社会是允许他们犯某些可以理解和谅解的错误的,一则他们阅历有限,生活智慧不够,难免走些弯路;二则他们年轻,还有认识与改正错误的时间。老年人则不同了,夕阳的余晖已经进入倒计时,犯错误的机会和改正的时间都很少了。英国有个叫塞缪尔·约翰逊的作家,他在《文集》中说:“青年人总是扑向权力,老年人总是追求财富。”他这句话可能会误导许多青年人和老年人。青年人到底扑向什么,我们暂不妄加评议,而一个活得明白的老年人会抛弃一切多余的物质欲望,智慧地告诉家人和朋友:“唯独健康是属于我自己的。”认真地想一想,真就是这么回事。
中国已经不可抗拒地步入了老龄社会,不仅“养老”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情,而老年人自己应该怎么生活,怎样安详而又理智地画好《晚霞》这幅画图,也成了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
写过童话《格列佛游记》的英国十七世纪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被描写为“英国最杰出的讽刺作家和古往今来屈指可数的讽刺大师之一”。他对老年人的活法提出了“十七不”,这里择其要抄录数条供老友们参考:
不混在青年人队伍里,除非他们专诚邀约。不鄙薄当代的作风、情趣、时尚……不向相同的人复述相同的事。不贪。不忘正派、整洁,因为怕落入鄙脏。不随便施教,也不随便麻烦别人,除非对方切求自己。不听谗言……
老年人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的一条巨大的支脉,举手投足仍然关系到一个民族的风貌及道德文明,所以要充满激情地拥抱生活。老年人最大的悲哀不应该是耳聋眼花,体弱乏力,风烛残年,而是思想和灵魂的冷漠。明代人洪应明老先生对老年人说过一句很给力的话:“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夕阳岁月,更须珍重,不可懒惰闲散度过,仍然要过出味道过出光彩过出人格来。
年龄散文7:吃花
文/刘凤侠
生长在乡野的人,尤其是年龄稍长的人,大多都有过吃花的记忆。
春天,槐花飘香,榆钱飞舞,诗意盎然的季节,却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母亲总会挑选一些最新鲜、最饱满、最养眼的花朵,回家清洗干净,掺上一些玉米面,上笼屉蒸。
槐花白里透着淡绿,一串串,榆钱则一瓣瓣碧绿的圆,好看的花,却未必好吃,掺了花朵的发糕,有一种花粉的甜香,甜得让人腻歪,甜得让人反胃。那时候我就曾留下经典的名言:等我有钱了,再也不吃这东西。
多年之后,言犹在耳,路过槐花榆钱的花信之期,仍然会遥遥的怀想母亲亲手做的花糕,那是记忆里不能也不肯舍弃的痛和伤,花糕再难吃,可是它毕竟慰藉和温暖过我的寒冷的胃。
花朵入菜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油炸野牡丹,不知道有人吃过没?牡丹是花中之王,国色天香,油炸牡丹,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有暴殄天物的感觉,哪怕是野牡丹。唐人李正封的诗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来形容牡丹,实不为过。只是美食家们偏说,油炸野牡丹是绿色保健食品,鲜花穿肠过,留下香如故。
朋友家里种有多棵昙花树,每年八九月间,昙花开得沁人心脾。昙花羹也是一种美味,昙花属仙人掌科,花朵呈白色漏斗状,有异香。有心人会等昙花一现之后,摘下来煮汤,烫汁是奶白色的。据说昙花羹的鲜香和昙花的花期一样有风骨,千年等待,稍纵即逝。
和野牡丹、昙花相比,桂花入菜做各种食品辅助配料就常见的多。仲秋八月,桂花开得正盛,天气好的时候,采摘新鲜的桂花晒干,做桂花糕,桂花饮,桂花酿,不用说桂花的香气,单是桂花的颜色,那种金黄,就已是香熏欲醉。
桂花还一个名字叫木樨,花朵细碎,香味馥郁,采摘的人必定被熏染的满袖馨香,南宋杨万里有诗: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吃菊只怕大数人都有过,而且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当茶饮。那一年,路过杭州,经不住诱惑,去了杭白菊的故乡,时值秋天,满眼望去,到处都是白瓣黄蕊的小朵菊花,有的尚在绽放,有的已被采摘下来蒸熟晒干,风干成一缕香魂。
菊只怕是花中最俱傲骨的了,经风霜雨露之后,变得愈发甘甜。午后的熏风里,冲一杯菊花饮,看杯中起起落落的菊花,捧一本喜爱已久的闲书,人生最惬意的事,莫过如此。
雪花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跟花是不搭界的,但是我却固执的把它当花朵的一种。吃雪花的傻事是做过的,小时候,下雪天,站在庭院的中间,伸手接一朵雪花,放进嘴里,回味时只有星星点点的甜。
吃雪花,当然是童年的顽劣之作,而《红缕梦》里妙玉的吃雪,却是别有一番意境和讲究的。下雪天,收了梅花上的雪,装进鬼脸青的花翁,埋在地下,五年后才取出来煮茶饮。且不论这种吃雪是对她后来身世的隐喻,也不论茶与禅的玄机,这种吃雪花的境界,我辈只有望花兴叹的份。
吃花是一件诗意盎然的事,吃花文化也有无穷的奥妙和魅力。屈原名句:朝乌金木兰之坠露兮,夕餐残菊之落英。说明吃花这件事古已有之。吃花,是味蕾上盛开一场花朵的盛宴。
年龄散文8:在变老的路上,向阳向暖
文/春暖花开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学会温暖向阳了,远离那些影响心情的人和事,开始学会删烦就减,简单的生活。
光阴如流水,缓缓远去,潮起潮落,推着我们向前走,不知不觉,已是流水落花夕阳西下,不得不感叹,终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曾经活泼的少年,怎么忽然就老了,无论前半辈子是否活好,后半生要追随内心的声音,把自己还给自己。
生命是一个慢慢打磨的过程,终是会把一个人历练的不惊不扰,人生是一种懂得,走过了鲜衣怒马,走过了悲欢离合,开始放下执念,和自己妥协,与岁月温柔相待。
一生很短,转瞬白雪便瞬盖了春花,何必为那些不必要的烦恼而牵绊,所有记忆中的不快乐,就让它随风飘散。
岁月无情,沧桑了眉眼,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管不顾,不懂珍惜,留下擦肩而过的遗憾,也有遇见的欣喜,时光清浅,情怀依然,老去的时光里,那些开在岁月里的花朵,依然潋滟着流年的清婉。
生命的脉络,因懂得而温馨,因珍惜而美丽,愿所有的美好,都是在鸟语花香中开始,愿每一个黄昏,都在宁静温馨中快乐安详!
每一天,经历平淡,又面对忙碌,我们在离别学会感恩,在相聚时学会珍惜。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感谢岁月,教会了我们坚强面对生活浮沉;感谢光阴,赋予了我们一切的如意或者不如意;所幸,经历过风风雨雨,我们依然能够初心不改,依然是时光里那个看风景的人。
在变老的日子,心宽似海,温暖向阳,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面对每一天,最好的时光,从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在平淡中留下的暧意。在变老的日子,过好余生很重要,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心态好的人,每天都是艳阳天。好的生活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学会忘记。
前行的路上,携三两知己,与亲人相伴,与爱人相依,不断的用学习来充实自己,再忙,也别忘了等等灵魂,生活染香,是一辈子的快乐,灵魂的诗意,却是一生的诗行。
记得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管我们几岁,只要信仰年轻,我们就依旧年轻。
在变老的路上,学会释然,无论曾经经历过什么,终究被你丢在身后,成为了你超越自己的见证。 来过,爱过,拥有过,珍惜过,足矣。
人生,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只有历尽荒芜,才能迎来繁花似锦,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美好无限。
愿你用自己的善良,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愿你历经千帆,无所畏惧,在变老的路上,向阳向暖。
年龄散文9:属于我们的雨季
文/雨露清柠
如花般绚烂的年龄,如诗般唯美的青春,如雪般纯洁的思想,如雾般迷离的梦想。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雨季。
当流星再次划过天际,那一张张稚气未脱,天真烂漫的笑脸早已离我们远去;当候鸟再次往南飞去,那一双双紧握不放,温暖无比的小手早已在无声无息中分开;当流水再次从小桥下流过,那一双双清澈透亮,无限柔情的眼睛早已参杂着点点的忧伤。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雨季。
思绪穿越过时间的河流,回忆起那些花开的日子,蜂飞蝶舞,小桥流水,欢乐的轻歌曼舞,那些享受单纯没有忧愁的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消逝,时光飞转,青春,盛开在那个飘雨的季节,有点朦胧,有点凄美,有点无所适从,就这么真实的悄然而至,渐渐地,快乐的脸庞笼罩着淡淡的阴霾,慢慢地,笑容不再那么的显而易见。开始对着镜子寻找往日活泼开朗的面孔,开始塞着耳机听着音乐静守那一方净土,习惯了上网填补无声的寂寞,习惯了发表不重要的心声来寻找存在感。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雨季。
不到长城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爱得轰轰烈烈,恨得干脆利落,灿烂的季节,年轻的心邂逅却又别离,坚决的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感情,黑夜里的潸然流泪,白天戴上坚强的伪装面具,叫嚣着感觉此生不会再爱或新的不去旧的不来,年轻,可以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也可以假装很坚强,有时,青春的心软软,也是不堪一击的。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雨季。
跳动的旋律,勾起回忆中得迷失与超越,自以为是的坚强,张扬无所顾忌的心态,总是认为有没有观众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紧握手中的麦克风,做自己最忠实的观众,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自己的未来自己主宰,追求着心中不可逾越的梦想,期待和幻想着创造一番与众不同的成就。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雨季。
魔幻的季节,酸甜苦辣的心情,不可一世的梦想,无所畏惧的青春,宣誓着属于我们的时代。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