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告别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告别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告别的散文1:告别雨季

又是一个下雨天,放眼窗外,迷蒙一片。

今年的雨季特别长,乏闷的日子,每天几乎都有雨声做伴。这样的季节,晴天是一件很令人向往的事。记忆中似乎离蓝天白云好远好远: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纯净的云,再加上一阵清爽的风,呵,就算只对着天空,也会无端发笑的。

天气就是心情最好的写照,忧郁时是乌云密布,快乐时是蓝天白云,悲伤时是倾盆大雨,而平静时,就是云淡风清……靠在窗边,我又无端发起呆来。发呆是我的专利,安静地找个地方独做,然后发发呆,做做梦,这一直是我的一个小习惯。

梦,好象很久都没做过了。最近这半年来,经历了许多,人生的大喜大悲,起起落落,都让我深刻的体会。而梦,早已藏在一个找不到的地方,独自发呆了。也或者是这一番的风雨,令梦逐渐清醒,而开始自觉地隐藏吧。

有梦的日子固然美好,但却经常被朋友笑话太不现实。是的,是不现实。自己一个人做着梦而不联系现实,可笑悲哀的,最后只有自己。

庆幸的是,亲情依然很完整,很温暖地令我感动;而友情也是满满的,从不曾离开过,在身边支持着我;只有爱情,却是单薄的,不堪一击的。还记得,在我最脆弱的时候,那个男孩向我走来,我以为他会是我坚定的守护者,所以也毫无防备地打开心门,等待迎接他的到来。可我忘了,自己还是在梦中的,所有的梦想都是我一个人的,所有的美好也只是自己编织的。

转眼间,风雨来到了。多希望他能撑一把伞,与我共同面对风雨,因为我坚信,风雨再大,总会过去,天空总会为我们放晴。但是,他没有。他把我留在风雨中,独自面对。

还记得,离开的那天,天上下着好大好大的雨。我孤独地走在雨中,没有眼泪,心痛是唯一的知觉,而挂在脸上的,是苍白一片。那时候的我,前路茫茫然,好象被整个世界遗弃了一般。

我知道我不该要求什么的,也不想怪他什么,自始至终,我们都没有承诺过。就算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太爱做梦了。因为在梦中,一切都是美好的。没有人性丑陋的一面,每个人都完整得象个天使。只是,他不可以这么淡漠的,在我最伤心的时候,连一句简短的问候都没有。两个人的距离不远,但他永远让我觉得跟他相隔了一个地球。

于是,擦干眼泪,明白了独自做梦的可笑,渐渐地把梦隐藏,慢慢地把心事抚平。再接下来的日子,风雨天过去了,天空开始为我放晴。原来生命跟你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我,又恢复了以前快乐的模样。只是,经过一番风雨,人已经不再青涩了。因为有了这场风雨,也感谢这场风雨,令我坚强,令我勇敢。再从友人的口中,得知他过得并不好,我也会为他担心,替他难过,但是,这已经不代表什么,纯粹是友情的关怀。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也会迎来晴天。

既然,无法被爱,或者确切一点说,无法拥有全心全意的爱,那么爱人,只会令自己痛苦。而选择放弃,就是解脱。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说的:“天空有天空,下雨的苦衷,你我有你我,不得已的不同。谁能一再地隐瞒心痛,谁能漫无目的地等候,谁能强求,谁能留得住,爱要走的时候?”回首这一路走过的,我依然心存感激,感谢你,令我懂得如何去爱人,以及如何被爱。

如今,又是烟雨朦朦的日子,但是心底,却早已是一片云淡风清。

烟和雨不再迷蒙我的双眼。我清晰的视线,穿过这片迷雾,看到的是未来的晴空。因为我相信,会有那么一个人,在烟雨的另一端,与我一起,走出雨季,告别雨季。

关于告别的散文2:清明.雨曦

文/若成风

告别短暂的清明雨下,迎来了翌日一个明媚的早晨。

没有风吹的四月,清晨洋溢着一份安详。曦光好到离谱,照在每一个不能被阴暗侵蚀的地方。像母亲呵护着婴儿一样温暖。

昨日还被雨淋的湿哒哒的地方,早已被夜风吹酥,焉或是被饥渴的大地吮吸殆尽!泥土里没有泥泞味道,只有裸湿的芳香,一丝一丝扣人鼻弦。

静静地,不想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残景忧伤;也不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后的生机欣然;更不必去说“春来桃红柳绿,竞相争奇斗艳”的美不胜收;只想随着心情信步而走……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晨曦陪伴。

踏光远途,权作踏青,与曦光为舞,让心与阳光融洽一潭,慢慢漾开心情的涟漪,悠悠地荡向远处,阳媚揉碎着一点一点的微笑在春的季节里缕缕绽放。

春的美丽是与心同在的!

看着晨光,想着晨光,置在晨光,感受着冷与暖的对比在身上浅留的清冷与温馨、孤寂与微笑。这是一份独特的享受,在如此一个安静的早晨,一个人品尝着春光的感悟!

曦光美好,染指流年,萦绕着流光溢彩。曾几何时,懵懂变成了清明,怀念成了唯一可以祭奠它的贡品。如今当下,怀念脱变成了微笑,用曦光铺满平淡的感悟!

信步公园,到处是晨练的老人和小孩,沐浴在这暖暖的阳光里舒展着矍铄与活力。偶尔会有几只萌宠在草地上奔跑,撒着欢儿,相互吸引着儿,时而吠吠扬扬,招来主人声声喝斥……

花坛里有盛开的紫色小花,散着薰衣草的味道,让人明神安熹。更加触动了心无旁骛的欢喜。信手拈来一叶草,带着一颗微小的雨珠,这是昨夜清风遗漏的精灵;这是要让它见证雨后的这个七彩斑斓的清晨。

又或没有走出家门,而是呆在家里,打开一扇窗,让阳光满满地照进房间,看着若隐若现的尘埃活跃着躁动的细胞。曦光是舞台,尘埃是舞者。偶尔会有一抹暖风徐徐拂面,带着清清的春夏的味道在五官与心间徘徊着,也一定让人心悦不已!

然而既然出来,就索性撇开在家中那份慵懒的舒心。全心全意地走进曦光里,带着春意,前向远方。

在远方的路上留下走过的足迹,让足迹变成记忆,让记忆变成回忆,在许久许久以后回味这个令人心畅的早晨。会发现,把心交给可以明媚的阳光,在清新的早晨含着爽朗的空气努力地晒着太阳,即便是更久远的以后,也会有一份宁静留在了这日的晨曦里。

二零一三年四月六日

关于告别的散文3:告别

文/张漫

电子琴旧了,每次弹都会发出“扑扑”的声响。爸爸像是下定了决心:“扔了它吧!”我捧起了它,最后一次弹响了它,“扑…扑……”这声音又传出来,我的泪落了下来。它被我蹂躏了这么多年,要告别它时我却舍不得了。

我想起了它陪我的几年时光。从藕节似的指头到修长的手指,从“两只老虎”到“在水一方”,是它陪我走过了五年漫长的学琴时光,是它见证了我从8岁到13岁的种种心情。

五年如一日,我天天与它相见,天天欺负它,但我从没想到过分别的这一天。

告别是时间的磨砺,岁月无情。如果时间是一阵尖厉的风,那么将要失去的东西就是一块被风化了的岩石。人们在不断地告别中长大了,变老了,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沟沟壑壑。告别了这么多年,以后还将告别这个美丽的世界:蓝天、绿草、净水、轻风……可惜都要失去。

“扑扑……”电子琴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关了它,把它交给了爸爸,随即又恶狠狠地抢了回来,“不许扔!”“宝贝,扔了它,爸爸妈妈会给你买新的,不好吗?”

泪水涟涟,模糊了我的双眼。

告别是一种美好。只有告别坏心情,才会遇上好心情,只有告别坏习惯,才能树立好形象,只有告别旧事物,才会迎来新热情;只有告别过去,才能展望未来,只有告别才会迎来新生。

关于告别的散文4:初秋遐思

文/张永生

告别酷暑的喧嚣,风中开始有了丝丝凉意,终于迎来了美丽的初秋。草尖上、花瓣里,晶莹的露珠在晨曦中闪烁,太阳的热情,让所有的绿,成熟得更加蓬勃。转瞬间,一切都变得恬静、清爽、明亮、悠远。

初秋,是一个极具诗意的季节。天际间,青色逐渐转成天空的蔚蓝。虫鸣和着轻风,不停抒写着自己的诗篇。湿润的空气里,泥土的气息依然。雨水浸润的青山,翠绿得格外耀眼。鸟儿唱着婉转的歌,穿梭于林间。白雾从山顶徐徐升起,像极了仙女缥缈的霓衫。绿色展开厚实的怀抱,等待着果实的丰满……伫立于初秋阳光下的各色树木,又增添了几分成熟的韵色,树杈恣意伸展,展示着它勃勃的生机。碧叶油绿,在微风中欢快地轻吟,尽情的享受大自然赋予它的生命。一阵凉风吹来,心中荡起美妙的韵律。“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聆听着秋语对河流山川的呢喃,感受着初秋美妙的瞬间,一切烦扰,顷刻间烟消云散。

漫步于初秋的田园地头,放眼望去,看那满地的庄稼:有开花的,有抽穗的,有结果的,一派丰收景象。真的是红一片,红得绚烂;白一片,白得纯洁;绿一片,绿得油亮;黄一片,黄得刺眼……微凉的秋风裹着花果之香扑面吹来,沁入心扉,清新爽朗。那郁郁葱葱、绿波荡漾、风吹草低、瓜果飘香的美丽田园风光,如何不叫人心旷神怡,又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

初秋最美是黄昏,凉气降落,缭绕翠烟。此时的夕阳,润如胭脂,若一幅流动的水彩,倾泻在弯弯的河面,偶尔掠过的飞鸟,在水彩上划下一个又一个圆痕。尚余的几缕夕晖,怡人的明媚,却并不耀眼,像淘气的孩子,透过树叶,在路面印下一路斑驳的影儿。微风拂来,泛黄的树叶沙沙作响,一两片树叶优雅地落下,犹如谢幕的舞者,腼腆且柔情。翩翩起舞的蝶儿,在这初秋的黄昏,凌于昔日鲜艳照人的花丛之上,忘情地舞动,踏着芬芳,牵着落叶,继续演绎昨日的激情。

尤其喜欢初秋的雨,她是温和的,没有狂风肆虐,没有电闪雷鸣;她是温柔的,可以陶冶情怀,可以唤醒记忆。苍茫的天空,扯起无边的雨帘,把一切都罩在雨中,似烟、像雾、如梦。秋风习习,细雨蒙蒙,初秋的遐思在氤氲的雨里盘旋、踯躅、升腾。雨中,晚风里,忍不住除却衣衫,敞开胸襟,掬一捧秋雨,和着凉爽的风,轻轻从头顶洒下,让她带走那久积心中的哀愁。

在这样的初秋里,在这雅致、淡定的初秋韵律中,只想牵住她的手,走向落英缤纷的画面;只想腾空心房,将她的全部美好,珍藏于心……

关于告别的散文5:告别熟土

文/林梦

四月,是希望的四月,黄黄的土地上杂七杂八的点缀着一丝或小片的绿色,稀疏的雨滴也开始滋润咧嘴的大地。

我背着行囊,戴着一顶黑黑的没有边沿的草帽,慢慢,慢慢的走在已经全部硬化的马路上,是那样的漫无目的----我喜欢这种散漫,更喜欢独自欣赏新春里的清新。也许是因为很久很久没有这样散漫了,在疲惫的工作与紧张的生活里,象流水嘀嗒嘀嗒赶着向前的紧凑感觉不出生活与工作的真谛。如今,我放松自己,放松所有的责任如此天马行空的走着,想着,儿时的梦想,熟悉的念头自然而然的就来了。这是多么亲切的自由啊。

不远处,是两拱石桥,据说是三国时的名人蒋琬修葺的。桥下什么都没有,只是一湾冬田的浑水。桥是无名的,却有很著名的诗句流传,也许是人们心中向往的生活,也许是因为蒋琬的存在,更因为是古官道的原因,就出了“无江石桥状元乡”著名地点。古官道的存在的证据,今天只能看见小道上的那一块块青石板,和这两拱很小也很平淡的石桥。如今,我站在这幽幽的再也很少有人走的的青石板路上,就仿佛觉得自己不是活在这个紧张快节奏的时代里,而是刀耕火种与世无争。我也希望自己能放下一切,就像我这身打扮,自由散漫的在初春时节走在这广袤而清新的田野上。

再远处,是一片开满黄花的油菜地。淡淡的黄花开在绿绿的油菜顶上,嗡嗡的蜜蜂飞在黄黄的花丛中。这片油菜地是这片土地今年最先让人有收获感的土地。尽管已经把去年的辛苦忘得一干二净的育种者----种者无收----此时还是感到了喜悦。头上的草帽伴随油菜的开花而逐渐老去,更迭轮回。我摘下草帽,捧在手中,伸入油菜地里,淡淡的黄黄的花瓣随着清风潇洒的飘下来,飘进了黑黑的草帽里。我静静的嗅着花香,我只能嗅着花香来体验丰收的喜悦。但我无悔----这是生命的使然也是工作的释然。

这些工作将逐渐远去,如同天边的悠悠白云幻散在浩渺无际的宇宙。这是我曾多么熟悉的活儿,或许也将如同喧嚷的城市失去土色余香而模糊。在这方土地上,二十年竟然就这样溜开----不留一点痕迹!看惯了古铜色的皮肤,听惯了乡村俚语,离开这片土地,我还能适应快速前进的城市脚步吗?

站在这里,我是贪婪的吸允浓重的泥土气息。站在这里,我是如此留恋油菜花开的静谧与芳香。

再见了,我的爱!再见了,我的情人! 但愿我回来时,这种境地还会再有,但愿我的离去能让你更加芬芳。

关于告别的散文6:老得可以告别孤独

文/蔡澜

拾忆

小时住的地方好大,有二万六千平方英尺。

记得很清楚,花园里有个羽毛球场,哥哥姐姐的朋友放学后总在那里练习,每个人都想成为“汤姆士杯”的得主。屋子原来是个英籍犹太人住的,楼下很矮,二楼较高,但是一反旧屋的建筑传统,窗门特别多,到了晚上,一关就有一百多扇。由大门进去,两旁种满了红毛丹,每年结果,树干给压得弯弯的,用根长竹竿绑上剪刀切下,到处送给亲戚朋友。

起初搬进去的时候,还有棵榴莲树,听邻居说是“鲁古”的,果实硬化不能吃的意思,父亲便雇人把它砍了,我们摘下未成熟的小榴莲,当手榴弹扔。房子一间又一间,像进入古堡,我们不断地寻找秘密隧道。打扫起来,是一大烦事。粗壮的凤凰树干,是练靶的好工具,我买了一把德国军刀,直往树干飞,整成一个大洞,父亲放工回家后,被臭骂一顿。最不喜欢做的,是星期天割草,当时的机器,为什么那么笨重?四把弯曲的刀,两旁装着轮子,怎么推也推不动。父亲由朋友的家里移植了接枝的番荔枝、番石榴。矮小的树上结果,我们不必爬上去便能摘到,肉肥满,核子又少,甜得很。长大一点,见姐姐哥哥在家里开派对,自己也约了几个女朋友参加,一揽她们的腰,为什么那么细?

由家到市中心有六英里路,要经过两个大坟场,父亲的两个好朋友去世后都葬在那里,每天上下班都要看到他们一眼。伤心,便把房子卖掉了,搬到别处。

几年前回去看过故屋,园已荒芜,屋子破旧,已没有小时感觉到的那么大,听说地主要等地价好时建新楼出售。这次又到那里怀旧一番,已有八栋白屋子竖立。忽然想起花生漫画的史诺比,当他看到自己出生地野菊园变成高楼大厦时,大声叫喊:“岂有此理!你竟敢把房子建在我的回忆上!”

名字的故事

我们家,有个名字的故事。

哥哥蔡丹,叫起来好像菜单,菜单。家父为他取这个名字,主要是他出生的时候不足月,小得不像话,所以命名为“丹”。蔡丹现在个子肥满,怎么样都想象不出当年小得像颗仙丹。姐姐蔡亮,念起来是最不怪的一个。她一生下大哭大叫,声音响亮,才取了这个名。出生之前,家父与家母互约,男的姓蔡,女的随母姓洪,童年叫洪亮,倒是一个音意皆佳的姓名。弟弟蔡萱,也不会给人家取笑,但是他个子瘦小,又是幼子,大家都叫他做“小菜”,变成了虾米花生。

我的不用讲,当然是菜篮一个啦。好朋友给我们串了个小调,词曰:“老蔡一大早,拿了菜单,提了菜篮,到菜市场去买小菜!”

姓蔡的人,真不好受。

长大后,各有各的事业,丹兄在一家机构中搞电影发行工作,我只懂得制作方面,有许多难题都可以向他请教,真方便。亮姐在新加坡最大的一间女子中学当校长,教育三千个少女,我恨不得回到学生时代,天天可以往她的学校跑。阿萱在电视台当高级导播,我们三兄弟可以组成制、导和发行的铁三角,但至今还没有缘分。

为什么要取单名?家父的解释是古人多为单名。他爱好文艺和古籍,故不依家谱之“树”字辈,各为我们安上一个字,又称,发榜时一看中间空的那个名字,就知道自己考中了。当然,不及格也马上晓得。我的澜字是后来取的,生在南洋,又无特征,就叫南。但发现与在大陆的长辈同音,祖母说要改,我就没有了名。友人见到我管我叫“哈啰”,变成了以“啰”为名。蔡萱娶了个日本太太,儿子叫“晔”,二族结晶之意,此字读“叶”,糟了,第二代,还是有一个被取笑的对象:菜叶。

筷子

说什么,也是筷子比较刀叉和平得多。

我对筷子的记忆是在家父好友许统道先生的家开始的。自家开饭用的是普通筷子,没有印象,统道叔家用的是很长的黑筷子。用久了,筷子上截的四方边上磨得发出紫颜色来。问爸爸:“为什么统道叔的筷子那么重?”父亲回答:“用紫檀做的。”

什么叫紫檀?当年不知道,现在才懂得贵重。紫檀木钉子都钉不进去,做成筷子一定要又锯又磨,工夫不少。“为什么要用紫檀?”我又问。父亲回答:“可以用一世人用不坏呀!”

统道叔已逝世多年,老家尚存。是的,统道叔的想法很古老,任何东西都想永远地用下去,就算自己先走。不但用东西古老,家中规矩也古老。吃饭时,大人和小孩虽可一桌,但都是男的,女人要等我们吃完才可以坐下,十分严格。没有人问过为什么,大家接纳了,便相处无事。统道叔爱书如命,读书人思想应该开通才是,但他受的教育限于中文,就算看过五四运动之后的文章,看法还是和现代美国人有一段距离。

我们家的饭桌没有老规矩,但保留家庭会议的传统。什么事都在吃饭时发表意见,心情不好,有权缺席。争执也不剧烈,限于互相的笑。自十六岁时离开,除后来父亲的生日,我很少一家人同一桌吃饭了。

说回筷子,还记得追问:“为什么要用一世人,一世人有多久?”

父亲慈祥地说:“说久也很久,说快的话,像是昨天晚上的事。”

我现在明白。

关于告别的散文7:告别一间房屋

文/廖华歌

与一间坐了30多年的房屋告别,其不舍和疼痛可想而知。

当告别的这一天越来越迫近,我竟有些六神无主,一颗心空落落的。那是一种与知己相别离的伤悲……

旧年将尽时,告别来临。无论我做了怎样的努力来克制,可还是不能不将这入骨蚀心的痛带进新的一年。这样的“迎新”自是不好,然而,“旧”真的就那么容易辞去吗?时间的流程中,分明也清晰地标注着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是历史,历史见证着世间万事万物啊!

许多时候,我站在风中,风吹起的总是衣服,吹不走心里满满的沉重。

有一些栅栏,是无论如何也越不过的,只是让人在其中若有所思。

几个月来,我抽空都在一点一点地整理旧物,也一点点打捞旧时光里的那些记忆。

这是温馨,也是折磨;是欢笑,亦是眼泪。我仿佛重新经历了一次,又活了一回,在曾经滴落汗水的路上,我复原到一棵植物的柔软……

曾经,只要不出差,没有别的事情,几乎每个夜晚、星期天、节假日,我都在这间房子里度过。或看书,或写作,或约三五友朋相见,或静静地想一些什么,或什么也不想任自己长久发呆……这12平方米的领地,足以让我感到辽阔,感到人外人、天外天的高远,这儿是放牧我思想、情感、心志的草原,只有在这里,在这间房屋的空荡里,才有天光云霞、轻风细雨,便是星星草,也丛丛簇簇,芳香摇曳……

房屋就是一个巨大的清浊过滤器,它使一些清的东西节节生长,一些浊的东西寸寸消亡。

这是一间最老旧最简陋的房屋,我习惯叫它为小屋。30多年来从没做过任何哪怕是一点点的装修。纵横裂缝的水泥地,白墙壁早已发黄、因漏雨屋角东墙上几道灰黑的水迹任性地胡乱涂抹着墙体,吊顶的老式风扇、双管电棒,整整20年形同虚设的分体式单温破空调,一个简陋的只能烧开到70摄氏度的热水器,两个放在一起的油漆早已斑驳的黑色三屉桌,一把用透明宽胶带缠了又缠、吱嘎作响的旧藤椅!当然,在这小屋的任何一处,都有我随手放下的书籍、报纸、杂志、稿纸、笔墨、已完成和未完成的稿子……

这间徒见四壁面朝北居于3楼也是最顶层的房屋,是我安放心灵最宁静美好的宫殿!唯有在这里,我才是最本真本色本我的自己。房间里的每一样物什,都印有我重重叠叠的指纹,墙壁上的每一处,都集结着我的思绪;屋子里流动着我的体温我生命的气息,我与房屋同呼吸,共呈现……一万多个日子里,我与小屋相知相伴,心意相通,它为我遮风挡雨,把安适、恬静、淡定、温馨、阳光和星月给我,它以父亲的力量和母亲的关爱,引领我走过荆丛林莽、雪夜霜晨,直到光芒照亮伤痕累累的躯体,直到房屋铸就了我生命中重要的部分。

春日里,开窗望去,那一树紫光流荡的桐花,曾给过我多么温暖而深入的感动。小鸟在紫红的雾光中鸣叫,有人在树下走过,却心有旁骛,从不去想那盛放枝头的花朵,只有我与这千花万朵心照不宣,目光紧拥着它们,泪水明亮而澎湃,桐花的语言直抵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深冬夜,下雪了。我一个人来到屋内,不开灯,在半明半暗里,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听狂风呼啸,陷入某种痛苦挣扎中!当一切都做了安排,将要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时,是不远处的射灯将窗外树枝投向窗玻璃上的影,在跳动变幻中,给我以呼唤和抚摸,泪水就在这时汹涌而出,我和小屋同时停顿于潮湿温润的细节……

3部长篇小说,2部诗集,12部散文集,全都是在这间房屋完成的。对我而言,它们是最重要的作品。

在这房间里,我可以自由自在地放纵自己的举止,可以穿最破旧过时的衣服,可以毫无节制地放声大哭或大笑或大醉一场,可以南腔北调胡乱哼唱……

小屋也让我慢慢学会了节制、舍弃和惜福,学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会隐忍、宽容与退让,学会在苦难中咬牙挺住,学会对人生世事想开、看淡和放下……

如此的房屋还仅仅只是房屋吗?

我的心就是这样被它一点点融化并打开的,明媚的阳光涌进来,桃红柳绿,莺飞草长,远方一天天葳蕤茂盛……

满屋子的东西被我一点点整理、捆绑、搬走,房间立时空了起来……

我想,人生中有一间能够相处这么久的房屋该是多么幸运,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没有这小屋30多年的陪伴,我的生活毫无疑问定会是另外的样子。

我不知道这间房屋未来的新主人是谁,也想象不出我以后还能否再走进室内与它相见,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地坐在里面,手捧一杯热茶慢慢啜饮……

也许我会在或春水初生、或落叶如蝶、或星月满空、或飞雪茫漫的白天和夜晚,一个人来到小屋的不远处,悄然站立,静静凝望,与小屋默默对视。我将把这份思念和美好,在生命里用心保存。

此时此刻,阳光正在照耀着小屋和我,在这金灿灿、暖洋洋的光芒里,我们也一起披满身金黄,带着光的温热、明丽和重负。我的心忽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润、舒展与静定,小屋和我同在阳光灿烂的流里,我们依然还在一起,还灵犀在心地一同行走……

有时候,所谓的告别,其实是永恒。

关于告别的散文8:秋天

文/唐洋洋

告别盛夏的炎热,秋姑娘向我们走来了!

“一叶知秋”。当一阵阵风儿吹起时,当一片片叶儿落下时,秋天正向我们展示着她无限的美丽。那片片下落的红叶多像是树木给大地的吻啊!这是树木给哺育她的大地最好的感谢。

雾仙子悄悄地降下人间,织了一张妙曼的白纱,抛向空中。于是一切又变得朦胧而又含蓄。撩开这一层朦胧的白纱,你会惊奇地发现,小草的黄色外套上又点缀着大大小小的白花,原来这是霜的功劳。虽然平凡,但朴实,令人神往。

皓月当空,冰冷的月光倾洒到人间,不知此时广寒宫中的凉气是否比这更重。那银白的月光像根根银线从空中直飘洒下来,可望而不可及。走到窗边,窗台上像铺了一层白纱,那么可爱、那么美丽。一切都像镀上了一层银纱,光洁亮丽!

河面上就像跳动着银鱼,活泼而欢乐。一阵风吹来,一切都随之晃动,朦朦胧胧。树叶在一片响声过后随即掉落地上,那轻轻的声音,像是在为这美丽柔美的夜景喝彩!

秋天如此美丽,我要千百次地赞美她!

关于告别的散文9:故乡的告别

文/赵明

打出“故乡的告别”几个字,我心头一颤!难道曾经的告别故乡,真的要变成故乡的告别了吗?离开故乡那一年我不满十二岁。对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故乡”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那不过是个“老家”而已。

我老家的那个小村子,坐落在距离咸阳老县城西南十多里的渭河南岸。村子不过三四十户人家,交通也不太便利,但是,因为它叫做“钓鱼台”而颇有些名气。这名气,源自矗立在村西渭河岸边的一块石碑上刻着的“太公垂钓处”五个大字——传说姜太公在这里钓过鱼啊!不光是村子因此而得名,咸阳县渭河南、沣河西的大片区域都沾了它的光,不然怎么叫做钓台区、钓台乡呢?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竟然有难得一见的吉普车开到村里来,从车上走下几位穿制服、戴墨镜、手里拿着文明棍的“先生”们,前呼后拥地走到“太公垂钓处”石碑跟前,指手画脚地说些什么;又在石碑旁边的龙王庙里转悠一圈,然后呼啦啦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我离开故乡之后,龙王庙被当成封建迷信推倒了;“太公垂钓处”石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断成数截。钓鱼台这个曾经颇有名气的小村子,除了留下一个村名之外,其他一切与姜太公相关的事物都荡然无存。改革开放后,历史的记忆又被唤醒。有识之士从村民家的院墙下、猪圈里寻找到“太公垂钓处”断碑的残块,对接起来,矗立在原处;在石碑的旁边,建起一座小小的“太公庙”,居然也香烟缭绕。钓鱼台重新找回了它的标志。

我记忆中的故乡与“太公”并没有多大关系。我心中的故乡,是从我家后门外流过的渭河,是村头的一口甜水井,是绿油油的一片连着一片的菜地,是碾麦场上的忙绿与嬉戏,是挂在树干和墙头上的金黄的包谷棒子和火红的辣椒,是鸣叫着从天空中飞过的大雁,是戏楼上的秦腔的吼唱和正月十五的社火,是羊村庙小学课堂上老师的教导和责骂……这一切早都离我远去了。

其实,我并没真正的告别故乡。我学习及后来工作、生活的地方在离故乡不远的西安,而故乡有祖宗的坟茔,有父老乡亲,有儿时的玩伴,有抹不去的记忆,所以隔一段时间就会回老家去看看。就在这一次次回老家看看的过程中,我目睹了故乡的变化。村子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几乎家家户户盖起了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还没来得及改造的零星的几座土墙灰瓦的半边盖老房子,夹在新楼的缝隙间,挣扎着保留下残存的记忆。走进村子,认识的人高声地打着招呼:“回来了!进屋里吃饭啊!”声音里洋溢着兴奋与满足。地里的农活只剩下种菜,已经没有人去务弄小麦和棉花了。中老年村民成了种菜的主力,年轻人躁动着,外出打工寻梦去了。老家的变化让人惊喜,但清一色的火柴盒似的楼房略显单调,不仅一家一家都差不多,甚至这个村子和那个村子也没有大差别——既不像城市,也不像乡村。追求时尚,反而失去了特色,我不免又怀念起我原来的那个故乡了。

我想重走无数次走过的河堤小道,去寻找童年的记忆,却被一堵白色的围墙挡住了去路。询问得知,这条路早就不通了,都走大道去了。怎么不见钓鱼台?原来是一个叫做“华府御园”的居民小区的五六座高楼挡住了视线;钓鱼台村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躲在了繁华的背后。“华府御园”的所在,原来可是平平展展的一片菜地呀!沿着三号桥头西侧的一条小道,我缓缓走进魂牵梦绕的老家。

高大的三号桥横空而过,把钓鱼台村劈成两半。压在大桥之下的钓鱼台村,显得有些烦躁不安。村民们大声地说着,笑着,吆喝着!村子里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兴土木,家家户户都忙着在自家两层楼房顶上加盖第三层或第四层。谁都知道,这并不是用来自住或者出租的,而是为了在拆迁的时候能得到更多的补偿款。村里的长辈都已过世,儿时的伙伴、同学健在的也不多了。年轻人都大多不认识。现在流动人员多,村里来几个陌生人并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因此,没有人在乎我这个“游子”的归来,更不会有儿童“笑问客从何处来?”我离开故乡已经整整60年了。

钓鱼台村的消失是迟早的事。我又为钓鱼台的不复存在而怅然若失。我来到“太公垂钓处”石碑前,伸手去抚摸那快要湮灭的刻字,心头涌上难以名状的沧桑与凝重。春节到了,有人在太公庙的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渭河门前东流去,太公显灵佑民生。”对联写得不错,可惜把上下联贴反了。这反贴的对联大概是钓鱼台村民对姜太公的最后的祈愿了。

我走上河岸,眼前的渭河也大变了样。河滩上,近处是一丛丛的杂草。有人在河滩上开出一片菜地,塑料大棚像巨大的气泡鼓起在河床上。较远处是散乱的沙丘和沙坑,更远处能看到像沟渠一样的河流在阳光下闪着灰黄的光。疯狂的挖沙把渭河河床搞得千疮百孔;流量锐减又使得河床不能得到自然修复。曾经的宽阔的河面没有了,摆渡的木船和打鱼的小舟没有了,冬春时节平坦的沙滩没有了,沙滩上休憩的大雁没有了。母亲河竟然变成如此模样,让人情何以堪!

按照整治渭河的规划,在不久的将来,渭河将因“引汉济渭”工程获得充足的水源而重新奔涌起来。钓鱼台村将被改造成平坦的滨河大道和宽阔的绿化带;村民们将被异地安置到一个新的居民点。城市化让祖祖辈辈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尤其是年轻人,憧憬着新的生活,新的梦想。现在盖新房,唯一的目的就是拆掉!他们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胜利大逃亡”!

在我年过古稀,思乡情结弥深的时候,故乡却要别我而去了——永远地去了。在全国,有无数个村庄正在迅速消失,许多文化符号从此将变成一片空白。过去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是城市吞噬农村。城市化是幸?抑或不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失去土地的农民,虽然做了城市里的人,心里却并不踏实。因拆迁而一夜暴富的幸运儿游手好闲;沾上赌瘾毒瘾的人走上了不归路。城市里的一些小区取了“维也纳”“巴塞”之类的名字以显洋气;一些小区的名字里加上“金”“鑫”“皇”“帝”“御”之类的字眼以显富贵和霸气。这些不接地气、俗不可耐的东西,在各个城市都能看得到。相反,那些能够代表地域文化、颇具特色的地名、村名却被丢弃了。钓鱼台村村民新的安置点,还会叫做“钓鱼台”吗?大约肯定不会了——太公垂钓处难道可以随便搬迁吗?

其实,故乡倒不完全在于那个具体的地方。故乡是一份历久弥新的记忆,一份割舍不断的感情,一种民俗风情的传承,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毕竟,社会要发展,生活要改善,任何一个村庄都有改变面貌的权利。问题是,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割断历史的记忆,不能挖掉自己的根。等到渭河整治工程完成后,我要重回故土,沿着滨河大道,漫步在开满鲜花的绿化带,去欣赏故乡的新貌。我希望能在钓鱼台村的旧地,在“太公垂钓处”石碑的原址,看到一座小亭,亭下立着一座石碑——那个断裂而又弥合的石碑,那个字迹苍劲却又模糊不清的刻着“太公垂钓处”五个大字的石碑——向后人述说曾经的故事……

关于告别的散文10:孤独心醉守候

文/弹指落花

告别白昼的光环,夜是唯一的引领者,如果说美丽是一种负担,那么即使有挣扎的日子。胭脂落下孤寂的无奈。其实孤独是一种美感,在孤独中品尝思念的味道,在孤独中看着灵魂灵犀契合。抛开清高的和傲骨,不去迎合诸多的借口,在风雨交加的阴霾里,永不放弃。把思索延伸成坚韧的余温。

意念支持着纯美彼此的境界, 不许任何人亵渎和侵犯,安静地依偎在夜的怀抱里,远离生活的尘纷,在平平仄仄的诗行里抒写刻骨的一诺。翻开心的扉页,我嗅到春天碧野的气息。以及缤纷绽放地细节, 每一种感应,每一种沉思,都是完美绝伦。让一种灵犀默契传达到你,不知不觉走入彼此的梦里。期待灵魂浓缩成紫丁香花的温馨。一辈子守着这种依偎的心态,经营爱的天长地久。

很想远离尘嚣,相信你相信自己。无法预知爱的彼岸究竟有多少泥泞沼泽,要心灵一直挂牵思念的纠缠。忽而悲凉的眼神滑过,使你焦头烂额的吞噬,切割了心扉的断章。在忧郁和挣扎中沦陷。兀自守着孤独的灵魂,沁透了所有冷遇寒风,早已经心力憔悴。

那个冬天一字一笺,两颗孤独的灵魂已经被爱的潮水蔓延。我知道爱需要经营,而你我在感性的触摸中,滋养了彼此,在宁静和谐淡泊中升腾。当一股悸动的春风拂过,理解宽容是所有的生活的添加剂,其实简单真好,幸福真好。你是否感知我心底的天空,已经被翻滚的潮水淹没,纯真的洁白,炽热地拔节。

而你向我倾吐了自己,然后静默的窥视,让凝视成为每天必须温习的功课。时常在你焦躁紊乱的入世情节中,我淡然沉静的安抚你,使你的疤痕尝到幸福的滋味。只有我可以站在你的背影中,泅渡你心灵的底色,涉过红尘,在心仪已久的眸子里,寻找灵魂的栖息地。

我在温润中滋养你,撑开你忧郁的深度,要你感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幸福美丽的过程。我用温情颠覆了你的寂寞孤独。她高贵的头颅只为你低垂。温馨而浪漫的夜晚,夜以继日的等待邂逅,如那铿锵玫瑰信守属于彼此的的诺言。

似乎生命的历程,是你我刻骨铭心的眷顾,孤独成思念,思念成典雅。铺宣挥毫水墨画,在寂夜的转角处,夜色如此深刻厚重,我是你玫瑰底色,握住她的唯一,在爱的深度里一点点堆积沉淀,前生今生来世,吟咏成孤独寂夜里爱的醇香。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