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黄昏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黄昏的文章1:傍海
文/任惠敏
黄昏,我在海边漫步,迎面走过来的游客大多是外地人,他们在海边身心投入地捡着石子,捡着偶尔被海浪冲上来的贝壳,每当捡到一枚稍好一点的,他们那个跳跃啊,简直变成了沙滩上新的景致。
外地游客大多不会游泳,他们抬起一只脚,把脚丫伸进水里,五个脚趾头像算盘珠子在拨动,稍一会儿,又换另一只脚。海面波涛一浪接着一浪,笑声也一浪接着一浪。
他们有的是随旅游团来的,有的是全家老少几代人一同来的,只为一览大海的景象。他们顶着如火的烈日,穿越山山岭岭数不清的路程,然后,还要一步不少地返回去。为了看海,他们花去了昂贵的费用。
我家窗外就是海,无边无际。涨潮的时候倚在阳台上,一探身,几乎能摘到浪花。窗台上五月的花瓣儿、六月的露珠儿,都落在它上面。
清晨,太阳从大海上升起的时候,海面霞光万道,波澜壮阔,犹如一幅巨大的油画。夏季,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在家里穿好泳衣,脚上穿着拖鞋走下楼,一个鱼跃便潜入海里。
在海里我是一尾鱼,飞快地游动着,我用脚把大海踹来踹去,痛快无比。游累了,便一脚蹬开海水,甩一甩头发,湿漉漉地鱼儿一般跃回家。冲洗之后,一会儿就恢复了平静,刚才好像去了一趟超市似的。
当天色暗淡下来,天边的地平线会做轴,把大海一层层卷起,它虽不在画框里,我却要说,它是油画中最美的一部分。
夜晚,天上月牙小舟从窗外走进来,照着我的大床。我一个翻滚,就跃进去了,再不敢使劲了,就怕滚到波涛上。静静的海面,一弯淡黄色月牙小舟,一个女人,一身粉红睡裙,晃动在镜子一样的海面上。
我最愿意在窗前看下雨的场景,当雨滴落到水面,海面就像生出了无数豆芽儿,一眼望不到边,瞬间豆芽儿自己又折断了,痕迹一片连着一片……
想写它的时候,我就把它这么美美地赞扬一番。其实,见惯了的东西久而久之便视而不见,大海亦如此。
大部分的时间我感觉窗外就是大路,就是田野,就是平川,甚至就是操场……
每当遇到成群结队的外来游客,每当见到他们在大海面前大呼小怪的激动样子,我真正感觉到我是多么幸运,不由的一颗心狂跳起来,此时,真想从头至尾在海里游上一圈。
现在我又要写它:
阳光下,海面波光粼粼好似一排排孔雀开屏。实际上,我最愿意看到的是狂风暴雨来临的时候,海面似有千万匹烈马在奔腾,在咆哮,巨大的声音能传到千里万里之外。这时我总是突发奇想,如让大海来为《黄河大合唱》伴奏,该多么有力度。
我还是愿意看这幅情景:在风急雨急之时,所有的波涛可就乱了步子,一群群浪花的小妞在海面上撒欢地奔跑,它们坚决要跑在波峰之上,谁也不甘落后,纵使千里万里。这真和人生有些相似:多少苦难,多少风光。
它也有静下来的时光,微风从海面刮过,拉起二胡一样的调子,传出的全是坚韧、顽强和百折不挠的品性。
你仔细地看它,它的颜色也在变化,早上海面如同屋檐上青砖绿瓦,黄昏海面又如一片片鱼鳞在发光。总之,你见到它,它便会带着你竭尽全力地去想象……
你一定要有包容万物的心量,这样它在你眼前,是会以慷慨的爱相许的。
“云月相同,溪山各异”,根据自己需求,便看得更透彻。观景也要讲仁和义,以仁义为尊贵,景致也显尊贵。
现在大海又安静下来了,柳絮一样的白雾在渐渐飘舞,神话儿似的。
潮涨潮落,落多少月缺,长多少月圆,大海最宜行吟。大海有它的粗犷也有它的细微,可以作赋,也可以填词;可以写长卷也可以写小令。
住在这里,也许是前世安排好的,我的先人是怎样修行的啊?父亲曾经说过:他们都很淳朴。
这就够了。一个民族也需要淳朴,它能使天地合一,那种演变,山河必需。
想起圣人的话:天地不分古今中外,尊重景观的才算大人。亿万年光景转至眼前,大自然承载了我们的身影,逸怡相容,当然只有尊重和感激了。自我精神和万物相接,修炼便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我现在的想法是一分钟前酝酿出现的,由此没有比这一分钟更有价值的东西。
看来我真得重新审理“熟视无睹”这个成语了,排除成语中解释的意义,从中摄取其他的意境。另外,虽说它是一个成语,但是那四个字,是一道屏障,它阻挡了人们的目光,取消、诋毁了长见的美丽,无情地淡化了美景的延伸。
我不得不尊重外地来的游客,是他们带来的千辛万苦,震动了我。是他们雀跃的万丈激情,纠正了我的无视与冷淡。寻求她,便能得到她,看来外地游客们是得到了。在大海面前,把自身置之度外,反而拥有了自己绵长的生命。而我面对它,竟失去了激情的波澜,每日里还去寻求,这合乎道义吗?
海水与海水发生的碰撞是表像的,而当人的情感落上去,才能发生最猛烈的撞击。以海抒情,古今中外不尽其人,那情感把它的自然线条搅得起起落落。
众多大自然景观,多是世纪前或地壳移动、或火山喷发等等因素而形成的,他们也是经过了多次阵痛才产生出来,非常不易,焉能不存乎于心?就在眼前,不要忽视那些潮水,涨涨退退,人生亦如此。不过,当你失恋的时候,可别来看海,你的心态是什么模样,海就会在你面前变出什么模样。它是随着人的心情而起变化的。
海,坚实地就在我的窗外,它是大自然的元素。如果谈论它的真实及摧枯拉朽的价值,我想没有谁比我更具有发言权吧?我和它日夜厮守,仅是楼上楼下的距离。现在,起风了,我倚在阳台上,我的指尖马上就要碰着海水了。它沸腾,我的指尖都在颤抖,我理当活在它的价值当中。
关于黄昏的文章2:我凝望父亲走近黄昏夕阳
父亲,携手无奈,凝重的走向黄昏,一条蜿蜒的路通向暮色,伸向远方,背影倔强却驼不住坠落的夕阳父亲的诗篇,晨钟不在,意像模糊,却凝练深邃候鸟寻归,岁月放慢节奏瞻前顾后,失色的眼神,能洞察一只倦鸟的心事……
题记
父亲,携手无奈,凝重的
走向黄昏,一条蜿蜒的路
通向暮色,伸向远方,背影倔强
却驼不住坠落的夕阳
父亲的诗篇,晨钟不在,意像
模糊,却凝练深邃
候鸟寻归,岁月放慢节奏
瞻前顾后,失色的眼神,能洞察
一只倦鸟的心事,沧桑的脸庞
皱纹参差,能装进儿女们的
牵挂,低沉的嘱托,唯唯诺诺
暮鼓紧蹙,截不住衰老的进程
紫燕反哺,羊羔跪乳,任我
嘶声的呼唤,也不见一丝春风
刮过父亲的容颜,我只好将一枚
耄耋的绿叶,贴在胸口
疼痛的感觉,像一阵暮夏的蝉鸣
尖锐的刺向我的胸膛
故乡的炊烟依然飘散,日渐深密
的思念,牵引儿女的脚步
父亲的脚步,日渐迟缓,孤寂的
身影与母亲的灵魂,清守一世爱的坚贞
当秋风瑟瑟,落叶满地,一片雪花
的苍凉,挂在老屋的脊梁之上
一轮寒月,照亮一个中年的背影
在屋内,和一个苍老的身影沽酒对饮
相对无言,酷似有叙不完的父子之情
我默默无语,但我并非无动于衷
内心涌动的感情,在泪水中绽放
而我,却掩饰外表的坚强
双手托起一片落叶的惆怅
凝望父亲,乘一缕暮色的翅膀
固执的走向黄昏,走向夕阳
关于黄昏的文章3:生活在何处?
秋日黄昏,坐在颐和园西边的长椅上,看着被空气中弥漫的水汽蒸腾的完全变了形的太阳,渐渐落入山颠残红厚重的云堆里,这个题目一下跳入我的脑海。
在我活过的几十年中,黄昏总是在不经意间,让我的灵魂有种出窍升天的感觉:整个人仿佛飘浮在云端,四周一片金黄灿烂,一支从来也叫不上名字的小提琴曲,在天际若有若无地响起,天地间空灵透亮,杳无一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黄昏时这种同样的感觉常常让我疑惑:究竟身在何处?
类乌齐镇是西藏北部的一个小镇,完全是因为迷路,我们才到了这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当时已是下午4点,从地图上看,这里离当天想达到的目的地至少有300公里,按路况可能还有10个小时的车程。
因为急着赶路,车从镇边穿过我们并未作停留的打算。
可就在这时,朋友突然停下车。
一排白塔闪着耀眼的光,出现在眼前;在它的左侧一座约5层楼房高的大殿突兀地矗立着,投出斜长的阴影,足足占去了这个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镇的三分之一。
几个藏族老人围着大殿一边转经,一边向我们招手。
惊讶地互相望望,是好奇、也是被大殿的威严所震摄,我等一行5人不由自主地下车,走近大殿。
大殿内没有灯,只能借从窗户中射进的亮光,隐隐看清里面的佛像,十几个身披红色袈裟的“阿卡”在昏暗中席地而坐。
见我们进来,诵经声、经鼓声更响了,让人不由自主地屏声静气,生怕会触犯什么忌讳。
在殿内没敢多停留,就小心翼翼地迅速走出来。
刚刚走出大殿门口,一阵杂沓的脚步声就在身后响起,诵经声停止了,大殿长廊下的狗也叫起来。
惊回首,只见十几个“阿卡”蜂拥着向我们走来。
天啦,我们闯祸了?
“阿卡”们继续走向我们,嘴里还喊着什么。
定定神,才看清楚有一位手里提着一串钥匙,使劲向我们招手,又指指大殿两侧的楼梯。
疑疑惑惑地走到他们面前,被他们拍拍肩,领着登上楼梯。
楼梯更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阿卡”们“咚咚咚”的脚步声如履平地;我们则紧张地手脚并用摸索着爬楼梯,我满脑子是电影里的惊险镜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到了二楼大殿,这里比一楼要亮一些,紧张的情绪也有所缓解。
“阿卡”们在每一座佛像前都要给我们讲几句,虽然一句也听不懂,还是一个劲地点头。
在大殿的中央,他们停下脚步,拉我们跪下,让我们用手去摸放在地上的一些东西——木匾、石头、马鞍……借着微弱的光,趴在地上才辩认出木匾上的字——原来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查杰玛大殿……”。
马鞍……石头……脚印,猛然想起在拉萨时,一位僧人曾经给我们说起的皇上赐匾、格萨尔王的金鞍和他征战的脚印……“哦……对了,是康熙……是格萨尔王……”我大声喊起来,兴奋无比。
谁能想到我们竟会以此种方式、如此意外地见到了在西藏广为传诵的三件宝物。
“天哪,怎么会在这里?这地方这么偏僻……这是你们的镇殿之宝?”急着比划,大声问“阿卡”,问自己。
看到我们终于有所领悟,“阿卡”们笑了,很开心地学着我们的声调“格萨尔……康熙……格萨尔……康熙……”。
在相同的声音里,我们的疑惑和担心完全消失了。
出了二楼大殿,他们又拉我们登上三楼、登上大殿的屋顶。
这里蓝天高悬、豁然光明。
这时候,年轻的“阿卡”们已经完全现出了孩子气:让我们伸手去触摸金顶的金箔;好奇地看我们的相机,想马上看到照片;看我们走在屋顶上小心翼翼的样子,他们尽管笑得很得意,还是不忘伸手扶一下。
“家……家……”他们特意指给我们看不远处的房屋,那是他们的家;见我们看表,他们也从袈裟里掏出自己的手表和我们比;对我浅蓝色的时装表很有兴趣,索性取了送给他们,也算表达一点谢意吧……在夕阳下,在湛蓝广阔的天空下,坐在金碧辉煌的金顶旁,仰面朝天,感觉自己要飞起来了……车驶离大殿已经很远了,我们仍不停地回头遥望夕阳下的类乌齐小镇。
此刻,太阳正毫不吝啬地撒下它一天中最明亮的金色,将山峦、田野、溪流、草坡、大殿、白塔包裹得金灿灿的,耀眼而美丽;大殿屋顶上“阿卡”们红色的身影,被兰天衬得格外醒目,他们仍然站在那里向我们挥手;我总也不知名的那首小提琴曲随着白塔里升起的几缕青烟又缓缓飘起,闪着无数细小的光,令人眩目……黄昏里,曾经有过的感觉又向我围绕过来,灵魂开始向上飞升……这种感觉,和我在北京、在四川、在青海、在云南、在许许多多地方的感受竟一模一样,没有因为年龄、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同。
如果不是因为查杰玛大殿、因为那些“阿卡”们,类乌齐的黄昏留给我的印象也如许多个黄昏一样,空灵、透明、恒久如一……或许这就是自然,是自然以同样的力量,给我同样的昭示。
“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久留?总要不停地走?既然如此一样。”我问自己。
那些相同,让我想弄清楚“走”的意义。
从西藏回来,在颐和园又看夕阳西下时,不由得又问自己:到底生活在何处?
黄昏里,那些相同的感受中究竟有什么不同?行走是有意义的吗?
也许,我们还不能成为自然中的一棵树或一株草,在一个地方生长一生而毫无遗憾。
与那些坚韧的生命相比,我们更象是天地间的一粒尘埃,自觉或不自觉地移动着,渴望了解许多未知与不同。
它们是许许多多的人或事或物的现状或将来,以及它们在不同年代里留下的痕迹。
它们又为不同的人、事、物所承载,年复一年地在时空的长河里流淌,成为历史,成为文化,成为我们往往在同样的感受中渴望寻找的不同,于静默中等待我们叩问;我们只有借助与那些不同的人、事、物的触摸、对话、交流,才能感悟到这里和那里、今天和明天的区别,知道自己生活在何处。
在类乌齐镇上,它们是查杰玛大殿的木匾、石头、马鞍和“阿卡”们;在颐和园则是多少年前工匠们建造的玉带桥、佛香阁……以及园外鼎沸的人声车鸣、远处的大栅栏、三里屯、紫禁城、CBD……对这些不同的感知,自然是不能自动赋予我们的。
我们只有在行走中叩问、体验、呼吸……才能深深嗅到不同的自然混合着的不同人文气息所散发的味道。
很多自然风景,往往需要人文风情作注解,才能明白这里与那里的不同。
也许,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潜意识,就是去寻找这些不同。
这,就是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一处的原因?
常常,我会想起小时候躺在河边的石头上想象山外世界的情形。
生活在何处的疑问、生活在某处的不一样, 总是这样极其自然地和天地万物连在一起。
关于黄昏的文章4:黄昏,依着清荷听雨声
文/林汐儿
晓园幕雨潇潇落,忘忧常伴池边坐,观绿水清波,映水青荷五六朵
微薰过,两句新题破,细雨润池塘,蛙鸣影风荷
----林汐儿
荷生江南,犹如菊开东篱,是一种遥远的妩媚。
其实,这妩媚并不遥远,它就在西安的曲江池,那一池清荷如江南般清丽妖娆。
曲江池也叫太液池,晚唐着名词人温庭筠有时诗曰:“平碧浅春生绿塘,云容雨态连青苍。”一首《太液池歌》将昔日的大唐皇家池苑太液池描述得浩大壮观、美轮美奂。这个地方是唐代最重要的皇家池园,它的一砖一瓦间都写满历史的风尘。
每走一步,都仿佛看到了远古那位怀抱一把团扇,回眸一笑百媚生风情万种的女子。
暮色将近,空中散落一场微雨,而天边的那抹夕阳依旧。雨雾中的长安迷离中透着几分妩媚。
撑着一把雨伞独自走在雨丝深处,湿嗒嗒的空气浸润我落落满满的心事。在这个微雨的黄昏,我静静地站在池边读荷,听雨,品尽莲花的清质,感受莲的冰心。此刻,你只要静心倾听,你会依稀听见远古大唐红白莲公主在太液池深处千年幽怨的叹息。在席慕容莲的心事里,我竟领略到你那落寞的哀愁,我多愿化为莲,这样,莲的心事就成了我的心事,我的心事就是莲的心事,这样在芬芳的笑靥之后,我就会知道了莲的心事。这一回,我不想让你太早或太迟,我要在最美丽的时刻让你遇到……
渐渐沥沥的雨声把我的思绪唤回,眼前的太液池真是如梦如幻,你看那荷,你看她立在水湄,碧绿之叶婷婷如盖,清凌凌的水波在荷叶之下,雨珠落在荷叶上发出诱人的光泽,一滴一滴轻轻柔柔亲吻着那些白的,红的,粉的,或绽放或及开的花蕾和花瓣上,然后落入水中,花影随波荡漾起圈圈的涟漪。风过时,你看她风情流转,水波滟潋,看那荷叶轻涌,而随着荷叶水波一起转动的,还有你清水洗尘般的心。
这就是雨中清荷送给你的荷韵了,你看她,不管是晴天还是在雨天,只要是置身于这醉人的雨荷中,你都会想起《爱莲说》中的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会轻吟:“爱看小荷涨绿时,拨开凉润翠盈盈。凌波女子倚风欹。曳曳裙牵香蕊舞,离离叶动舞翩翩。半池青玉湿红衣”。在你心里,荷就是谦谦君子,就是在水之湄的佳人了。于是,心就像雨中荷花般圣洁而清明,就有了一种清淡出尘的超然。天高地阔雨雾朦胧之间,田田荷叶会让你想起手中的雨伞,那一粒粒雨粒被挡在伞外,伞内没有风雨;伞外,雨珠落于荷心,悬着,你会发觉这雨中之荷,原来竟有一种宁静清新的动感,雨滴和荷之间有一种神奇的默契。
雨飘飘洒洒,像是与荷在窃窃私语,又彷佛是呢喃:最是销魂黄昏雨,风静鳞光嬉绿影,雨余荷韵奏清弦。荷叶是洁净的,洁净得没有一丝杂色,执着地承载感情的雨水,眷恋着与细雨那份无尽的思愁,积累着积累着,终于不堪重负,在凄凉的风中垂下了头,洒满一池的泪珠……荷是懂得珍惜爱的,即便明知爱转瞬消失,也要将那光芒璀璨的情感在失去之前好好放在掌心,看着它在心灵的叶脉中溢动着璀璨的光芒,不在乎天长地久,只为曾经拥有……你会为她这份纯纯的心性而打动。
雨,低吟浅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凝碧的波痕里尘心幽哀、烦恼情思慢慢隐去。只余那一池的雨、盈嗅荷香和三两蛙鸣。我解读着似天籁般的花语,聆听委婉动听的莲曲,眼眸里摇曳在雨雾中的荷,依旧那么美丽、婷婷婀娜。
我终究不是荷,终究不是太懂她,我要慢慢细致地品读,在诗经楚辞的古典里,在唐诗宋词的婉约里,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在千年大唐曲江的古韵里,然后在余光中的雨中等你,在这个微雨的黄昏依着你,共一曲水中莲,雨中曲。
关于黄昏的文章5:春日黄昏
文/郑帝
春日黄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着阳光一点一点凋谢,像花朵一样渐渐老去,春日黄昏就蓄含了胭脂的颜色。月色尚未橙明,晚风暖人。抬抬头,天上有云散淡的云如烟似絮,拖着长长的影子,像是薄薄的翅膀,每一屡都驮着一尾风。
这样的黄昏也许你会想起许多年前轻轻靠近一只蝴蝶,悄悄地,静静地,拈花一样的捻住一对翅膀。这样的黄昏,静静的湖水会漾出许多莲花,水面游着一群青色的鹅,莲叶上水珠滚下来。
在古人眼中,春日黄昏是诗意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传神地描绘了黄昏,月色,湖水,清瘦的梅枝,清幽灵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独饮黄昏,暗香徐来,思念许许……于是黄昏里就出许多的兰舟,一些素衣的女子,莲步暗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天长共一色”,有水鸟忽然惊起,向着落日飞去,光影交错,黄昏就生成一幅画。
春日黄昏下的水面总是容易让人想起流逝,在这样的光线下,容易患上回忆症。想起的,都是那些再也回不来的好时光。但是,什么才是好时光?也许,回不来的,都是。只想在黄昏的时候,如孩子一样真诚的坐着,等着水中的鱼游出水面,与我对视。让黄昏在冥想里变得似是而非,蓄满水意。还想起,世间最好听的声音是那些带着黄昏质地的声音。温暖,牵心,一句一句递来时,一如某日推开一扇门,门里一灯下那碗冒着热气的米粥,那是绝美的色彩,世间所有的美好,也许就是它。
夕阳西去,月光与屋顶寂静相会,光线中一脉江南,有钟声缓慢而来。想有一支笔,有很淡的碳色。画一湖水,画一枝荷,一弯月一脉山,画那刚刚隐去的春日黄昏。也许是意识里有了老的意味,开始不喜欢太过分明的色系。如果要调色,那该要用到黄,红,黑,白。若有绿意,还得要一丝蓝。颜色一种一种加上,调开,春日黄昏亦缓缓到来。编客部落:学术期刊编发。编撰文秘。网编营销。编创文化。编意生活。公司策划。扣2971820663
泛黄的颜色,也是黄昏的颜色,仿如烛火下祖母的脸,安宁,慈爱,让人沉静。其实,有时未曾享受过春日黄昏,总是轻易让它过去。
关于黄昏的文章6:黄昏
文/山雨
黄昏的时候,趴在阳台上,点支香烟,这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候。黄昏对于夏天是一种奢侈,就如同阳光温暖的午后对于冬天。
生活的城市不大不小,却有种赖在这不想走的感觉,这种感觉从几年前一直持续到现在。刚到合肥时,是个夏末的日子,在书店泡了一天后,出来正是黄昏,还能触及夕阳的影子。那天是周末,我躺在琥珀山庄的草坪上看夕阳,然后给以前的老师发短信,说这里有美丽的夕阳,有干净的天空,有有节奏的喷泉,还有孩童们的嬉戏,飞舞的风筝。从那一刻起,我那残存的童年回忆被彻底地俘虏了。我开始相信命运,冥冥中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追寻,一个适当的机会我们就会寻找到想要的答案,这一切是无声的,无声中我们学会了选择生活。
阳台下面有几棵树,浓密的叶子里夹着几朵花,洁白如玉,奔放而不张扬,就如同这座城市的美。树的旁边是条水泥路,一直通向后面的几幢楼。每天黄昏都有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骑着自行车经过。我始终看着她穿过视线,然后消失。一次无意间得知她也是外地人,拿到了会计证,英语还过了六级,准备在这里定居。视线里的那朵白花,始终在眼前晃动,就像起风的日子,花变得若隐若现。以前并不知道那花叫广玉兰,也没有留心过这方面的资料。可我欣赏它的生命力,已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的了,但一直生机勃勃。黄昏,也因此而生动无比。
第一次离家是到县城上高中,我14岁。当时是大哥送我的,领了书,找好了宿舍,大哥便匆匆离去。走的时候大哥说,以后生活就全靠你自己照顾了,我说没事的,你走吧。那天天气很好,夕阳很美。可黄昏到来的时候,我变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到食堂打了饭,却一口都吃不下去。站在教学楼的阳台上,朝着家的方向遥望,第一次因为想家而泪流满面,那种钻心的感觉一直持续到黑夜的到来。那段日子,特别害怕黄昏的到来。一直以来都找不到原因,为什么思念会在黄昏到来的时候变得越加明显。可能也如同命运,我们无法弄清,却被它主宰。
听过一首叫《黄昏》的歌:过完整个夏天,忧伤并没有好一些……那凄美的音乐和歌词,总是让人安静。闭上双眼站在夏日黄昏的空旷里,的确有种想离开自己的感觉,那是一种空灵的自由。曾经无数次在脑海里重复一个梦境,梦境中的我坐在黄昏的沙漠里,那里似乎就是天涯的尽头。太阳落得很低,没有风,没有叶子,四周一片宁静。我一动不动地凝视着远方,虽然远方就在眼前,虽然远方一无所有。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趴在一个破旧的阳台上,香烟烧痛了手指。
关于黄昏的文章7:眼睛
文/李-俊文
黄昏,诗人常到湖边公园寻找灵感。公园有几排长椅,一对对亲密偎依的情侣给美丽的日落景观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情调。诗刊上便常出现这位诗人写的爱情诗。
一天黄昏,一条长椅上出现了一个长发姑娘。她的背影看上去很美。别的椅子上都是坐着一对,形单影只的她自然引起诗人的注意。于是诗人就朝她走了过来,这才发现她有一双好美的眼睛:似清泉、似山溪、似月光下的水波……诗人的心儿颤抖了。
姑娘端坐着一动也不动,神色沉静,似陶醉在日落的美景中……诗人回去了,就写了一首关于她眼睛的诗。
此后,诗人每天黄昏都到公园去,那姑娘也总是端坐在那儿。诗人感觉到自己心里已有一种强烈的渴望。终于,他控制不住自己了,让自己写的有关她眼睛的诗做媒,去和她相识。
然而,姑娘的话让诗人大吃了一惊——“其实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是个盲女。”诗人不信。“我何必骗你。”姑娘认真地说。诗人心里的渴望很快退潮般消失……诗人好久没再去公园。
一个月后,诗人又到公园去。那姑娘还是坐在那儿,只是身旁多了个英俊的小伙子。那个小伙子搂着姑娘的肩头,很亲密,诗人不由自主地走过去……
“我是个盲人,你不后悔?永远不后悔?”小伙子回答:“我就是你的眼睛!”
听了这句话“我就是你的眼睛”,诗人心里在一阵悸动,好诗!
然而,诗人并没用笔把这首诗写出来,只是默写在他心里。诗人又好久没有到公园去过。当他再一次去公园见到那姑娘已是三个月之后。那天,黄昏的景色很美:燃烧的斜阳,朦胧的远山,展翅的白鹤,平静的湖水闪着金光……可是,姑娘身旁却没了那英俊的小伙子,诗人怀着一种异样的心情走了过去,发现在姑娘俊俏的脸上有两道泪痕。
“你……怎么啦?”
“你,你是谁?”姑娘问。
“我是那个……诗人。你男朋友呢?”
姑娘沉默了一阵,才开了口:“车祸……死了。两个月前,我们去登记结婚,为了救一个小孩,他……”诗人心里一震,然后在姑娘身旁坐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诗人终于鼓起了勇气,说“我愿意……做你的眼睛。”“我有眼睛。”姑娘顿了一下,接着说,“他临死前,要求医生把眼角膜移植给我,手术成功了。是他给了我一双眼睛……”从此,诗人不再写诗了。
关于黄昏的文章8:得倦窥窗,不意雪敲门
文/秩名
昨日黄昏小儿发现了西边天空的瓦片云,我交给他看云识天气:早上瓦片云,中午晒死人;晚上瓦片云,一天雨淋淋。孩子问我是冬天吗?怎么不会下雪。我告诉孩子:明天可能会下雪的。真的飘雪了……
来了,终于来了,这冬季的雪……
最近几天心绪是写满燥意的,干哑的喉咙中总会挣扎几句是冬天吗?连个雪影都未盼到。从小雪盼到冬至,这冬季看似过了一半,一年的三场雪未见半粒。从冬至盼到大寒,这没有半丝寒意的冬季却吹凋了我对雪的期盼。
望眼欲穿处,昨日的黄昏,条条带带的瓦片云遮掩了日落,黑黑沉沉是有些湿意的。怀盼雪飞,风雪未至,浅风吹落几滴叮咚冬雨,疏解冬燥,聊胜于无吧。
昨夜有雨未雪愁煞人,数度窥云,总想将其撕为棉絮,飘零几朵吧。几度凭栏远看山云黛转浓,那里是不是雪的故乡。叩醒云扉掩映开,终于来了,这冬季的雪……
梦里飞花不断,今见雪的纤影婷漫。舒舒缓缓,原想铺了一地的,却只见花落几瓣……
是下了雪,心随雪收了燥意,一声叹息,几片也是下了……
是下了雪……
关于黄昏的文章9: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文/诗心静美
落日黄昏。瘦削的枝头挂着一轮红日。水洗般清澈明亮的美。那红,染了西边的云彩。冬日的黄昏,尽管天冷的出奇,因了这日光,变得温暖,美丽。一天之中,我爱早晨的朝霞,黄昏的落日。这份喜欢,既是新生活的开始,也是忙碌结束后,回归内心的喜悦。
太阳还没有隐没在山脚。西窗外,还是火红。独站高楼,看着落日缓慢西斜。自然的美丽,在刹那的时光里。第一次爱上黄昏,在后海。在桥头,我看到夕阳染红了天,那红,艳艳的,流泻到湖水里。湖水红了,白色拱桥,夏日葱郁的树,小船,好美的黄昏。黄昏是摄影师的独爱。因日光的柔和细腻,成为他们眼里最美的风景。也是,我的。
手捧一卷书,临床而坐,思绪在遥远的黄昏里。美丽多情的黄昏,载着无数的孤独与寂寞。那个女子说,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读李重元的这阕词,我就被这句话吸引。这门,是柴扉?不,还有那扇心门。黄昏了,天要黑了,是远去的归人回来的时候。她独倚高楼,望穿秋水:远处,碧草流入深远的古道,远方的他还没有回来。一日又一日。杜鹃啼鸣,声声悦耳。在思妇的心里,平添无限的愁绪。她怕鸟儿鸣叫,怕漆黑的夜。落日前,急急地关上房门。归人不归,何必留着希望。无限的希望,就是更深的失望。不再思他,不再念他。思念反而随着太阳落山,越发的深了。孤独的背影消失在掩着的柴门里。关上了柴门,关不住的是寂寞。
萋萋芳草,柳外高楼,杜宇声声,雨打梨花。不多的字中,凝聚成两个字,孤独。这份寂寞在孤独里,随着夜深,思念反而更重。雨打梨花。娇美的容颜,苍老在等待的岁月里。两行清泪,在她美丽的容颜上流淌。思念化成点点相思泪。流在夜深人静的深闺里。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景,由远而近,这情由外而内。这相思,在黄昏里格外的浓了。
关于李重元的生平很少。李重元是他还是她。有资料用的是他字。如果是他,这王孙,想必就是诗人自己。他把自己对她的思念,以她的口吻,诉诸笔下。她的思念,就是他的思念啊。如果是她,每一个字里,都饱含着相思的情谊。李重元,传世词作仅《忆王孙》四首,这一首为其四首中的春词。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无论是他还是她。现实的生活中,他们一定有着美满的婚姻,才会有思念的疼痛。“明月斜侵独倚楼”,“独拥寒衾不忍听”。这两首词中,两个“独”字,写尽了孤独和伤感。也道出了曾经相守时的欢爱与缠绵。爱的深,思念更重。
唐代文学家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同样刻画了登高远眺的思妇形象。一条又一条的船儿从江面划过,哪个船头肯为自己停留,送回朝思暮想的他。黄昏时的梳洗,只为心爱的人。等待着远方的他归来,看到美貌如花的自己。何等的欢快与爱慕。欢快的心情,等来的,却是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失落。
无论是李重元的词,还是温庭钧词中的她。无论孤独还是失落,在对归人的盼里,是无尽的相思,无尽的爱恋。相思的疼痛,藏在昔日的幸福里。
李清照的黄昏又是怎样的呢?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古人向来是悲秋伤春的。李清照的秋天更是悲凉。一个人守在窗边,孤单落寞,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对于相爱的人,时间飞流而逝。孤独的她,守着窗儿,就是守着寂寞,这寂寞,从黄昏到天黑,比一个世纪还要长。这阕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前期作品中的清新欢快,浅斟低唱,已经埋葬在国破家亡,夫死伤心地了。如果说,李重元的黄昏里是孤独寂寞的,温庭筠的黄昏是欢快失落的,她们还有幸福的等待。李清照远没有那么幸福,她的黄昏,是满地的凄凉,幸福在赵明诚死后成为遥远的回忆。秋思绵绵,在幸福失去的伤痛里,曾经的恩爱,连回忆都不敢有,每每想起,只能听见黄昏寂寞里心碎的声音。
一样的黄昏,一样的孤独。一个放在等待中,一个留在回忆里。黄昏,是归来,是相聚,也是孤独和寂寞。
夕阳,很美。如梦如幻,转瞬即逝。在悠久的古文化里,一个意象,一份思念。它没有《回家》萨克斯曲的悠扬,但它是静美的,情深的。现代生活的我们。当我们深爱的人远在天边,我们还会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还会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还会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我们爱的不深了,还是在忙碌中忽略了爱情?是我们相处的时间长了,把一杯爱情的香茗喝到了无味?是我们洞彻了人生,活得太现实,不需要生活中的诗意?
我们总是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安慰自己与爱人的分别。我们总是劝慰自己,没有她或他生活得会更好。是我们的心太脆弱,无力承载沉甸甸的爱情,还是古人的情比我们更重。
我们无视了多少美丽的黄昏,就丢失了多少诗意的爱情。是古代女子更懂得深爱,还是我们在生活的忙碌中缺乏了诗意。是古代女子更懂得独守寂寞,还是社会的喧嚣,我们丧失孤独的权利。
在今天的大环境下,我们有足够的媒介填补我们内心的空虚。孤独,寂寞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学会为自己的心灵疗伤,学会用不同的内容填补我们苍白了的心。爱情学会了流浪。一段爱情去了,新的爱情马上就来了。是我们爱的不深,还是不够。是我们活得太现实,还是缺乏守望爱情的执着心。如果给你选择,你愿意做一个时尚女郎,让爱情随遇而安,还是甘愿做一个古代女子,守着一抹夕阳,等待深爱的人,千里迢迢的归来。
夕阳很美。爱情在黄昏彼此的相守里,孤独的守望中,更美。守望现代人的爱情,守望今天的幸福,守望生活中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