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故乡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故乡文章1:乡愁在心
文/曾海波
故乡的水,故乡的土,生机盎然的小村庄,在我存在的那一天开始,就打下了烙印,浸润到我的血液,在我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让我的灵魂落寞疲惫之时,飘落歇息。
那是一片凝聚着希望和爱的土地——一弯小河,大片大片的麦地,向大自然展示它的勃勃生机。遥忆堤边的祖屋,沿着316国道顺着河堤,那儿有母亲温暖的手拉扯我长大的童年,湾子旁边改建了柏油公路,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但在我记忆中,却还是原来的模样。
当时的我背起行囊到县城和孝感求学,故乡就像一粒种子种在心里,我经常一遍又一遍地询问自己,如果再回到故乡,那些绿树、芦苇和小河,它们还认得我吗?时间一天天过去,故乡的模样只剩下一些零散的碎片。总爱沉浸在梦乡的我,一度把那条府河当成精神的归宿,总会把混沌苍凉的河水,幻想成柳树低垂、碧波荡漾、小舟横陈的意境,又把自己幻想成撒网的渔夫、游玩的书生、远行的旅客等诸般角色,那河里的水草和带鱼腥味的小鱼小虾,是多么让人怀念。
池塘残荷泛香,田野稻收秋忙,屋前雪花飘飘。樟树如伞,撑开一片绿荫,褐色的小花如流苏一般,缕缕滑落,如淡淡的白霜。抬头望天空旷悠长,有成群的大雁,在蓝天书写行囊,记录着归途的雁阵,田野里还有迟收的大白菜,在阳光下暖洋洋地伫立着,显露冬日闲散的时光。
时隔30余载,分明是久远的回忆,那清淡的香,相似的景,交织成一片乡愁,亲人的音容笑貌,徘徊心头。漫步在乡间小路上,那载满记忆的景象,在岁月辗转中,时不时像蚂蚁在手心咬了一口,有蛰人般的疼病,酸涩的情绪从心底汩汩涌出,故乡的祖屋古朴宁静,屋后那一片斜风细雨中,摇曳的竹林里,一节一节地扣着斑驳的墙院,铮铮如诉……
小牛在堤边吃草,夕阳就要归山,呼唤小牛的阵阵“哞哞”的回音,在晚风中回响。我坐在板凳上,津津有味地托着下巴听爹爹讲故事,饿了就蹲在灶台下,扇动着埋在炉火灰里的红薯,狼吞虎咽,一脸灰烬……
背着行囊,一路向前,一步三回头,父亲殷切希望的目光,母亲哽咽的叮咛……乡愁是祖母推门时的咯吱声,是父亲清扫落叶时的簌簌声,是母亲按压水井手柄时的吱哑声,是青草、柴梗、泥土的芬芳,是蒸包谷、烤红薯、煮南瓜的糯甜香,是梧桐落叶织成的金色海洋,是我指尖流淌的岁月,书尽眷恋,吟遍清欢。
乡愁就像朵朵燃烧的瘦菊,一瓣一瓣慢慢剥开,一幕幕在心海翻腾,每一次脉动就是一次碰撞,连续生命的始与终;乡愁支撑起生命的轴心,如同圆规的锥脚,无论你划出怎样的人生轨迹,故乡总在那里,不离不弃,不生不灭,在岁月的轮回中,执着地坚守。
一路乡音激荡,拨动心弦。直到今日,我才豁然明白,为何一阵路过的西风,便能踩痛我相思的弦。为何一场侵袭的冷雨,便能濡湿我思乡的双眸。原来乡愁在心,已烙进血液,刻入骨髓,那是我成长的土壤,是滋养我灵魂的养料,是我生命里经历最早的爱与被爱,那么深、那么沉。
故乡文章2:老街·老蟹·老店
文/项志明
故乡在丹阳导墅镇,一座古老的江南水乡小镇。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小镇只有一条长不足1公里、宽约3米多,由麻条石铺成的街,小镇的人们都叫它老街。儿时,我的家位于老街西面,俗称“西街头”。
老街的两旁,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的民居,供销社、药店、保健站、新华书店、茶馆、老虎灶等公共设施沿街两侧鳞次栉比,让老街成为小镇名符其实的经济文化中心。记忆中,最吸引我们小孩的是“西街头”老蟹开的补鞋店。我刚上小学时,老蟹大约40来岁。这“老蟹”的外号从何而来,一直无人考证,但当时老街的人们都这么称呼,久而久之,其真名反倒鲜为人知了。
记得老蟹的补鞋店也就20来平方,除补鞋外,还兼租小人书、卖大碗茶,在当时也算是多种经济并营了。店里的一面墙壁上,老蟹并排拴上了四五排绳子,那众多的小人书便一本本整整齐齐地挂在绳子上。想看时,只要和老蟹打声招呼,便可以到绳架上自行挑选,一分钱一本。但那时的农村家庭,条件还是非常拮据的,大人偶尔能发慈悲给上几分钱,到老蟹店里看上几本,就是莫大的快乐了。
大碗茶则是摆在鞋店门口两张拼起来的方凳上,说是大碗,其实是一种很厚实的玻璃杯,杯子上还盖有块裁剪得四四方方的玻璃,红茶一分一杯,绿茶两分一杯。因为平时老街的人流量非常有限,大碗茶并没有多少生意。只有到了每月赶集的日子,坐在店门口喝茶的人才会多起来。每到这种时候,老蟹又要补鞋、又要卖茶,往往就没那么多精力盯着小人书了。
发现这个秘密,我们总是把平时的几分钱攒起来,留着到赶集的时候去租小人书看。趁着老蟹没空盯着,看完一本便迅速地到绳架上换上一本,坐在小板凳上继续看。也有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会一起去,每人租上一本,看完后几人偷偷换着看,一般老蟹也发现不了。这样,每人花上一两分钱,有时竟能连着看上五六本小人书。回家的时候,除了看小人书得到的精神享受外,那种“赚便宜”的心态也会让我们感到莫名的快乐。直到若干年后,我回老家偶尔遇到老蟹,还非常得意地和他说起小时候“赚便宜”的往事。孰料老蟹听完却哈哈大笑,说当年早就发现我们这些小伎俩了,只是想着那么多小人书放着也是放着,多些人看还能带来点人气,再者喜欢看书的孩子也都是好孩子,于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听老蟹说完,当年那种“赚便宜”的快乐顿时烟消云散,代之的却是汗颜了。
遇上老蟹生意不是太忙时,兴致上来,老蟹还会讲故事,当时我们称之为“说书”。但想让老蟹开讲当时却不是件易事,通常他会摆摆谱,往往要等我们小孩子聚多了,夏天要让大家给他打打扇子,冬天要让我们回家给他搬个小火盆烤烤火。吊足了胃口,才会咳嗽一声,抿口茶润润嗓子正式开讲。记忆中,老蟹的“说书”特别受欢迎,他脑子里的故事是那么的多,三国、水浒、西游记、封神榜,还有聊斋里那些听了让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仿佛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没有他不知道的。讲至精彩处,连门口喝茶的大人们都禁不住围拢来听。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射雕英雄传》等港台影视剧热播,武侠小说开始流行开来。老蟹因势而为,把墙壁上那几排绳子换成了简易书柜,由出租小人书改为出租小说书,每本每天一毛,热门小说每天两毛。在小镇,老蟹的租书还是第一家,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生意是异常地火爆,热门小说常常要登记排队好多天才能轮到。除了武侠小说外,老蟹的店里还有很多中外经典小说,像四大名著、《平凡的世界》《家》《春》《秋》《狂人日记》《堂吉诃德》等等。记忆中,我开始读这些经典小说,就是那时从老蟹店里租着看的。当时为了省钱,一本小说往往不到一天就囫囵吞枣地看完了,对里面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直到工作后有钱可以自己买书,再把这些经典小说买回重新慢慢品读时,才领略到这些经典中蕴藏的历久弥新的人文知识和时代魅力。
进入90年代,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富裕和文化生活的丰富,电视机、录像机等稀罕玩意开始逐步走入小镇的家庭。不得不佩服老蟹的经营头脑,还是那几排书柜,他把小说书又换成了录像带,在小镇率先租起了录像带,每盘每天一元,生意依然那么火爆。
进入21世纪,录像机慢慢淡出了人们视野,代之的是VCD机、DVD机等,老蟹又把租录像带改为租光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小镇人们的商业头脑也得到了极大开发,租光盘的店宛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1公里不到的老街上竟有五六家,加之光盘本身价格低廉,老蟹的生意自然没有原先那般火爆了。只有补鞋的营生,老蟹一直没丢,后来还增加了修拉链、配钥匙等活计。活计不多时,兴致上来,老蟹依然还会说上一段书,但早已没了我们小时候那么多忠实的小听众,只有三两个没事的老人偶尔会聚拢来听听。说上一段,看大家兴致不大,老蟹也就表情落寞地偃旗息鼓了。
一晃多年过去,如今再回导墅镇,老街虽然还是那条老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早已失去了旧时的繁华和热闹。老街两侧那些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大都翻建成了新式楼房,曾经的商铺也已逐步搬至河对岸的新街,散落在老街的中和茶馆、供销社等仅有的几栋老房子,虽然还基本保持着原有风貌,但早已被岁月的刻刀雕琢得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西街头”老蟹那间补鞋店不知何时也已关门息业,老街成了真正意义的“老街”。只有街面那些坑坑洼洼、错落有致的麻条石,虽历经多次修缮,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模样,时时向人们诉说着小镇的悠久历史和那些尘封的店铺繁华,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不时勾起我们这些小镇游子记忆深处的家乡情怀……
故乡文章3:乡村雪趣
文/王国梁
真怀念故乡的雪啊!一场大雪过后,整个乡村便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妙趣横生。
冬夜漫漫,人们的梦也是长长的。那时候没有天气预报,雪的到来完全是从天而降的惊喜。在某一个有梦的冬夜,雪蹑手蹑脚地来了,它们好像生怕惊扰了人们的美梦,也怕惊扰了酣眠的村庄,所以屏住了声息,没有丝毫的声响。雪就像一群长着轻盈翅膀的精灵,悄悄飞来,静静地落满世界。
早晨醒来,推门一看,竟是大雪盈门!那种惊喜我多年不曾体会过了,就像是忽然之间,梦中的情境变成了现实——昨夜有雪花入梦,今晨与雪相拥。顷刻间,乡村醒来了,人们大声欢呼着:“下雪啦!下雪啦!”
雪铺了厚厚的一层,屋顶、树枝、矮墙、草垛、鸡棚、院子,全都是白的。洁白的雪,让世界变得粉妆玉砌一般剔透。父亲总是早早去扫房顶的雪,我也蹬着梯子攀到房顶。居高临下看雪后的景色,别是一番壮美!田野里白茫茫一片,雪地上还没有留下足印,光洁得如同玉石铺成。遥望远处的群山,全都成了白色的,白雪覆盖,掩盖了群山的棱角,山的曲线因此变得和缓有致,像个丰腴的美人儿。我忍不住大声朗诵起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人在开心的时候总是情难自禁,总觉得不抒个情啥的就不足以表达此刻的心情。父亲文化不高,但毛主席诗词背得滚瓜烂熟,此时他终于找到了抒情的出口,于是也像我一样,背起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不时纠正父亲那蹩脚的普通话发音,父子俩一边扫雪,一边背诗,玩得不亦乐乎。
雪的到来,带来无限欢欣。有动听的歌声从某个方向传来:“我爱你,塞北的雪……”那个年代,文化生活虽然贫乏,但每一个地方都藏着文艺高手。小村庄也是藏龙卧虎之地,人们平素不发一言,但一场雪足以让他们展现热情与才情。雪没有封冻人们的热情,村庄反而因为一场雪,活了起来。那种最质朴的、原汁原味的表达,最让人兴奋。“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为一场雪歌唱、舞蹈,真的是太值得了!
孩子们欢腾起来,朝着隔壁邻居家大喊:“出来玩啊,去胡同口堆雪人喽!”一会儿工夫,街头、胡同口聚集了一群群的孩子。大家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孩子们一起动手,很快堆起一个高高大大的雪人,只见东家的小三飞快地跑回家拿了一只胡萝卜当雪人的鼻子,西家的山子也跑到家里拿了两只煤球当雪人的眼睛。一番打扮,雪人活灵活现,也在笑眯眯地看着这些欢快的孩子。大家玩得正开心,不知谁的后背遭到一只雪球的“袭击”,他叫了一声,低头团起一只雪球,然后跃跃欲试,寻找目标,大家赶紧跑开,一场“雪仗”开始了……
真想念故乡的雪啊,就像想念儿时那个竹马青梅的伙伴一样。我似乎又感受到雪后那清新而凛冽的气息,又看到那富有生机的画面。故乡在远方,雪在我心里……
故乡文章4:乡音
文/邵天骏
在远离故乡的境外生活了几十年,一旦有机会听到久违亲切的乡音,闻到故乡缕缕特有的韵味,那种激动的心情常常溢于言表,让旁人为之唏嘘、感慨不已,很久也难以在心中轻易抹去。我就遇到了这样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至今在我的心中总能激起涟漪,回味无穷。
那是在阳光明媚的金秋十月,我们随上海的一家知名旅行社乘飞机去香港、澳门进行五日经典游。第三天是游客的自由活动,于是我与诸位亲朋好友一起,前往当地的一家茶楼喝早茶。
街上的车辆早已喧嚣起来,但路上的行人却是寥寥可数。当我们在茶楼坐下时,不大的楼面已经坐了许多人。香港人与同属南方的广州人一样,也有每天喝早茶的习惯。这里的早茶,不仅有品牌上选的各种茶水,还包括许多风味独特的点心,且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我们每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别点了不同的茶水,入乡随俗地点了一些上海吃不到的点心,随后就开始声音不大地畅聊起来。
此时,坐在旁桌的一位穿花格子衬衫、头发梳得纹丝不乱的大伯始终不声不响地盯着我们这里看。我以为我们的声音可能影响到了他,于是忙叫大家声音轻些,以免打扰他人在此喝茶。然而这位大伯见我们突然小声说话,马上站起径直朝我们这边走来。见状,我赶忙迎上前去向大伯表示歉意。可是大伯说:你误会了!不是那样的。刚才你们讲上海话,顿时勾起了我的浓浓乡愁。我是无锡人,十岁之前曾经生活在上海,后移居香港,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我听出了你们的上海口音,内心非常激动,很想多听听你们的声音。
于是,我们请大伯一同入座并开始闲聊起来,得知大伯今天是要出门办事的,同时顺便买一份报纸看看,因时间尚早,就在茶楼里坐坐消磨时间。大伯非常健谈,虽已在香港生活了这么多年,且完全是一副港式打扮,但依然是一口浓浓的上海乡音夹杂着少许无锡方言,与我们交谈完全没有语言障碍。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悄悄过去了许多,大伯似乎仍意犹未尽,在滔滔不绝中心情十分愉悦。临分别时,大伯依依不舍地紧紧握住我和大家的手,感谢我们的乡音为他解了乡愁,感谢我们的乡音为他带来了快乐。
香港喝早茶,他乡遇知己,乡音解乡愁,原来乡音竟是那么的牵动心弦,扣人心扉。乡音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乡音也可以产生许多朦朦胧胧的美,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这虽是我人生的一段小小插曲,却是我旅游归来后感动至今且最难忘的美好记忆之一,让我从中感受到了乡音的弥足珍贵。
故乡文章5:采春气
文/王祖文
每次初春回故乡,我都喜欢独自一个人到故乡的山头上走一走、转一转,采集采集春气。
故乡的气候比关中冷一些,春气来的相对晚一些。但这不妨碍我采春气。
采春气是非常愉悦的一件事情。清晨起来,全当锻炼。一个人悄悄地走出院落,顺着对面的山梁,走呀走,当走到最高处的时候,全村的村容村貌一览无余,就连邻村的地貌也映入眼帘,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顿时涌现出来。
这个时候,你随手在向阳的泛绿意的小草地方伸去,手向下挖,草根裸露出来,呈现鲜嫩的状态。你用嘴嚼一节,一股淡淡的草香向灵魂深处传递开去。
随手抚摸柳树枝,外表依然是那样坚硬,但是内里已经开始柔软起来,舒酥起来,已经将大地的春气吸纳起来,一点一点地展现起来。
乡村的村民向来是勤快的。家家户户冒开了炊烟,勤快的农人已经下地开始送肥,有的开始清理玉米葵花的残余根茬。有的喂猪,有的开始放牛,有的人家打开放戏机播放陕北民歌。
远处的山顶上,看到了晨练的人。我在猜想:他一定是一位干部,起码在县城工作的干部。因为农人一般没有这样的习惯,也没有这样的雅致,更没有这样的闲暇时间。这人锻炼是一方面,大概和我差不多采集春气是另一方面的目的。
极目远望,附近的山地上,邻村的土地大多闲置起来,被蒿草占据。本村的一些土地也被闲置起来。无论是闲置的土地,还是没有闲置的土地,我都想亲自用我的双脚走一走。幼小的时候,我走过这里每一块土地。有的是因为耕种走过,有的是因为拔草走过。有的土地我已经久违了。至少40年没有走过了。但人就是这样怪:我喜欢在这样的山地上走一走,我走在这里比走在西安、北京、纽约最繁华的街道舒服。
我都搞不清楚:我为什么爱在这样的山地是独自走一走?说我爱这块土地太笼统,说我喜欢这块土地是不是有些太矫情呢?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走在这样的山地上,我能重新找回好多失去的感觉,找回好多失去的东西。在这里我不仅能采集到春气,更主要的是能采集到吸纳到自己最需要的地气。是的,在城里待久了,人即使置身春天,人恰恰少了地气。少了地气,即使采集到春气又有多少价值呢?
在这山地上,我碰见了89岁的编织艺人三爷。他上山来割编筐子所需要的条子。他腰腿灵活,没有毛病,干活灵便,上山下山自如。他一年在农闲时间编200多只筐子,我曾经将他的事迹发表在省报上。他说他在北京城转了一趟。外国人见了他纷纷围裹上来要和他合影,要给他照相。引的众多路人围观,让他在北京的繁华街头好逛不成。他成了北京街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就在这山地上琢磨:北京城的俊男靓女、北京城的外国人为什么喜欢和三爷合影照相?表面原因:89岁的陕北老人,围裹羊肚子手巾的陕北老人,走路一路小跑的陕北老人,在他们看来,这是难得的乡间味道乡间色彩乡间元素最重最浓的老人,北京城平时基本见不到这样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他们稀罕,所以他们穷追不舍啊!三爷说这些人和他合影为他照相已经让他烦了,但是他不好意思拒绝啊!
其实,这不也是外国人都市人在三爷身上采春气吗?这是一种精神的春气,这是一种心灵的春气,这是一种靠常年劳动修养成的春气,这是一种健康的春气,这是一种没有过度物欲化的春气,这是原生态的没有污染的春气!越是发达的地方,越是现代化的人们越需要这样的春气。不是吗?有本事你活到89岁,就地像三爷一样跑几圈让大家看看,且不说上山劳动下山编织了。
三爷就是乡村土地上最好的春气,在这寒冷的山地里,和他交流,就是采集最好的春气。我感到了太美的愉悦,太多的收获。
这样的采春气,连做梦都在进行着、快乐着。
故乡文章6:故乡的味道
文/曾卉
在深圳的几天时间里,我寄住在一个朋友那儿,她是我的大学同学,平时都是一股热心肠,在她的小居所里,我更感受到了她的情谊。
作为一线城市,深圳的房租和物价都很高,为了节省生活开支,很多人都会在自己的小居所里开起小灶,我的朋友也不例外。刚带我回到住所,她就开始倒腾饭菜,洗菜,切菜,炒菜,端菜,她一个人包办了所有的流程。
与朋友同住的是一个长相甜美的郴州姑娘,我说,那你有口福了,读大学时,她常常熬好了粥,然后打电话或发信息或直接喊我们去她的寝室吃,真的很会生活哦!她也连连称赞朋友是个生活小贴士。
我们还没聊完,朋友就把做好的饭菜都推到我的跟前,真诚而又温柔。我懂她的心意,出门在外,首先要解决的是吃住问题。
湖南人喜辣,几乎每一道菜都会放上许多辣椒,简直到了无辣不欢的地步,广东人偏爱清淡的食物,在饭菜中难见辣椒的影子,虽然在菜市场或者超市能买到辣椒,但也不属于能够辣到畅快的那一种,所以即便在饭菜中放了辣椒也感受不到辣味。
她说这里很难吃到正宗的辣椒,刚开始很不习惯,慢慢就好了。
吃完饭后,朋友在一旁备课,思考着如何才能让学生接受这些新知识,手机里则放着英文歌,偶尔聊聊天来排遣心中的压力。我静静地感受着在大城市的节奏。
可能实在是害怕异地生活的困难,我在深圳待了短短几天就离开了。地理课上常讲大陆漂移假说,我们的生活也在漂移,而我并不适应这种流浪的生活,一个人的时候,孤独感一阵一阵地袭来,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有的人收到朋友从远方寄来的食物会第一时间上传并分享到朋友圈,可能那个食物只需十几块钱就能买到,可能是自己做的,不需要花钱,因为那些东西散发着故乡的味道,有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
离开的前一晚,朋友变得有些伤感,也许以后就很难再见了,读大学的时候,距离再远也不过是从图书馆到宿舍的距离,而现在,每个人都会出现新的朋友圈,挥挥手,再见,不知何年。
我感激朋友在深圳的悉心照顾,回到家之后,便央求着我妈做了一些能够保存得久一点的熟食,并把它们放在冰箱里冰好,第二天再把它们全部快递出去。
老板一边整理包裹一边问我,“吃的东西到处都可以买,为什么还要这么费力,从湖南寄到深圳,运费都划不来。”
我说虽然如今用钱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东西在那里是买不到的,只有在外面工作过的人才能尝出其中的滋味。
把包裹寄出去之后,我如释重负,因为我寄出的不是简单的包裹而是故乡的味道,这个味道曾经让我在异地时那么牵肠挂肚。
不过几日,朋友就说已经收到了快递,晚上还给我拍了两盘饭菜的照片,她发了好长一段语音,大致是说代我谢谢妈妈,好温暖,这是她们在“新家”里吃到的最好吃的味道。我随即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我明白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子来讲,家意味着什么,它就像一杯安神茶,散发着神奇的香气。
只有这些熟悉的日常小菜和对那些微小事物的牵挂,才能让漂泊中的我们得到片刻安宁。它们宽慰着我们的当下,好让我们腾出空间理清心头纷繁的念想,继续前行。
故乡文章7:快乐拾秋
文/彭庆东
我的故乡有句俗话:“秋后弯弯腰,赛过春天走一遭。”意思是秋天作物收获完毕后,人们会去田间地头捡拾遗漏的粮食,力争做到“一个秋也不能丢”,这就叫“拾秋”,或叫“捡漏儿”。
拾秋,大多是孩子与老人们的活计。儿时,每逢秋收大忙之际,村里学校的老师们也要参加收秋,所以学校会放假20多天,俗称“秋假”。于是早饭后,我和小伙伴们或背筐子,或提篮子,扛把铁耙子,三五一伙地出村拾秋去了。
玉米、谷子、高粱、豆子、黍米等都在捡拾之列。按说,孩子们拾秋的也应如数上缴生产队,但因为那年月生活的艰辛,大家对拾秋的事儿彼此心照不宣,加之收秋时间紧活儿重,顾暇不及,所以基本上是谁捡了谁拿回家。
孩子们拾秋是和贪玩紧密结合的,因此捡豆子是我们男孩子乐此不疲的事儿,因为除了捡拾落在地里的豆荚、豆粒外,主要是在田里寻找田鼠窝为乐趣。当然也并非全是乐趣,挖出一个田鼠窝可以收获黄豆三四斤,相当于捡拾多半天的工夫,估计这是田鼠一家过冬的口粮。不过,我们顾不了那么多,只要多找几个田鼠窝,过年时就不愁没有做豆腐的原料了。
红薯被称为“地宝”,在土里是串根的,所以人们在刨挖时,无论怎样细心,总会有个别遗漏的。我们拿着耙子,这里翻翻,那里搂搂,找寻遗漏的红薯。虽然不如捡豆子那么容易,有时好半天也挖不到一块,但如果挖到一块,就惊喜得不得了,举起来向小伙伴们炫耀。最惬意的一次,是和邻居一个小伙伴在一个雨后的下午拾秋。由于这块地前一天刚收获了红薯,当天上午的大雨淋过以后,原来隐藏的红薯,大都裸露出来,我们一会儿就拾了多半篮子,虽然浑身弄得泥泞不堪,但是心里充满了自豪。晚上奶奶烧柴做饭后,特意在灰烬里放进我捡的红薯,烧熟后满屋子飘着新鲜的薯香,我吃着香喷喷的红薯,那滋味“真爽”!拾秋,虽然多数时候是快乐的,但是也包含了辛苦。比如拾花生,因为果实小,易散落,收获时比红薯还遗漏得多。只要你蹲在收获过的花生地里用手随便划拉几下,就能捡到几个花生。捡到的花生可以拿到镇上去换油,调剂一下日子;再留下一部分,炒熟了当下酒菜或零食吃。可是捡花生是件耗时耗人的活计,一个人蹲在地里一颗一颗捡拾着花生,没有一定的毅力是不行的,而且蹲久了双腿发麻,站起来很长时间都缓不过劲儿来。
多少年过去了,拾秋的苦乐已换成历史。可每到秋风起始,我总想投入故乡的怀抱,拾起当年散落在秋阳里的景色,久久地沉浸在里面……
故乡文章8:故乡,那浓的化不开的亲情
文/吠月狐狼
寂静的公路,清冷的街灯,一车如箭,向北疾驰。
远处星光点点,是深夜游弋的车灯。有车从对面飞速掠过,瞬间隐没于如墨的夜幕中。
听着车轮的“沙沙”声,父亲不断催促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趁着天亮赶紧走吧,天黑开车不安全。”母亲则默默地注视着即将离家的儿子,欲言又止,心里既希望能多留一会儿又担心走太晚了不安全,只是把儿子从背包里一遍遍取出来的食品饮料坚持着再放回去。
故土难离,无数次家人送别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不同的是地点人员不断变换,从车站站台到村口再到现在的家门口,送别的家里也越来越少,姐姐妹妹成家离开,背如弯弓的奶奶因病永远离去,现在只剩下日渐衰老的父母。
时光匆匆,恍若白驹过隙。诸多记忆总是在某个寂静落寞的黄昏或夜晚波涛汹涌般涌进脑海,那些记忆的片段经过一次次梳理回放在眼前,日渐清晰,令我久久沉湎其中,不能自拔。
年少时豪情满怀,总以为好男儿当志在四方。光阴荏苒,年少时的如烟岁月已随风轻逝。回首过去,才发现纵是离家千里,故乡的点点滴滴、过往的丝丝触触,从不曾脱离自己的记忆。年少时总是一心想走出的故乡,现如今,却最是自己魂牵梦萦的地方。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偶然一次电话中,当听到母亲无意间提起腿脚浮肿,在医院输了十多天液时,顿时如遭重击。打电话质问大姐,才知道此事已过去月余,是父母不让说起。放下电话,唏嘘不已,暗自责怪自己的粗心。平日里父亲除了吃饭睡觉很少待在家里,母亲则极少出门。每日下午打到家里的电话,不出三声母亲准会接起。可一个月前有几天,按时打到家里的电话总是没人接,因为有来电显示,快下班时母亲都会打电话过来。母亲说是天热,在院子里纳凉听不到。父亲在前院开了一片地,栽了几棵果树,种了一些时令蔬菜,天热时家里人总爱在葡萄架下纳凉。听母亲这么说,也就没有在意。
咨询了一下医院的朋友,朋友建议不要拖延尽快安排一次全面体检,但愿不要是肾出了问题。放下电话,良久无语。又想起奶奶,也是有一段时间身体突然消瘦,当时家里人都没在意,等到住院时已是肝癌晚期。子欲养而亲不在,至今想起心里仍隐隐作痛。况且父母肝脏都有些小问题,需要定期检查。
儿行千里母担优,父母的健康,同样让儿女牵肠挂肚。尽孝当趁早,联系好医院,匆匆收拾好行囊,踏上归程。
车停在家门口,已是凌晨三点。车刚熄火,父亲已打开街门,迎了出来。父子俩人走进院子,能听到空调的“嗡嗡”声。以父母的节俭,一定是刚刚打开不久。屋子里,母亲正在收拾床铺。看着头发花白,几乎一夜未眠,佝偻着后背的父母,眼眶慢慢变得潮湿,内心五味杂陈。
体检的过程很繁琐,也累人。奔波于各个科室之间,每每回头,看到后背佝偻的母亲扶着大姐蹒跚前行。而倔强的父亲一如既往,拒绝搀扶。
检查结果出来,谢天谢地,除了一些老年人常见的小毛病,其他各个项目都还不错。爱人说,父母身体康健是做儿女最大的褔份。这点我深信不疑。
有人说,当全世界都选择离你而去时,父母一定会选择站在你身后,坚定的支持你。成长过程中,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欢乐还是痛苦,父母总是在默默地付出,不遗余力地支持自己。
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不计回报的。而他们的要求,却很少很少。回家时陪父亲去村里的澡堂洗浴,给父亲搓搓背,就能令倔强的父亲动容。饭桌上,从母亲手中接过吃剩的半个烧饼从容吃下,就能让满头花发的老母亲泪水盈盈。
每每在电视上看到周末老母亲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菜,儿女们们却忙于工作不能回来,老母亲孤独地坐在桌前的画面,心就象被一把大手揪住,不停地撕扯。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最大的心愿不是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而是子孙满堂健健康康承欢膝下。
再丰富的物质,再频繁的问候,再甜蜜的话语,都抵不过一件事——常回家看看。
故乡,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是我根之所在。故乡,有我后背微驼的父亲,有我头发花白的老娘,有我血脉相连的姐妹;故乡,有我儿时的记忆,有我成长的烦恼;故乡,有碧波荡漾,有小河流淌,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