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静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安静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安静的散文1:奶茶飘香

文/动漫娃娃

晚上,家里很安静,我的心也静如止水,内心萌发了写作欲望,寻求追溯一些东西,是乡思,还是对那片辽阔的土地的眷恋?我出生于呼和浩特,成长于鄂尔多斯草原。历史上这里曾是蒙古族放牧的地方,而今已被改革的脚步改变为能源城市。我的祖上都是蒙古族牧民,日出而牧,日落而息,同当地的汉族没有任何的区别,只有仍保留着蒙古族的遗风“吃火锅,烙馅饼,饮奶茶”。

上个世纪80年代,因父亲组织上工作调动,我家从呼和浩特搬到了鄂尔多斯。我被父亲把我和弟弟送到准格尔旗的祖父家里,那时祖父家仍然贫困,平日吃不上火锅和馅饼,可祖父用锅熬浓茶的情形,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祖父说:“茶可以帮助消化,冬季可以迅速驱寒,夏季可以驱暑解渴”。他早晚要喝两遍茶,早晨天还黑着,祖父用开水冲一壶砖茶,有滋有味地喝完后,才安静地下地务工去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没有饮茶的嗜好。上个世纪90年代,父亲带着我们一家来到了鄂尔多斯草原。它地处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距杭锦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锡尼镇9公里。一天,父亲熬了一锅奶茶让家人喝,乍饮奶茶,家人的感觉木然,我却感到这茶不茶、奶不奶、饭不饭的玩意儿,味道很独特——奶香中含着淡淡咸味儿,茶的清香中含着奶的淳厚,茶味中有着炒米的香味,当奶和茶交融在一起的时候奶汁会慢慢的变成淡淡的咖啡色。望着我凝神的样子,父亲说:“喝吧,奶茶有降脂帮助消化的保健作用……”就这样,我便一直喝下去了。

一天,我趁父母不在家,我买来鲜牛奶,又偷偷砍下一块砖茶,学着父亲自己熬起奶茶——先用纱布包上砖茶,与炒米放到锅里熬,再把鲜牛奶倒入锅里煮,最后加几粒盐。一会屋子飘起奶香,我大喊:“弟弟,快来喝奶茶啊!”姐弟二人端起大碗饮起来。记得那天,我连喝二三碗奶茶,把自己搞得精神极为亢奋,一连两天晚上都没有睡意!过了二天,我坐在课堂上一个劲的打盹。事后,我将此“事”说于父亲,他大笑道:“傻姑娘,你的砖茶放多了!”

2008年8月,我与大学同学李萌、赵雅蓝、付娟从北京来到鄂尔多斯草原。它位于杭锦后旗境内,杭锦系由突厥语抗里演化而来,意为车子,因地处鄂尔多斯地区杭锦旗以北,故名。这里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也是孝庄皇后的故里。早晨,吉普车载着我们向草原深处驶去,这正值一年中鸟语花香的季节,金色的草原、蓝色的天空、多彩的树木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草地湿漉漉的,草原的土路被汽车轧得像一道路轨,我们的耳畔除车轮的声响外,旷野上一片寂静。

一路上,同学眼睛盯着闪过的羊群、牛群、马群,一个夜归的牧人走过都不放过,请司机李师傅停下车,围上前同牧人闲聊,还借人家的马,骑上马照相,牧人看着这三个年青人,满脸孩子相,也忍不住直乐。时当草原的盛夏,阳光明媚,青草繁茂,鹰从云层下低飞掠过,蚱蜢在身前身后弹跳得好远,百灵鸟在不远处鸣唱着,旷野无人,只有稍许的风。三个久居北京的人,在这里找到回归大自然的感觉,笑得开心……我们的汽车又往前行驶了不久,赵雅蓝一句话没有了,一直在不停的咳嗽。我忙问何故,赵雅蓝说:“渴了。”

起程时,我忘记备水了,这片草原绿草连天,这样走下去,一时半会怕找不到到水!我同司机李师傅商量,汽车往目的地杭锦后旗方向的地锡尼镇赶。半小时后,我们到了有几户人家的蒙古族嘎查,一停车,我忙走进一个院子,我对一个蒙古族老阿妈说:“您有水吗?”她说:“没有水,只有奶茶。”过了一会,一锅冒着香味的奶茶端上来,香气顿时在屋里空气中散开。老阿妈用毛巾擦了一下碗,然后斟满奶茶。我们坐在炕上闷着头喝起来,顿时省心明目,缓过劲来。

我们再次上路了,在辽阔的草原上满眼碧绿,满腔深情。大概又行驶了约半个多小时,我发现付娟一个劲的摇头。我问:“付娟,怎么了?”她说:“晕,口干!”我说:“不是刚喝奶茶了吗?”她说:“我怕那老太太手不干净,擦碗的毛巾脏,所以……”李萌说:“付娟,这里是草原,不是北京,那奶茶是救命的甘泉!”我决定再返那个蒙古族嘎查。这次,我们在一家年轻夫妇落脚,蒙古族少妇端来奶茶……我们第三次走上草原。晚上回到宾馆。付娟眨着眼睛说:“奇怪了,一喝奶茶劳累和饥渴赶跑了”。我和李萌、赵雅蓝会心的笑了……

我随手翻开席慕容的书,一行字映入眼帘:“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们一家离开内蒙古有几个年头了,每年有亲属捎来家乡产的的奶茶粉。我家早餐桌上都有奶茶相伴,从未断过。现在一家人生活在北京,无论我们离开鄂尔多斯草原多久,都能够闻得到奶茶飘香……

关于安静的散文2:蚕老枇杷黄

文/王太生

天井,干净、安静,春红晚白。

房子的中间留一块空地,人站在天井里,可以仰头观天,察天之气象,有繁星点点。或者,白云苍狗,风萧萧起于鱼鳞瓦片之上。

徽州的天井里,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从大门到厅堂,只有几步之遥。这样的天井狭小,是真正的“井”,头顶上泻落幽蓝的光,让整座房屋都亮起来,映衬的是古朴安静的徽州人家。

扬州一带的天井,空间就比较开阔,晚白的天光里,有一只鹧鸪就在树丛里啼叫。我在石涛和尚的片石山房,看到古人将天井壁上贴石做成一个山林,方寸之间,容纳大天地。

这样的场地,往往是一个故事的载体,就像《红楼梦》这样的小说,也是天井院落里发生的,然后挥发出去。

大院子不是天井,院子里一间一间生活起居的部落,才构成天井,是私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只路过的大鸟从高处看,人就仿佛是陷落在天井里的井底之蛙。

天晴的时候,住在里面的人,从这一间房到对面的那一间房,可以走一条斜线,从天井径直穿过,可是下雨天不行,人必须弯弯绕绕,要蹩步走马廓沿,天井里有积水,一时又排不掉,走马廓沿,是院内的主要通道,美人轻移碎步款款来。

有天井的房子,大多是老房子。天井是老房子的一部分,对外是隐匿的,对内是公开的。

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天井里有先人的踪迹。天井冢,祖宗就睡在天井里。

我过去的邻居,沈家大院,就有天井冢,挨着围墙,旁边长着柏树。人走进去,步声放轻,生怕打扰了先人的好梦,但生活依旧进行。

天井是一篇构思巧妙的文章,厅堂、厢房、厨房,像字、词、句,次第铺展分布。厢房有窗,可以观春秋,有棵桑椹树,昨夜风雨,地上落一层浅浅的紫色果儿。

天井里的植物,春红晚白,适宜栽天竺、芍药、牡丹……庭栽两棵枇杷树,亭亭如盖,枇杷挂得一树金。墙角还有一丛芭蕉,下雨天,雨水溅在脆叶上,清新悦耳。一簇簇雨花在天井水塘里盛开,屋檐口的水就哗哗流,升腾起淡烟,从瓦上跌下,一缕如线。

有一口井,在枇杷树下。井口袅袅升腾水汽,冬暖夏凉,清冽的水,用于淘米,洗衣。井口有井栏,吊桶的绳子把井栏石质磨出一道道绳痕,可以想到有多少只吊桶,七上八下,在井栏留下这涉水的痕迹。

居有天井,人间有雅意,天地静谧,鸟啼人不语。

暮色四合里,适合乱翻书,翻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雨滴,纸页声,潜入在墙角虫鸣花丛,听到时间的沙漏,愈发幽静。

光影错致的空间,人佛俱静,适宜绣花。房子安静,把那些喧嚣、红尘隔开,一个人心无旁骛,净手焚香,在一块布上绣花,荷花、牡丹、芍药、鸳鸯,从天井里走出的女子,大多很知性。

板桥先生说,人生得意处,莫过有“茅屋一间,天井一方”,修竹数竿,小石一块,便尔成局,亦复可以烹茶,可以留客也。月中有清影,夜中有风声,只要闲心消受。

一个人,一辈子,一方天井,在天井里做过什么事?吃饭、睡觉,关门、开门,冬天、夏天,做梦、想心事……

现在,我们外出旅行,看风景里的老房子,大都站在天井里,观别人的一段旧生活,纸窗粉壁,透日月光影,蚕老枇杷黄。

关于安静的散文3:夜下沉思,几许思绪飞扬

文/漫晴依缘

安静懂我的温柔,漫漫长夜一直相依陪伴。——题记

夜色朦胧、华灯初上时分,一阵薄雾远远晕开,如墨染的雪图,与原本的情节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开了音乐,随手选一本书站在窗台对着夜色沉思,想起许多事……

或者,一路上所觉得理所当然的都不会发生,如同越是在乎的拥有越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看不到踪迹。反而是意念里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发生的几率比较高,因为随意,所以有“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遇。这样的时候,不放弃,顺其自然地坚持最理直气壮,也最具魅力。

然而,有人说,当你累了,烦了,倦了,选择放一放手,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前路步伐轻盈。

后来,我看到那么一篇漫画: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超乎想象的重量级十字架,在各种不寻常的路上行走。有个朋友似乎是很聪明地用刀砍断十字架的一端,他身上的负担轻了,走得也轻松了,队伍被他丢在身后,别人在苦苦努力,他在一边休息。最后,他和队伍一起来到一道鸿沟前面,别人把十字架横放铺成桥的状态,轻松地跨越了这道他无法跨越的鸿沟。他看着被他砍断的十字架后悔莫及,只是有些事一旦错,会毁掉一生。

看到这段漫画之后,思绪陷入了无边的宁静中,对生活有更深一层的认识。生活里,品尝过许多种味道。有时候做了一些傻事,知道自己很傻,但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傻!可能,对于整段生命来说,这是一个从幼稚步向成熟的过程。多年以后回头再看这些平凡的傻事,又会觉得这是一段奇妙情趣的经历吧!

凡事都有双面性,只是当时有点迷惘地只见单方面的好或不好。记得朋友的签名写过这样一句话:世间的任何事发生都有它必然的原因,且一定会有双面性,一面是好,一面是坏,关键看你怎样取舍。是的,取舍的一念间决定好与坏,这时候正确取舍成为一种智慧。

多年以前,曾以为轰轰烈烈的爱情最美好,它会有浪漫、有幸福、有甜蜜,高调得全世界都深受感染。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抱有极大的希望,要求也随之增大,万般挑剔、万般苛刻。当时是不顾一切地选择轰烈、舍弃平凡。“平凡”二字黯然失色,尽管曾潇洒地来过却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所有与“平凡”有关的都无迹可寻。一路追寻至高无上,一路遗失真实的幸福。当热情褪去、轰烈消失,发现身边的平凡是那么清冷,无法融入生活,哪怕平凡原来就是最原始的味道。

曾经还以为,只有全身心去投入某一件事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其实,生活不是一种味道。舍去所有只为心中的一个目标会有更丰满的时间去追求,但当你真的竭尽所有之后到达了某一个巅峰,你发现你真正要的并不是这个目标的结局,你还需要一些鲜花和掌声助兴。然而,鲜花和掌声早就在你忘情奔跑的路上丢失。想要追回来,却发现没有了世间和机会,它们早已与你分道扬镳、背道而驰,那段距离你得用一生的后悔去填补。

有些事情错了可以修改,有些人错过了就无法重温,人心总是那么的脆弱,又那么坚定。拥有的时候害怕失去而小心翼翼,失去的时候接受残酷而果敢坚强。

生活是一本书,一脚步一情节,有些人寥寥数字,有人长篇大论,无论以哪一种方式书写,这部书都会结尾、都会有结局。我们也都知道,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过程。可是,为什么偏偏有那么多人只知道固执于结局,而忘了相依相伴的那些小插曲。

人生,其实很美好,简单一些、安静一些会读懂更多。当你磨平了自己棱角,不再为一点小事动怒、也不再为一些小人愤愤不平,你会懂得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道遇见的风景,可以从容不迫地做一些自己认为开心、有意义的事;也可以用一颗宽宏的心去包容所有,干净利落地取舍;还可以理智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足迹,不用舍弃任何却依然可以轻松迈上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

夜色已经淹没整座城市,千里万里之间只有一盏盏温暖、明亮的灯光在用自己的生命搭建浪漫唯美的灯光长廊,为夜增添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灯光长廊的尽头有无尽的遐想,美好的、珍贵的慢慢上演,一幕、一幕,又一幕……

关于安静的散文4:下雨的时候

文/XIAOLANG8310

下雨的时候,总喜欢安安静静地躲在屋檐下,看外面淅淅沥沥的雨。这个世间仿佛就剩下了我一个人,没有烦俗的事和人来打扰我,点一支烟,慢慢地看青烟袅袅,心中有说不出道不明的安静与寂寞。

眼前时不时会出现一个女人模糊的脸,记忆的尘埃已模糊了她的容颜,我记不起她的名字来了,好像很久很久以前与她相遇,只是一次回眸,或者一次擦肩,之后她便消失在雨里。而现在又下雨了,我不知道她会不会撑着伞出现在我的面前。

暮鼓晨钟,朝风暮雨,山上庙里的高僧听着潺潺落雨,会不会忆起少年欢乐的时光,那时他是白衣少年,撑着一柄油纸伞,驻足在落雨的西湖畔,等那伊人的归来。而后来兵戈四起,一路的颠沛流离,在异乡的雨里,青丝成了白发,最后红尘落尽,披上了袈裟。也会在佛的妙音正声,他将一切都看淡,可每逢落雨,人不免又回到从前。

颇喜欢中国的山水画,重神而不重形,外面的雨景凝成一幅画卷。

关于安静的散文5:安静干净的台湾

文/周斌

导游阿泽在台北松山机场与我们相拥话别,深情的祝福与难舍的失落为八天台湾环岛游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曾经走过许多地方,今秋梦圆宝岛台湾。马不停蹄的游玩,让我感受了安静干净的台湾。不论是自然的、宗教的、历史的景点,还是车游、荡舟、徒步,都显得那么闲适、惬意,没有内地游的浮躁与烦忧。

安静的台湾。最特别是在景区内,有义工举牌提示轻言细语,还为游客配有与导游解说同步的耳机,人再多也互不干扰,边观光边听导游恰到好处的配音。再就是夜宿台湾,宾馆内外都无杂音,车人过往都悄无声息,很少听到汽车喇叭声和行人的喧哗。

干净的台湾。最贴切的感受也在景区,人来人往不见垃圾,没抽烟的,步道上无泥土。其次是吃住的地方,整洁就不用说了,服务特别温情。再次是街面,不但卫生,车人都各行其道。

虽然时令是秋天,但大片的稻田、槟榔、甘蔗、香蕉、椰子等都一个劲儿地绿着。日月潭、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的浪花都翻腾着台湾别样的魅力。品阿里山茶、尝特色水果、听大海浪涛、悟景区底蕴、30余秒登台北101大楼观光,山景、海景、街景都那么安静干净。

相伴八天的导游更让人感受了台湾不一样的人文。导游阿泽叫林浩泽,是台中巿人,也是湖南衡阳的女婿。阿泽是个幽默实在的小伙子,印象最深的不是他不紧不慢的景点讲解,而是他随身携带的“百宝箱”,箱里有台湾地图、当地报纸、游客需要的常用药品,还有阿泽的毕业证、退伍令、结婚证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同行的游人需要了解什么,他都能出示与之相关的“证据”,并以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折射台湾近年的发展。我们都笑他:“你这个老师,备课够仔细的。”阿泽在我们八天的环岛游中长时间站在大巴的最前排,很少坐下休息,因而疲惫经常挂在脸上,但很快又在和我们的互动中消除。阿泽是个帅而不腻的小伙儿,同车的男女老少都喜欢他细致周到的服务,他从不煽动游客购旅游产品,也不忽悠游客体验其他旅游服务,更不怠慢任何一个游客发问。他对游客拟购需求从不敷衍,总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

在台湾感受了很多温馨的小细节。高雄的出租车司机叶世平送我们到宾馆后在大雨中离开,下车后,同行游客在宾馆大厅才发现儿子送她的珍贵雨伞掉车上了。都知道司机大哥叫叶世平,但都不知道怎么联系他,正焦急之时,叶世平灿然的笑脸出现在大厅,他举着雨伞向游客走来,然后匆匆冒雨离开,游客的深情谢意或许他还没来得及感悟,有人感言:“看,台湾同胞多靠谱!”

安静干净的台湾游渐成记忆,给我的回味却值得永远珍藏。

关于安静的散文6:山河已碎,故人已散

翘首《山河故人》,安静看完,不过尔尔。

两男追一女的常规结构,赵涛饰演的涛儿穿起了整个故事。电影分1999年、2014年及2025年三个时间段落,分述她与追求者张晋生和梁子、与儿子到乐和老父,以及她的儿子与老师兼情人间的各色“感情事”。色色“感情事”下,见情心之幻、社会之幻,甚至可以直接以“时光之幻”囊之。

贾导的这部跟前一部《天注定》一样,完成度不高,戛纳电影节上的颗粒无收亦属意料之中。当然,贾导作为少有的大陆人文导演,《山河故人》也不失可圈可点的地方。影像流动的很多瞬间里,他让我们瞥见了“时间”之本身,以及作为个体的人在时间流转中的无力感和不做主。涛儿对自己命运的用力与最终雪地中的独舞形成巨大的讥讽,而她这足足的“讥讽”同是幕下每个人的“杯中羹”。这正是这部电影最凝神处,且以“1999年”的第一段落表现尤佳。年轻的涛儿徘徊于富人张晋生与穷人梁子两个发小之间,从剧情看,她似乎不急于“二选一”。最终,她选择了煤老板张晋生,谁也不知是否掺和了“金钱”的思量,却看得出张的澎湃最终击败了梁的沉敛。有意思的是,我看结婚和生子过程中的涛儿,明明就是生活中的她她她,开始都对生活充满真诚和热意,后来……

“命运”抑或“时间”终不会还你一种纵深而持久的幸福感,而人的“悲剧意味”随之晕染不散,直至末了独自在寒天取暖。这点,贾导狡黠!他将这种“悲剧意味”不独赐给涛儿一个人,而是让剧中人挨个儿尝遍。比如梁子,他的一生有多少的可喜呢?或如张晋生先是大富大贵后又潜逃海外的一生,可幸吗?及至涛儿的老父,没了老伴“没”了外孙、暴死候车室之种种情状,可悲。再看这个家族的新生代独苗儿张到乐,无数“悲剧”正等着他,亲娘缺位、不懂母语,离奇的忘年恋以及对很早的“万事休”,都是其一生的暗影。

从前喜欢贾樟柯,就是喜欢《小武》里的王宏伟,那样的汾阳,那样的小镇,故事讲得那样的引而不发哀而不伤,随处可嗅人生淡淡的悲剧香气。虽然贾樟柯曾豪言自己不是只会拍小县城(山西汾阳)的导演,我却依然觉得他还是擅长拍县城,并且我认为一个只能拍好县城发生的导演未必不能成为好导演。以《山河故人》观,贾导最好看的还是1999年这一段:汾阳县城里的男女情事。世俗街头的光影下,有点脏乱,却有活泼的人间滋味。涛儿自家的电器店中飞出叶倩文的粤语《珍重》:多年情,不知怎说起,在何地仍热切关心你……我怀念你,他方天气渐凉……屋外,涛儿叫住张晋生,只见他俊颜回眸,只说了一句:“我在乎你,所以你欺负我。”还有别处的更动人:华灯下,群演里涛儿身段风流,俏生生一段小曲,锣鼓喧天光影闪动外,电影配以另一种忧郁低徊的钢琴。这里就是人间,就是世俗,是我们生命里十之一二的如意事,掐指可算的零星欢愉。

1999年至2025年,跨世纪跨辈代,除去故事人物间情感关系的幻变,大社会大时代的轰隆也是昭然已揭。煤矿业新土豪、反腐话题、离婚率走向、新移民阶层或香蕉人现象之等等,都是贾樟柯“野心”之显。二十几年,山河与故人俱变,碎的碎,死的死,散的散,怎又教人不唏嘘?只是依然回到我的问题,贾导能驾驭吗?能在一部两小时电影中,将自己对大陆二十多年的骤变做出圆熟的表呈吗?我要的是,故事叙述的稳定,情感风格上的贯通以及眼光落点的“既有俯视又有聚焦”。而观影时屡屡的不适和毛刺感,似乎都显露贾导的“不力”。小津安二郎终生只拍一部“家庭”,即成大师,而多么希望贾导拍出无数出色的“汾阳故事”看。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有时亲若唇齿,却很难说个人情感是小,时代嬗变为大,只是一部电影将两者说到正巧和相辅相成是太难了,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即可窥豹。于此,倒宁愿贾导回到“汾阳”那样的小地方,重新发现此刻的小城之变。

再者,观影的不适还出于贾导的显豁直白。一句“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何故要借人物白之,孕于影像故事中,不是更好?母亲与儿子坐在慢列上,告诉孩子:“不坐飞机,就是想多陪你一会儿。”也是突露的硬伤。一张“结婚请柬”,几番拿出来“点题”,不显直露?好的电影不乏电影金句,但更多时候,金句有“木秀于林”之弊,反伤了故事风味。好的电影也有小物件重复闪现,确更加考量导演的“不着痕迹”之功,贾樟柯这部用叶倩文的粤语歌《珍重》最惊艳。此曲曲风美婉缠绵,与时代和人心都合拍,最是久驻人心。

将冗杂的三段大刀阔斧,剪成常规的“贾樟柯式”电影,让时间之流的凛风刮入小人物的情感深处,去掉直升机、高科技智能平板电脑和奇怪的忘年恋,回到有关“人”的阐发和发现中吧。说实话的,我极怀疑戛纳电影人是烦了贾樟柯如上的“新武器”,作为工具或是手法都离老饕们在意的“艺术电影”远了,远了。

关于安静的散文7:静非孤独

文/吴东林

我喜欢安静。

喜欢安静并非不喜欢热闹。这样说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的内心饱受“热闹”的洗礼,不得不去为心灵选择一处宁静的港湾让她安然的停泊。

在安静中并非在孤独中。安静是由外及里的,而孤独是由里及外的。安静如一泓湖水,在宏阔的水面下涵盖的是惊涛与波澜。而孤独则如浩瀚海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面对连一只海鸟的鸣叫都没有的汪洋,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无助与焦虑。

我喜欢夜间在小区的草和树中穿行,绕过那一湾浅水,踏上那条青石小道,享受着温柔枝桠的抚慰和青草花香的浸润。就这样慢慢地走着走着,没有噪杂,没有喧哗,只有天上的月亮和不知从哪飘来的娓娓的曲。有时就坐在树旁的椅子上,望着天空,看着稀疏的星斗发呆。此时,似乎脑子里没有一丝纤尘,不知在想什么,也不知在看什么。就这样享受着自然的安然与宁静,仿佛心灵被这宁静给熨平了一般。

有时在电视里看到西部的公路上,只有一辆车在宽阔的公路上飞驰,就羡慕得不得了。有时看到那照片或者油画里在无垠的绿色草原上和蓝天白云下牧羊的少男少女,就心醉的不得了。这种难得的安静,不能不滋润出她们幸福的脸、洋溢的笑和唯美的歌。

陶渊明为什么要勾勒出一幅桃花源的美景,也许他想拨开社会浮躁的幕布,去找寻理想中的自然与安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老夫子从幻化的美景中再回到现实,无论如何也再回不到他理想中的桃花源了。他享受了虚拟的美好与宁静,也无奈于现实的浮躁与孤独。

孤独是心灵浮躁的产物,所以我们总要给自己的心灵一块短暂栖息的净土。用不着去烦那如停车场一般的公路,用不着去烦那街边摇滚嘶喊的音响,用不着去烦那旅游景点如潮的人流,用不着去烦那餐馆碗盘与嘈杂交织声浪。或找一方水,去安静的钓钓鱼;或找一片林,去安静的散散步;或找几分田,去安静的种种菜;或找一个茶社,去安静的听听音乐品品茶。安静是对生活的咀嚼与回味,浅斟慢酌,这样才会体验出生活的甘美与幸福的味道!

关于安静的散文8:几块碎饼干

文/闵舒

午睡了,孩子们都安静休息了,只有佳佳还不停动着,怎么回事?这小调皮又搞什么新花样?我心里嘀咕着,便走过去看个究竟。只见佳佳正躲在被窝里玩几块碎饼干。咦?怎么把饼干放在床上?我疑惑地轻声问道:“佳佳,早上的饼干怎么没有吃完?看,你的饼干把床弄得多脏呀,下次不可以这样了。”我正想把饼干拿走,可佳佳就是不肯,还理直气壮地回答“是张老师同意的”。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午睡,我也就没多问。

孩子们都进入了梦乡。这时,张老师走了过来,当我问起佳佳玩饼干一事时,张老师神秘地笑着说:“是我同意的呀,要想知道谜底,等佳佳起床再告诉你吧。”

终于,小朋友们起床了,我迫不及待地把刚穿好衣服的佳佳叫了过来,我摸着佳佳的头亲切地问道:“佳佳,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把饼干带到床上吗?”“老师,今天我妈妈病了,我想把饼干带回去给妈妈吃。因为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也经常给我买好吃的……”佳佳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原来如此!我安慰道:“佳佳,其实妈妈不一定要吃到饼干,只要知道佳佳关心妈妈就很高兴了。”“可是妈妈怎么知道我关心她呢?”“这样吧,我发个短信给***妈,把你的心意告诉她。再说,现在饼干已经受潮变脏了,妈妈吃了反而对身体不好,知道吗?”听了我的话,佳佳点点头。

小小年纪就知道用孝心来回报父母,真是难得可贵呀。放学前,我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佳佳,还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如何用适宜的方式关心家人”的活动。

虽然此事已过去一段时间,但每每想起,我的心中就会涌起一种感动。作为老师,应该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折射出斑斓的光芒!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