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散文

请欣赏日子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日子散文1:那些开在春天里的花

文/西江月冷

近些年总觉日子匆忙,不觉间一日过去,一年过去。你看,冬天的风还没有彻底走远,满树的春花便已开放。

在我的周围,玉兰该是最早映入眼帘的花。先花后叶,这样的特性不失为生命的一种积极表达。那时,我分明觉得春风还凉,枝条上就已挂满了豆大的骨朵。她好似在冬日里积攒了太多的希望,一刻也不愿等待,当别人还在梦里的时候,她便早早踏上了崭新的旅程。

若在以前,工作的老院子里是有一处池塘的。夏日的池塘荷叶茂密,池塘里的红鱼悠然自得。而春天,第一个叫醒我的,则是塘边的连翘。那时我把连翘和迎春花总也分清楚,倒也无妨,她们生着一样的细长的枝条,一样的细碎的黄黄的花朵。虽在路上,远远望去,整个花园却都因她的勃发而活了过来。不用静听,春天的号角已经奏响,生命的力量自万千地方喷薄涌动。

接下来,便是我写过多次的木香,白色的花堆簇成丘,虽在春色之中,虽在邻人的墙头上,竟远看近看都映出满心的清凉,若一座没来由让人伤心的花坟。

无论活在哪个季节,人总该打起一些精神罢。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春天的图画虽看了又看,可每一年都有不同。毕竟时光荏苒,身边的状况每年都在变化。我眼中的花景,不再是孩童般的美丽与单纯。是这样,每一年都有一些逝去的消息传来。年迈苍苍,落叶般离世。正值盛年的那些绿叶,也被偶来的风雨摧残。或有年少风华的青年,亦离殇般被一场春寒带走。生命的道路上,没有谁能阻挡它的向上,没有谁的大手,可以改写命运枯萎的故事。那是一份沉甸甸的存在。在生者的心头留下怀念与思考,生命之重,于岁月前行的路上愈发变得清澈透明。

而春天还在,夏天还在。

光秃秃的山坡上,几日间就变戏法一样满是绿意。孩子手里的风筝越飞越高,高到白云深处,高到蓝天更阔,大地更博。

窗台上粗枝大叶养着的吊兰,已陪我多年。它们总在冬天的寒冷后绿叶丛生。它们的生命力实在顽强。虽然我也喜欢名贵的花朵,却总觉小心侍候,即便开出美丽的花朵,还是少了一份生命的本真。于是我有一搭没一搭地给吊兰浇一点水。于是每每望着它们,就似看见了草野山间的精灵,看见了一个个自由奔跑的身影。羁绊,苦难,风雨。生命本色的存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依旧笑意绵绵,一路的歌唱清亮简单。

来亦来,去亦去。

生命里原本就深藏着四季。春风送暖,在季节的路口,满树的花儿笑出声来。身在其中,想到的除了生命的力量,更在满绿满红的景色中寻根而去。慢慢的,我已用年龄的伸展,感受到生命的品格。于是闲静之时,我喜欢码字成行,喜欢把颜色一笔一笔种到画布之上。原无意义的物质,慢慢化作精神的存在与表达。

多年过去,待我老得混沌不堪,这些依旧存在的记录,总会提醒我想起往昔的事情。一个一个的人,一场又一场春天。还有留在岁月深处的,那些相见或离别的消息。

日子散文2:走过那段最温暖的日子

文/刘子涵

人生如一串珍贵美丽的项链,每颗珍珠都是一段美丽的回忆,而那段温暖的日子则如最美的宝石,让我难以忘怀。

那天,天气并不好,闷闷的,天空中还有细雨在舞蹈。就是在这样一个下午,我因病住院了。医生说不能去上学,只能卧床休息一周。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我的心情也悲伤起来。我以为,这是我最孤独的一段日子。父母工作,同学上课,病房中只有我孤独的身影,连雨也为我哭泣。

正当我坐在床上发呆时,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门开了,进来的不是护士,而是我的同学,同窗多年的好友!“哎呀,你怎么生病了?严不严重?医生怎么说的?”看着她担忧的面孔,我心里的孤独烟消云散,感到阵阵温暖。“我没事,只是有点胃病而已。”我笑着说。

她先是一愣,然后吃惊地说:“什么?胃病?你怎么会得胃病?”她边说边从窗边的一大堆食物中翻找起来,苹果不行,太凉!饼干不行,太干!她翻来翻去,不知道给我吃什么好,我不经意间发现了她头上有细密的汗珠,汗珠晶莹剔透,从两鬓流了下来。

天晴了,未干的雨珠从树叶间滑下,小鸟在雨后叫着,好像在为我感到高兴,阵阵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向大地。以后的一个星期,每天都有不同的同学来陪我,学习好的给我补课,幽默的给我讲笑话,心灵手巧的给我做补品……生病的那段日子,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我不再孤独。

心情大好的我不到一个星期就出院了。医生很惊讶我能恢复得这么快,只有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有他们的陪伴。

每当回想起那段往事时,我的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流。这段难忘的时光,如天空中最亮的流星在我心中划过,却永远不会忘记……

日子散文3:祭奠日子抗争的勇气

文/薛洪文河南油田

下午,写了一首《杀死太阳的人》诗句,也算祭奠那些日子的抗争勇气,与未亡故的日子身影吧。

说起这些,我的手指怒击一扇漆黑的石门,石门紧锁的锁心的痛苦日子。时常听到:佛祖不可宽恕的妖孽造乱的黑道势力的狂枭,痛斥入侵亵渎一个培训园地的灵魂的罪恶;佛祖与我一样痛苦,他在另一世界的屋子,流着青灯的眼泪;启灵、点化了我,我化作一个披着战甲的抗争战士。

我近一年的诗,写在反对黑道暴力的枪声扳机。其实,我早已中了黑势的枪口,系列的曲折,鼓噪出的棋谜,纺织起来的蛛网,灰尘与红头苍蝇,自然了一幅捕杀的黑网。至诚感谢它们,感谢它们的阻击的重重叠叠;我在阻击的路上,二月份,向中纪委,中组织部,公安部举报,可网络空白,手机信号失灵。

我在失灵中,再次捡到历史的火光石,重新打磨字伐的神斧。在造词组句的拆解复活的动感与静态画面,更加啄木了尖刺,解剖顽固肿瘤的腐败病床。每一首诗,每一首诗的字句,都是沾着血与泪的爆炸力量,在射向暴力主义的同时,也是遭受暴力者们的谋害。

历史的回响,在中国历史车轮中,有百年前举着镰刀锤子牺牲的先烈,他们的鲜血浇灌了我们幸福的日子。我们在自豪的国度,说着自豪的语言,幸福着幸福的梦想,岂能让这些网状的层级的黑色暴力者们去肢解吗?

我愿以一个草根的字人,以一个人民教师的粉笔,以一个时代的正向力,向这些披着黑色的战士,决战,决战……我以人民的一个普通公民的名义,向这些创造隔音弯曲声音的墙壁,撞去,撞去……

让它们腐烂在历史的垃圾箱。让黑色物品的心术,预谋,斧头,雾气,霉味,撕碎扔向天空的阳光去暴晒; 让天空的雷鸣电闪,击穿制造人间灾难的自焚的黑衣者们。

好了,写了这些字,是悼念我的未死勇气。想起鲁迅先生说的,暴力杀人是不行的,要法律追究的。我再补充一句:沉埋一个报案人的真相,是不行的;杀人再剥去生者前的字音,也是不行的。

今夜,我独自坐在书桌前,望着天空乌黑的云。我想,这些黑云也掠夺不了天空发光的天体吧。

日子散文4:初二的这些日子

文/孙雅航

初二的这些日子,要我怎么说好呢?

可以说,我初二的生活中充斥着“初二是初中最重要的一年”之类的话语,这些话,有出自家长之口的,也有出自老师之口的,这类话,听多了,就听烦了,然后就不重视了。

初二的学习生活,让我无法回忆,也不想去回忆,印象中生活就是彻夜攻克一份抽象的函数卷子,是为了解出一道物理题在草稿纸上画满了图,是为了一道英语中考题动用了词典、语法书,甚至网络。宛如做梦一般,还是无休止的梦。与此同时还要顶着巨大的压力,与一个学过同一篇课文内容的同桌拼死了去争所谓的“第一”。常把自己浸在书海中,看到脖子发麻。这些像是生活中固定的程序,一到时间,就要去做。

我也受不了我当组长这件事,因为对我来说,当组长真是一件令人崩溃的事,什么人什么事都要管,一不小心,就会被班主任“批斗”一下。就说那次打扫卫生吧,组员一个个都懒洋洋的,扫地的来得晚,拖地的以没人扫地为由也不拖,快上早读了才随便打扫两下,害得我被老师说还没地儿诉苦……

我所面对的事情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空闲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一些爱好我也不得不放下,就连我最爱的写作也只能从一周几篇衍变成一周一篇。但是我面对的事情多了,内心的感受也就多了,想在纸上表达出来又没有时间,这种日子真的不好受!

初二的期中考试,低分的英语成绩又一次打击了我,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就像一把利刃,把我心上的自信划破、划碎,真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这种感觉,比哭更难受……之后的一个星期,我居然都不敢去面对英语老师了。

但是,在这些苦闷的日子背后,也有快乐的时光。

虽然我的生活中充斥着无数唠叨,但也正是这些唠叨让我紧张起来,不然我或许还没心没肺地在电脑前看无聊透顶的电视剧。

虽然彻夜攻题的滋味确实不怎么好受,但解题后的欣喜也只有切身体会才能体验到它的甜蜜。虽然学习的生活宛如做梦一般,但它起码不是噩梦,况且那些不愉快的事还能很快忘掉。虽然沉浸在书海中,但我也从其中明白了许多道理,也是一种收获。

虽然当组长有着随时被“批斗”的风险,但可以锻炼我的组织能力,还能从中悟到许多道理。

虽然我不能随时写作了,但我还有属于我的周末,我可以在那时用我手中的笔勾画出我心中最美丽的世界。并且,我已经有了我自己的收获了——作文被报纸刊登了!这是对我写作的肯定啊!

虽然我的英语退步了,但这次考试对我也是一种激励。况且我的英语老师非常善解人意,她没有批评我,反而鼓励我,并竭尽所能地帮助我。我无法说我不幸运。

初二的这些日子,忙碌的同时穿插着快乐,伤心的同时穿插着幸福,忧虑的同时穿插着欣喜。在这条充满鲜花与石子的路上,幸与不幸交织着,织出我充实、幸福的初二生活!

日子散文5:丰盈未来的日子

文/徐静媛

好久了,心情很压抑。“生命意义何在?”这一有关人生的课题,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小草绿大地,野花秀山川。而我,还有所看到的一部分人,却饱食终日,不知道何为活着的意义。

麻将馆里人满为患,高档饭店灯红酒绿,再看一个个低头族,他们在虚拟的手机世界里轻狂恣意……我曾问过好多熟悉和不甚熟悉的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可他们半睁着迷离的醉眼,说,瞎活着呗,今朝有酒今朝醉,哪天玩完哪天了,要什么意义?

车祸前,我每天兢兢业业上班,课余时,全心侍奉双亲,关照兄弟姐妹,觉得很充实,没有去想关乎生命意义的深层问题;车祸后的前些年,我经过涅盘,走上了写作之路,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和写作,意欲用自己稚嫩的笔为杖,歌颂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激励他人乐观坚强的生活,觉得虽体残而心未废。可近一年来,如涸泽之鱼,没有了创作热情,便觉没有了生活意义。夜晚在自责中寻找出路,一遍遍告诫自己要努力;白天便又苦于没有感觉,写不出满意的文字而恍恍惚惚。当下的境遇里,在我的意识中,好像唯有写作是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别的便是在耗费生命。就这样在苦恼、郁闷中蹉跎着光阴,不知何时能突破瓶颈。

一日,与母亲畅谈,深受触动。

87岁的老母亲坚持自己生活,不愿跟儿女在一起。她每天看书,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搞清字义,还要抄录下来,以防忘记,密密麻麻记满了两个笔记本;家里养了三十几盆花,竟不满足,还要在屋前小区的空地种花,从家里提着水壶等物什一趟趟地浇水、施肥,满头汗珠下是一张憋得通红却开心满足的笑脸;每次上街或来闺女家,都要不怕麻烦地换一身自认为体面的衣服。那种对生活的热爱,我难及一二。我叹服母亲的人生态度,她说,我老了,不能为社会做贡献了,但是,我每天开开心心的,保养好身体,不给孩子们添累赘,你们就能安心工作,乐观生活,好好为国家做事,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有价值的事了。

听着母亲朴素却富含哲理的话,我深受触动。一个老人都能时刻想着服务于小家,报效国家,那些整天沉浸在“欢乐谷”中声色犬马的人们,不知听后有没有一丝丝的触动?当然,个人有个人的活法,我无权评说对错,但我相信,虚度年华的他们,内心定是无以言说的惶恐落寞。

我的余生应该继续好好写作,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写作之余,要做好女儿,做好妻子,做好母亲,做了姐妹,做好朋友的不同角色,尽可能多地去陪伴母亲,让老人安享晚年;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老公和儿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尽我所能为亲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爱……

这,就是我人生的意义所在!

日子散文6:江鸽子

文/汤中华

如今日子好了,大家相安无事,渔船和江鸽子共同构成了“渔舟唱晚”的和谐画面,就忘掉曾经的那些不愉快吧……

巢湖边的义城集人说“江鸽子”时,其中的“鸽”字念的是第三声。江鸽子的学名究竟叫什么,我不知道。我第一次听他们说起这种鸟,以及巢湖渔民如何在船上诱捕它的情形,脑海里浮现的就是海鸥的形象。

我的一位义城汪潦朋友,家住巢湖义城集上。他家不捕鱼,但他的父亲却结交了一些外地专门跑水运的人。这些人老家在哪里不清楚,但祖祖辈辈住在水上,长江巢湖到处跑。有一位跟他父亲关系要好的水把式,就曾不止一次送江鸽子给他家。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生活还都不富裕,朋友对于江鸽子红烧出来的美味记忆犹新。

听水把式说逮江鸽子的过程,就如鲁迅描写月夜瓜地里少年闰土手握钢叉捕捉偷吃西瓜的猹一样有趣。

与许多水鸟一样,江鸽子喜欢跟在船后,在翻涌的浪涛中捕食鱼类。江鸽子很精,只是远远地跟在船后。船家于是用三四百米的长线,串上像鱼的颜色一样白的诱饵。江鸽子的眼力特厉害,老高老远就看得见,一个俯冲下来,猛地就将诱饵吞入了嗉囊,却让鱼钩卡了个正着。因为江鸽子太精,任渔民绞尽脑汁,一天也就只能逮个一两只。这样珍贵的东西,能送给朋友,足见交情之深。

朋友说,当年送江鸽子给他父亲的那位水把式一家,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已经不进入内湖,专门在长江上重庆与上海间长距离往返了。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见面少了,但当年结成的情谊,该是历久弥深吧。

不久前去巢湖新建的环巢湖旅游大道游玩,同行的人中有一位50多岁的李姓朋友,他二十七八岁时就在巢湖西岸的合肥肥西刘河乡(今属肥西严店乡)担任党委副书记。问他可吃过江鸽子,他说吃过,只是味道有点腥。

巢湖岸边,石头砌护的堤坝上,有一块块密集凸起的巨大的石包,那是为抵挡湖水冲击而特意设计的,造型奇特,给人以视觉冲击。岸边近处水面上,还有一圈石头堆起的不高的防浪埂,一排白色的鹭鸶一样的水鸟站立在这些零星的石头上。问当年的李副书记,是鹭鸶吗,他说哪里,正是江鸽子。哦,原来跟海鸥的样子差别很大呢。“江鸽子”跟鹭鸶怎么区分呢?李副书记说,鹭鸶腿明显要比江鸽子的长些。李副书记还告诉我们,江鸽子与鹭鸶一样都有洁癖,堪称水质监测表。如今遇着如此大群的江鸽子,说明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已然收效。

防浪埂上,江鸽子们不时地起飞降落,翅膀和脖颈、后腿摆出各种快速变化的姿态,优雅迷人。那些站立着的江鸽子,一只只都眼睛紧盯着湖水,像警惕的哨兵观察着“鱼情”,一副稍有风吹草动,随时准备闪击的样子。江鸽子显然发现了我们,当年渔民诱捕它们的情形,却好像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就算是还记得,江鸽子们怕也会原谅那些渔民的吧。如今日子好了,大家相安无事,渔船和江鸽子共同构成了“渔舟唱晚”的和谐画面,就忘掉曾经的那些不愉快吧。

突然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防浪埂上的那一群群江鸽子,不正像桥上看风景的“你”吗?

日子散文7:怀念笔墨飘香的日子

文/程丽英

最近,我收到远方同学寄来的一份资料,她还写了一封短信夹在其中。展开洁白的信纸,看着久违而熟悉的字迹,一股真实的温暖从心底弥漫开来。同学的音容笑貌,在字里行间,越发清晰。

写信——这种最初的通信方式,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去。想念一个人,只需按下手机上的一串数字,就可以让天涯变为咫尺。然而手机一关,咫尺又成天涯。而今,写信已成过去式,将心情诉诸笔端的日子也成了记忆。

记得我十六岁时,第一次离开亲人到外地读书。第一个月里,我非常想家。在夜里,我只能把思念化作一串串泪滴,在被窝里肆意流淌。舍友安慰我说:“想家的时候就给父母写信吧。”在她的影响下,我写了第一封家书。整整四页信纸描述了自己离家后的“痛苦”遭遇。后来听说,母亲当年收到这封信,还没读到一半,已经泪流满面。一向晕车的她,硬是坐了三个多小时的汽车,赶到学校来看我。现在想来,那时的我是多么幼稚,多么自私。后来,我渐渐习惯了校园生活,更懂得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每周都把对父母浓浓的思念,装进小小的信封,寄往家里。我在信里向父母诉说学校里的各种奇闻轶事,让他们开心。每次母亲收信后总会嗔怪我的字迹一页比一页潦草,但她在想我时总会把那些信翻出来,微笑着一页页看过去。母亲说:“只要打开信纸,闻着墨香,我就会感到你就在身边。”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手机还没有普及,和朋友、同学之间的联系全靠写信。于是,收信、读信、回信,成为我工作之余最大的乐事。写信的过程是一种享受——夜晚,当月色流过宿舍的窗户,我洗净双手,在柔和的灯光下,内心澄净时,方摊开稿纸,让自己最真实的心迹随着笔尖跃然纸上。那一刻,天地是宁静的,只剩下信中的友人与我。

如今,我们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日,有多少人还愿意执笔抒怀,又有多少人还会想起那些笔墨飘香的日子呢?

日子散文8:支教的日子

文/陆建英

刻在木板上的,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亦未必永垂;而刻在心灵深处的,才会刻骨铭心。在蓝天小学一年多的支教日子,总是令我感动而难忘。

回忆起来,支教第一堂课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天,我一走进教室,便看到同学们早已端坐着静静等待,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里,有惊喜、有羞涩、有期待,我顿时被感染了。虽然早已备好教案,但那天我却没翻动一页,我沉浸在和孩子们交流的快感之中,以至于下课铃声响起,我们却觉得意犹未尽。

以后的日子,我们慢慢由相识到熟识,我也逐渐了解了这些外地学生的内心世界。相比本地学生,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都要逊色许多,但他们朴实中透着可爱,活泼调皮中更有一份难得的懂事。课余聊天,有同学对我说,张家港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他们也想成为一名新张家港人,为这个城市的发展作贡献;也有同学说,家乡现在还很落后,他要学好本领,将来回去建设家乡;更有同学悄悄告诉我,他长大后要出国留学,要给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可爱的孩子,虽然没有翅膀,却为理想做着飞天的梦。

这里的老师很敬业,他们的脸上始终挂着坦然的微笑,那是一种“我心无愧”的真情流露。常常听他们说,教师是吃良心饭的,孩子们的父母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过得很不容易,希望知识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平平淡淡的话语里透出对孩子厚重的爱。就因为这份爱,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他们心甘情愿地守着那份清贫,那份辛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想,我这辈子恐怕都无法忘却这段阳光灿烂、回味无穷的支教日子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