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白菜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白菜的散文1:性定菜根香
文/孙长清
一入冬,白菜、萝卜、土豆、地瓜等就成了乡亲们餐桌上的主食。有时一样东西吃腻烦了,就从自家的陶瓷缸里取出腌制好的黄瓜、萝卜、芸豆、咸菜疙瘩等来调调胃口。
在乡下,每年的深秋及初冬时节,满村满巷腌菜声。漫长的冬季里,它带给你的不仅有春的萌动,夏得翠绿,秋的饱满,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慰藉。
虽然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市场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本地的,外地的;国内的,国外的,应有尽有。但我还是特别钟爱母亲从老家捎来的腌菜。每次来时,你要是不让她带,她反而是个心事,老是怀疑自己已经老了,不能再为儿孙忙活了,没有价值了。我能体会到母亲的这种心理,所以,我每次回家或打电话要她过来看看,总会让她准备些腌菜。她总是高高兴兴地张罗一阵子,提前好长时间准备好,那股兴奋劲足足持续一两天。
我是吃母亲的煎饼卷咸菜长大的。算来,从中学到大学,吃母亲烙的煎饼也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吧,吃过的咸菜疙瘩也已经几大缸了,但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吃够。
想想母亲满心虔诚地从快要拆架的黄瓜秧、芸豆秧上摘下刚长出没多大的黄瓜,还有大大小小的芸豆,用清水洗去浮尘;从深秋的黄土里拔出青色或红色萝卜,摘掉菜缨,洗去黄土,再切成长长的几条,放进坛子里,再把早已配好的作料倒进来的样子,我都会会心地一笑,这个冬季就不用发愁了。母亲手里有严格的配制秘方,大到几斤几两,小到几厘几分,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丝毫马虎不得,不然腌出的味道效果就会不一样。盐、酱油、糖、花椒大茴……样样都不能少。汤料倒进去了,先封好口,放置上一段时间。咸菜疙瘩、雪里蕻、老豆角的制法大同小异。
在飘雪的冬日,关上门窗,温上一壶酒,取出几片几根做下酒菜,其乐融融。黄瓜又脆又香,萝卜好有筋骨,芸豆酸酸甜甜……真正人间美味,享用无穷……
这些年,吃过母亲这么多的腌菜,也吃出了性情来。菜根香,吃着吃着心里少了奢求和欲望,性情也淡定了不少。
白菜的散文2:白菜白
文/董全云
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蔬菜摊上的大白菜就多了起来。一棵棵硕大的白菜,根儿朝下,头朝上,挨挨挤挤,围在一起。白生生的菜帮舒展着,绿色的菜叶镶边,青翠鲜嫩,精神饱满,甚是可爱。
从下种到收获,白菜要经历8个节气的孕育。这段日子里,小小的白菜娉婷地长在农家的地头、院落,成为一首小令、一首长调。别看青菜还小,从初生到长出几片肥硕、鲜嫩的绿叶,充盈着农家饭碗的清香。《诗经·谷风》中有“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描写,“葑”便包含蔓青、芥菜、菘菜之类,而菘菜就是白菜一类的蔬菜。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也有两首写白菜的诗,其中一首写道:“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能与蜜藕滋味相媲美,范成大对白菜的喜欢程度可见一二。美食家苏轼更是用“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之句来赞美,认为白菜的味美不减乳猪和熊掌之类,真乃美味也。
霜降后,一棵棵硕大的白菜被整齐地堆放在院子或屋里的墙角。晴天,拿出来摆在地上晒太阳,傍晚再收起来。冬天最爱吃的就是猪肉白菜炖粉条了。白菜里有肉香,会更有滋味。母亲在厨下忙碌,增添了一些红烧肉片和柔润嫩滑的粉条,香气扑鼻。母亲总是将肉片夹起放进父亲和我们的碗里,再苦再累,母亲的眼神中始终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豫东年夜的饺子也常常是白菜馅儿。叮叮当当的剁馅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齐动手包饺子的温暖,曾经勾起我们多少美丽的回忆。结了婚,婆家的风俗是吃萝卜馅儿,所以农历大年初二回娘家串亲戚,母亲常会问我们想吃什么,我和姐姐总是异口同声地说:白菜馅儿饺子!
而今,日子富裕了,但人们对大白菜还是那么青睐。居家过日子,大白菜还是人们饭桌上的主要蔬菜之一。虾仁炖白菜、醋熘白菜、凉拌白菜等,都是一道道地道的家常菜。尤其是豆腐炖白菜、粉条炖白菜、猪肉炖白菜、酸辣白菜等更是营养丰富,百吃不厌。据说,吃白菜对血糖偏高、血脂偏高有益处,一日三餐,餐前一碗“翡翠白玉汤”——水煮白菜,一清二白,微甜绵软,清爽营养。
卷得结结实实的大白菜,如同庄稼人的言谈举止一般实在。能变换出多种花样做成一日三餐。蒸、熘、炒,不变的是白菜,丰盈的是日子。白菜的宽厚大度,让冬日的主妇有了施展厨艺的余地。
白菜,好吃;细嚼,意味深长;多吃,自有它不可尽言的妙处。年年白菜,岁岁陪伴,久而久之,对白菜的感情一点点地发酵着,在我们心里蓄积出一段又一段难忘的情感。
白菜的散文3:仁慈的白菜
文/魏振强
到江南的一座寺庙。麻石条铺成的路逶迤而上,一旁是雨水冲刷而成的沟,露出黄土和碎石,沟里除了零星的寸把长的杂草,居然还有些小白菜,虽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但白里透亮的细细的茎擎着几片碧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光,令人怜爱而又欣喜。心下不禁好奇:这样的地方怎会有小白菜?
到了山顶上的寺庙,见到一位衣服上打满补丁的干瘦的僧人正在扫地,朝他打听,他微微一笑,道:“我种的,下山的时候,随手在沟里扔些种子,一二十天就长成小菜秧,从山下回来时,顺手拔一些,就是很好的菜。”
这样的“种菜”方式真是让人开眼界。大概也只有内心清净、讲究随缘的出家人才想得出。也只有白菜的种子才会在如此贫瘠的土壤里发芽、生长,不负人家的一番信任。
白菜曾有个雅致的名字:菘。草与松的叠加,有草般的贱,也有松般的蓬勃、旺盛。白菜的耐活是出了名的,无论北国抑或南疆,滴水成冰也好,烈日似火也罢,只要有点寄身之土,有些生命之水,一粒粒种子就可以从泥土里拱出来,擎着几片嫩嫩的芽,再不疾不徐地长,长。数九寒冬,冰雹、暴雪驾临中原大地,驾临长江沿岸,一向泼皮的茄子、辣椒、西红柿也抵挡不住了,纷纷厕身于温暖的大棚里,但白菜兀自在户外,以肉身,与寒气,与冰雪、冷雨相博,叶子冻得支离破碎,茎上千孔百疮,可层层叠叠包裹着的依然是葱绿的心,似一朵貌不惊人的花。
所有的菜蔬中,最晓得心疼庄稼人的是白菜,最随和的也是它。嫩嫩的小白菜可以做汤,大大咧咧的大白菜可以清炒,可以腌制、存储。乡下人清苦,很多日子里不见荤腥,但白菜是有的,饭头上蒸上一碗咸白菜、辣白菜,两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就可以呼呼地吃下去,抹去额头上冒出的汗,身上的力气又有了。白菜的仁慈和忠厚,真是没的说。
白菜的恩惠,草民和贵人都领受过。只是一样菜也会养出不一样的人,有的有颗软软的、清亮的心,有的却是一副铁石心肠,锈了、烂了,连自己也不知道。那一天,我们在山顶的寺庙转了一遍之后,那位当家师父执意要留我们吃饭,他在逼仄的厨房里找来找去,找出了一块豆腐和两个马铃薯,又从菜地里拔来几根萝卜,我帮着他洗,另一朋友帮着在灶膛里添火,师父在灶台上炒菜,额上冒着汗,脸上挂着笑。末了,他又做了一道汤,用的就是下山时摘下的小白菜。那汤清亮亮的,小白菜翠绿绿的,喝下去,肚子安稳了,满嘴都是清香。“香客们都喜欢吃这小白菜,”师父说,“纯天然的,没有一丝儿污染,当然好看也好吃。”
白菜的散文4:寒霜白菜心
文/崔向珍
我在小院里种了些白菜,觉得让叶子自由生长可以更多地接受阳光,就没有捆扎。待到秋风劲舞的时候,一层寒霜覆盖,邻居的茄子辣椒一夜间蔫了,想不到我的白菜却绿颜不改,一片叶子裹着一片叶子,结结实实地抱成了团。
我找了一块阔大的广告用布,把所有的白菜草草遮盖。一场冬雪过后,我轻轻掀开布的一角,惊喜地发现多日不见的白菜依然翠生生的旺盛着,而且还胖大了一圈,感叹它生命力顽强的同时,只让我恨不得就地化身为一棵经了霜的白菜,北风凛冽中傲然一生。
明朝五世臣徐九思,最是欣赏白菜不惧霜雪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他找人画了一棵根叶丰满栩栩如生的白菜,并在旁边亲手书写了“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菜色”的诫勉语,端端正正地高挂在自己的居室里。他一生不畏权贵,清正廉洁,爱民如子,时刻以公仆的身份严格律己,日常不吃肉食,只用青菜萝卜果腹。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这位令人敬仰的明朝官吏,在涉及自己利益时,做到了“勤、俭、忍”,对贪官污吏横行的官场,敢于忘却自身安危进行对抗。他爱民远胜于爱自己的品行,实在难能可贵。
绘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是极其喜爱白菜,他画的白菜都是根叶齐全,形神兼具,可与冬笋搭配,可与萝卜共处,或者柿子蘑菇南瓜一家喜乐,均是画风淳厚朴实,不沾一点名利颜色。他认为白菜是百菜之王,万不可随便丢弃浪费。家中偶尔买一回用白菜叶子包裹的卤肉来吃时,他会把白菜叶子清洗干净切丝,加点油盐拌好下饭。他竭心尽力画白菜无数,一生勤奋,品行高洁,处世朴厚,与世无争,只作画不做官,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白菜之心,极具民族气节。老先生白菜画作的题句中,“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和“不独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就是他对自己本色和本质的充分肯定。
“浓霜打白菜,霜威空白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做人,可做经霜后的白菜,因为它比梅花更坚强,比兰草更清逸,比青竹更谦逊,比秋菊更傲霜。踏踏实实地扎根在一方土地,酷暑烈日风霜雨雪里生长,一生无所畏惧,与世无争,简单且干净。
白菜的散文5:白菜闲话
文/杜法好
突然对白菜产生了兴趣。
这儿所说的白菜,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到的大白菜。
白菜是原产于我国北方的一种蔬菜,属十字花科叶用菜类,据考,在我国已有6000多年种植历史。白菜古时候称“菘”,元朝时期方称之为“白菜”。在咱老家,多叫它名“大白菜”,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甚至把它尊为“胶菜”,皆因胶州出产的大白菜性平味甘带脆,营养丰富,实为菜中之上品。但其价格在多数市场,却是蔬菜中的最低者。
早些年,中国的北方对大白菜情有独钟,因当时冬季无冬暖大棚种植技术,因而,耐储存的大白菜和青白萝卜几乎成了冬季的当家菜。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对萝卜并不喜爱,无论煎炒炖煮,萝卜的口感气味都不能够引起人的食欲,小孩子更是避而远之。后来有了反季节蔬菜,一段时间白菜曾受冷落,原先家家大量必备的家常菜,竟不再引人注意,菜农甚至出现销售难题。想不到这几年,喜欢它的人又开始多起来,人们对它的喜爱,大概多喜欢它的口感脆甜。而且为满足人们的喜好,已经可以一年种出两季。
曾跟同事论起,大白菜到底有多少种吃法呢?包括腌制泡菜等等,屈指一数,大概十几种是有吧?是故,它完全是蔬菜中的佼佼者。试想,哪一种蔬菜会有如此之多的吃法呢?其食用方法在此仅举数例,或生切丝凉拌,若有油条猪下货加入,便为待客佳菜。或将菜叶用开水淖了加辣椒油和盐醋凉拌,佐酒风味别具。或将白菜头切成丝加入鸡蛋咸咸鱼蒸熟,又是一道待客品酒佳肴。再譬如东北大菜白菜猪肉炖粉条,里面放几颗野生蘑菇,又是冬季一道滋补佳品了。再热炒醋溜数种,不一而举。至于用做炖菜,则又无所限制,无论依靠肉食还是海鲜,它居然都能跟人家合得来,颇有“老好人”之缘。
哦!“老好人”?大概写这篇小文的起因,就是因为它的“老好人”之品格吧?它跟牛羊肉搭配炖煮,肉味便多了一份甘甜。跟海鲜类的蛤蜊、八带、乌鱼炖煮,滋味更加鲜美。而跟豆腐结合成姻,则是素菜中的一道美食。更有甚者,那些看上去肥腻无比的大肠或者猪头肉,倘直接装盘上桌,现代人餐桌丰富,几乎无有胃口,一旦加入白菜一起炖煮,则往往能一扫而空。
由此看起来,它倒有一副能够将就的性格,无论跟谁,它都合得来。这种品格,真是需要我们赞美一番了。
且慢,其实它的更加惹人喜爱之品质并不在这儿,而是它甘于幕后只甘于做配角,从不与他人抢风头的品格吧?
正如上述的炖菜,无论与牛羊肉同煮,还是与海鲜豆腐大肠同炖,它只是默默地奉献自己的本质甘甜,从不夺他人之味。不妨可以一试,要是换上萝卜、芹菜或者其它蔬菜与上述的菜品同煮,那些炖菜大概就完全变味了吧?
一想到这儿,忽然之间,我竟对它肃然起敬了。倘若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够学它的品格,甘做一个配角,做一个谦谦君子,待人以诚,助人以乐,应该是大多数人所欢迎的吧?
白菜的散文6:文人墨客赞白菜
文/张光茫
冬天是一个吃白菜最好的季节。白菜水份多,脆嫩爽口,味道清鲜,无论生拌、熟食,还是做泡菜,都令人久吃不厌。民间有“百菜不如白菜”之说,历代文人墨客不仅喜欢吃白菜,而且大加赞颂。
文人雅士自诩高洁,认为吃盘油闷笋,喝碗白菜汤,不但胃肠舒适,味道也不错。白菜古时称“菘”,韩愈有诗曰:“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有一年冬天,大雪飘飘,孟郊、卢仝来访,韩愈把储藏的白菜细细切丝慢炖,加汤慢炖,满满一碗好像烩银丝,配上屋外新挖出的冬笋。众人品菘尝笋,煮酒论诗,韩愈赞白菜赛过牛肚,冬笋胜过嫩马蹄的味道,众人也有诗唱和,成了一段千秋佳话。刘禹锡也曾说:“只恐鸣驺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尝。”他把未能吃到晚秋的菘菜当作一种遗憾。
白菜虽其貌不扬,却用它的洁白无瑕,熨帖着人们的辘辘饥肠。文人常是惜墨如金的,苏轼赞美白菜却是毫不吝惜词语,不惮使用力气,他居然形容“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直译出来是说,白菜的味道堪与羔羊肉和小猪肉相比,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熊掌。白菜也曾叫“黄芽菜”,李渔说:“菜类甚多,其杰出者则数黄芽……每株大者可数斤,食之可忘肉味。”白菜之美可忘肉味,李渔所见显然与苏轼略同。李渔注重本味、淡味、鲜味,不主张肥厚甘浓,这是从他重视素食引申出来的。
白菜便宜的身价,代表着平民的生活,而白菜碑的故事则代表了官员的清廉。明嘉靖四年,徐九思任江苏省句容知县时,为官清廉,自奉节俭,办事公正,不徇私情,深受百姓爱戴。他在县衙前竖立一座石碑,碑上是他自己画的一棵大白菜,两侧题写了一幅楹联:“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徐九思逝世后,句容百姓为了怀念这位清官,捐资在茅山建造了一座“遗爱祠”。这个故事说明,白菜久经风雨严寒,用瓷实饱满的身姿,守护着内心的一尘不染,在平淡中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白菜一入画,便有了风骨韵致。齐白石笔下的白菜特别鲜活,处处都透露出旺盛的生命力。他的一则假白菜换真白菜的故事,广为称道。一天,北平大风扬沙,齐白石坐在画室里,听到外面有呦喝卖大白菜的。齐白石拿了一张白菜图,对卖白菜的说:“我用这幅白菜图,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没想到,卖白菜的一听,勃然大怒:“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非得踹死你。大冷天的,有这么消遣人的吗?到想得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换我一车白菜!”一顿咆哮,弄得齐白石摸不着北,只好挟着白菜画,灰溜溜的走了。
白菜像文人一样,甘于清贫寂寞。任是怎样贫寒的厨房,都有它的身影,随意就能撑起一盘子甚至一整张饭桌。白菜不仅仅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更在于它自身所传递给我们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平凡、朴素、清心寡欲,而这正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须的。
白菜的散文7:初秋白菜香
文/小仵的天空
俗话说:头伏萝卜二伏菜,阳历八月中旬是播种白菜的季节。郊区的农民们每家每户没有几分地,不必用大块的时间作物,只是在自己一早一晚闲暇的时候趁着天儿凉快,潮湿白菜籽儿撒上了,有三五天功夫,嫩嫩的两瓣儿的小苗就调皮的孩子般的从土里摇摇晃晃的冒了出来。
天热正是小虫子活跃的时候,小小的嫩苗经不起蟋蟀的大嘴的糟蹋,靠近道边的人家就细致的用小竹竿支起塑料的围栏,不用太高两三乍高小虫子就祸害不了了。
远远望去那末绿色还不成规模,不过小苗长得快,一天一个样,你三五天不去地里,傍晚散步时只那么一抬头,满地的翠绿就会打你的眼,细细的看去,已经抽出了两三片皱皱的深绿的小叶子,开始有些白菜的样子了。一棵棵个子变大了,就显得挨挨挤挤的了。
这时候有时间的农夫们就开始间苗了。一个个蹲在地里,或是搬一个小凳子在土地里坐着,伸手把挨得近的,细弱的小苗轻轻拔起来,然后交到另一只手里捏着,当攒够一小把时就放到地边,小苗还太小只要晒一上午就干缩的看不见了。
再过三五天,临近中秋节了你再看小苗都变成了一扎来长,白菜的茎也显出了清白的模样,深绿的白菜叶子更长了,一棵小白菜握到手里已经有了一小把,这时候需要再一次的间苗。现在间苗就不用蹲着了,只要弯着腰一颗一颗从根部捉紧使劲儿的一提白菜就被拔起来了,一会儿就能拔起一大把。
这时候的小白菜可舍不得扔掉了,一把一把的码得整整齐齐的,不吃,就光看着也心清气爽。更何况小白菜更有秋后的大白菜没有的另一番独到的香了!
把白菜的叶子一片一片的剥下来,细细的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只要用开水焯一焯。再放到凉水里漂洗一遍,洒上盐腌十分八分的,用手稍稍的攥一下挤挤水,大刀粗粗的切一下,捣上蒜末淋上点香油,撒一点醋搅拌均匀,那股清清的香气自然的就飘散出来了,夹一小团儿放到嘴里细细的品味,绵柔又有咬头的皱皱的叶子,爽脆的帮子是少有的时令小吃。
一时吃不完,也可以把它细细的剁成末儿,配上粉条鸡蛋虾皮,多放点油包成素馅儿的水饺,放到锅里只煮一两个滚儿就可以捞到盘子里上桌了:雪白的饺子皮儿隐隐的透着碧绿的馅儿,看着就喜人!
吃烦了咱可以再换换样儿,把白菜撕成大片儿,大葱红辣椒用油炸了把小白菜放进去爆炒,又是一番风味。或是把生白菜一层雪花梨一层,红剁辣椒一层,码放在泡菜罐子里,三五天之后就可以吃到酸溜溜辣丝丝的泡白菜了。
初秋的白菜自自然然,爽爽利利;柔柔绵绵没有一丝魅惑的渣滓,就像我们自自然然的爱,无需矫饰,却一样动人;不必刻意思想,而你的身影就在我的心里。
白菜的散文8:鱿鱼衣架白菜裙
文/曹淑风
客厅里,先生看着电视吃饭,我坐在他旁边,在朋友散文集的页面空白处画插画。
我正给一棵树画叶子,他突然笑着叫:快看,这像不像衣架?
我抬头一看,也笑起来。
他正吃的菜有两盘,一盘是肉炒白菜,一盘是辣椒炒鱿鱼圈。他让我看的是一个鱿鱼圈,因为是尾部,圈洞只有筷子头那么大,向两边伸出长长的弧形翼,确实太像衣架了!
我们都停止正在做的事,他一手托碗,一手举着筷子,一根筷子头上挑着鱿鱼衣架走到光线好的白墙边,调整各种角度配合我拍照。我们这样摆弄着,相互取笑不务正业,然而世间果真只有正业可务?期间,鱿鱼衣架歪斜几次,滑落几次,但终于拍好了。
我低头翻看拍好的照片,嘀咕着有衣架就得有衣服,我们给它配件衣服吧。他说太迟了,已经嚼碎了。说完翻看菜盘子,居然又找出一个来,虽然模样不如之前那个周正,却也是衣架的样子。就像真正的衣架,有的造型好看有的造型不好看,功能是相同的。
我把这个“衣架”洗干净,放在速写本的空白页。去厨房撕了一片白菜叶子,用剪刀裁剪。白菜是新鲜的,脆生生不好成型,裁出的连衣裙跟上了浆一样僵硬呆板,不肯妥协地支棱着,像是它的主人要去参加什么重要社交活动,必须保持齐整规矩。我好歹把它摆得像挂在鱿鱼衣架上,又勉强摆出随风飘的样儿,拿黑笔在裙子左上方画出冒火的太阳,再给这《晒太阳的裙子》拍了照,去雕塑那个黑泥巴的吹风女子。此时,先生已出门去忙他的事。
大概过了一两个时辰,我经过茶几,目光被那条白菜裙子拽住,即刻停下来,弯腰与她对视。她变温润了,色调也柔和起来,褶皱间的缝隙不再对峙,而是亲密地合在一起,拉拉裙角就能飞扬,像是经了多次水洗阳光晒的旧衣,能够贴合身体随形就势。又像经了岁月磨合的情感,摒弃了毛刺杂碎,只留下柔情蜜意。
我的目光一下子变得柔软,心也变得柔软,想起张晓风《衣履篇》中的《睡袍》,说她认识的一个杰出女子,穿上不同衣服就能成为不同场合里受人瞩目与尊敬的人,但这杰出女子的小女儿却在一个夜晚抱着妈妈说,最喜欢妈妈正穿着的旧睡袍,因为这样一来,就说明妈妈不会出门,母女可以共享一个晚上了。她觉得这个故事又心酸又美丽,晚上,她也换上旧睡袍,总想起这个故事,就好像穿上一袭故事。她还说:不管明晨有多长远的路要走,不管明天别人尊我们为英雄为诗人,今夜且让我们夫妻儿女共守一盏灯,做个凡人。
此时,我看着变旧的白菜裙,就好像看着一个故事。
一个凡人的故事。
白菜的散文9:卖白菜的史哥
文/王绍忠
“小雪萝卜大雪菜”,这先祖传承下来的庄户农谚真是“准时钟”。大雪节气刚过两天,住宅小区楼下便开来了卖白菜的农用车。大字号靠招牌,小生意凭吆喝。窗外依稀朗朗地飘洒着雪花瓣儿,胡搅蛮缠的西北风把“来买白菜哟----天津绿、包头白”的一声声呼喊裁成了两三截儿。
“趁着双休日有空闲,咱也得准备点过冬菜了,”家属边在客厅里拖地边对我叮嘱,“好吧。”我从阳台上拿了两个编织袋便走出房门。在五号楼前的空地上,农用车正“趴”在那里休息。我刚走近车斗,菜农便抢先和我打起了招呼:“王主任,来买菜啊?刚才我还跟他娘还在念叨着你呢……”
菜农史哥是去年认识的老朋友,他在围裙上擦了擦泥土,便迎上来和我握手。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来买菜,史哥夫妇正在车尾向阳背风处吃着早饭,地上的饭盒里搁着两个干巴馒头和几块咸豆腐。史哥为避风寒,围脖把头包的严严实实,脸上只露出三个窟窿----嘴巴、鼻孔和眼睛。我伸手捏了捏白菜,不空心、不暄包、硬邦邦的挺瓷实。我问:“这菜啥行市?”拙嘴笨舌的菜哥寻思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你给出个价吧!”
说实在的,去年白菜种植过剩,供大于求,菜农在楼下等了半天,也无人问津。我表兄弟在乡下侍弄大棚,对白菜的栽培我略知一二,掐指粗算了一下说:“四毛钱一斤,行吧?”他愣怔了一下,疑惑不解的问:“你说多少?”“四毛钱一斤”。我干脆利索的回答。是激动?还是感动?菜哥眼圈霎时红了,忙调过脸擦拭眼角的湿润,再瞧大嫂她面颊上早已是泪水哗哗的了。“兄弟,你真是菩萨心肠积善人啊!”菜哥从心窝里捧给我一句感谢话:“白菜从犁地、下种到施化肥、农药、灌田,再运进县城,三毛五刚保本,三毛八便盈利了。你要多少?”“装两袋吧。”我笑着说。过秤一看,净重120斤。我递给大嫂50元钱,顺便又搭上一句:“余钱,不用找了。”我好说歹劝才把零票塞回她掌心里。
我正作难咋把白菜搬到楼上去时,“你住几楼?”菜哥问道。“四楼东户”。我随意答道。我还未定下神来,他夫妻俩先一人一袋背起来前头走了。待我撵到楼上,他俩正返身出门。家属对我说:“两位撂下白菜就走,水也不喝一口。”我进屋一瞧,茶几上放着四块八的零钱,地板上还留下两行黑糊糊的泥巴脚印。我蓦然间想起了一桩事,赶忙又撵到楼下,双方互报了家门,记下了联系电话。次日上班,我便和单位总务处商量,派卡车去菜农那里拉回来一车还竖在地里的冻白菜……
今日楼下重逢,史哥对我是千恩万谢,好话说了一大堆。最后又补充说今年我全家吃白菜,他都“包圆”了。我说:“买菜付钱,是理所当然。”末了,我又将了他一军:“你要是不收钱,白菜我不要了。”我话一出口,史哥脑门上急出了汗珠子,忙陪笑脸说:“按抬头称,收个优惠价,行吧!”
我照例又要了两袋,他夫妇一人扛起一袋就上楼去了,每人手里还提着一个塑料袋。我随后上楼,只见史嫂在门口正从袋子里取出两双新买的棉鞋换上,然后进屋,才在阳台上撂下白菜。
我家属把刚沏好的“铁观音”给二位斟上,客气地说:“喝口水暖暖身子吧。”二位刚坐定,史哥又从塑料袋中倒出五六个萝卜,笑眯眯地说“乡下走亲戚看朋友,兴带见面礼,这是俺镇上让试种的‘太空水果萝卜’,带来几个请您尝尝鲜……”我推心置腹的对史哥说:“去年,白菜价格下滑,今年你咋还种呢?”“赔赚是市场上的常事,亏本是一家人的小事,不种菜,空了城里人的菜篮子,那可是桩天大的事儿,哪头重、哪头轻我还掂量的出来!“史哥不假思索的撂下一席话就告辞走了。
送走客人,我心里不住的敲鼓。史哥夫妇俩老实巴交、仁义善良,是一对倒了碾砣砸了磨----实打实的人。宁可赔钱,仍坚持年年种菜,决不亏待买菜人。他们吃苦耐劳、知足常乐,买菜还管送菜。帮忙帮到底、善事做到家。他们知恩图报、别无奢求。古人云:“诗书继世、忠厚传家“,他们这种憨实、淳朴、厚道的传统品德,不仅带动了种菜的街坊乡邻,也在感动着城镇居民。来到阳台上,家属正在墙角码放白菜,我心怀虔诚地说:“要轻拿轻放,这每颗用辛苦养大的良心菜,都值得咱去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