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百合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百合的散文1:山谷里的百合
文/籍利平
我国西部一些熟悉和擅长散文写作的作家,他们善于观察、体验和书写地域文化。侧重于梳理评价宁夏小说和诗歌的创作,不以宁夏散文为论述中心;认为许多宁夏作家的创作心态是:在经营散文的初期都有重名的欲望,在不断的写作中,名声逐渐退居次要位置,书写成为一种比收获更重要的说话方式和倾诉性情的劳作。 把宁夏的散文创作,放在西部文学的大背景下考察,可以得到更为客观的结论;以宁夏女作家的个体样本为例,研究宁夏散文创作的个性特质,挖掘其独特魅力;虽然在文献[5]中,陈莉莉谦虚地写道:我只敢要求自己做一个好的读者,只敢说自己是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爱好读爱好写……可是,随着她这份热爱的持之以恒,在宁夏散文作家中,她的作品越来越有影响,其创作具有别具一格的分析和研究价值,同时,也很典型地反映出“……在不断的写作中,名声逐渐退居次要位置,书写成为一种比收获更重要的说话方式和倾诉性情的劳作”。
陈莉莉是土生土长的西北女子,她的性情满是西北人的开朗淳朴,外表却有着南方女子的秀雅,她的文字一如她的名字所蕴涵的英文意思“lily”——百合花,虽然没有牡丹之华贵,没有桃李之鲜艳,更没有参天大树的傲然,却以她独特的单纯的幽香,安静地开放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时不时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陈莉莉前期的散文,对于亲情与爱情的吟唱是其主体,或者说,她的散文作品,大多以亲情和爱情为主。但大约是因为她曾经的教师生涯,或者是她本身的善于思考和积淀,即使是写亲情友情爱情这些女作家笔下常见的素材,她文笔的烂漫清新、情感的内敛干净、思虑的深刻透彻,已超越了评论家不屑的所谓“小女人”散文的桎梏,有着她特有的大气和智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对人性的知微见着,很轻易就打动了读者。《生命中那些难忘的眼神》(发表于《朔方》,2011年第3期、《散文选刊》同年5月上转载,《读者》同年第18期转载,入选《散文选刊》创刊30年精选集)是其代表作。文章捕捉了人生中那些最难忘最具有代表性的眼神:“父亲在我结婚、生子时那一闪而过的复杂”眼神、儿子“清亮亮的充满爱的眼神”和一个初坠情网的少年的眼神——含情脉脉又欲语还休的眼神。这篇散文受到读者的普遍喜爱,许多网站对这篇散文进行了转载,有些教育类网站把它作为范文向学生们推荐,甚至选为高三语文阅读理解训练的题目。而她发表在2012年第9期《阳光》文学期刊上的那篇《那些多年后的邂逅与相聚》,是关于友情和理想的深沉感悟,读之让人在心生共鸣的同时,颇有些怅惘。同年,结束在“鲁院”的学习后,她发表在《文艺报》上的散文[6]《小巷》,受到高度肯定,有读者留言说“读之很享受。把握这种纯净的文字很吃功力,没有大境界和飘逸气质不能这般举重若轻。有30年代大家情怀。这样一条飘着槐花的古巷,走过一串顽皮的鞋响。喜欢。”《小巷》非常鲜明地表现出,她的文笔已经开阔了很多,对生活的思考也深入了很多,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时光进入2014年,结束在“鲁院”的学习已经有了两年的时光。从“鲁院”回来后一直潜心读书的陈莉莉在这两年写出了三十余篇读书笔记,她本想通过读书和撰写心得提升自己的写作,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她那“感受派”的评论,被《文艺报》《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宁夏文艺家》及“中国文明网读书频道”等处选发,受到了读者和原着作者的欢迎——她也许还没有想到要用足够的理论基础来支撑,使她的每一篇读书笔记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文学评论,但她是个真诚的读者,她是在用心与作者、作品认真地交流,并如实地写下了她独有的心得和感悟,这,已经足以令人感动了,何况她的思想和文笔,时时可见熠熠光华。读书带给了她很多宏大又细微、深刻又朴素的触动,这当然也会促进她的写作。近期,阅读了莉莉2014年以来发表的散文《音乐四题》《我们或可预期的晚年》《临水而居》以及《空月子》等,我们惊喜地看到,比之于几年前,比之于她的第一本散文集,无论是选材的视角、思考的方向,还是她的写作态度、语言的质感,包括文章的容量和深度,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这转变,是一个作者到作家的转变,是无意识写作到有意识创作的转变,那种越来越成熟的气场,是明显而震动人心的。
近两年陈莉莉的产量比较高,仅以[7]《空月子》为例。用陈莉莉自己的话来说,“没有谁能体会,《空月子》对我意味着什么”,这是她鼓足勇气,和着身体和心灵的痛楚,含着眼泪写出来的一篇,与她以往的作品中那些单纯的真善美不同,深入地讲述了自己意外流产后的悲痛情绪,推己及人,真切地表现了流产对女性心灵、情感、精神以及身体所造成的深远的伤害。那是一种很多育龄女性都有过的体验,是许多女性不肯跟任何人分享也难以鼓起勇气面对的私密的隐痛。陈莉莉说:“从此之后,只要我有创作的能力和热情,大概没有什么是我不敢写不敢面对的了。”那种在场感,十分强烈,那些令所有母亲甚至所有女性深深难过的往事,读之令人震撼。同时,陈莉莉散文作品中的叙事风格已然形成,一波三折、回环往复,她笔下的故事,比某些小说作品的情节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虽然还不能说《空月子》是多么优秀和独特的作品,甚至也会让人联想起部分关于女性身体之痛、成长之痛的作品,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一个女子对生命的深刻反省,非常少见,她的叙述和抒情毫不平庸,文章的起承转合水到渠成,最后一笔发出令人惊惧的呐喊——“母亲啊,我只是想像您一样,晚年的时候,有一群孩子可以牵挂!我只是不愿意,当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的儿子在这个世上,再无一个血脉相同的亲人!”
陈莉莉在之后的创作谈中写道:“在我开始写的那一瞬,我就知道,我不可能写得多么精彩漂亮,我不可能把自己当做一个创作者去构思,我无法用文学手法去表现什么……”实际上,即使她不肯以一个成熟的写作者的态度去对待她的素材,但那种成熟的风韵还是体现在了字里行间。在场也罢,非虚构也好,她实实在在地让读者看到了她作为一个事件亲历者的真诚,她作为一个热爱用文字倾吐心声的作者的功力,和她对生活加诸于女性心灵和身体上的打击或者说摧残的深刻思考。
陈莉莉在写作上这些令人欣慰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才情和执着,可以预见,保持这种良好的势头,假以时日,她必将创作出更多、更好、更受读者欢迎的作品。西部散文作家群里,必将少不了她的位置。
“隐没深林、谁闻其香?”去到西北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走进那里的莽林,多次蹲下身子观赏地面上的一丛丛野花,凝视一片片草叶上的水珠。那些花儿比温室里的更芬芳,那些水珠通体明亮。森林中遮天蔽日的松、柏、椴、杨、白桦等等,挺拔伟岸,令人瞩目。但那些更贴近大地的,是矢车菊、蒲公英、马兰花、野百合,还有苜蓿、灰灰菜等。同样,在文学殿堂里,鲜艳夺目的是站在高处、易接受阳光的各种大树,它们是这座森林的主体。不过,请不要忘记那些千姿百态默默绽放的林中芳菲。它们也是森林美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它们的柔韧、安静与芬芳,美仑美奂的自然风景也会显得单调。
且让我把刘恒《在山岗上》里这段对业余作者说的话抄写在此与陈莉莉等作家共勉:“这些下了班伏在灯下苦写的人,寂寞而孤单的独行者,是天地间稀有而伟大的战士!我以同道的名义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祝福了。”
关于百合的散文2:野百合
文/张钰铧
天色已经不早了,我揉了揉因为长时间看书而发酸的眼眶,看了看门外,外面静悄悄的,时不时有几只鸟儿匆匆飞来又匆匆飞去,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我决定出去逛一逛,寻找一点儿乐趣。
大街上,没有了以往的喧闹,似乎清净了许多,似乎宽广了许多,也似乎黑暗了许多。我承认,我想出来走一走是一个不好的主意。忽然,我在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位老人,老人全身瘫了,他的脸上是将近黑夜的黄昏,他浑浊昏花的老眼里是一片黄色的沙漠,从他的背影来看,仿佛笼罩着浓重而不散去的愁云。忽然,他看到我的瞬间,浑浊的眼光焕然一新,不经意间闪射出慈祥的目光,那目光,使我想起了我的奶奶,那位最疼爱我的奶奶,可是我已经把她忘记了好久了。我愣了一下,突然转身飞奔回到了家。
我回到家,一眼就瞅见了坐在沙发上绣花的奶奶,奶奶笨拙的双手好几次握不住微小的绣花针。奶奶的手我是最近才注意到的。我轻轻跑向奶奶,拉起她的手细细端详起来。奶奶的手因为年轻时在烈日下做活,被太阳晒得黑黑的,一根根筋在皮面上凸出来,异常显眼;我用手轻摸她的手背时,心里不禁小小的一惊:奶奶的手松松弛弛的,没有了弹性,皮肤粗糙得仿佛摸在皱纹纸上,指甲也不再有光泽,取而代之的是一副黑而参差不齐的指甲。我皱了皱眉头,奶奶这双手还是当年抱着我玩耍的双手吗?想当年,奶奶的手是那么的小巧玲珑,做了那么多的美味佳肴,替我织了无数件格式不一的毛衣,可现在……我抬起头时,奶奶的眼里不知什么时候充满了泪水,她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在那轻微动作的瞬间,我发现,奶奶的手已在颤抖……
奶奶,岁月如梭,时间已经让你的银发日夜多了起来,你的手脚也不再像往年那样灵活。虽然您年轻时的那双手只能在我的梦境里浮现,但是,您仍然是我最崇敬的奶奶!就像一株百合,虽然枯萎,但人们还是怀念它的清香!
关于百合的散文3:温暖的百合
文/胡为民
我闲时爱种花养草,恰好住在二楼,有一个几平方米大的露天阳台,上面被我种满了文竹、吊兰、石榴、葡萄、栀子、百合……可谓陶醉其中,不亦乐乎。种草养花,不仅怡情陶志,而且每种一株花草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亲切而美好。特别是那株百合,郁郁葱葱,可爱之极。常常令我想起邂逅她的温暖。
上月末的一个早晨,清风徐徐。我骑着摩托车行进乡村水泥公路上,空气清新,神清气爽,公路旁边一户人家的庭院边上一束束盛开的白色花朵深深吸引了我。停下车,举起相机咔!咔!咔!拍下这一朵朵美丽的瞬间,并问坐在院坝里悠闲地抽着旱烟叶儿的老农花儿的名字,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穿着朴素的老农自豪地说:百合花。
这就是百合花呀!我不禁一颤,美好早晨竟然不期而遇“云裳仙子”之称高雅纯洁的百合花。农家庭院这株树上的百合花,片片洁白的瓣紧紧相束。我一下子想起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憨厚纯朴的小通讯员和“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笑意盈盈的新媳妇还有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美好而温馨。
“叔叔,你在给百合花照相吗?照它做啥子哟?”庭院里玩耍的小男孩打断了我的思绪。
“不做什么,因为百合花好看呀,太招人喜欢了。”我笑着回答。
“那就让我爷爷送你一株百合花秧秧吧?”小男孩真诚地说。
“这怎么好意思……”我不知如何回答。
“小伙子,看你那么喜欢百合,那就送你一株吧。”抽着旱烟袋子的老农边说边拿起锄头挖出了一根百合苗,掺和着泥土的芳香,小心翼翼装进塑料袋里,然后热情地递给我。我接过百合苗的瞬间,心里暖暖的。轻轻地把装着百合苗的袋子放进摩托车的后箱里,感觉愉悦极了。因为巧遇朴实善良的老人和孩子,从此,家里的阳台又多一个故事,多了一份惬意,多了一份别样的温暖。
关于百合的散文4:百合的夏天
文/风信子
我已经不记得那男孩的样子了,而且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从没告诉过我。我不知道现在长大的他在做什么,是不是还记得那个夏天,可是我还记得。
在那条人流熙攘,灰尘飞扬的街上,我有一个小小的花店。从小我就梦想着自己有一间玻璃花屋,堆满色彩缤纷的花,阳光透过一尘不染的玻璃照进来,最重要的,我要在花屋的中央,阳光里,放一张木头的小圆桌,然后用一个简单的没有装饰的玻璃花瓶装满满一花瓶的白色百合,而现在,我就坐在一屋子花的中间,下午的阳光正照在百合花上。
我注意那男孩有些时间了,差不多每个星期,他都会来,趴在玻璃上看百合花,嘴半张着,眼神痴迷,我从没见过一个男孩看花会看得那么专注。大部分来买花的男孩都只会要玫瑰和满天星,付了钱拿了花就走,甚至不会多看花一眼。可是他却长时间的用一种专注甚至有些爱恋的眼神看着我的百合,我不由得要注意他。
他这样来看花看了很久,我会在店里微笑着看他,可他从没把眼光向别处偏一偏。直到有一天,我走出店去招呼他,他却吓了一跳,飞快地跑了,消失在人群里。后来有很久他没再来过,我很后悔,那心情,就象无意间踩坏了一个小孩子精心堆起来的沙堡。
夏天里的一天,他走进我的小店,红着脸不说话,仿佛在积蓄勇气,大约我的微笑使他安心,他终于说:那花多少钱一枝?我告诉了他,那个时候百合还不象现在那样遍地都是,是很昂贵的一种花,而他也不象是一个身上有很多零用钱的孩子,所以我就从花瓶里抽出一枝递给他,没想到他忙不迭地把双手背到背后,还退后了一步,他看着我,说:"我不要。但是,您可不可以让我在这儿打工,我不要钱,只要……"他又看着花。我从没用过小工,这个花屋是我的梦,没有客人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拾掇花,但是我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他。
他工作得非常勤勉,可是不太有经验,尽管我给了他一副手套,他还是经常被玫瑰花扎着,他的手上,胳膊上常有斑斑点点的伤痕。有时候闲下来,他就看花,我则一点点把一束束花里的残枝败叶拣出来。我要说,他是个非常沉默的男孩子,沉默得不象他的年龄。
一次我无意中看见他,站在那张小圆桌边,脸上一股心醉神迷的样子,一只手伸出去,像是想要摸那百合花,他的手指很长,轻轻的向前探着,几次要碰到花,又缩了回来。我低声说:你可以摸摸看,不会摸坏的。他吓了一跳,很不好意思的跑到一边找事做,半天,他突然说:"那花真的很像她。""谁?""我的,我的同学。"他的脸又红了。
有一天他没来,第二天很晚才来,半边脸肿着,闷闷地对我说:"对不起,昨天我爸把我锁家里了,今天好不容易才出来。"他眼里浮着泪光,没有更多的解释,可我想像得到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不由得起了怜惜的心,对他说:"其实你不来也没关系,我还是会给你花的。"他却很大声的说:"不,不要,我一定要干完这个暑假。"后来,他来干活就很不规律了,有时候好几天都来不了,每次来,都见他身上有新伤。我很心疼他,常问他要不要我去和他家里解释,我可以给他一些钱算是交待给家里的工钱,可他总是坚决拒绝,他说:"这是我的事,我自己的事。"
终于暑假的最后一天到了,那天的天色很阴暗,雨意飘在空气里,一大早他就穿戴得整整齐齐的到我店里,帮我干活,等到下午,我把我所有的百合放在一起,用湿棉花把根包好,再用玻璃纸和一根漂亮的白缎带扎起来。他看着我做,眼睛闪闪发亮,等我把这一大束花交给他时,他那张激动的脸,过了很久,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这时外面的雨已经很大了,我看见他弓着身子,护着花,在雨里走远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惘然,想起我少年的时候,那些若有若无,始终都在,却又始终没有说出来的心事。我在想:那个我从没见过的女孩,真的很幸福。
第二天他又来了,我问他:"把花给她了?"他一脸的幸福平静,点点头,又摇摇头说:"我放在她家门口了。"我很诧异,他用如此艰难的一个夏天换来的花,竟然没有亲手交到她手里,他看出我的诧异又低低地说:"其实,我从来没有跟她说过话。"
我想我可以明白他的心情,因为我也曾经年少。后来我没有再见过他,但我常常猜想,他是否会永远记得这个夏天,夏天里的白色百合花,还有,那个拿到花的女孩,是否一生都会用甜蜜感激的心情纪念着那些百合花。我的花屋里,依然有那张小圆桌,在清亮的玻璃瓶里,我从没有插过别的花,只有百合。
关于百合的散文5:海芋和百合
文/贾再琼
清晨七点,坐在局班车上,同事们或谈或憩,享受着繁忙工作前难得的惬意。
邻座的老林,是长期在基层工作的老民警,待人亲切、健谈。我们随意而谈,从天气聊到自然、从农作物聊到花草、从花开花谢聊到生命力……不经意间,聊到我种的两种花草——。
宿舍前有一块小树林,闲静时,我开垦几块小地,种上了几株花草。春天之后,各种花草竞相绽放,虽没成什么大气候,但也算得上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秋天之后,花谢的百合慢慢枯萎,拨开浮土,它的种子已渐染绿意,新生命正在孕育,但种子的数量极其有限。到了冬天,花草逐渐谢幕,霜冻之前,只有海芋依然挺着大叶,在寒风中写意地摇摆,百合的嫩芽不经意间也破土而出,有规则地长出数片细长叶子。担心百合柔嫩的幼苗抵不住寒冷,我弄了些水杉的落叶覆盖在幼苗上,想为它遮挡些许寒冷。
一夜凛冽北风过后,寒霜不期而至,海芋托盘大的叶子被冻得透心凉,从叶子到枝干都耷拉得垂到地上;呼啸的北风将覆盖在百合苗上的树叶吹得不知去向。我惊喜地发现百合依然屹立在这枯萎的小世界,为这片凋零的空地增添了盎然生机。
又是一年春来到,一些不知名的野草在悄无声息中“侵占”着小花园。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我拿着铁锹着手翻地,除完杂草,轻轻为百合新培了一些沃土。望着凋零腐朽的海芋,颇有伤感,只得忍痛将其铲除。挖开地后,我发现它的根部在大地滋润和保护下,似乎仍有生的希望,不由得将本已挖断的根系埋入地下。
数日后,几株百合又长出了不少新叶,依然挺拔俊秀。此时,我惊喜地发现海芋根系上面的土层好像有些隆起,轻轻拨开土,原来是海芋根系长出许多新芽!一棵、两棵、三棵……
我有些激动了。我为百合的坚强而感怀,为海芋的顽强而兴奋,为大自然的魅力而折服。稚嫩的百合尽管繁殖数量有限,却能在艰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不经风霜的海芋,却能在生死交替中爆发、延伸。它们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如此生生不息。世界给予所有物种的环境是相同的,为了生命的延续,为了来日的烂漫,它们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精彩,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关于百合的散文6:百合
文/何紫媚
百合素来高雅,洁净,给人纤尘不染、清新脱俗之感。
我的奶奶,最爱百合。
奶奶住在离小山不远的一间平房里。暗红色的砖,黛绿色的瓦,象牙白墙底,像一幅久远的山水画。平时她就爱种种花,养养鸡。
推开两扇古铜色的木门,眼前便闪进两排粉艳艳,青压压的百合花,诗情画意之感便油然而生。奶奶喜在前院种花,这样客人一看到这些花就心情大好,但奶奶只种了百合。
夏天一到,整个前院就清香四溢,粉蝶起舞。殷红的,雪白的交错辉映,如峦似锦,鲜艳夺目。初夏时节,阳光充足,百合长得很快,可与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发育速度相媲美。
若细心留意,可看到百合的花杆,笔挺笔挺的,从花盛开直至凋零枯萎。而且又是嫩绿色,更夺人眼球。百合花,无蔓无枝,孑然一身,叶,蕊,瓣泾渭分明,如此利落,如此简单,如此典雅。
特别是盛夏的午后,要是别的什么花,早就晒得萎成一团了,百合却不,依然迎日而立,伸着修长的绿杆顶着灼人的阳光。不单如此,风一来,馥郁浓厚的芬芳随风鼓荡。
百合的花瓣也是长得出奇。翎毛似的五六瓣花聚合在一起,呈现给人无边的紧凑感,像极了绣球上隆起的边边角角。它的瓣尖,要么朝里勾入,要么朝外弯下去,长得如此矛盾。还有,它的花蕊黑中带白,黑黑的长蕊上点缀着米粒大的小白点,煞是别致,透露着小女人的娇羞似的。
奶奶最宝贝这些百合。盛夏的雨水最足,百合能耐住猛烈太阳的折射,却顶不住暴雨的冲刷,常常大雨过后,整朵整朵的花冠,红的,白的,粉的,铺满了一地。奇怪的是,这些花从来都是整朵整朵,从杆上折落,而绝不七零八落,支离破碎。我不禁打了个激灵:百合竟如此有灵性有骨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素净,高雅,灵气逼人,傲然独立,这就是百合的全部。我又想起了奶奶,她是一个极爱干净的人,像酷夏的百合。平时不管在家或出门,她头发梳得直溜溜的,还抹上带着清香的头油,衣服捋得平整顺滑,即使青春不再,即使粗衣麻布,即使年代动荡飘摇。她的鞋面更是光亮得像清晨刚落下的露珠那样亮,哪怕是粗葛布缝制的。奶奶,总是那么光彩照人,源于百合一样的性格。
她,真像风中盛放的百合。
夏夜的雨来得猛去得也快,记得没给两旁的百合搭上遮天棚的时候,奶奶常要搬进搬出,有了遮天棚,天晴时收了它,大雨将至时再拉出来挡雨。这些遮天棚不是布的,不是木的,更不是铁的,而是奶奶用晒干的香草一寸一寸编织,一针一线缝补好的。有一次,夜里下起了急雨,她风湿关节炎又犯了,疼得站不起来,只能干听着大雨猛敲窗。
一大早,她爬起来就去看那些花,不少都折了枝,病怏怏的,花冠散落一地。她低头长叹一声,嘴里念叨着什么,便拿来簸箕去捡凋残了的百合。
听她讲她的故事,总是百般滋味。年轻时,她也是村里的一朵花,红扑扑的脸蛋,高挑的身材,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她还常常在夏日的午后,摘一朵开得正艳的百合,簪在盘起的辫子上。那时村里的老财主看上了年轻貌美的她,她硬是不肯嫁,上演了一场逃婚记。这样,她就来到这块土地开始了一个人的流浪生涯,平静地生活了几年。一个夏天,她遇到了年长她六岁的祖父,一个极善良淳厚的人,见她喜欢百合,竟悄悄辟了一块地去种。没想来年,在祖父的精心料理下,那片山坡竟成了翠绿的帷幕,雪茫茫的大地,胭脂的海洋。祖父带她去看,她竟久久不能自已。
后来,孩子多了,生计越来越难维持,是这片百合坡,助他们渡过难关。奶奶把那片百合卖给了外地的承包商,当时还伤心得食不知味。
还好,现在她又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园地,老来无事,便与百合相伴。我推开咯吱咯吱的木门,看到她正弯着腰把着勺子舀水,水顺着笔直的花杆流下。奶奶,像百合一样活着,有着百合一样的人生,更像是百合的化身。
关于百合的散文7:黄花
文/赵宜辅
黄花开时如百合,未开时如金簪。
屈子在《楚辞》里以香草“兰芷荷萱蘅若”喻君子。萱便是黄花,这样写着时,隐约有馥郁的香气自家乡穿透而来。不禁神往,夏日里行走在家乡的田垄上,满眼黄花扑卷,一蔸蔸一行行,如兰的叶片风姿秀逸,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风吹过,此起彼伏的黄花有种别样的动感美。
黄花之于我不仅仅只是美感,更有生命厚重之感。夜读《红楼梦》里宝钗写给黛玉的手书,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掩上书,心下戚然,透过窗外浓浓的夜色,隔着山水,可以望见我北堂的花发母亲?
我在荆州读书的那几年,母亲以一季黄花的收成供我学用花销。暑假正是黄花采摘期,我每天便和母亲一道下地去摘黄花。正午的日头最为毒辣却也是黄花最为饱满之时,双手不停在花茎间上下翻飞,要赶在花蕾未开之前摘下才能卖个好价钱。自古农家的孩子读点书不易,特别能懂得世事艰辛的内涵。心里却羡慕知了,可以躲在树荫下欢快鸣叫,不似我和母亲,常常汗透衣裳。繁重的劳作让母亲晚年腰身佝偻,如一株被压弯了的黄花梗,也如磐石压在我心上。想来这也恰恰是黄花成为母亲花最好的注解。
黄花菜可凉拌可炒可汆汤可做配料,在家乡被视为席上珍品。母亲总会留不多的干黄花小心藏好,逢年过节、家里有客人才拿出来吃,平常日子是断然舍不得的。最喜母亲做的肉炒黄花菜,清香鲜嫩,有筋道。先将干黄花置冷水里泡半个时辰。舒展开身姿的黄花有前世今生之感,肉丝过油熘好装盘备用,热油放葱姜入味,倒入黄花菜翻炒一会,再倒入熘好的肉丝加热水,略烹片刻,即可食用。年少时食肉为奢侈,吃一回,梦里都是猪油香。
没肉时,母亲做的素炒三丝也好,大得自然真趣。三丝为青椒丝胡萝卜丝黄花丝,白瓷盘里青、红、黄三色艳丽而相互辉映,引食欲大开。吃一口,唇齿间便盈满黄花的芬芳,连吐气都变得清新起来。无怪乎苏轼感慨说,“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
黄花自然不是宝玉,如今母亲依然在坚持着春耕夏耘,借以换取生活所需。黄花自然是宝玉,在我心头永珍贵。那天无意间在母亲的旧衣柜里看见成摞的农历本,我翻了翻,记事栏里母亲一一记着某年某月摘黄花若干斤两得钱几何,霎时,泪水就出来了。我知道,这黄花会永远在枝头明艳、不败。
关于百合的散文8:百合种在心间
文/孙荔
其实,每一个人只要心间有一个目标,只要热爱、只要专注、只要投入,就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事业。
小简是我的好朋友。她谈起小时的自己:常走在乡间的土路上,用小棍敲打着地面,问自己,我是谁?我是谁?
那时,她常想像自己将来会进入高等学府,长发飘飘,带着眼镜,在散着桂花清香的树下轻轻走过……再后来,毕业了,进入一家有名气的公司,写字楼宽敞明亮……
然而高中未毕业,她却生了一种病,手脚不停地抽搐,休学,复学,再休学,以至后来退学。那时年少的人生,却结了厚厚的一层霜,惆怅如静夜乌啼,前途之门似乎上了封条,不知以后的路怎样走。
母亲无奈,愁容如霜染枯叶,每天对着神龛点上一柱香,说一些祈祷的话语,神情那般虔诚,似乎阴暗时光里能透出淡淡的幽光。小简在想,生命有什么意义,连母亲也连累了,人生一切萎靡如严冬。
那天天气晴朗,一缕初阳照在小简枕上,睡眼惺忪的她,不由一惊,春阳是那么地亮,明媚如水。她沉思,生命可以华丽深邃,而我的内心却种满了杂草,何以开出百合?于是她清理自己的内心,在心间种上一株百合,期待发芽开花。
于是,每日凌晨即起,风雨冬暑苦练体魄,英文书不离手,整日对着镜子练口语,日子虽然清寂,但也是充实的,相信自己不再是杂草,而应是一株百合,最重要的是,要开出美丽的花朵,不再思人生无常。
她始初读一些英汉双语小说,后来找一些小文尝试翻译,再后来帮一些工厂、公司做些资料翻译。
小简认识瑞安,是一个偶然,他是加拿大技术人员,公司让她帮他做些辅助工作,事无巨细,她一一考虑得周全,瑞安很满意,他们相处得很默契。春光里,两人一起走在开满油菜花的田埂上,感觉生活原来是这样明净而悠远。
有那么一天,瑞安忽然郑重地对她说,可不可以随他去加拿大。
小简说太突然了,给我一段时间考虑。后来,她随瑞安定居加拿大,那真是一个天堂的世界,洋房前有花园,种满百合,还有各种各样的鲜花,芬芳着生命,原来人生可以如此千娇百媚,慢慢修剪着草坪,小简觉得人世安详如植物的清香,真是萝卜菜籽结牡丹。
可世事如梦,如残照里的风景,五年后的一天,瑞安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化为一抔土,世事的苍桑,数不尽的悲凉寂寥,小简不知以后的岁月,还会不会笑。
后来小简又回到了故乡,小桥流水人家,老街旧檐土墙,古镇依然宁静如一幅长轴画卷,在这长卷下,她的情绪,渐渐安稳。她想,心间的百合不能枯败,她把瑞安的事业移植到家乡,周围的朋友开始对她惊叹,为她鼓舞祝贺,小简自己也惊异,欢喜至泪落。
我们每个人只要努力总会开出花的。正可谓“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