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抱怨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抱怨的散文(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抱怨的散文1:修灯记

文/李若东

孩子的眼睛近视了,妻子抱怨是家里的灯不亮造成的,我心里也后悔对孩子的眼睛没有重视,但是对于妻子归罪于灯的理由很不认同,目前的节能灯不知道要比几十年前的煤油灯亮多少倍,那时候为什么近视眼的孩子很少呢?

其实,对于灯的知识我真的了解很少,今天我特意在网上浏览了一下,发现自己目前已经落后了,灯的发展经历从煤油灯--白炽灯-节能灯-到LED灯,而我还在使用节能灯,频繁的更换镇流器让我不胜其烦,更换灯也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看了几家照明设备经销店,选择了一家离家不远还比较适合自己心理的店,说适合自己心理,一是因为经常在这家店里更换灯管和镇流器,二是这家服务感觉相对好。按照妻子的意思,把灯全部换掉,但是女店主在了解了我们的情况后建议只把灯管换成LED灯条就可以,把原来的灯的设备弃之不用太可惜,再说最重要的是灯光的效果。这样一说,感觉很好,于是我们接受了她的建议,她说让她对象很快就能给修好,不耽误孩子写作业。

约定了一个时间,下班后我去店里挑选了LED灯条,男主人开着电动三轮去我家修灯,在出门时看了一眼停在他自己门口的一辆高级轿车嘟噜了一句:这修脚按摩的都买高级轿车了,人比人真该扔。我笑着说,都是技术活,你这也不错啊!他(她)们是暴利啊,一天都一千多元,还没有本钱,都是动动手,但是收入真是没法开比例,他心中很是不满意的说。这时我忽然意识到一开始我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没有给他把价钱定下来,他会不会因为心情不好趁机宰我一把?这样一想,心中有点忐忑。

不过,很快我就发现,他来到我家里,并不是急着把灯卸下来,而是熟练又专业地检查现有的节能灯,排除着我给他叙述的灯的故障,就如同一名大夫给人看病一样,并不是急着开药,而是“望闻问切”查找病根,这让我心里稍稍平静了许多,我说,这镇流器是前天从你的店里买的,不管用,他没有言语。等把灯盘卸下来后,他说我得回店里打眼,十多分钟就回来。我一听,不知为什么又有点不放心,就说我也没事干脆跟你去吧。

回到店里,他很熟练的用尺子在灯盘上划线做标记,在要打眼时发现电钻不见了,他媳妇说让马路对面烧鸡店里的老王拿走了,一边说着她一边出门,很快就取回来电钻,男主人开始干活,一个像饭店伙计一样的服务生拿着一个烧水壶盖和一个把手来,要求帮忙修一下,女主人从工具箱里找出螺丝刀修起来,鼓捣了十多分钟,终于修好了,小伙计要拿钱给,她笑着说不用了,不过随后又开玩笑的说要给就给一张红票(100元)吧,小伙计一脸感激状走了。灯很快也整好了,我又挑了一个环形LED灯,他算了一下,把15元的镇流器退了一共是48元,我听了心里一松。很爽快的付了钱,没有给他砍价。

当快修完时,我说能不能帮忙把门口过道的灯给接上,这灯从搬家以来就没亮过,因为没接上线,我以前自己接过一个吊扇的调速器,结果接完一通电线就冒烟了,从此就不敢接电线了。他没有说话,很专业地操作着,天已经黑了,我用手电给照着亮,他的脸上满是汗水,很快就接好了,我真诚地邀他留下喝两杯,他忙不好意思地说,家里忒忙,有孩子,得回去做饭。

灯亮了,尽管并没有比原来亮多少,但是妻子感觉很好了,我也觉很温暖,从心里。

关于抱怨的散文2:我抱怨的“靶的”

文/金琳

我抱怨的“靶的”是父母亲,件件(箭箭)被我“扎”着心。我抱怨最多的是那年考大学,我以全乡几百名考生中第一名的成绩得到的《大学生登记表》,“是父母亲让我失去的”……每当提及此事母亲掉泪,我才把话打住。

我于1970任教师期间考得了《高中毕业证》,后全国高校开始招生,我也多次报名。终于,在一次考试加“推荐”中,我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如愿以偿。母亲探望外公从陕西回了故乡,父亲借出差也到了故土,亲朋好友都为我高兴。

那是一个微风凉爽的傍晚,饭后父亲坐在院子里乘凉。乡领导人来我家,他对全乡上大学者有着首先知情权。父母亲一杯白开水招待了他,却没有察觉他情绪不高兴的变化,他临走要去了我的《高中毕业证》。紧接着,轰动全国的张铁生的《白卷》发表,那位乡领导再次到我家,说:“凭考试成绩得到的《登记表》已经失效……”当我明白是被取消了上大学资格时,如五雷轰顶,镇静后,请求他:“把《高中毕业证》给我吧。”“你的《高中毕业证》丢了。”他边说边迈出了我家的门。

乡领导走后,我像被抽了筋骨似地一头倒在了炕上,哭泣之后,就把父母亲作为了抱怨的“靶的”。母亲痛苦的突发胃疼病,泪水哗哗地流。很快,女同学悬梁的消息传到了我的耳中,我哭得黑天昏地,为了死去的同学,也是为自己。她是和我同时拿到《大学生登记表》的同学,当她和我一样准大学生梦想破灭后,还被在全乡大会上点名是“大学迷”,她自尽了。我比自杀的同学“坚强”,不知是抱怨父母亲对心情的释放,还是能有个工作?

接下来,妹妹报名上大学,情况和我相同。从陕西探望外公回故乡的母亲向在县委工作、和父亲是多年好学友的一名干部诉说了三名高中毕业儿女的情况,身为共产党员的妹妹才一波三折成为工农兵学员。后来教师考试需要我的《高中毕业证》,我才去学校补办。恢复高考我又被拒之门外,几年后得知真相的我,抱怨的“利箭”使父母亲躲之不及:我如不是男性名字怎会被男性顶替?多年后,通过自学考试圆了大学梦。我一生的抱怨很多,多次都是把父母亲当“靶的”,我哪里知道,父母亲在给我当“靶的”的同时,承载的是多大的痛苦!付出的又是对儿女们多大的爱?

关于抱怨的散文3:远离抱怨拥抱责任

文/孙泽永

最近,我周围的一小部分人在抱怨。抱怨猪肉太贵,抱怨工作太多,抱怨工资太低,甚至对我们一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企业也产生抱怨。究其原因,是这些人没能真正地融入我们的社会、融入我们的企业,或者说他们还在持续年少时的轻狂和不成熟。

年少轻狂如沙漏,在我们这批80后的指尖中不断滑落。它承载了岁月的记忆,追逐着清风的脚步,往成熟的方向飞扬。在年轻时谁都有过抱怨、谁都难免轻狂,也许是周围的环境变化了,比如物价涨了、朋友加工资了、同事升职了……让我们不知不觉遗忘了担当、遗忘了成长、遗忘了责任,选择了抱怨。抱怨生活条件不好,父母不能给予更多;抱怨找不到好的工作,运气太差;抱怨工作做不好,市场不景气;抱怨仕途不好,领导不重用。

其实我们错了,错在没有静下心来分析周围的一切;错在没有认清自己;错在急于推卸责任;错在不能正确地与人沟通。有些人可能认为责任和担当离我们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其实不然。我们的业务员认真对待每一位客户是责任的体现,我们的财务人员做好每一笔账是责任的体现,我们的清洁阿姨认真清扫每一个角落、捡起每一片垃圾都是责任的体现。我们不需要轰轰烈烈地创造奇迹,我们更多地需要对照流程制度和标准去规范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职能。

悠悠岁月,漫漫人生,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份责任,少一份抱怨吧。我们不能像站在一个修鞋摊子旁边,什么都只想立等可取、只讲立竿见影、只在乎急功近利。在我们拥挤的大脑中,要保存一块静谧幽深的“绿地”,在那里竖立一块森严的石壁,以反射现实社会这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回声。

关于抱怨的散文4:我叫山果

文/黄兴蓉

我常抱怨日子过得不称心。我知道这么想没有什么可指责之处,人朝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但是怎么算过得好?应该和谁比?我不能说不模糊。前些日子我出了一趟远门,对这个问题好像有了一点震撼与感悟。

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拚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

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

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

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岁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了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

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

“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

“红薯面饼子。”

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说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

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

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一背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

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四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妈买点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

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他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有泪水流出来。车上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簇簇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地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连同那个小小的沙窝站,那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山中……

关于抱怨的散文5:开枪救人

文/赵荣霞

一个男人抱怨说:“这鬼天气真是太热了,要是能够痛痛快快地洗个凉水澡就好了。”他一边拿太阳帽扇着风,一边嘀咕着。没想到,刚说完这句话,一条斜穿树林而过的清澈小河就出现了。

这人喜出望外,立刻脱掉已经浸透了汗水的衣服,纵身一跃,跳进了河里。出乎意料的是,这条河流竟然深不可测,他刚跳进去就发现自己的双脚根本踩不到河底,身体不住地往下沉:“救命啊!救命!”他慌忙大喊起来。

正在林中打猎的拿破仑听到呼救,马上向这边跑来。这人一看有人过来,张着双手一边挣扎,一边大喊:“快,快救救我,我快沉下去了。”

看看河流并不宽,拿破仑不再担心了,他慢悠悠地举起枪,冲着河里的人瞄起了准儿。

“你要干什么?!”河里的人更慌了。

“快点游到我这边来,如果你再挣扎,我就开枪打死你。”拿破仑蛮横地吼道。

这人一看呼救不但没用,反而会让自己更危险,便开始奋力向前游去。原以为必死无疑的他竟然自己游上了岸。

拿破仑拍拍他的肩膀:“看,你自己也能行的,为什么刚才不试试呢?”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低估了自己的能力,给自己设限。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能力是可以自救的,只是我们的胆子太小,缺乏自信。如果我们能勇敢地克服自己的弱点,便可以自己制造奇迹。因为学会自救往往比求助于他人更有力。

关于抱怨的散文6:动人春色不须多

文/王巍

常听朋友抱怨说,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又匆匆离去。北方,简直就没有春天。

其实,相对于南方的“四季如春”,北方的四季当属最分明的了,只是因为北方的春天在热烈之中不乏有种平淡——纯粹、悠远、平和而寂寥,春色似乎是在春夜里潜滋暗长着。这种不事张扬的“暗长”,使得众多的人难以察觉。每年立春过后,尽管依然寒气逼人,但是大地已经苏醒,万物开始复苏,雨水过后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了。田野里的麦苗由浅黄变得淡绿,泥土中的小草也跃跃欲试,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该是踏青的季节了,人们被春风鼓动着,三五好友,结伴而行。踏青不一定要远行,近处的郊野、岗坡、湖边就足够了。沿着松软的小路缓行,淡绿色的枝头时有三两只鸟儿啁啾跳跃,不远处的菜地里,青的葱,绿的菠菜可着劲往上长。更让人心动的是野菜族一团团、一簇簇在田埂地头热热闹闹地相拥着,那抹鲜活的嫩绿,醉了春风,让人喜在心头。

记得当年在乡下“插队”,“春荒”是很难熬的。每天起早贪黑的下地干活,却又青黄不接,上年秋天贮存的白菜、萝卜都已经吃光,只有啃着玉米饼子就咸萝卜,吃得嗓子直冒酸水。有同学发现一些老乡干活休息时,常拎个小筐漫山遍野寻觅着什么,后来才知道是在挖野菜呢。于是同学们争相效仿,每天上山也带把小刀,拎上小筐,跟老乡们学着挖野菜。从那时起,我才认识并知道了许多野菜的名字:苦菜、荠菜、马风菜……中午回来,同学们把挖到的野菜聚到一起,洗净后摆到饭桌中央,大家一口玉米饼,一口蘸着大酱的野菜,吃得真是香甜。遇到野菜挖多的时候,值班做饭的同学就把它剁碎,和着玉米面蒸成面团,再熬上一锅野菜汤。待到热腾腾的菜团出锅,每人又端上一碗野菜汤时,同学们无不欢呼雀跃。打那以后,野菜在我心中就成为了春的标志和参照。

北方的春天或许不如南方那样浓烈,那样春深似海,然而争奇斗艳的古典诗词对春的咏叹,也并非是用华丽的词藻去铺陈春光的艳丽芳菲,大多是寥寥几笔,就足以勾人心魄了。“春江水暖鸭先知”、“陌头杨柳绿烟丝”、“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些咏春的绝唱都是以接近直白的语言,采撷浓春之中的一两个饶有意境的景观后,便止笔而留白。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细细想来,写诗是这样,人生也莫不如此。几十年的光阴稍纵即逝,能够做成一两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做一两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是一种意境。若在有限的时间里,既想当官又想发财,鱼与熊掌都想兼得,到头来只能落得个“轻薄桃花逐流水”的结局。鉴古观今,贪胜求全者,无不心浮气躁,最后以失败告终。

“动人春色不须多”。善哉斯言!

大家都在看